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0937B -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0937B
CN1990937B CN200610171181XA CN200610171181A CN1990937B CN 1990937 B CN1990937 B CN 1990937B CN 200610171181X A CN200610171181X A CN 200610171181XA CN 200610171181 A CN200610171181 A CN 200610171181A CN 1990937 B CN1990937 B CN 1990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refuse collection
lubricating grease
collection groove
bearing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711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0937A (zh
Inventor
和田哲也
川岛义人
柴田到
桑原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或沿轴长方向滑动的滑动轴与各自的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在轴长方向上偏离轴承构件的支承部的旋转轴或滑动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垃圾收集槽,该环状垃圾收集槽的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并且,使用固定在轴承构件端部上的筒形保护构件将垃圾收集槽的外侧覆盖。进入旋转轴或滑动轴与保护构件之间的线头、布屑等垃圾被垃圾收集槽内的粘性剂粘住而被捕捉,从而防止垃圾进入设于旋转轴或滑动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内,提供一种能良好地确保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用润滑脂的品质、长期维持良好的润滑性能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润滑脂通过轴承构件来支承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或沿轴长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轴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性的机械驱动系统中,在通过轴承构件可旋转地支承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的场合、或者通过轴承构件可滑动地支承沿轴长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轴的场合,向旋转轴或滑动轴与轴承构件之间供给润滑剂。由此,使旋转轴或滑动轴圆滑地进行旋转或滑动,以防止旋转轴或滑动轴与轴承构件的烧结(sticking)。在工业用缝纫机或家用缝纫机中,为了促进不使用润滑油的无油式润滑,作为向高速旋转的主轴(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之间、或者高速上下运动的针杆(滑动轴)与轴承构件之间供给的润滑剂使用的是润滑脂。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45587号公报(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Laid-Open No.2002-45587(2002))所记载的缝纫机中,在支承上下运动的针杆的圆筒形轴承构件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宽度较大的环状槽,将该环状槽作为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在针杆外周面的与轴承构件滑动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有轴长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并列的多个环状槽,在各环状槽内可保持润滑脂。在这种轴支承结构中,由于通过设于轴承构件的润滑脂收容部和设于针杆的多个环状槽来保持润滑用润滑脂,因此可防止因针杆与轴承构件的磨损及烧结引起的损伤。
在缝纫机的内部大多存在有主轴等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该旋转轴也同样采用了使用收容在设于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来进行润滑的轴支承结构。
在使用缝纫机的缝制工厂内部的空气中,经常浮游着伴随缝纫机的运转而产生的微小线头及纤维系布屑。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45587号公报所记载的轴支承结构中,由于设于针杆外周面的多个环状槽所保持的润滑脂、以及在针杆外周面上扩散成薄膜状的润滑脂会在针杆向下运动时露出外部,因此,空气中浮游的线头及布屑会附着在针杆外周面上。
当针杆向上运动时,附着在针杆外周面上的线头及布屑经由针杆与轴承构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设于轴承构件的润滑脂收容部中,从而存积在该润滑脂收容部内。这样,一旦存积的线头及布屑量增多,则存在使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品质劣化而导致润滑性能下降的问题,会降低防止针杆与轴承构件产生磨损及烧结的效果。
浮游在缝制工厂内的空气中的线头及纤维系布屑的一部分也会进入缝纫机内部。进入后的线头及布屑进入到设于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中,使润滑性能下降,有可能引起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产生磨损及烧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线头及布屑进入润滑脂收容部内、长期且良好地维持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的润滑性能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与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轴的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轴长方向上偏离所述轴承构件端部的所述旋转轴外周面上、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的环状垃圾收集槽;以及固定在所述轴承构件的端部、覆盖所述垃圾收集槽外侧的筒形保护构件。
缝纫机的主轴等旋转轴在收容于旋转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的润滑作用下绕轴心进行旋转。偏离轴承构件端部地在旋转轴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垃圾收集槽被固定在轴承构件端部上的筒形保护构件从外侧覆盖,进入保护构件与旋转轴的间隙中的线头、布屑等垃圾被垃圾收集槽内表面涂覆的粘性剂粘住,在到达润滑脂收容部之前被捕捉。由此可减少存积在润滑脂收容部内的垃圾量,维持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的润滑性能。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具有伸入所述垃圾收集槽内部的环状凸部。
设于保护构件的环状凸部将进入保护构件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中的垃圾挡住,并将垃圾引导到前端所伸入的垃圾收集槽的内部。由此可提高垃圾收集槽内部的捕捉垃圾的效果。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构件的轴长方向两侧。
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轴承构件两侧,能可靠地将从两侧进入的垃圾捕捉。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在沿轴长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轴与可滑动地支承该滑动轴的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轴长方向上偏离所述轴承构件端部的所述滑动轴外周面上、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的环状垃圾收集槽;以及固定在所述轴承构件的端部、在所述针杆往复移动长度的全长上将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外侧覆盖的筒形保护构件。
缝纫机的针杆等滑动轴在收容于滑动轴与轴承构件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的润滑作用下沿轴长方向往复移动。偏离轴承构件端部地在滑动轴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垃圾收集槽被固定在轴承构件端部上的筒形保护构件从外侧覆盖,进入保护构件与滑动轴的间隙中的线头、布屑等垃圾被垃圾收集槽内表面涂覆的粘性剂粘住,在到达润滑脂收容部之前被捕捉。由此可减少存积在润滑脂收容部内的垃圾量,维持润滑脂收容部内的润滑脂的润滑性能。
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具有比所述滑动轴的往复移动长度大的宽度,所述保护构件具有伸入所述垃圾收集槽内部的环状凸部。
设于保护构件的环状凸部将进入保护构件与滑动轴之间的间隙中的垃圾挡住,并将垃圾引导到前端所伸入的垃圾收集槽的内部。由此可提高垃圾收集槽内部的捕捉垃圾的效果。环状凸部跟随滑动轴的往复移动与垃圾收集槽的整个区域相对,使垃圾收集槽捕捉到的垃圾移动到离开润滑脂收容部的位置。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垃圾进入润滑脂收容部内。
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构件的轴长方向两侧。
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轴承构件两侧,能可靠地将从两侧进入的垃圾捕捉。
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由轴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的多个环状槽构成。
在旋转轴或滑动轴的外周面形成多个环状槽,利用各个环状槽将垃圾捕捉,并且,各个环状槽具有迷宫密封的功能,可阻止垃圾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轴支承结构的缝纫机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头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3为表示支承作为旋转轴的主轴的轴支承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4为表示支承作为滑动轴的针杆的轴支承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5为表示第1变更形态的主轴的轴支承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6为表示第2变更形态的针杆的轴支承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包括:装有旋梭的底板2;立设在该底板2的右端部的立柱3;以及从该立柱3的上端向左方延伸的机壳4。在底板2的下部配设有与主轴6同步旋转来驱动所述旋梭旋转的梭轴(未图示)。
如图2所示,固定在缝纫机1的机框F上的圆筒形的第1轴承构件16可绕轴心旋转地支承着主轴6。主轴6沿左右方向配设在机壳4的内部。主轴6的左端向机壳4的头部5内突出,该突出端与使针杆7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9连接。
在头部5的上部位置,固定于机框F的圆筒形轴承构件13支承着针杆7的上部。在头部5的下部位置,固定于机框F的第2轴承构件21支承着针杆7的下部,可使针杆7沿上下方向滑动。针杆7的下端从第2轴承构件21进行支承的位置向下方突出,在该突出端上安装着缝针8。在位于头部5内侧的针杆7的中间部固接着针杆架10。
在向头部5内侧突出的主轴6的左端固接着针杆曲柄(平衡锤)11。针杆曲柄11在相对主轴6偏心的位置上具有向左突出的连接销11a,通过曲柄连杆12将该连接销11a与针杆架10连接,构成针杆上下驱动机构9。
参照图2、图3说明可旋转地支承主轴6(相当于旋转轴)的轴支承结构。
如图3所示,在第1轴承构件16内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有规定宽度尺寸(例如约5~10mm)的环状槽,在该槽与主轴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润滑脂收容部16a。在润滑脂收容部16a内充填收容着润滑主轴6与第1轴承构件16的滑动面D的润滑脂G。
在主轴6的外周面上,在轴长方向上偏离第1轴承构件16的左右两端部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垃圾收集槽6a、6a。在第1轴承构件16的左右两端面上通过多个固定螺钉18密接固定着保护构件17L、17R。保护构件17L、17R是合成树脂制的圆筒体,在将该保护构件17L、17R如图3所示地分别安装在第1轴承构件16的左右两端面上时,其长度能将对应的垃圾收集槽6a、6a外侧的整个宽度覆盖。
垃圾收集槽6a、6a的左右宽度尺寸约为5mm,相当于主轴6的直径(约15mm)的三分之一。垃圾收集槽6a、6a的深度约为1mm。主轴6外周面与第1轴承构件16内周面的滑动面D的间隙约为0.02mm。保护构件17L、17R内周面与主轴6外周面之间的间隙g1设定为约0.3~0.5mm,比滑动面D的间隙大得多,以避免保护构件17L、17R与主轴6接触。
如图3所示,在保护构件17L、17R内周面的覆盖垃圾收集槽6a、6a外侧的部位上形成有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6a、6a内的环状凸部17La、17Ra。环状凸部17La、17Ra具有在保护构件17L、17R的开口侧形成有倾斜面17Lb、17Rb的三角形截面。倾斜面17Lb、17Rb将经由保护构件17L、17R与主轴6之间的间隙g1从外部进入的垃圾H挡住,并将其导向垃圾收集槽6a、6a内。在垃圾收集槽6a、6a的内表面涂覆有适量的粘性剂。粘性剂是为了利用粘性将进入垃圾收集槽6a、6a内的垃圾H捕捉而涂覆的,可以使用润滑用润滑脂G。
保护构件17L、17R可以在轴心面上分成两半,能以环状凸部17La、17Ra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6a、6a内的形态将分成两半的保护构件17L、17R覆盖在主轴6的外侧而成为一体,并使用固定螺钉18将其固定安装在第1轴承构件16的两端面上。
下面说明这种支承主轴6的本发明的轴支承结构的作用及效果。
作业者在定期性实施缝纫机1的保养检修时,取下第1轴承构件16两侧的保护构件17L、17R。作业者将存积在保护构件17L、17R内侧的垃圾收集槽6a、6a内表面的垃圾H与作为粘性剂涂覆的润滑脂G一起擦去,在重新涂覆适量的润滑脂G后,将作为润滑剂的润滑脂G加压充填到主轴6与第1轴承构件16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16a内。
在此状态下使缝纫机1运转,主轴6以高速旋转,充填在润滑脂收容部16a内部的润滑脂G经由主轴6与第1轴承构件16之间的间隙在滑动面D上扩散成薄膜状,使主轴6圆滑旋转。
如前所述,在设置有多台缝纫机1的缝制工厂内部,浮游着因各个缝纫机运转而产生的微小线头、纤维系布屑等垃圾H,这些垃圾H的一部分例如也会经由头部5下端的开口而进入机壳4的内部。在机壳4的内部,主轴6高速旋转,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这一旋转起着将机壳4内的垃圾H引入主轴6与保护构件17L、17R之间的间隙g1中的作用。
本发明的支承主轴6的轴支承结构中,主轴6外表面形成的垃圾收集槽6a、6a的位置处于间隙g1部位,保护构件17L、17R内表面形成的环状凸部17La、17Ra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6a、6a中。由此,进入主轴6与保护构件17L、17R之间的间隙g1中的垃圾H与环状凸部17La、17Ra相碰,落入垃圾收集槽6a、6a的内部。
在垃圾收集槽6a、6a的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润滑脂G),落入在各个垃圾收集槽6a、6a内部中的绝大多数垃圾H可被粘性剂粘住而捕捉,能大幅度减少进入主轴6与第1轴承构件16的滑动面D后到达润滑脂收容部16a的垃圾H的量,使润滑脂收容部16a内不容易存积垃圾H。由此,能可靠地抑制润滑脂收容部16a内的润滑用润滑脂G的品质降低,能长期维持良好的润滑性能,防止主轴6与第1轴承构件16产生磨损及烧结。
长期使用缝纫机1的场合,垃圾H存积在设于主轴6的垃圾收集槽6a、6a的内部。如前所述,在保养检修缝纫机1时将保护构件17L、17R取下,即可将存积的垃圾H与作为粘性剂的润滑脂G一起擦去。随后在垃圾收集槽6a、6a的内表面涂覆新的粘性剂(润滑脂G),通过安装保护构件17L、17R即可恢复捕捉垃圾H的效果。
垃圾收集槽6a、6a最好是如前所述形成为宽度在主轴6的直径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是因为当主轴6的直径较大时,圆周速度会加快,垃圾H容易进入主轴6与保护构件17L、17R之间的间隙g1中的缘故。宽度在主轴6的直径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垃圾收集槽6a、6a能高效率地获取垃圾H。
保护构件17L、17R具有伸入垃圾收集槽6a、6a内的环状凸部17La、17Ra。由此,能将从主轴6与保护构件17L、17R之间的间隙g1进入的垃圾H挡住,并可靠地引导到垃圾收集槽6a、6a内,从而能有效地将垃圾H捕捉到垃圾收集槽6a、6a内。
如前所述,保护构件17L、17R具有将对应的垃圾收集槽6a、6a外侧的整个宽度覆盖的长度。由此,即使主轴6高速旋转,涂覆在垃圾收集槽6a、6a上的粘性剂(润滑脂G)也不会向外部飞散。
参照图2、图4说明可沿上下方向(轴长方向)滑动地支承针杆7(相当于滑动轴)下部的支承结构。
如前所述,针杆7的下部由第2轴承构件21可在轴长方向上滑动地予以支承,该第2轴承构件21在机壳4的头部5的下部位置上以贯穿机框F的形态固定。如图4所示,在第2轴承构件21内周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置有规定的宽度尺寸(例如约5mm)的环状槽,在该槽与针杆7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润滑脂收容部21a。在润滑脂收容部21a内充填收容着润滑针杆7与第2轴承构件21的滑动面E的润滑脂G。
在针杆7的外周面,在轴长方向上偏离第2轴承构件21的上下两端部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垃圾收集槽7a、7a。因针杆7沿上下方向滑动,故垃圾收集槽7a、7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2轴承构件21的外侧即可。如图4所示,当针杆7处于下方位置时,上部垃圾收集槽7a的一部分的位置比第2轴承构件21的端部更向内侧。
在第2轴承构件21的上下两端面上通过多个固定螺钉23密接固定着保护构件22U、22D。保护构件22U、22D是合成树脂制的圆筒体,如图4所示,具有能在针杆7的往复移动距离(上下运动行程S)的全长上将对应的垃圾收集槽7a、7a的外侧覆盖的长度L。
垃圾收集槽7a、7a的上下宽度尺寸为与针杆7的上下运动行程S对应的约40mm,深度约为1mm。针杆7外周面与第2轴承构件21内周面的滑动面E的间隙约为0.02mm。保护构件22U、22D内周面与针杆7外周面之间的间隙g2设定为约0.3~0.5mm,比滑动面E的间隙大得多,以避免保护构件22U、22D与针杆7接触。
如图4所示,在保护构件22U、22D内周面的覆盖垃圾收集槽7a、7a外侧的部位上形成有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7a、7a内的环状凸部22Ua、22Da。该环状凸部22Ua、22Da起着将经由保护构件22U、22D与针杆7之间的轴间隙g2从外部进入的垃圾H挡住、并将其导向垃圾收集槽7a、7a内的作用。
在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表面涂覆有适量的粘性剂。粘性剂是为了利用粘性将进入垃圾收集槽7a、7a内的垃圾H捕捉而涂覆的,可以使用润滑用润滑脂G。在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部,跟随针杆7的上下运动利用环状凸部22Ua、22Da使垃圾收集槽7a、7a内部的垃圾H朝向保护构件22U、22D的开口侧、即远离第2轴承构件21的方向移动。
保护构件22U、22D可以在轴心面上分成两半,能以环状凸部22Ua、22Da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7a、7a内的形态将分成两半的保护构件22U、22D覆盖在针杆7的外侧而成为一体,并使用固定螺钉23将其固定安装在第2轴承构件21的两端面上。
下面说明这种支承针杆7的本发明的轴支承结构的作用及效果。
作业者在定期性实施缝纫机1的保养检修时,取下第2轴承构件21两侧的保护构件22U、22D,将存积在各自内侧的垃圾收集槽7a、7a内表面的垃圾H与作为粘性剂涂覆的润滑脂G一起擦去。然后,重新涂覆适量的润滑脂G,将作为润滑剂的润滑脂G加压充填到针杆7与第2轴承构件21之间的润滑脂收容部21a内。
在此状态下使缝纫机1运转,针杆7上下运动,润滑脂收容部21a内部的润滑脂G在针杆7与第2轴承构件21的滑动面D上扩散成薄膜状,使针杆7圆滑地进行上下运动。
如前所述,在设置有多台缝纫机1的缝制工厂内部,浮游着因各个缝纫机运转而产生的微小线头、纤维系布屑等垃圾H,这些垃圾H的一部分也会进入机壳4的头部5的内部。
在机壳4的头部5内,针杆7高速地上下运动。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向上运动的针杆7将浮游在头部5外侧的空气中的垃圾H引入针杆7与下部保护构件22D之间的间隙g2中。向下运动的针杆7将浮游在头部5内侧的垃圾H引入针杆7与上部保护构件22U之间的间隙g2中。
本发明的支承针杆7的轴支承结构中,针杆7外表面形成的垃圾收集槽7a、7a的位置处于间隙g2部位,保护构件22U、22D内表面形成的环状凸部22Ua、22Da分别伸入垃圾收集槽7a、7a中。由此,进入针杆7与保护构件22U、22D之间的间隙g2中的垃圾H与环状凸部22Ua、22Da相碰,落入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部。
在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润滑脂G),落入在各个垃圾收集槽7a、7a内部的绝大多数垃圾H可被粘性剂粘住而捕捉,能大幅度减少进入针杆7与第2轴承构件21的滑动面E后到达润滑脂收容部21a的垃圾H的量,使润滑脂收容部21a内不容易存积垃圾H。由此,能可靠地抑制润滑脂收容部21a内的润滑用润滑脂G的品质降低,能长期维持良好的润滑性能,防止针杆7与第2轴承构件21产生磨损及烧结。
长期使用缝纫机1的场合,垃圾H存积在设于针杆7的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部。如前所述,在保养检修缝纫机1时将保护构件22U、22D取下,即可将存积的垃圾H与作为粘性剂的润滑脂G一起擦去。随后在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表面涂覆新的粘性剂(润滑脂G),通过安装保护构件22U、22D即可恢复捕捉垃圾H的效果。
垃圾收集槽7a、7a具有与针杆7的上下运动行程S对应的宽度尺寸。设置在保护构件22U、22D上的环状凸部22Ua、22Da始终位于设置在针杆7外周的各个垃圾收集槽7a、7a的内部。由此,进入针杆7与保护构件22U、22D之间的间隙g2中的垃圾聚集在上部垃圾收集槽7a的上方位置及下部垃圾收集槽7a的下方位置、即远离第2轴承构件21的位置,从而能进一步减少润滑脂收容部21a内的垃圾H的存积。
保护构件22U、22D具有在针杆7的上下运动行程S的两端也能将对应的垃圾收集槽7a、7a外侧的整个宽度覆盖的长度L,针杆7的上下运动不会使上下的垃圾收集槽7a、7a露出在保护构件22U、22D的外侧。由此,涂覆在垃圾收集槽7a、7a内表面的粘性剂(润滑脂G)不会直接粘住垃圾H。涂覆在垃圾收集槽7a、7a上的粘性剂也不会随着针杆7的上下运动而损失,能长期维持垃圾收集槽7a、7a捕捉垃圾H的效果。
下面说明对以上已说明的实施形态进行局部性变更的变更形态。
1)第1变更形态
支承作为旋转轴的主轴6A的轴支承结构可采用图5所示的构成。在该变更形态中,主轴6A上形成的垃圾收集槽是由在轴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的第1~第3环状槽6b~6d构成的。固定在第1轴承构件16两端面上的保护构件17LA、17RA具有能将第1~第3环状槽6b~6d外侧覆盖的长度,在保护构件17LA、17RA的内表面不设置环状凸部。
如图5所示,第1~第3环状槽6b~6d的槽宽形成为第1环状槽6b<第2环状槽6c<第3环状槽6d,在各个环状槽6b~6d的内表面涂覆有作为粘性剂的润滑脂G。其他构成与图3所示的实施形态相同,在对应的构件上标记与图3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该变更形态中,进入主轴6A与保护构件17LA、17RA之间的间隙g1中的垃圾H附着在位于外侧、离第1轴承构件16最远的宽度较大的第3环状槽6d中,该第3环状槽6d未能捕捉到的剩余垃圾H附着在第2环状槽6c中,该第2环状槽6c未能捕捉到的剩余垃圾H附着在第1环状槽6b中。
此时,第1~第3环状槽6b~6d具有迷宫密封的功能,利用这些环状槽6b~6d能可靠地将进入主轴6A与保护构件17LA、17RA之间的间隙g1中的垃圾H的大部分(约95%)除去,基本上没有垃圾H能到达润滑脂收容部16a内而存积。
2)第2变更形态
支承作为滑动轴的针杆7A的轴支承结构可采用图6所示的构成。在该变更形态中,针杆7A上形成的垃圾收集槽是由在轴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的第1~第3环状槽7b~7d构成的。固定在第2轴承构件21两端面上的保护构件22UA、22DA具有在针杆7A的上下运动行程的两端也能将第1~第3环状槽7b~7d外侧覆盖的长度,在保护构件22DA的内表面不设置环状凸部。
如图6所示,第1~第3环状槽7b~7d的槽宽形成为第1环状槽7b<第2环状槽7c<第3环状槽7d,在各个环状槽7b~7d的内表面涂覆有作为粘性剂的润滑脂G。其他构成与图4所示的实施形态相同,在对应的构件上标记与图4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该变更形态中,进入针杆7A与保护构件22UA、22DA之间的间隙g2中的垃圾H附着在位于外侧、离第2轴承构件21最远的宽度较大的第3环状槽7d中,该第3环状槽7d未能捕捉到的剩余垃圾H附着在第2环状槽7c中,该第2环状槽7c未能捕捉到的剩余垃圾H附着在第1环状槽7b中。
此时,第1~第3环状槽7b~7d具有迷宫密封的功能,利用这些环状槽7b~7d能可靠地将进入针杆7A与保护构件22UA、22DA之间的间隙g2中的垃圾H的约95%除去,基本上没有垃圾H能到达润滑脂收容部21a内而存积。
3)在支承作为旋转轴的主轴6的实施形态所示的轴支承结构中,可以省去保护构件17L、17R内周面的环状凸部17La、17Ra。
在支承作为滑动轴的针杆7的实施形态所示的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省去保护构件22U、22D内周面的环状凸部22Ua、22Da。
4)在支承作为旋转轴的主轴6的实施形态所示的轴支承结构中,可以在垃圾收集槽6a、6a之间的主轴6的外周面上形成宽度较大的环状槽,在该环状槽与第1轴承构件16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润滑脂收容部。
在支承作为滑动轴的针杆7的实施形态所示的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在垃圾收集槽7a、7a之间的针杆7的外周面上形成环状槽,在该环状槽与第2轴承构件2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润滑脂收容部。
5)支承作为旋转轴的主轴6的实施形态所示的轴支承结构,也可适用于下轴、梭轴等缝纫机具备的其他旋转轴的轴支承结构。
从以上的详细说明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中,因缝纫机运转而产生的线头、布屑等垃圾在从旋转轴或滑动轴与保护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时落入垃圾收集槽内,可被粘性剂粘住而捕捉。由此可减少到达润滑脂收容部的垃圾量,垃圾不容易存积在润滑脂收容部的内部,可防止收容在润滑脂收容部中的润滑用润滑脂的品质下降,能长期维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可防止旋转轴或滑动轴与轴承构件产生磨损及烧结。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与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轴的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在轴长方向上偏离所述轴承构件端部的所述旋转轴外周面上、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的环状垃圾收集槽;以及
固定在所述轴承构件的端部、覆盖所述垃圾收集槽外侧的筒形保护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具有伸入所述垃圾收集槽内部的环状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构件的轴长方向两侧。
4.一种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在沿轴长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轴与可滑动地支承该滑动轴的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收容润滑用润滑脂的润滑脂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在轴长方向上偏离所述轴承构件端部的所述滑动轴外周面上、内表面涂覆有粘性剂的环状垃圾收集槽;以及
固定在所述轴承构件的端部、在针杆往复移动长度的全长上将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外侧覆盖的筒形保护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具有比所述滑动轴的往复移动长度大的宽度,所述保护构件具有伸入所述垃圾收集槽内部的环状凸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及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构件的轴长方向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由轴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的多个环状槽构成。
CN200610171181XA 2005-12-27 2006-12-19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0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4798A JP2007175151A (ja) 2005-12-27 2005-12-27 ミシンの軸受け構造
JP2005374798 2005-12-27
JP2005-374798 2005-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0937A CN1990937A (zh) 2007-07-04
CN1990937B true CN1990937B (zh) 2011-08-24

Family

ID=3821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11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0937B (zh) 2005-12-27 2006-12-19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75151A (zh)
CN (1) CN1990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2298A (ja) * 2007-09-28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潤滑装置
JP2009142411A (ja) * 2007-12-13 2009-07-02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CN104611853B (zh) * 2014-12-17 2017-04-2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压脚提升轴的润滑油密封结构
CN105156462A (zh) * 2015-08-26 2015-12-16 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推力滑动轴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07421A1 (de) * 1991-03-08 1992-09-10 Altenburger Ind Naehmasch Abdichtung der nadelstangenfuehrung einer naehmaschine
CN1580347A (zh) * 2003-08-07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滑动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滑动零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07421A1 (de) * 1991-03-08 1992-09-10 Altenburger Ind Naehmasch Abdichtung der nadelstangenfuehrung einer naehmaschine
CN1580347A (zh) * 2003-08-07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滑动零件的制造方法及滑动零件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45820A 1988.06.17
JP特开2002-45587A 2002.02.12
JP特开2003-166526A 2003.06.13
JP特开2004-138140A 2004.05.13
JP特开平9-164284A 1997.06.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75151A (ja) 2007-07-12
CN1990937A (zh)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0937B (zh) 缝纫机的轴支承结构
CN103208643A (zh) 一种蓄电池包片机的取板机构
JP2007175150A (ja) ミシンの軸受け構造
CN101736451B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
CN206327626U (zh) 润滑油包装箱输送装置
US7788894B2 (en) Spindle bearing for a double-thread twisting spindle
CN204310294U (zh) 抓斗自润滑滑轮机构
CN107984385A (zh) 一种轴承外圈抛光装置
CN102182019B (zh) 缝纫机及其全密封挑线机构
CN112320419B (zh) 一种润滑性自动检测调节的纺织辊及其使用方法
CN1955360B (zh) 缝纫机的轴承结构及缝纫机
CN106181306B (zh) 压缩机曲轴与消音套头装配机的消音套头组装机构
CN202786727U (zh) 缝纫机用油箱
CN210862977U (zh) 一种蔬菜大棚移动式温度检测装置
CN1782166B (zh) 轴承机构及缝纫机
CN208067166U (zh) 一种自动轮管下料装置
CN2763314Y (zh) 缝盘机凸轮油箱
CN210050488U (zh) 一种医疗内科检测装置
CN204592032U (zh) 轮毂轴承压盖机自动加料装置
CN215974336U (zh) 双锭大盘塑料丝收卷机
CN220519797U (zh) 自动收绳装置
CN208361142U (zh) 一种链条驱动的磁吸防脱位模具输送机构
CN202195265U (zh) 卷帘式储气柜活塞导向滑轮装置
CN218488291U (zh) 一种手摇式活塞环装配机
CN219318186U (zh) 一种燃油调节器阀套自动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