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2703Y - 顶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顶针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2703Y
CN201122703Y CNU2007201258961U CN200720125896U CN201122703Y CN 201122703 Y CN201122703 Y CN 201122703Y CN U2007201258961 U CNU2007201258961 U CN U2007201258961U CN 200720125896 U CN200720125896 U CN 200720125896U CN 201122703 Y CN201122703 Y CN 2011227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elastic parts
fixture
accommodation spac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58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淳
林敬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58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27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27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27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于一种顶针连接器,由一绝缘本体、复数顶针、复数弹性组件及复数固定件所组成,该顶针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顶针顶端突出于容置空间之外,该顶针内部具有一内容室,使该弹性组件置于绝缘本体内时,其一端伸入于内容室内而与顶针形成接触,该弹性组件的表面电镀有良导电性的电镀液,该固定件由金属薄板弯折而成,其冲制有一凸片,使弹性组件穿置于凸片上,以避免弹性组件偏位,并且弹性组件导通于固定件,再使固定件焊固于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顶针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顶针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易于制作组装、简化结构、成本低廉的顶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今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数字产品纷纷问世,诸如数字摄影机(viditalvideo camera)、数字相机(vidital still camer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及其类似物,非常多种类的携带型设备已被现代人所接受且广泛使用,此类携带型的设备大多数提供电源的来源即电池,因此电池也朝着再循环使用的方向迈进,使得可充电式电池成为如今最被广泛使用的电池产品。
传统电池充电器所使用的顶针连接器请参阅图1所示,其结构包含下列构件,绝缘本体1、金属套筒11、顶针12及弹性组件13,该绝缘本体1内具有容置空间10,使金属套筒11容置于容置空间10内,该顶针12及弹性组件13再放置于金属套筒11的内容室110内,以此使顶针12借弹性组件13的弹性力而在金属套筒11的内容室110内上下滑动,并伸出于顶端口之外。在使用时,顶针12会受到电池向下抵压的力量,使顶针12倾斜而碰触到金属套筒11,以达到电性传输的状态。
通常一绝缘本体1内会有复数个容置空间10,用以容置复数个金属套筒11、顶针12及弹性组件13,所以一顶针连接器必须由复数个金属套筒11、顶针12及弹性组件13组装成一体才能达成,然而金属套筒11因为体积很小,所以在制作时难度较高,不良率也较高,相对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并且重量比较重,所以较不符合现今电子产品轻巧的趋势,而在制作上会产生的问题如下:该金属套筒11只有一端口,使得在电镀作业时,残存的气泡附着于内容室110的内壁表面及底部表面,造成电镀不均匀或没有被电镀到的情形,因此出现了有电性连接方面的瑕疵和缺陷,进而使在作为电池供应电能接触导电作用时,却经常发现有电性传导不佳或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产生。另外,在组装完成后,会在金属套筒11的端口,以冲压方式形成一渐缩部以避免顶针12脱落,但以此方式形成的渐缩部容易破坏整体的表面,且若冲压的力道过大,该顶针12将被卡住而无法动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成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竞相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因此,设计人根据上述各项问题与缺失,搜集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过不断试作及修改,设计出这种顶针连接器的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顶针连接器,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使整体结构更单纯、组装更容易,进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针连接器,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使顶针连接器在电性传输时更加稳定、顺畅。
为实现前列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针连接器,由一绝缘本体、复数顶针、复数弹性组件及复数固定件所组成,该顶针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顶针顶端突出于容置空间之外,该顶针内部具有一内容室,使该弹性组件置于绝缘本体内时,其一端伸入于内容室内而与顶针形成接触,该弹性组件的表面电镀有良导电性的电镀液,该固定件由金属薄板弯折而成,其冲制有一凸片,使弹性组件穿置于凸片上,以避免弹性组件偏位,并且弹性组件导通于固定件,再使固定件焊固于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一固定件即可取代传统的金属套筒结构,该固定件不仅结构单纯,且更易于制作生产,因此可有效降低不良率及成本。并且顶针、弹性组件及固定件均为持续接触状态,所以不会有接触不良或传输不顺畅的情形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组合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6为图5A-A线段的组合剖视图。
图号说明
1、绝缘本体     2、绝缘本体
3、顶针         4、弹性组件
5、固定件       6、电路板
10、容置空间    11、金属套筒
12、顶针      13、弹性组件
20、容置空间  21、缩口部
22、插槽      23、穿槽
24、定位片    31、内容室
32、底座      51、基部
52、弯折片    53、焊接部
110、内容室   511、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图及侧剖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连接器由绝缘本体2、复数顶针3、复数弹性组件4及复数固定件5所组成,现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绝缘本体2具有复数个圆柱形容置空间20,该容置空间20由绝缘本体2的前端贯穿至后端,该容置空间20的前端形成一直径较容置空间20小的缩口部21,该绝缘本体2的后端设有复数个插槽22,该插槽22位于容置空间20后端的两侧,并于绝缘本体2的两侧底部前端设有穿槽23,该穿槽23用来插置定位片24,因此可通过将定位片24焊固于电路板(图中未示)上。
顶针3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其设置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内部,而可于容置空间20内部前后滑动,且该顶针3的顶部可伸出于容置空间20前端,该顶针3内部并形成有一开口朝后的内容室31,并且顶针3的后端具有一外径较大的底座32,使得当顶针3的前端伸出于容置空间20外时,该底座32的前端抵止于缩口部21内而不会脱出。
弹性组件4设置于顶针3的内容室31内,并与内容室31的壁面形成接触状态,该弹性组件4为金属材质并且外表电镀有导电性佳的电镀液(例如:「金」电镀液),以此使弹性组件4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固定件5由薄板状的金属材质冲制弯折而成,其设置于绝缘本体2后端,该固定件5具有一基部51,该基部51的中央冲制一凸片511,而基部51的两侧朝一侧垂直弯折延伸有相对的弯折片52,该弯折片52相对于绝缘本体2的插槽22所设置,且基部51的底部并延伸弯折一焊接部53。
再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及图5A-A线段的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在组装时,将顶针3置于容置空间20内,再将弹性组件4置入顶针3的内容室31内,弹性组件4即可与顶针3接触,并使顶针3可以在容置空间20内弹性移动,最后将固定件5的弯折片52插入插槽22内定位,该固定件5的凸片511即可穿固于弹性组件4中央,以避免弹性组件4偏位,并使该弹性组件4与固定件5的基部51形成接触,以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构。组装完成后利用定位片24及固定件5的焊接部53一同焊固于电路板6上,以达成电性连接,在使用时,将电池(图中未示)置放于顶针3前方,即可形成导通状态,而达到充电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顶针连接器主要是利用一固定件5即可取代传统的金属套筒11结构,而该固定件5不仅结构单纯,且更易于制作生产,因此可有效降低不良率及成本。并且顶针3、弹性组件4及固定件5均为持续接触状态,所以不会有接触不良或传输不顺畅的情形产生。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方式说明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8)

1. 一种顶针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其至少具有一前后贯穿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前端形成一缩口部;
至少一顶针,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该顶针具有一开口朝后的内容室,该顶针后端具有一外径较大的底座,使得当顶针伸出于容置空间前端时,该底座阻挡于缩口部后端;
至少一弹性组件,穿置于容置空间内,且该弹性组件的一端置入内容室内部,该弹性组件具有导电性且与该顶针形成接触;
至少一固定件,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该固定件焊固于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由金属薄板冲制弯折而成,且该固定件与弹性组件接触,以形成良好的导接状态。
2.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冲制有一凸片,该凸片穿置于弹性组件后端的中央,以避免弹性组件偏位。
3. 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具有一基部,该凸片形成于基部的中央,该弯折片由基部的两侧朝一侧垂直弯折延伸而成,该基部的底部并延伸弯折一焊接部。
4.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后端设有插槽,后端的插槽位于容置空间后端的两侧。
5. 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一体成型有相对于插槽的弯折片。
6.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顶针由于弹性组件的支撑而弹性突出于绝缘本体的前端。
7.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的表面电镀有良导电性的电镀液,该弹性组件设置于顶针的内容室内部,且与顶针形成持续接触状态。
8.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顶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底部前端设有穿槽,该穿槽用来设置定位片,使定位片可焊固于电路板上。
CNU2007201258961U 2007-07-14 2007-07-14 顶针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27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58961U CN201122703Y (zh) 2007-07-14 2007-07-14 顶针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58961U CN201122703Y (zh) 2007-07-14 2007-07-14 顶针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2703Y true CN201122703Y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9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589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2703Y (zh) 2007-07-14 2007-07-14 顶针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270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353A (zh) * 2009-11-02 2011-06-01 Smk株式会社 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
CN110380099A (zh) * 2019-07-19 2019-10-25 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pcba与电池包的装配设备
CN113314873A (zh) * 2020-02-26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座及其装配方法和电子套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353A (zh) * 2009-11-02 2011-06-01 Smk株式会社 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
CN102082353B (zh) * 2009-11-02 2013-09-04 Smk株式会社 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
CN110380099A (zh) * 2019-07-19 2019-10-25 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pcba与电池包的装配设备
CN113314873A (zh) * 2020-02-26 2021-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座及其装配方法和电子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3075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122703Y (zh) 顶针连接器
CN20380033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5882311U (zh) Usb c型电连接器
CN201178166Y (zh) 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
CN200990440Y (zh) 转接器的壳体结构
CN201134533Y (zh)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CN205487852U (zh) 带灯开关
CN201122702Y (zh) 顶针连接器
CN202495594U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组
CN2930015Y (zh) 兼具eSATA接口与DC电源插座的并排式连接器模块
CN202094424U (zh) 电连接器
CN202930638U (zh) 一种易插型连接器
CN201156606Y (zh) 连接器的端子
CN201142338Y (zh) 电池座
CN101442160A (zh) 连接器
CN215732596U (zh) 一种带固定可收纳手机充电线的智能插排
CN209233023U (zh) 带有可换外壳usb插头的老化测试连接设备
CN201060980Y (zh) 连接器结构
CN2938466Y (zh) 电连接器
CN202564730U (zh) 电连接器
CN203800209U (zh) 应用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CN201036235Y (zh) 电连接器
CN221102520U (zh) 一种电连接器基座
CN219393776U (zh) 一种电池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