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3311A - 开关组件 - Google Patents

开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3311A
CN106783311A CN201611221297.XA CN201611221297A CN106783311A CN 106783311 A CN106783311 A CN 106783311A CN 201611221297 A CN201611221297 A CN 201611221297A CN 106783311 A CN106783311 A CN 10678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switch module
lid
bottom wall
fix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12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超
刘银燕
储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zhou Xin'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zhou Xin'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zhou Xin'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zhou Xin'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12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3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3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端子,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可动端子、驱动件,以及覆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盖体设有沿绝缘本体侧壁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侧壁与盖体的焊接脚接触的位置设有延伸至底壁的缺口,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四周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和第一、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可动端子和驱动件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若干凹部,这些凹部的形状与固定端子的形状一致。

Description

开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组件,尤指一种接触按压型开关组件。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开关组件相关的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端子,依次置于绝缘本体底部的可动端子、驱动件,以及覆于绝缘本体上方的盖体,其中绝缘本体呈上方开口的矩形状,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四周垂直向上延伸的侧壁,固定端子至少包括与可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和延伸出绝缘本体外部与电路板连接的焊接部,盖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大致呈板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相对两边垂直向下延伸而成的焊接脚,上述焊接脚贴于绝缘本体侧壁,且稍突出绝缘本体底壁,当该开关组件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后,为了使其可以更好的连接到电路板上,除固定端子的焊接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外,盖体的焊接脚末端也被电性固持到电路板上。
然而,上述开关组件至少存在以下缺点:该开关组件与电路板的连接,是通过电路板上的锡膏与盖体上的镀锡层经过过炉处理而达成电性连接的,因此,电路板上的锡膏与盖体上的镀锡层接触的越多,其抓紧力也就越大,从而开关组件与电路板的连接也更稳定,然而,上述开关组件的盖体的镀锡层位于焊接脚内壁,而焊接脚又紧紧地贴在绝缘本体外侧壁,所以,当其置于电路板上后,大部分的镀锡层被绝缘本体盖住而不能与电路板上的锡膏接触,因此,电路板的锡膏沿着焊接脚的外壁向上爬,故而,该开关组件不能稳定地连接至电路板。
鉴于以上弊端,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开关组件,以克服上述开关组件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其可以稳固地被电性连接至电路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端子,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可动端子、驱动件,以及覆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盖体设有沿绝缘本体侧壁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侧壁与盖体的焊接脚接触的位置设有延伸至底壁的缺口,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四周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和第一、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可动端子和驱动件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若干凹部,这些凹部的形状与固定端子的形状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绝缘本体侧壁设有延伸至底壁的缺口,因此,当该开关组件置于电路板上后,经过炉处理时,电路板上的锡膏除沿着盖体焊接脚的外侧壁向上爬以外,还沿着上述缺口向盖体的焊接脚内壁爬,从而加强了该开关组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抓紧力,进而该开关组件可以稳固地连接到电路板上。可动端子的设置可以方便地切换电路。所述可动端子和驱动件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若干凹部,这些凹部的形状与固定端子的形状一致,从而可动端子和驱动件的安装容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所述缺口呈梯形。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对侧壁两端较中央向内凹陷并形成扣合部,所述缺口置于该扣合部。
进一步,所述扣合部设有卡持块,盖体的焊接脚于对应位置设有通孔。
进一步,所述盖体的焊接脚末端露出绝缘本体底壁。
进一步,所述盖体的焊接脚内侧壁镀有锡层。
进一步,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端子,其中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均至少包括焊接部及接触部,且第一固定端子的接触部所在平面较第二固定端子的接触面稍低。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接触部至少有两个,且上述接触部围成半圆形,而第二固定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固定端子围成半圆形的接触部中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关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关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开关组件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开关组件1,用于电性连接至电路板(未图示),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6的绝缘本体10、与绝缘本体10相固持的固定端子20、依次置于绝缘本体10收容空间106内的可动端子30、驱动件40,以及覆于绝缘本体10上方的盖体50。
固定端子20由第一固定端子200和第二固定端子202组成,其与绝缘本体10经注塑而一体形成,上述每一个固定端子20均包括有接触部204、焊接部206,以及由焊接部206向接触部204过渡的连接部208,其中第一固定端子200的接触部204与可动端子30始终保持接触,而第二固定端子202的接触部204在驱动件40的作用下,与可动端子30或接触或断开,从而进行电路的切换。另外,第一固定端子200的接触部204共有两个,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0底部两侧,而第二固定端子20的接触部204只有一个,位于上述第一固定端子200的两个接触部204中央位置,且第一固定端子200的两个接触部204大致形成半圆形,从外围包围住第二固定端子202的接触部204,另外,第二固定端子202的接触部204所在的平面相较于第一固定端子200的接触部204所在的平面稍低。
绝缘本体10,大体呈上方开口的矩形状,包括底壁100及自底壁100四周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4,上述底壁100和第一、第二侧壁102、104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06,可动端子30和驱动件40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06内,其中绝缘本体10底壁100设有若干凹部1000,这些凹部1000的形状与固定端子20的形状一致,此外,绝缘本体10第一、第二侧壁102、104的内表面呈圆弧状,以与可动端子30和驱动件40配合,而每一个第二侧壁104外表面两端所在的平面相较于中央的平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对扣合部1040,于该扣合部1040上分别设有卡持块1042以与盖体50卡扣,另外,于该扣合部1040上且位于上述卡持块1042的正下方设有一个自底壁100向上延伸的梯形缺口1044,以与盖体50相应的结构配合。其实,上述缺口1044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方形,梯形只是其中的一种。
可动端子30,大致呈圆盘状,置于绝缘本体10收容空间106内,且位于固定端子20上方,并与第二固定端子202或断开或接触,从而达成电路切换。其呈穹顶状,中央的部分较边缘向上凸起,又,第二固定端子202的接触部204较第一固定端子200的接触部204低,因此,当可动端子30置于绝缘本体10中且呈常态时,可动端子30只有边缘部分与第一固定端子200的接触部204接触,且始终保持接触,而其中央向上凸起的部分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与第二固定端子202的接触部204接触,这样,也保证了电路之间的正常切换。
驱动件40,由截面大小不等的两个空心圆柱组成,其中截面较小的圆柱为按压部400,截面较大的圆柱为作动部402,且按压部400位于作动部402上方,当外力施加给驱动件40时,作动部402作用于可动端子30,从而达成电路的切换。
盖体50,由金属材料经由冲压或其他加工方法而制成,覆于绝缘本体10上方,包括平板状顶壁500及自顶壁500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下延伸的一对焊接脚502,其中顶壁500中央开设有开孔5000以供驱动件40的按压部400穿过,而每一个焊接脚502中央位置均开设有通孔504,且该通孔504内侧还设有倒刺506以与绝缘本体10干涉卡持配合,另外,盖体50焊接脚502紧贴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侧壁104延伸,且其比绝缘本体10的第二侧壁104长,故,当盖体50覆于绝缘本体10上后,其焊接脚502稍露出绝缘本体10底壁100以与电路板连接。
组装时,首先将固定端子20注塑于绝缘本体10中,其中固定端子20的接触部204显露于绝缘本体10底壁100,而焊接部206则露于绝缘本体10外部以与电路板连接,接着将可动端子30、驱动件40,以及盖体50依次置于绝缘本体10中,其中驱动件40自盖体50的开孔5000穿出以便于施加作用力于该开关组件1,而盖体50通过焊接脚502上的通孔504与绝缘本体10上相应的卡持块1042的干涉卡扣配合而连接,且焊接脚502稍露于绝缘本体10底壁100。最后,通过盖体50露出绝缘本体10底壁100的焊接脚502和固定端子20的焊接部206而将该开关组件1与电路板连接。
本发明开关组件1与电路板连接时,由于电路板本身涂有锡膏,而开关组件1盖体50的焊接脚502在内侧壁镀有锡层,因此,当该开关组件1置于电路板上,并进入过炉工序时,电路板上的锡膏就会顺着盖体50的焊接脚502向上爬,从而达成与电路板的连接,因此,开关组件1与电路板连接的是否稳固,就决定于电路板上的锡膏爬上盖体50的程度,也就是说,锡膏沿着盖体50爬地越高,开关组件1与电路板的连接也就越稳固,而传统的开关组件,由于盖体50的焊接脚502紧紧的贴在绝缘本体10第二侧壁104,因此,电路板上的锡膏只能沿着焊接脚502的外壁向上爬,故此,开关组件1与电路板的连接就不会很稳固,而本实施方式采用在绝缘本体10上与盖体50的焊接脚502接触的第二侧壁104上开设一个缺口1044,且该缺口1044延伸至绝缘本体10底壁100,因此,在进行过炉工序时,电路板上的锡膏不仅沿着盖体50外壁向上爬,还会沿绝缘本体10的缺口1044在盖体50的焊接脚502内壁向上爬,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开关组件1抓紧电路板的作用力,从而开关组件1可以更稳固地连接到电路板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端子,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可动端子、驱动件,以及覆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其中,盖体设有沿绝缘本体侧壁延伸的焊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侧壁与盖体的焊接脚接触的位置设有延伸至底壁的缺口,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四周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底壁和第一、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可动端子和驱动件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若干凹部,这些凹部的形状与固定端子的形状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对侧壁两端较中央向内凹陷并形成扣合部,所述缺口置于该扣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设有卡持块,盖体的焊接脚于对应位置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焊接脚末端露出绝缘本体底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焊接脚内侧壁镀有锡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端子,其中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均至少包括焊接部及接触部,且第二固定端子的接触部所在平面较第一固定端子的接触面稍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接触部至少有两个,且上述接触部围成半圆形,而第二固定端子的接触部位于第一固定端子围成半圆形的接触部中央位置。
CN201611221297.XA 2016-12-26 2016-12-26 开关组件 Pending CN106783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1297.XA CN106783311A (zh) 2016-12-26 2016-12-26 开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1297.XA CN106783311A (zh) 2016-12-26 2016-12-26 开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3311A true CN10678331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2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1297.XA Pending CN106783311A (zh) 2016-12-26 2016-12-26 开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331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087A (zh) * 2001-09-06 2003-03-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2624368Y (zh) * 2003-04-25 2004-07-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触动式开关
CN200941350Y (zh) * 2006-08-01 2007-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0959292Y (zh) * 2006-09-01 2007-10-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1084595Y (zh) * 2007-07-12 2008-07-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6331943U (zh) * 2016-12-26 2017-07-14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087A (zh) * 2001-09-06 2003-03-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2624368Y (zh) * 2003-04-25 2004-07-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触动式开关
CN200941350Y (zh) * 2006-08-01 2007-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0959292Y (zh) * 2006-09-01 2007-10-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1084595Y (zh) * 2007-07-12 2008-07-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开关
CN206331943U (zh) * 2016-12-26 2017-07-14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8117C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
CN105794020B (zh) 电池盖
CN200986982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6331943U (zh) 开关组件
CN206331942U (zh) 按动开关
CN206331941U (zh) 智能开关
CN104966703A (zh) 集成电路封装体及其形成方法
JP6445666B1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2412413B (zh) 锂电池及其盖板、电芯、保护线路板和装配方法
CN106783311A (zh) 开关组件
US20150075953A1 (en) Switch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ve base with two molding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witch connector
CN106783307A (zh) 智能开关
CN106710916A (zh) 按动开关
CN106851978A (zh) 开关
CN204792753U (zh) 集成电路封装体
CN201054418Y (zh) 电连接器
US81725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base plate to support cam
CN209496670U (zh) 便捷式柱式绝缘子导线固定夹
CN105977669B (zh) 一种端子模组及使用该端子模组的卡连接器
CN205752637U (zh) 一种端子模组及使用该端子模组的卡连接器
CN208539169U (zh) 一种易于生产的usb母座
CN212968156U (zh) 射频开关
CN207233628U (zh) 一种轻触开关
CN213460025U (zh) 射频开关
CN201994976U (zh) 手机及其摄像头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