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9337Y -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9337Y
CN200959337Y CNU2006200151549U CN200620015154U CN200959337Y CN 200959337 Y CN200959337 Y CN 200959337Y CN U2006200151549 U CNU2006200151549 U CN U2006200151549U CN 200620015154 U CN200620015154 U CN 200620015154U CN 200959337 Y CN200959337 Y CN 20095933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ens
fixed
permanent plant
push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151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镇
裴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UANTUM PHO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UANTUM PHO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UANTUM PHO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UANTUM PHO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0151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933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933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933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有LED的支架及一可上下移动的上推板;所述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其中,所述固定设备还包括一加热板及压刀,所述加热板固定在所述上推板下方,所述压刀固定在加热板的下方,其包括若干刀体,所述刀体的数量及位置与支架上LED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每一刀体的刀尖呈筒状,其内径大于LED的透镜的外径,同时小于LED的塑胶体的外径。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可使透镜稳固性好,且不影响硅胶填充。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透镜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先进国家均已积极开发光电材料,尤其上游高层次芯片的制造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且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低的耗电力,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应用正趋于普遍化,例如大型显示的电子看板、红绿灯、汽车方向灯、汽车的煞车灯和车内照明、手机的背光模组等,其应用范围遍布信息、通讯、照明、消费电子业等领域。目前的发光二极管产业朝着高亮度、低光损的目标迈进,以使发光二极管足以取代传统的照明措施。然而,目前要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降低其光损失、除了从发光二极管本身结构改进以外,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式更是影响其发光亮度、发光均匀度与元件寿命的关键。
发光二极管一般包括晶片、热层、透镜、塑胶体及硅胶体。所述晶片固定于热层表面,且热层固定在塑胶体的中央,所述透镜罩设于晶片上,其固定在塑胶体中央,所述硅胶体填充在透镜内。
目前,通常手动将硅胶灌入透镜内,并通过点胶的方式将透镜固定在塑胶体上。然而,在外力的作用下,常常会使采用上述方式固定的透镜从塑胶体上脱落,而且用于固定透镜的胶会发生老化,也无法长期固定透镜,因此,现有的LED灯的透镜固定不够稳固。此外,在填充硅胶时,由于透镜的边缘与塑胶体贴靠在一起,致使透镜内的空气不易排出,可能导致硅胶填充不满,影响LED灯的光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使透镜稳固性好,且不影响硅胶填充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可使透镜稳固性好,且不影响硅胶填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有LED的支架及一可上下移动的上推板;所述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其中,所述固定设备还包括一加热板及压刀,所述加热板固定在所述上推板下方,所述压刀固定在加热板的下方,其包括若干刀体,所述刀体的数量及位置与支架上LED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每一刀体的刀尖呈筒状,其内径大于LED的透镜的外径,同时小于LED的塑胶体的外径。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底座上还设有一可在所述底座表面上做纵向移动的下推板,所述支架固定在下推板上。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还包括一可抵压住支架的压板。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下推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架及压板上分别设有可穿设在第一固定柱的多个固定孔。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底座上突设有可串接上推板的导柱。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刀体包括刀臂,所述刀尖由所述刀臂向下垂直延伸而成。
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支架上固定的LED的透镜向外突出形成二耳部,所述耳部上设有二可将硅胶灌入透镜内的灌胶孔,所述刀体的刀尖上对应LED透镜的耳部的位置处具有缺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设有加热板及压刀,通过加热加热板,并传热至与其相连的压刀上,使加热的压刀使塑胶体变形后形成凸缘固定透镜,此种稳固透镜的方法,透镜稳固性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压刀的刀尖以所述透镜上设有的耳部为分界,而且,可保证透镜的底缘与塑胶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因此,在填充硅胶时,透镜内的空气可以很容易地从所述隙中排出,从而不影响硅胶的填充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1包括一底座10、一下推板20、一支架30、一压板40、一压刀50、一加热板60、及一上推板70。
所述底座10的表面向上延伸出四根圆柱形导柱12,以对上推板10起导向作用,且其上设有一凸台13,以供所述下推板20抵靠,起限位作用。
所述下推板20呈块状,其可在底座10表面上作纵向移动,于下推板20的上表面突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柱(图未示),用于固定支架30,当下推板20向底座10的凸台13方向纵向移动时,其可移动抵靠在凸台13的侧壁上。
请一同参阅图3,所述支架30呈长方形的薄片状,其上固定有若干LED(图未示),所述LED加工完毕后,可取走。所述支架30的二长边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图未示),其位置与所述下推板20上设有的第一固定柱相对应,且可穿设在第一固定柱上,由此将支架30固定在下推板20上。每一LED包括一透镜320、一芯片(图中未示出)、一塑胶体322及一硅胶体324。所述透镜320为内空的半球形体,其底缘向外突出形成二耳部321,所述耳部321上分别设有一灌胶孔323。所述塑胶体322为圆形,透镜320位于其中央。所述硅胶体324填充在透镜320内部,其可通过二耳部321上的灌胶孔323灌入透镜320内部。
所述压板40亦呈长方形,其可抵压在所述支架30上。所述压板40上设有若干通孔(图未示),所述通孔开设的位置与支架30上LED的位置相对应,且其形状与与LED外围结构相似,从而可使LED从通孔中突出,以稳固LED,便于加工。所述压板40的二长边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图未示),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与所述支架30上设有的第一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其亦穿设在第一固定柱上,由此将支架30稳固地压置于下推板20上。
所述压刀50可导热,其包括若干刀体52,所述刀体52的位置及数量与支架30上LED的位置及数量相对应。每一刀体52包括刀臂54及由刀臂54底缘延伸出的刀尖56,所述刀臂54呈筒状,所述刀尖56由刀臂54向下垂直延伸而成,刀尖56亦呈筒状,其内径大于LED的透镜320的外径,同时小于塑胶体322的外径,于刀尖56上对应LED32透镜320的耳部321的位置处具有缺口。
所述加热板60呈长方形,其二长边的上设有若干第四固定孔66,所述第四固定孔66的位置及数量与支架30上LED的位置及数量相对应,所述压刀50刀体52的刀壁可对应固定于第四固定孔66内,从而可将压刀50固定在加热板60上,并由加热板60加热压刀50。所述加热板60为模具钢等高耐温材料,加热后不易变形。所述加热板60的上表面靠近二端位置处向上突伸出四根第二固定柱62。
所述上推板70呈长方形,其二端设有四个第一圆形孔72,所述第一圆形孔72的位置与底座10上的四根圆柱形导柱12的位置相对应,可将四根圆柱形导柱12穿入其内,以使上推板70串接在圆柱形导柱12上,并可相对圆柱形导柱12作上下移动。所述上推板70上还设有四个第二圆形孔74,所述第二圆形孔74的位置与所述加热板60上设有的第二固定柱62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螺钉可将第二固定柱62锁固在上推板70上,使加热板60可随上推板70上下移动。
工作时,先将支架30通过压板40压置于下推板20上,向底座10的凸台13的方向推移下推板20,直至下推板20抵靠在凸台13上,同时,加热加热板60,以使固定在其上的压刀50导热,使上推板70向下移动,此时,上推板70带动加热板60及压刀50向下移动,直至刀体52的刀尖56套设于透镜320外围,且刀尖的底缘压抵在塑胶体322上表面,在此过程中,刀尖56的温度使塑胶体322软化变形,位于刀尖56内侧的塑胶材料被被刀尖56向内挤压后向内变形,从而形成一凸缘贴附在透镜320外缘,将透镜320固定在塑胶体322上。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1可在塑胶体320上加工出一凸缘以压制透镜,从而稳固透镜320,其加工容易,稳固性好。另外,凸缘稳固透镜320时,以透镜上的二耳部321为分界,不会将透镜320上的灌胶孔323堵住,而且,可保证透镜320的底缘与塑胶体32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因此,在填充硅胶时,透镜320内的空气可以很容易地从所述隙中排出,从而不会影响硅胶的填充效果。

Claims (7)

1.一种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有LED的支架及一可上下移动的上推板;所述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设备还包括一加热板及压刀,所述加热板固定在所述上推板下方,所述压刀固定在加热板的下方,其包括若干刀体,所述刀体的数量及位置与支架上LED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每一刀体的刀尖呈筒状,其内径大于LED的透镜的外径,同时小于LED的塑胶体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可在所述底座表面上做纵向移动的下推板,所述支架固定在下推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设备还包括一可抵压住支架的压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架及压板上分别设有可穿设在第一固定柱的多个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突设有可串接上推板的导柱。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包括刀臂,所述刀尖由所述刀臂向下垂直延伸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的LED的透镜向外突出形成二耳部,所述耳部上设有二可将硅胶灌入透镜内的灌胶孔,所述刀体的刀尖上对应LED透镜的耳部的位置处具有缺口。
CNU2006200151549U 2006-10-09 2006-10-09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933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151549U CN200959337Y (zh) 2006-10-09 2006-10-09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151549U CN200959337Y (zh) 2006-10-09 2006-10-09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9337Y true CN200959337Y (zh) 2007-10-10

Family

ID=38786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1515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9337Y (zh) 2006-10-09 2006-10-09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933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645A (zh) * 2009-08-04 2011-03-23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
CN10229478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禾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镜片多穴射出成型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645A (zh) * 2009-08-04 2011-03-23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
CN10229478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禾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镜片多穴射出成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8340U (zh) 一种采用柔性灯板的led灯管
CN101515068B (zh) 匀光器和包含所述匀光器的背光模块
CN101034231A (zh) 一种led背光模块
CN200959337Y (zh) 发光二极管透镜固定设备
CN203659854U (zh) 一种螺旋形led封装灯丝
CN205231110U (zh) 线形聚光uv led 面光源
CN2599716Y (zh) 发光装置
CN105070818A (zh) 一种led封装透镜的形貌控制方法
CN204895997U (zh) 一种led灯具封装设备
CN202957299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202209633U (zh) Led灯透镜结构
CN205396693U (zh) Led灯具封装设备
CN202521325U (zh) Led平面光源
CN101726886A (zh) 面板组装胶合方法及装置
CN2777588Y (zh) 框胶固化装置
CN209176197U (zh) 一种包边反射片与导光板贴附治具
CN200990389Y (zh) 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CN102588803A (zh) 平板型led灯
CN2859212Y (zh) 一种用于制造大功率led的支架
CN202327896U (zh) 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
CN2826703Y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201078649Y (zh) 背光源组件
CN217915570U (zh) 应用于chip类照明led器件的预处理压平装置
CN204062690U (zh) 一种新式超薄筒灯结构
CN211716366U (zh) 一种led微型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