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2776Y - 液压煞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煞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2776Y
CN201052776Y CNU2007201281046U CN200720128104U CN201052776Y CN 201052776 Y CN201052776 Y CN 201052776Y CN U2007201281046 U CNU2007201281046 U CN U2007201281046U CN 200720128104 U CN200720128104 U CN 200720128104U CN 201052776 Y CN201052776 Y CN 20105277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e chamber
piston
brake
oil chamber
elas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81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81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277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277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277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压煞车系统,包括一液压控制阀、一第一煞车总泵、一第二煞车总泵及一煞车卡钳。液压控制阀具有一第一油室、一第二油室、一第三油室、一第一活塞、一第二活塞、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油封及一单向皮碗。第一活塞设置于第一油室与第三油室间。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间。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间。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二活塞与第二油室的内壁间。油封抵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三油室间。单向皮碗套设于第二活塞上。第一煞车总泵、第二煞车总泵及煞车卡钳分别连通于第一油室、第三油室及第二油室。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煞车作动时间差的问题,提供快速且安全的煞车操作,可提升液压煞车系统的安全性能表现。

Description

液压煞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液压煞车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供快速煞车操作的液压煞车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一种习知的液压煞车系统的液压控制阀1主要包括有一油室10、两输出孔11、一第一输入孔12、一第二输入孔13、一旁通孔15、一活塞20、一弹簧30、一第一油封61以及一第二油封62。两输出孔11皆是连通于油室10,并且是分别藉由一油管50连接于一煞车卡钳(未显示)。活塞20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油室10中,并且具有一第一端面21及一第二端面22。第一输入孔12是连通于活塞20的第一端面21,并且第一输入孔12是藉由一油管51连接于一第一煞车总泵(未显示,例如,脚煞车总泵)。第二输入孔13是连通于活塞20,并且第二输入孔13是藉由一油管52连接于一第二煞车总泵(未显示,例如,手煞车总泵)。旁通孔15是连通于油室10。弹簧30是连接于油室10的一内端面10a与活塞20的第二端面22之间。第一油封61是设置于活塞20的第一端面21上,并且第一油封61是抵接于油室10的壁面以及第一输入孔12与第二输入孔13之间。第二油封62是设置于活塞20的第二端面22上,并且第二油封62是抵接于油室10的壁面以及第二输入孔13与旁通孔15之间。
如图1所示,当以第一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油会经由第一输入孔12推动活塞20的第一端面21,以迫使活塞20朝输出孔11方向移动。此时,设置于活塞20的第二端面22上的第二油封62会经过旁通孔15,而油室10中的煞车油会经由输出孔11被推向煞车卡钳,以迫使煞车卡钳作动。在另一方面,当以第二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油会经由第二输入孔13、旁通孔15及油室10被推向煞车卡钳,以迫使煞车卡钳作动。
如上所述,习知的液压煞车系统的液压控制阀1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当以第一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第二油封62会随着活塞20在高压的环境下经过旁通孔15,故第二油封62常会因与旁通孔15的孔壁摩擦而发生磨损。其次,当以第一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必须等到第二油封62经过旁通孔15后,油室10中的煞车油才会经由输出孔11被推向煞车卡钳,因而会使得煞车卡钳的煞车作动产生时间差。也就是说,当以第一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卡钳并不会立即作动,如此会导致安全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液压煞车系统,其可提供快速且安全的煞车操作。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特征以为了要实现上述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液压控制阀,具有一第一油室、一第二油室、一第三油室、一第一活塞、一第二活塞、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油封及一单向皮碗,其中,该第一油室、该第二油室及该第三油室是容纳一煞车油,该第一活塞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与该第三油室之间,该第二活塞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与该第二油室之间,并且是相对于该第一活塞,该第一弹性元件是连接于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二活塞之间,该第二弹性元件是连接于该第二活塞与该第二油室的一内壁之间,该油封是抵接于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三油室的一内壁之间,以及该单向皮碗是套设于该第二活塞上,并且是抵接于该第二油室的该内壁;一第一煞车总泵,连通于该第一油室;一第二煞车总泵,连通于该第三油室;以及一煞车卡钳,连通于该第二油室。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煞车系统,该第一油室中的该煞车油是经由该单向皮碗流至该第二油室中。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液压控制阀更具有一中空固定元件,是抵接于该第一活塞及该油封,以及该第三油室是成形于该中空固定元件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第一煞车总泵及/或第二煞车总泵建立煞车油压时即可直接驱使煞车卡钳作动,故液压煞车系统并不会发生煞车作动时间差的问题,因而可提升液压煞车系统的安全性能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一习知的液压煞车系统的液压控制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煞车系统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煞车系统的液压控制阀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10~液压控制阀
10~油室
10a~内端面
11~输出孔
12~第一输入孔
13~第二输入孔
15~旁通孔
20~活塞
21~第一端面
22~第二端面
30~弹簧
50、51、52、151、152、153~油管
61~第一油封
62~第二油封
100~液压煞车系统
111a~第一油室
111b~第二油室
111b’、111c’~内壁
111c~第三油室
112a~第一活塞
112b~第二活塞
113a~第一弹性元件
113b~第二弹性元件
114~油封
115~中空固定元件
116~单向皮碗
120~第一煞车总泵
130~第二煞车总泵
140~煞车卡钳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液压煞车系统100主要包括有一液压控制阀110、一第一煞车总泵120、一第二煞车总泵130以及一煞车卡钳140。
如图2及图3所示,液压控制阀110具有一第一油室111a、一第二油室111b、一第三油室111c、一第一活塞112a、一第二活塞112b、一第一弹性元件113a、一第二弹性元件113b、一油封114、一中空固定元件115及一单向皮碗116。
第一油室111a、第二油室111b及第三油室111c皆容纳有煞车油(未显示)。
第一活塞112a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油室111a与第三油室111c之间。
第二活塞112b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油室111a与第二油室111b之间,并且第二活塞112b是相对于第一活塞112a。
第一弹性元件113a是连接于第一活塞112a与第二活塞112b之间,而第二弹性元件113b是连接于第二活塞112b与第二油室111b的一内壁111b’之间。特别的是,第一弹性元件113a及第二弹性元件113b可预先具有适当大小的预压弹力。
油封114抵接于第一活塞112a与第三油室111c的一内壁111c’之间。因此,藉由油封114的阻隔,第一油室111a与第三油室111c中的煞车油无法互相流通。
中空固定元件115是锁附于液压控制阀110,并且中空固定元件115是抵接于第一活塞112a及油封114,以用来定位第一活塞112a的位置及固定油封114。特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油室111c是成形于中空固定元件115中。
单向皮碗116是套设于第二活塞112b上,并且单向皮碗116是抵接于第二油室111b的内壁111b’。在本实施例中,依单向皮碗116的设置方式(方向),第一油室111a中的煞车油可经由单向皮碗116流至第二油室111b中,而第二油室111b中的煞车油无法经由单向皮碗116流至第一油室111a中。
第一煞车总泵120(例如,脚煞车总泵)是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一油室111a。更详细的来说,第一煞车总泵120是藉由一油管151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一油室111a。
第二煞车总泵130(例如,手煞车总泵)是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三油室111c。更详细的来说,第二煞车总泵130是藉由一油管152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三油室111c。
煞车卡钳140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二油室111b。更详细的来说,煞车卡钳140藉由一油管153连通于液压控制阀110的第二油室111b。
当以第一煞车总泵120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油会从第一油室111a经由单向皮碗116流向第二油室111b,以驱使煞车卡钳140作动。在煞车卡钳140作动完毕后,部份煞车油会从煞车卡钳140流回至第二油室111b中,并推使第二活塞112b朝第一活塞112a方向移动。此时,单向皮碗116会随着第二活塞112b而移动至第一油室111a中(亦即,单向皮碗116不再抵接于第二油室111b的内壁111b’),而煞车油即可流向第一油室111a及第一煞车总泵120中。最后,当第一油室111a与第二油室111b中的煞车油压力达成平衡后,第二活塞112b会因第二弹性元件113b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移动至其原始位置处。此时,单向皮碗116又会移动至第二油室111b中(亦即,单向皮碗116会再次抵接于第二油室111b的内壁111b’),以将第一油室111a中的煞车油隔离于第二油室111b中的煞车油。如上所述,由于单向皮碗116仅是在低压环境下移动,故其较不易发生磨损。
在另一方面,当以第二煞车总泵130建立煞车油压时,煞车油会经由第三油室111c推动第一活塞112a,进而推动第二活塞112b,以将第二油室111b中的煞车油推向煞车卡钳140。在煞车卡钳140作动完毕后,部份煞车油会从煞车卡钳140流回至第二油室111b中,并推使第二活塞112b朝第一活塞112a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活塞112a会因第一弹性元件113a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移动至其原始位置处。
综上所述,由于在第一煞车总泵120及/或第二煞车总泵130建立煞车油压时即可直接驱使煞车卡钳140作动,故液压煞车系统100并不会发生煞车作动时间差的问题,因而可提升液压煞车系统100的安全性能表现。

Claims (3)

1.一种液压煞车系统,包括:
一液压控制阀,具有一第一油室、一第二油室、一第三油室、一第一活塞、一第二活塞、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油封及一单向皮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油室、该第二油室及该第三油室是容纳一煞车油,该第一活塞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与该第三油室之间,该第二活塞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油室与该第二油室之间,并且相对于该第一活塞,该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二活塞之间,该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二活塞与该第二油室的一内壁之间,该油封抵接于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三油室的一内壁之间,以及该单向皮碗套设于该第二活塞上,并且抵接于该第二油室的该内壁;
一第一煞车总泵,连通于该第一油室;
一第二煞车总泵,连通于该第三油室;以及
至少一煞车卡钳,连通于该第二油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油室中的该煞车油是经由该单向皮碗流至该第二油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阀更具有一中空固定元件,是抵接于该第一活塞及该油封,以及该第三油室是成形于该中空固定元件中。
CNU2007201281046U 2007-07-20 2007-07-20 液压煞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277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1046U CN201052776Y (zh) 2007-07-20 2007-07-20 液压煞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1046U CN201052776Y (zh) 2007-07-20 2007-07-20 液压煞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2776Y true CN201052776Y (zh) 2008-04-30

Family

ID=3939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810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2776Y (zh) 2007-07-20 2007-07-20 液压煞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277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5450B (zh) 刹车致动器单元
WO2007061782A3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ydrostatic testing a pipeline
EP1878630A3 (en) Brake system, stroke simulator dis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stroke simulator disconnecting method
CN103223934A (zh) 改善制动感的预填充系统及使用其增大初始通量的方法
JP6105228B2 (ja) 電動油圧式ダイナミック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08084712A1 (ja) 車両用制動装置
CN207523678U (zh) 一种用于解耦制动系统的踏板模拟器
CN105599746B (zh) 混合机电制动器及具有该混合机电制动器的系统
EP2105365A3 (en) Vehicular brake apparatus
WO2003016114A3 (de) Verfahren zur entgasung einer hydraulischen fahrzeugbremsanlage
EP1150032A3 (en) A clutch-actuating device and a coupling having a restriction mechanism and a conduit unit to be used with the clutch-actuating device
SU704443A3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 тормозна сист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2789782U (zh) 增压型油缸
CN102235394B (zh) 一种用于液压马达制动器控制的带油路选择的集成阀
CN201052776Y (zh) 液压煞车系统
CN201052775Y (zh) 液压煞车系统
CN206749774U (zh) 一种带踏板感模拟器的多腔制动主缸系统
EP2404798B1 (en) Fast fill tandem master cylinder
CN202360492U (zh) 一种用于全液压离合系统的脚踏式离合阀
CN208935052U (zh) 一种用于农机的带有跳位和保压功能的换向阀片
CN201334002Y (zh) 液压煞车系统
CN201412462Y (zh) 煞车卡钳装置
CN202867630U (zh) 一种行程补偿阀
CN206749773U (zh) 一种带踏板感模拟器的双缸制动主缸系统
EP2582558B1 (en) Master cylinder with flow groo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