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822B -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822B
CN109600822B CN201811600029.8A CN201811600029A CN109600822B CN 109600822 B CN109600822 B CN 109600822B CN 201811600029 A CN201811600029 A CN 201811600029A CN 109600822 B CN109600822 B CN 109600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de
wake
spread spectrum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00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822A (zh
Inventor
陈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zhixin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zhixin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zhixin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zhixin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00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唤醒码组合包由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从节点检测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当从节点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当从节点检测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利用该方法,可以节省功耗。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主要通信技术之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无线通信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中,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低功耗、远距离传输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组成。
传统技术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周期唤醒机制来降低功耗,从节点在唤醒周期内自动唤醒后,准备接收数据。当从节点在接收数据时发现所接收的数据不属于自身要接收的数据时,会产生多余唤醒的问题,当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从节点比较多时,频繁的多余唤醒将会大大增加节点的平均功耗,导致增加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则判断所述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
若所述检测是首次检测,则间隔一个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所述从节点再次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若所述检测不是首次检测,则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所述从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首先从节点在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该唤醒码组合包为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上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基础单元是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的,该前导码由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该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其中,上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以保证每个从节点在唤醒周期内至少可以有一次处在唤醒检测状态,从而可以检测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接着,从节点在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之后,可以先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进行检测,在该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从节点可以继续检测地址码中的扩频序列,并在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该从节点进入正式唤醒状态,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节点只需检测两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和一个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确定出主节点需要发送数据的从节点,从而使检测成功的从节点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数据,而其他从节点在检测失败时则进入休眠状态,因此不会产生多余唤醒,也就不会增加从节点的功耗,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节点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唤醒码组合包构成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从节点周期唤醒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唤醒码组合包另一种构成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节点101和多个从节点102。其中,主节点101可以是云端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等,从节点102可以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设备等,本申请对主节点101和从节点102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其中,上述主节点101可以与多个从节点102进行无线或者有线数据传输。
传统技术中,为了降低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耗,一般无线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是周期唤醒机制,具体过程为:当主节点需要向从节点发送数据时,在数据前附加一个长度可以覆盖唤醒周期的前导信号,各个从节点在唤醒周期内的某个时刻,自动唤醒并检测前导信号,检测到前导信号后,通知从节点准备接收数据,如果未检测到前导信号,则进入休眠模式。但是上述方法在检测到前导信号后,从节点正式唤醒并准备接收数据,当该从节点在接收数据时发现所接收的数据属于其他节点时,则会产生多余唤醒的问题;且当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从节点比较多时,频繁的多余唤醒将会大大增加节点的平均功耗,进而增加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述方法实施例以执行主体是从节点为例进行说明。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从节点如何根据接收的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对该唤醒码组合包进行检测,最终使得从节点正式唤醒,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具体的,唤醒检测状态指的是从节点在自动唤醒时,在唤醒周期内检测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时的状态;自动唤醒是指能检测但不能接收数据的状态。该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如图3所示,图3中的C1和C2共同组成了前导码,为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可选的,该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可以由调频器产生;另外,图3中的D为一个从节点的地址码,其为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可选的,该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可以由线性移位寄存器、伪随机发生器等产生,该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可以是Gold序列码组。以k从节点为例,当上述主节点需要发送数据给k从节点时,上述D中的地址码即是k从节点的地址码。上述C1和C2以及D组成了一个基础单元,多个基础单元进行组合则就构成了唤醒码组合包。
其中,从节点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每个从节点的唤醒周期相同,如图4所示,唤醒周期T等于每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加休眠时长,图4中的Td为从节点的探测时长,即从节点在自动唤醒之后,检测一次唤醒码的时间,Tslp为从节点在一个唤醒周期内的休眠时长。在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通信过程中,从节点可以按照上述唤醒周期,交替工作于探测-休眠-探测-休眠。当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会向从节点发送上述构成的唤醒码组合包,其中,预设的时间即为唤醒码组合包的时间长度Tw,另外,预设的时间需要大于唤醒周期T,以保证每个从节点在唤醒周期内至少可以有一次处在唤醒检测状态,从而可以检测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
S102,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具体的,以一个当前唤醒的从节点,即该从节点处于唤醒检测状态为例,该从节点在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时,可以取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长度的唤醒码,并对其进行同步检测处理,就可以得到该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
S103,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具体的,上述S102从节点在得到了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之后,可以将该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就可以确定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是否检测成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上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则确定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从节点继续检测上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可选的,还可以是当上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的比值大于1时,则确定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上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上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不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可选的,可以对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是否属于首次检测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还是重新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进行检测。
S104,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其中,正式唤醒状态是指可以接收发送的数据的状态。在对地址码进行检测时,可选的,上述从节点可以取一个扩频序列长度的唤醒码,并将其输入至地址码匹配器中进行处理,得到该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该从节点在得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之后,可以将该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就可以确定从节点对该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检测是否成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上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上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上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上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上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可选的,上述地址码匹配器可以是单个相关器、相关器阵列、时域匹配滤波器、频率匹配滤波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从节点接收的主节点发送的信号中包括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上述S103中从节点在唤醒检测状态确定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即就可以确定该从节点为主节点想要发送数据的从节点,则该从节点就可以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在上述唤醒码组合包发送完成之后,开始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在接收完主节点发送的数据之后,该从节点可以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首先从节点在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该唤醒码组合包为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上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基础单元是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的,该前导码由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该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其中,上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以保证每个从节点在唤醒周期内至少可以有一次处在唤醒检测状态,从而可以检测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接着,从节点在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之后,可以先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进行检测,在该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从节点可以继续检测地址码中的扩频序列,并在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该从节点进入正式唤醒状态,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节点只需检测两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和一个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确定出主节点需要发送数据的从节点,从而使检测成功的从节点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数据,而其他从节点在检测失败时则进入休眠状态,因此不会产生多余唤醒,也就不会增加从节点的功耗,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节点的功耗。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从节点在检测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如何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进行再次检测的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则判断所述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
具体的,首次检测也即是第一次检测,从节点在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时,可以将每次检测过程的次数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根据记录的检测过程的次数来判断当前的检测过程是不是首次检测。
S202,若所述检测是首次检测,则间隔一个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所述从节点再次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具体的,以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所处的位置为1为例,则从节点可以间隔2位置处的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选取在3位置处的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并对该在3位置处的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再次进行同步检测处理。
S203,若所述检测不是首次检测,则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如果该从节点判断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不是首次检测,则该从节点可以立刻进入休眠状态,还可以是在探测时长结束之后,进入休眠状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首先从节点在确定上述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为检测失败时,接着可以对该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进行判断。如果是首次检测,那么就间隔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再次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如果不是首次检测,那么该从节点就进入休眠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首次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失败时,增加了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再次检测,从而可以避免因首次检测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中混入了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导致前导码检测失败,从节点直接进入休眠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提高从节点检测前导码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涉及的是从节点如何根据当前地址码在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使得从节点休眠一段时间再接收数据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唤醒码组合包的另一种构成方法,如图6所示,图6中的C1和C2共同组成了前导码,为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与上述图3中的前导码相同;另外,假设唤醒码组合包中有n个基础单元,则图6中的D1、D2、。。。、Dn均为一个从节点的地址码,为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该唤醒码组合包的时间长度也是Tw。
以一个从节点的地址码由a、b、c、d四个字母组成为例,其中,D1为abcd、D2为bcda、D3为cdab、D4为dabc,D1、D2、D3、D4均为该从节点的地址码,其中,D2为D1进行循环移位1位之后得到的,D3为D1进行循环移位2位之后得到的,D4为D1进行循环移位3位之后得到的,将该D1、D2、D3、D4分别作为上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地址码,D1的位置为1,D2的位置为2,D3的位置为3,D4的位置为4。在从节点进行地址码检测时,根据D1、D2、D3、D4在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当前地址码在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
以得到当前地址码在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为m为例,则从节点可以计算出唤醒码组合包所剩余的时长为Trem,如公式(1)Trem=Tw-(3·m·一个符号时间),其中,一个符号的时间为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和/或一个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时长,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等于一个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时长。在得到剩余时长Trem之后,可以使该地址码检测成功的从节点先休眠Trem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提出了唤醒码组合包的另一种构成方法,其中,从节点可以计算出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该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该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从而可以使该从节点休眠一个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节点在检测地址码成功后,可以利用计算出的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进行有时间性地休眠,在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到来时再自动唤醒进行接收,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从节点的功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涉及的是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如何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具体的,从节点在取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长度的唤醒码,并对其进行同步检测处理之后,也可以得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其中,频率偏差为主节点和从节点的时钟偏差以及两者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多普勒偏差等因素所导致的频率偏差,将该频率偏差结合到接收信号的频率上,即可补偿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利上述该符号同步偏差即可找到接收信号的初始位置,从而可以补偿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符号同步偏差。之后,从节点可以对补偿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地址码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从节点在检测上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可以计算出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据此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其中,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利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实现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频率同步以及符号同步,使得从节点接收数据更准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涉及的是从节点如何得到扩充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其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
具体的,预设长度可以是任意数字,只要不超过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长度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以长度为2047的Gold序列为例,其具有2049个扩频序列的序列组,每个Gold扩频序列以间隔4进行循环移位,可至少扩充到510个Gold扩频序列,扩充后的Gold扩频序列的数量为1044990。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中,当从节点较多时,该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可以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该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可以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利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大大扩充伪随机序列码组的数量,使得从节点较多时,地址码的扩频序列也能满足要求,扩大了本实施例的方法的适用性。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对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从节点在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对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进行检测。
S302,判断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是否成功;若否,则执行S303,若是,则执行S305。
S303,判断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若是,则执行S304,若否,则执行S309。
S304,间隔一个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从节点再次检测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S305,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
S306,对地址码的扩频序列进行检测。
S307,判断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是否检测成功,若是,则执行S308,若否,则执行S309。
S308,从节点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S309,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参见图1所示,所述主节点和所述从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可以适用于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则判断所述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
若所述检测是首次检测,则间隔一个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所述从节点再次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若所述检测不是首次检测,则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则判断所述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
若所述检测是首次检测,则间隔一个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所述从节点再次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若所述检测不是首次检测,则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所述当前唤醒的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节点在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由多个基础单元组成,所述基础单元由前导码和地址码组成,所述前导码由两个相同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组成,所述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长与休眠时长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所述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失败时,则判断所述检测是否是首次检测;
若所述检测是首次检测,则间隔一个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时长,所述从节点再次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
若所述检测不是首次检测,则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的频率峰值大于预设的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频率峰值阈值时,则确定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地址码在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线性调频的扩频符号检测成功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地址码。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和所述从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可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600029.8A 2018-12-26 2018-12-26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09600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0029.8A CN109600822B (zh) 2018-12-26 2018-12-26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0029.8A CN109600822B (zh) 2018-12-26 2018-12-26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822A CN109600822A (zh) 2019-04-09
CN109600822B true CN109600822B (zh) 2019-10-25

Family

ID=65962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0029.8A Active CN109600822B (zh) 2018-12-26 2018-12-26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08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513B (zh) * 2019-07-03 2021-05-07 重庆市山城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抄表方法
CN110958676B (zh) * 2019-12-03 2023-09-26 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休眠设备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3099522B (zh) * 2020-03-30 2022-11-22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无线通信省电方法
CN113613318A (zh) * 2021-08-13 2021-11-05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接收端
CN113883653B (zh) * 2021-11-09 2023-04-1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空调机组和存储介质
CN116033534B (zh) * 2023-03-31 2023-06-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应急分布式集群及其构建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9029A (zh) * 2016-10-1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前导码生成方法、同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0312A1 (en) * 2004-02-18 2005-08-18 Walton J. R.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spreading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871413B (zh) * 2016-06-13 2019-0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低信噪比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方法
US20180192373A1 (en) * 2016-12-29 2018-07-05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low-power wakeup radio packet for low-power radios and non-low power radios
CN108540261B (zh) * 2017-03-03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51803A (zh) * 2017-03-06 2017-06-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无线传感器唤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9029A (zh) * 2016-10-19 2018-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前导码生成方法、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822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822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CA3154919C (en) Data object identification generating method, device, comput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JP4335337B2 (ja) Pnシーケンスのホッピング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785352B1 (en)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implementing inter-system synchronization in a multimode device
WO2018125420A1 (en) Fast digital to time converter linearity calibration to improve clock jitter performance
WO2021136149A1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487494B (zh)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信号同步的装置
CN107197426A (zh) 一种减少网络信令开销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管理节点
US201603094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wireless terminal
JP2010206596A (ja) 無線センサシステム、基地局、センサノード、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600824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地址编码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CN109818644B (zh) 信号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886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处理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CN110768694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唤醒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31287A (zh) 信号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210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Du et al. Idea1: A validated system c-based simulator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osanovic et al. RPATS–Reliable power aware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KR20080006787A (ko) 고속 레인징 2진 부호열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519789B (zh) 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20240128A1 (en) Memory Access Performance Diagnosis
Kozłowski et al. Evalu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3805927A (zh) 一种代码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430313B2 (en) System for correlation of operating system and hardware trace events
CN101316135A (zh) 一种td-scdma包络检波同步方法、系统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