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2258A -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2258A
CN1972258A CN200610149569.XA CN200610149569A CN1972258A CN 1972258 A CN1972258 A CN 1972258A CN 200610149569 A CN200610149569 A CN 200610149569A CN 1972258 A CN1972258 A CN 1972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lement
received signal
mistake
se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95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2258B (zh
Inventor
海木延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7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2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2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2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包括电路元件,该电路元件构成对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解调接收信号的解调器;解交织经交织的接收信号的解交织部分;纠正由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的纠错部分;以及控制至少一个电路元件的操作的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由对电路元件的控制引起的接收信号中的假设差错的量。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对电路元件的控制引起的接收信号中的差错。当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不能纠正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以减少由对电路元件的控制引起的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量。

Description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和解调处理的数字解调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该数字解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该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记录了该产品的记录介质以及数字接收器。
背景技术
用于解调已调制信号的数字解调装置中包括对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数字解调装置的控制器执行用于改变构成调谐器和解调器的电路元件的操作参数的各种控制。
然而,某些控制可能导致由数字解调装置处理的信号的差错。JP-A-2001-251275公开了一种被构造成使接收信号难以受通过在每一保护间隔周期内打开或关闭装置的电源进行的功率控制影响的数字解调装置。
然而,对JP-A-2001-251275的数字解调装置的控制可能仅在每一保护间隔周期中执行。另外,即使在保护间隔周期内执行控制,也可能存在该控制影响保护间隔周期之外的信号的情况。如果信号中产生的差错在保护间隔周期之外仍保持,则会带来不能从解调的信号中获得关于例如图像或声音的准确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包括保护间隔周期的任一周期中执行控制也能够从解调信号中获得准确信息的数字解调装置,以及提供该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该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记录了该产品的记录介质以及数字接收器。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构成了对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对来自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的解交织部分;纠正包括在已由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纠错部分;以及控制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当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无法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数字解调装置,该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构成对已被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对来自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的解交织部分;纠正包括在由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纠错部分;以及控制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该方法包括估算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的估算步骤;从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以及在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判定纠错部分无法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允许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的电路元件控制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数字解调装置,该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对来自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的解交织部分;纠正包括在由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纠错部分;以及控制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的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该产品使得该装置执行估算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的估算步骤;从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以及在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判定纠错部分无法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允许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的电路元件控制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解调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预期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是在实际执行控制之前估算的。然后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假设差错的量。当判定无法纠正差错时,控制电路元件以减少由于该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因此,可从解调信号中获得更准确的信息。由于关于是否能够纠正差错的判断是不管执行控制的周期种类如何而执行的,因此在包括保护间隔周期的任一周期中,该控制可在存在较少差错的范围内执行。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当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无法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该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改变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的量,以减少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并且当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能够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不改变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的量。根据这一特征,尽管当无法纠正差错时改变了控制的量,但当能够纠正差错时不改变控制的量。因此,在能够纠正差错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确保能够从产生了差错的信号中获得准确的信息。作为对比,在能够纠正差错的情况下,能确保对电路元件的适当控制。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当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无法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该电路元件以不改变电路元件的操作。根据这一特征,如果电路元件的操作中的改变导致差错不能被纠正,则不改变电路元件的操作。这基本上等效于没有执行对电路元件的控制。由此,可以确定避免控制会带来无法纠正的差错。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要由电路控制部分执行的控制是改变电路元件的功耗的控制。在改变功耗的控制的情况下,易于在信号中产生差错。即使在这一情况下,根据上述特征,也可执行控制来抑制差错。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CN比估算部分,该部分估算其中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产生假设差错的接收信号的CN比。根据这一特征,可通过估算的CN比来准确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导出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的阈值导出部分,且当由CN比估算部分估算的接收信号的CN比超过由阈值导出部分导出的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时,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纠错部分能够纠正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假设差错。根据这一特征,通过使用该阈值,可以容易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阈值导出部分在接收信号的解调方法、编码率以及有效码元长度的至少一个的基础上导出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根据这一特征,可根据适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系统来导出适当的阈值。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阈值导出部分被设置在调谐器中,且调谐器从解调器接收关于接收信号的解调方法、编码速率和有效码元长度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根据这一特征,在解调器的解调处理中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可获得用于导出阈值的准确信息。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导出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之前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控制前差错的量的差错量导出部分,且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和由差错量导出部分导出的控制前差错的量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根据这一特征,由于导出了操作控制前原始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的量,因此可根据控制前差错更准确地判断纠错可能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解调装置中,较佳的是差错量导出部分包括导出接收信号在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的差错率的差错率导出部分。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较佳的是该方法还包括导出接收信号在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的差错率的差错率导出步骤,并且在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从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和差错率导出步骤中导出的控制前差错率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纠正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根据这些特征,在导出的差错率的基础上,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差错量导出部分包括从指定值中导出接收信号在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的星座图的偏差的偏差导出部分。根据这一特征,在从指定值导出的星座图偏差的基础上,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确定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的定时的定时确定部分。根据这一特征,在关于差错是否能被纠正的判断的基础上,能以最优的定时执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该数字解调装置还包括以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电路元件的定时,在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分散的导频信号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执行波均衡的波均衡部分。根据这一特征,即使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分散的导频信号的可靠性由于因控制而产生的差错而变化,也可根据变化的可靠性执行适当的波均衡。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定时确定部分和波均衡部分分别被设置在调谐器和解调器中,且解调器从调谐器接收关于由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电路元件的定时的信息。根据这一特征,即使在差错在解调器中被纠正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执行控制的定时来执行适当的纠错。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用于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的定时,以使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置于接收信号中包括的一个码元的前沿。根据这一特征,由于控制是与码元的前沿时间相一致地执行的,因此会受到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的影响的码元可被抑制到最小。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还包括以由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电路元件的定时,在接收信号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改变纠错部分的纠错性能的性能改变部分。根据这一特征,即使接收信号的可靠性由于因控制而产生的差错而变化,也可根据变化的可靠性来执行适当的纠错。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定时确定部分和纠错部分分别被设置在调谐器和解调器中,且解调器从调谐器接收关于由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电路元件的信息。根据这一特征,即使在差错在解调器中被纠正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执行控制的定时来执行适当的纠错。
根据本发明,调谐器可包括RF放大器部分、混频器部分、滤波器部分、IF放大器部分、以及VCO-PLL部分,并且RF放大器部分、混频器部分、滤波器部分、IF放大器部分和VCO-PLL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由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来控制。根据这一特征,构成调谐器的每一电路元件可在关于差错是否能被纠正的判断的基础上得到最优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电路元件,以使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的多个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所占据的区域不会在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彼此重叠。根据这一特征,由于执行控制以使因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在解交织处理之后不会重叠,因此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可在能纠正差错的范围内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要由解交织部分执行的解交织处理可以是其中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码元在时间上重排的时间解交织处理,并且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次数可以不多于一次。根据这一特征,由于因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在时间解交织处理之后不会重叠,因此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可在能纠正差错的范围内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要由解交织部分执行的解交织处理是其中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码元在时间上重排的时间解交织处理;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指定其中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产生假设差错的差错码元的差错码元指定部分;且当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执行多次控制时,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由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以及由差错码元指定部分指定的差错码元中判断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电路元件控制部分的多次控制而会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根据这一特征,即使在多次控制是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执行的情况下,也可在能纠正差错的范围内执行控制。另外,通过指定产生差错的码元,能够更具体地评估在哪一范围内产生多少差错。因此,能够更正确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解调装置可适用于诸如蜂窝电话和数字电视接收器等对字符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程序数据执行再现处理的各种数字接收器。这一数字接收器从由本发明的数字解调装置解调的接收信号中获得关于字符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程序数据的信息,以再现字符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通过记录在诸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盘、软盘(FD)或磁光(MO)盘等可移动记录介质,或诸如硬盘等固定记录介质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来分发。或者,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通过诸如因特网等通信网络用无线或有线电通信手段来分发。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不是对于数字解调装置专用的。它可以是与用于信道选择处理和数字解调处理的程序协作以使通用处理器作为数字解调装置来操作的程序。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描述,可以更清楚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接收器的外视图;
图1B是示出包括在图1A的接收器中的数字解调装置的总体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B的装置中的调谐器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对由图2的调谐器接收的信号执行的及将要执行的交织和解交织的示例的表示;
图4A是示出包括在图1B的装置中的解调器的构造的框图;
图4B是示出包括在图4A的解调器中的解交织部分的构造的框图;
图4C是示出包括在图4A的解调器中的解码器的构造的框图;
图5是示出包括在图1B的装置中的控制器的控制对信号的影响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控制器的构造的框图;
图7是示出控制器的多次控制对信号的影响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控制器对码元的控制对信号的影响的时序图;以及
图9是示出控制器的控制的总体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解调装置。图1B示出了数字解调装置1的总体构造。在本说明书中,“电路元件”意味着构成调谐器的电路元件,或构成解调器的电路元件。更具体地,“电路元件”可对应于任何单元部分,例如构成图2所示的调谐器2的每一部分的电路;构成图4A所示的解调器3的每一部分的电路;或等效于构成电路之一的一个晶体管的电路元件。
本实施例的数字解调装置1作为数字接收器被设置在蜂窝电话201中,如图1A所示。由蜂窝电话201通过其天线接收的信号Sr由数字解调装置1解调。从自数字解调装置1输出的解调信号中取出关于字符、图像和声音的信息。然后再现该字符、图像和声音以通过电话201上设置的未示出的显示器和未示出的扬声器提供给蜂窝电话201的用户。注意,数字解调装置1可适用于除这一蜂窝电话之外的另一数字接收器,例如数字电视接收器、无线LAN设备或使用无线LAN的个人计算机。
如图1B所示,数字解调装置1中包括调谐器2、解调器3以及控制器4。调谐器2电链接到解调器3。调谐器2还电链接到天线等以通过天线等接收信号。调谐器2放大所接收的信号Sr,并将其转换成中频(IF)信号Si,该信号被发送到解调器3。解调器3接收从调谐器2发送的IF信号,解调该IF信号,并输出解调的信号。当采用如下所述的ISDB-T系统时,来自解调器3的解调信号是传输流(TS)信号。控制器4控制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操作。
构成调谐器2、解调器3和控制器4的每一电路元件可以是由被构造成提供每一功能的多个电路构成的电路部分;或者可以由通用CPU、RAM等以及如下所述的使CPU操作以提供每一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后一情况下,如下所述的控制部分4、解调器控制部分5、FFT部分33等通过组合诸如CPU等硬件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调谐器]
接着,将描述调谐器2。图2是示出调谐器2的构造的框图。
调谐器2中包括RF放大器部分21、混频器部分22、VCO-PLL部分23、滤波器部分24和IF放大器部分25。由调谐器2接收的信号SR被RF放大器部分21放大,然后被发送给混频器部分22。根据从控制器4发送的信道控制信号,VCO-PLL部分23基于对应于特定信道的频率生成混频信号,这就是信道选择处理。由VCO-PLL部分23生成的混频信号被发送到混频器部分22。混频器部分22将从RF放大器部分21发送的信号Sr和从VCO-PLL部分23发送的混频信号进行混频,以根据IF频率来生成IF信号Si。
由混频器部分22生成的IF信号被发送到滤波器部分24。滤波器部分24从自混频器部分22发送的IF信号中移除不必要的信号分量。其中移除了不必要的信号分量的IF信号被发送到IF放大器部分25、由IF放大器部分25放大、然后被发送到解调器3。
[接收信号]
接着,将描述由调谐器2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将描述对信号Sr的传输采用根据日本数字陆地广播的传输系统的情况。在这一情况下,由调谐器2接收的信号Sr与陆地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系统相符。作为用于ISDB-T系统的传输方法,采用了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方法。
如果对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解调装置的接收信号采用OFDM方法,则该信号已足够。由此,除ISDB-T系统之外,可采用欧洲的陆地数字视频广播(DVB-T)系统或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系统;韩国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系统;或用于无线LAN的IEEE802.11a/b/g/n系统。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没有天线的有线电视系统等,其中采用了OFDM方法和保护间隔方法。
OFDM方法是如下的传输方法。该方法是其中对数据传输使用频率不同的多个载波的多载波方法。OFDM方法中使用的载波具有彼此正交的波形。此处,“两个波形正交”意味着当各自表示波形振幅与时间的关系的函数彼此相乘然后在对应于一个周期的积分区间中对时间积分时值为零,即,函数的内积为零。
在数据传输时,根据要发送的每一数据值来调制(或映射)载波。如此调制(或映射)的多个载波叠加。由此,OFDM信号是通过根据数据值调制载波并叠加多个已调制载波来生成的。在OFDM方法中,如此生成OFDM信号等效于进行傅立叶逆变换。在以下描述中,有效码元长度意味着OFDM方法中使用的载波的频率间距的逆。
为了消除除直接波以外的延迟波的影响,在其中叠加了如上所述调制的多个载波的已调制信号中插入保护间隔。保护间隔是以已调制信号的每一有效码元长度的信号的一端被复制并插入到该有效码元长度的信号的另一端的方式来形成的。其中插入了保护间隔的已调制信号作为OFDM信号来发送。
由有效码元长度的信号和保护间隔组成的信号被称为一个码元。OFDM信号被构造为一系列多个码元。当接收到其中叠加了OFDM信号和在时间上有延迟地到达接收侧的反射波的信号时,接收信号中包括其中叠加了不同码元中包括的信号的部分。保护间隔用于取出其中未叠加包括在不同码元中的信号的部分。
在数字陆地广播中,对要由OFDM发送的数据执行编码以纠正因传输路径中产生的噪声和干扰波而引起的差错。对于编码,使用的是Reed-Solomon(RS)编码和Viterbi编码。在数字陆地广播中使用的RS编码中,要发送的204个字节的数据的最后16个字节用作校验位,且204个字节中的8字节差错可最大程度地纠正。
在Viterbi编码中,编码速率k/n被标准化为1/2到7/8,其中n表示要发送的已编码的数据的位数,而k表示编码之前的数据的位数。为恢复已被RS编码和Viterbi编码的数据,在接收侧执行RS解码和Viterbi解码。在本实施例中,“纠错是可能的”意味着解码之后的比特差错率不会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例如,当比特差错率在RS解码后不高于1×10-11时,RS解码和Viterbi解码的纠错是可能的。
根据传输路径的条件,存在引发突发差错,即差错在时间上或频率上在所发送的信号中集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进行Viterbi解码以恢复经Viterbi编码的信号之后,一般而言,存在引发突发差错的许多情况。在某一特定长度的信号中产生的差错要通过如上所述的纠错方法来纠正的情况下,对于可在该长度的信号中纠正的差错的数量有限制。因此,如果引发了如上所述的突发差错,则可能存在不可能纠错的情况。
在数字陆地广播中,对要通过所发送的信号来发送的数据执行各种交织处理,以使即使在所发送的信号中引发突发差错也可进行纠错。作为交织处理,有已知的位交织处理、字节交织处理、时间交织处理以及频率交织处理。如上所述的交织处理是在时间或频率上重排对应于所发送的信号中包括的信号的数据。具体地,时间交织处理用于在时间上重排时间上连续的多个信号。频率交织处理用于在频率上随机地重排频率上连续的多个载波。例如,时间交织处理和用于恢复经时间交织的数据的时间解交织处理如下执行。
图3是示出时间交织和解交织处理的示例的表示。图3示出交织和解交织处理之前和之后的三个信号。如图3所示,每一信号由时间上连续的多个码元Sb构成。
由多个已调制载波构成的OFDM信号Sr通过时间交织处理按预定的顺序,以对应于每一码元Sb的长度的数据为单位来重排,如图3所示。当发送如此排列的对应于数据的信号时,根据传输路径的条件,在信号的一部分中引发了突发差错101。在接收信号之后,在接收侧执行时间解交织处理。一旦通过时间交织处理重排,数据由时间解交织处理恢复为其原始的顺序。通过这一过程,在传输路径中在多个码元上引发的突发差错101由时间解交织处理分散到各个码元的差错102。
如图3所示,重排是由时间交织处理来执行的,以使每一码元移位到在时间交织处理之前在时间上晚于其原始位置的位置。另外,频率不同的载波中包括的码元的信号分别被包括在重排之后信号中时间上不同的位置中。
如上所述,即使引发了差错在时间上集中的突发差错,纠错也是可能的,因为在时间解交织之后,差错被分散。
在字节交织处理中,信号以字节为单位重排,以使数据以RS编码的204字节为单位来分散。在位交织处理中,信号以位为单位来重排。在频率交织处理中,码元在OFDM信号Sr中所包括的载波上重排。
在数字陆地广播中,除了上述之外,执行能量分散处理以防止由于数据偏差而引起的发送信号中的能量偏差。能量分散处理是通过在伪随机数据和与发送信号相一致的数据之间以位为单位实现异或运算以使数据随机来执行的。
[解调器]
接着,将描述解调器3。图4A是示出解调器3的构造的框图。如图4A所示,解调器3由诸如如下所述的ADC部分31等多个部分构成。
解调器3中包括ADC部分31、AFC码元同步部分32、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部分33、帧同步部分34、检测部分35、波均衡部分37和纠错部分36。解调器3对IF信号执行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
从调谐器2发送的IF信号被输入到ADC部分31。ADC部分31将输入的模拟IF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经转换的数字信号发送到AFC码元同步部分32。AFC码元同步部分32对从ADC部分31发送的数字信号执行诸如滤波处理等纠正处理。AFC码元同步部分32确定如下所述的FFT部分33进行的傅立叶变换的起始点,即码元同步点。AFC码元同步部分32然后将经同步的信号发送到FFT部分33。此外,AFC码元同步部分32导出关于指示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控制部分4。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包括252微秒的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1、504微秒的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2、以及1008微秒的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3。
当确定码元同步点时,将能够实现具有延迟地到达的延迟波的最小影响的最合适接收等的点设为同步点。作为确定同步点的一种方法,使用参考信号相关的方法;通过使用导频信号来纠正相移的方法;等等。
FFT部分33通过傅立叶变换,即通过时-频变换,来转换从AFC码元同步部分32发送的数字信号。对于该傅立叶变换,一般使用所谓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由于数字信号是OFDM信号,因此它具有已被傅立叶逆变换转换的波形,即,其中叠加了根据数据值来调制的多个载波的波形。FFT部分33从如此叠加的波中取出根据数据值调制的多个载波。FFT部分33然后重排对应于分发到各个载波的数据值的数字信号,以使信号以数据的原始顺序在时间上重排。FFT部分33由此再现了对应于OFDM信号生成之前的数据的数字信号。FFT部分33然后将数字信号发送到帧同步部分34。
帧同步部分34以帧为单位同步从FFT部分33发送的数字信号。一帧是由例如204个码元来构成的,且从一帧信号中获得一批TMCC信息。由帧同步部分34同步的数字信号被发送到波均衡部分37,并且还被发送到检测部分35。
在数字信号中包括的分散的导频信号等的基础上,波均衡部分37对已由帧同步部分34同步的数字信号执行波均衡处理。在通过波均衡纠正了信号之后,波均衡部分37将信号解调(或解映射)为对应于数据值的数字信号,然后将经解调(或解映射)的数字信号发送到纠错部分36。另外,在数字信号中包括的分散的导频信号等的基础上,波均衡部分37导出每一均衡的载波的星座图和指定值之间的差异,在本情况中,波均衡部分37担当偏差导出装置。波均衡部分37从导出的星座图和指定值之间的差异中取出关于接收信号的调制差错比(MER)或CN比的信息。波均衡部分37然后将MER或CN比发送到控制器4。
检测部分35取出包括在数字信号中的TMCC信息。检测部分35将取出的关于TMCC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4。TMCC信息中包含关于传输系统的信息,诸如用于载波的调制方法,如64QAM、16QAM或QPSK;例如1/2、2/3、3/4、5/6或7/8的卷积编码速率;保护间隔长度;等等。作为保护间隔长度,所采用的是有效码元长度的1/4、1/8、1/16和1/32。
如图4A所示,纠错部分36中包括解交织部分41、解码器42、以及能量反分散部分43。解交织部分41对从波均衡部分37发送的数字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作为解交织处理,有频率解交织处理、时间解交织处理、位解交织处理和字节解交织处理,这对应于如上所述的各种交织处理。对其执行了各种交织处理的数字信号通过上述各种解交织处理恢复成交织之前的数字信号。
解码器部分42对从波均衡部分37发送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处理包括Viterbi解码处理和RS解码处理。经Viterbi编码和RS编码的数字信号由上述解码处理恢复成编码之前的数字信号。
能量反分散部分43将从检测部分35发送的数字信号恢复为能量分散之前的数字信号。
这些种类的解交织、解码和能量反分散是按对应于在发送侧执行各种交织、编码和能量分散的顺序的顺序来执行的。在ISDB-T解调的情况下,按频率解交织、时间解交织、位解交织、Viterbi解码、字节解交织、能量反分散和RS解码的顺序来执行处理。
在纠正的差错数的基础上,纠错部分36计算数字信号的比特差错率,在这一情况下,纠错部分36用作差错率导出装置。纠错部分36将所计算的比特差错率发送到控制器4。比特差错率可以是通过Viterbi解码和RS解码纠正的比特数与紧接在比特解交织处理之后的信号的比特数的比率。或者,它可以是通过RS解码纠正的比特数与紧接在字节解交织处理之后的信号的比特数的比率。
[基于关于纠错是否可能的判断的控制]
控制器4对于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每一电路元件的操作执行各种控制。例如,控制器4控制调谐器2中包括的RF放大器部分21、混频器部分22、VCO-PLL部分23、滤波器部分4、和IF放大器部分25的每一个的功耗,以降低数字解调装置1的整体功耗。或者,控制器4控制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每一电路元件,以例如根据输入信号对RF放大器部分21和IF放大器部分25的强度,通过例如改变接收信号的放大程度或切换到不同放大程度的放大器来保持信号Si的强度恒定。
如上所述的控制器4的某些控制可能会导致接收信号中产生差错。图5是示出控制器4的控制对信号Si的影响的时序图。曲线71表示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产生的噪声的强度。曲线71示出了在信号Si中包括的码元Sb的码元73范围内噪声74的产生。噪声74的产生导致信号Si中差错的产生。
为考虑到噪声的影响,使用通过以下表达式1示出的CN比。在表达式1中,Cd和Nd表示载波的电功率和每一码元的噪声。
[表达式1]
Figure A20061014956900211
在噪声中,存在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产生的噪声。除这些噪声之外,存在接收信号Sr中包括的噪声和在调谐器2接收信号Sr并将其转换成IF信号Si期间所产生的噪声的总噪声。当用Ni表示前一噪声的电功率,并用No表示后一噪声的电功率时,包括由图5的曲线71所示的噪声74的码元73的CN比由以下表达式2给出。
[表达式2]
Figure A20061014956900212
曲线72a表示如此获得的信号Si的CN比。在以下描述中,如果没有另外指明,则假定在调谐器2接收到信号之前在噪声中没有产生时间上的变化,且由此接收是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由曲线72a表示的CN比在码元73的范围内由于噪声74而下降,且在其它范围内保持在某一特定值。
当纠错部分36在控制器4的控制之后执行纠错时,对信号Si执行解交织处理。在解交织处理中,时间解交织将出现在曲线72a上的噪声74的影响均匀地分散在由图5中交替的长短虚线的箭头所示的范围内。由此,解交织处理之后信号的等效CN比由曲线72b给出。在该示例中,分散了噪声74的影响的范围与通过时间解交织分散了码元73中包括的信号的范围,即交织长度Li的范围重合。
通过如此在时间交织长度Li上分散噪声74的影响,由曲线72b表示的等效CN比由以下表达式3给出。在表达式3中,n表示时间交织长度Li的范围内包括的码元数。
[表达式3]
根据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如此通过时间解交织来分散的事实,控制器4如下控制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每一电路元件的操作。图6是示出控制器4的构造的框图。控制器4中包括差错估算部分91、估算值计算部分92、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和操作控制部分94。
差错估算部分91估算如果控制器4控制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每一电路元件的操作则将在信号Si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更具体地,从要由控制器4控制的电路元件和/或控制程度中导出对应于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的量的噪声的量。或者,差错估算部分91可从关于这些参数的噪声量相对于电路元件和/或控制程度的函数中导出会产生的噪声量Ni。
用作CN比估算装置的估算值计算部分92从由差错估算部分91导出的噪声量Ni、从AFC码元同步部分32发送的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从检测部分35发送的TMCC信息、以及从波均衡部分37发送的关于CN比的信息中计算由表达式3给出的等效CN比。更具体地,估算值计算部分92从解调器3发送的关于CN比的信息、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以及关于TMCC信息中包括的时间交织的信息中获得时间交织长度范围内的Cd和No的均值,它是控制前的差错量。估算值计算部分92然后通过使用表达式3,从Cd和No的均值和由差错估算部分91导出的噪声量Ni中计算等效CN比。
在由估算值计算部分92计算的等效CN比的基础上,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2判断信号Si中的差错是否能通过纠错部分36中的RS解码和Viterbi解码来纠正。更具体地,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中持有等效CN比的阈值。当由估算值计算部分92计算的等效CN比超过该阈值时,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纠正是可能的。相反,当由估算值计算部分92计算的等效CN比未超过该阈值时,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纠正是不可能的。
保持在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中的等效CN比的阈值被设为可通过RS解码和Viterbi解码来进行纠错的最小值。然而,可进行纠正的最小值根据载波的调制方法、卷积编码的编码速率等变化。因此,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中持有示出载波的调制方法等与各种阈值之间的对应性的表,并从该表和TMCC信息中获得适当的阈值,在这一情况下,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用作阈值导出装置。
在信号Si处于不稳定条件的情况下,等效CN比的阈值可被设为大于上述可进行纠正的最小值的值。由此,即使在CN比变化或信号密度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下降的情况下,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也可更确定地判断纠正是否可能。相反,在信号Si处于稳定条件的情况下,等效CN比的阈值可被设为接近上述可进行纠正的最小值的值,因为相信CN比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变化。由此,可更确信地确保控制器4的必要控制。
估算值计算部分92可以不使用从检测部分35发送的关于CN比的信息,而是使用从FFT部分33发送的指示星座图与指定值的偏差的MER。或者,假定噪声分量是高斯噪声,则由表达式2给出的CN比可等效地从MER中获得。或者,从纠错部分36发送的差错率和由差错估算部分91导出的噪声量中,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可判断纠正是否可能。
在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的判断结果的基础上,操作控制部分94控制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每一电路元件。如果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不能纠正由于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则操作控制部分94改变控制的量以减少由于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改变控制的量包括停止控制本身。
例如,如果将调谐器2中包括的电路元件的功耗减少W(大于0)的控制导致产生某些差错,则由于减少功耗的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通过停止减少功耗的控制而减小,或者通过执行将功耗减少更少的减少量的控制来减小。因此,如果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被估算为由于将功耗减少W的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不能被纠正,则操作控制部分94停止对电路元件的将功耗减少W的控制,或者将控制改为将功耗减少V(小于W但大于0)的控制。同样,如果对RF放大器21等的将接收信号的放大程度增加U(大于0)的控制导致产生差错,且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该差错不能被纠正,则操作控制部分94停止改变接收信号的放大程度的控制,或者将该控制改为将接收信号的放大程度改变T(小于U但大于0)的控制。
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由于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可被纠正时,操作控制部分94执行该控制而不改变控制程度。例如,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由于将调谐器2中包括的电路元件的功耗减少W(大于0)的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能被纠正时,操作控制部分94执行该控制而不对将调谐器2中包括的电路元件的功耗减少W(大于0)的控制进行任何改变。
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可被纠正时,可认为存在这样的空间,其中即使增加控制程度也可纠正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因此,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差错可被纠正时,操作控制部分94可用增加的控制程度来执行控制。在这一情况下,操作控制部分94可在其中持有这样的表或函数,其中对应于控制程度的增加的差错量的增加与要控制的电路元件和控制的内容有关。在该表或函数的基础上,操作控制部分94可确定其中差错可被纠正的范围内控制程度的增加量。
如图5所示,由于码元73的范围内执行的控制而产生的噪声74的影响在时间交织长度Li的范围上扩散。操作控制部分94控制调谐器2等的电路元件,其中控制定时在时间上相隔大于时间交织长度Li的间隔,以使由于噪声74而产生的差错的范围在时间解交织之后不会重叠,如图5所示。由此,由多次控制引起的差错不会重叠,且纠错部分36可以更确信地纠正信号Si中的差错。
如图5所示,控制器4的控制较佳地与码元的前沿相一致地开始。由此,被由于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影响的码元数变为最小,且其中差错无法被纠正的码元数变为最小。更具体地,操作控制部分94预测在操作中要控制的电路元件处理信号Si的定时。操作控制部分94然后恰好与电路元件处理信号Si中包括的码元的前沿的定时同时地开始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
操作控制部分94将关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信息给予波均衡部分37。在由操作控制部分94给出的关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信息的基础上,波均衡部分37通过使用分散的导频信号来执行波均衡。此时,由于对应于操作控制部分94执行控制的定时的分散的导频信号是不准确的,因此在分散的导频信号的可靠性较低的假设下执行可靠性加权。然后在加权的基础上执行波均衡。这可减小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产生的差错的影响。
在另一情况下,由操作控制部分94如上所述地确定的关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信息可被给予纠错部分36,以使纠错部分36可在关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信息的基础上自己改善其纠错性能。由此,可确信地确保用于纠正由于控制而产生的差错的纠正性能。
接着,将描述通过诸如Viterbi编码等卷积编码来编码的信号中所包括的数据中的纠错的示例。当对信号执行卷积编码时,编码信号是依赖于输入信号中包括的每一数据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的排列顺序的输出。另一方面,在其中预定量的数据连续的数据串中,在输入信号的强度的基础上事先对数据的每一排列顺序设定权重。在预设的权重的基础上,由于产生了差错而不按其原始的数据排列的数据串被纠正为按靠近差错生成之前的正确排列顺序的排列顺序的数据串。
在上述基础上,可如下执行纠错性能的上述改变。即,当由操作控制部分94执行控制时,在信号中对应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一部分处产生差错,且由此信号在该位置处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准确的数据排列不再由如上所述的预设权重再现。由此,用于包括对应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位置处的数据的数据串的权重改为降低该位置处的数据的可靠性的权重。然后在改变的权重的基础上执行纠错。由此,执行了比基于由于操作控制部分94的控制而降低的可靠性的纠错更准确的纠错。
当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执行控制器4的多次控制时,由于各个控制而产生的差错重叠。图7是在执行了多次控制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如曲线81所示,由于三次控制而产生的噪声84出现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曲线82a示出了被噪声84影响的码元83a、83b和83c的CN比。在时间解交织之后,对码元83a到83c的影响如曲线82b所示地分散。即,对码元83a到83c的影响被分散到t1到t4的时间段、t2到t5的时间段以及t3到t6的时间段。由此,各时间段的影响重叠地出现。
即使在以上情况下,控制器4也在关于预期因多次控制而产生的差错是否能被纠正的判断的基础上控制调谐器2等的电路元件的操作。更具体地,差错估算部分91估算由于控制而会产生的噪声84的量,并指定会被噪声影响的码元83a到83c。即,在图7中,指定了产生相应噪声84的位置处的时间t1、t2和t3。接着,估算值计算部分92在由差错估算部分91估算的噪声和指定的码元83a到83c的位置的基础上计算等效CN比。如此计算的是时间段t1到t2和时间段t5到t6的等效CN比、时间段t2到t3和时间段t4到t5的等效CN比、以及时间段t3到t4的等效CN比。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通过将由估算值计算部分92导出的每一等效CN比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纠正的可能性。在判断结果的基础上,操作控制部分94控制电路元件的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指定会被噪声影响的码元,即差错码元,可准确地导出由于噪声而会产生的差错的重叠状态以及各时间段之间的等效CN比的差异。由此,即使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执行多次控制的情况下,也可准确地判断纠错是否可能。
如图8的噪声104所示的单次控制的影响出现在两个码元上的信号Si上的情况类似于执行多次控制的情况。即,由于单次控制而在相应码元103a和103b的范围内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如由表示时间解交织之后的差错量的曲线102b所示地重叠地出现。即使在这一情况下,与以上执行多次控制的情况一样,控制器4在关于差错是否可被纠正的判断的基础上控制调谐器2等的电路元件的操作。
[总体流程]
接着,将描述在由控制器4对差错是否能被纠正的判断的基础上对调谐器2等的电路元件的控制的总体流程。图9是示出该总体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控制器4从解调器3获得包括有效码元长度的模式和接收信号的传输方法的TMCC信息。接着,在步骤S2,控制器4判断当前模式是否为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对调谐器2等的电路元件执行多次控制的模式,该模式在下文中被称为A;或者当前模式是否为在时间交织长度的时间范围内仅执行一次控制的模式,该模式在下文中被称为模式B。模式已根据接收信号的条件和/或要由控制器4执行的控制的种类被事先设为模式A或B。当控制器4判断当前模式为模式A时,即步骤S2中的“否”,则控制器4然后在步骤S3判断当前时间是否为由于当前时刻对电路元件的控制而在码元的前沿处产生差错的定时。当控制器4判定当前时间不是由于当前时刻对电路元件的控制而在码元的前沿处产生差错的定时,即步骤S3中的“否”,则该流程然后返回到步骤S3。
另一方面,当控制器4在步骤S3中判定当前时间是由于当前时刻对电路元件的控制而在码元的前沿处产生差错的定时,即步骤S3中的“是”,则差错估算部分91然后在步骤S4估算由于该控制而预期会产生的差错的量,并指定预期会产生差错的码元。另外,估算值计算部分92在步骤S4从由差错估算部分91估算的差错量以及由差错估算部分91指定的码元位置中计算等效CN比。在一种修改方案中,等效CN比可以在由解调器3的纠错部分36导出的差错率的基础上计算。
接着,在步骤S5,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断纠错部分36是否能纠正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预期会产生的差错。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定差错不能被纠正时,即步骤S5中的“否”,则操作控制部分94执行改变控制量之后的控制,或者停止控制本身,作为步骤S9中的控制2。控制器4的控制然后结束。
另一方面,当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在步骤S5判定由于控制器4的控制而产生的差错可被纠正时,即步骤S5中的“是”,则操作控制部分94然后在步骤S6判定是否应增加控制量。是否应增加控制量是在由估算值计算部分92计算的等效CN比与可纠正差错的等效CN比的阈值之间的差异是否较宽的基础上判断的。
当操作控制部分94在步骤S6中判定应增加控制量,即步骤S6中的“是”,则操作控制部分94然后在可纠正差错的范围内确定控制量的增加,然后在将控制量增加所确定的增加量之后控制电路元件,作为步骤S8中的控制3。控制器4的控制然后结束。另一方面,当操作控制部分94在步骤S6中判定不应增加控制量时,即步骤S6中的“否”,则操作控制部分94然后控制电路元件而不改变控制量,作为步骤S7中的控制1。此时,操作控制部分94可执行控制,并且纠错部分36在关于控制开始定时的信息的基础上自己改善其纠错性能。控制器4的控制然后结束。
当控制器4在步骤S2中判定当前控制模式是模式B时,该流程然后前进到步骤S10,其中控制器4判断在最后一次控制之后是否经过了不少于一个时间交织长度的时间段。当控制器4判断已经过了不少于一个时间交织长度的时间段时,即步骤S10中的“是”,则该流程然后前进到步骤S3。当控制器4判定尚未经过不少于一个时间交织长度的时间段时,即步骤S10中的“否”,则重复步骤S10的处理。
[修改方案]
将描述对该实施例的修改方案。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重排码元以使每一码元被置于在时间上晚于交织之前的位置的位置的时间交织。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采用块交织的情况,在块交织中,在信号中的预定范围的块内执行重排。或者,本发明可应用于执行字节解交织的情况,在字节解交织中,与时间解交织一样,执行重排以使每一码元置于时间上晚于交织之前的位置的位置。
或者,如上所述的控制可根据频率解交织的处理来执行。在这一情况下,纠正可能性判断部分93判断通过频率解交织分散的差错是否能由纠错部分36来纠正。或者,根据其中差错通过频率解交织分散的范围,判断是否应当执行控制;应当执行多少次控制;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假定信号处于稳定条件。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中信号处于不稳定条件的情况。例如,尽管以时间交织长度为单位的平均等效CN比是通过上述表达式3来计算的,但是可以计算更小单位的CN比。由于由此可计算更准确的CN比,因此即使在信号处于不稳定条件且表达式3中的噪声No的强度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变化的情况下,也可确信地判断差错是否能被纠正。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一个码元中执行一次控制。然而,可在同一码元中执行多次控制。在这一情况下,使用通过将由差错估算部分91导出的由于两次控制而产生的噪声相加获得的值来计算CN比。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4形成于调谐器2和解调器3的外部。然而,控制器4的各部分可以形成于调谐器2或解调器3的内部。或者,控制器4可以由诸如蜂窝电话等其中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调制装置的信息终端设备中的主CPU以及使该CPU作为控制器4来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4的控制是与码元的前沿相一致地执行的。然而,控制也可用任何定时来执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数字解调装置被描述为主要根据ISDB-T系统来处理数字信号。当本发明应用于根据不同于ISDB-T系统的另一传输系统来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解调装置时,上述实施例中主要应用于ISDB-T系统的技术术语可用对应于不同于ISDB-T系统的其它传输系统中的相应技术术语的那些术语来替代。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部分35从接收信号中取出TMCC信息。然而,在另一传输系统的情况下,数字解调装置可具有从接收信号中取出对应于TMCC信息的信息作为关于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的特征。
尽管结合以上列出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很明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因此,以上陈述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旨在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27)

1.一种数字解调装置,包括:
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
解交织部分,所述解交织部分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
纠错部分,所述纠错部分纠正已由所述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以及
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中至少一个的操作,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所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纠错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
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已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改变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的量,以减少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以及
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已判定所述纠错部分能够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不改变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的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已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以不改变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要由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执行的控制是改变所述电路元件的功耗的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CN比估算部分,所述CN比估算部分估算其中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产生假设差错的接收信号的CN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导出所述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的阈值导出部分,以及
当由CN比估算部分估算的所述接收信号的CN比超过由所述阈值导出部分导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所述纠错部分能够纠正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假设差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导出部分在所述接收信号的解调方法、编码率和有效码元长度的至少一个的基础上导出所述接收信号的CN比的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导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调谐器中,且所述调谐器从所述解调器接收关于所述接收信号的解调方法、编码率和有效码元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差错量导出部分,所述差错量导出部分导出在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控制前差错的量,以及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所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和由所述差错量导出部分导出的控制前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量导出部分包括差错率导出部分,所述差错率导出部分导出在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所述接收信号的差错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量导出部分包括偏差导出部分,所述偏差导出部分从指定值中导出在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所述接收信号的星座图的偏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定时确定部分,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定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波均衡部分,所述波均衡部分以由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定时,在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分散的导频信号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执行波均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确定部分和所述波均衡部分分别被设置在所述调谐器和所述解调器中,以及
所述解调器从所述调谐器接收关于由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定时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定时,以使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被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被置于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的一个码元的前沿处。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还包括性能改变部分,所述性能改变部分以由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定时,在所述接收信号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改变所述纠错部分的纠错性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确定部分和所述纠错部分分别被设置在所述调谐器和所述解调器中,以及
所述解调器从所述调谐器接收关于由所述定时确定部分确定的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定时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器包括RF放大器部分、混频器部分、滤波器部分、IF放大器部分和VCO-PLL部分,以及
所述RF放大器部分、所述混频器部分、所述滤波器部分、所述IF放大器部分和所述VCO-PLL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要由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来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以使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的多次控制而会产生的差错所占据的区域在所述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不会彼此重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要由所述解交织部分执行的解交织处理是在时间上重排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码元的时间解交织处理,以及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次数不多于一次。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要由所述解交织部分执行的解交织处理是在时间上重排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码元的时间解交织处理;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包括差错码元指定部分,所述差错码元指定部分指定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产生假设差错的差错码元;以及
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执行多次控制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由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以及由所述差错码元指定部分指定的差错码元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的多次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
22.一种数字解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解交织部分,所述解交织部分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纠错部分,所述纠错部分纠正已由所述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以及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所述方法包括:
估算步骤,所述估算步骤估算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
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从所述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纠正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以及
电路元件控制步骤,所述电路元件控制步骤在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允许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差错率导出步骤,所述差错率导出步骤导出在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之前所述接收信号的差错率,以及
在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从在所述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以及所述差错率导出步骤中导出的控制前的差错率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要由所述解交织部分执行的解交织处理是在时间上重排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码元的时间解交织处理,以及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在时间交织长度的范围内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次数不多于一次。
25.一种用于数字解调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解交织部分,所述解交织部分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纠错部分,所述纠错部分纠正已由所述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以及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所述产品使得所述装置执行:
估算步骤,所述估算步骤估算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
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从所述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以及
电路元件控制步骤,所述电路元件控制步骤在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允许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26.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数字解调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数字解调装置包括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解交织部分,所述解交织部分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纠错部分,所述纠错部分纠正已由所述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以及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所述产品使得所述装置执行:
估算步骤,所述估算步骤估算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操作的量;
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从所述估算步骤中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以及
电路元件控制步骤,所述电路元件控制步骤在所述纠正可能性判断步骤中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允许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27.一种包括数字解调装置的数字接收器,所述数字解调装置包括:
多个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构成对已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信道选择处理的调谐器以及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接收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解调器;
解交织部分,所述解交织部分对来自所述调谐器的交织的接收信号执行解交织处理;
纠错部分,所述纠错部分纠正已由所述解交织部分解交织的接收信号中包括的差错;以及
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估算由于对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假设差错的量,
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从所估算的假设差错的量中判断所述纠错部分是否能够纠正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
当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判定所述纠错部分不能纠正将会包括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差错时,所述电路元件控制部分控制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以减少由于对所述电路元件的操作的控制而会在所述接收信号中产生的差错的量,
所述接收器在所述数字解调装置解调的接收信号的基础上,对字符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和程序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执行再现处理。
CN200610149569.XA 2005-11-21 2006-11-20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2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5323 2005-11-21
JP2005-335323 2005-11-21
JP2005335323A JP3930525B2 (ja) 2005-11-21 2005-11-21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そ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2258A true CN1972258A (zh) 2007-05-30
CN1972258B CN1972258B (zh) 2010-10-20

Family

ID=3805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956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2258B (zh) 2005-11-21 2006-11-20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61133B2 (zh)
JP (1) JP3930525B2 (zh)
CN (1) CN19722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81A (zh) * 2009-05-08 2010-12-08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信号解调装置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7633B1 (ja) * 2005-11-21 2007-05-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JP4245602B2 (ja) * 2005-11-25 2009-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541291B2 (ja) * 2005-12-09 2010-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559351B2 (ja) * 2005-12-21 2010-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受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処理装置
US8206260B2 (en) 2006-06-29 2012-06-26 Nsk Ltd. Toroid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nit
WO2009055586A2 (en) * 2007-10-23 2009-04-30 Mediaphy Corporation Channel virtualization for mobile video
KR101531269B1 (ko) * 2009-02-19 2015-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송신장치, 송신방법 및 디지털 수신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65815C (en) * 1993-06-21 1999-06-01 Kaoru Tatsumi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TW465234B (en) * 1997-02-18 2001-11-21 Discovision Ass Single chip VLSI implementation of a digital receiver employ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3355295B2 (ja) * 1997-11-13 2002-12-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送受信装置
JP3217307B2 (ja) * 1997-11-18 2001-10-0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
JP3392028B2 (ja) * 1997-11-28 2003-03-31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階層化伝送ディジタル復調器
JP3177957B2 (ja) * 1998-01-28 2001-06-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誤り訂正を含む復調回路
JP2000196521A (ja) * 1998-12-25 2000-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GB2354412A (en) * 1999-09-18 2001-03-21 Marconi Comm Ltd Receiver which optimises detection thresholds in response to the error rates of each data level
JP4351783B2 (ja) 2000-03-08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復調装置
US6772388B2 (en) * 2000-12-06 2004-08-03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ptimal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s
CN1667986A (zh) * 2004-03-08 2005-09-14 信息技术实验室 自适应调制解调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247026C (zh) * 2004-04-30 2006-03-22 清华大学 面向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广播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604646B (zh) * 2004-10-29 2010-09-01 清华大学 降低手持移动多媒体电视广播设备功耗的方法
GB2439685B (en) * 2005-03-24 2010-04-28 Siport Inc Low power digital media broadcast receiver with time division
US7693224B2 (en) * 2005-03-30 2010-04-06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adaptive threshold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81A (zh) * 2009-05-08 2010-12-08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信号解调装置及其方法
CN101909181B (zh) * 2009-05-08 2013-12-04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信号解调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42917A (ja) 2007-06-07
US7861133B2 (en) 2010-12-28
JP3930525B2 (ja) 2007-06-13
US20070118788A1 (en) 2007-05-24
CN1972258B (zh)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2258B (zh)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CN1984106B (zh) 数字解调装置、数据接收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装置的计算机产品以及其上记录该产品的记录介质
US7221720B2 (en) Decoders for many-carrier signals, in particular in DVB-T receivers
JP4709738B2 (ja) 受信装置
JP3662579B2 (ja) Ofdm信号受信装置及びofdm信号受信方法
EP1221793B1 (e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ata decisions for multicarrier reception
AU200127599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ulse with modulation
US20030152020A1 (en)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 by means of radio signals with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JP4476915B2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デジタル復調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デジタル受信装置
JP4018925B2 (ja) 信号構成および送信装置ならびに受信装置
JP4291848B2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972259B (zh) 数字解调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字接收器
JP4541291B2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101221660B1 (ko) 단일 반송파 변조 신호 및 다중 반송파 변조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수신기, 복조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US8279986B2 (en) Digital receiver,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thereon the product
KR19990058954A (ko) 디지털 방송수신 방법
JP2008154215A (ja) 受信状態の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受信装置
JP2007259007A (ja) 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デジタル受信装置、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デジタル復調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3258761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の同期復調回路
KR20060070392A (ko) 단일 반송파 변조 신호 및 다중 반송파 변조 신호를처리하는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수신기 및 수신 방법
JP2005057432A (ja) インターリーブ送信装置、インターリーブ受信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リーブ伝送プログラム
GB2391776A (en) A multi-carrier receiver comprising soft decision quantising means, a Viterbi decoder and a Reed Solomon decoder
KR20060070387A (ko) 단일 반송파 변조 신호 및 다중 반송파 변조 신호를처리하는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수신기 및 수신 방법
JP200900530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