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4363A -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4363A
CN1974363A CN 200610124091 CN200610124091A CN1974363A CN 1974363 A CN1974363 A CN 1974363A CN 200610124091 CN200610124091 CN 200610124091 CN 200610124091 A CN200610124091 A CN 200610124091A CN 1974363 A CN1974363 A CN 1974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ve
main frame
car
traction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240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成东
彭灿辉
方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itac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itac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itac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1240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74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974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4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包括曳引主机、导向轮、曳引绳,在轿厢侧,曳引绳一端绕过曳引主机上的主机曳引轮、导向轮、轿厢悬挂反绳轮,之后该曳引绳分为两组,一组绕过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上;另一组绕过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远端反绳轮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上,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位于轿厢上方的一侧,远端反绳轮位于轿厢上方的相对的另一侧。本发明既实现轿厢侧悬挂比为3∶1的悬挂方式,又有效解决了3∶1悬挂形式下轿厢的均衡受力问题,实现左右基本均衡,并且不受轿厢尺寸变化影响;也改善了导靴的受力状况,提高了导靴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动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客电梯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梯产品技术中,无机房电梯较多的结构是采用薄型永磁同步电机、以2∶1的悬挂比进行悬挂、对重侧置、钢丝绳或钢丝绳带等配合V型绳槽或V型切口绳槽以单绕方式曳引,尤其在主机布置位置方面,在井道侧壁、对重正上方、轿厢上方等布置位置均有厂家进行了相关布置。中国专利ZL03122656.6公开了一种“电梯”,其涉及的电梯轿厢和/或对重以1∶1、2∶1、3∶1、4∶1的悬挂比进行悬挂,但是其具体实施例部分仅公开了悬挂比为2∶1、4∶1的方案。由于悬挂比为4∶1的方案由于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实际中普遍采用的是悬挂比为2∶1的方案。
这种普遍采用的悬挂比为2∶1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由于采用带薄型曳引轮的永磁同步电机,主机体积较大,成本也高,对于无机房电梯的系统布置受空间位置限制、主机占用空间尺寸也较多;一般主机所采用的V型绳槽或V型切口绳槽,在钢丝绳入槽、钢丝绳绳股与绳槽之间摩擦就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噪音和振动,存在无机房电梯运行时噪声与电梯舒适感较差等不足之处。
如果在悬挂比为2∶1、4∶1的方案之间进行折中,即采用悬挂比为3∶1的方案。其相对悬挂比为2∶1的方案,将电机承担的电梯系统重量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电机所需转矩,降低了电机制作成本;相对悬挂比为4∶1的方案,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又需要解决轿厢、曳引绳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梯悬挂装置,其主要是可解决悬挂比为3∶1的电梯悬挂装置中轿厢、曳引绳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该电梯悬挂装置包括曳引主机、导向轮、曳引绳,在轿厢侧,曳引绳一端绕过曳引主机上的主机曳引轮、导向轮、轿厢悬挂反绳轮,之后该曳引绳分为两组,一组绕过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上;另一组绕过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远端反绳轮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上,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位于轿厢上方的一侧,远端反绳轮位于轿厢上方的相对的另一侧。
在上述电梯悬挂比为3∶1的悬挂形式下,通过将曳引绳在最后一段通过2个不同布置方向的反绳轮将曳引绳进行分组,分布在轿厢两侧,解决了3∶1悬挂方式下,曳引绳受力、轿厢受力不均的难题,均衡了曳引绳提拉轿厢的拉力,从而保证了轿厢系统运行的受力平衡和改善了3∶1悬挂形式下导靴的受力状况,提高了导靴受力使用寿命。
而且采用悬挂比为3∶1的悬挂方式,相对悬挂比为2∶1的方案,可将电机承担的电梯系统重量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电机所需转矩,降低了电机制作成本。
曳引主机上的主机曳引轮采用长圆柱型主机曳引轮,导向轮采用复绕轮,曳引绳以复绕方式绕在主机曳引轮与复绕轮之间。而且所述主机曳引轮与导向轮采用半圆型绳槽。
在上述电梯悬挂比为3∶1的前提下,将现有电梯中的带薄型曳引轮的永磁同步电机改为带长圆柱型曳引轮的永磁同步电机,将电机曳引轮的直径控制到更小,从而减少主机布置所需空间尺寸。
而且将曳引绳曳引形式采用复绕式,并将曳引轮与导向轮绳槽采用半圆型绳槽,减少曳引绳入槽、曳引绳绳股与绳槽之间摩擦,从而改善电梯运行的噪声和振动,提高了电梯运行舒适感。
上述轿厢悬挂反绳轮是位于轿厢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反绳轮。曳引绳从轿厢底部绕过轿底反绳轮,兜紧轿厢。
在对重侧,曳引绳一端绕过曳引主机上的主机曳引轮、对重反绳轮以3∶1的悬挂比连接对重。
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对重反绳轮、轿厢侧且位于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均布置在轿顶防护栏2的垂直投影面外侧。
这样主机曳引轮、反绳轮、导向轮的布置均布置在井道周边侧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电梯系统的紧凑布置,有利于满足国家电梯标准对无机房电梯的要求。
而且主机曳引轮布置在对重侧井道顶部靠近井道壁一侧、导向轮布置在轿厢侧井道顶部轿厢投影面外侧。
上述电梯悬挂装置的布置形式中最大限度利用了无机房电梯的空间尺寸,并降低了无机房电梯顶层高度,有利于减少电梯井道顶层高度,节约井道建筑的材料。
所以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悬挂比为3∶1的无机房电梯结构,突破现有各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布置的局限,很好的实现了优化结构、提高电梯运行效果、方便维护安装、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悬挂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梯悬挂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梯悬挂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梯悬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梯悬挂装置,包括曳引主机6、导向轮5、曳引绳3,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采用长圆柱型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采用复绕轮,曳引绳3以复绕方式绕在主机曳引轮与复绕轮之间。所述曳引轮与导向轮采用半圆型绳槽。在轿厢侧,曳引绳3一端绕过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轿厢悬挂反绳轮,之后该曳引绳3分为两组,一组31绕过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11上;另一组32绕过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远端反绳轮43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11上,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位于轿厢1上方的一侧,远端反绳轮43位于轿厢1上方的相对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轿厢悬挂反绳轮是位于轿厢1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反绳轮10。在轿厢侧,曳引绳3绕过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一侧向下,通过轿厢1的一侧,绕过轿厢1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反绳轮10,从轿厢1另一侧向上,兜紧轿厢,至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并在到达顶部时,通过2个顶部反绳轮: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和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由平行于轿厢1近端侧壁的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转向向下,直达轿厢1底部,固定在轿底绳头板11的一端上;另一组通过斜向的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导向轿厢1的另一侧,通过轿厢另一侧的远端反绳轮43转向下,直达轿厢1底部,固定在轿底绳头板11的另一端上,从而实现轿厢侧的悬挂比为3∶1的悬挂方式。
在对重侧,曳引绳3从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一侧向下,通过井道对重反绳轮8将曳引钢丝绳转向,通过三个悬挂对重反绳轮7将曳引绳连接在对重9上,实现对重侧悬挂比为3∶1的悬挂方式。
如图4所示,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对重反绳轮(包括井道对重反绳轮8和悬挂对重反绳轮7)、轿厢侧且位于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包括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远端反绳轮43)均布置在轿顶防护栏2的垂直投影面外侧。
而且主机曳引轮布置在对重侧井道顶部靠近井道壁一侧、导向轮5布置在轿厢侧井道顶部轿厢投影面外侧。
通过这种曳引绳布置方式,既实现悬挂比为3∶1的悬挂方式,又有效的将电梯所使用的井道布置轮:曳引主机6的曳引轮、导向轮5、悬挂对重反绳轮7、井道对重反绳轮8、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均布置在了轿顶防护栏2的外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国家标准对无机房电梯的要求;有效解决了3∶1悬挂型式轿厢1的均衡受力问题,实现左右基本均衡,并且不受轿厢1尺寸变化影响;也改善了导靴12的受力状况,提高了导靴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具体实施方案。比如,轿厢悬挂反绳轮还可以是位于轿厢1顶部两侧的两个轿顶反绳轮10。

Claims (9)

1、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包括曳引主机(6)、导向轮(5)、曳引绳(3),其特征在于:在轿厢侧,曳引绳(3)一端绕过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轿厢悬挂反绳轮,之后该曳引绳(3)分为两组,一组(31)绕过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11)上;另一组(32)绕过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远端反绳轮(43)连接固定在轿厢上的绳头板(11)上,第一近端分组反绳轮(41)、第二近端分组反绳轮(42)位于轿厢(1)上方的一侧,远端反绳轮(43)位于轿厢(1)上方的相对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采用长圆柱型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采用复绕轮,曳引绳(3)以复绕方式绕在主机曳引轮与复绕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曳引轮与导向轮采用半圆型绳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结构,其特征是:轿厢悬挂反绳轮是位于轿厢(1)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反绳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重侧,曳引绳(3)一端绕过曳引主机(6)上的主机曳引轮、对重反绳轮以3∶1的悬挂比连接对重(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对重反绳轮、轿厢侧且位于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均布置在轿顶防护栏(2)的垂直投影面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曳引轮布置在对重侧井道顶部靠近井道壁一侧、导向轮布置在轿厢侧井道顶部轿厢投影面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曳引轮、导向轮(5)、对重反绳轮、轿厢侧且位于轿厢顶部的反绳轮均布置在轿顶防护栏(2)的垂直投影面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曳引轮布置在对重侧井道顶部靠近井道壁一侧、导向轮布置在轿厢侧井道顶部轿厢投影面外侧。
CN 200610124091 2006-12-06 2006-12-06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Pending CN1974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24091 CN1974363A (zh) 2006-12-06 2006-12-06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24091 CN1974363A (zh) 2006-12-06 2006-12-06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4363A true CN1974363A (zh) 2007-06-06

Family

ID=3812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24091 Pending CN1974363A (zh) 2006-12-06 2006-12-06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743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893A (zh) * 2010-08-27 2010-12-22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顶检修平台
CN104428235A (zh) * 2012-07-04 2015-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9678036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立井超深距离大载重提升系统及其配重分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893A (zh) * 2010-08-27 2010-12-22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顶检修平台
CN104428235A (zh) * 2012-07-04 2015-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9678036A (zh) * 2018-12-13 2019-04-26 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立井超深距离大载重提升系统及其配重分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9377C (zh) 电梯
CN1035989C (zh) 驱动装置下置的牵引绳轮式电梯
KR101047348B1 (ko) 평형추가 없는 트랙션 시브 엘리베이터
CN1329273C (zh) 带有位于顶部的驱动电机的电梯系统
US9643817B2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CN1993288A (zh) 带有绳索张紧补偿系统的电梯
IL169664A (en) Elevators
CN1298367A (zh) 带有位于电梯轿厢和井道侧壁之间的驱动马达的电梯系统
CN1934022A (zh) 电梯
CN1299333A (zh) 具有位于配重内的驱动器的条带提升电梯
KR100351275B1 (ko) 머신룸 레스 엘리베이터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CN1429173A (zh) 电梯装置
EP1481935A1 (en) Elevaltor apparatus
CN1342130A (zh) 采用扁平软性绳索的双滑轮绳索提升器
CN1526632A (zh) 电梯
US20100126808A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802308A (zh) 电梯装置
CN1974363A (zh) 一种电梯悬挂装置
CN101061055A (zh) 电梯绳索配置
JP421625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77024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261342C (zh) 电梯轿厢
CN1787958A (zh) 低顶盖无机房型电梯构造
CN101522555B (zh) 无机房的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