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6696Y -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 Google Patents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6696Y
CN201136696Y CNU2007201874249U CN200720187424U CN201136696Y CN 201136696 Y CN201136696 Y CN 201136696Y CN U2007201874249 U CNU2007201874249 U CN U2007201874249U CN 200720187424 U CN200720187424 U CN 200720187424U CN 201136696 Y CN201136696 Y CN 2011366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hopper
bulk cargo
belt conveyor
cargo feed
conve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874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朝安
夏菊芳
刘俊
唐广群
罗冶
吴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1874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669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66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66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所述散料给料斗的顶面和底面敞开,所述敞开的顶面为散料给料斗的进料口,所述敞开的底面为散料斗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宽度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的出料口的宽度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变大,这样有利于矿料的流出,矿料不容易卡在出料口处,减小了矿料对皮带的损伤。散料给料斗的两侧壁板上和后端板上分别固定有耐磨板增加了散料给料斗的耐磨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料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和具有所述散料给料斗的输料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输料机输料过程中,被输送的矿料流经散料给料斗后落在传送带上,再被传送带输送到预定的地方。由于多数矿料本身的硬度较大,特别是一些矿料被粉碎后棱角仍然很锋利,在输送这些矿料的过程中这些锋利的棱角容易对传送带造成损伤,甚至划破传送带。
现有技术中,散料给料斗在传送带运动的方向上出料口的宽度不变,当从出料口流出的矿料的粒度较大时,在矿料流向传送带过程中由于相互之间的作用矿料容易被卡在散料给料斗的出口处或堆积在出口处,由于在输料机工作过程中传送带用来输料的工作面一直是向前运动的,这样卡在散料给料斗的出口处或堆积在出口处的矿料对传送带的损伤将增大,传送带更容易被划伤或划破。
另外,现有技术中散料给料斗通常由普通的钢材制作而成,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散料给料斗使用过程中由于散料给料斗内壁与矿料长时间的摩擦,造成对散料给料斗的磨损,降低了散料给料斗的寿命。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整个散料给料斗,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所述散料给料斗的顶面和底面敞开,所述敞开的顶面为散料给料斗的进料口,所述敞开的底面为散料斗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宽度,所述出料口的宽度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散料给料斗的前端面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所述敞开的前端面的上部固定有前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散料给料斗的两侧壁板上和后端板上分别固定有耐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耐磨板分别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两侧壁板和所述后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耐磨板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所述两侧壁板上和所述后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散料给料斗的前端面、后端面、和两侧面都为梯形形状,且所述梯形形状的上底边长于下底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输料机,包括传送带,驱动传送带的驱动辊,支撑传送带的从动辊,和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散料给料斗,所述散料给料斗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散料给料斗。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传送带由输送皮带构成或由输送辊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所述传送带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且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传送带的宽度,且在传送带的前末端设置有前端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的出料口的宽度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的前进方向逐渐变大,这样有利于矿料的流出,矿料不容易卡在出料口处,减小了矿料对皮带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的前端敞开,矿料可以很容易的和传送带工作面一起运动,不受阻挡。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的两侧壁板上和后端板上分别固定有耐磨板增加了散料给料斗的耐磨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减少了散料给料斗的更换,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散料给料斗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1、图2,散料给料斗1的顶面和底面敞开,敞开的顶面为散料给料斗1的进料口,敞开的底面为散料斗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输料机的传送带2的宽度,出料口的宽度H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S逐渐变大,换言之,散料给料斗1的顶面和底面为大体梯形形状。而散料给料斗1的前后端面(图2中的右侧和左侧表面)和两侧面(图1中的上下表面)可以为矩形形状。
另外,散料给料斗1的前端面(图1中的右侧端面)也可以敞开。矿料经过散料给料斗1向传送带2传送矿料时,为了防止在矿料流经散料给料斗1时卡在散料给料斗1上,本实用新型将出料口的宽度H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S逐渐变大,可以使矿料向前变得更加容易落到传送带2上,通过使散料给料斗1的前端面敞开,矿料可以更顺利地被送到传送带2上且和传送带2一起运动,由此防止由于堵塞划伤传送带2。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3、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在散料给料斗1的敞开的前端面的上部可以固定有前端板3。安装前端板3可以使散料给料斗1更加坚固、防止散料给料斗1变形。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5、图6,由于散料给料斗1的内壁与矿料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所述散料给料斗1容易发生磨损,为此,在所述散料给料斗1的两侧壁板4上和后端板5上分别固定有耐磨板6,延长了散料给料斗1的使用寿命。
更具体地,耐磨板6分别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两侧壁板4和所述后端板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耐磨板6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两侧壁板4上和所述后端板5上,这样可以方便耐磨板6的更换,给散料给料斗1的维修和保养带来了方便,更具体而言,耐磨板6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所述两侧壁板4上和所述后端板5上,这样,当耐磨板6需要更换时,可以拆下容易地进行更换,由此不需要更换整个散料给料斗1,降低了成本。
参见图5、图6,在此实施例中,散料给料斗1的前端面(图6中的右侧表面)、后端面(图6中的左侧表面)、和两侧面(图5中的上下表面)都为梯形形状,且所述梯形形状的上底边长于下底边,这样可以矿料可以更容易地进入散料给料斗,减小矿料对传送带2的冲击力。
下面参考图7-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上述散料给料斗1的输料机。
如图7、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料机包括传送带2,驱动传送带2的驱动辊21,支撑传送带2的从动辊22,和位于传送带2上方的散料给料斗1,如上所述,散料给料斗1底面的出料口的宽度H沿着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S逐渐变大。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2可以由输送皮带构成或由输送辊构成,在图7和图8示出的示例中,散料给料斗1的侧面及端面都为梯形,然而,散料给料斗1也可以是侧面和端面为矩形的形式,即如图1和2所示的散料给料斗1。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输料机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9、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23,且所述挡板23之间的距离小于传送带2的宽度,且在传送带2的前末端可以设置有前端挡板7。侧挡板23可以防止矿料从传送带2的侧边滑落,前端挡板7可以防止矿料离开传送带2时由于惯性向前洒落,从而使矿料离开传送带2后向下落,如箭头W所示。输送机的其他构成可以与现有技术一样,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输料机的散料给料斗(1),所述散料给料斗(1)的顶面和底面敞开,所述敞开的顶面为散料给料斗(1)的进料口,所述敞开的底面为散料斗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输料机的传送带(2)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宽度沿着输料机的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给料斗(1)的前端面敞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敞开的前端面的上部固定有前端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给料斗(1)的两侧壁板(4)上和后端板(5)上分别固定有耐磨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6)分别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两侧壁板(4)和所述后端板(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6)分别通过沉头螺栓(8)固定在所述两侧壁板(4)上和所述后端板(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料机上的散料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给料斗(1)的前端面、后端面、和两侧面都为梯形形状,且所述梯形形状的上底边长于下底边。
8、一种输料机,包括传送带(2),驱动传送带的驱动辊(21),支撑传送带(2)的从动辊(22),和位于传送带(2)上方的散料给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给料斗(1)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料给料斗(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由输送皮带构成或由输送辊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料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23),且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传送带(2)的宽度,且在传送带(2)的前末端设置有前端挡板(7)。
CNU2007201874249U 2007-12-25 2007-12-25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66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74249U CN2011366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74249U CN2011366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6696Y true CN201136696Y (zh) 2008-10-22

Family

ID=40037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8742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6696Y (zh) 2007-12-25 2007-12-25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669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750A (zh) * 2014-04-16 2014-06-25 江苏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机进料口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750A (zh) * 2014-04-16 2014-06-25 江苏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机进料口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2640U (zh) 一种全滚动摩擦链板托轮给料机
CN208699920U (zh) 一种矿石输送装置
CN208979561U (zh) 一种防粘防起拱受料斗
CN201280341Y (zh) 皮带输送机的下料斗
CN201136696Y (zh) 输料机及其散料给料斗
CN208856370U (zh) 冷矿料输送装置
CN110280378A (zh) 磨机给料装置
CN211282747U (zh) 一种顺槽改向转载装置
CN102032792A (zh) 刮板清洁式溜槽偏析布料器及偏析布料装置
CN209871625U (zh) 一种传输漏斗装置
CN212291644U (zh) 一种振动式给料装置
CN108190469A (zh) 一种无磨损降速抑尘转接漏斗
CN206126036U (zh) 一种防堵、耐磨损的给料漏斗
CN203877472U (zh) 皮带机转载点v型缓冲溜槽
CN206187815U (zh) 一种接料斗及具有该接料斗的槽型皮带输送机
CN215624535U (zh) 一种能够降速给料的耐磨溜槽
CN203975982U (zh) 带式输送机卸料车
CN202832641U (zh) 双层带式输送机
CN216605356U (zh) 一种物料粗碎系统
CN204980221U (zh) 一种皮带下料漏斗箱型出料口装置
CN215313034U (zh) 一种抗磨抗冲刷接料中转装置
CN210972893U (zh) 带有导料槽的胶带输送机转载装置
CN211920185U (zh) 一种堆取料机中心漏斗料流调整装置
CN214568207U (zh) 重型板式给矿机缓冲溜槽
CN204777523U (zh) 一种带式输送转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