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2514Y -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2514Y
CN201102514Y CNU2007201757565U CN200720175756U CN201102514Y CN 201102514 Y CN201102514 Y CN 201102514Y CN U2007201757565 U CNU2007201757565 U CN U2007201757565U CN 200720175756 U CN200720175756 U CN 200720175756U CN 201102514 Y CN201102514 Y CN 20110251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egory
rear window
buckle
snap seats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5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平
章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75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251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251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251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窗饰板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独立的车身外观部件,即后窗饰板,该车身外观部件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而不是钣金件,安装于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位置,替代现有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拐角部分。由于注塑成型技术对成型形状没有过多的限制,且注塑模具的成本较低,因此如果要实现后窗饰板的较高表面成型精度,则只需要较低的成本,且后窗饰板的成型形状也可随意设计,这样,将其安装在侧围外板的对应位置,即可基于较低成本实现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部分车身外观的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的车身外观部件的侧围外板通常为一钣金件,因此,对侧围外板的表面成型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拐角部分。
但基于钣金成型技术,较高的表面成型精度需要非常高的成本。而且,由于钣金成型技术对成型形状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因而使得侧围外板的表面成型形状、尤其是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拐角部分的表面成型形状较为单一、缺乏个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窗饰板组件,能够基于较低成本实现车身外观的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窗饰板组件,包括:后窗饰板本体、卡扣、侧围外板,其中,
所述后窗饰板本体为塑料件,包括车身后挡风玻璃拐角接触部、车身后门接触部;所述车身后门接触部内表面具有卡扣座,所述卡扣安装于所述卡扣座,且所述卡扣的端部背向所述后窗饰板本体;
所述侧围外板在对应位置具有与所述后窗饰板本体形状相同的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的凹陷深度等于所述后窗饰板本体的厚度;所述凹陷部分在与所述卡扣的对应位置具有安装孔;
所述卡扣的端部插入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卡扣包括A类卡扣和B类卡扣;
所述卡扣座包括A类卡扣座和B类卡扣座;
所述A类卡扣固定于所述A类卡扣座;
所述B类卡扣座具有开口滑槽,且开口滑槽的开口朝向预设方向;所述B类卡扣安装于所述滑槽,且在所述滑槽开口方向上具有自由度。
所述A类卡扣和A类卡扣座为1个;
所述B类卡扣和B类卡扣座为3个,3个所述B类卡扣座的开口滑槽的开口朝向不同的预设方向。
所述后窗饰板组件进一步包括:护条,所述护条的一面粘贴在所述后窗饰板本体的内表面,另一面粘贴在所述侧围外板凹陷部分的外表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窗饰板组件中,包括一独立的车身外观部件,即后窗饰板,该车身外观部件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而不是钣金件,安装于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位置,替代现有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拐角部分。由于注塑成型技术对成型形状没有过多的限制,且注塑模具的成本较低,因此如果要实现后窗饰板的较高表面成型精度,则只需要较低的成本,且后窗饰板的成型形状也可随意设计,这样,将其安装在侧围外板的对应位置,即可基于较低成本实现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部分车身外观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饰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饰板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类卡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类卡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类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B类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独立的车身外观部件,称为后窗饰板,该车身外观部件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而不是钣金件,安装于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位置,替代现有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拐角部分。
相应地,侧围外板在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部分凹陷一定的深度,其中,凹陷部分的形状与后窗饰板本体的形状相同,且凹陷深度约等于后窗饰板本体的厚度。
这样,即可将注塑而成的后窗饰板安装于侧围外板的凹陷部分,与侧围外板一起体现车身侧位部分的外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饰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后窗饰板,该后窗饰板为塑料件,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注塑而成的塑料件,后窗饰板本体1包括:车身后挡风玻璃拐角接触部11、车身后门接触部12。其中,车身后挡风玻璃拐角接触部11与车身后挡风玻璃配合接触;车身后门接触部12则与车身后门配合接触。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饰板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后窗饰板本体1的后门接触部12的内表面具有1个如图3所示的A类卡扣座13、以及3个如图4所示的B类卡扣座14(非标准件)。
A类卡扣座13上安装一如图5所示的A类卡扣15,且A类卡扣15的端部151背向后窗饰板本体1,如图5所示,A类卡扣15的端部151由3个外凸的弹片构成。
每个B类卡扣座14上安装一如图6所示的B类卡扣16,且B类卡扣16的端部161背向后窗饰板本体1,如图6所示,B类卡扣16的端部161也由3个外凸的弹片构成。
相应地,侧围外板在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部分凹陷一定的深度,其中,凹陷部分的形状与后窗饰板本体1的形状相同,且凹陷深度约等于后窗饰板本体1的厚度。凹陷部分在与A类卡扣15和每个B类卡扣16对应的位置具有安装孔。
这样,分别将A类卡扣15和B类卡扣16插入在侧围外板对应的安装孔内,即将后窗饰板本体1安装于侧围外板位于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凹陷部分,从而实现后窗饰板与侧围外板一起体现车身侧位部分的外观。
可见,由于注塑成型技术对成型形状没有过多的限制,且注塑模具的成本较低,因此如果要实现后窗饰板的较高表面成型精度,则只需要较低的成本,且后窗饰板的成型形状也可随意设计,这样,将其安装在侧围外板的对应位置,即可基于较低成本实现车身后挡风玻璃与后门之间的部分车身外观的多样化。
实际应用中,A类卡扣15为通用的强力卡扣,仅仅实现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间的紧固,而B类卡扣16不但实现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的连接之外,还实现二者间的调整定位。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的A类卡扣15的安装柱152,固定于如图3所示的A类卡扣座13的卡扣座孔130内,从而实现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的紧固。
而B类卡扣16的定位作用可包括两方面:
其一,如图4所示的B类卡扣座14具有开口滑槽141,这样,如图6所示的B类卡扣16的安装柱162安装于开口滑槽141内,使得B类卡扣16沿开口滑槽141方向上具有自由度,从而能够实现在沿开口滑槽141方向上的定位调整;
其二,参见图2,后门接触部12内表面每个B类卡扣座14的开口滑槽141的开口,朝向不同的预设方向,从而实现了在不同预设方向上的定位调整。
可见,由于B类卡扣16能够实现安装的定位调整,因而保证了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间不会出现较大的配合间隙,进而保证了车身外观的美观。
为了保证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间的安装稳定性和密封性,可在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之间设置一护条17,参见图2。
该护条为双面胶带,一面粘贴在后窗饰板本体1内表面,另一面粘贴在侧围外板凹陷部分的外表面,从而将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粘接在一起,确保后窗饰板本体1与侧围外板紧密连接,还起到了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后窗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窗饰板本体、卡扣、侧围外板,其中,
所述后窗饰板本体为塑料件,包括车身后挡风玻璃拐角接触部、车身后门接触部;所述车身后门接触部内表面具有卡扣座,所述卡扣安装于所述卡扣座,且所述卡扣的端部背向所述后窗饰板本体;
所述侧围外板在对应位置具有与所述后窗饰板本体形状相同的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的凹陷深度等于所述后窗饰板本体的厚度;所述凹陷部分在与所述卡扣的对应位置具有安装孔;
所述卡扣的端部插入在所述安装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包括A类卡扣和B类卡扣;
所述卡扣座包括A类卡扣座和B类卡扣座;
所述A类卡扣固定于所述A类卡扣座;
所述B类卡扣座具有开口滑槽,且开口滑槽的开口朝向预设方向;所述B类卡扣安装于所述滑槽,且在所述滑槽开口方向上具有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窗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A类卡扣和A类卡扣座为1个;
所述B类卡扣和B类卡扣座为3个,3个所述B类卡扣座的开口滑槽的开口朝向不同的预设方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窗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窗饰板组件进一步包括:护条,所述护条的一面粘贴在所述后窗饰板本体的内表面,另一面粘贴在所述侧围外板凹陷部分的外表面。
CNU2007201757565U 2007-10-30 2007-10-30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251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57565U CN201102514Y (zh) 2007-10-30 2007-10-30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57565U CN201102514Y (zh) 2007-10-30 2007-10-30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2514Y true CN201102514Y (zh) 2008-08-20

Family

ID=39949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575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2514Y (zh) 2007-10-30 2007-10-30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251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130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窗边框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130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窗边框固定结构
CN113415130B (zh) * 2021-07-30 2023-03-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窗边框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9540B2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CN104626940B (zh) 车辆的车门框架
CN201102514Y (zh) 一种后窗饰板组件
CN113752962B (zh) 一种带有装饰件的车窗总成
CN113752961B (zh) 一种带有装饰件的车窗总成
CN112572118B (zh) 一种带有自调节饰条的车窗总成
JP3755080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07331134A (ja) 長尺モールの射出成形方法及びモール付きガラス
CN109458072B (zh) 一种背门扣手盒及汽车
CN102979408A (zh) 一种冷柜和酒柜用门体
CN200985001Y (zh) 一种位于车侧围饰条前端的装饰帽
CN219989156U (zh) 车门饰板密封结构、车门及车辆
CN206551879U (zh) 安装于汽车副仪表上的usb插座结构和汽车
CN220577139U (zh) 车身与尾灯的适配结构、车辆
CN204415101U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板
CN215850691U (zh) 玻璃导槽密封条与亮饰条的安装结构、车辆及亮饰条组件
KR100941504B1 (ko) 자동차용 외장 몰딩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3734850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汽车装饰条
JP3684790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内装材取付機構
CN114212037B (zh) 一种扰流板侧装饰件安装结构
CN212828190U (zh) 一种操纵面板及车辆
JP4603661B2 (ja) 車両内装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07429B (zh) 一种流水槽饰板及车辆
CN217259514U (zh) 一种车窗导向结构和车窗系统
CN213573420U (zh) 一种汽车钥匙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aima Business Automobile Co., Ltd.

Assignor: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41000008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ck window ornamental plate compon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0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0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