CN201154689Y -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4689Y
CN201154689Y CNU2008200037294U CN200820003729U CN201154689Y CN 201154689 Y CN201154689 Y CN 201154689Y CN U2008200037294 U CNU2008200037294 U CN U2008200037294U CN 200820003729 U CN200820003729 U CN 200820003729U CN 201154689 Y CN201154689 Y CN 2011546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cover
deck
card base
clamping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7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俊
王树民
柴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a Business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ght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ght Automobile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gh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7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46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46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46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卡座对应多卡脚的方式实现上饰盖和下饰盖的卡接,因而无需在卡座或卡脚的配合边缘设置大量的卡座和卡脚,即可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了模具成本和装配复杂度;而且,在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并未使得卡脚与卡座之间产生较大的强度差距,从而不会造成拆卸上饰盖与下饰盖时将卡座拉断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位于汽车方向盘的下方、并安装于转向柱。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包括上饰盖1和下饰盖2,上饰盖1和下饰盖2的内壁朝向汽车的组合开关、点火锁、以及其他相关电路,以实现对组合开关、点火锁、以及其他相关电路的保护。
其中,上饰盖1和下饰盖2均为塑料件,且二者具有形状相匹配的配合边缘;在图1中,下饰盖2的配合缘具有卡脚21,相应地,上饰盖的配合边缘则在对应于每一个卡脚21的位置分别具有一个卡座11,即卡脚21与卡座11一一对应。
这样,参见图1,上饰盖1和下饰盖2的配合边缘相接触,且每一卡脚21卡接于对应的一个卡座11,实现上饰盖1与下饰盖2的卡接。
现有上饰盖1和下饰盖2虽然能够通过卡接方式相连,但由于卡脚21与卡座11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卡接力不足,使得上饰盖1与下饰盖2之间的连接易松动。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如下两种改进方案:
(1)增加卡脚和卡座的数量。
下饰盖的配合边缘分布大量的卡脚,相应地上饰盖的配合边缘则具有与卡脚数量相等的卡座。这样,虽然能够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卡接力,但由于卡脚和卡座数量过多,使得上饰盖和下饰盖的模具成本增加,且使得上饰盖和下饰盖的装卸十分繁琐。
(2)增加卡脚的宽度。
卡脚的宽度增加,从而能够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卡接力,但同时由于卡脚强度大于卡座,使得在拆卸上饰盖与下饰盖的过程中,易将卡座拉断,导致产品的报废。
可见,现有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中,无法保证在低成本、易装卸的前提下,保证上饰盖和下饰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能够在保证低成本、易装卸的前提下,提高上饰盖和下饰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包括:上饰盖和下饰盖,其中,
所述上饰盖或下饰盖的配合边缘具有卡脚;
所述下饰盖或上饰盖的配合边缘具有对应于卡脚的卡座,
每一卡座对应多个卡脚。
所述卡座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具有加强筋;
对应同一卡座的多个卡脚通过一连接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卡脚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具有加强筋。
每个卡座对应两个卡脚。
所述卡座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该面对应于两个卡脚间的间隙位置具有一个加强筋。
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卡脚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该面对应于两个卡脚间的间隙位置具有一个加强筋。
所述卡座的宽度介于14mm~18mm之间。
所述卡脚的宽度介于4mm~6mm之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卡座对应多卡脚的方式实现上饰盖和下饰盖的卡接,因而无需在卡座或卡脚的配合边缘设置大量的卡座和卡脚,即可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了模具成本和装配复杂度;而且,在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并未使得卡脚与卡座之间产生较大的强度差距,从而不会造成拆卸上饰盖与下饰盖时将卡座拉断的现象发生。
由于提高了上饰盖和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二者的配合边缘不会出现较大间隙,因而还能够保证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饰盖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下饰盖卡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其上饰盖和下饰盖仍采用卡接方式相连,但每一卡座对应多于一个的卡脚。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中,上饰盖或下饰盖的配合边缘处具有卡脚,相应地,下饰盖或上饰盖的配合边缘处具有对应于卡脚的卡座,且每一卡座对应多于一个卡脚。
下面,以一个卡座对应两个卡脚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进行举例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饰盖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中,上饰盖1的配合边缘为一曲线形状,在该配合边缘的两个预设位置分别具有一个卡座11,每个卡座11具有两个通孔以便于两个卡脚的插入。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下饰盖卡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中,下饰盖2的配合边缘也为一曲线形状,该形状与上饰盖1的配合边缘相匹配,下饰盖2的配合边缘在与如图2所示的上饰盖1的每一个卡座11的对应位置,具有两个卡脚21。
较佳地,如图2所示的卡座11和如图3所示的卡脚21所在的预设位置,应为配合边缘中曲线较为平滑的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上饰盖1与下饰盖2的配合边缘相接触,使得下饰盖2的每两个卡脚21分别穿过上饰盖1对应卡座11的两个通孔。由于下饰盖2的卡脚21具有背向下饰盖2内表面的凸起部,在下饰盖2的卡脚21穿过上饰盖1对应卡座11的通孔之后,卡脚21的凸起穿过部位于卡座11背向下饰盖1的内表面,使得卡脚21卡接于对应的卡座22。
这样,通过一卡座11对应两卡脚21的方式实现上饰盖1和下饰盖2的卡接,相比于现有方式(1),无需在卡座或卡脚的配合边缘设置大量的卡座和卡脚,即可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了模具成本和装配复杂度;相比于现有方式(2),在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之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并未使得卡脚与卡座之间产生较大的强度差距,从而不会造成拆卸上饰盖与下饰盖时将卡座拉断的现象发生。
实际应用中,卡座11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即背向下饰盖2的一面,可以具有加强筋10,以提高卡座11的强度。同时,为了避免卡座11与卡脚21之间具有较大的强度差距,以避免在拆卸时将强度较弱的一方拉断,对应同一卡座11的两个卡脚21通过一连接部22相连,且连接部22背向卡脚21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即背向上饰盖1的一面,也可以具有加强筋20。
这样,由于同时提高了卡座11与卡脚21的强度,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避免卡座11的加强筋10妨碍卡脚21与卡座11的卡接,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加强筋10的位置:
卡座11的宽度较佳地为14mm~18mm;在卡座11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的两个边缘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10,即可看作将卡座11划分为两个宽度为6mm~8mm卡座孔,分别用于与每一个卡脚21卡接;且在卡座11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对应于两个卡脚21间的间隙位置,也具有一加强筋10。
相应地,卡脚21宽较佳地比上述卡座孔宽度小2mm,即介于4mm~6mm之间,以预留制造和装配的误差;连接两个卡脚21的连接部22背向卡脚21所在边缘的一面的两个边缘也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20,且连接部22背向卡脚21所在边缘的一面对应于两个卡脚21间的间隙位置,具有一加强筋20。
以上仅仅是以两个卡座、且每一卡座对应两卡脚为例,实际应用中,为了再进一步地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卡接力,以提高上饰盖与下饰盖间的连接稳定性,卡座数量也可以多于两个、每一个卡座可以对应更多的卡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包括:上饰盖和下饰盖,其中,
所述上饰盖或下饰盖的配合边缘具有卡脚;
所述下饰盖或上饰盖的配合边缘具有对应于卡脚的卡座,
其特征在于,
每一卡座对应多个卡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具有加强筋;
对应同一卡座的多个卡脚通过一连接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卡脚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具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卡座对应两个卡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背向其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该面对应于两个卡脚间的间隙位置具有一个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卡脚所在配合边缘的一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加强筋,该面对应于两个卡脚间的间隙位置具有一个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宽度介于14mm~18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的宽度介于4mm~6mm之间。
CNU2008200037294U 2008-02-18 2008-02-18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46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7294U CN201154689Y (zh) 2008-02-18 2008-02-18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7294U CN201154689Y (zh) 2008-02-18 2008-02-18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4689Y true CN201154689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72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4689Y (zh) 2008-02-18 2008-02-18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468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017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开关包壳及包壳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017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开关包壳及包壳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86250U (zh) 车载防呆usb充电器
CN201154689Y (zh) 汽车转向柱上下饰盖组件
CN203293999U (zh) 新型踏板
CN209757278U (zh) 汽车前舱盖板装置及汽车
CN205609628U (zh) 具有弹簧安装结构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09566880U (zh) 一种喷漆件集成一体的前格栅
CN209274720U (zh) 用于汽车车身的d柱上外板及汽车
CN205890769U (zh) 一种卡扣基座
CN202267742U (zh) 一体化倒车雷达传感器壳体
CN201207488Y (zh) 电连接器
CN207291849U (zh) 壳体组件以及后视镜
CN204441144U (zh) 防水按键组件及具有它的电热水器
CN213505012U (zh) 一种跳板
CN201752052U (zh) 弹点式电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16852787U (zh) 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
CN217575009U (zh) 一种卡车前大灯检修结构
CN2392149Y (zh) 组合式抽屉
CN212136292U (zh) 一种卡扣式抗形变开关支架
CN218662198U (zh) 一种分体式的电动车脚踏板底部包边条
CN215187842U (zh) 一种插接式控制器装置
CN203996457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0294519U (zh) 一种适用于超声波雷达的外壳机构
CN215322348U (zh) 一种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
CN203344855U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的安装组件
CN203005545U (zh) 汽车高强度快速定位b型内饰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MA AUTOMOBIL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ENGZHOU LIGHT-DUTY AUTOMOBILE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705

Address after: 201201 Shanghai, East long avenue, No. 6111, Pudong New Area Road intersection

Co-patentee after: Haima Business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Shanghai, East long avenue, No. 6111, Pudong New Area Road intersection

Co-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Light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