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3156B -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 Google Patents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3156B
CN1943156B CN2005800115856A CN200580011585A CN1943156B CN 1943156 B CN1943156 B CN 1943156B CN 2005800115856 A CN2005800115856 A CN 2005800115856A CN 200580011585 A CN200580011585 A CN 200580011585A CN 1943156 B CN1943156 B CN 1943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data
data symbol
symbol sequence
spatial manip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1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3156A (zh
Inventor
杰伊·罗德尼·沃尔顿
约翰·W·凯彻姆
马克·S·华莱士
史蒂文·J·霍华德
桑吉夫·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943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3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3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3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多天线发射实体向单天线或多天线接收实体发射数据,其(1)采用导引模式,从而将数据传输导向所述接收实体,或(2)采用伪随机发射导引(PRTS)模式,从而将通过这些子带上的数据传输观测到的有效信道随机化。PRTS模式可以用于实现发射分集或空间扩频。对于发射分集而言,发射实体在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导引向量,但在每个子带的整个分组上使用相同的导引向量。接收实体不需要知道伪随机导引向量或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对于空间扩频而言,发射实体在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导引向量,并且在每个子带的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只有所述发射和接收实体知道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导引向量。

Description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数据的技术。
技术背景
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将全部系统带宽有效地分割成若干(NF)个正交子带,这些子带通常也被称为音频带、子载波、频率段和频率信道。利用OFDM,每个子带与可用数据进行调制的相应子载波相关联。OFDM广泛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那些实现了公知的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的通信系统。IEEE802.11a和IEEE 802.11g通常涉及单输入单输出(SISO)操作,其中发射设备利用单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以及,接收设备通常利用单个天线进行数据接收。
多天线通信系统包括单天线设备和多天线设备。在这种系统中,多天线设备可以将它的多个天线用于向单天线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多天线设备和单天线设备可以实现多种常规发射分集方案中的任何一种,以获得发射分集并且提高数据传输的性能。S.M.Alamouti在1998年10月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第16卷第8期中1451至1458页发表的、题为“A Simple Transmit Diversity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发射分集方案。对于Alamouti的方案来说,发射设备在两个符号周期内,将每对数据符号从两个天线发射出去,以及,接收设备将在两个符号周期获得的两个接收符号进行合并,以恢复该对数据符号。Alamouti的方案以及大多数其他常规发射分集方案要求接收设备进行特殊的处理,以恢复发射的数据并且获得发射分集的好处,所述特殊处理可能随方案而不同。
然而,单天线设备仅为SISO操作而设计,如下所述。如果设计该无线设备满足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标准,则这是一种正常情况。这种“传统(legacy)”单天线设备不能执行大多数常规发射分集方案所要求的特殊处理。然而,多天线设备仍然很需要以一种可改善可靠性和/或性能的方式来向传统单天线设备发射数据。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为传统单天线接收设备实现发射分集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利用导引模式和/或伪随机发射导引(PRTS)模式从多天线发射实体向单天线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技术。在导引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以将数据传输导向接收实体。在PRTS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以便:通过数据传输观测到子带上随机的有效SISO信道,以及,坏的信道实现不影响性能。发射实体(1)如果知道接收实体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响应,则可以采用导引模式;以及,(2)即使不知道MISO信道响应,也可以采用PRTS模式。
发射实体如下进行空间处理:(1)对于导引模式,利用从MISO信道响应估计获得的导引向量;(2)对于PRTS模式,利用伪随机导引向量。每个导引向量是一个具有NT个元素的向量,可将这NT个元素乘以一个数据符号,以生成NT个发射符号,用于从NT个发射天线进行传输,其中NT>1。
可采用PRTS模式实现发射分集,而不需要发射实体进行任何特殊的处理。对于发射分集,该发射实体(1)在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导引向量;以及(2)在每个子带的整个分组上使用相同的导引向量。接收实体不需要知道发射实体使用的伪随机导引向量。PRTS模式还可用于实现空间扩频,比如,对于安全的数据传输。对于空间扩频,发射实体(1)在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导引向量;以及(2)在每个子带上的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对于安全的数据传输来说,只有发射和接收实体知道用于数据传输的导引向量。
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还可用于从多天线发射实体向多天线接收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如下所述。下面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天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通用的帧和分组格式;
图3示出了从双天线发射实体向单天线接收实体的导频传输;
图4示出了采用导引模式或PRTS模式发射数据的过程;
图5示出了采用这两种模式发射数据的过程;
图6A和6B示出了两种具体的帧和分组格式;
图7示出了一个发射实体和两个接收实体;
图8示出了多天线发射实体的框图;
图9A示出了单天线接收实体的框图;以及
图9B示出了多天线接收实体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使用的“示例性的”一词意味着“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这里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更优选或更具优势。
图1示出了具有一个接入点(AP)110和多个用户终端(UT)120的多天线系统100。接入点一般为能够与多个用户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接入点也可称为基站或其它术语。用户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其可称为移动台、无线设备、用户设备(UE)或其它术语。系统控制器130与多个接入点进行耦合,并为这些接入点提供协作和控制。
接入点110配备有多个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天线。每个用户终端120可以配备有单个或多个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天线。用户终端可以与接入点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确立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角色。一个用户终端还可以与另一个用户终端点对点地进行通信。在以下描述中,发射实体可以是接入点或用户终端,接收实体也可以是接入点或用户终端。发射实体配备有多个(NT)发射天线,接收实体可以配备有单个或多个(NR)天线。当接收实体配备有单个天线时,为MISO传输,当接收实体配备有多个天线时,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
系统100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DD)或频分复用(FDD)信道结构。对于TDD结构来说,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相同的频率子带,其中,为下行链路分配时间的一部分,以及,为上行链路分配时间的其余部分。对于FDD结构来说,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配不同的频带。为清楚起见,以下描述假设系统100采用TDD结构。
系统100还利用OFDM进行数据传输。OFDM提供总共NF个子带,其中ND个子带用于数据,故被称为数据子带,NP个子带用于载波导频符号,故被称为导频子带,剩余NG个子带不使用并作为保护子带,其中,NF=ND+NP+NG。在每个OFDM符号周期内,在ND个数据子带上至多可以发送ND个数据符号,在NP个导频子带上至多可以发送Np个导频符号。这里使用的“数据符号”是数据的调制符号,“导频符号”是导频的调制符号。导频符号是发射和接收实体都先验得知的。
对于OFDM调制来说,利用NF点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将NF个频域值(即ND个数据符号、NP个导频符号和NG个零值)变换到时域,以获得一个包含有NF个时域码片的“变换”符号。为了抵抗由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重复每个变换符号的一部分,以形成相应的OFDM符号。重复的部分通常称为循环前缀或保护间隔。OFDM符号周期(在这里也简称为“符号周期”)是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
图2示出了可用于系统100的示例性帧和分组结构200。数据在较高的一层被处理为数据单元。对每个数据单元210进行编码和调制(或符号映射),分别基于为该数据单元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将每个数据单元210与携带该数据单元的各种参数(如,速率和长度)的信令部分220相关联,接收实体利用这些参数来处理和恢复该数据单元。对每个数据单元和它的信令部分进行编码、符号映射以及OFDM调制,以形成分组230的信令/数据部分240。在该分组数据部分的子带和符号周期上发送该数据单元。分组230还包括前导码240,其携带有接收实体用于各种用途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导频符号。通常,前导码240和信令/数据部分250可以具有固定或可变的长度,并可包含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
接收实体通常分别处理每个分组。接收实体将该分组的前导码用于自动增益控制(AGC)、分集选择(从多个输入端口中选择一个进行处理)、时序同步、粗和精频率捕获、信道估计等。接收实体利用从该前导码获得的信息来处理该分组的信令/数据部分。
1.MISO广播
在系统100内,在多天线发射实体和单天线接收实体之间存在MISO信道。对于基于OFDM的系统,可以通过具有NF个信道响应行向量的集合来表征由该发射实体处的NT个天线和该接收实体处的单个天线形成的MISO信道,每个向量具有1×NT的维度,可以表示为:
h ‾ ( k ) = [ h 1 ( k ) h 2 ( k ) . . . h N T ( k ) ] , 其中k∈k                                  公式(1)
其中项hi(k),j=1...NT,表示对于子带k发射天线j与单接收天线之间的耦合或复增益,以及,K表示NF个子带的集合。为简单起见,假设MISO信道响应h(k)在各分组保持不变,因此只是子带k的函数。
发射实体以能够改进可靠性和/或性能的方式,从它的多个天线向单天线接收实体发射数据。此外,该数据传输也可以使得单天线接收实体执行SISO操作的普通处理(而不需要针对发射分集的任何其他特殊的处理),以恢复该数据传输。
发射实体可以采用导引模式(steered mode)或PRTS模式将数据传输到单天线接收实体。在导引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以将数据传输导向该接收实体。在PRTS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以便通过数据传输观测到子带上随机的有效SISO信道。PRTS模式可用于实现发射分集,而不要求接收实体进行任何特殊的处理。PRTS模式还可用于实现空间扩频(spatial spreading),例如,对于安全的数据传输。以下描述这两种模式和PRTS模式的这两种应用。
A.MISO的导引模式
对于导引模式,发射实体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so,sm(n,k)=v sm(k)·s(n,k),              公式(2)
其中,s(n,k)是在符号周期n中在子带k上发送的数据符号;
v sm(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NT×1导引向量;以及
x miso,sm(n,k)是NT×1向量,其具有将要在符号周期n中在子带k上从NT个发射天线发送的NT个发射符号。
在以下的描述中,脚标“sm”表示导引模式,“pm”表示PRTS模式,“miso”表示MISO传输,以及“mimo”表示MIMO传输。利用OFDM,在每个数据子带上可以发送数据符号的一个子流。发射实体分别为每个数据子带进行空间处理。
对于导引模式,基于信道响应行向量h(k)获取导引向量v sm(k),如下:
v sm(k)=h H(k)或v sm(k)=arg{h H(k)},               公式(3)
其中arg{h H(k)}表示h H(k)的幅度以及“H”表示复共轭转置。幅度提供了具有单位量值和由元素h(k)确定的不同相位的元素,使得每个发射天线的全功率可用于数据传输。由于假定信道响应h(k)在各分组上保持不变,故导引向量v sm(k)在分组上也是不变的并且只是子带k的函数。
在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sm(n,k)=h(k)·x miso,sm(n,k)+z(n,k)=h(k)·v sm(k)·s(n,k)+z(n,k)
         =heff,sm(k)·s(n,k)+z(n,k),公式(4)
其中,rsm(n,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接收符号;
heff,sm(k)是子带k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即heff,sm(k)=h(k)·v sm(k);
z(n,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噪声。
如公式(4)所示,发射实体的空间处理导致通过每个子带k的数据符号子流观测到有效SISO信道响应heff,sm(k),其包括实际MISO信道响应h(k)和导引向量v sm(k)。接收实体能够估计有效SISO信道响应
Figure A20058001158500211
例如,基于从发射实体收到的导频符号。然后,接收实体可以利用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对接收符号rsm(n,k)进行检测(例如,匹配滤波),以获得检测符号即发射数据符号s(n,k)的估计。
接收实体可以进行匹配滤波,如下:
s ^ ( n , k ) = h ^ eff , sm * · r ( n , k ) | h ^ eff , sm ( k ) | 2 = s ( n , k ) + z ′ ( n , k ) , 公式(5)
其中,“*”表示共轭。公式(5)中的检测操作与接收实体对SISO发射将进行的操作相同。然而,将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214
而不是SISO信道响应估计用于检测。
B.发射分集的PRTS模式
对于PRTS模式来说,发射实体利用伪随机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获得这些导引向量,使其具有某些需要的性质,如下所述。
为了利用PRTS模式实现发射分集,发射实体在每个子带k的整个分组上使用相同的导引向量。于是,导引向量将会只是子带k而不是符号周期n的函数,即v pm(k)。通常,要求在子带上使用尽可能多的不同导引向量,以实现提高发射分集。例如,每个数据子带可使用一个不同的导引向量。ND个导引向量构成的一个集合,表示为{v pm(k)},可用于对ND个数据子带进行空间处理。每个分组(在图2所示分组格式的前导码和信令/数据部分上)使用相同的导引向量集合{v pm(k)}。导引向量集合可以是相同的或随分组而改变。
发射实体为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so,pm(n,k)=v pm(k)·s(n,k)              公式(6)
在该分组的所有OFDM符号中使用一个导引向量集合{v pm(k)}。
在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td(n,k)=h(k)·x miso,pm(n,k)+z(n,k)=h(k)·v pm(k)·s(n,k)+z(n,k)
         =heff,td(k)·s(n,k)+z(n,k)。公式(7)
每个子带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heff,td(k)通过该子带的实际MISO信道响应h(k)和用于该子带的导引向量v pm(k)来决定。每个子带k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heff,td(k)在整个分组上是不变的,这是因为假设实际MISO信道响应h(k)在整个分组上不变,并且在整个分组上使用相同的导引向量v pm(k)。
接收实体接收发射的分组,并基于所述前导码,为每个数据子带获取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221
然后,接收实体利用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对该分组的信令/数据部分中的接收符号进行检测,如公式(5)所示,其中,用代替
对于发射分集而言,接收实体不需要知道是单个天线还是多个天线用于数据传输,也不需要知道用于每个子带的导引向量。由于在子带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并且为这些子带形成不同的有效SISO信道,所以,接收实体仍然可以享受发射分集的好处。于是,每个分组将观测到用于发射该分组的子带上的全体伪随机SISO信道。
C.空间扩频的PRTS模式
空间扩频可用于在空间维度上随机化数据传输。空间扩频可用于在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之间进行安全数据传输,以预防其他接收实体进行未经授权而接收到该数据传输。
对于PRTS模式中的空间扩频,发射实体在每个子带k的整个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导引向量将会是子带和符号周期两者的函数,即v pm(n,k)。通常,要求在子带和符号周期上都使用尽可能多的不同导引向量,以提高空间扩频度。例如,一个不同的导引向量可用于给定符号周期的每个数据子带,以及一个不同的导引向量可用于给定子带的每个符号周期。ND个导引向量构成的一个集合,表示为{v(n,k)},可用于在一个符号周期对ND个数据子带进行空间处理,以及一个不同的集合可用于该整个分组上的每个符号周期。在最低限度下,将不同的导引向量集合用于该分组的前导码和信令/数据部分,其中,一个集合可以包含全1构成的向量。导引向量集合可以相同或随分组的不同而改变。
发射实体对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so,ss(n,k)=v pm(n,k)·s(n,k)。             公式(8)
在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ss(n,k)=h(k)·x miso,ss(n,k)+z(n,k)=h(k)·v pm(k)·s(n,k)+z(n,k)
         =heff,ss(k)·s(n,k)+z(n,k),公式(9)
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heff,ss(n,k)取决于该子带的实际MISO信道响应h(k)和用于该子带和符号周期的导引向量v(n,k)。如果在整个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v pm(n,k),则每个子带k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heff,ss(n,k)在整个分组上会变化。
接受方接收实体知道该发射实体使用的导引向量,并且能够进行互补的空间解扩,以恢复发射的分组。接受方接收实体可能以各种方式来获得此信息,如下所述。其他接收实体不知道导引向量,并且该分组的传输在这些实体看来是空间随机的。因此,对于这些实体来说,正确恢复该分组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
接受方接收实体接收发射的分组并且将该前导码用于信道估计。对于每个子带,接受方接收实体能够基于该前导码,为每个发射天线获取实际MISO信道响应(而不是有效SISO信道响应)的估计,即
Figure A20058001158500231
其中j=1...NT。为简单起见,下面描述一种具有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的信道估计。
图3示出了在一个子带k上从双天线发射实体向单天线接收实体进行导频发射的模型。利用导引向量v pm(n,k)的两个元素v1(n,k)和v2(n,k),对导频符号p(k)进行空间处理,以获得两个发射符号,并经由两个发射天线发送出去。所述两个发射符号观测到信道响应h1(k)和h2(k),假定其在整个分组上保持不变。
如果利用两个导引向量集合v pm(1,k)和v pm(2,k)在两个符号周期内发射导频符号p(k),则接收实体处的接收导频符号可以表示为:
r(1,k)=h1(k)·v1(1,k)·p(k)+h2(k)·v2(1,k)·p(k)+z(1,k),以及
r(2,k)=h1(k)·v1(2,k)·p(k)+h2(k)·v2(2,k)·p(k)+z(2,k),
也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r p(k)=V P(k)·h T(k)·p(k)+z(k),                  公式(10)
其中,r p(k)=[rp(1,k)rp(2,k)]T是一个向量,具有子带k对应的两个接收导频符号的,其中“T”表示转置;
V p(k)是一个矩阵,具有用于子带k的两个导引向量
v pm(1,k)=[v1(1,k)v2(2,k)]Tv pm(2,k)=[v1(2,k)v2(2,k)]T
h(k)=[h1(k)h2(k)]是子带k的信道响应行向量;以及
z(k)=[z(1,k)z(2,k)]T是子带k的噪声向量。
接收实体可以获取所述MISO信道响应的估计如下:
h ‾ ^ ( k ) = V ‾ P - 1 ( k ) · r ‾ P ( k ) · p * ( k ) . 公式(11)
接受方接收实体由于知道V P(k)的所有元素,故能够计算V P -1(k)。其他接收实体不知道V P(k),故不能够计算V P -1(k),也不能够获取h(k)的足够精确的估计。
以上描述是针对具有两个发射天线的简单情况而言的。通常,发射天线的数量决定了该导频的OFDM符号的数量(即该导频传输的长度)以及V P(k)的尺寸。具体而言,在至少NT个符号周期上发射导频符号,并且矩阵V P(k)通常具有NT×NT的维度。
此后,对于该分组内的每个后续OFDM符号,接受方接收实体可以获取有效SISO信道响应的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243
如下:
h ^ eff , ss ( n , k ) = h ‾ ^ ( k ) · v ‾ pm ( n , k ) . 公式(12)
对于每个子带,导引向量v pm(n,k)可能随符号周期的不同而变化。然而,接受方接收实体知道用于每个子带和每个符号周期的导引向量。接收实体利用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对应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251
对该子带和符号周期的接收符号进行检测,如公式(5)所示,其中用
Figure A20058001158500252
代替并且使其在所述分组上变化。
发射实体还可以“干净地(in the clear)”发射导频符号而不进行任何空间处理,但是将每个发射天线的导频符号乘以一个不同的长度为NT或NT整数倍的正交序列(如,一个Walsh序列)。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实体可以通过将接收导频符号乘以用于导频传输的每个正交序列,以及在该序列的长度上进行积分,直接估计MISO信道响应h(k),这在本领域内是公知的。或者,发射实体也可以利用一个导引向量v pm(1,k)发射导频符号,并且接收实体可以估计有效MISO信道响应为 h ^ eff ( 1 , k ) = h ‾ ^ ( k ) · v ‾ pm ( 1 , k ) . 此后,发射实体可以利用另一个导引向量v pm(2,k)发射数据,并且接收实体可以估计该数据的有效MISO信道响应为 h ^ eff ( 2 , k ) = h ^ eff , 1 ( k ) · v ‾ pm H ( 1 , k ) · v ‾ pm ( 2 , k ) . 这样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导频传输和信道估计,以用于进行空间扩频。
发射实体可以对所述分组的前导码和信令/数据部分都进行空间扩频。发射实体还可以只对前导码或者只对信令/数据部分进行空间扩频。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空间扩频都使得:基于所述前导码获得的信道估计对于信令/数据来说是不准确的或无效的。通过至少对该分组的信令/数据部分进行空间扩频,使得这部分在其他接收实体不知道导引向量的情况下看起来是空间随机的,从而改进性能。
对于空间扩频,接受方接收实体知道有多个天线用于数据传输,还知道在每个符号周期内用于每个子带的导引向量。空间解扩本质上是通过利用适当的导引向量来获取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而实现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接下来用于数据检测。由于在整个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所以,接受方接收实体还享受到发射分集的好处。其他接收实体不知道该发射实体使用的导引向量。这样,它们的MISO信道响应估计对于信令/数据部分来说是无效的,并且当用于数据检测时,提供退化的或破坏的检测符号。因此,对于这些其他接收实体来说,恢复发射分组的可能性可能很受影响。因为接收实体需要为空间扩频的信道估计和检测进行特殊处理,所以仅仅针对SISO操作设计的传统接收实体也不能够恢复经过空间扩频的数据传输。
通过以发射和接收实体都知道的伪随机方式来旋转每个数据符号的相位,对于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也可以进行空间扩频。
图4示出了利用导引模式或PRTS模式从一个发射实体向一个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过程400的流程图。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每个数据分组,以获取相应的数据符号块(框412)。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块解复用到ND个数据子带上,从而为ND个数据子带获得ND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框414)。然后,利用为每个数据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框416)。
对于导引模式,每个数据子带使用一个导引向量,并且利用这个导引向量的空间处理将传输导向接收实体。对于PRTS模式下的发射分集,每个数据子带使用一个伪随机导引向量,并且接收实体不需要知道该导引向量。对于PRTS模式下的空间扩频,每个数据子带使用至少一个伪随机导引向量,其中对前导码和信令/数据部分施加不同的导引,并且只有发射和接收实体知道这一个或多个导引向量。对于PRTS模式来说,利用伪随机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使得通过在ND个子带上发送的ND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ND个有效SISO信道随机化。
接收实体可能无法正确处理利用PRTS模式发送的数据传输。例如,如果接收实体将子带上的一些插值形式用于信道估计,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实体可以用“干净(clear)”模式发射,而不进行任何空间处理。
D.多模式操作
发射实体还可以同时采用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发射实体在不知道信道响应时采用PRTS模式,并且一旦知道了信道响应就切换到导引模式。对于TDD系统来说,假设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响应是互反的(reciprocal)。也就是说,如果h(k)代表从发射实体到接收实体的信道响应行向量,那么互反信道意味着从接收实体到发射实体的信道响应表示为h T(k)。基于接收实体在另一个链路(如,上行链路)上发送的导频传输,发射实体能估计出一个链路(如,下行链路)的信道响应。
图5示出了同时采用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从一个发射实体向一个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过程500的流程图。最初,发射实体由于不知道接收实体的信道响应估计,故用PRTS模式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框512)。发射实体获取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之间的链路对应的信道响应估计(框514)。例如,发射实体可以(1)基于该接收实体发送的导频符号,对第一个链路(如,上行链路)的信道响应进行估计;以及(2)基于所述第一个链路的信道响应估计(如,它的逆),获取第二个链路(如,下行链路)的信道响应估计。其后,一旦该接收实体的信道响应估计可用,该发射实体就利用从第二个链路的信道响应估计获得的导引向量,用导引模式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框516)。
发射实体能够在导引和PRTS模式之前来回变换,这取决于信道响应估计是否可用。接收实体对于两种模式的信道估计和检测进行同样的处理,并且不需要知道发射实体对于任何给定分组正在使用哪种模式。采用导引模式通常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并且发射实体能够将更高的速率用于导引模式。在任何情况下,发射实体都可以在每个分组的信令部分表明该分组使用的速率。然后,接收实体将基于为该分组获得的信道估计并按照指示出的速率,对每个分组进行处理。
2.MIMO传输
在系统100内,多天线发射实体和多天线接收实体之间存在MIMO信道。对于基于OFDM的系统,由发射实体处的NT个天线和接收实体处的NR个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用NF个NR×NT维信道响应矩阵构成的一个集合来表征,该矩阵可表示为:
其中k∈K,公式(13)
其中,项hi,j(k)表示子带k的发射天线j与接收天线i之间的耦合,i=1...NR,j=1...NT。为简单起见,假设MIMO信道响应H(k)在各分组上保持不变。
可以将每个子带的信道响应矩阵H(k)分解为NS个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这NS个空间信道可用于以提高可靠性和/或总吞吐量的方式来发射数据。例如,在每个符号周期中从NT个发射天线同时可以发射NS个数据符号,以提高吞吐量。或者,在每个符号周期中从NT个发射天线可以发射单个数据符号,以提高可靠性。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假设NS=NT≤NR
发射实体可以采用导引模式或PRTS模式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在MIMO的导引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以在MIMO信道的“本征模式”上发射数据符号,如下所述。在PRTS模式下,发射实体进行空间处理,使得数据符号观测到随机的有效MIMO信道。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并且要求接收实体进行不同的空间处理。PRTS模式还可用于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A.MIMO的导引模式
对于MIMO的导引模式,发射实体通过对每个子带信道响应矩阵H(k)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获取导引矩阵V sm(k),如下:
H ‾ ( k ) = U ‾ ( k ) Σ ‾ ( k ) V ‾ sm H ( k ) , 公式(14)
其中,U(k)是H(k)左本征向量的一个NR×NR酉矩阵;
(k)是H(k)奇异值的一个NR×NT对角矩阵;以及
V sm(k)是H(k)右本征向量的一个NT×NT酉矩阵。
酉矩阵M通过性质M H MI来表征,其中I是单位矩阵。酉矩阵的不同列互相正交。由于假设信道响应H(k)在整个分组上保持不变,故导引矩阵V sm(k)在整个分组上也是不变的并且只是子带k的函数。
发射实体为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mo,sm(n,k)=V sm(k)·s(n,k),             公式(15)
其中,s(n,k)是NT×1向量,其具有将在符号周期n内在子带k上发送的NT个数据符号;以及
x mimo,sm(n,k)是NT×1向量,其具有将在符号周期n内在子带k上从NT个发射天线发送的NT个发射符号。
用导引矩阵V sm(k)进行空间处理导致s(n,k)的NT个数据符号在MIMO信道的NT个本征模式上被发射出去,这些信道也可以视为正交空间信道。
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 sm(n,k)=H(k)·x mimo,sm(n,k)+z(n,k)=H(k)·V sm(k)·s(n,k)+z(n,k),
                                                 公式(16)
其中,r sm(n,k)是NR×1向量,其具有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对应的NR个接收符号;以及
z(n,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对应的噪声向量。
为简单起见,假定噪声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其具有零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Λ=σ2·I,其中σ2是接收实体观测到的噪声方差。
接收实体对导引模式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s ‾ ^ sm ( n , k ) = Σ ‾ - 1 ( n , k ) · U ‾ H ( n , k ) · r ‾ sm ( n , k ) = s ‾ ( n , k ) + z ‾ ′ ( n , k ) , 公式(17)
其中,
Figure A20058001158500292
是具有导引模式的NT个检测符号的向量,即s(n,k)的估计,z′(n,k)是后检测噪声向量。
B.用于空间扩频的导引模式
还可以结合导引模式进行空间扩频。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实体首先针对空间扩频,对数据符号向量s(n,k)进行空间扩频,然后针对导引模式,对得到的扩频符号进行空间处理。对于空间扩频来说,发射实体在每个子带k的一个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最好在子带和符号周期上都使用尽可能多的不同导引矩阵,以提高空间扩频度。例如,可以将不同的导引矩阵集合{V pm(n,k)}用于所述分组的每个符号周期。在最低限度下,一个导引矩阵集合用于前导码,另一个导引矩阵集合用于所述分组的剩余部分,其中,一个导引矩阵集合可以包含单位矩阵。
发射实体为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mo,sm,ss(n,k)=V sm(k)·V pm(n,k)·s(n,k),    公式(18)
其中,V pm(n,k)是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NT×NT伪随机导引矩阵。如公式(18)所示,发射实体首先利用伪随机导引矩阵{V pm(n,k)}进行空间扩频,然后利用从MIMO信道响应矩阵H(k)获得的导引矩阵{V sm(k)},针对导引模式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在MIMO信道的本征模式上发射扩频符号(而不是数据符号)。
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 sm,ss(n,k)=H(k)·x mimo,sm,ss(n,k)+z(n,k)
             =H(k)·V sm(k)·V pm(n,k)·s(n,k)+z(n,k)。          公式(19)
接收实体针对导引模式进行空间处理和空间解扩,如下:
s ‾ ^ sm , ss ( n , k ) = V ‾ pm H ( n , k ) · Σ ‾ - 1 ( n , k ) · U ‾ H ( n , k ) · r ‾ sm , ss ( n , k ) = s ‾ ( n , k ) + z ‾ ′ ( n , k ) , 公式(20)
如公式(20)所示,接收实体能够通过首先进行导引模式的接收机空间处理,然后利用伪随机导引矩阵{V pm(n,k)}进行空间解扩,从而恢复出发射的数据符号。对于采用空间扩频的导引模式来说,通过每个子带的数据符号观测到的有效MIMO信道包括发射实体所用的矩阵V sm(k)和V pm(n,k)。
C.用于发射分集的PRTS模式
对于MIMO的PRTS模式来说,发射实体将伪随机导引矩阵用于空间处理。获取具有某些预期性质的导引矩阵,如下所述。
为了利用PRTS模式实现发射分集,发射实体在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但是在每个子带k的整个分组上使用相同的导引矩阵。最好使用尽可能多的不同导引矩阵,以提高发射分集。
发射实体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mo,td(n,k)=V pm(k)·s(n,k),               公式(21)
其中,V pm(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NT×NT导引矩阵;以及
x mimo,td(n,k)是NT×1向量,其具有将在符号周期n内在子带k上从NT个发射天线发送的NT个发射符号。
一个导引矩阵集合{V pm(k)}用于该分组内的所有OFDM符号。
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 td(n,k)=H(k)·x mimo,td(n,k)+z(n,k)=H(k)·V pm(k)·s(n,k)+z(n,k)
         =H eff,td(k)·s(n,k)+z(n,k)              ,公式(22)
其中,r td(n,k)是PRTS模式的接收符号的一个向量;以及
H eff,td(k)是在符号周期n中子带k的NT×NT有效MIMO信道响应矩阵,即H eff,td(k)=H(k)·V pm(k)。
利用伪随机导引矩阵V pm(k)进行空间处理导致通过s(n,k)中的数据符号观测到有效MIMO信道响应H eff,td(k),其包括实际信道响应H(k)和导引矩阵V pm(k)。接收实体能够估计有效MIMO信道响应H eff,td(k),例如,基于从发射实体接收的导频符号。然后,接收实体利用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311
r td(n,k)中的接收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以获得检测符号
Figure A20058001158500312
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对于每个子带k,在所述分组上保持不变,因为:(1)假定实际信道响应H(k)在所述分组上保持不变;以及(2)相同的导引矩阵V pm(k)用于所述分组。
接收实体能够利用各种接收机处理技术来获取检测符号,包括:(1)信道相关矩阵求逆(CCMI)技术,其通常称为迫零技术;以及(2)最小均方误差(MMSE)技术。表1总结了针对CCMI和MMSE技术,在接收机实体处的空间处理。在表1中,M ccmi,td(k)是用于CCMI技术的空间滤波器矩阵,M mmse,td(k)是用于MMSE技术的空间滤波器矩阵,D mmse,td(k)是用于MMSE技术的对角矩阵(其包含的对角元素)。
                          表1
如表1所示,对于发射分集,每个子带k的空间滤波器矩阵M ccmi,td(k)和M mmse,td(k)在整个分组上保持不变,这是由于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在整个分组上保持不变。对于发射分集,接收实体不需要知道用于每个子带的导引矩阵。由于在多个子带上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并且为这些子带形成不同的有效MIMO信道,故接收实体仍然可以享受到发射分集的好处。
D.用于空间扩频的PRTS模式
对于PRTS模式下的空间扩频,发射实体在每个子带k的一个分组上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用。可以选择用于空间扩频的伪随机导引矩阵,如上面针对导引模式所描述的那样。
发射实体对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如下:
x mimo,ss(n,k)=V pm(n,k)·s(n,k),          公式(23)
接收实体处的接收符号可以表示为:
r ss(n,k)=H(k)·x mimo,ss(n,k)+z(n,k)=H(k)·V pm(k)·s(n,k)+z(n,k)
         =H eff,ss(k)·s(n,k)+z(n,k),公式
(24)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对应的有效MIMO信道响应H eff,ss(n,k)取决于该子带的实际信道响应H(k)和用于该子带和符号周期的导引矩阵V pm(n,k)。由于在所述分组上使用了不同的导引矩阵V pm(n,k),故每个子带k的有效MIMO信道响应H eff,ss(n,k)在该分组上变化。
接受方接收实体接收发射的分组并将前导码用于信道估计。对于每个子带,接受方接收实体能够基于该前导码,获取实际MIMO信道响应H(k)(而不是有效MIMO信道响应)。其后,对于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接受方接收实体获得有效MIMO信道响应矩阵的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1
如下:
H ‾ ^ eff , ss ( n , k ) = H ‾ ^ ( k ) · V ‾ pm ( n , k ) , 公式(25)
对于每个子带,导引矩阵V pm(n,k)会随符号周期的不同而改变。接收实体利用每个符号周期的每个子带对应的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3
对该子带和符号周期的接收符号进行空间处理,如,利用CCMI或MMSE技术。例如,矩阵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4
可用于获得用于CCMI或MMSE技术的空间滤波器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用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5
代替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6
然而,由于矩阵
Figure A20058001158500337
在整个分组上变化,故空间滤波器矩阵也在该分组上变化。
对于空间扩频,接受方接收实体知道发射实体对于每个符号周期内的每个子带所使用的导引矩阵,并且能够进行互补的空间解扩,以恢复出发射的分组。空间解扩是通过利用正确的导引矩阵来获得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而实现的,该有效MIMO信道响应估计继而用于空间处理。其他的接收实体不知道所述导引矩阵并且分组传输在这些实体看来是空间随机的。因此,这些其他接收实体能够恢复出发射的分组的可能性很低。
E.多模式操作
发射实体还可以同时采用PRTS模式和导引模式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发射实体在信道响应不可用时,采用PRTS模式,一旦信道响应可用就切换到导引模式。
3.导引向量和矩阵的产生
用于PRTS模式的导引向量和矩阵能够以各种方式产生。以下描述一些示例性的用于产生这些导引向量/矩阵的方案。导引向量/矩阵可以被预先计算出来并存储在发射和接收实体处,并且其后在需要它们的时候,重新获得以进行使用。或者,导引向量/矩阵还可以在需要它们的时候实时地进行计算。在以下的描述中,产生L个导引向量或矩阵构成的一个集合并且将其选择用于PRTS模式。
A.导引向量的产生
为实现优良的性能,用于PRTS模式的导引向量应该具有以下性质。没有必要严格地遵循这些性质。首先,每个导引向量应具有单位能量,以便用于数据符号的发射功率不会因伪随机发射导引而改变。第二,可以定义每个导引向量的NT个元素具有相同的幅值,以便能够使用每个发射天线的全发射功率。第三,不同的导引向量应该合理地是不相关的,从而该集合中任何两个导引向量之间的相关性为零或很低的值。这一条件可以表示为:
c(ij)=v pm H(i)·v pm(j)≈0,其中i=1...L,j=1...L,且i≠j,公式(26)
其中c(ij)是导引向量v pm(i)和v pm(j)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采用各种方案产生含有L个导引向量的集合{v pm(i)}。在第一方案中,基于NT×NT矩阵G产生L个导引向量,矩阵G的元素是独立同分布(IID)复高斯随机变量,每个变量具有零均值和单位方差。按照RG H·G计算每个矩阵G的相关矩阵,并且将其按照RE·D·E H进行分解,以获取酉矩阵E。如果E的每一列与该集合中已有的每一个导引向量满足低相关标准,则它可以用作导引向量v pm(i)。
在第二方案中,通过连续地旋转初始酉导引向量v pm(1)产生L个导引向量,如下:
v pm(i+1)=ej2π/L·v pm(i),其中i=2...L,其中L≥NT。公式(27)
在第三方案中,产生L个导引向量,使得这些向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幅度和不同的相位。对于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生成的给定导引向量 v ‾ pm ( i ) = [ v 1 ( i ) v 2 ( i ) . . . v N T ( i ) ] ,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归一化的导引向量
Figure A20058001158500352
v ‾ ~ pm ( i ) = [ Ae j θ 1 ( i ) ) Ae j θ 2 ( i ) . . . Ae j θ N T ( i ) ] , 公式(28)
其中A是常量(例如, A = 1 / N T )并且 θ j ( i ) = ∠ v j ( i ) = tan - 1 ( Im { v j ( i ) } Re { v j ( i ) } ) v pm(i)的第j个元素的相位。归一化的导引向量
Figure A20058001158500356
可使全发射功率用于每个将用于进行发射的天线。
其它方案也可用于产生含有L个导引向量的集合,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B.导引矩阵的产生
为实现优良的性能,用于PRTS模式的导引矩阵应具有以下性质。没有必要严格地遵循这些性质。首先,导引矩阵应是酉矩阵并满足如下条件:
V ‾ pm H ( i ) · V ‾ pm ( i ) = I ‾ , 其中i=1...L。                                       公式(29)
公式(29)指示,v pm(i)的每一列具有单位能量并且v pm(i)的任何两列的厄密(Hermitian)内积应为零。这一条件保证了用导引矩阵v pm(i)同时发送的NT个数据符号具有相同的功率并且在发射之前彼此正交。第二,该集合中任何两个导引矩阵之间的相关性应为0或很小的值。这一条件可表示为:
C ‾ ( ij ) = V ‾ pm H ( i ) · V ‾ pm ( j ) ≈ 0 ‾ , 其中i=1...L,j=1...L,且i≠j,公式(30)
其中C(ij)是v pm(i)和v pm(j)的相关矩阵,且0是全零矩阵。可产生L个导引矩阵,使得所有可能的导引矩阵对的相关矩阵的最大能量最小化。
可以采用各种方案产生含有L个导引矩阵的集合{V pm(i)}。在第一方案中,基于随机变量矩阵产生L个导引矩阵。首先产生随机变量矩阵G,然后计算G的相关矩阵并将其分解以获得酉矩阵E,如上所述。如果E和已经产生的每一个导引矩阵之间存在低相关性,则E可用作导引矩阵V pm(i),并被添加到集合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产生所有L个导引矩阵。
在第二方案中,通过在NT维复空间中连续旋转初始酉导引矩阵V(1)来产生L个导引矩阵,如下:
V pm(i+1)=Θ i·V pm(1),其中i=1...L-1,           公式(31)
其中Θ i是NT×NT对角酉矩阵,其元素为单位的L次根。
B.M.Hochwald等人在2000年9月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Theory第46卷第6期的“Systematic Design of Unity Space-TimeConstellations”中描述了第二方案。
其它方案也可用于产生含有L个导引矩阵的集合,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通常,可以以伪随机的方式或者确定的方式产生导引矩阵。
C.导引向量/矩阵选择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使用集合中的L个导引向量/矩阵。导引向量可以看成是只包含一列的退化导引矩阵。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矩阵可以包含一列或多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确定的方式从具有L个导引矩阵的集合中选择导引矩阵。例如,可以从头至尾地循环遍这L个导引矩阵,并按顺序加以选择,从V(1)开始,然后是V(2),以此类推,最终是V(L)。在另一实施例中,以伪随机的方式从集合中选择导引矩阵。例如,可以基于函数f(k)来选择用于每个子带k的导引矩阵,即,V(f(k)),函数f(k)伪随机地选择L个导引矩阵中的一个矩阵。在又一实施例中,以“变换排列(permutated)”的方式从集合中选择导引矩阵。例如,可以从头至尾地循环遍这L个导引矩阵,并按顺序选择使用的导引矩阵。然而,每次循环的起始导引矩阵是以伪随机的方式加以选择的,而不必总是第一个导引矩阵V(1)。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选择L个导引矩阵。
导引矩阵的选择也可以取决于集合中导引矩阵的数量(L)及用于进行伪随机发射导引的子带数量(NM),例如,NM=ND+NP。通常,L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NM。如果L=NM,则可以为NM个子带中的每一个选择一个不同的导引矩阵。如果L<NM,则可将导引矩阵重复用于每个符号周期。如果L>NM,则将这些导引矩阵的子集用于每个符号周期。对于所有情况,可以通过确定方式、伪随机方式或变换排列的方式选择NM个子带的NM个导引矩阵,如上所述。
对于发射分集,为每个分组的NM个子带选择NM个导引矩阵。对于空间扩频,可以为该分组的每个符号周期的NM个子带选择NM个导引矩阵。可以为每个符号周期选择由NM个导引矩阵构成的一个不同集合,其中该集合可以包含L个导引矩阵的一个不同变换排列(permutation)。
对于MISO和MIMO的空间扩频,只有发射和接收实体知道用于空间处理的伪随机导引矩阵。这可以由各种方式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一种算法,从具有L个导引矩阵的集合中伪随机地选择导引矩阵,该算法可以根据发射和接收实体之间交换(如,通过安全的无线信令或一些其他的方式)的安全信息(如,密钥、种子、标识符和序列号)而工作。这样,导引矩阵集合以一种只有发射和接收实体知道的方式进行变换排列(permutate)。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射和接收实体利用只有这两个实体知道的唯一的矩阵U u,修改为所有实体所知道的公共导引矩阵。这个操作可以表示为:V pm,u(i)=U u·V pm(i)或v pm,u(i)=U u·v pm(i)。然后,将修改后的导引矩阵用于空间处理。在又一实施例中,发射和接收实体基于只有这两个实体知道的方式,变换排列公共导引矩阵的列。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射和接收实体基于只有这两个实体知道的一些安全信息,产生它们需要的导引矩阵。用于空间扩频的伪随机导引矩阵可以按照其他各种方式产生和/或选择,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4.IEEE 802.11
在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各种OFDM系统,如,用于实现了IEEE802.11a和802.11g的系统。IEEE802.11a/g的OFDM结构将全部系统带宽分成64个正交的子带(即NF=64),为其分配标号-32至+31。在这64个子带中,48个子带(标号为±{1,...,6,8,...,20,22,...,26})用于数据传输,4个子带(标号为±{7,21})用于导频传输,DC子带(标号为0)和剩余子带不使用并作为保护子带。对于IEEE802.11a/g,每个OFDM符号是由64码片的变换符号和16码片的循环前缀组成的。IEEE802.11a/g使用20MHz的系统带宽。这样,每个码片具有50纳秒的持续时间,以及,每个OFDM符号具有4.0微秒的持续时间,即本系统的一个OFDM符号周期。在1999年9月公开的、题目为“Part 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High-speed Physical Layer in the 5GHz Band”的IEEE标准802.11a文档中描述了这种OFDM结构。
图6A示出了IEEE 802.11定义的一种帧和分组格式600。格式600可用于支持MISO传输的导引模式和PRTS模式(针对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在IEEE 802.11协议栈的物理层上,将数据作为PHY子层服务数据单元(PSDU)进行处理。对每个PSDU 630分别基于为该PSDU选择的编码和调制方案而进行编码和调制。每个PSDU630还有一个包含6个字段的PLCP头部610。速率字段612指示该PSDU的速率。保留字段614包含一个保留比特。长度字段616以字节为单位指示该PSDU的长度。奇偶字段618携带有前三个字段的1比特偶数奇偶性(even parity)。尾部字段620携带用于清理(flush out)编码器的6个零。服务字段622包含用于初始化该PSDU的加扰器的7个空比特以及9个保留比特。尾部字段632附加在PSDU 630的结尾处,并且携带有用于清理编码器的6个零。可变长度填充字段634携带有足够数量的填充比特,从而使该PSDU适合整数个OFDM符号。
每个PSDU 630及其相关字段是在包含三个部分的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640内发射的。前导码部分642具有4个OFDM符号周期的持续时间,并且携带有10个短训练符号642a和2个长训练符号642b,接收实体将其用于AGC、时序捕获、粗精频率捕获、信道估计以及其他目的。10个短训练符号是利用在12个指定子带上的12个特定导频符号产生的,并且跨越两个OFDM符号周期。2个长训练符号是利用在52个指定子带上的52个特定导频符号产生的,并且跨越两个OFDM符号周期。信令部分644携带有一个OFDM符号,对应于该头部的前5个字段。数据部分648携带可变数量的OFDM符号,对应于该头部的服务字段、PSDU以及后面的尾部和填充字段。也将PPDU 640称为一个分组。
图6B示出了一个示例性的帧和分组格式602,可用于支持MISO以及MIMO传输的导引和PRTS模式。这种格式的PPDU 650包括前导码部分652、信令部分654、MIMO前导码部分656以及数据部分658。前导码部分652携带10个短训练符号652a和2个长训练符号652b,类似于前导码部分642。信令部分654携带PPDU 650的信令并可按照表2所示进行定义。
                        表2
字段   长度(比特) 描述
  CCH速率指示符 2  控制信道(CCH)的速率
  MIMO导频符号长度 1  MIMO导频部分的长度(如,2或4个OFDM符号周期)
  MIMO指示符 1  指示格式602的PLCP头部
  QoS   2  服务质量(视频/声音)
  长度指示符   10  数据部分的长度(如,是循环前缀长度的
  倍数,或对于IEEE802.11是800纳秒)
  速率向量   16   用于空间信道1、2、3、4的速率
  保留   2   保留,以供将来使用
  CRC   8   PLCP头部的CRC值
  尾部   6   用于清理编码器的6个零
表2示出了针对4个发射天线(NT=4)的信令部分654的一个示例性格式。最多有4个空间信道可用于数据传输,这取决于接收天线的数量。速率向量字段指示出每个空间信道的速率。接收实体可以确定该空间信道支持的最大速率并将其发送回来。然后,发射实体可以基于这些最大速率,选择数据传输的速率(如,小于或等于)。也可将具有不同字段的其他格式信令用于信令部分654。
MIMO导频部分656携带一个导频符号,接收实体将其用于估计该MIMO信道。所述MIMO导频符号是从所有NT个发射天线以下列几种方式发射的导频符号:(1)不用任何空间处理“干净地”发射;(2)利用公式(21)或(23)中所示伪随机导引进行发射;或者(3)在公式(18)中所示MIMO信道的本征模式上发射。还将该MIMO导频符号的每个发射天线的发射符号乘以分配给该发射天线的NT码片正交序列(如,4码片Walsh码)。数据部分658携带数据、填充比特和尾部比特的可变数量的OFDM符号,类似于数据部分648。
对于采用格式600和602的PRTS模式,将伪随机发射导引应用到所有子带以及PPDU 640和650的所有部分上。对于发射分集,在每个子带的整个PPDU上使用相同的伪随机发射导引向量/矩阵。对于空间扩频,在每个子带的PPDU上可以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矩阵。在最低限度下,对PPDU的数据部分和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前导码/导频部分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矩阵。例如,PPDU 640的前导码部分和数据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导引向量,其中,一个部分的导引向量可以全部是1。PPDU 650的MIMO导频和数据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导引矩阵,其中,一个部分的导引矩阵可以是单位矩阵。
接收实体通常分别处理每个分组(即PPDU)。接收实体可以(1)将短训练符号用于AGC、分集选择、时序捕获以及粗频率捕获,以及(2)将长训练符号用于细频率捕获。接收实体可以将长训练符号用于MISO信道估计,以及将MIMO导频符号用于MIMO信道估计。接收实体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前导码或MIMO导频符号中获取有效信道响应估计,并且将信道估计用于检测或空间处理,如上所述。
5.系统
图7示出了系统100内多天线发射实体710、单天线接收实体750x以及多天线接收实体750y的框图。发射实体710可以是接入点或多天线用户终端。每个接收实体750也可以是接入点或用户终端。
在发射实体710处,发射(TX)数据处理器720对每个数据分组进行处理(如,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以获得一个相应的数据符号块。TX空间处理器730接收导频和数据符号并将其解复用到适当的子带上,针对导引和/或PRTS模式进行空间处理,并且将NT个发射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单元(TMTR)732a至732t。每个发射机单元732处理其发射符号流,以产生调制信号。发射机单元732a至732t提供NT个调制信号,分别用于从NT个天线734a至734t进行发射。
在单天线接收实体750x处,天线752x接收NT个发射信号,并将接收信号提供给接收机单元(RCVR)754x。接收机单元754x执行与发射机单元732所执行的处理相互补的处理,并且(1)将接收的数据符号提供给检测器760x以及(2)将接收的导频符号提供给控制器780x内的信道估计器784x。信道估计器784x为所有数据子带获取发射实体710和接收实体750x之间的有效SIS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检测器760x基于每个子带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对该子带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检测,并且为所有子带提供检测符号流。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770x对检测符号流进行处理(如,符号解映射、解交织和解码),并且针对每个数据分组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在多天线接收实体750y处,NR个天线752a至752r接收NT个发射信号,每个天线752将接收的信号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单元754。每个接收机单元754处理各自接收的信号,并且(1)将接收的数据符号提供给接收(RX)空间处理器760y,以及(2)将接收的导频符号提供给控制器780y内的信道估计器784y。信道估计器784y为所有数据子带获取发射实体710和接收实体750y之间的实际或有效MIM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控制器780y基于MIMO信道响应估计和导引矩阵并按照如CCMI或MMSE技术,获得空间滤波器矩阵。RX空间处理器760y利用从每个子带获得的空间滤波器矩阵,对该子带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并为该子带提供检测符号。RX数据处理器770y接着处理所有子带的检测符号,并为每个数据分组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控制器740、780x和780y分别控制发射实体710和接收实体750x和750y中的处理器单元的操作。存储器单元742、782x和782y分别存储由控制器740、780x和780y使用的数据和/或程序代码。例如,这些存储单元可能存储由L个伪随机导引向量(SV)和/或导引矩阵(SM)构成的集合。
图8示出了发射实体710中处理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在TX数据处理器720中,编码器822接收每个数据分组,并基于一种编码方案,分别对其进行编码并提供编码比特。编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编码方案可以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块编码、其它编码以及这些编码的组合。在PRTS模式下,即使无线信道在所有子带上都是平稳的并且在数据分组上是静态的,SNR在该分组上也可能变化。可以将功能足够强大的编码方案用于抵抗整个分组上SNR的变化,从而编码性能与分组上的平均SNR成比例。交织器824基于交织方案而将每个分组的编码比特交织或重排,以实现频率、时间和/或空间分集。符号映射单元826基于调制方案(例如,QPSK、M-PSK或M-QAM)映射每个分组的交织比特,并为该分组提供数据符号块。每个分组采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是由为该分组选择的数据速率决定的。
在空间处理器730中,解复用器(Demux)832接收每个分组的数据符号块并针对ND个数据子带将其解复用成ND个数据符号序列。对于每个数据子带,复用器(Mux)834接收该子带的导频和数据符号,并在前导码和MIMO导频部分期间提供导频符号,并且在信令和数据部分期间提供数据符号。对于每个分组,ND个复用器834a至834nd将ND个数据子带的ND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提供给ND个TX子带空间处理器840a至840nd。每个空间处理器840对于相应的数据子带,执行导引或PRTS模式的空间处理。对于MISO传输来说,每个空间处理器840利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导引向量,对它的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处理,并将NT个发射天线的NT个发射符号序列提供给NT个复用器842a至842t。对于MIMO传输来说,每个空间处理器840将其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解复用成NS个空间信道的NS个子序列,利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导引矩阵,对这N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子序列进行空间处理,并且将NT个发射符号序列提供给NT复用器842a至842t。每个复用器842将所有子带的发射符号序列提供给各自的发射机单元732。每个发射机单元732包括(1)OFDM调制器(MOD)852,用于对相应的发射符号流进行OFDM调制,以及(2)TX RF单元854,用于修整(例如,转换为模拟、滤波、放大以及上变频)来自OFDM调制器852的OFDM符号流,以产生调制信号。
图9A示出了单天线接收实体750x中处理单元的一个实施例。接收机单元754x包括(1)RX RF单元912,用于对从天线752x接收的信号进行修整及数字化,并提供采样;以及(2)OFDM解调器(DEMOD)914,用于对采样进行OFDM解调,提供接收的数据符号给检测器760x,并且提供接收的导频符号给信道估计器784x。信道估计器784x基于接收的导频符号以及可能还有导引向量,为有效SISO信道获得信道响应估计。
在检测器760x中,解复用器922将每个分组的接收数据符号解复用成ND个数据子带的ND个接收数据符号序列,并提供这ND个序列给ND个子带检测器924a至924nd。每个子带检测器924利用该子带的有效SISO信道响应估计,对其子带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符号。复用器926复用所有数据子带的检测符号,并将每个分组的检测符号块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770x。在RX数据处理器770x中,符号解映射单元932按照用于该分组的调制方案,解复用每个分组的检测符号。解交织器934以与对该分组执行的交织相互补的方式对该解调数据进行解交织。解码器936以与对该分组执行的编码相互补的方式解码该解交织数据。例如,如果发射机实体710分别执行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则可将Turbo解码器或Viterbi解码器用作解码器936。
图9B示出了多天线接收实体750y中处理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接收机单元754a至754r对NR个接收信号进行修整、数字化和OFDM解调,提供接收的数据符号给RX空间处理器760y,以及提供接收的导频符号给信道估计器784y。信道估计器784y基于接收的导频符号,为MIMO信道获得信道响应估计。控制器780y基于MIMO信道响应估计和导引矩阵,获得空间滤波器矩阵。在RX空间处理器760y中,NR个解复用器942a至942r从NR个接收机单元754a至754r,获得接收的数据符号。每个解复用器942将每个分组的接收数据符号解复用为ND个数据子带的ND个接收数据符号序列,并且提供这ND个序列给ND个RX子带空间处理器944a至944nd。每个空间处理器944利用该子带的空间滤波矩阵,对其子带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提供检测符号。复用器946复用所有子带的检测符号,并将每个分组的检测符号块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770y,该处理器可用与图9A中RX数据处理器770x相同的设计来实现。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本文描述的数据传输技术。例如,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这些技术。对于硬件实现,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其它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元件或者以上这些的组合中,实现在发射和接收实体处的执行或支持数据传输的处理单元。
对于软件实现,可以利用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功能等)实现数据传输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例如,图7中的存储器单元742、782x以及782y)中并由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控制器740、780x和780y)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在处理器中或者处理器外部实现,在存储器单元实现于处理器外部的情况下,其可经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本文包含的标题用于参考,其旨在定位特定的章节。这些标题并非用于限制其下描述的概念的范围,这些概念可以应用到整个说明书的其他章节。
前面对公开实施例的描述用于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

Claims (62)

1.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从发射实体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方法,包括:
处理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获取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从而为所述PDU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以及
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多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多个不同的导引向量用于所述多个子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实体不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一个导引向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符号周期中在每个子带上发送一个导频或数据符号,以及其中,对于每个符号周期,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用一个不同的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所述发射实体和所述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向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子带,只对数据符号用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向量进行所述空间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PDU的步骤包括:
根据编码方案对所述PDU进行编码,以获取编码数据;
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交织,以获取交织数据;以及
根据调制方案对所述交织数据进行符号映射,以获取所述数据符号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具有L个导引向量的一个集合中为每个子带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向量,其中,L是大于1的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L个导引向量使得:所述L个导引向量中的任何一对导引向量都具有低相关性。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从具有L个导引向量的一个集合中为每个子带选择一个导引向量,其中,L是大于1的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导引向量包括具有相同幅值、但不同相位的T个元素,其中,T是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的所述发射天线的数量并且是大于1的整数。
14.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设备,包括: 
数据处理器,处理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获取数据符号块;
解复用器,将导频符号和所述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从而为所述PDU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以及
空间处理器,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多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空间处理器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空间处理器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只有所述PDU的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知道每个子带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向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导引向量包括具有相同幅值、但不同相位的T个元素,其中,T是用于发射所述PDU的天线的数量并且是大于1的整数。
19.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设备,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获取数据符号块;
解复用模块,将导频符号和所述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 上,从而为所述PDU获取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以及
空间处理模块,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多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多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只有所述PDU的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知道每个子带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向量。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导引向量包括具有相同幅值、但不同相位的T个元素,其中,T是用于发射所述PDU的天线的数量并且是大于1的整数。
24.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从发射实体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方法,包括:
处理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获取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以及
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矩阵,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观测到的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有效MIMO信道随机化。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实体不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一个导引矩阵。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符号周期,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用一个不同的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所述发射实体和所述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引矩阵。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子带,只对数据符号用所述至少一个导引矩阵进行所述空间处理。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述空间处理获取的每个子带的扩频符号乘以所述至少一个导引矩阵,从而在该子带的所述MIMO信道的本征模式上发射所述扩频符号。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具有L个导引矩阵的一个集合中为每个子带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导引矩阵,其中,L是大于1的整数。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从具有L个导引矩阵的一个集合中为每个子带选择一个导引矩阵,其中,L是大于1的整数。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合中的所述L个 导引向量使得:所述L个导引矩阵中的任何一对导引矩阵都具有低相关性。
34.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设备,包括:
数据处理器,处理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获取数据符号块;
解复用器,将导频符号和所述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以及
空间处理器,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导引矩阵,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观测到的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有效MIMO信道随机化。
35.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从发射实体向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方法,包括:
如果所述接收实体的信道响应估计对于所述发射实体是不可用的,则采用第一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用伪随机导引向量或矩阵对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以及
如果所述接收实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于所述发射实体是可用的,则采用第二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PDU,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下,用从所述信道响应估计获取的导引向量或矩阵对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用第一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步骤包括:
处理第一PDU,以获取第一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以及
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伪随机导引向量,对该子带的所述 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观测到的多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用第二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步骤包括:
处理第二PDU,以获取第二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所述多个子带上;以及
用从每个子带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获取的导引向量,对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的发射导向所述接收实体。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用第一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步骤包括:
处理第一PDU,以获取第一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多个子带上;以及
用为每个子带选择的至少一个伪随机导引矩阵,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所述空间处理将通过在所述多个子带上发送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观测到的所述多个子带的多个有效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随机化。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用第二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数据的步骤包括:
处理第二PDU,以获取第二数据符号块;
将导频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块解复用到所述多个子带上;以及
用从每个子带的MIM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获取的导引矩阵,对该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在该子带的所述MIMO信道的本征模式上发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 
40.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设备,包括:
控制器,如果接收实体的信道响应估计不可用,则选择第一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如果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可用,则采用第二模式向所述接收实体发射PDU数据,其中,数据符号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用伪随机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下用从所述信道响应估计获取的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以及
空间处理器,对每个数据符号块按照为该块选择的模式进行空间处理。
41.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从发射实体向接收实体发送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经由单个接收天线,针对由所述发射实体通过S个子带发射的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获取S个接收符号序列,其中S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多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S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基于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导频符号,获取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基于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符号;
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实体不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一个导引向量。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所述发射实体和所述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向量。
46.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接收机设备,包括:
解调器,提供经由单个接收天线获取的S个接收符号序列,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对应于发射实体通过S个子带发射的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其中S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多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S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信道估计器,基于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导频符号,获取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检测器,基于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符号;
接收数据处理器,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流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进 行空间处理。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设备,其中,只有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向量。
50.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接收机设备,包括:
接收符号序列获取模块,经由单个接收天线,为由所述发射实体通过S个子带发射的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获取S个接收符号序列,其中S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多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所述S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观测到的S个有效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随机化;
信道响应估计获取模块,基于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导频符号,获取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检测模块,基于所述S个有效SIS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所述S个接收符号序列中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符号;
检测符号处理模块,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子带的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向量进行空间处理。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只有所述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发射实体和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向量。
54.一种在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接收从发射实体向接收实体发送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接收实体处的R个接收天线,针对所述发射实体在T个发射天线的S个子带上发射的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获取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每个子带对应着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以及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其中R、S和T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每个子带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至少一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观测到的有效MIMO信道随机化;
基于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所述S个集合中的接收导频符号,获取每个子带的所述有效MIM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用每个子带的所述有效MIM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该子带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中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接收机空间处理,从而获取该子带的检测符号;
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机空间处理基于信道相关矩阵求逆CCMI技术。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机空间处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技术。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一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实体不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一个导引矩阵。
59.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子带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为该子带选择的至少两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所述发射实体和所述接收实体知道用于针对每个子带进行空间处理的所述至少两个导引矩阵。
61.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接收机设备,包括:
R个解调器,提供为R个接收天线获取的接收导频符号和接收数据符号,其中,经由所述R个接收天线,针对发射实体在T个发射天线的S个子带上发射的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获取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每个子带对应着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以及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其中R、S和T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每个子带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至少一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观测到的有效MIMO信道随机化; 
信道估计器,基于接收导频符号和所述发射实体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导引矩阵,获取每个子带的有效MIM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空间处理器,基于每个子带的所述有效MIM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该子带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接收机空间处理,从而获取该子带的检测符号;
接收数据处理器,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62.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接收机设备,包括:
接收符号获取模块,经由R个接收天线,针对发射实体在T个发射天线的S个子带上发射的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获取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S个集合,每个子带对应着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以及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一个集合,其中R、S和T是大于1的整数,以及其中,每个子带的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在所述发射实体处用至少一个导引矩阵进行空间处理,从而将通过具有T个导频和数据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观测到的有效MIMO信道随机化;
信道响应估计获取模块,基于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所述S个集合中的接收导频符号,获取每个子带的所述有效MIMO信道的信道响应估计;
空间处理模块,用每个子带的所述有效MIMO信道的所述信道响应估计,对该子带的具有R个接收符号序列的所述集合中的接收数据符号进行接收机空间处理,从而获取该子带的检测符号;
检测符号处理模块,对针对所述S个子带的检测符号进行处理,以针对每个由数据单元和其信令部分组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提供解码后的数据。 
CN2005800115856A 2004-02-18 2005-02-18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Active CN19431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81,951 2004-02-18
US10/781,951 US20050180312A1 (en) 2004-02-18 2004-02-18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spreading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US2005/005261 WO2005081445A1 (en) 2004-02-18 2005-02-18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spreading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3156A CN1943156A (zh) 2007-04-04
CN1943156B true CN1943156B (zh) 2012-02-15

Family

ID=3483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15856A Active CN1943156B (zh) 2004-02-18 2005-02-18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80312A1 (zh)
EP (1) EP1716656A1 (zh)
JP (2) JP5053647B2 (zh)
KR (1) KR100855481B1 (zh)
CN (1) CN1943156B (zh)
AU (2) AU2005214778A1 (zh)
BR (1) BRPI0507767A (zh)
CA (3) CA2556708C (zh)
IL (1) IL177532A0 (zh)
RU (1) RU2350013C2 (zh)
TW (1) TWI394397B (zh)
WO (1) WO2005081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9724B2 (ja) * 2002-12-03 2010-05-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2×2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cofdm−mimo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復号器及び復号方法
US8204149B2 (en) 2003-12-17 2012-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212548B2 (ja) 2003-12-26 2009-01-2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JP4005974B2 (ja) 2004-01-09 2007-11-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7336746B2 (en) * 2004-12-09 2008-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69889B2 (en) * 2004-02-18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spreading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73022B2 (en) * 2004-02-19 2011-01-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7408976B1 (en) 2004-05-19 2008-08-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IMO-OFDM receiver processing with frequency and channel estimation
US7742533B2 (en) 2004-03-12 2010-06-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FDM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285226B2 (en) * 2004-05-07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eering diversity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785B2 (en) 2004-05-0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beamforming for a MIMO-OFDM system
CN1954503A (zh) * 2004-05-18 2007-04-2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Turbo解码器输入重新排序
US7110463B2 (en) * 2004-06-30 2006-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computation of spatial filter matrices for steer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78649B2 (en) 2004-07-15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MIM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7978778B2 (en) 2004-09-03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structures for spatial spreading with space-time or space-frequency transmit diversity
US7742444B2 (en) 2005-03-15 2010-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other sector information combining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106862A1 (ja) * 2005-03-30 2006-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GB2424805B (en) * 2005-03-30 2007-02-28 Toshiba Res Europ Ltd Efficient channel tracking in packet based OFDM systems
US7610017B2 (en) * 2005-06-09 2009-10-27 Vixs Systems, Inc. Increased data rate transmission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055552B2 (en) 2005-06-16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paging channel with reduced probability of missed page
US8750908B2 (en) 2005-06-16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paging channel with reduced probability of missed page
US20090207790A1 (en) 2005-10-27 200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tuneawaystatus in an ope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147226A1 (en) * 2005-10-27 2007-06-28 Aamod Khandek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lexible bandwidth using variable guard bands
KR20080070698A (ko) 2005-10-27 2008-07-30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qi를 리포팅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26753A (zh) * 2005-12-08 2008-12-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符号扩展的空间复用的系统,器件,和方法
JP4649353B2 (ja) * 2006-03-17 2011-03-09 株式会社東芝 Ofdm信号の送信方法、ofdm送信機及びofdm受信機
US8543070B2 (en) * 2006-04-24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ed complexity beam-steered MIMO OFDM system
JP2007300217A (ja) * 2006-04-27 2007-11-15 Toshiba Corp Ofdm信号の送信方法、ofdm送信機及びofdm受信機
US8290089B2 (en) * 2006-05-22 2012-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rivation and feedback of transmit steering matrix
US7843988B1 (en) * 2006-09-21 2010-11-30 Rockwell Coll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rocessing transmission sequences in a jammed environment
US7889766B2 (en) * 2007-01-19 2011-02-1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US8160189B2 (en) 2007-01-26 2012-04-17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KR101430462B1 (ko) * 2007-08-09 2014-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ach 프리엠블 구성방법 및 전송방법
US8483235B2 (en) * 2007-12-11 2013-07-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MIMO systems
CN101355412B (zh) * 2008-08-19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
CN102100046B (zh) 2008-10-21 2013-11-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JP2012525722A (ja) * 2009-04-27 2012-10-22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コードブックに基づいた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12525757A (ja) * 2009-04-30 2012-10-2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通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687726B2 (en) 2009-11-09 2014-04-01 Time Reversal Communication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data, and transmitter base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TWI404360B (zh) * 2009-11-25 2013-08-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用於一多輸入多輸出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之通訊裝置及其方法
US8457216B2 (en) 2009-12-23 2013-06-04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 via a multimode constellation
CN102237945A (zh) 2010-05-06 2011-11-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于正交编码的码分复用方法、码分复用设备和解复用设备
AU2011378436B2 (en) * 2011-10-07 2015-12-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munications in low power wireless networks
EP2930871B1 (en) * 2012-12-07 2018-03-07 Sun Patent Trust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device
US9900199B2 (en) 2014-05-06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ments to training field design for increased symbol durations
CN104144040A (zh) * 2014-08-26 2014-11-12 杜岩 一种mimo通信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RU2589850C2 (ru) * 2014-10-28 2016-07-1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церн "Созвездие"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с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ми входами и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ми выходами
CN107306518B (zh) * 2016-02-22 2021-06-25 韩国科学技术院 基于分束多路访问的协同传输方法及执行其的装置
CN109600822B (zh) * 2018-12-26 2019-10-25 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US10791010B1 (en) * 2019-10-15 2020-09-29 Rockwell Coll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wavefor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6041C (zh) * 2004-03-05 2010-01-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Family Cites Families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59032B (it) * 1992-05-25 1996-03-11 Alcatel Italia Metodo per processare ed ottimizzare la funzione per analogica in un sistema di trasmissione radio digitale in diversita' di spazio e/o angolo
US5668837A (en) * 1993-10-14 1997-09-16 Ericsson Inc. Dual-mode radio receiver for receiving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signals
CA2302289C (en) * 1996-08-29 2005-11-08 Gregory G. Raleigh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for communication
US6314147B1 (en) * 1997-11-04 2001-11-0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Two-stage CCI/ISI reduction with space-time processing in TDMA cellular networks
US6317466B1 (en) * 1998-04-15 2001-11-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a space-time architecture employing multi-element antennas at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6198775B1 (en) * 1998-04-28 2001-03-06 Ericsson Inc.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systems, and terminals using scramble coding
GB9828216D0 (en) * 1998-12-21 1999-02-17 Northern Telecom Ltd A downlink beamforming approach for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cellular systems
US6218985B1 (en) * 1999-04-15 2001-04-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Array synthesis method
US6788661B1 (en) * 1999-11-12 2004-09-07 Nikia Networks Oy Adaptive beam-tim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351499B1 (en) * 1999-12-15 2002-02-26 Iospan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wireless systems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adaptive control for maximizing a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US6298035B1 (en) * 1999-12-21 2001-10-02 Nokia Networks Oy Estimation of two propagation channels in OFDM
US6816555B2 (en) * 2000-02-18 2004-11-09 Sony Corporation Signal component demultiplexing apparatus, filter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6473467B1 (en) * 2000-03-22 2002-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486828B1 (en) * 2000-07-26 2002-11-26 Western Multiplex Adaptive array antenna nulling
US7065156B1 (en) * 2000-08-31 2006-06-2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Hopped delay diversity for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US6956897B1 (en) * 2000-09-27 2005-10-18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educed rank adaptive filter
EP1195937A1 (en) * 2000-10-03 200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pace-time coding with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s
US7110378B2 (en) * 2000-10-03 2006-09-1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hannel aware optimal space-tim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wideband multipath channels
EP1215507A3 (en) * 2000-12-12 2002-08-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wave arrival-direction estimating apparatus and directional variable transceiver
US6801790B2 (en) * 2001-01-17 2004-10-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tructure for multiple antenna configurations
GB0102316D0 (en) * 2001-01-30 2001-03-14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96535B2 (en) * 2001-03-23 2002-12-17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ective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82946B2 (en) * 2001-04-05 2006-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rtly orthogonal multiple code trees
CN100414861C (zh) * 2001-05-25 2008-08-27 明尼苏达大学董事会 无线通信网中的空时编码传输
US6711124B2 (en) * 2001-05-25 2004-03-23 Ericsson Inc. Time interval 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US20020193146A1 (en) * 2001-06-06 2002-12-19 Mark Wall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41786B1 (en) * 2001-07-20 2002-08-27 Motorola, Inc. Adaptive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EP2290861A1 (en) * 2001-08-09 201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US7359466B2 (en) * 2001-08-24 2008-04-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ignal detection by a receiver in a multiple antenna time-dispersive system
US7248559B2 (en) * 2001-10-17 2007-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cattered pilot patter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MIMO-OFDM systems
US7327798B2 (en) * 2001-10-19 2008-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s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ed with plurality of antenna elements
US20030125040A1 (en) * 2001-11-06 2003-07-03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60388B2 (en) * 2001-12-07 2004-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omain transmit and receive processing with channel eigen-mode decomposition for MIMO systems
JP3992489B2 (ja) * 2001-12-12 2007-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3198645A (ja) * 2001-12-27 2003-07-11 Sharp Corp 送信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7020110B2 (en) * 2002-01-08 2006-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862271B2 (en) * 2002-02-26 2005-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modes
US6741587B2 (en) * 2002-04-02 2004-05-25 Nokia Corporation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with MIMO terminals
US6711528B2 (en) * 2002-04-22 2004-03-23 Harris Corporation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utilizing a spatial fourth order cumulant matrix pencil
KR100511292B1 (ko) * 2002-04-30 2005-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레이크 수신기의 빔포밍 웨이트 벡터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웨이트 벡터를 이용한 레이크 수신장치
GB0212165D0 (en) * 2002-05-27 2002-07-03 Nokia Corp A wireless system
JP2004023416A (ja) * 2002-06-17 2004-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指向性形成装置および指向性形成方法
US7613248B2 (en) * 2002-06-24 2009-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processing with channel eigenmode decomposition and channel inversion for MIMO systems
US7095709B2 (en) * 2002-06-24 2006-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odes for MIMO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098027B2 (ja) * 2002-08-01 2008-06-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
US7394754B2 (en) * 2002-08-01 2008-07-01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ultiple-branch transmitter-diversity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US6940917B2 (en) * 2002-08-27 2005-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teering and beam-forming for wideband MIMO/MISO systems
US7529177B2 (en) * 2002-08-28 2009-05-05 Agere Systems Inc. Dithering scheme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for OFDM systems
GB2394389B (en) * 2002-10-15 2005-05-18 Toshiba Res Europ Ltd Equali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317750B2 (en) * 2002-10-31 2008-01-08 Lot 41 Acquisition Foundation, Llc Orthogonal superposition coding for direct-sequence communications
AU2003287484A1 (en) * 2002-11-04 2004-06-07 Vivato, Inc. Complementary beamform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7057555B2 (en) * 2002-11-27 2006-06-06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LAN with distributed access points for space management
US7200631B2 (en) * 2003-01-10 2007-04-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inverse square root of a given positive-definite hermitian matrix
US7130580B2 (en) * 2003-03-20 2006-10-3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multiple antennas
US7099678B2 (en) * 2003-04-10 2006-08-29 Ipr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weight computation for vector beam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US7385617B2 (en) * 2003-05-07 2008-06-10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for multi-user broadband wireless channel estimation
US7079870B2 (en) * 2003-06-09 2006-07-18 Ipr Licensing, Inc.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for group delay effects in transmit beam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GB0317147D0 (en) * 2003-07-22 2003-08-27 Dalton Stephen "GAM"- Gravity-air-motion
KR100584321B1 (ko) * 2003-08-02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르테시안 피드백 루프 회로를 포함하는 tdma 방식송수신 장치
US7065144B2 (en) * 2003-08-27 2006-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independent spatial processing for wideband MISO and MIMO systems
GB2408898B (en) * 2003-12-02 2006-08-16 Toshiba Res Europ Ltd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145940B2 (en) * 2003-12-05 2006-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a multi-antenna system
US7778425B2 (en) * 2003-12-24 2010-08-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ng noise references for generalized sidelobe canceling
US7194042B2 (en) * 2004-01-13 2007-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47268B2 (en) * 2004-03-31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OFDM system with per subcarrier phase rotation
US7583747B1 (en) * 2004-03-31 2009-09-01 University Of Alberta Method of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space-time constell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pace-time constellations
US20050238111A1 (en) * 2004-04-09 2005-10-27 Wallace Mark S Spatial processing with steering matrices for pseudo-random transmit steering in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785B2 (en) * 2004-05-0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beamforming for a MIMO-OFDM system
US8285226B2 (en) * 2004-05-07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eering diversity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64814B2 (en) * 2004-05-07 2009-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ode and rate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9907B2 (en) * 2004-06-10 2013-12-31 Agere System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amble training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10463B2 (en) * 2004-06-30 2006-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computation of spatial filter matrices for steer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78649B2 (en) * 2004-07-15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MIM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6041C (zh) * 2004-03-05 2010-01-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53647B2 (ja) 2012-10-17
JP2010063097A (ja) 2010-03-18
CA2747273C (en) 2014-03-11
KR20060123629A (ko) 2006-12-01
IL177532A0 (en) 2006-12-10
JP2007523569A (ja) 2007-08-16
JP5199202B2 (ja) 2013-05-15
AU2005214778A1 (en) 2005-09-01
CA2747374C (en) 2014-03-11
CA2747374A1 (en) 2005-09-01
TW200603565A (en) 2006-01-16
KR100855481B1 (ko) 2008-09-01
CA2556708C (en) 2012-10-02
RU2350013C2 (ru) 2009-03-20
US20050180312A1 (en) 2005-08-18
TWI394397B (zh) 2013-04-21
CN1943156A (zh) 2007-04-04
CA2556708A1 (en) 2005-09-01
EP1716656A1 (en) 2006-11-02
BRPI0507767A (pt) 2007-07-10
WO2005081445A1 (en) 2005-09-01
AU2009202224A1 (en) 2009-06-25
CA2747273A1 (en) 2005-09-01
RU2006133289A (ru)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3156B (zh)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CN100586041C (zh) 基于ofdm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分集和空间扩频
US9716607B2 (en) Modulation of signal field in a WLAN frame header
CN101888365B (zh) 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JP4668925B2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空間拡散によるブロードキャスト送信
CN108370285B (zh) 生成数据单元的物理层phy前导码字段的方法和装置
TW200417214A (en) Transmit diversity processing for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haudhary et al. WLAN-IEEE 802.11 ac: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MIMO-OFDM
MXPA06009490A (es) Diversidad de transmision y dispersion espacial para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de antena multiple basado en ofd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20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20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