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766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7667A
CN1987667A CN 200610111454 CN200610111454A CN1987667A CN 1987667 A CN1987667 A CN 1987667A CN 200610111454 CN200610111454 CN 200610111454 CN 200610111454 A CN200610111454 A CN 200610111454A CN 1987667 A CN1987667 A CN 1987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image
toner
thickness
thickness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114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4060C (zh
Inventor
栗田知一
渡边宽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7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7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感光部件、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厚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器。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感光层。所述充电装置给所述感光部件充电。所述显影装置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根据供给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值,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和用于所述显影装置的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用于下述图像形成时的参数,所述图像形成是:通过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检测感光部件厚度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子照相系统中,在充电装置给感光部件充电之后,使写入光源发光(曝光),以在该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借助于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可见,接着将可见图像从感光部件转印到诸如印刷纸等的记录介质上,然后排出该记录介质。
在这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众所周知,当该装置长期使用时,在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感光层的厚度会减小,并且与初始阶段相比较,该感光部件的可充电能力受到削弱。
从而,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一种具有检测感光部件的感光层厚度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一旦知道感光层厚度,就可以根据厚度检测的结果知道使用极限,或者可以根据该厚度的变化控制感光部件的电荷量(带电量)。通常以下列方式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举例来说,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分开,在图像形成操作之前,充电装置给感光部件的感光层充电,测量施加电流的积分值,并根据测量结果估算该感光层的厚度(例如见JP 2001-159838 A)。
顺便提及,根据现有技术,与将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操作不同,在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中,未在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另外,尽管已带电的感光部件在每一圈(感光部件旋转的一个周期,以下同)都不放电,但还是以与用于形成图像的处理条件(例如用于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相同的处理条件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因此,在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中,较少发生感光部件中的暗衰减,感光部件的带电电位增加,这样使得感光部件和显影装置之间的电位差相对增加。因此,容易发生所谓的BCO(载体附着beads carry over),即其中调色剂显影材料的载体转移到感光部件侧。特别是,当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浓度较低时,容易发生BCO。这种BCO会使用于去除残留调色剂和附着污物的清洁部件受到诸如划痕和撞击痕等损伤。此外,由于通过BCO给予感光部件的能量而使得感光部件周围材料的分子间力变得较小。因此,BCO会增加感光部件因与清洁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受到磨损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即使当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时,也可以防止BCO的发生,因此可以抑制感光部件的磨损、清洁部件的损伤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部件、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厚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器。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感光层。所述充电装置给所述感光部件充电。所述显影装置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根据供给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值,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和用于所述显影装置的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用于下述图像形成时的参数,所述图像形成是:通过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在如上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感光层厚度时,控制器将用于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和用于显影装置的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参数。关于充电参数的设定,例如控制器可以将施加电流的值设定为小于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施加电流值。关于显影参数的设定,例如控制器可以将施加于显影装置的偏压的值设为大于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偏压值。如果控制器以任何一种方式设定充电参数或显影参数,则与将参数设定为与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参数相同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在检测感光部件厚度时抑制感光部件和显影装置之间的电位差的增加。
根据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检测感光部件厚度时抑制感光部件和显影装置之间的电位差的增加,从而防止BCO发生。也就是说,即使在进行检测感光层厚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防止发生BCO,来抑制感光部件的磨损和清洁部件的损伤。另外,由于通过参数设定防止BCO的发生,所以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复杂化,从而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部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清洁部件、厚度检测单元和摩擦减小单元。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感光层。所述充电装置给所述感光部件充电。所述曝光装置对已经由所述充电装置充电的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进行曝光。所述显影装置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所述清洁部件与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滑动摩擦,以去除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的残留物。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根据供给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值,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摩擦减小单元减小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
在如此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感光层的厚度时,摩擦减小单元减小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在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提供润滑剂或者通过改变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来减小摩擦系数。当以这种方式来减小摩擦系数时,与未进行这种减小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抑制由于感光部件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在其间产生的磨损。
根据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通过减小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抑制感光部件和清洁部件的磨损。换言之,即使为了进行感光层的厚度检测,有必要在感光部件处于充电状态下使感光部件旋转多次,也可以通过减小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来抑制清洁部件的损伤、感光部件的磨损等。
附图说明
将根据下列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具体实例的视图,其中图2A为示出检测感光层厚度时的处理操作的视图,并且图2B为示出形成图像时的处理操作的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的充电参数的具体实例的视图,其中图3A为示出施加电流的设定值实例的视图,并且图3B为示出AC频率的设定值实例的视图;
图4A~4E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具体实例的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具体实例的视图;以及
图6A~6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具体实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在此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属于电子照相方式,可用于复印机、打印机装置、传真装置等。
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结构。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实例的简图。如实例中所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部件1、充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部件6、放电装置7、电源8和控制部9。
感光部件1可以起到图像载体的作用。举例来说,感光部件1呈圆鼓形状,以预定圆周速度旋转。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在其圆周表面上)形成感光层(未示出),以便作为图像载体。
充电装置2给感光部件1充电。举例来说,可以使用以下辊式装置,该装置与感光部件1接触以用预定极性的电荷给感光部件1的表面均匀充电(例如负带电)。
曝光装置3使用由图像调制的激光束照射(扫描和曝光)已经由充电装置2充电的感光部件1的表面,从而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以显影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从而形成调色剂像,即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5将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感光部件1转印到诸如印刷纸等记录介质上。
清洁部件6为刮片状(板状)部件,其与感光部件1的表面滑动接触,以在转印装置5转印调色剂像之后去除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残留物(残留调色剂和附着污物),以便为下一次图像形成做准备。
放电装置7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进行放电和曝光,以消除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
电源8向上述部件,特别是向充电装置2和显影装置4提供所需电力。在以上部件中,为了给感光部件1充电,电源8将AC电压和DC电压互相叠加的电压提供给充电装置2。为了向感光部件1提供调色剂,电源8向显影装置4提供偏压。
控制部9控制上述部件1至8的操作。由控制部9进行的操作控制包括对于由电源8进行的供电的控制。即,控制部9将与由电源8进行的供电相关的指示给予电源8,设定操作中的诸如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并监测由电源8进行的供电。作为操作控制的结果,控制部9可以如后面所述那样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可以通过已知技术以与常规技术相同的方式,实现由控制部9进行的供电控制(参数的设定等)和监测,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如此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实例。
图2(图2A、2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具体实例的视图。
由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处理操作包括将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操作,和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的厚度检测操作。
图像形成操作为这样的操作:即,响应于用户操作给出的作业或由来自上级装置的指示给出的作业而进行的处理操作。
此外,厚度检测操作为这样的操作:即,在诸如启动图像形成装置时或开始图像形成操作之前等预定定时进行的处理操作。
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充电装置2使用给定极性的电荷给感光部件1充电。曝光装置3对已带电的感光部件1的表面进行扫描和曝光,从而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4使此静电潜像可见成为调色剂像。在此时,显影装置4利用通过从电源8提供偏压而在显影装置4和感光部件1的表面之间产生的电位差,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从而使静电潜像可见。在通过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之后,在记录介质与感光部件1的表面接触的同时,转印装置5施加与静电潜像极性相同的电荷,从而将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因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然后将该记录介质排出。此后,清洁部件6去除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剩余的残留调色剂和附着污物。放电装置7使感光部件1的整个表面曝光,以去除残留电荷,从而为下一次图像形成操作做准备。
在此时,如图2B中所示,为了给感光部件1充电,充电装置2向感光部件1施加在大约-400V至大约-1000V范围内(例如-700V)的DC电压Vdc。此外,在此时,偏压VBiasA为例如大约-580V。因此,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操作中,由放电装置7放电、然后充电的感光部件1表面处的电位Vh1为例如大约-700V,并且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Vh1-VBiasA|为例如大约120V。在充电开始时(感光部件1的第一圈)施加小于DC电压Vdc的电压(对应于图2中的Vm的期间)的原因在于,通过阶梯式地施加电压(即,施加阶梯状电压)可以使感光部件1可靠地充电。这同样适用于向显影装置4施加偏压的情况。因此,在从操作开始能够保证充电确定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阶梯式地施加电压。
另一方面,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充电装置2以与上述图像形成操作相同的方式,使用给定极性的电荷给感光部件1充电。进行这种充电,直到感光部件1的表面的电位饱和。因此,如果需要,在未启动放电装置7或感光部件1在每一圈都不放电的情况下,感光部件1可以经过多圈充电。当充电装置2已经给感光部件1充电时,控制部9监测(检测和测量)在充电过程中从电源8提供给充电装置2的电流的积分值。也就是说,在此时,控制部9监测由电源8提供的电流值的变化,并对监测到的电流值进行积分,从而计算在感光部件1中累积的电荷量。这允许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感光层厚度与充电过程中累积的电荷量具有唯一对应关系。如果预先确定与以上对应关系相关的信息,则可以通过测量对感光层进行充电时流动的电流的积分值,检测该感光层的厚度。
为了正确检测感光层的厚度,需要正确测量能够在感光部件1中累积的电荷量。因此,优选在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之后测量电荷量。
在感光层厚度和流经充电装置2的电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在更简单的厚度检测方法中,可以根据流经充电装置2的电流值估算感光层的厚度。
顺便提及,在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的情况下,可能发生BCO(载体附着)。具体来说,可能由于下列原因而发生BCO。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为了给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充电直至达到饱和电位,在厚度检测操作过程中,未启动放电装置7。因此,与图像形成操作相比较,在感光部件1较少发生暗衰减,这就使得感光部件1的带电电位变得大于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带电电位。具体来说,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电位Vh0比图像形成操作中的电位高大约50V。因此,如果在与图像形成操作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厚度检测操作,则显影装置4和感光部件1的表面之间的电位差随着感光部件1的带电电位的增加而增加,这就使得BCO容易发生。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进行下列处理操作。即,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控制部9将与处理条件有关的参数设定为不同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参数。处理条件的实例可以包括用于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用于指定该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压的参数)和用于显影装置4的显影参数(用于指定显影装置4的偏压的参数)。控制部9可以将这些参数中的一个设定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参数,或者可以将多个参数设定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参数。也就是说,控制部9可以作为控制器,其将充电参数和显影参数中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参数。
这里,将以设定显影参数的情况作为实例,说明通过控制部9进行的参数设定。
举例来说,在设定施加于显影装置4的偏压VBiasB作为用于显影装置4的显影参数的情况下,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控制部9设定偏压VBiasB的值,以便提供其中偏压VBiasB的值大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偏压VBiasA的值的期间,这如图2A中所示。具体来说,如果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偏压VBiasA的设定值为例如大约-580V,则考虑到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电位差(Vh0-Vh1),控制部9将厚度检测操作中的偏压VBiasB的设定值设为升高大约50V。此设定可以适用于厚度检测操作的整个期间或厚度检测操作中的一部分期间,只要存在VBiasB大于VBiasA的期间即可。因此,即便在厚度检测操作中,也可以如同图像形成操作中那样,在其开始时(对应于图2中的Vm的期间)阶梯式地施加电压。
可以根据已经由充电装置2充电的感光部件1表面的电位,更具体来说,根据由存在/不存在放电装置7的操作而引起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和厚度检测操作中该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偏压VBiasB。可以使用通过实验或模拟得到的经验法则确定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图像形成操作中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和厚度检测操作中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也就是说,根据经验法则预先确定偏压VBiasB的值,控制部9通过使用这样的值(固定值)将操作指示给予电源8和显影装置4。
应该注意到,可以根据给充电装置2的供电的监测结果检测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也就是说,如果对由电源8进行的供电进行监测,则控制部9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实时检测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因此,在控制部9能够检测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的情况下,控制部9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改变偏压VBiasB的设定值。具体来说,控制部9可以根据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的检测结果改变偏压VBiasB的设定初始值。此外,举例来说,可以预先设定由经验法则获得的关系表达式,并且在使用该关系表达式的同时,控制部9根据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的检测结果计算偏压VBiasA的设定值。也就是说,控制部9可以作为这样的监测单元,即其监测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偏压VBiasB的设定值。
当控制部9设定这种显影参数时,控制部9指示电源8根据该设定值提供电压。根据该指示,电源8向显影装置4提供偏压。因此,在厚度检测操作中,显影装置4的偏压VBiasB变为大约-630V,该偏压具有与偏压VBiasA相同的极性,并比大约-580V的偏压VBiasA高大约50V。
因此,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将施加于显影装置4的偏压VBiasB的值设为大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偏压VBiasA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由于在厚度检测操作过程中未启动放电装置,相比于图像形成操作,较少了暗衰减的发生,从而使感光部件1的带电电位增加为高于图像形成操作时的带电电位,也可以抑制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电位差相同的水平。也就是说,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将显影参数的设定值设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设定值。从而,与将参数设定为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参数相同的情况相比较,在厚度检测操作中,抑制了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的增加。
因此,如果将显影参数设定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显影参数,则可以抑制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的增加。因此,可以防止发生BCO。也就是说,即便在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防止发生BCO,来抑制感光部件1的磨损和清洁部件的损伤。此外,如果通过显影参数设定以防止BCO的发生,则这也可以仅仅通过改变由控制部9执行的控制程序来实现。由于没有必要增加用于抑制电位差增加的放电装置,所以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复杂化,从而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尺寸和成本的增加。
此外,就可靠地防止发生BCO而言,非常优选的是,如上所述,通过经验法则确定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并根据所确定的电位确定偏压VBiasB的值,以便设定显影参数。
此外,非常优选的是,对所确定的感光部件的表面电位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改变偏压VBiasB的设定值。这是由于下述缘故:即使在厚度检测操作中,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由于诸如感光层厚度的变化或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的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该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灵活、适当地处理这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和偏压VBiasB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满足:a-c≤b-d,其中,a代表在厚度检测操作中被监测的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b代表图像形成操作中作为固定值的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c代表偏压VBiasB的设定值,d代表偏压VBiasA的设定值。
在以上说明中,以设定显影参数的情况作为通过控制部进行的参数设定的实例。即便在不是将显影参数而是将充电参数设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参数的情况下,或者在将显影参数和充电参数二者设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参数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抑制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的增加,防止BCO的发生。
接下来,将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充电参数的设定。
图3(图3A、3B)为示出充电参数的具体实例的视图。
一般来说,在进行厚度检测操作的情况下,为了精确测量电荷量(电流积分值的测量),在任何条件下,有必要施加恒定电压Vdc,并流过能够保持恒定电位的电流Iac。为保证如此,可以采用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设定相同的设定。因此,如上所述,在试图通过设定显影参数来防止BCO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将充电参数设为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设定相同。
这里将说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电流设定。
如图3A中所示,在AC+DC叠加系统中,带电电位Vh(Vhigh)随着AC电流值Iac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当AC电流值等于或大于电流值Ith时,带电电位Vh变为恒定,从而使得带电电位Vh与电压Vdc的设定值附近的电位交汇(即,带电电位Vh收敛于电压Vdc的设定值附近的电位)。电流值Ith(以下称为在流经充电装置的AC电流值Iac。与感光层的表面电位Vh的关系曲线上的“电流拐点”)等于例如大约0.6mA。
电流拐点Ith由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温度)和感光层厚度而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此外,在电流拐点Ith附近的带电电位Vh不稳定,容易引起充电缺陷,这往往导致图像质量的局部缺陷。
因此,一般来说,通常将图像形成操作中的AC电流Iac设为充分大于电流拐点Ith的值Iac(op)。具体来说,例如可以将图像形成操作中的AC电流Iac设为大约1.0mA,以便保证足够的安全裕度。
然而,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如果感光部件1的表面具有稳定的带电电位,则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图像质量缺陷,也可以毫无问题地测量感光层厚度。
此外,可以通过将充电参数和显影参数分开或共同设定为不同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参数,防止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发生BCO。也就是说,如果感光部件1表面上的带电电位Vh小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该带电电位,则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会得到抑制。因此,可以防止BCO发生。
因此,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控制部9可以按如下方式设定用于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即,在控制部9设定充电装置2充电时使用的施加电流作为用于该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的情况下,控制部9将该施加电流的值Iac(q)设定为小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电流设定值Iac(op),并大于在其之后感光层的表面电位收敛的电流拐点Ith。具体来说,控制部9将Iac(q)设为等于大约0.8mA,Iac(q)大于电流拐点Ith=0.6mA,并小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便用的电流设定值Iac(op)=1.0mA。
在此时,充电参数的设定满足关系式Iac(op)>Iac(q)>Ith。当用Ith除此关系表达式时,我们可以得到Iac(op)/Ith>Iac(q)/Ith>1。因此,根据上述充电参数的设定,如果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余量表示为M(op)≡Iac(op)/Ith,并且在厚度检测操作中使用的余量表示为M(q)≡Iac(q)/Ith,则相对于电流拐点Ith的余量满足关系M(op)>M(q)>1。
此外,像施加电流的设定一样,也可以使用AC频率的设定,作为在AC+DC叠加系统中使用的充电参数。
通常,可以将AC频率设定为基本上与处理速度(感光部件1的驱动速度)成比例的频率f(op)。然而,众所周知,如果AC频率减小,则Iac(op)和Ith与之成比例减小。
因此,当将AC频率设定为小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频率时,可以将厚度检测操作过程中给予感光部件1的能量抑制得小,这样可以减少感光部件1的损伤。
因此,在控制部9设定充电装置2于充电时使用的AC频率,作为用于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的情况下,控制部9可以将AC频率的值f(q)设定为小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AC频率的值f(op)。具体来说,例如在处理速度为160mm/sec的情况下,控制部9可以将厚度检测操作中使用的AC频率f(q)设为等于大约1,000Hz,这样f(q)小于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AC频率f(op)=1,300Hz。即,在此时,充电参数的设定满足关系式f(op)>f(q)
如果以上述方式设定AC频率,则可以将给予感光部件1的能量抑制得小。因此,如同在设定施加电流的情况下那样,可以抑制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可以防止BCO发生。此外,通过减小AC频率,可以与之成比例减小启动放电所需的电流。因此,可以减小厚度检测操作所需的电流。因而,非常适合于降低电耗。
作为厚度检测操作中的充电参数的设定,可以只设定施加电流,也可以只设定AC频率,或者可以设定两者。在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以防止BCO发生。
应该注意到,在用于设定充电参数的基准中,存在这样的基准,即该基准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环境温度)和感光层厚度而发生变化,例如电流拐点Ith。因此,为了灵活、适当地处理这种变化,当设定充电参数时,可以根据在已经进行的厚度检测操作中获得的厚度检测结果或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的监测结果,改变在充电装置2充电时使用的施加电流、施加电压和AC频率中的至少一个。举例来说,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如温度和湿度等使用环境的变化与进行充电以达到期望电位所需的电流值的变化具有唯一对应关系。因此,当预先确定以上对应关系时,即使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也可以设定适当的充电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已知技术,监测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此外,如果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处理这种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发生的变化的功能,则该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处理这种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发生的变化。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厚度检测操作中使用的充电参数设定为不同于图像形成操作中使用的充电参数。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作。对于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部件相似的部件,赋予相似的参考标号。
图4(图4A~4E)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操的具体实例的视图。
根据现有技术,在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根据施加到感光部件上的电流的积分值估算感光层厚度,所以有必要在感光部件处于带电状态下使感光部件旋转多次(多圈)。
然而,与将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操作不同,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中,未在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另外,在带电后的感光部件于每一圈都不放电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厚度检测操作,使感光部件旋转多次。因此,在厚度检测操作中,与图像形成操作相比较,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会增加,该清洁部件与感光部件的表面滑动接触以去除感光部件表面上的残留物(残留调色剂和附着污物)。
这种摩擦系数的增加会使清洁部件受到诸如划痕、撞击痕或毛刺等损伤,或者会增加感光部件因与该清洁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受到磨损的程度。
第二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即使当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时,也可以抑制感光部件和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增加,因此可以防止感光部件的磨损、清洁部件的损伤等。
在图像形成操作中,充电装置2用给定极性的电荷给感光部件1充电。曝光装置3对已带电的感光部件1表面进行扫描和曝光,从而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此时,为了给感光部件1充电,充电装置2向感光部件1施加大约-400V至-1000V(具体来说-700V)的DC电压。此外,显影装置4的偏压为例如大约-580V。因此,感光部件1的表面电位为例如大约-700V,并且该表面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为例如大约120V。显影装置4利用以上电位差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从而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在通过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之后,在记录介质与感光部件1的表面接触的同时,转印装置5施加与静电潜像极性相同的电荷,从而将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因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然后将该记录介质排出。此后,清洁部件6去除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剩余的残留调色剂和附着污物。放电装置7使感光部件1的整个表面曝光,以去除残留电荷,从而为下一次图像形成操作做准备。
相比之下,厚度检测操作为在预先设定的预定定时进行的处理操作。举例来说,预定定时可以是启动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或开始图像形成操作之前的时间。用于开始厚度检测操作的条件可以包括感光部件的旋转圈数达到预定数的条件和/或图像形成操作的数目达到预定数的条件。
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充电装置2以与上述图像形成操作相同的方式,使用给定极性的电荷给感光部件1充电。进行这种充电,直到感光部件1的表面的电位饱和。因此,如果需要,在未启动放电装置7或感光部件1在每一圈都不放电的情况下,感光部件1可以经过多圈充电。当充电装置2已经给感光部件1充电时,控制部9监测(检测和测量)在充电过程中从电源8提供给充电装置2的电流的积分值。这允许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感光层厚度与充电过程中累积的电荷量具有唯一对应关系。如果预先确定与以上对应关系相关的信息,则可以通过测量对感光层进行充电时流动的电流的积分值,以检测出感光层的厚度。
在通过充电装置2给感光部件1充电的初始阶段,可以阶梯式地进行电压的施加。也就是说,在感光部件1的第一圈中,可以施加低于预定DC施加电压(例如-700V)的电压。这是由于当阶梯式地施加电压时,可以使感光部件1可靠地充电的缘故。这也可适用于向显影装置4施加偏压的情况。然而,在充电的初始阶段就能够保证充电确定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阶梯式地施加电压。
将根据下列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厚度检测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在本实例中,进行厚度检测操作的预定定时在开始图像形成操作之前。也就是说,在进行厚度检测操作之后,随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
当用户进行操作给出作业或由来自上级装置的指示给出作业时,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操作之前,首先进行厚度检测操作。也就是说,如图4A中所示,控制部9控制充电装置2,以便使充电装置2阶梯式地向感光部件1施加电压。控制部9类似地控制显影装置4的偏压。然而,未启动放电装置7。在此时,控制部9监测由电源8提供的电流值的变化,并对监测到的电流值进行积分,从而计算在感光部件1中累积的电荷量。控制部9根据计算出的电荷量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为了正确检测感光层的厚度,需要正确测量能够在感光部件1中累积的电荷量。因此,优选的是在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之后测量电荷量。
在感光层厚度和流经充电装置2的电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在更简单的厚度检测方法中,可以根据流经充电装置2的电流值估算感光层的厚度。
当以这种方式检测感光层厚度时,控制部9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可以执行随后的图像形成操作。如果控制部9具有参数改变功能,则控制部9可以根据厚度检测操作的结果设定用于图像形成操作的操作参数(例如DC施加电压值)。此后,开始图像形成操作。在此时,由于已经进行的厚度检测操作而可以充分保证充电确定性。因而,没有必要阶梯式地施加电压。
在进行检测感光层厚度的操作的情况下,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可能会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与图像形成操作中不同,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未形成调色剂像或已带电的感光部件1在每一圈都不放电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厚度检测操作,使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
由以上可见,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进行下列处理操作。即,进行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的过程。
在减小摩擦系数的实例中,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显影装置4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这样,被供给的调色剂起到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可以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
例如,通过利用在厚度检测操作中通过控制部9设定的操作参数,以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的表面。可用于这种情况下的操作参数的实例包括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指定由充电装置2施加的DC电压的参数)和显影装置4的显影参数(指定显影装置4的偏压的参数)。即,控制部9设定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和显影装置4的显影参数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便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换言之,控制部9作为摩擦减小单元,其通过设定充电参数和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
具体来说,如图4B中所示,例如,使由充电装置2提供给感光部件1的电荷量(带电量)(DC施加电压)小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电荷量(见图4B中的“A”)。如果使电荷量变小,则在感光部件1的电位与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的电位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变小。因此,促进了调色剂从显影装置4到感光部件1的转移(静电吸引)。即,通过减少电荷量,使显影装置4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
此外,如图4C中所示,举例来说,使提供给显影装置4的偏压高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偏压(见图4C中的“B”)。此外,如果以与上述使电荷量变小的情况相同的方式使偏压变高,则在感光部件1的电位与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的电位的极性相同的情况下,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变小。因此,促进了调色剂从显影装置4到感光部件1的转移(静电吸引)。即,通过增加偏压,使显影装置4向感光部件1的表面提供调色剂。
当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通过减小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而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时,被供给的调色剂起到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可以减小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为了使得被供给的调色剂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将0.01mg/cm2(其为正常图像形成操作中所使用的调色剂的两倍)或更多的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假定当感光部件1和清洁刮片(清洁部件6)之间不存在调色剂时,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表示为100%,这样,与正常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相比,具有这种用量的调色剂使得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10%或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被供给的调色剂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时,使得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至少10%。
另外,当使电位差变小时,可以期待抑制称为BCO(载体附着)的现象,即其中调色剂显影材料的载体(金属磁性材料)转移到感光部件1侧。
与上述相同极性的情况相反,在感光部件1的电位与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的电位的极性不同的情况下,要求控制部9设定充电装置2的充电参数和显影装置4的显影参数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便增加感光部件1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电位差。这促进了调色剂从显影装置4到感光部件1的转移。
或者,单独通过曝光装置3的曝光或结合上述参数设定可以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即,举例来说,如图4D中所示,曝光装置3对已经由充电装置2充电的感光部件1的表面(见图4D中的“C”)进行扫描和曝光,以在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当以这种方式形成静电潜像时,显影装置4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因此,获得了与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的情况相同的状态。
在此时,静电潜像可以均匀地形成于感光部件1的表面上,或具有带状形状,只存在于感光部件1的表面的特定位置处。这意味着调色剂是根据上述参数设定以带状方式供给的。这是由于即使调色剂以带状形状提供,调色剂仍然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的缘故。举例来说,如图4E中所示,在根据参数设定以带状方式供给调色剂的情况下,控制部9设定显影参数,以在感光构件1的单圈内向显影装置施加多级电压(见图4E中的“D”)。或者,控制部9可以改变充电参数,以在感光部件1的单圈内向充电装置2施加多级电压。
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的上述处理操作可以在厚度检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这是由于被供给的调色剂可以抑制感光部件1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的缘故。
然而,并非必须在厚度检测操作过程中供给调色剂。如果在开始厚度检测操作之前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从而使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部分处于所谓的调色剂富余状态,则可以期待,即便在开始厚度检测操作之后,在富余状态下的调色剂也起到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在本说明书中,“在开始厚度检测操作之前”指的是在控制部9开始用于检测(感光层的)厚度的监测操作之前。在给感光部件1充电的初始阶段中阶梯式地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举例来说,如果开始给感光部件1充电,但控制部9尚未开始监测操作,则这也相当于“在开始厚度检测操作之前”。
如上所述,在进行厚度检测操作的情况下,如果在开始厚度检测操作之前或在厚度检测操作的过程中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从而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则与未减小摩擦系数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抑制由于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在其间产生的磨损。因此,即使为了检测感光部件1的感光层厚度,有必要在感光部件1处于充电状态下使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也可以通过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抑制清洁部件6的损伤和感光部件1的磨损。
如果如上所述通过设定厚度检测操作中的参数和/或通过设定曝光装置3的曝光定时,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则可以仅仅通过改变由控制部9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实现摩擦系数的减小。因此,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复杂化,从而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加。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对下述实例进行了说明:即,通过由控制部9执行的操作控制,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部件1,以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实例。作为选择,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技术实现摩擦系数的减小。作为另一种技术,举例来说,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可以使清洁部件6与感光部件1的表面的接触压力小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接触压力。可以由诸如电磁螺线管等的驱动源改变所述接触压力。并且接触压力的这种变化可以减小感光部件1的表面和清洁部件6之间的摩擦系数。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减小摩擦系数抑制清洁部件6的损伤和感光部件1的磨损。即,可以通过用于改变清洁部件6与感光部件1的表面的接触压力的机构来实现摩擦减小单元。或者,可以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实现摩擦减小单元:即,该结构具有施加诸如硬脂酸锌等润滑剂的功能,并在厚度检测操作中增加该润滑剂的施加量。
接下来,将说明检测感光层厚度的处理操作的另一实例。
图5和图6(图6A~6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处理操作的视图。
如上所述,当将要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使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即厚度检测操作会花费时间用于使感光部件1旋转多次。在用于厚度检测操作所花费的时间中,无法形成图像。因此,以上花费时间不会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提高图像形成生产率。由此看来,当进行厚度检测操作时,控制部9可以按下列方式设定操作参数。
一般来说,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向其给出作业时,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选择该作业的生产率。具体来说,如图5中所示,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根据例如记录介质的类型和彩色图像形成/非彩色图像形成等的图像形成条件,在10张/分钟和20张/分钟之间切换作业生产率。控制部9以这样的方式设定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操作参数,即:如果选择作业生产率为10张/分钟,则将感光部件1的圆周旋转速度设为50mm/s,如果选择作业生产率为20张/分钟,则将感光部件1的圆周旋转速度设为100mm/s。因此,通常也可以将厚度检测操作中的操作参数设定为与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操作参数相同的操作参数。
然而,如上所述,在厚度检测操作所需的时间中,无法形成图像。因此,控制部9这样设定用于厚度检测操作的操作参数,即不采用感光部件1可运转的最低设定。具体来说,即使可以选择10张/分钟和20张/分钟中的任何一个作为作业生产率,控制部9还是这样设定用于厚度检测操作的操作参数,即:使得感光部件1的圆周旋转速度等于100mm/s,即感光部件1可运转的较高圆周旋转速度。
如果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三种或更多种速度之间切换生产率,则优选的是不选择最低速度。此外,控制部9可以将用于厚度检测操作的操作参数设为感光部件1可运转的最高速度(见图5中的“E”)。术语“感光部件1可运转的最高速度”不仅指的是感光部件1可运转的速度,而且指的是当感光部件1以这样的速度运转时,与感光部件1相关联运转的各种部件(充电装置2、显影装置4等)也可以运转。
如果能够进行变速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选择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选择的较高速度(不是最低速度),则可以缩短由于厚度检测而无法进行图像形成的期间。从提高图像形成生产率的观点来看,这是优选的。此外,这种结构使用作为最初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提供的功能的变速控制。此外,可以仅仅通过改变由控制部9执行的控制程序来实现这种结构。因此,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复杂化,从而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加。
如上所述,进行厚度检测操作的时间可以在进行图像形成操作之前。也就是说,可以在进行厚度检测操作之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这如图6A中所示。与以上相反,如图6B中所示,可以在图像形成操作之后进行厚度检测操作。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如果在各个操作之间进行循环下降(cycledown)操作,则生产率会因此而降低。循环下降操作的实例包括用于通过放电装置7进行放电操作以使感光部件1恢复到未充电状态的操作。换言之,循环下降操作为这样的操作:即,在厚度检测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之间使感光部件1的状态恢复到其初始状态而进行的操作。循环下降操作的实例还包括降低图像形成所需的旋转部件(例如感光部件和曝光装置的旋转式多角镜)的旋转速度的操作。
因此,在厚度检测操作之后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情况下,或者在图像形成操作之后进行厚度检测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9不在各个操作之间进行循环下降操作,而开始随后的图像形成操作或厚度检测操作,这如图6C中所示。如果在未进行如上所述的循环下降操作的情况下,连续将厚度检测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作为一系列操作进行,则处理时间可以缩短相当于进行该循环下降所需的时间。因此,从提高图像形成生产率的观点来看,这是非常优选的。
尽管以上说明了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其意图并不是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定为所披露的明确形式。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作出许多变形和改变。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且能利用适合于预期的特殊用途的各种变形。其意图是由下列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感光部件,在其表面上形成感光层;
充电装置,其给所述感光部件充电;
显影装置,其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厚度检测单元,其根据供给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值,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以及
控制器,其中,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和用于所述显影装置的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用于下述图像形成时的参数,所述图像形成是:通过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设定施加于所述显影装置的偏压,作为用于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显影参数,并且
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设定所述显影参数,以便提供其中偏压值大于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偏压值的期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充电装置给所述感光部件充电之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光层的表面电位设定所述偏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监测单元,其监测所述感光层的表面电位,并将监测到的电位通知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设定所述充电装置充电时施加的电流,作为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并且
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施加电流的值设为小于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电流值,并大于在流经所述充电装置的AC电流值与所述感光层的表面电位的关系曲线上的电流拐点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设定所述充电装置充电时使用的AC频率,作为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参数,并且
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AC频率的值设为小于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AC频率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其监测装置使用环境,所述装置使用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由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感光层的厚度和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监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所述充电装置充电时使用的施加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其监测装置使用环境,所述装置使用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由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感光层的厚度和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监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所述充电装置充电时使用的AC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控制器将用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所述充电参数和所述显影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不同于用于下述图像形成时的参数,以减小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图像形成是:通过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提供调色剂,并使所述感光部件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起到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以减小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期间,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提供调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厚度检测单元开始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之前,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提供调色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提供0.01mg/cm2或更多的调色剂,以使所述感光部件表面上的调色剂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提供调色剂,并使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起到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从而与下述图像形成时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相比,使得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至少10%,所述图像形成是:通过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由所述充电装置提供给所述感光部件的电荷量减少为小于在下述图像形成操作中提供给所述感光部件的电荷量,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是: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施加于所述显影装置的电压增加为大于下述图像形成操作中施加于所述显影装置的电压,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是: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曝光装置进行曝光操作,以使所述显影装置提供调色剂。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清洁部件与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的接触压力减小为小于下述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接触压力,以减小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和所述清洁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是:将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操作控制单元,当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感光层的厚度时,所述操作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感光部件的操作,以便使得所述感光部件尽可能以高速运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
当在由所述厚度检测单元进行的厚度检测操作之后进行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操作时,或者当在所述图像形成操作之后进行所述厚度检测操作时,未在所述厚度检测操作和所述图像形成操作之间进行循环下降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控制单元启动所述图像形成操作或随后进行的所述厚度检测操作。
CNB2006101114541A 2005-12-21 2006-08-1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7923 2005-12-21
JP2005367922 2005-12-21
JP2005367922A JP2007171469A (ja) 2005-12-21 2005-12-2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667A true CN1987667A (zh) 2007-06-27
CN100524060C CN100524060C (zh) 2009-08-05

Family

ID=3818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14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0C (zh) 2005-12-21 2006-08-1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71469A (zh)
CN (1) CN10052406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306A (zh) * 2007-11-13 2011-08-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8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306A (zh) * 2007-11-13 2011-08-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69306B (zh) * 2007-11-13 2014-07-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8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88B (zh) * 2015-08-25 2019-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71469A (ja) 2007-07-05
CN100524060C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36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353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ickness detecting unit
JP4736688B2 (ja) 現像装置
CN101334613A (zh) 显影装置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74262B2 (ja) 画像濃度安定化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3163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41709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カートリッジ用メモリ媒体
US2009023252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etermining deterioration degree of development agent, and program of determining deterioration degree of development agent
JP2004264859A (ja) 電子写真測定システム
JP2007094354A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帯電制御方法
JP2009244439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1425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18077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2406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057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28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カブリ顕在化方法及びカブリ顕在化装置
US72127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967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かぶり解消方法
JP20052583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7351A (ja)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325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88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118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バイアス制御方法
US7062180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image density control
JP20000987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