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2322A - 流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2322A
CN1942322A CNA2005800117279A CN200580011727A CN1942322A CN 1942322 A CN1942322 A CN 1942322A CN A2005800117279 A CNA2005800117279 A CN A2005800117279A CN 200580011727 A CN200580011727 A CN 200580011727A CN 1942322 A CN1942322 A CN 1942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ddress
shift register
transistor
voltag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1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2322B (zh
Inventor
T·L·本贾明
J·P·阿特尔
J·M·托格森
M·D·米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96522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942322(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94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2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2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reducing number of signal lines nee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1Specific driving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3Block dri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73Timing; De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包括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一能量信号的第一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二能量信号的第二火线、被构造为提供第一地址信号的第一地址生成器(1000,1200)、被构造为提供第二地址信号的第二地址生成器(1002,1202)、第一微滴生成器(1004a-c,1004d-f)和第二微滴生成器(1204a-c,1204d-f)。所述第一微滴生成器(1004a-c,1004d-f)与所述第一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响应第一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所述第二微滴生成器(1204a-c,1204d-f)与所述第二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响应第二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Description

流体喷射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涉及申请序列号No.(未分配)、代理编号为No.200210152-1、名称为“Fluid Ejection Device”的专利申请,申请序列号No.(未分配)、代理编号为No.200208780-1、名称为“Fluid Ejection Device With Address Generator”的专利申请,申请序列号No.(未分配)、代理编号为No.200311485-1、名称为“Device With Gates Configured In Loop Structures”的专利申请,申请序列号No.(未分配)、代理编号为No.200209559-1、名称为“Fluid Ejection Device”的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序列号No.(未分配)、代理编号为No.200209237-1、名称为“Fluid Ejection Device With Identification Cells”的专利申请,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且与本申请在同一日期提交,并且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如同在本文中被充分阐明一样,在此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喷射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喷墨打印系统可以包括打印头、将油墨提供到打印头的油墨供应装置、以及控制打印头的电子控制器。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打印头经由多个喷孔或喷嘴喷射墨滴。所述油墨被喷向打印介质,比如单张纸,从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所述喷嘴通常被布置为一个或多个阵列,从而随着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相对移动,从喷嘴中按适当顺序喷射出的油墨使得字符或其它图像被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
在典型的热喷墨打印系统中,打印头通过快速加热位于汽化腔室中的小量油墨而经由喷嘴喷射墨滴。油墨由很小的电加热器加热,比如在此提及作为发热电阻(firing resistor)的薄膜电阻。加热油墨使得油墨汽化并经由喷嘴被喷射。
为了喷射一滴油墨,控制打印头的电子控制器从打印头外部的电源触发(activate)电流到达打印头。电流经过所选择的发热电阻以在相应选定的汽化腔室内加热油墨,并经由相应的喷嘴喷射油墨。已知的微滴生成器(dropgenerator)包括发热电阻、相应的汽化腔室、以及相应的喷嘴。
由于喷墨打印头不断发展,在打印头中微滴生成器的数量已经增加以提高打印速度和/或打印质量。每打印头的微滴生成器数量上的增加导致打印头基片上所需的输入焊盘的数量相应增加,以给数量增加的发热电阻供给能量。在一种类型的打印头中,每个发热电阻都与相应的提供电力的输入焊盘相连接,以便向发热电阻供给能量。由于发热电阻的数量增加了,每个发热电阻配备一个输入焊盘变得不切实际。
在另一种具有基本部件(primitives)的打印头中每输入焊盘的墨滴生成器的数量显著增加。在一个基本部件中单个电力线给所有的发热电阻提供电力。每个发热电阻都与电力线和相应的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漏极—源极路径串联连接。在一个基本部件中每个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都与独立的可提供能量的地址引线连接,该地址引线由多个基本部件共用。
制造商不断减少输入焊盘的数量并不断增加打印头基片上的微滴生成器的数量。带有很少的输入焊盘的打印头通常比具有较多输入焊盘的打印头花费少。而且,带有较多微滴生成器的打印头通常以较高的质量和/或打印速度打印。为了保持成本并提供特别的打印行幅高度,打印头基片的尺寸不可随着微滴生成器的数量增加而显著改变。由于微滴生成器密度增加和输入焊盘的数量减小了,所以打印头基片的布局可能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这些和其它原因,存在对本发明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喷墨打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示出打印头基片的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示图。
图3是示出在打印头基片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油墨供给槽定位的微滴生成器的布局的示图。
图4是示出打印头基片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发热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喷墨打印头发热单元阵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预充电发热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喷墨打印头发热单元阵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发热单元阵列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时序图。
图9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中地址生成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
图10A是示出移位寄存器中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示图。
图10B是示出方向电路的示图。
图11是示出在向前的方向上操作地址生成器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在相反的方向上操作地址生成器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中两个地址生成器和六个发热组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4是示出在打印头基片中地址生成器的向前和相反操作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中地址生成器、锁存电路和六个发热组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6是示出锁存寄存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
图17是示出锁存寄存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操作的时序图。
图18是示出单向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
图19是示出采用单向移位寄存器单元以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上提供地址的地址生成器的示图。
图20是示出在一个移位寄存器中采用单向移位寄存器单元以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上提供地址的地址生成器的示图。
图21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布局的示图。
图22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布局的另一方面的示图。
图23是示出打印头基片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的示图。
图24是示出打印头基片另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布局的示图。
图25A和25B是示出可被用来将外部电路连接到打印头基片的柔性电路的接触区域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参考了附图,所述附图形成了本文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被实施。在这点上,指示方向的术语,如“顶部”、“底部”、“前面”、“后面”、“前端部”、“尾部”等参考图中所描绘的方位来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方向上定位,所述指示方向的术语用于示例性的目的并且无任何限定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不离开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其它实施例以及可以进行结构上和逻辑上的变化。因此,下面的详细说明并非出于限定的理解而作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附随的权利要求来限定的。
图1示出喷墨打印系统20的一个实施例。喷墨打印系统20构成流体喷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体喷射系统包括流体喷射装置,比如喷墨打印头组件22;以及流体供应组件,如油墨供应组件24。油墨打印系统20还包括安装组件26,介质传送组件28和电子控制器30。至少一个电源32向喷墨打印系统20的各种电气组件提供电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包括至少一个打印头或打印头基片40,其经由多个喷孔或喷嘴34向打印介质36喷射墨滴,从而在打印介质36上打印。打印头40是流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打印介质36可以为任意类型的适当片状材料,如纸张、卡片材料、幻灯片、聚酯薄膜、织物以及类似物。通常,喷嘴34以一个或多个列或阵列布置,从而随着喷墨打印头组件22和打印介质36之间的相对移动,从喷嘴34按适当顺序喷射油墨使得字符、符号、和/或其它图形或图像被打印在打印介质36上。虽然下面的说明涉及来自打印头组件22的油墨喷射,但应该理解其它液态物、流体或可流动材料,包括透明流体,都可以从打印头组件22喷射。
作为流体供应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油墨供应组件24将油墨提供到打印头组件22,并包括用于存储油墨的储液器38。照这样,油墨从储液器38流到喷墨打印头组件22。油墨供应组件24和喷墨打印头组件22可以形成单向油墨传输系统或循环油墨传输系统。在单向油墨传输系统中,在打印期间基本上提供到喷墨打印头组件22的全部油墨都被消耗了。在循环油墨传输系统中,在打印期间只有一部分被提供到打印头组件22的油墨被消耗。照这样,在打印期间未消耗的油墨被送回到油墨供应组件24。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和油墨供应组件24被一起放置在喷墨盒或笔中。所述喷墨盒或笔是流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油墨供应组件24与喷墨打印头组件22相分离,并经由接口连接如供应管(未示出)将油墨提供到喷墨打印头组件22。在两者中的任一实施例中,油墨供应组件24的储液器38都可以被除去、替换和/或再充满。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和油墨供应组件24被一起放置在喷墨盒中,储液器38既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中的本地储液器,并且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盒分离设置的更大的储液器。照这样,分离的更大的储液器用于再充满所述本地储液器。因此,分离的更大的储液器和/或本地储液器都可以被除去、替换和/或再充满。
安装组件26相对于介质传送组件28定位喷墨打印头组件22,介质传送组件28相对于喷墨打印头组件22定位打印介质36。这样,在喷墨打印头组件22和打印介质36之间的区域中邻近喷嘴34限定打印带37。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是扫描式打印头组件。照这样,安装组件26包括用于相对于介质传送组件28移动喷墨打印头组件22以扫描打印介质36的托架(未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是非扫描式打印头组件。照这样,安装组件26相对于介质传送组件28在指定的位置固定喷墨打印头组件22。从而,介质传送组件28相对于喷墨打印头组件22定位打印介质36。
电子控制器或打印机控制器30通常包括处理器、固件和其它电子设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用于与喷墨打印头组件22、安装组件26和介质传送组件28通信以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电子控制器30从主机系统如计算机接收数据39,并通常包括用于暂时存储数据39的存储器。通常,数据39沿着电子的、红外的、光学的或其它信息传送路径被发送到喷墨打印系统20。数据39指代例如要被打印的文档或文件。照这样,数据39为喷墨打印系统20形成打印作业,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打印作业命令和/或命令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控制器30控制用于从喷嘴34喷射墨滴的喷墨打印头组件22。照这样,电子控制器30限定喷出的墨滴的图案以在打印介质36上形成字符、符号和/或其它图形或图像。所述喷射墨滴的图案通过打印工作命令和/或命令参数来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包括一个打印头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是宽阵列或多头打印头组件。在一个宽阵列的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头组件22包括载体,其承载打印头基片40,提供打印头基片40和电子控制器30之间的电气通信并提供打印头基片40和油墨供应组件24之间的流体连通。
图2是示出打印头基片40的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示图。打印头基片40包括打印或流体喷射元件42阵列。打印元件42形成在基板44上,该基板44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油墨供给槽46。照这样,油墨供给槽46给打印元件42提供流体油墨供应。油墨供给槽46是流体供给源的一个实施例。流体供给源的其它实施例包括但并不限于供给相应的汽化腔室的相应的单独油墨供给孔,以及每个都供给相应的流体喷射元件组的多个较短的油墨供给沟槽。薄膜结构48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油墨供给通道54,该油墨供给通道54与形成在基板44上的油墨供给槽46连通。喷孔层50具有前表面50a且喷嘴开口34形成在前表面50a上。喷孔层50还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喷嘴腔室或汽化腔室56,该喷嘴腔室或汽化腔室56与喷嘴开口34和薄膜结构48的油墨供给通道54相连通。发热电阻52定位在汽化腔室56中并且引线58将发热电阻52电连接到通过所选定的发热电阻控制施加电流(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current)的电路。此处所指的微滴生成器60包括发热电阻52、喷嘴腔室或汽化腔室56以及喷嘴开口34。
在打印过程中,油墨从油墨供给槽46经过油墨供给通道54流到汽化腔室56中。喷嘴开口34操作上与发热电阻52相关联,从而基于对发热电阻52的供能,汽化腔室56中的墨滴通过喷嘴开口34(例如与发热电阻52的平面基本正交)并朝向打印介质36被喷射。
打印头基片40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热打印头、压电打印头、静电打印头或在本领域中已知的能够被集成为多层结构的任意其它类型的流体喷射装置。基板44例如由硅、玻璃、陶瓷或稳定的聚合物形成,薄膜结构48被形成为包括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钽、多晶硅玻璃或其它适当材料的一种或多种钝化或绝缘层。薄膜结构48还包括至少一导电层,该导电层限定了发热电阻52和引线58。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层包括例如铝、金、钽、钽铝合金或其它金属或金属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就象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发热单元电路被实现在基板和薄膜层上,例如基板44和薄膜结构48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孔层50包括光可成像环氧树脂(photoimageable epoxyresin),例如称作SU8、由Micro-Chem、Newton、MA出售的环氧树脂。用于制造带有SU8或其它聚合物的喷孔层50的示例性技术在美国专利No.6,162,589中得到详细描述,该美国专利在此引入以作参考。在一个实施例中,喷孔层50由称为阻挡层(barrier layer)(如干膜光致抗蚀剂阻挡层(dry film photo resistbarrier layer))和金属喷孔层(如镍、铜、铁/镍合金、钯、金或铑层)的两个相分离的层形成,该金属喷孔层形成在该阻挡层上。然而,其它适当的材料也可采用以形成喷孔层50。
图3是示出在打印头基片40的一实施例中沿油墨供给槽46定位的微滴生成器60的示图。油墨供给槽46包括相对的油墨供给槽侧46a和46b。微滴生成器60沿相对的油墨供给槽侧46a和46b中的每一个设置。总共n个微滴生成器60沿油墨供给槽46定位,其中m个微滴生成器60沿油墨供给槽侧46a定位,而n-m个微滴生成器60沿油墨供给槽侧46b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n等于沿油墨供给槽46定位的200个微滴生成器60,而m等于沿相对的油墨供给槽侧46a和46b中的每一个定位的100个微滴生成器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沿油墨供给槽46设置任意适当数量的微滴生成器60。
油墨供给槽46将油墨提供给沿着油墨供给槽46设置的n个微滴生成器60。n个微滴生成器60中的每个都包括发热电阻52、汽化腔室56和喷嘴34。n个汽化腔室56中每个都通过至少一个油墨供给通道54与油墨供给槽46可供流体流通地(fluidically)连接。微滴生成器60的发热电阻52以所控制的的顺序被激发(energize)以便从汽化腔室56中喷射流体并且通过喷嘴34,以便在打印介质36上打印图像。
图4是示出在打印头基片40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发热单元7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发热单元70包括发热电阻52、电阻驱动开关72和存储器电路74。发热电阻52是微滴生成器60的一部分。驱动开关72和存储器电路74是控制通过发热电阻52的施加电流的电路的一部分。发热单元70形成在薄膜结构48中和基板4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电阻52是薄膜电阻且驱动开关72是场效应晶体管(FET)。发热电阻52与火线(fire line)76和驱动开关72的漏极—源极路径电连接。驱动开关72的漏极—源极路径还与基准线78电连接,该基准线78与基准电压如地相连。驱动开关72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开关72的状态的存储器电路74电连接。
存储器电路74与数据线80和启动信号线82电连接。数据线80接收代表部分图像的数据信号,而启动信号线82接收启动信号以控制存储器电路74的操作。当被启动信号启动时,存储器电路74存储一比特数据。所存储的数据比特的逻辑电平(logic level)设定驱动开关72的状态(如接通或断开,导通或不导通)。启动信号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信号和一个或多个地址信号。
火线76接收包括能量脉冲的能量信号并将能量脉冲提供到发热电阻52。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电子控制器30提供能量脉冲,以便具有定时的起始时间和定时的持续时间,从而提供适量的能量来加热和汽化微滴生成器60的汽化腔室56中的流体。如果驱动开关72为接通(导通),能量脉冲加热发热电阻52以便加热和从微滴生成器60喷射流体。如果驱动开关72为断开(不导通),能量脉冲不加热发热电阻52,流体则保持在微滴生成器60中。
图5是示出用100表示的喷墨打印头发热单元阵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发热单元阵列100包括被布置成n个发热组102a-102n的多个发热单元70。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单元70被布置成六个发热组102a-102n。在其它实施例中,发热单元70可以被布置成任意适当数量的发热组102a-102n,如四个或更多发热组102a-102n。
阵列100中的发热单元70示意性布置成L行和m列。L行发热单元70与接收启动信号的启动信号线104电连接。每行发热单元70,此处称为发热单元70的行副组或副组,与一组副组启动信号线106a-106L电连接。该副组启动信号线106a-106L接收启动发热单元70的相应副组的副组启动信号SG1、SG2、…SGL。
所述m列与接收数据信号D1、D2、…Dm的m个数据线108a-108m分别电连接。m列中的每一列包括在n个发热组102a-102n的每个中的发热单元70,且每列发热单元70,此处称为数据线组或数据组,都与数据线108a-108m之一电连接。换句话说,每个数据线108a-108m与一列中的每个发热单元70电连接,所述一列包括在每个发热组102a-102n中的发热单元70。例如,数据线108a与在最左边列中的每个发热单元70电连接,该最左边列包括在每个发热组102a-102n中的发热单元70。数据线108b与相邻列中的每个发热单元70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数据线108m与最右边列中的每个发热单元70电连接,该最右边列包括在每个发热组102a-102n中的发热单元70。
在一个实施例中,阵列100被布置成六个发热组102a-102n且六个发热组102a-102n中的每一个都包括13个副组和八个数据线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阵列100可以被布置成任意适当数量的发热组102a-102n以及布置成任意适当数量的副组和数据线组。在任何实施例中,发热组102a-102n都不被限定为具有相同数量的副组和数据线组。可替代的是,与任意其它发热组102a-102n相比,发热组102a-102n中的每一个都可具有不同数量的副组和/或数据线组。另外,与任意其它副组相比,每个副组都可具有不同数量的发热单元70,并且与任意其它数据线组相比,每个数据线组都可具有不同数量的发热单元70。
在发热组102a-102n的每个中的发热单元70都与火线110a-110n之一电连接。在发热组102a中,每个发热单元70都与接收发热信号或能量信号FIRE1的火线110a电连接。在发热组102b中,每个发热单元70都与接收发热信号或能量信号FIRE2的火线110b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发热组102n,其中每个发热单元70都与接收发热信号或能量信号FIREn的火线110n电连接。另外,在发热组102a-102n的每一个中的每个发热单元70都与接地的共用基准线(reference line)112电连接。
在操作中,副组启动信号SG1、SG2、…SGL由副组启动信号线106a-106L提供,以便启动发热单元70的一个副组。被启动的发热单元70存储由数据线108a-108m提供的数据信号D1、D2…Dm。数据信号D1、D2…Dm存储在被启动的发热单元70的存储器电路74中。每个被存储的数据信号D1、D2…Dm设定被启动的发热单元70之一中的驱动开关72的状态。基于所存储的数据信号的值,驱动开关72被设定为导通或不导通。
在所选定的驱动开关72的状态被设定后,与发热组102a-102n相对应的能量信号FIRE1-FIREn由火线110a-110n提供,所述发热组102a-102n包括所选定的发热单元70的副组。能量信号FIRE1-FIREn包括能量脉冲。能量脉冲由所选定的火线110a-110n提供,以便给发热单元70中的发热电阻52供能(energize),该发热单元70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72。被供能的发热电阻52加热并喷射油墨到打印介质36上,从而打印由数据信号D1、D2…Dm所代表的图像。启动发热单元70的副组、在所启动的副组中存储数据信号D1、D2…Dm以及提供能量信号FIRE1-FIREn以便给所启动的副组中的发热电阻52供能的过程持续到打印停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能量信号FIRE1-FIREn被提供到所选择的发热组102a-102n,副组启动信号SG1、SG2、…SGL改变以选择并启动不同发热组102a-102n中的另一个副组。更新的被启动的副组存储由数据线108a-108m提供的数据信号D1、D2…Dm以及由火线110a-110n之一所提供的能量信号FIRE1-FIREn以给更新的被启动的发热单元70中的发热电阻52供能。在任何一次中,只有发热单元70的一个副组被副组启动信号SG1、SG2、…SGL启动以存储由数据线108a-108m提供的数据信号D1、D2…Dm。在这方面,数据线108a-108m上的数据信号D1、D2…Dm为时分多路复用数据信号(timeddivision multiplexed data signals)。而且,在能量信号FIRE1-FIREn提供到所选择的发热组102a-102n时,在所选择的发热组102a-102n中只有一个副组包括被设定为导通的驱动开关72。然而,提供到不同发热组102a-102n的能量信号FIRE1-FIREn能够并可以重叠。
图6是示出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是发热单元70的一个实施例。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包括与发热电阻52电连接的驱动开关172。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开关172是FET,所述FET包括在一端与发热电阻52的一个终端电连接,在另一端与基准线122电连接的漏极一源极路径。基准线122连接到基准电压,如地。发热电阻52的另一终端与接收发热信号或包括能量脉冲的能量信号FIRE的火线124电连接。如果驱动开关172为接通(导通),则能量脉冲给发热电阻52供能。
驱动开关172的栅极形成存储器节点电容(storage node capacitance)126,所述存储器节点电容126起到存储元件的作用,以便依照预充电晶体管128和选择晶体管130的按序激发而存储数据。预充电晶体管128的漏极—源极路径和栅极与接收预充电信号的预充电线路132电连接。驱动开关172的栅极与预充电晶体管128的漏极—源极路径和选择晶体管130的漏极—源极路径电连接。选择晶体管130的栅极与接收选择信号的选择线路134电连接。存储器节点电容126以虚线示出,因为它是驱动开关172的一部分。可替换地,与驱动开关172相分离的电容器可以用作存储元件。
数据晶体管136、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40都包括以并行方式电连接的漏极—源极路径。数据晶体管136、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40的并行组合被电连接在选择晶体管130的漏极—源极路径和基准线122之间。包括与数据晶体管136、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40的并行组合相连接的选择晶体管130的串联电路被跨(across)驱动开关172的节点电容126电连接。数据晶体管136的栅极与接收数据信号~DATA的数据线142电连接。第一地址晶体管138的栅极与接收地址信号~ADDRESS1的地址线144电连接,并且第二地址晶体管140的栅极与接收地址信号~ADDRESS2的第二地址线146电连接。当由在所述信号名称的起始处的代字号(tilda)(~)示出的为低时,数据信号~DATA以及地址信号~ADDRESS1和~ADDRESS2被激活(active)。节点电容126、预充电晶体管128、选择晶体管130、数据晶体管136以及地址晶体管138和140形成存储单元(cell)。
在操作中,通过由预充电线路132提供高电平电压脉冲,节点电容126经由预充电晶体管128被预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由预充电线路132提供高电平电压(high level voltage)脉冲之后,由数据线142提供数据信号~DATA以便设定数据晶体管136的状态,并且由地址线144和146提供地址信号~ADDRESS1和~ADDRESS2以便设定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40的状态。如果数据晶体管136、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或第二地址晶体管140为接通,则由选择线路134提供足够幅度的电压脉冲以便接通选择晶体管130并且节点电容126放电。可替换地,如果数据晶体管136、第一地址晶体管138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40全部断开,则节点电容126保持充电。
如果两个地址信号~ADDRESS1和~ADDRESS2都是低的则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是被寻址的发热单元(addressed firing cell),而且如果数据信号~DATA是高的则节点电容126放电,如果数据信号~DATA是低的则节点电容126保持充电。如果地址信号~ADDRESS1和~ADDRESS2中至少一个是高的,则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不是被寻址的发热单元,并且节点电容126放电而不管数据信号~DATA的电压电平(voltage level)。第一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36和138包括地址编码器,且如果预充电发热单元120被寻址,则数据晶体管136控制节点电容126上的电压电平。
只要保持上面所述的操作关系,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可应用任意数量的其它布局(topologies)和布置。例如,OR门可与地址线144和146连接,其输出端与单晶体管连接。
图7是示出喷墨打印头发热单元阵列2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发热单元阵列200包括布置成六个发热组202a-202f的多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预充电发热单元120被示意性地布置成13行和八列。在阵列200中的发热组202a-202f和预充电发热单元120被示意性地布置成78行和八列,尽管预充电发热单元的数量和它们的布局可以依照需要而变化。
八列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分别与接收数据信号~D1、~D2…~D8的八条数据线208a-208h电连接。八列中的每列,此处称为数据线组或数据组,都包括在六个发热组202a-202f的每个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每列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每个发热单元120都与数据线208a-208h之一电连接。在数据线组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都电连接到相同的数据线208a-208h上,所述数据线208a-208h与在所述列的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与数据晶体管136的栅极电连接。
数据线208a与在最左边列中的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所述最左边列包括在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数据线208b与在相邻列中的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与在最右列中的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的数据线208h,所述最右边列包括在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
各行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分别与接收地址信号~A1、~A2…~A7的地址线206a-206g电连接。在一行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此处称为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行副组或副组,与地址线206a-206g中的两个电连接。在一行副组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都与相同的两个地址线206a-206g电连接。
发热组202a-202f的各副组在发热组一(FG1)202a中以副组SG1-1到SG1-13表示,在发热组二(FG2)202b中以副组SG2-1到SG2-13表示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在发热组六(FG6)202f中以副组SG6-1到SG6-13表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发热组202a-202f都可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副组,比如14或更多副组。
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每个副组与两个地址线206a-206g电连接。所述与一个副组相对应的两个地址线206a-206g与在所述副组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第一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38和140电连接。一个地址线206a-206g与第一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38和140之一的栅极电连接,而其它地址线206a-206g与第一和第二地址晶体管138和140中另一个的栅极电连接。地址线206a-206g接收地址信号~A1、~A2…~A7并被连接从而如下所示向阵列200的各副组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行副组地址信号   行副组
  ~A1,~A2   SG1-1,SG2-1…SG6-1
  ~A1,~A3   SG1-2,SG2-2…SG6-2
  ~A1,~A4   SG1-3,SG2-3…SG6-3
  ~A1,~A5   SG1-4,SG2-4…SG6-4
  ~A1,~A6   SG1-5,SG2-5…SG6-5
  ~A1,~A7   SG1-6,SG2-6…SG6-6
  ~A2,~A3   SG1-7,SG2-7…SG6-7
  ~A2,~A4   SG1-8,SG2-8…SG6-8
  ~A2,~A5   SG1-9,SG2-9…SG6-9
  ~A2,~A6   SG1-10,SG2-10…SG6-10
  ~A2,~A7   SG1-11,SG2-11…SG6-11
  ~A3,~A4   SG1-12,SG2-12…SG6-12
  ~A3,~A5   SG1-13,SG2-13…SG6-13
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各副组通过在地址线206a-206g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而被寻址。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线206a-206g与配置在打印头基片40上的一个或多个地址生成器电连接。
预充电线路210a-210f接收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并将该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提供到相应的发热组202a-202f。预充电线路210a与FG1 202a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预充电线路210b与FG2 202b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与FG6 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的预充电线路210f。每个预充电线路210a-210f与相应发热组202a-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晶体管128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电连接,并且一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仅与一个预充电线路210a-210f电连接。这样,一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都通过向相应的预充电线路210a-210f提供相应的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而充电。
选择线路212a-212f接收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并向相应的发热组202a-202f提供所述选择信号SEL1、SEL2…SEL6。选择线路212a与FG1 202a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选择线路212b与FG2 202b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与FG6 202f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的选择线路212f。每个选择线路212a-212f都与相应发热组202a-202f中所有的选择晶体管130的栅极电连接,且一个发热组202a-202f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仅与一个选择线路212a-212f电连接。
火线214a-214f接收发热信号或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并将所述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提供到相应的发热组202a-202f。火线214a与FG1 202a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b与FG2 202b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并依此类推,直到并包括与FG6 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的火线214f。每个火线214a-214f都与相应发热组202a-202f中所有的发热电阻52电连接,且一个发热组202a-202f中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仅与一个火线214a-214f电连接。所述火线214a-214f通过适当的接口焊盘与外部电源电路(external supply circuitry)电连接(见图25A和25B)。阵列200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与连接到基准电压如地的基准线216电连接。这样,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一个行副组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与相同的地址线206a-206g、预充电线路210a-210f、选择线路212a-212f和火线214a-214f电连接。
在操作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202a-202f被选择按顺序发热。在FG2202b之前选择FG1 202a,在FG3之前选择所述FG2 202b并依此类推,直到FG6202f。在FG6 202f之后,发热组以FG1 202a循环启动。然而,其它顺序和无序选择也可以采用。
地址信号~A1、~A2…~A7在重复一个行副组地址之前循环通过13行副组地址。由地址线206a-206g提供的地址信号~A1、~A2…~A7在通过发热组202a-202f的每个循环期间被设定成一个行副组地址。址信号~A1、~A2…~A7选择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一个行副组用于通过发热组202a-202f的一个循环。对于通过发热组202a-202f的下一个循环,地址信号~A1、~A2…~A7被改变以选择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另一个行副组。该操作持续到地址信号~A1、~A2…~A7选择发热组202a-202f中的最后一个行副组。在最后一个行副组之后,地址信号~A1、~A2…~A7选择第一个行副组以再次开始地址循环。
在操作的另一方面,发热组202a-202f之一通过由发热组202a-202f之一的预充电线路210a-210f提供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而操作。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限定了预充电时间间隔或期间,在所述时间间隔或期间中一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每个驱动开关172上的节点电容12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以给一个发热组202a-202f预充电。
地址信号~A1、~A2…~A7由地址线206a-206g提供以便寻址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的一个行副组,所述每个发热组202a-202f都包括被预充电的发热组202a-202f中的一个行副组。数据信号~D1、~D2…~D8由数据线208a-208h提供以将数据提供到所有的发热组202a-202f,该所有的发热组202a-202f包括预充电的发热组202a-202f中被寻址的行副组。
接下来,在预充电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线路212a-212f上提供选择信号SEL1、SEL2…SEL6以便选择预充电发热组202a-202f。选择信号SEL1、SEL2…SEL6限定了用于给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每个驱动开关172上的节点电容126放电的放电时间间隔,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或者不在所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中的被寻址的行副组中,或者在所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中被寻址并接收高电平数据信号~D1、~D2…~D8。在所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中被寻址并接收低电平数据信号~D1、~D2…~D8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节点电容126不放电。在节点电容126上的高电压电平使驱动开关172接通(导通)。
在所选择的发热组202a-202f中的驱动开关172被设定为导通或不导通之后,能量脉冲或电压脉冲由所选择的发热组202a-202f的火线214a-214f提供。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172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传导电流经过发热电阻52以加热油墨并从相应的微滴生成器60喷射油墨。
随着发热组202a-202f的依次操作,用于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6被用作用于下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用于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先于用于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和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在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之后,数据信号~D1、~D2…~D8被在时间上(in time)多路复用并通过选择信号SEL1、SEL2…SEL6被存储在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被寻址的行副组中。用于被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6也是用于下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预充电信号PRE1、PRE2…PRE6。在用于所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完成后,用于下一个发热组202a-202f的选择信号SEL1、SEL2…SEL6被提供。随着包括能量脉冲的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被提供到所选定的发热组202a-202f,在所选定的副组中的被预充电的发热单元120基于所存储的数据信号~D1、~D2…~D8发热或加热油墨。
图8是示出发热单元阵列200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发热组202a-202f被按顺序选择以便基于数据信号~D1、~D2…~D8给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供能,所述数据信号~D1、~D2…~D8在300示出。在300上的数据信号~D1、~D2…~D8依据在302示出的将要喷射流体的喷嘴而改变,用于每个行副组地址和发热组202a-202f的组合。在304上的地址信号~A1、~A2…~A7由地址线206a-206g提供以便从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寻址一个行副组。对于经过发热组202a-202f的一个循环,在304上的地址信号~A1、~A2…~A7被设定为在306示出的一个地址。在所述循环完成后,在304上的地址信号~A1、~A2…~A7在308改变,以便从每个发热组202a-202f中寻址一不同的行副组。在304处的地址信号~A1、~A2…~A7经过各行副组增加(increment)以便依据从一到13并返回到一的顺接的次序来寻址各行副组。在其它实施例中,在304处的地址信号~A1、~A2…~A7能够以任意适当的次序设定以寻址各行副组。
在经过发热组202a-202f的一个循环期间,与FG6 202f连接的选择线路212f以及与FG1 202a连接的预充电线路210a接收SEL6/PRE1信号309,所述SEL6/PRE1信号309包括SEL6/PRE1信号脉冲310。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线路212f和预充电线路210a电连接在一起以便接收相同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线路212f和预充电线路210a并不电连接在一起,但是接收相似的信号。
在310的在预充电线路210a上的SEL6/PRE1信号脉冲为FG1 202a中的所有发热单元120预充电。在FG1 202a中用于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11示出的、用于一个行副组SG1-K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在312被预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06的行副组地址选择副组SG1-K,而且在314设置的数据信号被提供给所有发热组202a-202f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数据晶体管136,所述发热组202a-202f包括所述地址选定的行副组SG1-K。
用于FG1 202a的选择线路212a和用于FG2 202b的预充电线路210b接收SEL1/PRE2信号315,包括SEL1/PRE2信号脉冲316。在选择线路212a上的SEL1/PRE2信号脉冲316接通在FG1 202a中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选择晶体管130。在FG1 202a中不在所述地址被选定的行副组SG1-K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节点电容126被放电。在地址选定的行副组SG1-K中,在314的数字信号(在318示出)被存储在行副组SG1-K中的驱动开关172的节点电容126中,以便或者接通(导通)或者断开(不导通)所述驱动开关。
在316的在预充电线路210b上的SEL1/PRE2信号脉冲为FG2 202b中的所有发热单元120预充电。在FG2 202b中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19示出的、用于一个行副组SG2-K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在320被预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06的行副组地址选择副组SG2-K,而且在328设置的数据信号被提供给所有发热组202a-2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数据晶体管136,所述发热组202a-202f包括所述地址选定的行副组SG2-K。
火线214a接收在323示出的能量信号FIRE1,所述能量信号FIRE1包括在322的能量脉冲,以便给FG1 202a中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发热电阻52供能,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172。在SEL1/PRE2信号脉冲316为高电平且未导通的驱动开关172上节点电容126被有效地(actively)拉低的同时,FIRE1能量脉冲322变为高电平,在324以能量信号FIRE1 323示出。在切换能量脉冲322为高电平的同时节点电容126被有效地(actively)拉低,可防止节点电容126由于能量脉冲322为高电平而通过驱动开关172被无意地充电。SEL1/PRE2信号315变低并且能量脉冲322被提供到FG1 202a达到预定的时间,以便加热油墨并通过相应于导通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喷嘴34喷射油墨。
用于FG2 202b的选择线路212b和用于FG3 202c的预充电线路210c接收SEL2/PRE3信号325,该SEL2/PRE3信号325包括SEL2/PRE3信号脉冲326。在SEL1/PRE2信号脉冲316变低同时能量脉冲322为高之后,选择线路212b上的SEL2/PRE3信号脉冲326接通FG2 202b中的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选择晶体管130。在FG2 202b中的不在地址被选定的行副组SG2-K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节点电容126被放电。用于副组SG2-K的数据信号设定328被存储在副组SG2-K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在330示出,以便或者接通(导通)或者断开(不导通)所述驱动开关172。在预充电线路210c上的SEL2/PRE3信号脉冲为FG3 202c中的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预充电。
火线214b接收在331示出的能量信号FIRE2,所述能量信号FIRE2包括能量脉冲332,以便给FG2 202b中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发热电阻52供能,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172。在SEL2/PRE3信号脉冲326为高的同时FIRE2能量脉冲332变高,在334示出。SEL2/PRE3信号脉冲326变低且FIRE2能量脉冲332保持为高以便加热油墨并从相应的微滴生成器60喷射油墨。
在SEL2/PRE3信号脉冲326变低且同时能量脉冲332为高之后,SEL3/PRE4信号被提供以便选择FG3 202c和预充电FG4 202d。预充电、选择和提供能量信号,包括能量脉冲,的过程将持续直到并包括FG6 202f。
在预充电线路210f上的SEL5/PRE6信号脉冲为FG6 202f中的所有发热单元120预充电。FG6 202f中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39示出的、一个行副组SG6-K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在341被预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306的行副组地址选择副组SG6-K,并且数据信号设定338被提供到所有发热组202a-202f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数据晶体管136,所述所有发热组202a-202f包括地址选定的行副组SG6-K。
用于FG6 202f的选择线路212f和用于FG1 202a的预充电线路210a在336接收第二个SEL6/PRE1信号脉冲。在选择线路212f上的第二个SEL6/PRE1信号脉冲336接通FG6 202f中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选择晶体管130。在FG6202f中不在地址被选定的行副组SG6-K中的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节点电容126被放电。在地址选定的行副组SG6-K中,数据338在340被存储在每个驱动开关172的节点电容126中,以便或者接通或者断开驱动开关。
在预充电线路210a上的SEL6/PRE1信号为FG1 202a中所有发热单元120的节点电容126预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包括行副组SG1-K中的发热单元120,在342示出。地址信号~A1、~A2…~A7 304选择行副组SG1-K、SG2-K并依此类推直到行副组SG6-K的同时,FG1 202a中的发热单元120被预充电。
火线214f接收在343示出的能量信号FIRE6,所述能量信号FIRE6包括在344的能量脉冲以便给FG6 202f中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发热电阻52供能,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172。在SEL6/PRE1信号脉冲336为高的同时能量脉冲344变高,并且不导通的驱动开关172上的节点电容126被有效地(actively)拉低,在346示出。切换能量脉冲344为高同时节点电容126被有效地(actively)拉低,可防止节点电容126由于能量脉冲344变高而通过驱动开关172被无意地充电。SEL6/PRE1信号脉冲336变低且能量脉冲334保持为高达到预定时间,以便加热油墨并通过相应于导通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喷嘴34喷射油墨。
在SEL6/PRE1信号脉冲336变低且同时能量脉冲334为高之后,地址信号~A1、~A2…~A7 304在308被充电以便选择另一组副组SG1-K+1、SG2-K+1并依此类推直到副组SG6-K+1。用于FG1 202a的选择线路212a和用于FG2 202b的预充电线路210b接收在348示出的SEL1/PRE2信号脉冲。在选择线路212a上的SEL1/PRE2信号脉冲348接通FG1 202a中每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选择晶体管130。在FG1 202a中不在地址被选定的副组SG1-K+1中的所有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节点电容126被放电。用于行副组SG1-K+1的数据信号设定350被存储在副组SG1-K+1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以便或者接通或者断开所述驱动开关172。在预充电线路210b上的SEL1/PRE2信号脉冲348为在FG2 202b中的所有发热单元120预充电。
火线214a接收能量脉冲352以为FG1 202a中的发热电阻52和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供能,所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具有导通的驱动开关172。在SEL1/PRE2信号脉冲在348为高的同时能量脉冲352变高。SEL1/PRE2信号脉冲348变低且能量脉冲352保持为高以加热油墨并从相应的微滴生成器60喷射油墨。该过程持续到打印完成。
图9是示出打印头基片40中的地址生成器4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地址生成器400包括移位寄存器402、方向电路(direction ciucuit)404以及逻辑阵列406。移位寄存器402通过方向控制线408与方向电路404电连接。而且,移位寄存器402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与逻辑阵列406电连接。
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地址生成器400将地址信号提供到发热单元120。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生成器400接收外部信号,包括控制信号CSYNC和六个定时信号T1-T6,见图25A和25B,并作为响应而提供七个地址信号~A1、~A2…~A7。如通过在前的代字号在每个信号名称上所示出的,当它们处于低电压电平时,地址信号~A1、~A2…~A7是有效的(active)。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时信号T1-T6由选择线路(如图7中示出的选择线路212a-212f)提供。地址生成器400是控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响应于控制信号(如CSYNC)来启动(initiate)一个序列(如按向前或相反顺序的一序列地址~A1、~A2…~A7),从而能够激活发热单元120。
地址生成器400包括接收定时信号T2、T4和T6的电阻分配网络(resistordivide network)412、414和416。电阻分配网络412通过定时信号线418接收定时信号T2并将定时信号T2的电压电平分压降低(divide down),以便在第一赋值信号线420上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电阻分配网络414通过定时信号线422接收定时信号T4并将定时信号T4的电压电平分压降低,以便在第二赋值信号线424上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电阻分配网络416通过定时信号线426接收定时信号T6并将定时信号T6的电压电平分压降低,以便在第三赋值信号线428上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6定时信号。
移位寄存器402通过控制信号线430接收控制信号CSYNC,并通过方向信号线408接收方向信号。而且,移位寄存器402通过定时信号线432接收定时信号T1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通过第一赋值信号线420被接收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定时信号T3通过定时信号线434被接收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并且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通过第二赋值信号线424被接收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移位寄存器402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
移位寄存器402包括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它们提供十三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之一。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以便在向前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上提供移位。在其它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402可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以便提供任意适当数量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从而提供任意数量的所期望的地址信号。
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移位存器元件403b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b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移位存器元件403c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c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移位存器元件403d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d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4。移位存器元件403e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e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5。移位存器元件403f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f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6。移位存器元件403g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g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7。移位存器元件403h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h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8。移位存器元件403i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i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9。移位存器元件403j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j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0。移位存器元件403k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k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移位存器元件403l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l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并且移位存器元件403m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m上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
方向电路404接收控制信号线430上的控制信号CSYNC。在定时信号线434上接收定时信号T3作为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在赋值信号线424上接收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作为第四赋值信号EVAL4。在定时信号线436上接收定时信号T5作为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并且在赋值信号线428上接收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6定时信号作为第三赋值信号EVAL3。方向电路404通过方向信号线408将方向信号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
逻辑阵列406包括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438g、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440m、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和442b,以及逻辑赋值预充电晶体管444。而且,逻辑阵列406包括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所述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解码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上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以便提供地址信号~A1、~A2…~A7。逻辑阵列406包括地址一晶体管446a和446b、地址二晶体管448a和448b、地址三晶体管450a和450b、地址四晶体管452a和452b、地址五晶体管454a和454b、地址六晶体管456a和456b、地址七晶体管458a和458b、地址八晶体管460a和460b、地址九晶体管462a和462b、地址十晶体管464a和464b、地址十一晶体管466a和466b以及地址十二晶体管468a和468b和地址十三晶体管470a和470b。
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438g与T3信号线434和地址线472a-472g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b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b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c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c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c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d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d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d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e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e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e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f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f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f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g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g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线472g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438g与T4信号线422电连接,而不是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T4信号线422与每个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a-438g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
每个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440m的栅极都与逻辑赋值信号线474电连接。每个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440m的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到地。另外,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a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b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b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c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c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d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d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e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e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f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f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g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g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h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h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i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i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j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j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k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k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l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l电连接。地址赋值晶体管440m的漏极—源极路径与赋值线476m电连接。
逻辑赋值预充电晶体管444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T5信号线436电连接,而其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逻辑赋值信号线474电连接。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的栅极与T3信号线434电连接。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逻辑赋值信号线474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在478的基准线电连接。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的栅极与T4信号线422电连接。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逻辑赋值信号线474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在478的基准线电连接。
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的漏极—源极路径在地址线472a-472g和赋值线476a-476m之间电连接。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的栅极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410m被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驱动。
地址一晶体管446a和446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电连接。地址一晶体管446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a电连接。地址—晶体管446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a电连接。当通过逻辑赋值信号线474上的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导通地址一晶体管446a和446b。地址一晶体管446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一晶体管446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a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二晶体管448a和448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b电连接。地址二晶体管448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b电连接。地址二晶体管448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c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b电连接。当通过逻辑赋值信号线474上的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b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b上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导通地址二晶体管448a和448b。地址二晶体管448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b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二晶体管448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b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c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三晶体管450a和450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c电连接。地址三晶体管450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c电连接。地址三晶体管450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d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c电连接。当通过逻辑赋值信号线474上的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c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c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导通地址三晶体管450a和450b。地址三晶体管450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c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三晶体管450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c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d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四晶体管452a和452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d电连接。地址四晶体管452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d电连接。地址四晶体管452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e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d电连接。当通过逻辑赋值信号线474上的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d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d上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4导通地址四晶体管452a和452b。地址四晶体管452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d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四晶体管452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d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e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五晶体管454a和454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e电连接。地址五晶体管454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e电连接。地址五晶体管454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f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e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e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e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5导通地址五晶体管454a和454b。地址五晶体管454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e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五晶体管454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e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f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六晶体管456a和456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f电连接。地址六晶体管456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a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f电连接。地址六晶体管456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g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f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f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f上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6导通地址六晶体管456a和456b以便导通。地址六晶体管456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f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a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六晶体管456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f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g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七晶体管458a和458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g电连接。地址七晶体管458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g电连接。地址七晶体管458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c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g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g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g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7导通地址七晶体管458a和458b。地址七晶体管458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g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七晶体管458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g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c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八晶体管460a和460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h电连接。地址八晶体管460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h电连接。地址八晶体管460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d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h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h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h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8导通地址八晶体管460a和460b。地址八晶体管460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h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八晶体管460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h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d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九晶体管462a和462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i电连接。地址九晶体管462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i电连接。地址九晶体管462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e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i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i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i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9导通地址九晶体管462a和462b。地址九晶体管462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i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九晶体管462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i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e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十晶体管464a和464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j电连接。地址十晶体管464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j电连接。地址十晶体管464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f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j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j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j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0导通地址十晶体管464a和464b。地址十晶体管464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j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十晶体管464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j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f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十一晶体管466a和466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k电连接。地址十一晶体管466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b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k电连接。地址十一晶体管466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g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k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k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k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导通地址十一晶体管466a和466b。地址十一晶体管466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k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b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十一晶体管466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k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g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十二晶体管468a和468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l电连接。地址十二晶体管468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c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l电连接。地址十二晶体管468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d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l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l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l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导通地址十二晶体管468a和468b。地址十二晶体管468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1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c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十二晶体管468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l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d到低电压电平。
地址十三晶体管470a和470b的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m电连接。地址十三晶体管470a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c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m电连接。地址十三晶体管470b的漏极—源极路径在一侧与地址线472e电连接,而在另一侧与赋值线476m电连接。当通过高电压电平赋值信号LEVAL,地址赋值晶体管440m被导通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m上的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导通地址十三晶体管470a和470b。地址十三晶体管470a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m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c到低电压电平。地址十三晶体管470b和地址赋值晶体管440m导通以便有效地拉动地址线472e到低电压电平。
移位寄存器4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从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410m移动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410m。移位寄存器402通过控制线430接收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和来自定时信号T1-T4的一系列定时脉冲,以便将所接收的控制脉冲移动(shift)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响应,移位寄存器402提供单个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或SO13。而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则以低电压电平提供。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1-T4的另一系列定时脉冲,并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从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动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寄存器402接收重复的定时脉冲系列,并响应于每个系列的定时脉冲,移位寄存器402移动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以便提供一系列直到十三个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每个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导通两个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以便将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到发热单元120。地址信号~A1、~A2、…~A7在相应于十三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十三个地址时隙中被提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402可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如十四,以在任意适当数量的地址时隙,如十四个地址时隙中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移位寄存器402通过方向信号线408从方向电路404接收方向信号。方向信号设定在移位寄存器402中移动(shifting)的方向。移位寄存器402可被设定为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的向前的方向上移动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或者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的相反的方向上移动高电平输出信号。
在向前的方向上,移位寄存器402接收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并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和SO3-SO13以低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接收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2和SO4-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再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响应于每个定时脉冲系列持续移位高电平输出信号直到并包括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在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之后,移位寄存器402接收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用于所有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低电压电平信号。控制信号CSYNC中的另一个控制脉冲被提供,以便起动或启动移位寄存器402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的向前的方向上移位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系列。
在相反的方向上,移位寄存器402接收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并提供高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以低电压电平提供。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1和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接收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0、SO12和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再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随着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以低电压电平提供,移位寄存器402响应于每个定时脉冲系列持续移位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直到并包括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在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之后,移位寄存器402接收下一个定时脉冲系列,并提供用于所有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低电压电平信号。控制信号CSYNC中的另一个控制脉冲被提供,以便起动或启动移位寄存器402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的相反的方向上移位高电压输出信号系列。
方向电路404通过方向信号线408提供两个方向信号。所述方向信号在移位寄存器402中设定前向/反向的移动方向。而且,所述方向信号可用于清除来自移位寄存器402的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
方向电路404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T6的重复的定时脉冲系列。另外,方向电路404接收控制线430上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响应于接收与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coincident with)的控制脉冲,方向电路404提供向前方向信号。该向前方向信号设定移位寄存器402,用于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的向前的方向上进行移位(shifting)。响应于接收与来自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coincidentwith)的控制脉冲,方向电路404提供相反方向信号。该相反方向信号设定移位寄存器402,用于沿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的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移位(shifting)。响应于方向电路404接收与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和来自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coincident with)的控制脉冲,方向电路404提供清除移位寄存器402的方向信号。
逻辑阵列406接收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410m上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以及来自定时信号线434、422、436上的定时信号T3-T5的定时脉冲。响应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中的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以及来自定时信号T3-T5的定时脉冲,逻辑阵列406提供七个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两个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
逻辑阵列406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所述定时脉冲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以便拉动赋值信号线474到低电压电平,并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而且,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通过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将地址线472a-472g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一个实施例中,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被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替换,以便通过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将地址线472a-472g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便以拉动赋值信号线474到低电压电平,并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在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期间,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成为(settle to)有效的输出信号。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中的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被提供到逻辑阵列406中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的栅极。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将赋值信号线47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以便导通地址赋值晶体管440。由于地址赋值晶体管440被导通,逻辑阵列406中接收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或470导通,以便将相应的地址线472放电。通过导通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和导通的地址赋值晶体管440,相应的地址线472被有效地(actively)拉低。其它的地址线472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逻辑阵列406在每个地址时隙中都提供七个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两个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如果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地址一晶体管446a和446b导通,以便拉动地址线472a和472b到低电压电平并提供有效(active)的低的地址信号~A1和~A2。如果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地址二晶体管448a和448b导通,以便拉动地址线472a和472c到低电压电平并提供有效的低的地址信号~A1和~A3。如果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地址三晶体管450a和450b导通,以便拉动地址线472a和472d到低电压电平并提供有效的低的地址信号~A1和~A4,并对于每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4-SO13依此类推。用于十三个地址时隙中的每一个的地址信号~A1、~A2、…~A7在下表中被设定出,所述十三个地址时隙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相关联:
  地址时隙   有序的地址信号
  1   ~A1和~A2
  2   ~A1和~A3
  3   ~A1和~A4
  4   ~A1和~A5
  5   ~A1和~A6
  6   ~A1和~A7
  7   ~A2和~A3
  8   ~A2和~A4
  9   ~A2和~A5
  10   ~A2和~A6
  11   ~A2和~A7
  12   ~A3和~A4
  13   ~A3和~A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逻辑阵列406能够提供用于十三个地址时隙中的每一个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它们在下表中被设定出:
  地址时隙   有效的地址信号
  1   ~A1和~A3
  2   ~A1和~A4
  3   ~A1和~A5
  4   ~A1和~A6
  5   ~A2和~A4
  6   ~A2和~A5
  7   ~A2和~A6
  8   ~A2和~A7
  9   ~A3和~A5
  10   ~A3和~A6
  11   ~A3和~A7
  12   ~A4和~A6
  13   ~A4和~A7
而且,在其它实施例中,逻辑阵列406可包括地址晶体管,所述地址晶体管提供用于每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的任意适当数量的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并且以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的任意适当的次序提供。其可以通过例如适当定位每个晶体管对446、448、…470以便将任意两个期望的地址线672a-g放电来实现。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逻辑阵406可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地址线,以便在任意适当数量的地址时隙中提供任意适当数量的地址信号。
在操作中,六个定时脉冲的重复系列从定时信号T1-T6提供。每个定时信号T1-T6提供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中的一个定时脉冲。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后跟随有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后跟随有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后跟随有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后跟随有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后跟随有来自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六个定时脉冲的系列在六个定时脉冲的重复系列中被重复。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方向电路404接收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的定时脉冲将方向线408中的第一个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方向电路404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4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定时脉冲。如果方向电路404接收了与第四赋值信号EVAL4同时发生(与其在同一时间)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404将第一方向线408放电。如果方向电路404接收了与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低电压电平控制信号CSYNC,则第一方向线408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接下来,方向电路404接收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的定时脉冲冲对方向线408中的第二个进行充电。方向电路404在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6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定时脉冲。如果方向电路404接收了与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404将第二方向线408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如果方向电路404接收了与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低电压电平控制信号CSYNC,则第二方向线408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如果第一方向线408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且第二方向线408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则第一和第二方向线408上的信号电平设定移位寄存器402在向前的方向上移位。如果第一方向线408保持在高电压电平且第二方向线408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则方向线408上的信号电平设定设定移位寄存器402在相反的方向上移位。如果第一和第二方向线408都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则移位寄存器402被禁止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方向线408上的方向信号在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期间被设定。
为了开始,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所述方向被设定,且移位寄存器402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被启动(initiated)。为了启动移位寄存器402,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的定时脉冲为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每一个中的内部结点预充电,在403a-403m示出。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2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定时脉冲。如果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被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则移位寄存器402将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之一的内部节点放电,以便在放电后的内部节点中提供低电压电平。如果控制信号CSYNC与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则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每一个中的内部节点都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为十三个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中的每一个预充电,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寄存器402接收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来自定时信号T4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定时脉冲。如果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中的内部节点处于低电压电平,例如在与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接收来自控制信号CSYNC的控制脉冲之后,移位寄存器402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如果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中的内部节点处于高电压电平,例如在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中,移位寄存器402将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放电,以便提供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一个系列中移位寄存器402被启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期间变成有效,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出现。在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中,移位寄存器402将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
逻辑阵列406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阵列406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以便为地址线472预充电以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阵列406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以便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以及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以便为地址线472预充电。
由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成为(settle to)有效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逻辑阵列406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以便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如果移位寄存器402被启动(initiated),则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在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之后保持在高电压电平。逻辑阵列406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以便为赋值信号线474充电并导通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接收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被导通以便拉动七个地址线472a-472g中的两个到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两个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被用来使发热单元120和发热单元副组能够被激活。地址信号~A1、~A2、…~A7在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期间变成有效,并保持有效直到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出现。
如果移位寄存器402未被启动,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都被放电,以便提供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所述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使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截止,并且地址线472保持充电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所述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阻止发热单元120和发热单元副组被启动而被激活。
在图9说明了地址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同时,采用不同逻辑元件和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也可应用。例如,也可使用接收上述的输入信号如信号T1-T6以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的控制器。
图10A是示出移位寄存器402中的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的示图。移位寄存器402包括提供十三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提供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之一,且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都与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相似。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以串联方式电连接,以便在向前和相反的方向上提供移位(shift)。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402可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以便提供任意适当数量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
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包括第一级(first stage),其为输入级(input stage),以虚线在500示出;以及第二级(second stage),其为输出级(output stage),以虚线在502示出。第一级500包括第一预充电晶体管504、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前向输入晶体管508、反向输入晶体管510、向前方向晶体管512以及相反方向晶体管514。第二级502包括第二预充电晶体管516、第二赋值晶体管518和内部节点晶体管520。
在第一级500中,第一预充电晶体管504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定时信号线432电连接。定时信号线432提供定时信号T1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第一预充电晶体管504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通过内部节点522与第一赋值晶体管506的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和内部节点晶体管520的栅极电连接。内部节点522在级(stage)500和502之间提供移位寄存器内部节点信号SN1到内部节点晶体管520的栅极。
第一赋值晶体管506的栅极与第一赋值信号线420电连接。该第一赋值信号线420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第一赋值晶体管506的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通过内部路径524与前向输入晶体管508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和反向输入晶体管510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
前向输入晶体管508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向前方向晶体管512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在526电连接,且反向输入晶体管510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侧与相反方向晶体管514的一侧在528电连接。向前方向晶体管512和相反方向晶体管514的漏极—源极路径在530电连接到基准线,如地。
向前方向晶体管512的栅极与方向线408a电连接,该方向线408a接收来自方向电路404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相反方向晶体管514的栅极与方向线408b电连接,该方向线408b接收来自方向电路404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
在第二级502中,第二预充电晶体管516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定时信号线434电连接。定时信号线434提供定时信号T3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第二预充电晶体管51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第二赋值晶体管518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和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电连接。第二赋值晶体管518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在532电连接。第二赋值晶体管518的栅极与第二赋值信号线424电连接以便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内部节点晶体管520的栅极与内部节点522电连接,且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在534电连接到基准线,如地。内部节点晶体管520的栅极包括在536的电容,用于存储移位寄存器单元内部节点信号SN1。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包括在538的电容,用于存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
在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系列中的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都与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相似。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向前方向晶体管508的栅极与控制线430或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l之一电连接,以便在向前方向上移位。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相反方向晶体管510的栅极与控制线430或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b-410m之一电连接,以便在相反方向上移位。除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和410m,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与一个前向晶体管508和一个反向晶体管510电连接。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中与向前方向晶体管508电连接,而不是与相反方向晶体管510电连接。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m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l中与相反方向晶体管510电连接,而不是与向前方向晶体管508电连接。
当移位寄存器402在向前方向上移位时,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在十三个移位寄存器403的系列中是第一移位寄存器403。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的栅极与控制信号线430电连接以便接收控制信号CSYNC。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第三移位寄存器单元403c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b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第四移位寄存器单元403d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c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第五移位寄存器单元403e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d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4。第六移位寄存器单元403f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e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5。第七移位寄存器单元403g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f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6。第八移位寄存器单元403h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g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7。第九移位寄存器单元403i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h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8。第十移位寄存器单元403j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i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9。第十一移位寄存器单元403k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j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0。第十二移位寄存器单元403l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k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第十三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包括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电连接到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l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
当移位寄存器402在相反方向上移位时,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在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系列中是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反向输入晶体管510的栅极与在前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b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c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移位寄存器单元403c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d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4。移位寄存器单元403d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e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5。移位寄存器单元403e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f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6。移位寄存器单元403f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g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7。移位寄存器单元403g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h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8。移位寄存器单元403h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i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9。移位寄存器单元403i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j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0。移位寄存器单元403j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k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移位寄存器单元403k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l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移位寄存器单元403l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m电连接以便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包括反向输入晶体管的栅极,该栅极与控制信号线430电连接以便接收控制信号CSYNC。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也与逻辑阵列406电连接。
移位寄存器402接收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并提供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如上所述并如下详细说明,移位寄存器402的移位方向响应于方向信号DIRF和DIRR而设定,所述方向信号DIRF和DIRR基于控制信号线430上的控制信号CSYNC在定时信号T3-T6的定时脉冲期间生成。如果移位寄存器402在向前方向上移位,则移位寄存器402响应于控制脉冲和定时信号T1-T4上的定时脉冲,设定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和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到高电压电平。如果移位寄存器402在相反方向上移位,则移位寄存器402响应于控制脉冲和定时信号T1-T4中的定时脉冲,设定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m和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到高电压电平。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或SO13响应于定时信号T1-T4中的定时脉冲通过移位寄存器402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
移位寄存器402在控制脉冲中移位,并利用两个预充电操作和两个赋值操作将单个高电平输出信号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第一级500接收向前方向信号DIRF和相反方向信号DIRR。而且,每个移位寄存器403的第一级500接收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和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移位寄存器402中的所有移位寄存器单元403被设定为在与定时脉冲在定时信号T1-T4中被接收的同一方向和同一时刻移位。
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第一级500在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中或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中移位。高电压电平或低电压电平的所选择的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或SIR被提供作为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第一级500在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期间为内部节点522预充电,并且在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期间给所选择的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或SIR赋值。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第二级502在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期间为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410m预充电,并且在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期间给内部节点信号SN(如SN1)赋值。
方向信号DIRF和DIRR在移位寄存器402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和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中设定移位的向前/相反方向。如果向前方向信号DIRF处于高电压电平而相反方向信号DIRR处于低电压电平,则移位寄存器402在向前的方向移位。如果相反方向信号DIRR处于高电压电平而向前方向信号DIRF处于低电压电平,则移位寄存器402在相反的方向移位。如果方向信号DIRF和DIRR都处于低电压电平,则移位寄存器402在两个方向都不移位,并且所有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都被清除以便使低电压电平不起作用(Inactive)。
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在向前方向的移位操作中,向前方向信号DIRF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而相反方向信号DIRR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高电压电平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导通向前方向晶体管512,而低电压电平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使相反方向晶体管514截止。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以便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504将内部节点52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接下来,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2,并且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脉冲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如果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前向输入晶体管508被导通,并且随着向前方向晶体管512已导通,内部节点522被放电以便提供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内部节点522通过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前向输入晶体管508和向前方向晶体管512被放电。如果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处于低电压电平,则前向输入晶体管508被截止,并且内部节点522保持充电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控制反向输入晶体管510。然而,相反方向晶体管514被截止,从而内部节点522不能通过反向输入晶体管510被放电。
内部节点522上的内部节点信号SN1控制内部节点晶体管520。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使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截止,而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导通内部节点晶体管520。
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通过第二预充电晶体管516将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接下来,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4,并且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518。如果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截止,则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如果内部节点晶体管520导通,则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与内部节点信号SN1高/低相反,该内部节点信号SN1与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高/低相反。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的电平被移位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
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是控制线430上的控制信号CSYNC。为了将内部节点52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在同一时刻提供。为了在向前方向上移位,与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启动移位寄存器402。
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在相反方向的移位操作中,向前方向信号DIRF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而相反方向信号DIRR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使向前方向晶体管512截止,而高电压电平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导通相反方向晶体管514。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被提供,以便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504将内部节点52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接下来,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2,且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脉冲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被提供。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如果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反向输入晶体管510被导通,并且随着相反方向晶体管514已导通,内部节点522被放电以便提供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内部节点522通过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反向输入晶体管510和相反方向晶体管514被放电。如果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处于低电压电平,则反向输入晶体管510被截止,并且内部节点522保持充电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F控制前向输入晶体管508。然而,向前方向晶体管512被截止,从而内部节点522不能通过前向输入晶体管508被放电。
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提供。在第二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通过第二预充电电阻516将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来自定时信号T4的下一个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4,并且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脉冲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提供。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518。如果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截止,则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如果内部节点晶体管520导通,则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与内部节点信号SN1高低相反,该内部节点信号SN1与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高/低相反。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的电平被移位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
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为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b上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中,反向移位寄存器输入信号SIR是控制线430上的控制信号CSYNC。为了将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中的内部节点52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在同一时刻提供。为了沿从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到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的相反的方向上移位,与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启动移位寄存器402。
在清除移位寄存器402中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和所有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操作中,方向信号DIRF和DIRR都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低电压向前方向信号DIRF使向前方向晶体管512截止,而低电压电平相反方向信号DIRR使相反方向晶体管514截止。来自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被提供以便为内部节点522充电,并提供高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来自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被提供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脉冲,以便导通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向前方向晶体管512和相反方向晶体管514都被截止,从而内部节点522不会通过前向输入晶体管508或反向输入晶体管510被放电。
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导通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被提供,以便为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a和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线410充电。接下来,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被提供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脉冲,以便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518。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a通过第二赋值晶体管518和内部节点晶体管520被放电,以便提供低电压电平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而且,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线410都被放电,以便提供不起作用的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
图10B是示出方向电路404的示图。方向电路404包括向前方向信号电路550和相反方向信号电路552。向前方向信号电路550包括第三预充电晶体管554、第三赋值晶体管556和第一控制晶体管558。相反方向信号电路552包括第四预充电晶体管560、第四赋值晶体管562和第二控制晶体管564。
第三预充电晶体管554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定时信号线436电连接。定时信号线436提供定时信号T5到方向电路404作为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第三预充电晶体管554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通过方向信号线408a与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方向信号线408a提供向前方向信号DIRF到移位寄存器402的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向前方向晶体管的栅极,例如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向前方向晶体管512的栅极。第三赋值晶体管556的栅极与第三赋值信号线428电连接,该第三赋值信号线428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6定时信号到方向电路404。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控制晶体管558的漏极—源极路径在566电连接。控制晶体管558的漏板—源极电路也在568电连接到基准线,如地。控制晶体管558的栅极与控制线430电连接以便接收控制信号CSYNC。
第四预充电晶体管560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定时信号线434电连接。定时信号线434提供定时信号T3到方向电路404作为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第四预充电晶体管560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通过方向信号线408b与第四赋值晶体管562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方向信号线408b提供相反方向信号DIRR到移位寄存器402中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相反方向晶体管的栅极,例如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相反方向晶体管514的栅极。第四赋值晶体管562的栅极与第四赋值信号线424电连接,该第四赋值信号线424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到方向电路404。第四赋值晶体管562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控制晶体管564的漏极—源极路径在570电连接。控制晶体管564的漏板—源极电路也在572电连接到基准线,如地。控制晶体管564的栅极与控制线430电连接以便接收控制信号CSYNC。
方向信号DIRF和DIRR设定在移位寄存器402中的移位方向。如果向前方向信号DIRF被设为高电压电平,而相反方向信号DIRR被设为低电压电平,则向前方向晶体管例如向前方向晶体管512被导通,并且相反方向晶体管例如相反方向晶体管514被截止。移位寄存器402在向前方向上移位。如果向前方向信号DIRF被设为低电压电平,而相反方向信号DIRR被设为高电压电平,则向前方向晶体管例如向前方向晶体管512被截止,并且相反方向晶体管例如相反方向晶体管514被导通。移位寄存器402在相反方向上移位。方向信号DIRF和DIRR在来自定时信号T3-T6的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的期间被设定,同时移位寄存器402沿向前或相反的方向有效地(actively)移位。为了结束或阻止移位寄存器402的移位,方向信号DIRF和DIRR都被设为低电压电平。这清除了来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的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从而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都处于低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使所有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截止,且地址信号~A1、~A2、…~A7保持在不能启动发热单元120的高电压电平。
在操作中,定时信号线434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提供来自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到方向电路404。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的定时脉冲将相反方向信号线408b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来自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4,该电阻分配网络414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脉冲到方向电路404。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四赋值晶体管562。如果在与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的定时脉冲提供到第四赋值晶体管562的同时,将来自控制信号CSYNC的控制脉冲提供到控制晶体管564的栅极,则相反方向信号线408b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如果在与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的定时脉冲提供到第四赋值晶体管562时,控制信号CSYNC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则相反方向信号线408b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定时信号线436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提供来自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到方向电路404。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的定时脉冲将向前方向信号线408a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来自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被提供到电阻分配网络416,该电阻分配网络416在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提供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6定时脉冲到方向电路404。在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的定时脉冲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如果在与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的定时脉冲提供到第三赋值晶体管556的同时,将来自控制信号CSYNC的控制脉冲提供到控制晶体管558的栅极,则向前方向信号线408a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如果当第三赋值信号EVAL3中的定时脉冲提供到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时控制信号CSYNC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则向前方向信号线408b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图11是示出在向前方向上地址生成器400操作的时序图。定时信号T1-T6提供六个转发脉冲的系列。每个定时信号T1-T6提供在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
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在600的定时信号T1包括定时脉冲602,在604的定时信号T2包括定时脉冲606,在608的定时信号T3包括定时脉冲610,在612的定时信号T4包括定时脉冲614,在616的定时信号T5包括定时脉冲618以及在620的定时信号T6包括定时脉冲622。在624的控制信号CSYNC包括控制脉冲,该控制脉冲设定在移位寄存器402中的移位方向以及启动移位寄存器402,用以生成在625示出的地址信号~A1、~A2、…~A7。
在600的定时信号T1的定时脉冲602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定时脉冲602期间,为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522充电,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SN13。所有移位寄存器内部节点信号SN,在626示出,在628被设为高电压电平。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 62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在这个例子中,六个定时脉冲的系列先于定时脉冲602提供,而且移位寄存器402未被启动,从而在630示出的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在632示出,而且在625的所有地址信号~A1、~A2、…~A7都保持高电压电平,在633示出。
在604的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606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定时脉冲60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当控制信号CSYNC 624在634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并且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636保持在低电压电平时,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和反向输入晶体管510被截止。未导通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和未导通的反向输入晶体管510阻止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52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所有的移位寄存器内部节点信号SN 626在638都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在608的定时信号T3的定时脉冲610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被提供到在逻辑阵列406中的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和赋值阻止晶体管422a。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610期间,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640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且,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的定时脉冲610期间,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在64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610在646将所有的地址信号625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并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22a,以便在650拉动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到低电压电平。
在612的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冲614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提供到在逻辑阵列406中的赋值阻止晶体管422b。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定时脉冲614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二赋值晶体管518。随着处于高电压电平的内部节点信号SN 62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65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而且,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的定时脉冲614导通第四赋值晶体管562。控制信号CSYNC 624在654的控制脉冲导通控制晶体管564。随着第四赋值晶体管562和控制晶体管564被导通,方向信号DIRR 642在656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614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658保持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处于低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
在616的定时信号T5的定时脉冲618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在逻辑阵列406中的逻辑赋值预充电晶体管444。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的定时脉冲618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在660充电到高电压电平。高电压电平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向前方向晶体管512,以便为了在向前方向上移位而设定移位寄存器402。而且,在定时脉冲618期间,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在66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该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导通所有的逻辑赋值晶体管440。在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都处于低电压电平的情况下,所有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被截止,并且在625的所有地址信号~A1、~A2、…~A7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在620的来自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622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作为第三赋值信号EVAL3。定时脉冲622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由于控制信号CSYNC 624在664保持在低电压电平,控制晶体管558截止并且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保持在高电压电平。为了沿向前的方向移位,高电压电平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和低电压电平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设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定时脉冲666将所有的内部节点信号SN626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定时脉冲668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控制信号CSYNC 624在670提供控制脉冲到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随着向前方向晶体管512已导通,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内部节点信号SN1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在672示出。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674处于低电压电平,其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403m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截止。随着前向输入晶体管截止,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403m中的每个其它的内部节点信号SN2-SN13都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676示出。
在定时脉冲678期间,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68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并且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在68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另外,在定时脉冲678期间,所有的地址信号~A1、~A2、…~A7625在684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且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在686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其阻止了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拉动地址信号~A1、~A2、…~A7 625到低电压电平。
在定时脉冲688期间,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在690放电到低电压电平。由于在672的内部节点信号SN1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截止,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692示出。而且,定时脉冲688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562且控制脉冲694导通控制晶体管564,以便将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在696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688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698拉动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到低电压电平,并保持赋值晶体管440截止。
在定时脉冲700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保持在高电压电平且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在70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702的高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48导通赋值晶体管440。在692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导通地址晶体管对446a和446b,而且在625的地址信号~A1和~A2在704被有效地拉到低电压电平。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在690被拉到低电压电平,从而地址晶体管对448、450、…470被截止,而地址信号~A3~A7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706示出。在616的定时信号T5中的定时脉冲700期间,在625的地址信号~A1、~A2、…~A7变得有效。定时脉冲708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然而,控制信号CSYNC 624在710处于低电压电平,而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在71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定时脉冲714将所有的内部节点信号SN626在716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如果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的前向输入信号SIF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定时脉冲718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以便允许节点522的放电。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的向前输入信号SIF是控制信号CSYNC 624,其在720处于低电压电平。在每个其它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403m的前向输入信号SIF是在前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在692处于高电压电平,且其为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的前向输入信号SIF。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在690全部处于低电压电平。
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和403c-403m接收低电压电平前向输入信号SIF,该低电压电平前向输入信号SIF使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和403c-403m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截止,从而内部节点信号SN1和SN3-SN13在722保持高电平。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接收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作为前向输入信号SIF,该前向输入信号SIF导通前向输入晶体管以便在724为内部节点信号SN2放电。
在定时脉冲726期间,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在728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并且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在73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且,定时脉冲726将所有的地址信号~A1、~A2、…~A7 625在73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并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以便在734拉动LEVAL 648到低电压电平。
从地址信号~A1和~A2在704被拉低的时刻,地址信号~A1、~A2、…~A7625是有效的,直到所有的地址信号~A1、~A2、…~A7 625在732被拉高。在定时脉冲708以及定时脉冲714和718期间,地址信号~A1、~A2、…~A7 625是有效的,该定时脉冲708来自六个定时脉冲的在前系列的在620的定时信号T6,该定时脉冲714和718来自六个定时脉冲的现在系列的在600的定时信号T1和在604的定时信号T2。
定时脉冲73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二赋值晶体管518,以赋值内部节点信号SN 626。内部节点信号SN1和SN3-SN13在722处于高电压电平,且在738放电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和SO3-SO13到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2在724处于低电压电平,其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b的内部节点晶体管截止,并在740保持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处于高电压电平。
当第四赋值晶体管562通过定时脉冲736被导通并且CSYNC 624中的控制脉冲742导通控制晶体管564时,相反方向信号DIRR 642在744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在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期间,方向信号DIRR 642和DIRF 658被设定。另外,定时脉冲736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746保持LEVAL648处于低电压电平。
在定时脉冲748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658在750被保持在高电压电平,而LEVAL 648在75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752的高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678导通赋值晶体管440。在740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导通地址晶体管448a和448b,以便在754拉动地址信号~A1和~A3到低电压电平。其它的地址信号~A2和~A4~A7在756被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定时脉冲758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控制信号CSYNC 624在760保持在低电压电平,以便使控制晶体管558截止并保持向前方向信号DIRF 642处于高电压电平。
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将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c,该移位寄存器单元403c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3。随着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连续进行移位直到每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都成为高电平一次。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成为高电平后,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630的系列停止。移位寄存器402可以通过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被再次启动,例如控制脉冲670,所述控制脉冲与来自在604的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
在向前方向操作中,控制信号CSYNC 624中的控制脉冲与来自在612的定时信号T4的定时脉部同时提供,以便设定移位方向为向前方向。而且,来自控制信号CSYNC 624的控制脉冲与来自在604的定时信号T2的定时脉冲同时提供,以便起动或启动移位寄存器402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高电压信号。
图12是示出在相反方向上地址生成器400操作的时序图。定时信号T1-T6提供六个脉冲的重复系列。每个定时信号T1-T6提供在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在800的定时信号T1包括定时脉冲802,在804的定时信号T2包括定时脉冲806,在808的定时信号T3包括定时脉冲810,在812的定时信号T4包括定时脉冲814,在816的定时信号T5包括定时脉冲818以及在820的定时信号T6包括定时脉冲822。在824的控制信号CSYNC包括控制脉冲,该控制脉冲设定在移位寄存器402中的移位方向并且启动移位寄存器402用以生成在825示出的地址信号~A1、~A2、…~A7。
定时脉冲802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定时脉冲802期间,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522充电,以便提供相应的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SN13。移位寄存器内部节点信号SN 826在828被设为高电压电平。高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 826导通移位寄存器单元403中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在这个例子中,六个定时脉冲的系列先于定时脉冲802提供,而且未启动移位寄存器402,从而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在832示出,而且在825的所有地址信号~A1、~A2、…~A7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833示出。
定时脉冲806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定时脉冲80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控制信号CSYNC 824在834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并且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836保持在低电压电平,以便使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前向输入晶体管508和反向输入晶体管510截止。未导通的前向和反向输入晶体管508和510阻止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52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所有的移位寄存器内部节点信号SN 826在838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定时脉冲810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中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被提供到逻辑阵列406中的地址线预充电晶体管438和赋值阻止晶体管422a。在定时脉冲810期间,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84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且,在定时脉冲810期间,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在84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810保持所有的地址信号825处于高电压电平,并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22a以便在850拉动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到低电压电平。
定时脉冲814在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被提供到移位寄存器402,在第四赋值信号EVAL4中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被提供到逻辑阵列406中的赋值阻止晶体管422b。定时脉冲814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二赋值晶体管518。伴随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的处于高电压电平的内部节点信号SN 826,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85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而且,定时脉冲814导通第四赋值晶体管562,且控制信号CSYNC 824提供低电压以使控制晶体管564截止。随着控制晶体管564截止,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保持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814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858保持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处于低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使地址赋值晶体管440截止。
定时脉冲818在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中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以及被提供到逻辑阵列406中的逻辑赋值预充电晶体管444。在定时脉冲818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在860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且,在定时脉冲818期间,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在86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以便导通所有的逻辑赋值晶体管440。随着所有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处于低电压电平,所有的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被截止并且在825的所有地址信号~A1、~A2、…~A7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定时脉冲822被提供到方向电路404作为第三赋值信号EVAL3。定时脉冲822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控制信号CSYNC 824提供控制信号864以便导通控制晶体管558并且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在865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为了沿相反的方向移位,低电压电平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和高电压电平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设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
在六个定时脉冲信号的下一个系列中,在定时脉冲866期间,所有的内部节点信号SN 82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定时脉冲868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可以在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870被提供,以便导通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中的反向输入晶体管并且随着相反方向晶体管被接通,内部节点信号SN13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在872示出。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874处于低电压电平,其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l中的反向输入晶体管截止。随着反向输入晶体管断开,每个其它的内部节点信号SN1-SN1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876示出。
在定时脉冲878期间,所有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88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在88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878在884保持所有的地址信号~A1、~A2、…~A7825处于高电压电平,并在886拉动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到低电压电平。低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使赋值晶体管440截止,该赋值晶体管440阻止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70拉动地址信号~A1、~A2、…~A7 825到低电压电平。
在定时脉冲888期间,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在890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基于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的内部节点晶体管520截止的在872的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3,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892示出。而且,定时脉冲888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而控制信号CSYNC824使控制晶体管564截止以便在896保持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处于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888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898保持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处于低电压电平,并保持赋值晶体管440截止。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定时脉冲888期间设定,从而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处于高电压电平而所有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处于低电压电平。
在定时脉冲900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在901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且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在902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902的高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导通赋值晶体管440。在892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导通地址晶体管470a和470b并且地址信号~A3和~A5被有效地拉到低电压电平,在904示出。其它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在890被拉动到低电压电平,从而地址晶体管对446、448、…468被截止,且地址信号~A1、~A2、~A4、~A6和~A7保持在高电压电平,在906示出。地址信号~A1、~A2、…~A7 825在定时脉冲900期间变得有效。定时脉冲908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且控制信号CSYNC 824中的控制脉冲910导通控制晶体管558,以便在912放电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到低电压电平。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在定时脉冲914期间所有内部节点信号SN 826在91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如果在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的反向输入信号SIR处于高电压电平,定时脉冲918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一赋值晶体管506,以放电节点522。在移位寄存器单元403m的反向输入信号SIR是控制信号CSYNC 824,其在920处于低电压电平。在每个其它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l的反向输入信号SIR是之后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在892处于高电压电平,且其为移位寄存器单元403l的反向输入信号SIR。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2在890全部处于低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k和403m具有使反向输入晶体管510截止的低电压电平反向输入信号SIR,从而内部节点信号SN1-SN11和SN13在92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单元4031接收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作为反向输入信号SIR,该反向输入信号SIR在924导通反向输入晶体管以便放电内部节点信号SN12。
在定时脉冲926期间,所有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在928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且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在930保持在高电压电平。而且,在定时脉冲926期间,所有地址信号~A1、~A2、…~A7 825在93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而赋值阻止晶体管442a在934被导通以拉动LEVAL 848到低电压电平。从地址信号~A3和~A5在904被拉低的时刻起,地址信号~A1、~A2、…~A7 825为有效的,直到所有的地址信号~A1、~A2、…~A7 825在932被拉高。地址信号~A1、~A2、…~A7 825在定时脉冲908、914和918期间为有效。
定时脉冲936导通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403m中的第二赋值晶体管518,以便赋值内部节点信号SN 826。内部节点信号SN1-SN11和SN13在922处于高电压电平,以在938放电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1和SO13到低电压电平。内部节点信号SN12在924处于低电压电平,其使移位寄存器单元403l的内部节点晶体管截止,并在940保持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处于高电压电平。
而且,定时脉冲936导通第四赋值晶体管562,且控制信号CSYNC 824处于低电压电平,以便使控制晶体管564截止,从而在944保持相反方向信号DIRR 842处于高电压电平。另外,定时脉冲936导通赋值阻止晶体管442b以便在946保持LEVAL 848处于低电压电平。
在定时脉冲948期间,向前方向信号DIRF 858在95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且LEVAL 848在95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952的高电压电平逻辑赋值信号LEVAL 848导通赋值晶体管440。在940的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导通地址晶体管468a和468b,以便在954拉动地址信号~A3和~A4到低电压电平。其它地址信号~A1、~A2和~A5~A7在956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定时脉冲958导通第三赋值晶体管556。控制信号CSYNC 824中的控制脉冲960导通控制晶体管558,且向前方向信号DIRF 842在962放电到低电压电平。
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将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2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403k,该移位寄存器单元403k提供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1。伴随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系列持续进行移位直到每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都成为高电平一次。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为高电平之后,高电压电平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 830的系列停止。移位寄存器402可通过提供控制脉冲被再次启动,例如控制脉冲870,其与来自定时信号T2 804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
在相反方向操作中,来自CSYNC 824的控制脉冲与来自在820的定时信号T6的定时脉冲同时被提供,以便设定移位方向为相反方向。而且,来自CSYNC 824的控制脉冲与来自定时信号T2 804的定时脉冲同时被提供,以便起动或启动移位寄存器402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高电压电平信号。
图13是示出两个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以及六个发热组1004a-1004f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每个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都与图9的地址生成器400相似,且发热组1004a-1004f与图7中示出的发热组202a-202f相似。地址生成器1000通过第一地址线1006与发热组1004a-1004c电连接。地址线1006将来自地址生成器1000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到每个发热组1004a-1004c。而且,地址生成器1000与控制线1010电连接。控制线1010接收并传导控制信号CSYNC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外部控制器将控制信号CSYNC提供到打印头基片,在该打印头基片上构造有两个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以及六个发热组1004a-1004f。另外,地址生成器1000与选择线1008a-1008f电连接。选择线1008a-1008f与图7中示出的选择线212a-212f相似。选择线1008a-1008f传导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到地址生成器1000,同时传导到相应的发热组1004a-1004f(未示出)。
选择线1008a传导选择信号SEL1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6。选择线1008b传导选择信号SEL2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1。选择线1008c传导选择信号SEL3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2。选择线1008d传导选择信号SEL4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3。选择线1008e传导选择信号SEL5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4,以及选择线1008f传导选择信号SEL6到地址生成器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定时信号T5。
地址生成器1002通过第二地址线1012与发热组1004d-1004f电连接。地址线1012将来自地址生成器1002的地址信号~B1、~B2、…~B7提供到每个发热组1004d-1004f。而且,地址生成器1002与控制线1010电连接,该控制线1010传导控制信号CSYNC到地址生成器1002。另外,地址生成器1002与选择线1008a-1008f电连接。选择线1008a-1008f传导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到地址生成器1002,同时传导到相应的发热组1004a-1004f(未示出)。
选择线1008a传导选择信号SEL1到地址生成器1002,其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定时信号T3。选择线1008b传导选择信号SEL2到地址生成器1002,其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定时信号T4。选择线1008c传导选择信号SEL3到地址生成器1002,其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定时信号T5。选择线1008d将选择信号SEL4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002,该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6。选择线1008e将选择信号SEL5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002,该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1,并且选择线1008f将选择信号SEL6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002,该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2。
所述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包括在六个脉冲重复序列中重复的一系列六个脉冲。每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都包括在所述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脉冲之后紧跟有在选择信号SEL2中的脉冲,在选择信号SEL2中的脉冲之后紧跟有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脉冲,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脉冲之后紧跟有在选择信号SEL4中的脉冲,在选择信号SEL4中的脉冲之后紧跟有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脉冲,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脉冲之后紧跟有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脉冲。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脉冲之后,所述系列以选择信号SEL1中的脉冲开始重复。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SEL2、…SEL6中的脉冲时发生的脉冲,以便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并且设置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中的移位或地址生成的方向,例如就象关于图11和12所讨论的那样。为了由地址生成器1000开始地址生成,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所述定时信号T2与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
地址生成器1000响应于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和控制信号CSYNC生成地址信号~A1、~A2、…~A7。通过第一地址线1006将所述地址信号~A1、~A2、…~A7提供给发热组1004a-1004c。
在地址生成器1000中,与在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的定时信号T6、T1和T2中的定时脉冲期间,地址信号~A1、~A2、…~A7是有效的。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
在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脉冲期间,发热组1004a-1004c接收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当在1004a的发热组一(FG1)接收地址信号~A1、~A2、…~A7和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1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1被激活。当在1004b的发热组二(FG2)接收地址信号~A1、~A2、…~A7和在选择信号SEL2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2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2被激活。当在1004c的发热组三(FG3)接收地址信号~A1、~A2、…~A7和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3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3被激活。
地址生成器1002响应于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和控制信号CSYNC生成地址信号~B1、~B2、…~B7。通过第二地址线1012将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给发热组1004d-1004f。在地址生成器1002中,与在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的定时信号T6、T1和T2中的定时脉冲期间,地址信号~B1、~B2、…~B7是有效的。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2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4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为了由地址生成器1002启动地址生成,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
在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脉冲期间,发热组1004d-1004f接收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当在1004d的发热组四(FG4)接收地址信号~B1、~B2、…~B7和在选择信号SEL4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4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4被激活。当在1004e的发热组五(FG5)接收地址信号~B1、~B2、…~B7和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5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5被激活。当在1004f的发热组六(FG6)接收地址信号~B1、~B2、…~B7和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脉冲时,被选出的行副组SG6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通过发热信号FIRE6被激活。
在一个示例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期间,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2和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与在选择信号SEL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与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2、SEL3、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2和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中的移位方向为向前的方向。与在选择信号SEL3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用于生成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的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与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而与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地址生成器1002。
在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中,地址生成器1000生成在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被用于使在1004a-1004c的发热组FG1、FG2和FG3中的行副组SG1、SG2和SG3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在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中,地址生成器1002生成在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被用于使在1004d-1004f的发热组FG4、FG5和FG6中的行副组SG4、SG5和SG6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
在选择信号SEL1、SEL2、…SEL6中的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一相对应的低电电压平信号,而地址信号~B1、~B2、…~B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每一个随后的系列中,地址信号~A1、~A2、…~A7和地址信号~B1、~B2、…~B7都包括与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都是地址时隙,以便在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都提供十三个地址之一。
在向前方向的操作中,首先由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提供地址一,其后跟随地址二,以此类推直到地址十三。在地址十三之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而且,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与在选择信号SEL2和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脉冲,从而继续在向前方向的移位。
在另一个示例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期间,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和SEL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与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与在选择信号SEL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SEL3、SEL4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1和SEL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设定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中的移位方向为相反的方向。与在选择信号SEL3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用于生成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与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而与在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地址生成器1002。
在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期间,地址生成器1000生成在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被用于使在1004a-1004c的发热组FG1、FG2和FG3中的行副组SG1、SG2和SG3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在定时脉冲的第三个序列期间,地址生成器1002生成在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被用于使在1004d-1004f的发热组FG4、FG5和FG6中的行副组SG4、SG5和SG6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
在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反向操作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一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而地址信号~B1、~B2、…~B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每一个随后系列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都包括与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都是地址时隙,以便在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都提供十三个地址之一。
在相反方向的操作中,首先由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提供地址十三,其后跟随地址十二,以此类推直到地址一。在地址一之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而且,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与在选择信号SEL1和SEL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脉冲,从而继续在相反方向的移位。
为了停止或阻止地址生成,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SEL2、SEL4和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这清除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中的移位寄存器,例如移位寄存器402。在控制信号CSYNC中的恒定高电压电平,或一系列高压脉冲也会停止或阻止地址生成,而在控制信号CSYNC中的恒定低电压电平不会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
图14是示出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的前向和反向操作的时序图。用于在向前的方向中移位的控制信号是在1124的CSYNC(FWD),而用于在相反的方向移位的控制信号是在1126的CSYNC(REV)。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由地址生成器1000提供,并且包括前向和反向操作地址引用(address references)。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由地址生成器1002提供,并且包括前向和反向操作地址引用。
选择信号SEL1、SEL2、…SEL6提供六个脉冲的重复系列。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每一个都包括在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在六个脉冲的重复系列的一个系列中,在1100的选择信号SEL1包括定时脉冲1102,在1104的选择信号SEL2包括定时脉冲1106,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包括定时脉冲1110,在1112的选择信号SEL4包括定时脉冲1114,在1116的选择信号SEL5包括定时脉冲1118以及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包括定时脉冲1122。
在向前方向的操作中,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在1104的选择信号SEL2中的定时脉冲1106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32。控制脉冲1132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而且,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在1116的选择信号SEL5中的定时脉冲1118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34。控制脉冲1134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
在六个脉冲的的下一个重复系列中,在1100的选择信号SEL1包括定时脉冲1136,在1104的选择信号SEL2包括定时脉冲1138,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包括定时脉冲1140,在1112的选择信号SEL4包括定时脉冲1142,在1116的选择信号SEL5包括定时脉冲1144以及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包括定时脉冲1146。
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定时脉冲1138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48,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以及包括与定时脉冲1144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52,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而且,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1140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50。控制脉冲1150启动用于在1128生成地址信号~A1、~A2、…~A7的地址生成器1000。此外,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1146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54。控制脉冲1154启动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1130生成地址信号~B1、~B2、…~B7。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或第三个系列中,在1100的选择信号SEL1包括定时脉冲1156,在1104的选择信号SEL2包括定时脉冲1158,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包括定时脉冲1160,在1112的选择信号SEL4包括定时脉冲1162,在1116的选择信号SEL5包括定时脉冲1164以及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包括定时脉冲1166。控制信号CSYNC(FWD)1124包括与定时脉冲1158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68,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以及包括与定时脉冲1164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70,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
地址生成器1000提供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在向前方向的操作被启动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在1172的地址一。在1172的地址一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1146期间成为有效的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在1112的选择信号SEL4中的定时脉冲1162出现。在1172的地址一在1100、1104和1108的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1156、1158和1160期间是有效的。
地址生成器1002提供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在向前方向的操作被启动后,地址生成器1002和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提供在1174的地址一。在1174的地址一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1160期间成为有效的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在1100的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1176出现。在1174的地址一在1112、1116和1120的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1162、1164和1166期间是有效的。
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和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相同的地址,在1172和1174的地址一。在由定时脉冲1156开始到定时脉冲1166结束的六个定时脉冲系列期间提供地址一,所述六个定时脉冲系列是用于地址一的地址时隙。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期间,由定时脉冲1176开始,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在1178的地址二,并且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也提供地址二。这样,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以向前的方向提供从地址一至地址十三的地址。在地址十三之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被重新启动从而以相同的方式再一次循环提供有效的地址。
在相反方向的操作中,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在1100的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1102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80。控制脉冲1180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相反的方向移位。而且,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在1112的选择信号SEL4中的定时脉冲1114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82。控制脉冲1182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
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定时脉冲1136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84,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以及包括与定时脉冲1142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88,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而且,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在1108的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1140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86。控制脉冲1186启动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1128生成地址信号~A1、~A2、…~A7。此外,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在1120的选择信号SEL6中的定时脉冲1146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90。控制脉冲1190启动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1130生成地址信号~B1、~B2、…~B7。
控制信号CSYNC(REV)1126包括与定时脉冲1156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92,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0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以及包括与定时脉冲1162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1194,以继续设定地址生成器1002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
地址生成器1000提供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7。在相反方向的操作被启动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在1172的地址十三。在1172的地址十三在定时脉冲1146期间成为有效的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定时脉冲1162出现。在1172的地址十三在1100、1104和1108的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1156、1158和1160期间是有效的。
地址生成器1002提供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在相反方向的操作被启动后,地址生成器1002和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提供在1174的地址十三。在1174的地址十三在定时脉冲1160期间成为有效的并且保持有效直到定时脉冲1176出现。在1174的地址十三在1112、1116和1120的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1162、1164和1166期间是有效的。
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和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相同的地址,在1172和1174的地址十三。在由定时脉冲1156开始到定时脉冲1166结束的六个定时脉冲系列期间提供地址十三,所述六个定时脉冲系列是用于地址十三的地址时隙。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期间,由定时脉冲1176开始,在1128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在1178的地址十二,并且在1130的地址信号~B1、~B2、…~B7也提供地址十二。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以相反的方向提供从地址十三至地址一的地址。在地址一之后,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被重新启动以再一次提供有效的地址。
图15是示出在打印头基片40中的地址生成器1200、锁存电路1202和六个发热组1204a-1204f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地址生成器1200与图9的地址生成器400相类似,而发热组1204a-1204f与图7中示出的发热组202a-202f相类似。
地址生成器1200通过地址线1206与发热组1204a-1204c并与锁存电路1202电连接。而且,地址生成器1200与控制线1210电连接,所述控制线1210向地址生成器1200传导控制信号CSYNC。另外,地址生成器1200与选择线1208a-1208f电连接。所述选择线1208a-1208f与图7中示出的选择线212a-212f相类似。所述选择线1208a-1208f向地址生成器1200,以及向相应的发热组1204a-1204f(未示出)传导选择信号SEL1、SEL2、…SEL6。
选择线1208a将选择信号SEL1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1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6。选择线1208b将选择信号SEL2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2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1。选择线1208c将选择信号SEL3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3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2。选择线1208d将选择信号SEL4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4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3。选择线1208e将选择信号SEL5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5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4,并且选择线1208f将选择信号SEL6传导到地址生成器1200,该选择信号SEL6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定时信号T5。
锁存电路1202通过地址线1212与发热组1204c-1204f电连接。而且,锁存电路1202与选择线1208a和1208f以及赋值信号线(evaluation signal line)1214电连接。选择线1208a和1208f接收选择信号SEL1和SEL6并将所接收的选择信号SE1和SEL6提供给锁存电路1202。赋值线1214将赋值信号EVAL传导到锁存电路1202,所述赋值信号EVAL与选择信号SEL1的相反值相类似。此外,锁存电路1202与地址线1206电连接,所述地址线1206将地址信号~A1、~A2、…~A7传导到锁存电路1202。在一个实施例中,由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在打印头基片40上产生赋值信号EVAL。
选择信号SEL1、SEL2、…SEL6提供在六个脉冲重复系列中重复的一系列六个脉冲,如关于图13和14所述。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SEL2、…SEL6中的脉冲同时发生的脉冲,以便启动地址生成器1200并且设定地址生成器1200中的移位的方向和地址生成。
地址生成器1200响应于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和控制信号CSYNC生成地址信号~A1、~A2、…~A7。通过地址线1206将所述地址信号~A1、~A2、…~A7提供给发热组1204a-1204c。在地址生成器1200中,在与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的定时信号T6、T1和T2中的定时脉冲期间,地址信号~A1、~A2、…~A7是有效的。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2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与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200用于在相反方向移位。为了启动来自地址生成器1200的地址生成,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该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与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相对应。
响应于接收地址信号~A1、~A2、…~A7、选择信号SEL1、SEL2、…SEL6和赋值信号EVAL,锁存电路1202提供地址信号~B1、~B2、…~B7。地址锁存器1202接收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并且在所述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以便提供地址信号~B1、~B2、…~B7。在一个地址时隙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向发热组1204a-1204f提供相同的地址。通过地址线1212将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给发热组1204c-1204f。在选择信号SEL3、SEL4、SEL5和SEL6中的定时脉冲期间地址信号~B1、~B2、…~B7是有效的。
在一个示例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期间,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5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以便设定地址生成器1200用于在向前方向移位,或者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用于在相反的方向移位。在六个脉冲的这个系列期间,地址生成器1200未被启动,在这个示例中,其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锁存电路1202在所述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以便提供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B1、~B2、…~B7。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5或选择信号SE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以便在地址生成器1200中设定所选择的移位方向。而且,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3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以便启动地址生成器1200用于生成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在六个脉冲的此第二个系列期间,地址生成器1200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并且锁存电路1202在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以便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B1、~B2、…~B7。
在六个定时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控制信号CSYNC包括与在选择信号SEL5或SE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的控制脉冲,以便在地址生成器1200中设定所选择的移位方向。在六个脉冲的此第三个系列中,地址生成器1200提供包括低电压电平信号的、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被用于使在1204a-1204c的发热组FG1、FG2和FG3中的行副组SG1、SG2和SG3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锁存电路1202在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并提供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锁存电路1202提供在来自选择信号SEL3、SEL4、SEL5和SEL6的定时脉冲期间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有效的地址信号~B1、~B2、…~B7被用于使在1204c-1204f的发热组FG3、FG4、FG5和FG6中的行副组SG3、SG4、SG5和SG6中的发热单元120能够被激活。
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定时脉冲的第三个系列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一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而地址信号~B1、~B2、…~B7包括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六个脉冲的每一个随后系列期间,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都包括与与十三个地址之中的同一个相对应的低电压电平信号。定时脉冲的每一个系列都是地址时隙,从而在六个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都提供十三个地址之一。
在向前方向的操作中,首先由地址生成器1200和锁存电路1202提供地址一,其后跟随地址二,并以此类推直到地址十三。在地址十三之后,地址生成器1200和锁存电路1202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
在相反方向的操作中,首先由地址生成器1200和锁存电路1202提供地址十三,其后跟随地址十二,并以此类推直到地址一。在地址一之后,地址生成器1200和锁存电路1202提供全部高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而且,在来自选择信号SEL1、SEL2、…SEL6的六个脉冲的每一个系列期间,与在选择信号SEL5或SEL1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脉冲,以继续在所选择方向上的移位。
图16是示出锁存寄存器122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锁存电路1202包括七个锁存寄存器,例如锁存寄存器1220。每个锁存寄存器1220在七个地址信号~A1、~A2、…~A7之一中锁存,并且提供相应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锁存寄存器1220包括第一锁存级1222、第二锁存级1224和锁存晶体管1226。所述第一锁存级1222在1228与锁存晶体管1226的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而第二锁存级1224在1230与锁存晶体管122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电连接。锁存晶体管1226的栅极与信号线1208a电连接,所述信号线1208a将选择信号SEL1传导到锁存晶体管1226作为锁存信号LATCH。
第一锁存级1222包括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选择晶体管1236、地址晶体管1238和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的栅极与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的漏极以及信号线1208f电连接,所述信号线1208f将选择信号SEL6传导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的源极在1228与锁存晶体管1226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以及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的一侧电连接。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基准电压,例如地。此外,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的源极与选择晶体管1236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选择晶体管1236的栅极与选择线1208a电连接,所述选择线1208a将选择信号SEL1传导到选择晶体管1236。选择晶体管123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地址晶体管1238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地址晶体管1238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基准电压,例如地。地址晶体管1238的栅极与地址线1206之一电连接。
第二锁存级1224包括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赋值晶体管(evaluationtransistor)1248、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的栅极与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的漏极以及信号线1208a电连接,所述信号线1208a将选择信号SEL1传导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的源极与赋值晶体管1248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以及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之一电连接。赋值晶体管1248的栅极与赋值信号线1214电连接。赋值晶体管1248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漏极—源极路径电连接。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基准电压,例如地。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栅极在1230与锁存晶体管1226的漏极—源极路径电连接。此外,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栅极在1230与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的一侧电连接。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基准电压,例如地。
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通过信号线1208f接收预充电信号PRE1,而选择晶体管1236则通过信号线1208a接收选择信号SEL1。如果选择信号SEL1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而预充电信号PRE1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则选择晶体管1236截止(不导通),而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通过预充电晶体管123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地址晶体管1238通过地址线1206接收地址信号~A1、~A2、…~A7之一。如果被接收的地址信号~A1、~A2、…~A7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则地址晶体管1238接通(导通),而如果被接收的地址信号~A1、~A2、…~A7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则地址晶体管1238截止(不导通)。当选择信号SEL1转换到高电压电平时选择晶体管1236导通。如果地址晶体管1238是导通的,则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被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如果地址晶体管1238是截止的并且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那么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不被放电并且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锁存晶体管1226通过信号线1208a接收锁存信号LATCH。如果锁存信号LATCH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锁存晶体管1226导通,而如果锁存信号LATCH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锁存晶体管1226导通以使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上的电压电平传到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的电容比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的电容大约大三倍,以致于当电荷在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之间运动时,在电容器1240和1252上保持有充分高或低的电压电平。
如果当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时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则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保持不变。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被预充电而不影响锁存寄存器1220的第二锁存级1224,包括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如果当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时锁存晶体管1226导通,则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并且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导通。当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时,第二锁存级1224,包括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受到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存晶体管1226被从第一锁存级1222和第二锁存级1224之间去除。此外,当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不再需要为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充电或放电时,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可以被去除并且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的电容值可以被减小。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234为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预充电,以便在第二锁存级1224中导通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并且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的预充电是不与第二锁存级1224隔离的。
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通过信号线1208a接收预充电信号PRE2,而赋值晶体管1248则通过赋值信号线1246接收赋值信号EVAL。如果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而预充电信号PRE2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则赋值晶体管1248截止而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通过预充电晶体管1246充电到高电压电平。
锁存晶体管1226导通以使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上的电压电平传到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高电压电平导通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而低电压电平则使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截止。如果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导通,则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以导通赋值晶体管1248,并且将被锁存的地址信号放电到低电压电平。如果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截止的同时赋值晶体管1248导通,则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以便在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平下和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状态下锁存。
在锁存寄存器122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操作中,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选择信号SEL1和锁存信号LATCH都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此外,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而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在锁存信号LATCH为低电压电平的情况下,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以便在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平中锁存,所述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设定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导通/截止状态。在赋值信号EVAL设定为高电压电平的情况下,如果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导通,那么赋值晶体管1248导通,以便使被锁存的地址信号放电。在预充电信号PRE2设定为低电压电平的情况下,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电压电平与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状态相对应。如果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是导通的,则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被有效地驱动到低电压电平。如果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是截止的,则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保持在预充电的高电压电平。
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以将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预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当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时,在地址线1206上将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提供给地址晶体管1238。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设定地址晶体管1238的导通/截止状态,并且在第一预充电时间周期的结尾,预充电信号PRE1转换到低电压电平。
接下来,选择信号SEL1、锁存信号LATCH和预充电信号PRE2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而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选择信号SEL1导通选择晶体管1236并且锁存信号LATCH导通锁存晶体管1226。如果信号线1206上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处于高电压电平,则地址晶体管1238导通,而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被放电至低电压电平。如果信号线1206上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处于低电压电平,则地址晶体管1238截止而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将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在信号线1206接收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的相反值被存储在电容器1240和1252上。
被锁存的地址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设定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导通/截止状态。在赋值信号EVAL设定为低电压电平而预充电信号PRE2设定为高电压电平的情况下,赋值晶体管1248截止并且锁存地址线121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在选择时间周期的结尾,选择信号SEL1、锁存信号LATCH和预充电信号PRE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在锁存信号LATCH处于低电压电平的情况下,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以在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的状态中锁存。
接下来,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以导通赋值晶体管1248。如果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以导通锁存地址晶体管1250,则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被放电至低电压电平。如果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处于低电压电平以使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截止,则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保持被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因而,地址信号~A1、~A2、…~A7的相反值存在于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并且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的相反值存在于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作为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地址信号~A1、~A2、…~A7被锁存于锁存寄存器1220内并且作为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被提供。当预充电信号PRE1被切换到高电平以在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的情况下为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充电时,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保持有效。当选择信号SEL1、锁存信号LATCH和预充电信号PRE2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而赋值信号EVAL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时,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变成无效。
图17是示出锁存寄存器122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1302转换。在1304的预充电信号PRE1在1306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持续一个时间周期,在1308示出。在时间周期1308期间,在1310的选择信号SEL1和在1312的锁存信号LATCH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以分别使选择晶体管1236和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在1306的预充电信号PRE1的高电平,通过预充电晶体管1234为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充电。在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的情况下,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保持不变。此外,在时间周期1308期间,在1314的预充电信号PRE2处于低电压电平而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处于高电压电平,以导通赋值晶体管1248。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保持不变。
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通过地址生成器1200被提供并且在1320成为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在1320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之一被提供到信号线1206上以设定地址晶体管1238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时间周期1308的结尾,在1304的预充电信号PRE1在1332转换为低电平。
在由1326示出的下一个时间周期期间,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1324保持有效。在1326的时间周期期间,在1304的预充电信号PRE1保持在低电压电平,同时在1310的选择信号SEL1在1328转换到高电压电平,在1312的锁存信号LATCH在1330转换到高电压电平,在1314的预充电信号PRE2在1332被转换到高电压电平,以及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在1334转换到低电压电平。在1324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设定地址晶体管1238的导通/截止状态。在1310的选择信号SEL1设定为高电压电平并且在1312的锁存信号LATCH设定为高电压电平的情况下,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基于地址晶体管1238的状态。如果地址晶体管1238通过在1324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被导通,则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被放电至低电压电平。如果地址晶体管1238通过在1324的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被截止,则地址节点电容器1240和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保持在高电压电平。
在1314的预充电信号PRE2在1332设定为高电压电平而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在1334设定为低电压电平的情况下,赋值晶体管1248截止并且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通过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246被充电到高电压电平。当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在1334转换到低电压电平而在1314的预充电信号PRE2在1332转换到高电压电平时,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在1336转换为无效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在时间周期1326的结尾,在1310的选择信号SEL1在1338转换到低电压电平以使选择晶体管1236截止,在1312的锁存信号LATCH在1340转换到低电压电平以使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并且在1314的预充电信号PRE2在1342转换到低电压电平以停止通过预充电晶体管1246为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充电。使锁存晶体管1226截止,在被锁存的地址节点电容器1252上的电压电平中锁存,以导通或截止被锁存的地址晶体管1250。
在由1346示出的下一个时间周期期间,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在1344转换到高电压电平。当在1316的赋值信号EVAL在1344转换到高电压电平时,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包括在被锁存的地址线1212上的信号,在1348成为有效的。通过地址生成器1200提供的、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时间周期1346期间保持有效。此外,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和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对于由1350示出的随后的时间周期都保持有效。
在由1354示出的时间周期的开始,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1352成为无效的地址信号。此外,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由1356示出的时间周期期间保持无效。在时间周期1354和1356期间,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保持有效。
在由1360示出的时间周期期间,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在1358转换,并且在1362变成为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在时间周期1360期间,在1304的预充电信号PRE1在1364转换到高电压电平并且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是有效的。时间周期1360类似于时间周期1308并且经由时间周期1326、1346、1350、1354和1356周期自身重复。
在这个实施例中,循环周期包括六个时间周期,例如时间周期1326、1346、1350、1354、1356和1360。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对于三个时间周期1326、1346和1350是有效的,而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对于四个时间周期1350、1354、1356和1360是有效的。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和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在时间周期1350期间都是有效的。锁存寄存器1220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同时在1318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对于例如时间周期1326和1346的两个时间周期都是无效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循环周期中的时间周期数量能够被设定为任意适合的时间周期数量,并且在两个或更多个时间周期中,锁存电路1202能够在1300的地址信号~A1、~A2、…~A7中锁存。
图18是示出用于其它地址生成器实施例中的单向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一个实施例的示图,所述其它地址生成器的实施例在向前和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包括是输入级的第一级,在1402由虚线示出;和是输出级的第二级,在1404由虚线示出。第一级1402包括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406、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和输入晶体管1410。第二级1404包括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412、第二赋值晶体管1414和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
在第一级1402中,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406的栅极和漏极-源极电路的一侧与第一预充电线1418电连接。第一预充电线1418将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的定时脉冲传导到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通过内部节点1420,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40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以及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的栅极电连接。内部节点1420将在级1402和1404之间的内部节点信号SN提供给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的栅极。
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的栅极与第一赋值信号线1422电连接,所述第一赋值信号线1422将在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传导到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在1424与输入晶体管1410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输入晶体管1410的栅极与输入线1411电连接。输入晶体管1410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在1426的基准电压,例如地。
在第二级1404中,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412的栅极和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与第二预充电线1428电连接。第二预充电线1428将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传导到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第二预充电晶体管1412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与第二赋值晶体管1414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以及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430电连接。第二赋值晶体管1414的栅极与第二赋值信号线1432电连接,所述第二赋值信号线1432将第二赋值信号EVAL2传导到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第二赋值晶体管1414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在1434与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漏极—源极路径的一侧电连接。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漏极—源极路径的另一侧电连接到在1436的基准电压,例如地。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的栅极包括用于存储内部节点信号SN的电容1438。在1430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线包括存储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信号SO的电容1440。
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输入信号SI并且通过一系列预充电和赋值操作,存储输入信号SI的值作为输出信号SO。第一级1402接收输入信号SI并存储输入信号SI的相反值作为内部节点信号SN。第二级1404接收内部节点信号SN并存储内部节点信号SN的相反值作为输出信号SO。
在操作中,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在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中的定时脉冲,该定时脉冲通过第一预充电晶体管1406将内部节点1420和内部节点信号SN预充电至高电压电平。接下来,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第一赋值信号EVAL1中的定时脉冲,该定时脉冲导通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如果输入信号SI处于使输入晶体管1410截止的低电压电平,则内部节点1420和内部节点信号SN保持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如果输入信号SI处于导通输入晶体管1410的高电压电平,则内部节点1420和内部节点信号SN放电至低电压电平。
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该定时脉冲将输出信号线1430和输出信号SO预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在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中的定时脉冲以前,输出线1430能够存储有效的输出信号SO。接下来,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第二赋值信号EVAL2中的定时脉冲,该定时脉冲导通第二赋值晶体管1414。如果内部节点信号SN处于使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截止的低电平,则输出线1430和输出信号SO保持充电至高电压电平。如果内部节点信号SN处于导通内部节点晶体管1416的高电压电平,则输出线1430和输出信号SO被放电至低电压电平。
图19是示出使用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以在向前和相反的方向提供地址的地址生成器1500的示图。地址生成器1500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第一逻辑电路1506、第二逻辑电路1508和方向电路1510。
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12a-1512m与第一逻辑电路1506电连接。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12a-1512m分别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提供给逻辑电路1506作为逻辑电路输入信号AI1-AI13。而且,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与控制信号线1514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1514将控制信号CSYNC传导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此外,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1-T4的定时脉冲。
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与第一定时信号线1516电连接,该第一定时信号线1516将定时信号T1传导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通过第一赋值信号线1520与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518电连接。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518与第二定时信号线1522电连接,该第二定时信号线1522将定时信号T2传导到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518。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518通过第一赋值信号线1520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提供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与第三信号线1524电连接,该第三信号线1524将定时信号T3传导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通过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与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526电连接。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526与第四定时信号线1530电连接,该第四定时信号线1530将定时信号T4提供到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526。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526通过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提供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
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32a-1532m与第二逻辑电路1508电连接。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32a-1532m分别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传导到逻辑电路1508作为逻辑电路输入信号AI13-AI1。而且,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与控制信号线1514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1514将控制信号CSYNC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此外,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接收来自定时脉冲T1-T4的定时脉冲。
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与第一定时信号线1516电连接,该第一定时信号线1516将定时信号T1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与第一赋值信号线1520电连接,该第一赋值信号线1520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与第三定时信号线1524电连接,该第三定时信号线1524将定时信号T3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与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电连接,该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
方向电路1510通过向前方向信号线1540与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电连接,并且通过相反方向信号线1542与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电连接。向前方向信号线1540将来自方向电路1510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传导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相反方向信号线1542将来自方向电路1510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传导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而且,方向电路1510与控制信号线1514电连接,该控制信号线1514将控制信号CSYNC传导到方向电路1510。此外,方向电路1510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T6的定时脉冲。
方向电路1510与第三定时信号线1524电连接,该第三定时信号线1524将定时信号T3传导到方向电路1510作为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方向电路1510与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电连接,该第二赋值信号线1528将减小的电压的T4定时信号传导到方向电路1510作为第四赋值信号EVAL4。同样,方向电路1510与第五定时信号线1544电连接,该第五定时信号线1544将定时信号T5传导到方向电路1510作为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此外,方向电路1510通过第三赋值信号线1548与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546电连接。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546与第六定时信号线1550电连接,该第六定时信号线1550将定时信号T6传导到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546。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546将减小电压的T6定时信号提供到方向电路1510作为第三赋值信号EVAL3。
第一逻辑电路1506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12a-1512m电连接,以分别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AI13。而且,第一逻辑电路1506与地址线1552a-1552g电连接以分别提供地址信号~A1、~A2、…~A7。第二逻辑电路1508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532a-1532m电连接,以分别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3-AI1。而且,第二逻辑电路1508与地址线1552a-1552g电连接以分别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和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低电压电平信号以提供如前所述的十三个地址。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和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沿向前的方向、从地址一到地址十三的十三个地址。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和第二逻辑电路1508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低电压电平信号以提供沿相反方向、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的十三个地址。方向电路1510传导方向信号DIRF和DIRR,所述方向信号或者启动用于向前方向操作的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或者启动用于相反方向操作的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
定时信号T1-T6提供在六个脉冲重复系列中的一系列六个脉冲。每个定时信号T1-T6包括在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并且定时信号T1-T6以从定时信号T1至定时信号T6的顺序提供脉冲。
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包括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例如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以一个的输出线1430与一条线上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的输入线1411电连接的串联方式电连接到一起。在串联中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控制信号CSYNC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1。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输出信号SO1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2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最后的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其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在前的输出信号SO12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13。
通过接收在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启动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所述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作为响应,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在SO1被提供。在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期间,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和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被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移位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当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已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之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
第一逻辑电路1506与逻辑电路406(在图9中示出)相类似。第一逻辑电路1506接收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作为输入信号AI1-AI13,并且提供相应的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响应于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1,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一地址信号~A1和~A2。响应于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2,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二地址信号~A1和~A3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13,并且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十三地址信号~A3和~A5。
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类似于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响应于被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提供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作为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响应于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高电压电平信号被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和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高电压电平信号被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移位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当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已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之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处于低电压电平。
第二逻辑电路1508与逻辑电路406(在图9中示出)相类似,并且接收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3-AI1。第二逻辑电路1508以相反的顺序提供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的十三个地址。响应于高电压电平信号SO1,其作为输入信号AI13被接收,第二逻辑电路1508提供地址十三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3和~A5。接下来,响应于高电压电平信号SO2,其作为输入信号AI12被接收,第二逻辑电路1508提供地址十二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3和~A4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响应于高电压电平信号SO13,其作为输入信号AI1被接收,第二逻辑电路1508提供地址一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A1和~A2。
方向电路1510类似于图10B的方向电路404。如果方向电路1510接收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1510提供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和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以便沿向前的方向从地址一向地址十三移位。如果方向电路1510接收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1510提供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和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以便沿相反的方向从地址十三向地址一移位。
每个移位寄存器1502和1504都包括在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系列中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中的方向晶体管(未示出)。方向晶体管与输入晶体管1410串联地设置,类似于在图10A中示出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方向晶体管512和514的串联连接。方向晶体管被电连接在输入晶体管1410的漏极—源极路径和基准1426之间。在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的系列中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中的方向晶体管的操作类似于图10A的移位寄存器单元403a中的方向晶体管512和514。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或DIRR导通方向晶体管以便使移位寄存器1502或1504由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启动,所述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或DIRR使方向晶体管截止以停用移位寄存器1502或1504。
在向前的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方向电路1510接收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在向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启动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而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停用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通过由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输入晶体管1410和方向晶体管(未示出)使内部节点1420放电而启动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未被启动,这是由于它被停用的缘故。
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提供给第一逻辑电路1506,该第一逻辑电路1506提供地址一地址信号~A1、~A2、…~A7。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都将高电压电平信号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第一逻辑电路1506接收每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并且提供相应的地址,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从地址一到地址十三。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已经为高电平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并且全部地址信号~A1、~A2、…~A7都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
在相反的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方向电路1510接收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停用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而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启动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通过由第一赋值晶体管1408、输入晶体管1410和方向晶体管(未示出)使内部节点1420放电而启动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第一移位寄存器1502未被启动,这是由于它被停用的缘故。
第二移位寄存器1504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提供给第二逻辑电路1508,该第二逻辑电路1508提供地址十三地址信号~A1、~A2、…~A7。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都将高电压电平信号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SO13。第二逻辑电路1508接收每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并且提供相应的地址,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已经为高电平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并且全部地址信号~A1、~A2、…~A7都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
图20是示出在一个移位寄存器1602中使用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以沿向前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提供地址的地址生成器1600的示图。地址生成器1600包括移位寄存器1602、前向逻辑电路1604、反向逻辑电路1606和方向电路1608。
移位寄存器1602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610a-1610m与前向逻辑电路1604和反向逻辑电路1606电连接。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610a-1610m分别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提供给前向逻辑电路1604作为输入信号AI1-AI13。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610a-1610m分别将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提供给反向逻辑电路1606作为输入信号AI13-AI1。而且,移位寄存器1602与控制信号线1612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1612将控制信号CSYNC提供到移位寄存器1602。此外,移位寄存器1602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1-T4的定时脉冲。
移位寄存器1602与第一定时信号线1614电连接,该第一定时信号线1614将定时信号T1提供给移位寄存器1602作为第一预充电信号PRE1。移位寄存器1602通过第一赋值信号线1618与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616电连接。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616与第二定时信号线1620电连接,该第二定时信号线1620将定时信号T2传导到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616。第一电阻分配网络1616通过第一赋值信号线1618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2定时信号提供到移位寄存器1602作为第一赋值信号EVAL1。移位寄存器1602与第三定时信号线1622电连接,该第三定时信号线1622将定时信号T3提供给移位寄存器1602作为第二预充电信号PRE2。移位寄存器1602通过第二赋值信号线1626与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624电连接。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624与第四定时信号线1628电连接,该第四定时信号线1628将定时信号T4传导到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624。第二电阻分配网络1624通过第二赋值信号线1626将减小的电压电平的T4定时信号提供到移位寄存器1602作为第二赋值信号EVAL2。
方向电路1608通过向前方向信号线1630与前向逻辑电路1604电连接,并且通过相反方向信号线1632与反向逻辑电路1606电连接。向前方向信号线1630将来自方向电路1608的向前方向信号DIRF提供给前向逻辑电路1604。相反方向信号线1632将来自方向电路1608的相反方向信号DIRR提供给反向逻辑电路1606。而且,方向电路1608与控制信号线1612电连接,该控制信号线1612将控制信号CSYNC提供给方向电路1608。此外,方向电路1608接收来自定时信号T3-T6的定时脉冲。
方向电路1608与第三定时信号线1622电连接,以便接收定时信号T3作为第四预充电信号PRE4,并且与第二赋值信号线1626电连接,以便接收减小电压的T4定时信号作为第四赋值信号EVAL4。而且,方向电路1608与第五定时信号线1634电连接,该第五定时信号线1634将定时信号T5提供给方向电路1608作为第三预充电信号PRE3。此外,方向电路1608通过第三赋值信号线1638与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636电连接。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636与第六定时信号线1640电连接,该第六定时信号线1640将定时信号T6提供给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636。第三电阻分配网络1636将减小电压的T6定时信号提供到方向电路1608作为第三赋值信号EVAL3。
前向逻辑电路1604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610a-1610m电连接,以分别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AI3。而且,前向逻辑电路1604与地址线1642a-1642g电连接,以分别提供地址信号~A1、~A2、…~A7。反向逻辑电路1606与移位寄存器输出线1610a-1610m电连接,以分别接收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3-AI1。而且,反向逻辑电路1606与地址线1642a-1642g电连接,以分别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移位寄存器1602以及前向和反向逻辑电路1604和1606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低电压电平信号以提供如前所述的十三个地址。移位寄存器1602和前向逻辑电路1604提供沿向前方向的、从地址一到地址十三的十三个地址。移位寄存器1602和反向逻辑电路1606提供沿相反方向的、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的十三个地址。方向电路1608提供方向信号DIRF和DIRR,所述方向信号或者启动用于向前方向操作的前向逻辑电路1604或者启动用于相反方向操作的反向逻辑电路1606。
定时信号T1-T6提供一系列六个脉冲。每个定时信号T1-T6提供在六个脉冲系列中的一个脉冲,并且定时信号T1-T6以从定时信号T1至定时信号T6的顺序提供脉冲。
移位寄存器1602包括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例如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十三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以一个的输出线1430与在一条线上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的输入线1411电连接的串联方式电连接到一起。在串联中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控制信号CSYNC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1。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输出信号SO1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2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最后的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其接收作为输入信号SI的在前的输出信号SO12并且提供输出信号SO13。
通过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启动移位寄存器1602,所述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作为响应,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在SO1被提供。在六个定时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期间,移位寄存器16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1400和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被从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移位到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2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当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已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之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
前向逻辑电路1604与逻辑电路406(在图9中示出)相类似。前向逻辑电路1604接收单个高电压电平信号作为输入信号AI1-AI13,并且提供相应的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低电压电平地址信号。响应于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1,前向逻辑电路1604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一地址信号~A1和~A2。响应于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2,第一逻辑电路1604提供处于低电平电平的地址二地址信号~A1和~A3,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高电压电平输入信号AI13,并且前向逻辑电路1604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十三地址信号~A3和~A5。
反向逻辑电路1606与逻辑电路406(在图9中示出)相类似,并且分别接收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作为输入信号AI13-AI1。反向逻辑电路1606以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的相反顺序提供十三个地址。响应于高电压电平信号SO1,其作为输入信号AI13被接收,反向逻辑电路1606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十三地址信号~A3和~A5。接下来,响应于高电压电平信号SO2,其作为输入信号AI12被接收,反向逻辑电路1606提供处于低电平的地址十二地址信号~A3和~A4,并以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响应于高电压电平SO13,其作为输入信号AI1被接收,反向逻辑电路1606提供处于低电压电平的地址一地址信号~A1和~A2。
方向电路1608类似于图10B的方向电路404。如果方向电路1608接收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1608提供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和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以便沿向前的方向从地址一向地址十三移位。如果方向电路1608接收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则方向电路1608提供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和高电压方向信号DIRR,以便沿相反的方向从地址十三向地址一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逻辑电路1604和1606都包括方向晶体管,该方向晶体管被与逻辑赋值线预充电晶体管444串联地设置。在每个逻辑电路1604和1606中,方向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路径被电连接在逻辑赋值线预充电晶体管444的漏极—源极路径和逻辑赋值信号线474之间。在前向逻辑电路1604中的方向晶体管的栅极与向前方向线1630电连接,以接收向前方向信号DIRF。在反向逻辑电路1606中的方向晶体管的栅极与相反方向线1632电连接,以接收相反方向信号DIRR。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逻辑电路1604和1606都包括与逻辑赋值晶体管440串联设置的方向晶体管。在每个逻辑电路1604和1606中,方向晶体管的漏极—源极路径被电连接在逻辑赋值晶体管440的漏极—源极路径的每一个和基准478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导通前向逻辑电路1604中的方向晶体管,以便能够使在定时信号T5中的定时脉冲为逻辑赋值信号线474充电,其导通前向逻辑电路1604中的逻辑赋值晶体管440,用于在向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使方向晶体管截止以便停用前向逻辑电路1604。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导通反向逻辑电路1606中的方向晶体管,以便能够使在定时信号T5中的定时脉冲为逻辑赋值信号线474充电,其导通反向逻辑电路1606中的逻辑赋值晶体管440,用于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使反向逻辑电路1606中的方向晶体管截止以便停用反向逻辑电路1606。
在向前的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方向电路1608接收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在向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启动前向逻辑电路1604,而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停用反向逻辑电路1606。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移位寄存器1602。移位寄存器16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提供给前向逻辑电路1604,该前向逻辑电路1604提供地址一地址信号~A1、~A2、…~A7。同样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继续在向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在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4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继续在向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而且,在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中,移位寄存器1602将高电压电平信号从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前向逻辑电路1604接收每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并且提供相应的地址,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从地址一到地址十三。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3已经为高电平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并且全部地址信号~A1、~A2、…~A7都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
在反向的操作中,在六个脉冲的一个系列中方向电路1608接收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低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F停用前向逻辑电路1604,而高电压电平方向信号DIRR启动反向逻辑电路1606。
在六个脉冲的下一个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与定时信号T2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的控制脉冲启动移位寄存器1602。移位寄存器1602将单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提供给反向逻辑电路1606作为输入信号AI13。反向逻辑电路1606提供地址十三地址信号~A1、~A2、…~A7。而且,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继续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
在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中,与定时信号T6中的定时脉冲同时发生地提供控制信号CSYNC中的控制脉冲,以便继续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地址信号~A1、~A2、…~A7。而且,在六个脉冲的每个随后的系列中,移位寄存器1602将高电压电平信号从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移位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反向逻辑电路1606接收每个高电压电平输出信号SO1-SO13并且提供在地址信号~A1、~A2、…~A7中的从地址十三到地址一的相应的地址。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已经为高电平后,全部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SO1-SO13被设定为低电压电平并且全部地址信号~A1、~A2、…~A7都被设定为高电压电平。
图21是示出打印头基片1700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布局的示图。打印头基片1700包括沿三个油墨流体供给源(在此被描述为供给槽1704、1706和1708)配置的六个发热组1702a-1702f。发热组1702a和1702d沿油墨供给槽1704配置,发热组1702b和1702e沿油墨供给槽1706配置,以及发热组1702c和1702f沿油墨供给槽1708配置。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被彼此平行地设置,并且每个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都包括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y-方向延伸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中的每一个都向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微滴生成器60供给不同颜色的油墨。在该实施例中,油墨供给槽1704供应黄色油墨,油墨供给槽1706供应品红色油墨,而油墨供给槽1708供应青色油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能够供应相同或不同颜色的任何适当颜色的油墨。
发热组1702a-1702f被分成八个数据线组,由D1-D8示出。每个数据线组D1-D8都包括来自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一个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数据线组D1-D8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每一个都与一个数据线208a-208h电连接。数据线组D1,由1710a-1710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a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2,由1712a-1712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b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3,由1714a-1714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c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4,由1716a-1716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d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5,由1718a-1718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e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6,由1720a-1720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f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数据线组D7,由1722a-1722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g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以及数据线组D8,由1724a-1724f示出,包括与数据线208h电连接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打印头基片1700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每一个都仅与一数据线208a-208h电连接。每个数据线208a-208h都与相应数据线组D1-D8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数据晶体管136的全部栅极电连接。
发热组一(FG1)1702a沿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半长度配置。油墨供给槽1704包括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y-方向延伸的相对侧1704a和1704b。在打印头基片1700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包括是微滴生成器60的一部分的发热电阻52。在FG1 1702a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a和1704b的每一个配置。在FG1 1702a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油墨供给槽1704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4的油墨。
在1710a、1714a、1718a和1722a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侧1704a配置,并且在1712a、1716a、1720a和1724a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b配置。在1710a、1714a、1718a和1722a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配置在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而在1712a、1716a、1720a和1724a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内部布线通道(routing channel)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油墨供给槽170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1710a、1714a、1718a和1722a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侧1704a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a、1716a、1720a和1724a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b配置。在1710a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a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a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a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a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a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a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a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发热组四(FG4)1702d沿油墨供给槽1704的另一半长度配置。在FG4 1702d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a和1704b配置,并且与油墨供给槽1704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4的油墨。在1710d、1714d、1718d和1722d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侧1704a配置,并且在1712d、1716d、1720d和1724d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b配置。在1710d、1714d、1718d和1722d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配置在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而且在1712d、1716d、1720d和1724d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内部布线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油墨供给槽170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1710d、1714d、1718d和1722d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侧1704a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d、1716d、1720d和1724d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相对侧1704b配置。在1710d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d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d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d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d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d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d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d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发热组二(FG2)1702b沿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半长度配置。油墨供给槽1706包括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y-方向延伸的相对侧1706a和1706b。在FG21702b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和1706b的每一个配置。在FG2 1702b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油墨供给槽1706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6的油墨。
在1710b、1714b、1718b和1722b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侧1706b配置,并且在1712b、1716b、1720b和1724b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配置。在1710b、1714b、1718b和1722b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而在1712b、1716b、1720b和1724b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沿着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油墨供给槽170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1710b、1714b、1718b和1722b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侧1706b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b、1716b、1720b和1724b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配置。在1710b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b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b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b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b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b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b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b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发热组五(FG5)1702e沿油墨供给槽1706的另一半长度配置。在FG5 1702e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和1706b配置,并且与油墨供给槽1706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6的油墨。在1710e、1714e、1718e和1722e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侧1706b配置,并且在1712e、1716e、1720e和1724e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配置。在1710e、1714e、1718e和1722e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而在1712e、1716e、1720e和1724e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油墨供给槽170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1710e、1714e、1718e和1722e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侧1706b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e、1716e、1720e和1724e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相对侧1706a配置。在1710e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e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e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e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e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e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e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e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发热组三(FG3)1702c沿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半长度配置。油墨供给槽1708包括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y-方向延伸的相对侧1708a和1708b。在FG31702c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a和1708b的每一个布置。在FG3 1702c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油墨供给槽1708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8的油墨。
在1710c、1714c、1718c和1722c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侧1708a配置,并且在1712c、1716c、1720c和1724c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b配置。在1710c、1714c、1718c和1722c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而在1712c、1716c、1720c和1724c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配置在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b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在个一实施例中,在1710c、1714c、1718c和1722c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侧1708a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c、1716c、1720c和1724c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b配置。在1710c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c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c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c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c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c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c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c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发热组六(FG6)1702f沿油墨供给槽1708的另一半长度配置。在FG6 1702f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a和1708b配置,并且与油墨供给槽1708可供流体流通地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油墨供给槽1708的油墨。在1710f、1714f、1718f和1722f示出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侧1708a配置,并且在1712f、1716f、1720f和1724f示出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b配置。在1710f、1714f、1718f和1722f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内部通道配置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而在1712f、1716f、1720f和1724f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则被配置在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b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1710f、1714f、1718f和1722f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侧1708a的长度配置,而用于在1712f、1716f、1720f和1724f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相对侧1708b布置。在1710f的数据线组D1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2f的数据线组D2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4f的数据线组D3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16f的数据线组D4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在1718f的数据线组D5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0f的数据线组D6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以及在1722f的数据线组D7中的微滴生成器60与在1724f的数据线组D8中的微滴生成器60相对。
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a之间的微滴生成器60处于在1710a和1710d的数据线组D1、在1714a和1714d的数据线组D3、在1718a和1718d的数据线组D5以及在1722a和1722d的数据线组D7之中。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另一侧1700b之间的微滴生成器60处于在1712c和1712f的数据线组D2、在1716c和1716f的数据线组D4、在1720c和1720f的数据线组D6以及在1724c和1724f的数据线组D8之中。因此,与全部八个数据线208a-208h的布线相对比,四个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都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a之间。同样,与全部八个数据线208a-208h的布线相对比,四个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都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另一侧1700b之间。
此外,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的微滴生成器60处于在1712a、1712b、1712d和1712e的数据线组D2、在1716a、1716b、1716d和1716e的数据线组D4、在1720a、1720b、1720d和1720e的数据线组D6以及在1724a、1724b、1724d和1724e的数据线组D8之中。同样,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的微滴生成器60处于在1710b、1710c、1710e和1710f的数据线组D1、在1714b、1714c、1714e和1714f的数据线组D3、在1718b、1718c、1718e和1718f的数据线组D5以及在1722b、1722c、1722e和1722f的数据线组D7之中。因此,与全部八个数据线208a-208h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相比,四个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而四个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则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打印头基片1700的尺寸通过替代八个数据线208a-208h的四个数据线的布线被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打印头基片1700包括600个微滴生成器60。六个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一个都包括100个微滴生成器60。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六个数据线组都包括13个微滴生成器60,并且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两个数据线组都包括11个微滴生成器60。在其它实施例中,打印头基片1700可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微滴生成器60,例如400个微滴生成器60或600个以上的微滴生成器60。此外,打印头基片1700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发热组、数据线组以及在每个发热组和数据线组中的微滴生成器60。而且,打印头基片可包括较少数量或较多数量的流体供给源。
图22是示出打印头基片1700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布局的另一方面的示图。打印头基片1700包括数据线208a-208h、火线214a-214f、油墨供给源例如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以及六个发热组1702a-1702f。此外,打印头基片1700包括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以及两套地址线1806a-1806g和1808a-1808g。地址生成器1800a与地址线1806a-1806g电连接,而地址生成器1800b与地址线1808a-1808g电连接。地址线1806a-1806g与在发热组1702a-1702c的行副组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而地址线1808a-1808g与在发热组1702d-1702f的行副组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地址线1806a-1806g和1808a-1808g都分别与行副组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就象之前对地址线206a-206g的描述一样。
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与图13中示出的地址生成器1000和1002相类似。因此,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的适当实施例能够如图9-12中所示的那样被实施。
通过地址线1806a-1806g和1808a-1808g,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将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提供给发热组1702a-1702f。地址生成器1800a通过地址线1806a-1806g将地址信号~A1、~A2、…~A7提供给发热组1702a-1702c。地址生成器1800b通过地址线1808a-1808g将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给发热组1702d-1702f。当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被提供在选择线212a-212c上时,地址信号~A1、~A2、…~A7通过地址生成器1800a提供给发热组1702a-1702c。当选择信号SEL4、SEL5和SEL6被提供在选择线212d-212f上时,地址信号~B1、~B2、…~B7通过地址生成器1800b提供给发热组1702d-1702f。在经由发热组1702a-1702f的一个循环中,地址生成器1800a将地址信号~A1、~A2、…~A7提供给半个发热组1702a-1702c,而地址生成器1800b将地址信号~B1、~B2、…~B7提供给另外半个发热组1702d-1702f。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经由发热组1702a-1702f的一个循环期间,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将相同的地址同步地提供在地址线1806a-1806g和1808a-1808g上。在经由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个循环之后,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改变地址信号~A1、~A2、…~A7和~B1、~B2、…~B7以寻址十三个行副组的顺序中的下一个次序的行副组。
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被定位在打印头基片1700的对角中。地址生成器1800a被定位在由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b和1700c界定的角中。地址生成器1800b被定位在由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a和1700d界定的角中。
七个地址线1806a-1806g被沿着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c由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b之间到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a之间布线。此外,地址线1806a-1806g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地址线1806a-1806g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长度的一半布线,以便与发热组1702a-1702c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地址生成器1800a和1800b的布置可以变化,并且也可以通过减小到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信号路径的长度而被用于增加操作频率。
七个地址线1808a-1808g被沿着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d由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a之间到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b之间布线。此外,地址线1808a-1808g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地址线1808a-1808g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长度的另一半布线,以便与发热组1702d-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
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被布线在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被布线在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的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与两个发热组1702a和1702d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的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与四个发热组1702b、1702c、1702e和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数据线208a与在1710的数据线组D1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1。数据线208c与在1714的数据线组D3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3。数据线208e与在1718的数据线组D5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5,并且数据线208g与在1722的数据线组D7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7。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接收数据信号~D1、~D3、~D5和~D7并且将数据信号~D1、~D3、~D5和~D7提供给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未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上。作为替代,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被从焊盘(bond pad)到其各个数据线组地布线,所述焊盘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最接近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数据线组的一侧定位。数据线208a和208c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侧边1700c的焊盘电连接,而数据线208e和208f则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侧边1700d的焊盘电连接。
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b之间。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的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与四个发热组1702a、1702b、1702d和1702e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700b之间的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与两个发热组1702c和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数据线208b与在1712的数据线组D2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2。数据线208d与在1716的数据线组D4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4。数据线208f与在1720的数据线组D6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6,并且数据线208h与在1724的数据线组D8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以提供数据信号~D8。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接收数据信号~D2、~D4、~D6和~D8并且将数据信号~D2、~D4、~D6和~D8提供给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未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上。作为替代,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被从焊盘(bond pad)到其各个数据线组地布线,所述焊盘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最接近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数据线组的一侧定位。数据线208b和208d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侧边1700c的焊盘电连接,而数据线208f和208h则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700的侧边1700d的焊盘电连接。
将导电的火线214a-214f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定位,以便将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分别供给到发热组1702a-1702f。火线214a-214f将能量供给到导通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发热电阻52,以便从微滴生成器60中加热和喷射油墨。为了从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个微滴生成器60中都均匀地喷射油墨,相应的火线214a-214f被构造为向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个发热电阻52均匀地供给能量。
能量变化是经由发热组1702a-1702f之一中的任意两个发热电阻52消耗的功率中最大的百分比差值。当仅有单个发热电阻52被供能时,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第一发热电阻52中发现最高功率量,该发热电阻52最靠近接收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的焊盘。当行副组中的全部发热电阻52被供能时,在发热组1702a-1702f最后的发热电阻52中发现最低功率量。对能量变化有影响的布置包括火线宽度、地线宽度、金属厚度和火线214a-214f的长度。地线布局和尺寸的一个实施例在与本申请同日申请并且转让到本申请的受让人(assignee)的、名为“Fluid Ejection Device”的、处于待审状态的专利申请序列号No.[待给定]中被描述和公开,其内容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已发现优选能量变化为百分之10到百分之15并且最高达到百分之20是适合的能量变化。
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布置发热组1702a-1702f和火线214a-214f,以便接收适当的能量变化。将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相对侧定位。替代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一侧的整个长度都具有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将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中每一个相对侧的一半长度定位。与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相比,相应的火线214a-214f的长度也从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一端减小到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a-214f中的每一个都被布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两侧,并且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一端电连接,以形成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实际上是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火线的长度的一半。下表将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的能量变化与直线型火线的能量变化作了比较,直线型火线也即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一侧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火线。
  行  发热组形状   火线宽度   地线宽度   基片宽度   金属厚度   能量变化%
  A  基本上为U型   250um   115um   4200um   360nm   11%
  B  直线型   250um   115um   4200um   360nm   52%
  C  直线型   250um   115um   4200um   1440nm(4×厚度)   36%
  D  直线型   750um   615um   ~7200um   360nm   11%
  E  直线型   515um   380um   ~5790um   1140nm(4×厚度)   11%
如表中所示,应用带有相同火线、地线和基片宽度的直线型发热组,导致较大的和不适合的能量变化(11%对52%)。通过成四倍地增加金属厚度来减小火线电阻稍微地改善了能量变化的差异。但是,能量变化仍然是不适合的(11%对36%)。为了将在直线型发热组布置中的能量变化减小到11%,作为选择,增加了基片的宽度。
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与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每个相对侧定位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a与在1702a的FG1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a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每个相对侧配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半长度。火线214a将能量信号FIRE1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a的FG1。
火线214b与在1702b的FG2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b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半长度。火线214b将能量信号FIRE2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b的FG2。
火线214c与在1702c的FG3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c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c将能量信号FIRE3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c的FG3。
火线214d与在1702d的FG4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d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半长度。火线214d将能量信号FIRE4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d的FG4。
火线214e与在1702e的FG5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e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半长度。火线214e将能量信号FIRE5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e的FG5。
火线214f与在1702f的FG6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f被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f将能量信号FIRE6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f的FG6。
图23是显示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1820的平面图。部件1820位于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的通道中,并且邻近在1720a和1720b的数据线组D6。部件1820包括地址线1806a-1806g、火线214a和214b以及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此外,部件1820还包括交叉连接线1822a-1822c。地址线1806a-1806g、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以及火线214a和214b相互平行布置并且与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的长度方向平行。交叉连接线1822a-1822c与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正交布置。
地址线1806a-1806g以及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是作为第一层金属的一部分形成的导线。火线214a和214b是作为第二层金属的一部分形成的导线,而交叉连接线1822a-1822c被形成为多晶硅的一部分。多晶硅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与第一层金属绝缘。第一层金属通过第二绝缘层与第二层金属分离并绝缘。
地址线1806a-1806g被布置在火线214a和214b之间,以致于地址线1806a-1806g与火线214a和214b不重叠。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的长度方向基本上所有地址线1806a-1806g以及火线214a和214b的重叠被最小化,以使得与重叠的火线214a和214b和地址线1806a-1806g之间的串扰相比,减少火线214a和214b和地址线1806a-1806g之间的串扰。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和火线214a和214b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的长度方向重叠。
地址线1806a-1806g接收来自板上的地址生成器1800a的地址信号~A1、~A2、…~A7,而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则接收来自外部电路的数据信号~D2、~D4、~D6和~D8。交叉连接线1822a-1822c通过多晶硅层和第一层金属之间的通路与选定的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或选定的地址线1806a-1806g电连接。交叉连接线1822a-1822c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的通道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供给到单独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火线214a和214b接收来自外部电路的加热信号FIRE1和FIRE2。
在部件1820中的布线方案被用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一侧1700a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1700的另一侧1700b之间。
图24是显示打印头基片19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布置图。打印头基片1900包括与打印头基片1700中的元件相类似的元件,并且用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打印头基片1900包括数据线208a-208h、火线214a-214f、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以及由1702a-1702f指示的六个发热组。此外,打印头基片1900包括地址生成器1902、地址锁存器1904、地址线1908a-1908g和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地址生成器1902与地址线1908a-1908g电连接,而地址锁存器1904则与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电连接。此外,地址生成器1902通过互连线1906a-1906g与地址锁存器1904电连接。
地址生成器1902的一个实施例与在图15中示出的地址生成器1200相类似。因此,地址生成器1902的适合的实施例能够如图9-12中所示的那样被执行。
地址锁存器1904是地址生成器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可以被用于替代打印头基片1900上的第二地址生成器。当地址生成器1902基于所有的外部信号(例如,CSYNC和定时信号T1-T6)生成地址时,地址锁存器1904基于所接收到的、由地址生成器1902提供的内部地址和基于外部定时信号生成地址。地址锁存器1904的适合的实施例与在图15中示出的锁存电路1202相类似,其包括七个锁存寄存器,例如图16和17中示出的锁存寄存器1220。
地址线1908a-1908g与在发热组1702a、1702b和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与在发热组1702d-1702f以及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油墨供给槽1708之间,并且包括在1710c、1714c、1718c和1722c的数据线组D1、D3、D5和D7。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被布置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并且包括在1712c、1716c、1720c和1724c的数据线组D2、D4、D6和D8。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包括在发热组1702c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一半,并且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包括在发热组1702c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的另外一半。地址线1908a-1908g和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如前面对地址线206a-206g的描述那样与行副组电连接。即,地址线1908a/1910a就象地址线206a与行副组电连接那样与行副组电连接,地址线1908b/1910b就象地址线206b与行副组电连接那样与行副组电连接,依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地址线1908g/1910g就象地址线206g与行副组电连接那样与行副组电连接。
地址生成器1902将地址信号~A1、~A2、…~A7供给到地址锁存器1904和发热组1702a、1702b和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地址生成器1902通过互连线1906a-1906g将地址信号~A1、~A2、…~A7供给地址锁存器1904,并且通过地址线1908a-1908g供给到发热组1702a、1702b和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地址信号~A1被供给到互连线1906a和地址线1908a上,地址信号~A2被供给到互连线1906b和地址线1908b上,依此类推,直到并且包括被供给到互连线1906g和地址线1908g上的地址信号~A7。
地址锁存器1904接收地址信号~A1、~A2、…~A7并将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供给到发热组1702d-1702f和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地址锁存器1904接收互连线1906a-1906g上的地址信号~A1、~A2、…~A7。接收到的地址信号~A1、~A2、…~A7被锁存到地址锁存器1904中,其提供相应的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通过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将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供给到发热组1702d-1702f和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
地址锁存器1904接收互连线1906a上的地址信号~A1并锁存地址信号~A1,以便将锁存的地址信号~B1供给到锁存地址线1910a上。地址锁存器1904接收互连线1906b上的地址信号~A2并锁存地址信号~A2,以便将锁存的地址信号~B2供给到锁存地址线1910b上,依此类推,直到地址锁存器1904接收互连线1906g上的地址信号~A7并锁存地址信号~A7,以便将锁存的地址信号~B7供给到锁存地址线1910g上。
地址生成器1902用三个时间周期提供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在这三个时间周期中,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被分别供给到发热组1702a-1702c,每个时间周期一个选择信号SEL1、SEL2或SEL3。当选择信号SEL1被提供到发热组1702a时,地址锁存器1904锁存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当选择信号SEL2被提供到发热组1702b时,地址锁存器1904的输出调整到有效的锁存地址信号~B1、~B2、…~B7。当选择信号SEL3被提供到发热组1702c时,有效的地址信号~A1、~A2、…~A7和有效的锁存地址信号~B1、~B2、…~B7被提供到发热组1702c。地址锁存器1904用四个时间周期提供有效的锁存地址信号~B1、~B2、…~B7。在这四个时间周期中,选择信号SEL3、SEL4、SEL5和SEL6被分别提供给到发热组1702c-1702f,每个时间周期一个选择信号SEL3、SEL4、SEL5或SEL6。
在包括选择信号SEL3的时间周期之后,地址生成器1902改变地址信号~A1、~A2、…~A7以寻址十三个行副组的下一个行副组编址。在下一个循环和包括选择信号SEL1的时间周期开始前,新的地址信号~A1、~A2、…~A7是有效的。在包括选择信号SEL6的时间周期之后,地址锁存器1904锁存新的地址信号~A1、~A2、…~A7。在包括选择信号SEL3的时间周期之前,在下一个循环中,被锁存的地址信号~B1、~B2、…~B7是有效的。
在经过发热组1702a-1702f的一个循环中,当选择信号SEL1、SEL2和SEL3被提供给发热组1702a、1702b和1702c时,地址生成器1902向发热组1702a、1702b和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提供地址信号~A1、~A2、…~A7。同样,当选择信号SEL3、SEL4、SEL5和SEL6被提供给发热组1702c-1702f时,锁存地址信号~B1、~B2、…~B7被提供到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和发热组1702d-1702f。在经过发热组1702a-1702f的一个循环期间,地址生成器1902和地址锁存器1904在地址线1908a-1908g和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上提供相同的地址。
地址生成器1902布置在邻近地址锁存器1904由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c相接形成的打印头基片1900的一角。采用地址生成器1902和地址锁存器1904彼此邻近的布置,与通过较长的互连线1906a-1906g传递地址信号~A1、~A2、…~A7相比,从地址生成器1902向地址锁存器1904传递地址信号~A1、~A2、…~A7的可靠性得以增加。
在其它实施例中,地址生成器1902和地址锁存器1904能够被布置在打印头基片1900上的不同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生成器1902能够被布置在由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c相接形成的打印头基片1900的一角上,而地址锁存器1904能够沿着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布置在发热组1702c和1702f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互连线1906a-1906g被用于将地址信号~A1、~A2、…~A7供给到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的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地址生成器1902向三个发热组1702a-1702c提供地址信号~A1、~A2、…~A7,并且地址锁存器1904向三个发热组1702d-1702f提供锁存地址信号~B1、~B2、…~B7。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七个地址线1908a-1908g沿着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c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a之间。此外,地址线1908a-1908g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和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地址线1908a-1908g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一半长度布线并且与发热组1702a、1702b和发热组1702c的第一部分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
七个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整个长度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锁存地址线1910a-1910g也沿着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d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a之间。此外,地址线1910a-1910g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地址线1910a-1910g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整个长度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和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另一半长度,与发热组1702c的第二部分和发热组1702d、1702e和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
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被布线在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被布线在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a和油墨供给槽1704之间的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与两个发热组1702a和1702d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6和1708之间的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与四个发热组1702b、1702c、1702e和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数据线208a与在1710的数据线组D1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1。数据线208c与在1714的数据线组D3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3。数据线208e与在1718的数据线组D5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5,并且数据线208g与在1722的数据线组D7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7。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接收数据信号~D1、~D3、~D5和~D7并且将数据信号~D1、~D3、~D5和~D7提供给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未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上。作为替代,数据线208a、208c、208e和208g中的每一个都从焊盘(bond pad)到其各个数据线组布线,所述焊盘沿着与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数据线组最接近的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定位。数据线208a和208c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1900c的焊盘电连接,而数据线208e和208f则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1900d的焊盘电连接。
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以及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和1706之间的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与四个发热组1702a、1702b、1702d和1702e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8和打印头基片侧边1900b之间的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与两个发热组1702c和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数据线208b与在1712的数据线组D2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2。数据线208d与在1716的数据线组D4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4。数据线208f与在1720的数据线组D6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6,并且数据线208h与在1724的数据线组D8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从而提供数据信号~D8。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接收数据信号~D2、~D4、~D6和~D8并且将数据信号~D2、~D4、~D6和~D8提供给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每一个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未被布线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上。作为替代,数据线208b、208d、208f和208h中的每一个都从焊盘(bond pad)到其各个数据线组布线,所述焊盘沿着与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数据线组最接近的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定位。数据线208b和208d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1900c的焊盘电连接,而数据线208f和208h则与沿着打印头基片1900的侧边1900d的焊盘电连接。
将导电的火线214a-214f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定位,以便将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分别供给到发热组1702a-1702f。火线214a-214f将能量供给到导电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中的发热电阻52,以便从微滴生成器60中加热和喷射油墨。为了从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个微滴生成器60中都均匀地喷射油墨,相应的火线214a-214f被构造为向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每个发热电阻52均匀地供给能量。
能量变化是经由发热组1702a-1702f之一中的任意两个发热电阻52消耗的功率中最大的百分比差值。当仅有单个发热电阻52被供能时,发现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第一发热电阻52中有最高功率量,该第一发热电阻52是最靠近接收能量信号FIRE1、FIRE2…FIRE6的焊盘的发热电阻52。当行副组中的全部发热电阻52被供能时,发现在发热组1702a-1702f的最后的发热电阻52中有最低功率量。对能量变化有影响的布置包括火线宽度、地线宽度、金属厚度和火线214a-214f的长度。优选的能量变化为百分之10到15并且已发现能量变化最高达到百分之20是适合的能量变化。
发热组1702a-1702f和火线214a-214f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布置,以接收适当的能量变化。将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相对侧定位。不是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一侧的整个长度布置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所有预充电发热单元120,而是将发热组1702a-1702f中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每一个相对侧的一半长度定位。与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相比,相应的火线214a-214f的长度从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一端减小到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a-214f中的每一个都被布置在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两侧,并且与油墨供给槽1704、1706或1708的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实际上是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火线的一半长度。下表将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的能量变化与直线型火线的能量变化作了比较,直线型火线即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一侧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火线。
  行  发热组形状   火线宽度   地线宽度   基片宽度   金属厚度   能量变化%
  A  基本上为U型   250um   115um   4200um   360nm   11%
  B  直线型   250um   115um   4200um   360nm   52%
  C  直线型   250um   115um   4200um   1440nm(4×厚度)   36%
  D  直线型   750um   615um   ~7200um   360nm   11%
  E  直线型   515um   380um   ~5790um   1140nm(4×厚度)   11%
如表中所示,应用带有相同火线、地线和基片宽度的直线型发热组,导致较大的和不适合的能量变化(11%对52%)。通过成四倍地增加金属厚度来减小火线电阻,能量变化的差异稍有改善。但是,能量变化仍然是不适合的(11%对36%)。为了将直线型发热组布置中的能量变化减小到11%,作为选择,增加了基片的宽度。
基本上为U型的火线214a-214f与沿油墨供给槽1704、1706和1708的每个相对侧设置的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a与在1702a的FG1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a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半长度。火线214a将能量信号FIRE1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a的FG1。
火线214b与在1702b的FG2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b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半长度。火线214b将能量信号FIRE2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b的FG2。
火线214c与在1702c的FG3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c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c将能量信号FIRE3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c的FG3。
火线214d与在1702d的FG4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d沿着油墨供给槽1704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4的一半长度。火线214d将能量信号FIRE4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d的FG4。
火线214e与在1702e的FG5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e沿着油墨供给槽1706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6的一半长度。火线214e将能量信号FIRE5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e的FG5。
火线214f与在1702f的FG6中的每一个预充电发热单元120电连接。火线214f沿着油墨供给槽1708的每个相对侧布置,并且沿着y方向由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端延伸到油墨供给槽1708的一半长度。火线214f将能量信号FIRE6和能量脉冲供给到在1702f的FG6。
虽然图21到24示出的布置显示了打印头基片上的地址生成器和/或地址锁存器,但是地址信号也可以由外部信源提供。在由外部信源提供地址信号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打印头基片上设置地址生成器和/或地址锁存器。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1到24中所描述的布置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参照图25A和25B,图示显示了描述柔性电路2002的接触区2000,所述柔性电路可被用于使外部电路与打印头基片40电连接。接触区2000经由导电路径2004与触点2006电连接,所述触点2006提供与打印头基片的耦合。
启动线接触区E0-E6被构造为接收来自外部源的启动信号,并提供所述启动信号,例如选择信号SEL1-SEL6、预充电信号PRE1-PRE6和LATCH信号。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关于图4-8和11-24所描述的线与所述接触区E0-E6之间的关系不需要是一对一的,例如信号PRE1不需要被提供在接触区E0。只需要适当的选择线和预充电线与适当的启动接触区耦合。
数据线接触区D1-D8被构造为接收提供代表待打印图像的打印数据的信号,并分别向各个数据线组,例如数据线组D1-D8,提供数据信号D1-D8。火线接触区F1-F6被构造为接收能量脉冲并沿着火线Fire1-Fire6向适当的发热组,例如发热组202a-202f和1702a-1702f提供能量信号。地线接触区GD1-GD6被构造为提供信号的返回通路,所述信号是通过发热电阻由发热组,例如发热组202a-202f或发热组1702a-1702f传导的。控制信号接触区C被构造为接收用于控制打印头基片的内部操作的信号,例如CSYNC信号。
温度感应电阻接触区TSR允许与喷墨盒耦合的打印机基于电阻的测量确定打印头基片的温度。温度感应电阻返回接触区TSR-RT提供了在温度感应电阻接触区TSR提供的信号的返回通路。在共有的专利申请序列中描述了一种利用温度感应电阻的方法。
识别位接触区ID与在打印头基片上的识别电路相耦合,其允许打印机确定打印头基片和打印盒的操作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区2000和预充电发热单元120之间的电路径包括传导路径2004、触点2006和适当的信号线,例如数据线208a-208h、预充电线210a-210f、选择线212a-212f或地线。应当注意的是,预充电线210a-210f和选择线212a-212f可以与启动线接触区E0-E6耦合。
应当注意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此讨论的高压电平是在大约4.0伏特或以上,而在此讨论的低压电平是在大约1.0伏特或以下。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与前面描述的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
尽管在此已显示和描述了特殊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离开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各种可替换的和/或等效的设备可代替所示出的和描述的特殊实施例。本申请欲覆盖在此讨论的特殊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改变。因此,希望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一能量信号;
第二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二能量信号;
第一地址生成器,被构造为提供第一地址信号;
第二地址生成器,被构造为提供第二地址信号;
第一微滴生成器,与第一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响应第一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和
第二微滴生成器,与第二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响应第二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当第二地址信号无效时第一地址信号是有效的,并且当第一地址信号无效时第二地址信号是有效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液,其中第一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第一半部分上,以及第二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第二半部分上,并且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半部分上,以及第二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半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第一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一端,并且第二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第一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一角,并且第二地址生成器被布置在流体喷射装置的另一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三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三能量信号;
第四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四能量信号;
第三微滴生成器,与第三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响应第三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第四微滴生成器,与第四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响应第四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三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第一半部分上,并且第二和第四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第二半部分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具有一长度的流体供给源,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和
适于传导第一地址信号的地址线,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被构造为基于由第一地址线提供的第一地址信号做出响应,其中第一火线和地址线被布置成沿着流体供给源的一部分长度的不重叠的金属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流体供给源,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和第二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流体供给源,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所述流体供给源的相对侧上,并且第一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以及第二微滴生成器被布置在所述流体供给源的相对侧上,并且第二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第一流体供给源和第二流体供给源,其中第一微滴生成器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第一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并且第二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第二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流体供给源;
第二流体供给源;
第三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三能量信号;
第四火线,适于传导包括能量脉冲的第四能量信号;
第三微滴生成器,与第三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响应于第三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第四微滴生成器,与第四火线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响应第四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第一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并且第三和第四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第二流体供给源可供流体流动地连接。
13.一种操作流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包括:
在流体喷射装置中生成第一地址信号;
在流体喷射装置中生成第二地址信号;
接收在第一火线上的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一能量信号;
接收在第二火线上的包括能量脉冲的第二能量信号;
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响应第一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和
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响应第二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上接收第一能量信号;
在第二微滴生成器中的每一个上接收第二能量信号;
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启动第一微滴生成器;和
基于第二地址信号启动第二微滴生成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
当第二地址信号无效时,供给有效的第一地址信号;并且
当第一地址信号无效时,供给有效的第二地址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线上的表示图像的数据信号;
基于所述数据信号响应第一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和
基于所述数据信号响应第二能量信号来喷射流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微滴生成器被分为微滴生成器数据线组,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在相应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启动微滴生成器的每个数据线组中的第一和第二微滴生成器。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将第一能量信号分配到具有在任意两个第一微滴生成器之间的小于20%的能量变化的微滴生成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第一能量信号分配到具有在任意两个第一微滴生成器之间的达到10%到15%的能量变化的微滴生成器。
20.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第一地址信号的第一源;
第二地址信号的第二源;
被构造为传导第一地址信号的第一地址线;
被构造为传导第二地址信号的第二地址线;
与第一地址线电连接的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引发流体喷射;
与第二地址线电连接的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被构造为基于第一地址信号引发流体喷射;和
其中第一地址生成器和第一电阻被定位在流体喷射装置的第一部分上,并且第二地址生成器和第二电阻被定位在流体喷射装置的第二部分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第一地址线仅被布置在第一部分中,并且第二地址线仅被布置在第二部分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中第一地址线和第一火线仅被布置在第一部分中,并且第二地址线和第二火线仅被布置在第二部分中。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包括:
具有一长度的流体供给源,其中第一火线和第一地址线被布置成沿着流体供给源的一部分长度的不重叠的金属线。
CN2005800117279A 2004-04-19 2005-04-06 流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942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27,139 US7722144B2 (en) 2004-04-19 2004-04-19 Fluid ejection device
US10/827,139 2004-04-19
PCT/US2005/011399 WO2005105454A1 (en) 2004-04-19 2005-04-06 Fluid ejec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2322A true CN1942322A (zh) 2007-04-04
CN1942322B CN1942322B (zh) 2010-05-05

Family

ID=3496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17279A Active CN1942322B (zh) 2004-04-19 2005-04-06 流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1) US7722144B2 (zh)
EP (1) EP1737669B1 (zh)
JP (1) JP4516115B2 (zh)
KR (1) KR101150243B1 (zh)
CN (1) CN1942322B (zh)
AR (1) AR048700A1 (zh)
AU (1) AU2005237965B2 (zh)
BR (1) BRPI0508780B1 (zh)
CA (1) CA2563728C (zh)
DK (1) DK1737669T3 (zh)
ES (1) ES2447746T3 (zh)
IL (1) IL178093A (zh)
NO (1) NO337533B1 (zh)
PL (1) PL1737669T3 (zh)
PT (1) PT1737669E (zh)
SG (1) SG152249A1 (zh)
TW (1) TWI338624B (zh)
WO (1) WO200510545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238A (zh) * 2007-10-30 2010-09-2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流体喷射装置
CN101835620B (zh) * 2007-10-23 2015-05-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流体喷射设备
CN105934344A (zh) * 2014-01-31 2016-09-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交错的基元
CN106660366A (zh) * 2014-08-28 2017-05-10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制造流体喷射芯片的方法、打印头、流体喷射芯片和喷墨式打印机
CN108882686A (zh) * 2016-02-07 2018-11-23 爱尔波尼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雾培的雾生成器
CN110277635A (zh) * 2019-06-17 2019-09-24 北京达顺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三频多极化导航测控天线馈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1142B2 (en) * 2007-08-17 2011-01-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k jet pens
US8109586B2 (en) * 2007-09-04 2012-02-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ejection device
US7815273B2 (en) * 2008-04-01 2010-10-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ejection device
CA2746043C (en) * 2008-12-08 2016-08-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ejection device
US9289978B2 (en) 2008-12-08 2016-03-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ejection device
WO2015047293A1 (en) 2013-09-27 2015-04-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with separate address generator for ink level sensors
CN112703597A (zh) 2018-09-24 2021-04-2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连接的场效应晶体管
ES2938242T3 (es) * 2019-02-06 2023-04-05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artucho de inyección de tinta con un cabezal de impresión
US11433664B2 (en) 2019-02-06 2022-09-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rit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to programmed levels
WO2020162897A1 (en) * 2019-02-06 2020-08-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rit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to programmed levels
CN113439027A (zh) * 2019-02-06 2021-09-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响应于测量的问题确定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4187A (en) * 1982-06-25 1984-11-20 At&T Bell Laboratories Video overlay system having interactive color addressing
US4452950A (en) * 1983-02-22 1984-06-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rocess for hydrogenation of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s i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in latex form
US5648804A (en) 1992-04-02 1997-07-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act inkjet substrate with centrally located circuitry and edge feed ink channels
SG47435A1 (en) 1992-10-08 1998-04-17 Hewlett Packard Co Printhead with reduced interconnections to a printer
US6162589A (en) 1998-03-02 2000-12-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irect imaging polymer fluid jet orifice
JPH10166587A (ja) * 1996-12-16 1998-06-2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US6318828B1 (en) 1999-02-19 2001-11-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iring operations of an inkjet printhead
US6439697B1 (en) * 1999-07-30 2002-08-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ynamic memory based firing cell of thermal ink jet printhead
US6491377B1 (en) * 1999-08-30 2002-12-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gh print quality printhead
US6318846B1 (en) 1999-08-30 2001-11-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dundant input signal paths for an inkjet print head
SG89371A1 (en) * 2000-01-31 2002-06-18 Canon Kk Printhead, printhead driving method, and data output apparatus
JP2002029055A (ja) 2000-07-13 2002-01-29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その記録ヘッドを有する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素子基板
US6398347B1 (en) 2000-07-24 2002-06-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nergy balanced ink jet printhead
JP2002052725A (ja) 2000-08-07 2002-02-19 Sony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ヘッド及びプリンタ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CN1189320C (zh) * 2000-08-18 2005-02-1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打印装置中喷墨头的驱动电路
US6585339B2 (en) * 2001-01-05 2003-07-01 Hewlett Packard Co Module manager for wide-array inkjet printhead assembly
US6478404B2 (en) 2001-01-30 2002-11-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jet printhead
US6412917B1 (en) 2001-01-30 2002-07-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nergy balanced printhead design
EP1254773B1 (en) * 2001-04-27 2005-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6422676B1 (en) 2001-06-19 2002-07-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act ink jet printhead
US6543883B1 (en) 2001-09-29 2003-04-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uid ejection device with drive circuitry proximate to heating element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620B (zh) * 2007-10-23 2015-05-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流体喷射设备
CN101842238A (zh) * 2007-10-30 2010-09-2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流体喷射装置
CN105934344A (zh) * 2014-01-31 2016-09-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交错的基元
US10232611B2 (en) 2014-01-31 2019-03-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terdigitated primitives
CN106660366A (zh) * 2014-08-28 2017-05-10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制造流体喷射芯片的方法、打印头、流体喷射芯片和喷墨式打印机
CN106660366B (zh) * 2014-08-28 2018-11-20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制造流体喷射芯片的方法、打印头、流体喷射芯片和喷墨式打印机
CN108882686A (zh) * 2016-02-07 2018-11-23 爱尔波尼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雾培的雾生成器
CN110277635A (zh) * 2019-06-17 2019-09-24 北京达顺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三频多极化导航测控天线馈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16115B2 (ja) 2010-08-04
NO20065228L (no) 2007-01-17
CN1942322B (zh) 2010-05-05
DK1737669T3 (en) 2014-03-10
AR048700A1 (es) 2006-05-17
BRPI0508780B1 (pt) 2017-02-14
KR20060134171A (ko) 2006-12-27
JP2007532366A (ja) 2007-11-15
WO2005105454A1 (en) 2005-11-10
CA2563728C (en) 2012-09-25
PT1737669E (pt) 2014-03-10
IL178093A0 (en) 2006-12-31
EP1737669B1 (en) 2014-01-15
EP1737669A1 (en) 2007-01-03
US7722144B2 (en) 2010-05-25
TW200600349A (en) 2006-01-01
NO337533B1 (no) 2016-05-02
CA2563728A1 (en) 2005-11-10
TWI338624B (en) 2011-03-11
AU2005237965B2 (en) 2010-04-22
US20050231540A1 (en) 2005-10-20
PL1737669T3 (pl) 2014-05-30
SG152249A1 (en) 2009-05-29
BRPI0508780A (pt) 2007-09-04
IL178093A (en) 2009-08-03
AU2005237965A1 (en) 2005-11-10
ES2447746T3 (es) 2014-03-12
KR101150243B1 (ko) 2012-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2322A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82444C (zh) 采用具有多个喷墨加热器的喷墨头的喷墨设备
CN1105018C (zh) 喷液头,喷液装置及喷液方法
CN1090089C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
CN1092109C (zh) 喷液方法及其设备
CN1309566C (zh) 液滴喷出装置和喷出异常恢复方法
CN1168602C (zh) 喷液头及其制造方法和喷液头盒及喷液设备
CN1082448C (zh) 喷液头及其恢复方法和制造方法及使用喷液头的喷液设备
EP1314562B1 (en) Inkjet printhead assembly having very high drop rate generation
CN1578732A (zh) 用于便携式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设备
CN1071198C (zh) 打印装置
CN1753784A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液滴喷头的喷出异常检测·判定方法
CN1187193C (zh) 喷墨图像形成方法和喷墨图像形成装置
CN1511898A (zh) 油墨组合物、使用它的记录法及记录图像、油墨组和喷墨头
CN1283460C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方法
CN1121947C (zh) 喷液头和喷液设备以及制造喷液头的方法
CN1799840A (zh) 喷墨记录头,以及喷墨记录头用基板
CN1526551A (zh) 用于排放液体的液体排放装置和方法
CN168483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158296A (zh) 液体喷射方法及所用的喷液头
CN1509873A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
CN1960875A (zh) 打印头基板、打印头、头盒和打印设备
CN1087228C (zh) 液体排出方法,液喷头、液喷装置、液体容器和喷头支架
CN1027147C (zh) 利用热能的喷墨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139488C (zh) 喷液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Assignee: Chinese Hewlett-Packard Ltd.

Assigno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999000005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luid je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luid jet apparatu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22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