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4448A -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4448A
CN1974448A CN 200610124001 CN200610124001A CN1974448A CN 1974448 A CN1974448 A CN 1974448A CN 200610124001 CN200610124001 CN 200610124001 CN 200610124001 A CN200610124001 A CN 200610124001A CN 1974448 A CN1974448 A CN 1974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oidal sol
glass fibre
preparation
nitrocalcite
micr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240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4448B (zh
Inventor
陈晓峰
李玉莉
王迎军
赵娜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 2006101240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74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974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4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4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44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starting from a liquid phase reaction process, e.g. through a gel pha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Inorganic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前躯体溶液的制备;水解;陈化;纺丝;干燥;热处理。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直径在5微米到20微米之间,长度在50微米到500微米之间,长径比在10~100范围变化。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具有纯度高、工艺简单、室温合成易操作、能耗低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

Description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体是指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硬组织常因外伤、肿瘤及其它疾病、外科手术、先天性畸变、老化等原因而导致断裂、缺损、组织坏死和变质,轻者会影响患者肢体的功能,重者会造成终身残疾,甚至会危机生命。目前国内外已临床应用的骨组织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材料由于其组成、结构及功能上与天然骨组织具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其骨修复效果以及与组织和细胞的亲和性不够理想。在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均迫切需要具有与人骨力学强度相匹配、良好细胞亲和性和促进新生骨组织生长的新型生物材料。
美国的Hench教授在70年代初首先报道某些组成的玻璃具有生物活性,即具有与人体组织形成键合的特点。生物活性玻璃现已成为材料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原材料和骨缺损填充材料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活性玻璃以多种形式在生物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近年也有一些专利和文献报道:如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5111.1”、发明名称为“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粉体及其仿生合成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3128993.2”、发明名称为“一种制备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块体材料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生物活性玻璃因其钙含量很高在纤维制备和应用方面研究的不多,目前骨组织工程支架面临的一个难题便是强度不高,不能用于负重部位,而且市售的大部分生物活性纤维为高分子纤维自身强度不高。具有生物活性的无机纤维国内外近年也有一些专利和文献报道:专利申请号为“92105781.4”、发明名称为“生物活性纤维复合生物无机骨水泥”的发明专利,在无机骨水泥中添加主要成分是Ca5(OH)(PO4)3和Ca3(PO4)2的生物活性纤维使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提高了(30~50)%。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降解性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生物活性无机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分案实现: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醇溶液按1∶1~1∶6的摩尔比配制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加入盐酸后使溶液的pH值为0.4~2.5之间,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和硝酸钙或者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1~3h,所述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1~4∶1,所述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钙的摩尔比为64∶36~80∶20;或者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钙∶磷酸三乙脂(TEP)的摩尔比为60∶36∶8~80∶19∶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72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1.5~5.4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将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40~80℃干燥3天,再在120~20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450~850℃进行热处理1~3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
所述醇溶液包括甲醇或乙醇等。
所述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直径在5微米到20微米之间,长度在50微米到500微米之间,长径比可在10~100范围变化。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 16~36%、P2O5 1~4%、SiO2 60~80%;或者CaO 16~36%、SiO2 64~8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具有纯度高、工艺简单、室温合成易操作、能耗低等优点。
2、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直径在5μm~20μm之间,长度在50μm~500μm之间,纤维的长径比在10~100。
3、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可降解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实施例6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甲醇溶液按1∶1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0.4,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3h,加入TEOS∶硝酸钙∶TEP(摩尔比)=60∶36∶8,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3∶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3.5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80℃干燥3天,再在12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450℃进行热处理3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36%、P2O5 4%、SiO2 60%。
如图1所示,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有一小部分纤维卷曲,偶尔有断裂的纤维出现。纤维直径在5~10μm之间,长度在50~200μm之间。
实施例2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丙醇溶液按1∶3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2.5,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4h,加入TEOS∶硝酸钙∶TEP(摩尔比)=71.4∶26∶5.2,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4∶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72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5.4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60℃干燥3天,再在15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650℃进行热处理2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26%、P2O5 2.6%、SiO2 71.4%。
如图2所示,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基本没有卷曲,有断裂的纤维出现。纤维直径在5~20μm之间,长度在100~150μm之间。
实施例3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丁醇溶液按1∶6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1.0,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2h,加入TEOS∶硝酸钙∶TEP(摩尔比)=80∶19∶2,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1.5∶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48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1.5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40℃干燥3天,再在20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850℃进行热处理1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19%、P2O5 2%、SiO2 80%。
如图3所示,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有一小部分纤维卷曲,没有出现断裂。纤维直径在5~10μm之间,长度在100~200μm之间。
实施例4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甲醇溶液按1∶1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0.4,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3h,加入TEOS∶硝酸钙(摩尔比)=64∶36,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3∶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3.5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80℃干燥3天,再在12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450℃进行热处理3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36%、SiO2 64%。
如图4所示,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有一小部分纤维卷曲,偶尔有断裂的纤维出现。纤维直径在5~20μm之间,长度在50~400μm之间。
实施例5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丙醇溶液按1∶3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2.5,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4h,加入TEOS∶硝酸钙∶TEP(摩尔比)=74∶26,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1∶4。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72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5.4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60℃干燥3天,再在15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650℃进行热处理2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26%、SiO2 74%。
实施例6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丁醇溶液按1∶6的摩尔比配好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并使加入盐酸后的pH值为1.0,作为下一步反应的催化剂,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依次加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TEP)进行水解反应2h,加入TEOS∶硝酸钙∶TEP(摩尔比)=80∶20,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体积比)=1.5∶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48h,使凝胶液的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1.5Pa·S时即可纺丝。
(5)干燥:把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40℃干燥3天,再在20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850℃进行热处理1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按摩尔百分比计(mol%)为:CaO20%、SiO2 80%。
如图5所示,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有一些纤维卷曲,没有出现断裂。纤维直径在10~20μm之间,长度在100~500μm之间。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和醇溶液按1∶1~1∶6的摩尔比配制前躯体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盐酸,使溶液的pH值为0.4~2.5;
(2)水解:向前躯体溶液中加入正硅酸乙脂和硝酸钙或者正硅酸乙脂、硝酸钙和磷酸三乙脂进行水解反应1~3h,所述正硅酸乙酯∶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1~4∶1,所述正硅酸乙酯∶硝酸钙的摩尔比为64∶36~80∶20;或者正硅酸乙酯∶硝酸钙∶磷酸三乙脂的摩尔比为60∶36∶8~80∶19∶1;
(3)陈化: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72h;
(4)纺丝:等到凝胶液的粘度达1.5~5.4Pa·s时即纺丝;
(5)干燥:将制得的纤维在电热鼓风干燥箱里在40~80℃干燥3天,再在120~200℃下干燥2天;
(6)热处理:将上述干燥后的样品置入素瓷坩埚内,在温度程序控制箱式电阻炉内450~850℃进行热处理1~3h,即制得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溶液包括甲醇或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直径在5微米到20微米之间,长度在50微米到500微米之间,长径比在10~100范围变化。
CN 200610124001 2006-12-01 2006-12-01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4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24001 CN1974448B (zh) 2006-12-01 2006-12-01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24001 CN1974448B (zh) 2006-12-01 2006-12-01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4448A true CN1974448A (zh) 2007-06-06
CN1974448B CN1974448B (zh) 2010-05-12

Family

ID=3812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240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4448B (zh) 2006-12-01 2006-12-01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7444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1061A (zh) * 2010-08-06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磷硅酸基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1293112B (zh) * 2008-06-24 2012-05-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簇的制备方法
CN102886069A (zh) * 2012-09-24 2013-01-23 华南理工大学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50508A (zh) * 2017-01-19 2017-08-18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7547A (zh) * 2019-09-27 2019-11-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的复合活髓保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7474A (zh) * 2021-06-10 2021-08-27 浙江理工大学 连续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1630A (zh) * 2021-08-12 2021-10-08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电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4101A (en) * 1997-04-14 1999-02-23 Usbiomaterials Corp. Bioactive-ge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253391C (zh) * 2003-12-22 2006-04-26 复旦大学 纳米介孔以及介孔-大孔复合生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112B (zh) * 2008-06-24 2012-05-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簇的制备方法
CN101921061A (zh) * 2010-08-06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磷硅酸基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1921061B (zh) * 2010-08-06 2012-01-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磷硅酸基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2886069A (zh) * 2012-09-24 2013-01-23 华南理工大学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86069B (zh) * 2012-09-24 2014-12-31 华南理工大学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50508A (zh) * 2017-01-19 2017-08-18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0508B (zh) * 2017-01-19 2020-12-18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7547A (zh) * 2019-09-27 2019-11-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的复合活髓保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07547B (zh) * 2019-09-27 2021-10-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的复合活髓保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7474A (zh) * 2021-06-10 2021-08-27 浙江理工大学 连续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1630A (zh) * 2021-08-12 2021-10-08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导电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4448B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4448A (zh)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314039B (zh)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3449B (zh) 可降解的电活性细菌纤维素/MXene复合水凝胶及制备与应用
CN113174080B (zh) 一种生物玻璃纳米纤维多孔支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866424B (zh)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孔杂化碳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4334B (zh) 一种聚乙烯醇/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836740A (zh) 复合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554607A (zh) 纳米介孔以及介孔-大孔复合生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520925A5 (zh)
CN106348785A (zh) 一种生物活性多孔陶瓷管状棒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724431A (zh)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灰石/磷灰石(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CN109440228A (zh) 一种纤维素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7661540B (zh) 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高强度羟基磷灰石-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支架的方法
CN102886069B (zh)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48574A (zh) 一种含锶生物玻璃粉体制备、及含锶多孔生物玻璃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7308499A (zh) 纳米生物玻璃/高分子三维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03706A (zh) 一种羟基磷灰石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843994B (zh)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粉体及其仿生合成方法
CN114848906B (zh) 一种SF/SiO2复合材料
CN1623952A (zh) 白硅钙石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808227B (zh) 一种杂化气凝胶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8424138A (zh) 含硅晶界相改性羟基磷灰石陶瓷、骨损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4652A (zh) 一种在医用镁合金表面制备壳聚糖中间层的方法
CN1299778C (zh) 医用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78934C (zh) 硅灰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