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8597Y -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8597Y
CN201118597Y CNU2007201572573U CN200720157257U CN201118597Y CN 201118597 Y CN201118597 Y CN 201118597Y CN U2007201572573 U CNU2007201572573 U CN U2007201572573U CN 200720157257 U CN200720157257 U CN 200720157257U CN 201118597 Y CN201118597 Y CN 2011185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differential signal
optical transceiver
transceiver modul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72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思更
赵其圣
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SENSE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HAISENSE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SENSE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filed Critical HAISENSE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Priority to CNU2007201572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85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85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85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其中,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一阻抗匹配电阻,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分别经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所述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纯阻容器件完成电信号的环回,只需更改电阻的阻值,即可实现信号不同幅度的衰减和电路阻抗的匹配,从而避免了光纤和衰减器等辅助设备的使用,简化了电信号环回电路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同时又公开了一种应用该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在进行系统通讯设备自检时,只需将所述光模块插入到需要自检的光口上即可实现设备的自检,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便于技术人员开发使用。

Description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光收发模块中实现电信号环回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系统通讯设备在进行光口自检时,一般都是在系统中需要自检的光口上插接常规的光模块,用光纤跳线连接光模块的收发端口,并且需要在光纤跳线上增设衰减器attenuation来实现通讯设备光口的自检,其具体线路连接关系参见图1所示。常规的光收发模块内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需要使用光纤跳线和衰减器来辅助实现系统通讯设备的自检,因此,操作复杂,不便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光收发模块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在进行通信设备光口自检的过程中需要增设光纤和衰减器来辅助实现,从而导致操作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信号环回电路,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在不使用光纤和衰减器的情况下实现了电信号的环回,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小了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方便了技术人员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其中,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一阻抗匹配电阻,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分别经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所述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两路串联的电阻和电容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有另一电阻。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两路连线上分别连接有一电感。
基于上述电信号环回电路,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电信号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在所述光收发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一阻抗匹配电阻,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分别经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光收发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通过更改电阻的阻值,实现信号不同幅度的衰减和电路阻抗的匹配。
进一步的,在所述两路串联的电阻和电容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有另一电阻;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两路连线上分别连接有一电感,以满足环回电路对差分信号的处理要求。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光收发模块中还包含有I2C总线端口以及与所述总线端口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的电源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光收发模块的电源端口。所述存储器的读写控制端经第一选通元件接地,经第二选通元件连接所述光收发模块的电源端口。
其中,所述选通元件可以采用电阻或者跳线器实现。
再进一步的,为了对所述光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在其电源端口与地之间串联有由分压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指示灯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纯阻容器件完成电信号的环回,只需更改电阻的阻值,即可实现信号不同幅度的衰减和电路阻抗的匹配,从而避免了光纤和衰减器等辅助设备的使用,大大简化了电信号环回电路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将所述电信号环回电路应用于光收发模块中,可以简化模块的电路结构,降低成本,在进行系统通讯设备自检时,将所述光收发模块插入到需要自检的光口上,无需增设光纤和衰减器等辅助设备即可实现通讯设备的自检,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便于技术人员开发使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现有光收发模块进行系统通讯设备自检时的线路连接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信号环回电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光收发模块与系统通讯设备之间的线路连接原理框图;
图4是图3中光收发模块内部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信号环回电路采用纯阻容器件完成电信号的环回,具体在其差分信号输入端口D+、D-之间连接阻抗匹配电阻R2,参见图2所示,进而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R2分别经串联的电阻R5/R6和电容C2/C3与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D+、D-管脚对应连接。在应用过程中,通过更改电阻R5、R6的阻值,即可实现电信号不同幅度的衰减和电路阻抗的匹配。
将上述电信号环回电路应用于光收发一体模块中,可以使光收发模块在进行系统通讯设备自检时,无需增设光纤和衰减器等辅助设备即可实现电信号的准确环回,从而降低了技术人员的操作难度,便于开发使用。
图3为所述光收发模块在对系统通讯设备进行自检时的电信号流通图。在系统通讯设备自检时,将所述光收发模块插入到需要自检的光口上,然后按照常规的系统自检程序将光口的电信号(差分信号)输入到光收发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即TX+/TX-端),经光模块内部的环回电路处理后,通过光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即RX+/RX-端)返回到系统通讯设备中,以完成系统的自检。
图4为所述光收发模块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其中,P1为光收发模块的通信接口,与现有的常规光模块接口相同,为标准的20针通用接口,与外部系统通讯设备上所设置的通信接口相对应。在系统通讯设备需要自检时,只需将所述光收发模块的通信接口P1插入到系统通讯设备的相应接口上,即可实现电信号的环回。系统通讯设备通过接口P1的16脚向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提供直流电源VCCT,并通过其18脚和19脚(即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向光收发一体模块输出差分信号。所述接口P1的18脚和19脚之间经阻抗匹配电阻R2相互连接,并分别通过串联的阻尼电阻R6、隔直电容C3或阻尼电阻R5、隔直电容C2与光收发一体模块的电信号输出端13脚和12脚(即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进而将电信号返回到系统通讯设备的接收端,完成系统通讯设备的自检。
当然,在所述的环回电路中也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在电阻R5和电容C2的连接节点与电阻R6与电容C3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电阻R3,在电容C3与接口P1的13脚之间连接电感L1,在电容C2与接口P1的12脚之间连接电感L2,以满足环回电路对差分信号的处理要求。
EEPROM存储器U1用来存储光收发模块的相关信息,其I2C总线端SCL、SDA分别经电阻R11、R12连接接口P1的5脚和4脚,将存储在存储器U1中与光收发模块相关的信息传输到系统通讯设备中。存储器U1的读写控制端WP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置成高电平或低电平,具体可通过第一选通元件接地VEET,经第二选通元件连接电源VCCT。所述第一、第二选通元件可以具体采用电阻或者跳线器等器件实现。本实施例以电阻REE、RCC为例进行说明,当要求存储器U1处于只读状态时,将WP端经电阻RCC连接直流电源VCCT;当要求存储器U1处于可写状态时,将WP端经电阻REE接地。直流电源VCCT经电感L3和电容C1组成的滤波网络连接所述存储器U1的电源端VCC,为存储器U1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接口P1的1、6、9、10、11、14、17、20脚均接地VEET,2脚经电阻R4接地VEET,3脚、8脚经电阻R1接地VEET。在所述的光收发模块中还包含有一指示灯控制电路,通过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D1串联实现,所述串联支路连接在接口P1中的电源端VCCT和接地端VEET之间,对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同时,调整VCCT到VEET的Rload(即图4中的R7、R9、R13~R25)的数量和阻值,可以得到不同的工作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模块通过采用纯阻容器件组成电信号环回电路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简化了操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一阻抗匹配电阻,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分别经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所述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号环回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路串联的电阻和电容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有另一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信号环回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两路连线上分别连接有一电感。
4、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一阻抗匹配电阻,通过所述阻抗匹配电阻分别经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所述差分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路串联的电阻和电容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有另一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和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两路连线上分别连接有一电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收发模块中还包含有I2C总线端口以及与所述总线端口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的电源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光收发模块的电源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的读写控制端经第一选通元件接地,经第二选通元件连接所述光收发模块的电源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通元件为电阻或跳线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模块的电源端口通过串联的分压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接地。
CNU2007201572573U 2007-11-13 2007-11-13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85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72573U CN201118597Y (zh) 2007-11-13 2007-11-13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72573U CN201118597Y (zh) 2007-11-13 2007-11-13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8597Y true CN201118597Y (zh) 2008-09-17

Family

ID=3999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725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8597Y (zh) 2007-11-13 2007-11-13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859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075A (zh) * 2017-12-13 2018-05-18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温循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95544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s参数的单端口差分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12782561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接口测试探针卡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075A (zh) * 2017-12-13 2018-05-18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温循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95544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s参数的单端口差分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12782561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接口测试探针卡及测试方法
CN112782561B (zh) * 2020-12-30 2023-07-2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接口测试探针卡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736B (zh) 高速外设互联接口
CN201118597Y (zh) 电信号的环回电路及具有所述环回电路的光收发模块
CN103856411B (zh) 路由器的uart接口连接的切换系统
CN2847703Y (zh) 光收发一体模块
CN208538025U (zh) 一种支持10个热插拔硬盘的服务器
CN109241641A (zh) 一种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及应用验证板
CN109684250A (zh) 兼容sas、sata、nvme硬盘的接口电路及背板
CN202282789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soe通信转换卡
CN209435332U (zh) 一种cml视频记录仪
CN104915313B (zh) 一种采用fpga实现电平转换的fmc板卡
CN207164746U (zh) 一种实现USB设备检测的USB Type‑C适配器
CN207503215U (zh) 一种多串口集成装置
CN113268445A (zh)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国产双控混合存储控制模块实现方法
CN209460753U (zh) 一种基于fpga的usb数据实时监听装置
CN202383656U (zh) 储存装置及其连接的主机连接座
CN206490682U (zh) Can总线与422/485通用接口电路
CN110535342A (zh) 一种电压控制装置和系统
CN212782013U (zh) 一种用于pcie_m.2接口拓展的网卡
CN216016890U (zh) 双核心4u数据通信网关
CN216249232U (zh) 一种视频高速采集与处理电路结构
CN202189358U (zh) 一种usb3.0接口电路及多媒体终端
CN219658118U (zh) 双接口型固态u盘控制电路
CN217404398U (zh) 一种减少占用芯片端口使用的485通讯电路
CN213876709U (zh) 一种调试装置
CN219018837U (zh) 光电口自动识别装置及以太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