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784A - 棒状物品供给机 - Google Patents

棒状物品供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1784A
CN1951784A CN 200510118083 CN200510118083A CN1951784A CN 1951784 A CN1951784 A CN 1951784A CN 200510118083 CN200510118083 CN 200510118083 CN 200510118083 A CN200510118083 A CN 200510118083A CN 1951784 A CN1951784 A CN 1951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groove
cylinder
lower cylinder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180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1784B (zh
Inventor
远藤勇夫
越智奉文
增田明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1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1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784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过滤嘴的供给机包括:从料斗(8)将过滤嘴(F)一根一根取出的上部滚筒(10);把过滤嘴(F)从上部滚筒(10)接受的下部滚筒(78);及把从下部滚筒(78)用喷出的压缩空气排出的过滤嘴(F)引导向过滤嘴附属装置的移送管;料斗(8)具有位于上部滚筒(10)转动的转入侧的侧壁(14),该侧壁(14)包括:下部倾斜部分(18)、从上部滚筒(10)开始以第一斜角θ1向上方延伸,垂直部分(20)、与下部倾斜部分(18)相连,上部倾斜部分(22)、与垂直部分(20)以第二斜角θ2相连,及多个喷气孔(24)、形成于垂直部分(20),沿下部倾斜部分(18)吹出压缩空气;第一斜角θ1被设定为60°、第二斜角θ2被设定为76°。

Description

棒状物品供给机
本申请为株式会社东京自动机械制作所于2002年6月13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题为“棒状物品供给机”的申请号为02122796.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过滤嘴香烟制造中使用的过滤嘴等棒状物品向消耗装置供给的供给机。
背景技术
如实开昭60-177109号公报及特开平8-58972号公报所公开的复式供给机,该供给机在料斗的下部装有上下配置的带槽滚筒。而特开平7-14796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单式供给机,该供给机在料斗的下部仅装有一个带槽滚筒。另外,作为棒状物品的过滤嘴蓄存在料斗中。
两种形式的供给机都是通过带槽滚筒的转动,从料斗中将过滤嘴一根一根取出,被取出的过滤嘴在带槽滚筒上移送。在以后的移送过程中,过滤嘴受到压缩空气的排出压力,从供给机排入移送管内,然后通过移送管与压缩空气气流一起供给作为消耗装置的过滤嘴香烟制造机。
更详细说就是,带槽滚筒的外周面上有多个取出槽,这些取出槽在带槽滚筒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随着带槽滚筒的转动,各取出槽进入料斗的出口内接受过滤嘴,将接受到的过滤嘴从料斗取出。然后,取出槽在带槽滚筒的转动方向上通过规定的转角位置时,向取出槽供压缩空气的排出压,该排出压将取出槽内的过滤嘴排出到移送管内。即,压缩空气的排出压继续向带槽滚筒供给。另外,在复式供给机的情况下,其被供排出压的带槽滚筒是下侧的带槽滚筒。
近年来,随着过滤嘴香烟制造机的运转速度日益高速化,就要求这种供给机的过滤嘴的供给速度也要更加高速化。
为谋求供给机的高速化,首先在使带槽滚筒的圆周速度高速化的同时,还必须使过滤嘴的排出压为高压。
但,带槽滚筒的圆周速度一快的话,从料斗取出过滤嘴就变得不稳定。更详细说就是,带槽滚筒的圆周速度一变为高速,取出槽的移动速度也随之变快,而对这个移动速度来说,过滤嘴落入取出槽的速度跟不上。其结果就是取出槽的接受过滤嘴失败,以空的状态从料斗的出口离开了。
为消除上述的不良情况,特开昭60-177109号公报公开的供给机上,装有朝向带槽滚筒外周面喷出压缩空气的喷气孔,该喷气孔装在料斗一边的侧壁上。这里,前述一边的侧壁是指料斗的两个侧壁中,按带槽滚筒的转动方向来说位于上流的侧壁。
当压缩空气从上述喷气孔喷出时,压缩空气流将料斗内的过滤嘴强制地向带槽滚筒、即其上的取出槽下推。这种对过滤嘴的下推虽加快了过滤嘴向取出槽的落下速度,但仅靠利用压缩空气来提高落下速度还不足以应对带槽滚筒的高速转动。
更详细说就是,在上述供给机的情况下,料斗一边的侧壁,其下部向带槽滚筒倾斜,该下部的倾斜坡度比较缓。具体地说就是,一边侧壁的下部相对水平面成30°角地倾斜。因此,与一边侧壁的下部接触的一列过滤嘴,实际上被一边侧壁的下部支持,承受着堆积在上部的过滤嘴的全部重量。因此,上述压缩空气的喷出压即使加在了一列过滤嘴上,过滤嘴向取出槽的流下速度也不能很快。
另一方面,即使取出槽接受到过滤嘴,也由于带槽滚筒的高速转动使过滤嘴的接受姿势不稳定。即,过滤嘴易成倾斜状态被取出槽接受。
过滤嘴在取出槽内一倾斜,在前述的复式供给机的情况下,则使过滤嘴从上部的带槽滚筒向下部的带槽滚筒的交接即转交不稳定,而在单式供给机的情况下,则过滤嘴不能以过滤嘴的轴线方向让其端面正确接受压缩空气的喷出压。从而使过滤嘴不能稳定排出,在取出槽与移送管间易发生过滤嘴堵塞。
而且公知的供给机不论哪种形式,均采用了降低带槽滚筒的转动阻力的装置,即采用了带槽滚筒对箱体为非接触状态支承的构造,该支承构造确保带槽滚筒的两端面与箱体间及带槽滚筒的外周面与箱体间分别有间隙。
带槽滚筒的支承构造中,上述的各间隙的大小受零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很大影响,将各间隙正确保持在所希望的大小非常困难。因此,向带槽滚筒断续供给高压的喷出压时,高压的压缩空气通过上述的间隙断续泄漏,该泄漏会使带槽滚筒沿其径方向及轴线方向产生振动。这种带槽滚筒的振动引起带槽滚筒与箱体间的干涉,有可能使带槽滚筒无法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物品供给机,可维持从料斗将棒状物品稳定取出并将棒状物品稳定排出,同时,可以使棒状物品的供给速度高速化。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棒状物品供给机,作为前提包括:料斗,储存棒状物品;上部滚筒,具有可闭塞料斗出口的外周面,并向一个方向转动,在上部滚筒的外周面上,沿上部滚筒圆周方向有等间隔设置的多个取出槽,这些取出槽随着上部滚筒的转动,通过料斗出口,并在此时将料斗内的棒状物品一根一根地吸引、接受后,从料斗中取出;下部滚筒,与上部滚筒邻接设置,转动方向与上部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下部滚筒的外周面上,沿下部滚筒圆周方向有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移送槽,这些移送槽随着下部滚筒的转动与上部滚筒的取出槽依次对准,从取出槽接受棒状物品并将接受到的棒状物品移送;箱体,配置在下部滚筒的外部、支承下部滚筒并使其转动自如,箱体上设有排出口,排出口随着下部滚筒的转动,能与移送槽的一端顺次连通;移送管,与排出口连接,为棒状物品的移送导向;压缩空气喷射装置,在移送槽与排出口连通时向移送槽的另一端喷射压缩空气,将移送槽内的棒状物品通过排出口排向移送管内。
即,本发明适用于前述的复式供给机,具有以下记载的种种特征。
本发明的供给机包括料斗内可使向上部滚筒外周流下的棒状物品形成列、并使该列的流下速度提高的装置。
具体说就是,料斗上按上部滚筒的转动方向来说具有位于上流的一边的侧壁。而此时,上述装置则包括:下部倾斜部分,它形成了一边侧壁的下部,下部倾斜部分与上部滚筒的外周面保持第一斜角并向上方延伸,第一斜角在1/2~3/4直角的范围内;上部倾斜部分,它形成了一边侧壁的上部并与下部倾斜部分直接或间接相连,上部倾斜部分有第二斜角,范围在直角与第一斜角之间;喷气孔,位于一边的侧壁上,沿下部倾斜部向上部滚筒的外周面喷出压缩空气。
上述供给机中,由于一边侧壁的下部倾斜部分的第一斜角设定在1/2~3/4直角范围内,故其下部倾斜部分的倾斜是比较急的。因此,与下部倾斜部分相接触的棒状物品的列沿下部倾斜部分迅速流下,列的流下速度被提高。而且,棒状物品的列由于接受喷气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列的流下速度进一步被加速。因此,随着上部滚筒的转动,上部滚筒的各取出槽一进入料斗出口,位于前述列中最下位的棒状物品马上就受到来自取出槽的吸引力,迅速被接受到取出槽内。
而且,一边侧壁的上部倾斜部分的第二斜角,由于比下部倾斜部分的第一斜角更急,故而与上部倾斜部分相接触的棒状物品不仅能向下部倾斜部分急速流下,而且其流下方向也不与下部倾斜部分有大的偏离。从而,料斗内的棒状物品,向下部倾斜部分圆滑流动,并稳定地形成一个沿该下部倾斜部分的棒状物品列。
其结果是,料斗内的棒状物品被上部滚筒的各取出槽可靠接受,因此,上部滚筒的转动速度高速化就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供给机,其上部滚筒的各取出槽可仅在其槽方向的中央有吸引棒状物品的吸附孔。这时,即使棒状物品以不稳定的姿势被取出槽接受,棒状物品也不过仅是被取出槽内的槽方向中央(吸附孔)吸附。故而在这之后,棒状物品在与取出槽一起在料斗出口内移动的过程中,棒状物品会由于与料斗内的其它棒状物品接触,以吸附位置为中心回转而完全落入取出槽内,以稳定的姿势被取出槽接受。
其结果是,即使棒状物品的接受姿势不稳定,接受姿势也可被矫正,故而上部滚筒的高速转动就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供给机,箱体可包括:外周导向件,把下部滚筒的外周围住;一对端壁,挟住下部滚筒两端面而配置;轴承装置,在轴线方向及径向这两个方向上分别支承下部滚筒的滚筒轴,并容许下部滚筒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靠压装置,将下部滚筒向其轴线方向的一侧推压;调整装置,对抗靠压装置的推压力、使下部滚筒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来调整位于轴线方向另一侧的一端壁与下部滚筒间的间隙,另外,压缩空气喷射装置可包括:圆筒构件,嵌合在另一端壁内并保持气密性,与下部滚筒成一体转动,该圆筒构件相对于另一端壁可以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连通孔,形成于圆筒构件内,与下部滚筒的移送槽分别连通,各连通孔具有在圆筒构件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开口;供给口,形成于另一端壁上,随着下部滚筒的转动、顺次与各连通孔的开口连通,并接受供给压缩空气。
上述的箱体中,由于下部滚筒可沿轴线方向移动,故而能对箱体一端壁与下部滚筒间的间隙通过调整装置做最合适的调整。
下部滚筒由于靠压装置而处于受推力的状态,故轴承装置、具体地说就是深槽球轴承对下部滚筒的滚筒轴在轴线方向及径向上给于坚固支承。
另一方面,上述的压缩空气喷射装置中,圆筒构件位于箱体另一端壁、并气密地嵌合在另一端壁内,故而在连接供给口与移送槽间的路径中不存在发生压缩空气泄漏的间隙。因此,通过供给口断续地向各移送槽内喷射的压缩空气即使是高压,该压缩空气的泄漏也被大幅降低。其结果是,下部滚筒的振动被抑制、下部滚筒的高速转动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供给机,料斗进一步包括:另一边侧壁,按上部滚筒的转动方向来说位于下流侧;拔起辊,配置在另一边侧壁与上部滚筒间,以与上部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调节装置,调节上部滚筒与拨起辊间的间隙。这时,随着上部滚筒的转动,当取出槽从料斗出口离开之际,拨起辊把与取出槽内的棒状物品邻接的其它棒状物品向上方拨开,使棒状物品从料斗的取出圆滑。而且,拨起辊与上部滚筒间的间隙可根据棒状物品的直径作调节,避免取出槽中的棒状物品与拔起辊接触,防止棒状物品被咬入拔起辊与取出槽之间。这样,由于确保了棒状物品的稳定取出,故上部滚筒的高速转动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供给机,取出槽的槽深及间距应根据料斗内的已被取出槽所接受的棒状物品要阻止料斗内其它棒状物品与上部滚筒间的接触来设定。这样,上部滚筒的转动速度即使高速化了,上部滚筒也不会由于与棒状物品的接触而损伤棒状物品,这点也非常有助于上部滚筒转动的高速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表示过滤嘴香烟制造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概略表示图1中的过滤嘴供给机的横断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拨起辊的支承构造的图;
图4是图3中从IV方向的向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供给机的纵断面图;
图6是表示图5的上部滚筒的横断面图;
图7是表示图5的控制环的横断面图;
图8是表示图5的外周导向件的纵断面图;
图9是表示图5的波形垫片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将图5的空气凸缘局部剖的端面图;
图11是表示图5的缸盖的端面图;
图12是表示图5的连接喷嘴的端面图;
图13是表示图5的滚筒间的过渡导向件的平面图;
图14~图16是顺次表示上部滚筒的取出槽进入料斗内的状况的图;
图17是料斗出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装有本发明供给机的过滤嘴香烟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包括:多个过滤嘴香烟制造机、所谓过滤嘴附属装置2;过滤嘴供给机4;连接这些过滤嘴附属装置2和与之对应的供给机4间的移送管6。各供给机4通过移送管6向对应的过滤嘴附属装置2的过滤嘴料斗内供给过滤嘴。
这里,过滤嘴附属装置2不仅接受从对应的供应机4供来的过滤嘴,还接受供来的由香烟制造机制造的香烟棒,并把这些香烟棒和过滤嘴制造成过滤嘴香烟。
如图2所示,供给机4装有料斗8,该料斗8内储有多个过滤嘴F(以下,单称为棒F)。料斗8的下端有出口,该出口被上部滚筒10所闭塞。上部滚筒10是带槽的滚筒,上部滚筒1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取出槽12。取出槽12在上部滚筒10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
上部滚筒10按图2箭头A所示逆时针转动。因此,随着上部滚筒10的转动,取出槽12进入料斗8的出口内并可一根一根地接受料斗8内的过滤嘴F。
料斗8具有:侧壁14,位于上部滚筒10转动时的转入侧,即,对于上部滚箱10的转动方向来说位于上流侧;侧壁16,位于上部滚箱10转动时的转出侧,即,位于上部滚筒10的下流侧。料斗8的出口宽度,即沿上部滚筒10转动方向的出口宽度由侧壁14、16的下端间限定。
侧壁14的内壁面从上部滚筒10开始具有下部倾斜部分18,垂直部分20,及上部倾斜部分22。下部倾斜部分18具有第一斜角θ1,该第一斜角θ1对水平面来说在1/2~3/4直角的范围内。具体地说,第一斜角θ1例如为60°。
上部倾斜部分22具有第二斜角θ2,该第二斜角θ2比第一斜角θ1大。例如第2斜角θ2为90°与第一斜角θ1间的角度、具体地说例如为76°。
垂直部分20则根据需要设置。故而无垂直部分20也可。此时,则上部倾斜部分22与下部倾斜部分18直接相连。
另外,对侧壁16的内壁面斜度无特殊要求。但侧壁16的内壁面最好具有与下部倾斜部分18的第一斜角θ1相同的斜度。
还有,垂直部分20有多个喷气孔24,这些喷气孔24在料斗8的纵深方向,即在料斗8内的棒F的轴线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各喷气孔24与送气通路26连通,送气通路26在侧壁14内延伸。送气通路26在料斗8的外侧与空压源相连。如图2明确表明的那样,各喷气孔24按与下部倾斜部分18相同的斜度倾斜。因此,从各喷气孔24喷射出的压缩空气沿下部倾斜部分18流动。
同时,料斗8具有多个拔起辊28,这些拔起辊28用其外周面的一部分闭塞住侧壁16的下端与上部滚筒10的外周之间,并与上部滚筒10同一方向、即按图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拔起辊28可向接近上部滚筒10的方向及离开上部滚筒10的方向移动。这种拔起辊28的移动可调整拔起辊28与上部滚筒10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就是可调整拔起辊28与已被取出槽12接受的过滤嘴F之间的间隙E,间隙E根据棒F的直径调节。具体地说,棒F的直径为8mm时,间隙E最好设定为1.8mm左右。
图3表示了间隙E的调整机构。
如图3所示,拔起辊28按规定的间隔安装在辊轴30上。辊轴30的一端、即图3中辊轴30的左端贯通供给机4的机架32,通过轴承36支承在安装盘38上、可自由转动。为此,机架32上有可容辊轴30贯通的孔34,该孔34的内圆面与辊轴30之间确保所需的环状间隙。
安装盘38通过多个安装螺栓40紧固在机架32上。更详细说就是,安装盘38上有可容各安装螺栓40贯穿的插通孔42,这些插通孔42沿安装盘38的圆周方向呈圆弧状分布。从而各安装螺栓40通过安装盘38上的插通孔42拧入机架32。
另外,辊轴30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4与驱动轴46的一端连接。驱动轴46贯通空心轴48延伸。空心轴48的两端通过轴承50支承驱动轴46,允其自由转动。空心轴48本身被支承在机架32上、可转动,空心轴48的外周面对驱动轴46是偏心的。
驱动轴46的另一端装有皮带轮52。皮带轮52通过环状皮带56与驱动皮带轮(图中未示出)连接,驱动皮带轮安装在可变速电机54的输出轴上。从而,电机54一驱动,电机54的驱动力就通过驱动轴46及辊轴30传到各拔起辊28上,由此,这些拔起辊28以与上部滚筒10的相同方向按规定的速度转动。具体说就是,拔起辊28的圆周速度根据棒F的直径调整。这种调整通过变动电机54的转动速度来实施。
在前述的安装盘38的紧固被解除的状态下转动空心轴48,则由于空心轴48的外周面对于驱动轴46是偏心的,故而如图4所示,驱动轴46、即辊轴30沿其径向变位。其结果,各拔起辊28与上部滚筒10间的间隙E被调整。
另外,图2中,上部滚筒10的各取出槽12在上部滚筒10的轴线方向上看上去是连续的。但从图5所示的上部滚筒10的纵断面图看时各取出槽为分开构造,在上部滚筒1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间隔离开的三部分12a,12b12c。
在上部滚筒10的中心装有滚筒轴58。滚筒轴58贯通上部滚筒10、通过键59与上部滚筒10连结成一体。键59装在上部滚筒10的一端部。
滚筒轴58的两端通过轴承60支承在机架32上、可自由转动。滚筒轴58的一端装有齿轮62,而滚筒轴58可从另一端接受驱动力。因而,向滚筒轴58的另一端输入驱动力时,上部滚筒10则按规定的速度、即规定的圆周速度转动。
各取出槽12的中央部分12b的底部有吸附孔64,吸附孔64与上部滚筒10内的轴向孔66连通。更详细说就是,如图6所示上部滚筒10内的与各取出槽12对应的轴向孔66分别独立形成,这些轴向孔66在上部滚筒10的另一端面开口。轴向孔66的开口端在同一分布圆周上等间隔分布。
上部滚筒10的另一端面上装有控制环68,该控制环68有与上部滚筒10气密接触的接触面。控制环68包围滚筒轴58并固定在机架32上。即,上部滚筒10转动时上部滚筒10的另一端面与控制环68相对滑动接触。
控制环68的接触面上如图7所示形成有圆弧状吸引槽70。该吸引槽70具有与前述的轴向孔66的分布圆周大约相同的曲率半径并约略延展占控制环68的半周。故而,上部滚筒10转动时各轴向孔66的开口端顺次与吸引槽70连通。
吸引槽70与控制环68内的轴向孔72连通。该轴向孔72通过接续环74内的内部通路(图中未示出)与外部的吸引管76连接,该吸引管76连接着负压源。接续环74与控制环68邻接配置、与控制环68同样是固定构件。
从而,负压源向控制环68的吸引槽70内不断供给规定的吸引压。吸引槽70处于上部滚筒10的轴向孔66与吸引槽70连通状态时,换言之,轴向孔66处于吸引槽70规定吸引区域S(参照图2及图7)内时,轴向孔66向对应的取出槽12的吸附孔64供给吸引压。
这里,如图2所示,吸引区域S按上部滚筒10的转动方向来说,是从料斗8的侧壁14的跟前位置超出料斗8的出口的领域,即延展约占上部滚筒10的半周。
在上部滚筒10的下部装有下部滚筒78、其可与上部滚筒10转接。下部滚筒78可作与上部滚筒10相反方向即图2中箭头B所示顺时针方向转动,下部滚筒78如后所述,其转动与上部滚筒10的转动连动。
下部滚筒78的外周上设有多个移送槽80,这些移送槽80在下部滚筒78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上部滚筒10及下部滚筒78一起转动时,取出槽12及移送槽80在上部滚筒10与下部滚筒78的转接位置,相互一个一个对准。
下部滚筒78的外侧装有箱体82,该箱体82从三个方向包着下部滚筒78。更详细说就是,箱体82包括:外周导向件84,部分地包覆下部滚筒78的外周面;端壁88、90,如图5所示分别包覆下部滚筒78的两端面。这些端壁80、90,支承着下部滚筒78的滚筒轴86,滚筒轴86可自由转动。外周导向件84包覆着下部滚筒78的下部约半周部分,外周导向件84与下部滚筒78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故而下部滚筒78的转动与外周导向件84间无滑动接触。
如图8所示,外周导向件84由半个中空筒组成,外周导向件84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壁,这些端壁用于将外周导向件84支承在机架32上。具体说就是,外周导向件84的一个端壁连接在端壁88上、外周导向件84的另一个端壁支承在机架32上。
端壁88通过深槽球轴承92支承滚筒轴86的一端,允其可自由转动。这里,深槽球轴承92对于滚筒轴86是固定的,而对于端壁88是不固定的。因而深槽球轴承92可与滚筒轴86一起沿滚筒轴86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端壁88滑动。
滚筒轴86的一端从端壁88突出来。空心轴96通过键94装在滚筒轴86的一端,该空心轴96上有齿轮98。该齿轮98与上部滚筒10的齿轮62咬合,由此,下部滚筒78受到来自上部滚筒10的驱动力,与上部滚筒10的转动作连动转动。
端壁88内通过安装板99装有垫片100。该垫片100如图9所示为波形、与深槽球轴承92装在同一根轴上。且在垫片100与深槽球轴承92之间配有挤压套管102。垫片100通过挤压套管102将深槽球轴承92向下部滚筒78的一个端面靠压。因而,下部滚筒78经常受到由垫片100来的向另一侧端壁90的推力。
端壁88上还形成有环状孔103,该环状孔103朝向下部滚筒78的一端面具有开口。环状孔103上嵌有空气凸缘104。更详细说就是,空气凸缘104呈杯状,由装入环状孔103内的开口端、及与下部滚筒78的一端面接触的端壁所组成。空气凸缘104的端壁固定在下部滚筒78的一端面上,故而空气凸缘104与下部滚筒78成一体转动。空气凸缘104转动时,空气凸缘104的外周面与环状孔103的大径内周面气密地滑动接触,且空气凸缘104可沿环状孔103的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从图10可明确,空气凸缘104的周壁内有多个连通孔106,这些连通孔106在空气凸缘104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这些连通孔106贯通空气凸缘104的端壁、总是与下部滚筒74的对应的移送槽80连通。
空气凸缘104的外周面上有多个输入口108开口。这些输入口108在空气凸缘104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并与相对应的连通孔106连通。
另一方面,端壁88上形成有供给口110。随着下部滚筒78的转动,各移送槽80通过规定的转角位置、即排出位置时,供给口110与该移送槽80所对应的输入口108及连通孔106连通。
从图2可明确,供给口110位于,按下部滚筒78的圆周方向来说,下部滚筒78被前述的外周导向件84所包覆的区域内。供给口110通过接头112与压缩空气供给管114连接,接头112被固定在端壁88的外面。压缩空气供给管114通过电磁阀116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如图5所示,端壁90包括缸盖118、该缸盖118呈圆弧状。即,如图11所示,缸盖118呈向上方打开的圆弧状、支承在前述的机架32上。
缸盖118内装有轴承座120,该轴承座120从下部滚筒78开始,即从它的一个端面开始依次收容有滚针轴承124、深槽球轴承126及挤压盘130。滚针轴承124以容许滚筒轴86沿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支承着滚筒轴86自由转动。深槽球轴承126与前述的深槽球轴承92一样,固定在滚筒轴86上,但相对于轴承座120不固定。因此,深槽球轴承126能够在轴承座120的轴线方向上滑动。挤压盘130可在轴承座120内沿滚筒轴86的轴线方向自由滑动。
轴承座120的另一端部旋入调整螺栓128,该调整螺栓128配置在滚筒轴86的同一轴线上。调整螺栓128的一端突出在轴承座120内,通过挤压盘130挤压深槽球轴承126。因而,调整螺栓128可对抗前述垫片100产生于下部滚筒78上的推力,将下部滚筒78推回去。
对此点详述的话就是,在供给机4刚组装好后,下部滚筒78受到产生自垫片100的推力,因此下部滚筒78的另一端面处于与端壁90、即与缸盖118及轴承座120的一个端面紧密接触的状态。这种紧密接触状态增加下部滚筒78的转动阻力,对下部滚筒78的转动速度高速化不利。
但,此后进一步旋进调整螺栓128,通过挤压盘130及深槽球轴承126,下部滚筒78被推回时,下部滚筒78的另一端面与缸盖118及轴承座120之间,换言之就是下部滚筒78与端壁90之间就正确而容易地确保了所希望的间隙G。这里,间隙G不使下部滚筒78的转动阻力增加,在下部滚筒78与端壁90之间确立充分的气体密封。
如图11所示,在缸盖118的下部形成有圆弧状排出口132。该排出口132在下部滚筒78的圆周方向上按规定的长度延伸,当下部滚筒78的移送槽80通过前述的排出位置时,该移送槽80与排出口132连通。
在缸盖11 8的另一端面上连结有连接喷嘴134。如图12所示,连接喷嘴134具有与缸盖118相同的圆弧形状、具有圆弧长孔136。该圆弧长孔136与排出口132重合对准。圆弧长孔136与喷嘴部138连接,该喷嘴部138具有呈扁平漏斗形状、与圆弧长孔136重合的一端及与移送管6连接的另一端。
再次参照图2,下部滚筒78的外侧配置有过渡导向件140。该过渡导向件140按下部滚筒78的转动方向来说,从位于上流侧的外周导向件84的上端84a处开始向上部滚筒10延伸过去。过渡导向件140的基部构成外周导向件84的延长部、包覆下部滚筒78的外周面。且过渡导向件140的顶端部呈梳形、其顶端部的齿呈夹在上部滚筒10的取出槽12各槽间的配置。更详细说就是,过渡导向件140的顶端部如图13所示,有4个齿140a,这些齿140a以取出槽12的中央槽部分12b、即棒F的吸附位置X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且过渡导向件140固定在外周导向件84上。
还有,在上部滚筒10的外侧也配置有过渡导向件142,该过渡导向件142按上部滚筒10的转动方向来说,从前述的吸引区域S的下流端开始朝向下部滚筒78并沿着上部滚筒10的外周延伸。
下面说明一下上述供给机4的动作及其作用。
图14~图16顺次表示了随着上部滚筒10的转动,其一个空着的取出槽12从开始进入料斗8的出口到完全进入料斗8的出口内为止的过程。
从图16可知,空的取出槽12一完全进入料斗8的出口内,该取出槽12就马上接受料斗8内的棒F、且棒F被取出槽12的吸附孔64吸附。然后棒F与该取出槽12一起从料斗8的出口离开并移送向下部滚筒78。
在这里,当从料斗8的侧壁14的喷气孔24,沿侧壁14的下部倾斜部分18喷射压缩空气时,该压缩空气使与下部倾斜部分18接触的棒F的棒列强制地向上部滚筒10的外周面流下去。
另一方面,由于向马上就要进入料斗8出口的取出槽12的吸附孔64供给吸引压,故而该取出槽12吸引前述的棒列中处于最下位的棒F。从而最下位的棒F被付与了向取出槽12迅速流下的速度。其结果是最下位的棒F迅速被取出槽12接受并可靠地被吸附孔64即取出槽12所吸附。
而且,由于下部倾斜部分18的第一斜角θ1在如前所述的1/2~3/4直角范围内,即被设定为60°,故而前述棒列及堆积在该棒列上的棒F的重量不会对最下位的棒F有过大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前述棒列受到来自喷气孔24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从而能够圆滑且快速地向上部滚筒10的取出槽12流下。
由于上部倾斜部分22还具有第二斜角θ2,故而料斗8内即使棒F一直堆积到上部倾斜部分22处呈储满状态,上部倾斜部分22也能某种程度地支承该上部倾斜部分22的上部堆积的上部堆积棒的重量,该重量不会对前述棒列有过大的影响。
且由于上部倾斜部分22的第二斜角θ2的斜度在直角与第一斜角θ1之间,即有比第一斜角θ1更急的斜度,故而上述的上部堆积棒的流下方向不会远离下部倾斜部分18。
从而,在前述棒列中的各个棒F依次被取出槽12接受的过程中,上部堆积棒被圆滑导向下部倾斜部分18并稳定地形成沿下部倾斜部分18的前述棒列。
其结果就是,即使上部滚筒10的转动速度高速化,取出槽12也能在进入料斗8的出口后马上可靠地接受棒F。故而所有已进入料斗8出口的取出槽12,都以已接受到棒F的状态离开料斗8的出口,因此从料斗8的棒F的取出稳定。
由于仅在各取出槽12的中央设一个吸附孔64,故而棒F即使以倾斜姿势被取出槽12吸附,该棒F也能以该吸附位置为中心旋转。因此,以不安定的姿势被取出槽12接受的棒F在以后直至从料斗出口离开的移送过程中,由于与料斗8内的其它棒F接触而使不安定的姿势被矫正,并可靠地被取出槽12所接受。
另外,在棒F与取出槽12一起从料斗出口被取出时,料斗8的拔起辊28把与取出槽12内棒F邻接的其它棒F向上方拨开、使棒F能圆滑地取出。这时由于确保了拨起辊28与取出槽12内棒F间规定的间隙E,所以棒F与拨起辊28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即,棒F的横断面即使不是完全的正圆,棒F也不会被咬入拔起辊28与取出槽12间,确保棒F安定地取出。
进而如图17所示,取出槽12在料斗8的出口内移动时,取出槽12内的棒F阻止料斗8内的其它棒F与上部滚筒10外周的接触。
即,取出槽12的槽深及间距间隔被恰当地设定,阻止了前述的其它棒F与上部滚筒10外周间的接触。例如,为谋求上部滚筒10的小径化、设定取出槽12的间距间隔,即按棒F的半径设定取出槽12的槽间间隔时,取出槽12的槽深按棒F直径的55~60%设定,这样就能可靠地阻止前述的其它棒F与上部滚筒10外周间的接触。
图17中如双点划线所示,取出槽12的槽深度若变深,前述的其它棒F就有可能与上部滚筒10的外周接触。这种接触会随着上部滚筒10的转动速度越快,使棒F的与上部滚筒10的接触损伤越增加。但本实施例中由于避免了棒F与上部滚筒10的接触,棒F不会受损伤。
如前所述从料斗8取出的棒F随着上部滚筒10的转动前进,向下部滚筒78移送。之后,棒F一离开前述的吸引区域S、就不向棒F的取出槽12的吸附孔64供吸引压了,在此时点,对棒F的吸附被解除。但这时由于上部滚筒10的外侧配置有过渡导向件142,棒F并不从该取出槽12脱落、而是朝下部滚筒78移送。
当棒F到达下部滚筒78且棒F的取出槽12与下部滚筒78的移送槽80对准时,棒F边被过渡导向件140引导边从取出槽12移到移送槽80,然后,随着下部滚筒78的转动,棒F被继续移送。
如前所述,过渡导向件140的顶端部具有以棒F的吸附位置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梳状,故而过渡导向件140使棒F从取出槽12向移送槽80的转送稳定。
之后,当接受了棒F的移送槽80到达前述的排出位置时,与棒F的移送槽80配成一组的空气凸缘104的入口108则与端壁88的供给口110连通。这时,电磁阀116已被打开,向压缩空气供给管114内供给高压的压缩空气。从而,高压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凸缘104的连通孔106向位于排出位置的移送槽80内喷出。该压缩空气将移送槽80内的棒F通过缸盖118的排出口132及连接喷嘴134内向移送管6内排出,然后,被排出的棒F通过移送管6与压缩空气流一起移送到对应的过滤嘴附属装置2。
这里,如前所述,下部滚筒78因垫片10的靠压力而受到沿其轴线方向的推力,下部滚筒78两侧的深槽球轴承92、126将滚筒轴86在其轴线方向及径向的两个方向上牢固地支承住。
而且下部滚筒78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下部滚筒78的轴向位置可通过前述的调整螺栓128的旋入量来调整。因此,下部滚筒78与端壁90间的间隙G能恰当地设定,故而即使高压的压缩空气向移送槽80内喷出,该高压的压缩空气也不会从前述的间隙G处大量泄漏。且由于端壁90与下部滚筒78并不接触,所以端壁90不会使下部滚筒78的转动阻力大幅度增加。
下部滚筒78通过圆筒状的空气凸缘104支承在端壁88上并能自由转动,故端壁88不会使下部滚筒78的转动阻力增加。其结果就是,使下部滚筒78以高速转动成为可能。进而,空气凸缘104能容易地确立端壁88与下部滚筒78间的气体密封。
且下部滚筒78与外周导向件84间的间隙可通过调整下部滚筒78及外周导向件84的轴芯来设定成所需的值,下部滚筒78与外周导向件84不接触。
其结果,如前所述,上部滚筒10及下部滚筒78都能高速转动,使供给机4的棒F的供给速度高速化得以达成。
且即使高压的压缩空气向下部滚筒78的各移送槽80内断续喷射,高压的压缩空气从下部滚筒78的泄漏也少。因而降低了压缩空气的消费量。而且下部滚筒78的滚筒轴86以承受推力的状态被深槽球轴承92、126牢固地支承,故而压缩空气断续地喷出不会使下部滚筒78前后左右振动。
高压的压缩空气的喷出缩短了棒F从下部滚筒78向缸盖118的排出所需时间。从而,不仅下部滚筒78与缸盖118间的棒F的堵塞被可靠地防止,从供给机4开始的棒F的移送距离也大幅度延长。
本发明虽对适用于向过滤嘴附属装置2供给过滤嘴F的供给机作了说明,但对用于过滤嘴以外的其它棒状物品供给机也能同样适用。
而且,图示的实施例仅表示了实施本发明中的一例,本发明的供给机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有种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棒状物品供给机,其包括:料斗(8),储存棒状物品;上部滚筒(10),具有闭塞前述料斗(8)出口的外周面、并向一个方向转动;多个出取槽(12),在前述上部滚筒(10)的外周面上,沿前述上部滚筒(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这些取出槽(12)随着前述上部滚筒(10)的转动通过前述料斗(8)的出口,并在此时将前述料斗(8)内的棒状物品一根一根地吸引、接受,然后,从前述料斗(8)取出;下部滚筒(78),与前述上部滚筒(10)邻接设置并向与前述上部滚筒(10)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多个移送槽(80),在前述下部滚筒(78)的外周面上沿下部滚筒(78)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这些移送槽(80)随着前述下部滚筒(78)的转动,与前述上部滚筒(10)的前述取出槽(12)依次对准,从前述取出槽(12)接受棒状物品并移送接受到的棒状物品;箱体(84,88,90),配置在前述下部滚筒(78)的外部、支承前述下部滚筒(78)、允其自由转动;排出口(132,136),设在前述箱体(90)上,前述排出口(132,136)随着前述下部滚筒(78)的转动能与前述移送槽(80)的一端依次连通;移送管(138),与前述排出口(132,136)连接、为棒状物品的移送导向;压缩空气喷射装置(106,108,117),在前述移送槽(80)与前述排出口(132)连通时,向前述移送槽(80)的另一端喷射压缩空气,将前述移送槽(80)内的棒状物品通过前述排出口(132,136)排向前述移送管(138);其特征在于,前述上部滚筒(10)的各取出槽(12)仅在其槽方向中央有吸引棒状物品的吸附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料斗(8)内可使向前述上部滚筒(10)的外周流下的棒状物品形成列并使该列的流下速度提高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箱体包括:外周导向件(84),把前述下部滚筒(78)的外周围住;一对端壁(88,90),挟住前述下部滚筒两端面而配置;轴承装置(92,126),在轴线方向及径向这两个方向上分别支承前述下部滚筒(78)的滚筒轴(86)、容许前述下部滚筒(78)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靠压装置(100),将前述下部滚筒(78)向其轴线方向的一侧靠压;调整装置(128,130),对抗前述靠压装置(100)的靠压力,使前述下部滚筒(78)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以调整位于前述轴线方向另一侧的前述一侧的端壁(90)与前述下部滚筒(78)间的间隙;前述压缩空气喷射装置包括:圆筒构件(104),嵌合在前述另一侧的端壁(88)内保持气体密封、并与前述下部滚筒(78)成一体转动,前述圆筒构件(104)相对前述另一侧的端壁(88)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连通孔(106),形成于前述圆筒构件(104)内、与前述下部滚筒(78)的前述移送槽(80)分别连通,前述各连通孔(106)在前述圆筒构件(104)的外周面上有开好的开口(108);供给口(110),形成于前述另一侧的端壁(88)上、随着前述下部滚筒(78)的转动与前述各连通孔(106)的前述开口(108)依次连通,同时,接受压缩空气的供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料斗(8)还包括:另一边侧壁(16),按前述上部滚筒(10)的转动方向来说位于下流侧;拨起辊(28),配置在前述另一边侧壁(16)与前述上部滚筒(10)间、向与所述上部滚筒(10)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调节装置(48),调节前述上部滚筒(10)与前述拔起辊(28)间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取出槽(12)的槽深及间距应根据前述料斗(8)内的已被前述取出槽(12)所接受的棒状物品要阻止料斗(8)内的其它棒状物品与前述上部滚筒(10)的接触来设定。
CN2005101180835A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951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78984A JP4766636B2 (ja) 2001-06-13 2001-06-13 棒状物品の供給機
JP178984/01 2001-06-1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27969A Division CN1308201C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784A true CN1951784A (zh) 2007-04-25
CN1951784B CN1951784B (zh) 2011-01-19

Family

ID=1901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279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8201C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CN2005101180835A Expired - Lifetime CN1951784B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CNB200510118084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28714C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279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8201C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8084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28714C (zh) 2001-06-13 2002-06-13 棒状物品供给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66636B2 (zh)
CN (3) CN1308201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8714C (zh) * 2001-06-13 2009-08-19 株式会社东京自动机械制作所 棒状物品供给机
TWI474955B (zh) * 2012-08-31 2015-03-01 Bandai Co Item discharge device
CN107444929A (zh) * 2017-09-14 2017-12-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色母粒输送装置
CN108455094A (zh) * 2017-01-24 2018-08-28 宁波市第医院 一种体液试管的出料机构
CN109288119A (zh) * 2018-10-29 2019-02-01 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 烟丝分离装置及其搓烟机构
CN110419771A (zh) * 2019-08-15 2019-11-08 襄阳申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棒状物料传递装置
CN111604123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傅开峰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全自动研磨装置
CN112374193A (zh) * 2020-11-19 2021-02-19 太仓普瑞曼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出料装置及其出料方法
CN112515238A (zh) * 2020-12-25 2021-03-19 滁州卷烟材料厂 一种滤棒成型机料斗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924B (zh) * 2009-04-10 2011-05-04 游振隆 储存送料装置
DE102010010075B3 (de) * 2010-02-25 2011-06-22 Hauni Maschinenbau AG, 21033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stabförmiger Artikel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aus einem Magazin in eine Förderleitung
WO2011117983A1 (ja) * 2010-03-24 2011-09-29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粒状物の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02010020009A1 (de) * 2010-05-04 2011-11-10 Hauni Maschinenbau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stabförmiger Artikel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aus einem Magazin in eine Förderleitung mit konstanter Druckluftströmung im Abschusskanal
CN101920845B (zh) * 2010-07-30 2012-12-05 青岛博大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传动的转轮式输送装置
DE102012104406A1 (de) * 2012-05-22 2013-11-28 Hauni Maschinenbau Ag Filterstabsend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führen von Filterstäben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aus einem Magazin in eine Förderleitung
CN102689782B (zh) * 2012-06-12 2015-05-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竹编机的竹料自动传送装置
CN103332476B (zh) * 2013-06-28 2015-11-18 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钢球的导球装置
CN103752530B (zh) * 2013-12-26 2015-09-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烟支重量分选装置
CN104495422B (zh) * 2014-11-18 2016-06-01 湖州高源金机械有限公司 杆状生料剥离装置
EP3348153A1 (en) * 2014-12-02 2018-07-18 MONTRADE S.p.A. A machine and method in which material is discharged on a moving substrate
CN104648995B (zh) * 2015-02-09 2016-11-30 佛山市顺德区中兴盛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钢珠滑轨珠条分料机
CN105253584A (zh) * 2015-09-28 2016-01-20 青岛萨沃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物料整理装置
CN105346875A (zh) * 2015-11-17 2016-02-24 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 滤棒减压及分离装置
CN105347061B (zh) * 2015-12-02 2017-1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烟丝结构检测器自动匀料进给装置
CN105460576A (zh) * 2015-12-15 2016-04-06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圆棒自动落料装置
CN105621084B (zh) * 2016-03-10 2017-11-21 骆云蓉 一种建筑用钢管加工设备的顺序供料装置
PL239184B1 (pl) * 2016-09-09 2021-11-15 Int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Zespół podający, urządzenie podające, podajnik i sposób podawania artykułów prętopodobnych
CN106315259A (zh) * 2016-09-21 2017-01-11 合肥德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剖竹机自动送料机构
CN108482994A (zh) * 2018-05-07 2018-09-04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泡沫嵌件自动排序装置
CN11111529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北京中锐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上料装置
CN109353809B (zh) * 2018-11-16 2024-02-13 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式大输液瓶出瓶装置
TW202031576A (zh) * 2019-02-15 2020-09-0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料方法及裝置
CN110040438B (zh) * 2019-05-17 2021-07-20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铝管的上料运输装置
CN110497265B (zh) * 2019-07-15 2020-08-11 江西荧光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磨床
CN115838072A (zh) * 2021-02-23 2023-03-24 深圳市华力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排管器及相应的自动胶塞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7757A (en) * 1972-05-05 1974-08-06 Hauni Werke Koerber & Co Kg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rod-shaped articles
US4368742A (en) * 1980-02-02 1983-01-18 Hauni-Werke Korber & Co. Kg. Apparatus for replenishing the supplies of filter rod sections in the magazines of filter tipping machines
JPS5911935B2 (ja) * 1981-08-11 1984-03-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描画像の部分消去方法
JPS60177109A (ja) * 1984-02-24 1985-09-11 Mazda Motor Corp 耐摩耗性段付軸部品の製造法
DE4329084A1 (de) * 1993-08-30 1995-03-02 Hauni Werke Koerber & Co Kg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von stabförmigen Artikeln der tabak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aus einem Vorrat in eine pneumatische Förderleitung
DE4408494A1 (de) * 1994-03-14 1995-09-21 Hauni Werke Koerber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Filterstäben
JP3413287B2 (ja) * 1994-08-26 2003-06-03 株式会社東京自働機械製作所 棒状物空気搬送装置
CN1058677C (zh) * 1995-12-13 2000-11-22 东京自动机械制作所 棒状物品的空气输送装置
JPH1035894A (ja) * 1996-07-19 1998-02-10 Kureha Elastomer Kk 棒状体用ホッパー
JP4766636B2 (ja) * 2001-06-13 2011-09-07 株式会社東京自働機械製作所 棒状物品の供給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8714C (zh) * 2001-06-13 2009-08-19 株式会社东京自动机械制作所 棒状物品供给机
TWI474955B (zh) * 2012-08-31 2015-03-01 Bandai Co Item discharge device
CN108455094A (zh) * 2017-01-24 2018-08-28 宁波市第医院 一种体液试管的出料机构
CN107444929A (zh) * 2017-09-14 2017-12-08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色母粒输送装置
CN109288119A (zh) * 2018-10-29 2019-02-01 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 烟丝分离装置及其搓烟机构
CN109288119B (zh) * 2018-10-29 2022-04-01 常德瑞华制造有限公司 烟丝分离装置及其搓烟机构
CN110419771A (zh) * 2019-08-15 2019-11-08 襄阳申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棒状物料传递装置
CN110419771B (zh) * 2019-08-15 2022-04-19 襄阳申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棒状物料传递装置
CN111604123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傅开峰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全自动研磨装置
CN112374193A (zh) * 2020-11-19 2021-02-19 太仓普瑞曼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出料装置及其出料方法
CN112515238A (zh) * 2020-12-25 2021-03-19 滁州卷烟材料厂 一种滤棒成型机料斗系统
CN112515238B (zh) * 2020-12-25 2022-08-09 滁州卷烟材料厂 一种滤棒成型机料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2578A (zh) 2006-05-17
CN1308201C (zh) 2007-04-04
JP2002370834A (ja) 2002-12-24
CN1390762A (zh) 2003-01-15
CN1951784B (zh) 2011-01-19
CN100528714C (zh) 2009-08-19
JP4766636B2 (ja)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1784B (zh) 棒状物品供给机
US5035371A (en)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a yarn package tube during yarn unwinding
RU224027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варианты)
CN102459042B (zh) 零件移送装置及包含它的涂布机
US5138972A (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coating cylindrical articles
CN101148790B (zh) 用于纺纱准备机器的设备和纺纱准备机器
CN103003176A (zh) 纱线卷绕装置
KR960000328A (ko) 루우프 비대칭 퇴적장치
CN112641132A (zh) 颗粒物植入装置及爆珠植入设备
US4597540A (en) Bobbin supplying device in automatic winder
EP0693257B1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od members
US4784344A (en) Yarn withdrawal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111365A (en) Machine for preparing coated products
US3826065A (en) Air separator for tobacco feed systems
US5404991A (en) Article orienting device
US4519405A (en) Spacer device for filter fitting machine
US65106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balls with uniform interval in ball bearing
EP0523613B1 (en) Device for feeding filters to a filter assembly machine
US6189676B1 (en) Orienting assembly for orienting top or bottom shells of medicinal capsules, and relative supply and orienting unit
JPH06135562A (ja) ロッド材のホッパ型供給装置
US20230115870A1 (en) Device for individualizing fibers, and spinning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EP0839718B1 (en) Cigarette transfer unit
JPH09142737A (ja) 紡績コップ用の準備装置
GB218206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yarn
EP0602939B1 (en) Hopper apparatus for rod mem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