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7165A -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7165A
CN1977165A CNA2005800216310A CN200580021631A CN1977165A CN 1977165 A CN1977165 A CN 1977165A CN A2005800216310 A CNA2005800216310 A CN A2005800216310A CN 200580021631 A CN200580021631 A CN 200580021631A CN 1977165 A CN1977165 A CN 1977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barrier film
container
analytical equipment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1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7165B (zh
Inventor
D·莫斯蒂科内
P·蒙特斯
J-C·雷蒙
B·科兰
C·帕里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merieux SA
Original Assignee
Biomerieux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merieux SA filed Critical Biomerieux SA
Publication of CN197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7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7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71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flexible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27Sensor or part of a sensor is integrated
    • B01L2300/0663Whol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72Integrated pierc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5Test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06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capillary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0833Utilizing a moving indicator strip or t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2499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sample on test slide

Abstract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分析检验领域——例如生物分析。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分析装置(10、40、501、60),其被设计成与容纳着待分析试样(28)的容器(22、50、70)相关联。本发明的装置主要包括:第一防渗透隔膜(12、42、52、62);第二防渗透隔膜(14、44、54、64),其被叠置在第一隔膜(12、42、52、62)的顶部上,且该隔膜沿着至少一部分表面牢固地连接到第一隔膜上,所述屏障物形成了一环周区域,以便于形成空隙空间,该空隙空间构成了内部的反应腔(16、46、56、66),该反应腔没有任何途径与所述分析装置(10、40、501、60)的外界进行流体连通;至少一分析装置(18、47、57、67),其被布置到所述内部反应腔(16、46、56、66)中,该分析部件被设计成与试样(28)相接触;以及至少一装置,其被用来为试样形成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的通路。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分析装置的容器(22、50、70)。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的方法,该容器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

Description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分析检验领域,其中的分析例如是生物分析。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集成的分析装置,其可被安装到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
背景技术
[02]在分析检验领域-尤其是对于生物分析,经常会在处理试样的技术员的安全性方面出现问题,其中的原因特别是在于:在提取定量试样以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受到污染的风险。
[03]因而,对于那些必须要从输液用血液袋中提取出定量试样、以便于验证该试样无害性的技术员而言,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是公知的。血液袋作为一容器,由于其壁面是柔性的,所以非常不易于经常的操作处理。结果就是:处理这些血液袋的人员非常易于与试样接触到,如果试样中带有病原体,则就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04]污染的发生还可以是反向的。具体而言,在提取被怀疑受到污染的生物液体-例如尿液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执行提取操作的人员自身将试样污染了,从而无法基于所述试样获得可靠的诊断。
[05]在分析食品试样以实现质量控制的情况下,确保负责进行分析的技术员不会造成寄生菌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食品试样通常被放置在制造该食品的培养环境中。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放置环境即为将试样放置到含有培养基的塑料袋中,培养基将产生出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在经过了生成微生物所必需的培养期之后,培养基的一份或多份定量试样将被提取出,以进行微生物分析。通常,通过在用于放入食品试样和培养基的孔口处将塑料袋打开来完成定量试样的提取操作。这样的过程常常是难于进行的,原因在于:负责完成该流程的技术员必须要同时保持塑料袋的开启状态、并抓持着塑料袋的闭口装置和用来吸出培养基的吸移管。另外,这样的操作条件会显著延长分析时间。在试样数目巨大的情况下,生产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06]被设计成与生物试样容器相连的分析装置业已存在。例如专利文件WO-A-03/030739所公开的分析装置就属于此情况。该专利申请中描述的分析装置是由容纳着分析反应物的袋体构成的,其带有连接管,该连接管使得该分析装置可与生物试样容器进行连接。
[07]专利文件DE-A-3504527还介绍了一袋体形式的分析装置,其容纳着分析反应物,并带有连接管;所述装置被设计成与尿液袋相连。
[08]尽管这种类型的装置部分地解决了上文指出的问题,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的缺点在于:其只能与也带有连接管的容器配套使用,所述分析装置可被装配到该容器上。尽管这种类型的容器被广泛地应用在医学领域中,但在所用容器远为简单的农副产品质量的控制领域,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容器。
[09]上述事实的结果就是:这种类型的装置只被装配到有限数目的容器上-特别是医学领域专用的容器上。
[10]这种类型装置的另一缺点在于:其带有与袋体外界实现流体连通的管体。即使该管体在最初是被封塞着的,但也存在着管体的封闭装置发生破裂的风险,从而使得袋体与环境空气连通;这样的情形构成了主要的污染来源,或者会对分析装置造成损坏。
[11]最后,此类装置的最后一缺点在于:在将分析装置与生物试样容器连接起来时,不能完全消除对技术员造成污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12]考虑到由上述现有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低成本的分析装置,其可被简单地装配到任何类型的容器上,其中容器中封装着生物采样类型的试样或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试样;这样的容器例如是用柔性塑料制成的袋体或袋囊。
[1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当该装置被安装到所述容器上时,其能限制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的处理动作,由此限制了发生污染的风险,其中的污染或者是对处理试样的人员造成污染,或者是试样本身的污染。
[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分析装置,其受到污染或损坏的风险被减小了。
[15]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在必要的情况下,该装置能免于使用吸移管型或注射器型采样设备。
[16]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其能减少分析试样所必需的时间。
[1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分析装置,其能完成不同类型的分析工作。
[18]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其能与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相关联,使得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可追溯性。
[1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其能取回试样或定量的试样份,以便于在后来进行分析。
[20]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分析装置,其能保持容器密封状态的同时,透过容器的柔性壁取得试样。
[21]本发明最后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容器,其被用来封装生物试样,所述容器永久性地包含着分析装置,从而限制了对试样的处理操作,并使得分析工作更为容易。
[22]利用本发明,实现了上述这些目的以及其它的效果,本发明首先涉及一分析装置,其被设计成与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相关联,所述装置主要包括:
[23]·第一防渗透隔膜;
[24]·第二防渗透隔膜,其被叠置在第一隔膜上;
[25]·所述第一、第二隔膜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牢固地连接着,从而限定了一环周区域,以便于形成空隙空间,该空隙空间构成了内部的反应腔,其没有任何途径与所述分析装置的外界进行流体连通;
[26]·至少一分析部件,其被布置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该分析部件被设计成与试样相接触;
[27]·至少一装置,其被用来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一个通路。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用来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装置是由至少一优选的夹紧区构成的,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的其中之一上,其能将所述第一、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分开,以使得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可进入到内部反应腔中。
[29]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用于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部件是由至少一作用部件构成的,该部件被设计成作用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的其中之一上。
[30]优选地是,该部件是穿孔部件。
[31]更为优选地是,穿孔部件被布置在反应腔内部中。
[32]根据一备选的实施方式,被用于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部件是由第二隔膜构成的,第二隔膜是由一材料制成的,其断裂强度值小于第一隔膜构成材料的断裂强度值。
[33]更特定来讲,这种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的,这组材料包括:铝、铜、或可被层叠起来的任何条带材料。
[34]根据一有利的改型,分析装置包括隔片,其被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隔膜上,并至少部分地遮盖着该隔膜。
[35]优选地是,分析部件是从一组部件中选出的,该组部件包括多孔性的反应介质,其例如是用于测量pH值的小条带、小的免疫层析法条带、小的生物化学基底条带、或者任何等效的分析部件。
[3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一容器,其包括上述的至少一分析装置。
[37]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析装置被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容器的壁面上。
[38]按照该实施方式的第一改型,分析装置的第二隔膜被固定地连接到容器的壁面上。
[39]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第二种改型,第二隔膜与所述待分析的试样直接接触。
[40]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涉及一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的方法,该容器的至少一壁面至少在部分上是由可被穿孔的材料制成的,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41]a)利用任何合适的措施,将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连接到容器上用可穿孔材料制成的壁面部分上;
[42]b)通过对分析装置的第二隔膜、以及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二隔膜相对侧的壁面部分执行穿孔,将所述待分析的试样设置成与分析装置的分析部件相接触,因而能将试样转移到内部反应腔中;
[43]c)对由分析装置提供的结果进行分析。
[44]根据第一改型,借助于布置在内部反应腔中的穿孔部件,来执行步骤a)。
[45]根据第二种改型,借助于分析装置上单独的穿孔部件,来执行步骤a)。
[46]按照该第二种改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步骤a)在于:借助于穿孔部件,对装置的两隔膜以及容器的壁面进行穿孔,隔片被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隔膜上,该隔片限围出所述第一隔膜的穿孔区,因而,可防止穿孔部件被撤出之后,所述待分析的试样从所述分析装置中泄逸出。
[47]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涉及一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48]a′)将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放置到容器中;
[49]b′)通过将试样转移到内部反应腔中,使得所述待分析的试样与分析装置的分析部件相接触;
[50]c′)对由分析部件提供的结果进行分析。
[5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步骤b′)在于:对分析装置的第一或第二隔膜进行穿孔。
[52]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步骤b′)在于:借助于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上的优选的夹紧区,将第一、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分离开。
[5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对分析装置的应用,该应用的目的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
附图说明
[54]下文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该详细描述的启示下,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在附图中:
[55]图1A中的俯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56]图1B是沿图1A中的I-I线对分析装置所作的纵向剖面图;
[57]图2表示了一容器,其支撑着图1A和图1B所示的分析装置;
[58]图3A是沿图2中的III-III轴线对容器所作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59]图3B是沿图2中的III-III轴线对容器所作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其表示了在对分析装置执行穿孔步骤时的情形;
[60]图3C是沿图2中的III-III轴线对容器所作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表示了试样已透入到内部反应腔中之后的情形;
[61]图4A中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表示了一容器,其支撑着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
[62]图4B表示了在试样已透入到内部反应腔中之后图4A所示容器的状态;
[63]图5A中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表示了一容器,其支撑着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
[64]图5B表示了在试样已透入到内部反应腔中之后图5A所示容器的状态;
[65]图6A中的局部纵向剖视图表示了一容器,其内部设置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装置;
[66]图6B表示了在试样已透入到内部反应腔中之后图6A所示容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67]图1A和图1B表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0,该装置10为衬片的形状。分析装置包括:第一隔膜12,其构成了图1B中的顶部隔膜;以及第二隔膜14,其自身构成了底部隔膜。有利地是,这两个隔膜是用聚乙烯(PE)型塑料材料、聚丙烯(PP)型塑料材料、或其它等效材料制成的。这样的材料能制得柔性、透明、非渗透性的隔膜。但是,对于这种材料而言,重要的是其可被穿孔。两隔膜的一部分内表面通过粘接或其它合适的等效措施固定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空隙区16,该空隙区起到了内部反应腔的作用,其中,其它的连接措施例如是热封接。在图中,反应腔被表示为宽度有限的矩形部分的形式,该矩形部分的一端延伸出一球形区域。分析部件18被放置在内部反应腔16的矩形部分中。
[68]“分析部件”意味着任何的反应试验物,其能测量试样的一或多个生物和/或物理化学参数,以指示所述试样中是否存在污染物或特定的标记物。
[69]因而,作为一不具有限定意义的示例,分析部件可以是小的反应条带,有利地是,该反应条带被用来:进行环境质量控制,例如对水执行物理-化学分析;测量pH值;对农副产品进行检查,例如检查微生物;过敏受体检测;对生物威胁物的检测;常规的临床检验,例如对尿液、血液的化学或微生物检查;以及怀孕测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这种类型的工具是公知的,其被广泛应用在试验室或产业中。
[70]在第一隔膜12的外表面上,沉积了一层具有弹性特性的材料-其例如为表面积很小的一层物质20的形式,该层物质与内部反应腔的球形区对齐。该物质层20起到了隔片的作用。下文将结合图3A至图3C更为详细地介绍该物质层的功用。构成隔片20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是合适的硅酮-譬如具有alcoxy功能的医用硅酮或用天然橡胶制成的硅酮。
[71]图2是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的前视图。更确切地讲,在该实例中,该容器22是一血液采样袋。该容器22包括两个柔性壁面,如果必要的话,这两个壁面可以是透明的,它们是前壁24和图中未示出的后壁,这两壁面在环周处固定地连接起来。该容器的底部还包括尾端件26,试样28从该尾端件26进入到容器中。该尾端件被截断装置(图中未示出)截断。在前壁24上设置了图1A和图1B所示的分析装置10。该分析装置10被布置成与一部分壁面24相接触,而该壁面24自身则与试样28相接触。
[72]图3A是沿图2中的III-III轴线所作的局部剖视图。应当指出的是:分析装置10借助于其第二隔膜14固定地连接到容器22的壁面24上。可借助于在制造分析装置10的过程中布置在隔膜14外表面上的粘接膜来进行连接。根据一改型,当将分析装置布置到容器上时,可采用淀积粘接剂或贴附双面胶带的方法。该操作的结果就是:分析装置被固定地连接到容器22上,并做好了使用准备。
[73]当负责执行分析工作的技术员决定进行该工作时,使用了图3B所示的穿孔部件,该装置的总体形状表现为针尖32。该针尖32被定位在隔片20上。然后,技术员按照双箭头A所示的运动在隔片20处对分析装置进行穿孔,使得穿孔部件32依次刺穿隔片20、分析装置的隔膜12和14、以及前壁24,但不刺穿容器22的后壁30。然后,该穿孔部件32被按照箭头A所示的方向拉出。
[74]结果就是,如图3C所示,分析装置10的内部反应腔16与容器22的内部连通,从而可与试样28接触到。事实上,受毛细管效应的作用,试样被吸入到前壁24以及隔膜14上形成的孔眼中,直到进入到内部反应腔16、进而与分析部件18相接触为止。由于形成隔片的材料具有弹性特性,所以,在穿孔部件32被撤出之后,隔片20上形成的孔眼将自动闭合,只是在所述隔片上留下简单的疤痕34。因而,结果就是:分析装置恢复了其不可渗透的特性,防止了试样扩散到分析装置的外部,进而防止了试样对环境或处理试样的技术员造成污染。
[75]分析部件18与试样28相接触,从而进行了分析,所以,在经过了反应所需的必要时间之后,技术员可透过隔膜12读取分析部件上的分析结果,其中可透过隔膜进行读取的原因在于隔膜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
[76]尽管在图3A和图3B中,穿孔部件被表示为针尖的形式,但也采用任何合适的穿孔部件,只要该部件相对分析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反应而言是惰性的即可。
[77]图4A和图4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按照图3A到图3C,分析装置40被表示为固定地连接到容器22上。按照与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装置40包括:第一隔膜42,其构成了图4A中的顶部隔膜;以及第二隔膜44,其自身构成了底部隔膜。两隔膜的一部分内表面通过粘接或其它合适的等效措施固定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空隙区46,该空隙区起到了内部反应腔的作用。分析部件47被放置到内部反应腔46中。分析装置40还包括穿孔部件48,其也被布置在内部反应腔46中。此处的穿孔部件48是由针尖构成的,该针尖利用其尖锐端481的相反端固定地连接到分析装置上。该针尖可用任何刚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是金属或抗锈的合金、塑料等。但很重要的是:该材料对于分析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反应而言应当是惰性的。
[78]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未在图4A和图4B中表示出,但有利地是,分析装置40可独立于容器。
[79]在执行分析的过程中,负责操作的技术员用手握持着容器上分析装置附近的部位,并沿箭头B的方向对分析装置-进而对容器22进行扭曲,从而使得穿孔部件48的针尖刺穿分析装置的隔膜44、容器22的前壁24,但不会刺穿后壁30。有利地是,穿孔部件可包括防护件,其能限制穿孔部件的行程。在穿孔完成时,操作者释放其压力,从而使得分析装置40和容器22恢复到其原先的形状。这样,穿孔部件48就恢复到其基本上平行于隔膜44的状态。从而,可能先前被从扭曲区排走的试样28将恢复其位置,并被吸入到隔膜44和分析装置前壁24上形成的孔洞49中,直到如图4B所示那样到达内部反应腔中为止。然后,分析部件与试样相接触,所以,在存在着被检测的一或多种分析物的情况下,内部反应腔46中将发生反应。可透过透明的隔膜42直接读取分析结果。
[80]图5A和图5B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
[81]与上述的前两种实施方式不同,图5A和图5B所示的分析装置501构成了容器50的一整体部件。分析装置501仍然包括两层隔膜:第一隔膜52,其形成了图5A和图5B中的顶部隔膜;以及第二隔膜54,其自身就构成了底部隔膜。两隔膜的一部分内表面通过粘接或其它合适的等效措施固定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空隙区56,该空隙区起到了内部反应腔的作用。分析部件57被放置到内部反应腔56中。从图5A和图5B可看出,容器50的前壁58具有切口,其位于与分析装置501对齐的区域中,从而,分析装置的隔膜54通过其外表面与容器50中容纳的试样28直接接触。容器还包括后壁59。
[82]对于底部隔膜54而言,有利地是:其是用断裂强度值适度降低的材料制成的。该材料不同于用来形成顶部隔膜52的材料,顶部隔膜材料的断裂强度必须要大于隔膜54材料的强度。因而,形成隔膜54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铝片,其厚度在零点零几微米到几微米之间,且有利地是零点几微米。根据一备选形式,该材料还可以是铜或任何可被层叠起来的条带。对形成隔膜52的材料而言,其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材料相同。
[83]为了使分析装置与试样相接触,有利地是使用穿孔部件(图5A和图5B中未示出)。该穿孔部件例如可以是夹钳型的。该夹钳最好是包括一臂件,其端部具有凸起区-即阳凸部分,且夹钳包括另一臂件,其端部具有杯形区域,其与凸起区域相配合,该杯形区域被称为阴凹部分。这样,技术操作人员就可以在分析装置501处按照箭头C的方向夹捏容器50,将分析装置的隔膜和容器的后壁59夹在阳凸部分与阴凹部分之间。该操作的结果就是:通过施加足够大的压力,隔膜54将破裂,而隔膜52和后壁59由于具有较大的强度特性而未破损。从图5B可看出,隔膜54具有孔洞541,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28将渗透到内部反应腔56中,进而进入到其中而与分析部件57相接触。然后可透过透明的隔膜42读取分析结果。
[84]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一改型,形成隔膜54的材料可以是能破裂的材料。因而,负责执行分析的技术员可免于使用夹钳型的物体来破坏隔膜54。该技术员可利用指甲或进行扭曲来破坏隔膜,从而简单地完成了对装置的穿孔作业。
[85]应当指出的是:按照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其它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容器被与分析装置制成一体。具体来讲,分析装置可被装配到容器的其中一壁面上。
[86]在另一方面,该实施方式的另一改型在于:分析装置被制成独立于容器之外,以使得其可在容器内滑动,并与试样直接接触。因而为了进行分析,将分析装置局限在容器的底部拐角处,使得技术操作人员可借助于上述的夹钳器对分析装置进行穿孔,且该操作可透过容器之间进行。因为要使该改型实施方式正确地工作,所以自然要使得容器的壁面能承受穿孔作业,但壁面还要有足够的柔性,以实现对分析装置的穿孔。还应当使容器的壁面是透明的,以便于能读取分析结果。
[87]图6A和图6B表示了最后一实施方式。与上文所述前一实施方式改型的方式相比,此处描述的分析装置60适于被放置到容器70中,容器70包括两壁面72和74,它们围成了内部空间,试样28位于该空间内。该分析装置60包括:第一隔膜62,其构成了图6A中的顶部隔膜;以及第二隔膜64,其自身构成了底部隔膜。两隔膜的一部分内表面固定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空隙区66,该空隙区起到了内部反应腔的作用。分析部件67被放置到内部反应腔66中。分析装置60还包括两优选的夹紧区域。第一优选夹紧区621被布置在隔膜62的延长部上。第二优选夹紧区641被布置在隔膜64的延长部上。与第一夹紧区不同,该第二夹紧区641优选地包括一折返部,从而,其充分地叠压在隔膜64上。结果就是,夹紧区621和641的自由端指向相反的方向。这些夹紧区可用与隔膜62和64构成材料相同的塑料制成。有利地是,夹紧区构成了隔膜62和64上的整体部分。更为有利地是,这些夹紧区可包括更易于实现夹紧的措施。这些措施例如是环体。
[88]当技术操作人员希望进行分析时,其透过容器抓夹着分析装置,以便于用一只手抓着夹紧区621,用另一只手抓着夹紧区641。因而,操作人员的每一只手都抓着容器的一壁面和一夹紧区。通过将两夹紧区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牵拉,就能将隔膜62和64部分地分离开,从而使得内部反应腔66与试样28相接触(如图6B所示)。有利地是:用于固定连接两隔膜62和64的措施-换言之即所用的粘接剂并不形成太强的粘合力,以使得两夹紧区621和641在被牵拉时易于分离开。由于对分析装置的操作是在容器的内部中进行的,所以,上述的参数尤为重要。因而,对分析装置的操作在空间方面是受限的。对于该实施方式而言,必要地是,容器的壁面具有最大的柔性,以使得分析装置易于被抓持住。
[89]可为分析装置构思出一改型,在该改型中,一旦开始执行分析之后,分析部件就可与所述装置分离开。实际上,由于该分析部件富集了一定程度的待分析试样,所以可以考虑用该分析部件执行其它的分析。这些分析例如可以是微生物分析。然后,可用该分析装置来在陪替氏培养皿上散布微生物培养基。
[90]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容器-例如血液袋、用于工业级微生物分析的袋囊、以及包括柔性壁的更为一般的任何容器,其中的柔性壁可被穿孔或易于进行抓持。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优选的装置,其用于对试样执行各种分析,而试样本身也是各种各样的。
[91]根据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另一优点在于:如果必要的话,其能避免所有与试样的直接接触,而在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则是危险的。

Claims (21)

1.分析装置(10、40、501、60),其被设计成与一容纳着一待分析试样(28)的容器(22、50、70)相关联,所述分析装置主要包括:
—一第一防渗透隔膜(12、42、52、62);
—一第二防渗透隔膜(14、44、54、64),其被叠置在第一隔膜(12、42、52、62)上;
—所述第一、第二隔膜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固定地连接着,从而限定了一环周区域,以便于形成一空隙空间,该空隙空间构成一内部反应腔(16、46、56、66),该内部反应腔没有连通部件与所述分析装置(10、40、501、60)的外界进行流体连通;
—至少一分析部件(18、47、57、67),其被布置到所述内部反应腔(16、46、56、66)中,该分析部件被设计成与所述试样(28)相接触;
—至少一通路部件,其被用来为试样形成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的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部件是由至少一优选的夹紧区(621、641)构成的,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62、64)的其中之一上,其能将所述第一、第二隔膜(62、64)至少部分地分开,以使得容纳在所述容器(70)的试样(28)可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6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部件是由至少一作用部件构成的,该作用部件被设计成作用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的其中之一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在所述第一或第二隔膜上的部件是穿孔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部件(48)被布置在所述反应腔内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用于为试样进入到所述内部反应腔中形成通路的装置是由第二隔膜构成的,第二隔膜是由一材料制成的,其断裂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隔膜构成材料的断裂强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的,这组材料包括:铝、铜、或可被层叠起来的任何条带材料。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隔片(20),其被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隔膜(12)上,并至少部分地遮盖着该隔膜。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部件(18、47、57、67)是从一组部件中选出的,该组部件包括多孔性的反应介质,其可以是用于测量pH值的小条带、小的免疫层析法条带、小的生物化学基底条带、或者任何等效的分析系统。
10.一容器(22、50、70),其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10、40、501、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22、5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10、40、501)被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容器的壁面(24、5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22、5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14、44、54)的第二隔膜被固定地连接到容器的壁面(24、58)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膜(54)与所述要待分析的试样(28)直接接触。
14.一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的方法,该容器的至少一壁面至少在部分上是由可被穿孔的材料制成的,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a)利用任何合适的措施,将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连接到容器上用可穿孔材料制成的壁面部分上;
b)通过对分析装置的第二隔膜、以及容器上位于所述第二隔膜相对侧的壁面部分执行穿孔,将要所述待分析的试样设置成与所述分析装置的分析部件相接触,因而能将试样转移到内部反应腔中;
c)对由分析部件提供的结果进行分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布置在内部反应腔中的穿孔部件(48)来执行步骤a)。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分析装置上单独的穿孔部件(32)来执行步骤a)。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在于:借助于所述穿孔部件,对所述分析装置的两隔膜以及容器的壁面进行穿孔,隔片(20)被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隔膜(12)上,该隔片限围出所述第一隔膜的穿孔区,因而可防止所述穿孔部件(32)被撤出之后,所述待分析的试样从所述分析装置中泄逸出。
18.一用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a′)将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放置到容器中;
b′)通过将试样转移到内部反应腔中,使得所述待分析的试样与分析装置的分析部件相接触;
c′)对由所述分析部件提供的结果进行分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对所述分析装置的第一或第二隔膜进行穿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借助于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隔膜上的优选的夹紧区(621、641),将第一、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分离开。
21.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以便于对容纳在容器中的试样执行分析。
CN2005800216310A 2004-06-28 2005-06-24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7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451343A FR2872288B1 (fr) 2004-06-28 2004-06-28 Dispositif d'analyse integre, adaptable sur un conteneur d'un echantillon a analyser
FR0451343 2004-06-28
PCT/FR2005/050491 WO2006008407A1 (fr) 2004-06-28 2005-06-24 Dispositif d'analyse integre, adaptable sur un conteneur d'un echantillon a analys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7165A true CN1977165A (zh) 2007-06-06
CN1977165B CN1977165B (zh) 2012-03-21

Family

ID=34946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16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7165B (zh) 2004-06-28 2005-06-24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18342B2 (zh)
EP (1) EP1761775B1 (zh)
JP (1) JP4913732B2 (zh)
CN (1) CN1977165B (zh)
FR (1) FR2872288B1 (zh)
WO (1) WO200600840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227A (zh) * 2008-06-19 2011-06-22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米克罗帕茨有限责任公司 定量供应流体的容器
CN102401836A (zh) * 2011-09-21 2012-04-04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
CN102435608A (zh) * 2011-09-21 2012-05-02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医用检测分析仪
CN106029232A (zh) * 2014-02-13 2016-10-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用于生物化学的分析装置的流体的单元以及用于制造这样的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29829A (zh) * 2017-09-26 2020-09-04 Aim实验室自动技术有限公司 样品容器封盖施加器或施加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0073A1 (en) * 2007-05-08 2010-05-13 Superior Medical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ng organisms caus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FR2958401A1 (fr) * 2010-04-01 2011-10-07 Braun Medical Sas Dispositif de prelevement d'un echantillon de liquide d'une poche souple
WO2011163448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Superior Medical, Llc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patient for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FR2962445B1 (fr) * 2010-07-08 2013-06-28 Biomerieux Sa Procede de detection et d'identification directe d'un microorganisme dans un echantillon biologique dilue dans un bouillon d'enrichissement
WO2022197708A1 (en) * 2021-03-15 2022-09-22 Lasx Industries, Inc. Functional laminate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4845A (en) * 1973-05-24 1975-07-15 Bernard Mcdonald Urin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US4065263A (en) * 1976-04-02 1977-12-27 Woodbridge Iii Richard G Analytical test strip apparatus
FI64780C (fi) * 1982-06-15 1984-01-10 Hantaaki Oy Med foerbindningsport foersedd av plastfolie tillverkad foerpackning samt foerfarande foer tillverkning av foerbindningsporten
DD225337A1 (de) * 1984-07-05 1985-07-31 Medizin Labortechnik Veb K Urinsammelbeutel mit indikatoreinrichtung
FR2621393B1 (fr) * 1987-10-05 1991-12-13 Toledano Jacques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immunoenzymatique de substances a partir d'une goutte de sang ou de liquide provenant d'un quelconque milieu biologique
US5253774A (en) * 1992-06-26 1993-10-19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Reagent receptacle and support rack for automated clinical analyzers
US5500375A (en) * 1993-04-13 1996-03-19 Serex, Inc. Integrated packaging-holder device for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s in flow-through or dipstick formats
FR2719122B1 (fr) * 1994-04-22 1996-07-12 Scibiex Sarl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analyse immunologique.
US5595187A (en) * 1994-06-20 1997-01-21 Urocath Corporation Analytical specimen cup system and method
JPH0815251A (ja) * 1994-07-01 1996-01-19 Advance Co Ltd 食品鮮度状態表示体
US5788863A (en) * 1995-12-13 1998-08-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an assay using reverse flow through a membrane
US5885526A (en) * 1997-03-25 1999-03-23 Chu; Albert E. Analytical device for membrane-based assays
CA2333346C (en) * 2000-01-31 2013-01-22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Interrogation of changes in the contents of a sealed container
US20020048819A1 (en) * 2000-10-24 2002-04-25 Kenneth Alley Test strip for use in an apparatus for sampling and testing a specimen
SE0103340D0 (sv) * 2001-10-06 2001-10-06 Peter Unger Med P U Med Konsul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analys av biologiskt material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5227A (zh) * 2008-06-19 2011-06-22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米克罗帕茨有限责任公司 定量供应流体的容器
CN102105227B (zh) * 2008-06-19 2013-11-06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米克罗帕茨有限责任公司 定量供应流体的容器
CN102401836A (zh) * 2011-09-21 2012-04-04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
CN102435608A (zh) * 2011-09-21 2012-05-02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医用检测分析仪
CN102435608B (zh) * 2011-09-21 2013-09-11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医用检测分析仪
CN102401836B (zh) * 2011-09-21 2013-09-25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生化分析仪
CN106029232A (zh) * 2014-02-13 2016-10-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用于生物化学的分析装置的流体的单元以及用于制造这样的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US10166544B2 (en) 2014-02-13 2019-01-01 Robert Bosch Gmbh Unit for making available a fluid for a biochemical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such a unit
CN106029232B (zh) * 2014-02-13 2019-06-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用于生物化学的分析装置的流体的单元以及用于制造这样的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29829A (zh) * 2017-09-26 2020-09-04 Aim实验室自动技术有限公司 样品容器封盖施加器或施加器系统
CN111629829B (zh) * 2017-09-26 2022-10-04 Aim实验室自动技术有限公司 样品容器封盖施加器或施加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18342B2 (en) 2013-08-27
CN1977165B (zh) 2012-03-21
FR2872288A1 (fr) 2005-12-30
US20080152541A1 (en) 2008-06-26
FR2872288B1 (fr) 2007-08-03
JP2008504547A (ja) 2008-02-14
WO2006008407A1 (fr) 2006-01-26
EP1761775A1 (fr) 2007-03-14
EP1761775B1 (fr) 2014-08-13
JP4913732B2 (ja)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7165A (zh) 可被安装到容纳着待分析试样的容器上的集成分析装置
US20210291184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mated centrifugal separation
CN102713640B (zh) 鞘流装置和方法
CN1585674A (zh) 试样容器
CN102671729B (zh) 一种用于多指标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1688882A (zh) 在线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SE0200860D0 (sv) Microfluidic cell and method for sample handling
CN206051997U (zh) 一种pcr检测试剂容器及pcr前处理系统
US929778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target objects from a sample
CN1556922A (zh) 具有完全样品处理能力的医疗检测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
CN1945328A (zh) 化学处理盒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25741U (zh) 一种检测抗苗勒管激素的荧光微流控芯片
CN101435807B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现场检测的无动力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105277725A (zh) 一种用于核酸分析检测的集成化微流控系统
CN109746059B (zh) 微液滴生成系统
CN106226254A (zh) 一种用于生物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17646431U (zh) 一种手持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装置
CN101581724A (zh) 结合准一维特异抗原修饰电极的多通道梅毒诊断专用器件
CN2854599Y (zh) 一种用于免疫微分析的流控芯片检测装置
CN1835725A (zh) 容器封闭装置
CN111286449B (zh) 一种生物样本前处理试剂一体化添加方法和装置
CN111321065B (zh) 一种微量生物样本净化前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11402400U (zh) 一种外泌体鉴定装置
JP6166938B2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
CN106047661B (zh) 一种pcr检测试剂容器及pcr前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