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4552Y -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 Google Patents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4552Y
CN201014552Y CNU2007200894902U CN200720089490U CN201014552Y CN 201014552 Y CN201014552 Y CN 201014552Y CN U2007200894902 U CNU2007200894902 U CN U2007200894902U CN 200720089490 U CN200720089490 U CN 200720089490U CN 201014552 Y CN201014552 Y CN 2010145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communicated
pipe
pot groove
h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894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利
郭秋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894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455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45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45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灶体中设置有炉膛和消毒箱,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主锅槽,该主锅槽及炉膛上部外围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端部空腔通过蒸汽管与所述消毒箱连通,所述炉膛下端设置有炉箅和灰渣室,所述主锅槽通过余火管与设置在灶体上的副锅槽连通,所述主锅槽和副锅槽上方的灶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腔室,两个环形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抽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吸污筒与两个环形腔室连通,其出风管的下端口位于除污箱的过滤液中,所述除污箱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炉膛的灰渣室连通,并且除污箱上设置有排污管和排气筒。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燃烧充分、余热利用率高且能够实现做饭和消毒同时进行,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二、背景技术:由于经济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农村和部分城镇居民仍然使用煤炉做饭和取暖,但是,现有传统的炉灶功能单一、构造简陋、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使50%-60%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被直接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另外,传统的炉灶热量的利用率低,余热得不到充分利用,往往随废气排出,造成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对传统炉灶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热量利用率和充分燃烧率,如采用多次进氧措施,设立主、副锅槽,并且祝福锅槽相互连通,当主锅槽做饭时,副锅槽可以烧水或蒸煮食物,还有的还利用炉灶产生蒸汽,进行餐具消毒,大大提高炉灶的热效率,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86206780U,专利号为86206780)公开了一种“设有蒸汽装置的节煤灶”,它包括一个六面体的灶体、炉胆、炉桥、进风口、灰座等结构,并且在灶体内设置一个由进水口、环形水套、蒸汽管、出水龙头、蒸汽箱、箱盖组成的蒸汽装置,在灶口上设置活动压火盖,它充分利用余热,可以煮饭、炒菜和烧开水、蒸汽消毒同时进行,具有一灶多用的目的,采用蒸汽消毒,大大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避免了白色污染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同时也大大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余热利用不彻底,烹调产生的油烟被油烟机排出室外,但终不能彻底消除,既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也在污染着环境。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多次供氧、燃烧充分、余热利用率高且能够实现做饭和消毒同时进行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含有灶体,所述灶体中设置有炉膛和消毒箱,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主锅槽,该主锅槽及炉膛上部外围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端部空腔通过蒸汽管与所述消毒箱连通,所述炉膛下端设置有炉篦和灰渣室,灰渣室上设置有炉门,所述主锅槽通过余火管与设置在灶体上的副锅槽连通,所述主锅槽和副锅槽上方的灶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腔室,两个环形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灶体中设置有抽风机,该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吸污筒的下端连通,该吸污筒的上端通过透气孔与两个环形腔室连通,所述抽风机出风管的下端口位于灶体中设置的除污箱的过滤液中,所述除污箱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炉膛的灰渣室连通。
所述水套通过水管与补水箱连通,所述除污箱通过管道与补液箱连通。
所述两个环形腔室的内壁上分别设置一个吸尘网。所述除污箱的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消毒箱上设置有排蒸汽管,该排蒸汽管上安装有卸压阀。所述消毒箱的外侧门板为透明门板,并且消毒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便于控制消毒的温度和时间。
所述除污箱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污管,所述除污箱上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的排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次给风的原理,使燃料得到了充分的燃烧,另外抽风机将废气经过过滤后重新输入炉膛中,使可燃性气体进行二次燃烧,因此,燃料的热量率用率高,大大节约能源。
2、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率高,主、副锅槽通过余热管连通,炉膛产生的热量经过主锅槽和副锅槽,可以同时对两个锅体加热,另外,主锅槽的余热还加热水套中的水,使其产生蒸汽,蒸汽通入消毒箱,进行餐具消毒,再次利用余热,因此,余热利用率高。
3、本实用新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低,炉膛产生的废气以及炒菜产生的油烟由抽风机抽进除污箱中的过滤液中,过滤液可以采用自来水,也可以采用碱性过滤水等等,废气和油烟中的有害成分被过滤掉,过滤后的气体可以通入炉膛进行二次燃烧,因此,经过多次循环后,最后排出的气体达到环保要求,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小。
4、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箱上面装有卸压阀,以防产生过高压力,保证安全,箱内温度一般为100℃-120℃,另外,消毒箱与水套周围均可采用保温泡与保温棉填充,使热量不易散失。
5、本实用新型的水套通过水管与补水箱连通,除污箱通过管道与补液箱连通,以便保证水套和除污箱中液面的高度,使用十分方便。
6、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尤其广大农村和部分城镇家庭,易于推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的外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图中,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的灶体1中设置有炉膛5和消毒箱10,炉膛5上部设置有主锅槽4,该主锅槽4及炉膛5上部外围设置有水套3,水套3上端部空腔通过蒸汽管与消毒箱10连通,炉膛5下端设置有炉篦和灰渣室15,灰渣室15上设置有炉门(图中未画出),主锅槽4通过余火管6与设置在灶体1上的副锅槽8连通,主锅槽4和副锅槽8上方的灶体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腔室2、7,两个环形腔室2、7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图中未画出),灶体1中设置有抽风机11,该抽风机11的进风口与吸污筒9的下端连通,该吸污筒9的上端通过透气孔与两个环形腔室2、7连通,吸污筒9为倒锥形腔体,大端向上,小端在下,便于分别与抽风机11和两个环形腔室2、7连通,抽风机11出风管的下端口位于灶体1中设置的除污箱12的过滤液中,除污箱12的上端通过排气管14与炉膛5的灰渣室15连通,并且除污箱12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污管13,便于将沉积的污物排出,另外,除污箱12上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的排气筒(图中未画出),通过调节阀控制排气筒的排气量,相应的控制排气管14的排气量。
水套3通过水管16与补水箱17连通,实现自动补水,使水套3保持一定的液面(保持顶部始终存在一定的空腔,便于集聚蒸汽),并且除污箱12通过管道与补液箱连通(图中未画出),实现自动补液。除污箱12中的过滤液可以采用自来水,也可以采用碱性过滤水等等,还可以是其它除污液体,根据需要确定。
消毒箱10上设置有排蒸汽管(图中未画出),该排蒸汽管上安装有卸压阀(图中未画出)。消毒箱10的外侧门板为透明门板,并且消毒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图中未画出,为现有技术,不详述),便于控制消毒的温度和时间。
为了更好的达到滤尘作用,两个环形腔室2、7的内壁上分别设置一个吸尘网(图中未画出)。
使用时,炉膛5中放入燃料(例如:煤),点燃,启动抽风机11,主锅槽4中放置的锅体受热,可以做饭和炒菜,余火通过余火管6进入副锅槽8中,加热副锅槽8中放置的锅体,可以烧水或蒸煮食品。水套3中的水被迅速加热,产生高温蒸汽,该高温蒸汽直接不间断地输入消毒箱10中,使箱体内在常压状态下产生100℃-120℃的高温,在控制器的监控下,对餐具、碗筷、进行有效地杀菌、消毒,10分钟后,消毒效果达到100%。消毒箱10剩余时间可用来蒸馒头、米饭,用时仅需15分钟。从而在不需增加任何费用的情况下一火同步多用,对餐具有效地消毒或蒸食物。使消毒难题达到了自动化,简便有效地将饮食卫生消毒转变为正常化,解决了饮食卫生消毒一大难题。
另外,火口余污与烹调油烟通过环形腔室2、7进入排污筒9,又被抽风机11送入下边除污箱12,经过过滤液的过滤后,沉积的污物通过排污管13排入下水道。这段装置有效地消除了污尘与油烟。测试中,该灶污尘排放仅为0.1PPM,试验中,烧开半锅油再向油里放入辣椒,丝毫没有呛味,可见该灶排污达到了100%的效果。彻底解决了饮食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又省去了购买油烟机的大笔费用。经过过滤后的气体经过排气管14进入炉膛5,其中的可燃气体进行二次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抽风机11的出风管的下端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小孔,便于气液充分混合。
改变灶体的形状,改变水套的形状,例如采用整体环形水套,或半环形水套等,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Claims (7)

1.一种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含有灶体,所述灶体中设置有炉膛和消毒箱,所述炉膛上部设置有主锅槽,该主锅槽及炉膛上部外围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上端部空腔通过蒸汽管与所述消毒箱连通,所述炉膛下端设置有炉篦和灰渣室,灰渣室上设置有炉门,所述主锅槽通过余火管与设置在灶体上的副锅槽连通,其特征是:所述主锅槽和副锅槽上方的灶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腔室,两个环形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灶体中设置有抽风机,该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吸污筒的下端连通,该吸污筒的上端通过透气孔与两个环形腔室连通,所述抽风机出风管的下端口位于灶体中设置的除污箱的过滤液中,所述除污箱的上端通过排气管与炉膛的灰渣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水套通过水管与补水箱连通,所述除污箱通过管道与补液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两个环形腔室的内壁上分别设置一个吸尘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除污箱的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消毒箱上设置有排蒸汽管,该排蒸汽管上安装有卸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消毒箱的外侧门板为透明门板,并且消毒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便于控制消毒的温度和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其特征是:所述除污箱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污管,所述除污箱上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的排气筒。
CNU2007200894902U 2007-02-14 2007-02-14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45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94902U CN201014552Y (zh) 2007-02-14 2007-02-14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94902U CN201014552Y (zh) 2007-02-14 2007-02-14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4552Y true CN201014552Y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8949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4552Y (zh) 2007-02-14 2007-02-14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455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845A (zh) * 2012-08-15 2012-11-07 陈水生 组合式生物质灶
CN110220220A (zh) * 2019-06-17 2019-09-10 东阳盛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加热装置及其自动烹饪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845A (zh) * 2012-08-15 2012-11-07 陈水生 组合式生物质灶
CN102767845B (zh) * 2012-08-15 2015-03-11 黎雅伟 组合式生物质灶
CN110220220A (zh) * 2019-06-17 2019-09-10 东阳盛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加热装置及其自动烹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4441U (zh) 多功能节能灶
CN2937863Y (zh) 家庭用燃气型多功能灶
CN201014552Y (zh) 家庭用燃煤型多功能灶
CN200955782Y (zh) 酒店、宾馆、饭店用多功能燃气灶
CN101344268B (zh) 低排高效节能环保多用炉
CN200996636Y (zh) 多功能家用锅炉
CN201624545U (zh) 多用高效炉
CN201892242U (zh) 多功能常压高温蒸炒灶
CN203687108U (zh) 一种双层炉
CN208108172U (zh) 用于蒸食物的蒸汽炉
CN201302184Y (zh) 多功能燃煤燃秸秆灶台炉
CN200980460Y (zh) 一种多功能灶台
CN201138000Y (zh) 环保型多功能集成炉灶
CN201028611Y (zh) 酒店、宾馆、饭店用多功能燃煤灶
CN204460300U (zh) 列管式尾热利用多功能生物质能源炉灶
CN202660519U (zh) 一种组合式生物质锅炉
CN201715567U (zh) 一种多能源多功能节能灶
CN201368481Y (zh) 食堂多功能节能灶
CN2594662Y (zh) 双室燃煤高效节能多用环保热水采暖炉
CN201764543U (zh) 多功能节能灶
CN201396808Y (zh) 高效节能食堂三用灶
CN203771457U (zh) 多功能节能灶
CN201289103Y (zh) 多功能煤炭节能炉灶
CN202813455U (zh) 一种带自动热水装置的环保节能灶
CN2743716Y (zh) 一种多用燃煤热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206

Pledge (preservation): Preservation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00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