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4595Y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4595Y
CN201084595Y CNU2007200407418U CN200720040741U CN201084595Y CN 201084595 Y CN201084595 Y CN 201084595Y CN U2007200407418 U CNU2007200407418 U CN U2007200407418U CN 200720040741 U CN200720040741 U CN 200720040741U CN 201084595 Y CN201084595 Y CN 20108459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switch
sidewall
weld par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407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宾涛
王彬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407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459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459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459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以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组成,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子可通过通孔凸伸出绝缘本体的侧壁外,所述侧壁在其通孔下端设有延伸至其底端的凸台,该凸台用于提高开关焊接时的品质。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电子装置中电路切换的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其体积日趋小型化,从而促使用于电子设备上的开关也朝更小、更薄且更轻的方向发展。如图4所示的一种开关,用于实现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切换,其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及按钮,以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组成,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子可通过通孔凸伸出绝缘本体的侧壁外,而固定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分为中心端子和周边端子,中心端子和周边端子皆包括有接触部和焊接部,其中,焊接部相对于绝缘本体的侧壁弯折,并与上述侧壁平行,由于该开关的体型较小,为了保证各焊接部的强度,又要控制各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往往将中心端子的焊接部宽度设计较周边端子的焊接部宽度小,但由于上述焊接部弯折时,固定端子的各焊接部自身存在着回弹,会使各焊接部与绝缘本体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并由于各焊接部的宽度大小不同,各焊接部对应的间隙不一致,从而导致固定端子的各焊接部出现共面不良的情况,影响了开关的使用。
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焊接品质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以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组成,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子可通过通孔凸伸出绝缘本体的侧壁外,而所述侧壁在其通孔的下方设有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较窄端子弯折区域的下方设计具有适当高度的凸台用于填充较窄端子在折弯时的回弹不足,从而避免出现固定端子在折弯时引起的共面不良的情况,提高了开关的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与电路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现有技术开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开关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100用于实现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切换,其包括绝缘本体20、固定端子30、可动端子40、按钮50以及盖体60。
绝缘本体20大致呈顶面开口的箱形,其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21、另外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以及连接各侧壁21、22、23的底壁24,其中底壁24与各侧壁21、22、23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25用于收容可动端子40和按钮50。绝缘本体20的第一侧壁21于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部211。绝缘本体20的第三侧壁23与底壁24相连接处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孔(未标示),该等通孔的上端位置处向外延伸出一横梁部232,而位于中间位置之通孔的下端设有延伸至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底端处的凸台233。此外,绝缘本体20顶面靠近第二侧壁22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向上凸设有圆柱形的凸柱201。
固定端子3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固持在绝缘本体20的底壁24中,其包括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第一端子31包括位于底壁24中心位置的第一接触部311、由第一接触部311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312以及设于第一焊接部312末端的第一尾部313;第二端子32包括一对位于第一端子31第一接触部311两侧的第二接触部321、由第二接触部321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322以及设于第二焊接部322末端的第二尾部323。其中第一、第二接触部311、321凸出绝缘本体20底壁24的内表面,而第一、第二焊接部312、322及第一、第二尾部313、323则通过绝缘本体20上对应之通孔凸伸出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30是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20中,且绝缘本体20上的通孔即在此时形成,所述固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322通过弯折而与绝缘本体20的第三侧壁23平行,由于开关100体型较小,为了保证第一、第二焊接部312、322的强度,又要控制第一、第二焊接部312、322之间的距离,往往将第一焊接部312的宽度设计较第二焊接部322的宽度小,但由于上述焊接部312、322在弯折时,固定端子30的各焊接部312、322自身相对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存在着回弹,会使各焊接部312、322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之间存在间隙(未标示),并由于各焊接部312、322的宽度大小不同,各焊接部312、322对应的间隙不一致,从而导致固定端子30的各焊接部312、322出现共面不良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在较窄焊接部的下方设有具有适当高度的凸台用于填充较窄焊接部在折弯时的回弹不足,从而避免固定端子在折弯时引起的共面不良,即如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上所设之凸台233,该凸台233位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与第一端子31第一焊接部312之间,其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可动端子40大致呈圆盘状,其包括呈穹顶状的顶部41以及设于顶部41周边的侧部42。
按钮50包括大致呈筒状的按压部51、设于按压部51底端的定位部52以及由定位部52底端向下延伸并呈柱状的作动部(未标示)。其中,定位部52的直径大小与绝缘本体20收容空间25的内径大小一致。
盖体60包括顶片61及自顶片61两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一对锁扣片62。其中,顶片61上设有位于其中部位置的圆形孔611和对应绝缘本体20凸柱201设置的圆孔612,而每一锁扣片62包括与绝缘本体20第一侧壁21平行之主体部621、自主体部621一侧端向外延伸设置的定位片622,以及设于主体部621末端的卡扣片623。另外,顶片61靠近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支撑部613,该等支撑部613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的横梁部232位于同一平面。
组装时,可动端子40放置在绝缘本体20的收容空间25内,其侧部42二端分别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1相接触,而其顶部41位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上方,二者不相接触。按钮50放置在可动端子40的上方,其按压部51自盖体60上的圆形孔611凸伸出,作动部抵压在可动端子40的顶部41上。盖体60通过设于其上的圆孔612与绝缘本体20上的凸柱201相配合而将盖体60组装至绝缘本体20上,而卡扣片623弯折卡扣在绝缘本体20相应第一侧壁21的卡扣部211上,这样,盖体60可将收容于绝缘本体20收容空间25内的可动端子40和按钮50固持住。这时,将组装完成的开关100装配于对应的电路板(未标号)上,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面向电路板,且盖体60的定位片622插置于电路板对应设置的插接孔(未标号)中,同时,绝缘本体20的横梁部232和固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322,以及盖体60的支撑部613皆大致共面,并与电路板相接触,从而保证开关100在电路板上的稳定性及平衡性。
使用时,按压按钮50的按压部51,令按钮50的作动部抵压可动端子40,进而令可动端子40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其顶部41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电性导接。松开按钮50,可动端子40的顶部4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按钮50上移,同时,可动端子40的顶部41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脱离接触,由此达成电路切换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和修饰,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以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组成,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子可通过通孔凸伸出绝缘本体的侧壁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在其通孔的下方设有凸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由通孔下端延伸至所在侧壁的底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包括位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接触部和伸出绝缘本体侧壁外的第一焊接部,而第二端子包括位于绝缘本体内第二接触部及伸出绝缘本体侧壁外的第二焊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相对于绝缘本体侧壁弯折,并与上述侧壁大致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宽度较第二焊接部的宽度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位于第一焊接部和对应侧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所述通孔在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时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在其通孔上端设有向外凸伸的横梁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顶片和由顶片的相对两侧端向下延伸的锁扣片,其中,顶片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支撑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横梁部、盖体的支撑部以及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大致共面。
CNU2007200407418U 2007-07-12 2007-07-12 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459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07418U CN201084595Y (zh) 2007-07-12 2007-07-12 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07418U CN201084595Y (zh) 2007-07-12 2007-07-12 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4595Y true CN201084595Y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4074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4595Y (zh) 2007-07-12 2007-07-12 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459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3311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
CN106851978A (zh) * 2016-12-26 2017-06-13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3311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
CN106851978A (zh) * 2016-12-26 2017-06-13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48643B2 (ja) 保護回路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二次電池
CN201018081Y (zh) 电连接器
CN102280732A (zh) 电连接器
CN203367643U (zh) 连接器
US868555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CN201084595Y (zh) 开关
JP6425306B2 (ja) 可動接点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可動接点部材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CN105513867A (zh) 按键开关
CN201084581Y (zh) 开关
CN201000845Y (zh) 多方向开关
CN201112183Y (zh) 开关
CN101752123A (zh) 多级受压开关
CN200941350Y (zh) 开关
CN102821179A (zh) 一种手机及其超窄底边框的按键结构
CN200986874Y (zh) 按钮开关
CN109348611A (zh) 电池保护板
JP539420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01054418Y (zh) 电连接器
CN2916976Y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587Y (zh) 开关
CN103117183A (zh) 薄型按键开关
CN101577388A (zh) 音频插座
CN100505436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29078Y (zh) 开关
CN105261506B (zh) 按压式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