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4836A -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4836A
CN1934836A CN200580008453.8A CN200580008453A CN1934836A CN 1934836 A CN1934836 A CN 1934836A CN 200580008453 A CN200580008453 A CN 200580008453A CN 1934836 A CN1934836 A CN 1934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information
received
source
destin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8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野俊治
武知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4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4Enhancement of application control based on intercepted application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04L67/5651Reducing the amount or size of exchanged application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识别信息、内容信息等的信息存储器(201);用于接收内容的内容接收单元(202);传输判断单元(203),该单元从信息存储器(201)提取与所接收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且根据所述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内容传输装置(204),该装置传输内容到由所述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和根据源信息提供传输拒绝通知的传输拒绝通知单元(205)。

Description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该内容中继服务器用于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通信网络来发送和接收内容,和用于通过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来发送和接收内容的内容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如图1所示通过因特网来发送内容的常规系统。这些内容包括文本消息、静止图像和移动图像,它们能够分别以文本、JPEG和MPEG-4格式文件的形式附在电子信函上发送。
例如,日本未审公开专利申请出版No.2000-261493描述了有关上述系统的发明。
在图1中,内容中继服务器61接收附在电子信函上的内容并传输这些内容到内容接收装置,内容发送装置62发送这些内容,内容存储装置63接收由内容中继服务器61发送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存储在其内部硬盘驱动器中。
更具体地说,内容发送装置62是能够发送附有文件的电子信函的个人计算机,内容存储装置63是能够接收附有JPEG文件的电子信函的传真机或者能够接收电子信函并再现JPEG和MPEG-4文件的个人计算机。
内容中继服务器61登记针对各个内容存储装置63的电子信函账户,以便授权这些装置接收目的地址为这些装置的电子信函,并且内容中继服务器61存储对应于各个账户的内容存储装置63的内容信息。这些内容信息存储为内容信息管理表,表中记录了能传输到各个内容存储装置的内容的格式和最大尺寸。
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内容信息装置63的附有文件的电子信函后,内容中继服务器61确定所附文件是否为JPEG格式文件,并进一步判断该文件的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100KB。在所附文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61把所所接收JPEG文件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63。
在该文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61把该文件转换为能接收到内容存储装置63中的内容文件,并且把经转换的文件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63。例如,如果所附JPEG文件大小为200KB,则内容中继服务器61通过减少该文件的像素数目或进一步压缩该文件来降低文件大小,并将之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63。
但是,根据上述常规配置,随着访问内容中继服务器的电子信函客户数目的增加,会给内容中继服务器增加转换内容的负担。
本发明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无需内容转换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和内容中继系统。
但是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当已接收到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在进行内容转换时,内容存储装置的用户没未被告知内容到达。因此,用户会很不耐烦地等待内容到达,而且对用户来说,向内容源查询内容是否已经发送或者做类似事情都是十分麻烦的。
本发明也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可以使内容存储装置的用户耐心地获取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和内容中继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可以灵活地响应来自内容源的内容信息的变化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和内容中继系统。
但是仍存在一个问题。内容中继服务器可能会响应来自恶意第三方的电子信函。也就是说,这些恶意第三方可能会发送大量垃圾邮件,这从安全性角度来说是要不得的。
因此,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向待接收内容的用户提供该内容已经被拒绝的通知从而保证安全性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和内容中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这些问题,本发明内容中继服务器是在内容源装置和内容目的装置之间中继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该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内容接收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传输判断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内容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和传输拒绝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根据上述配置,内容中继服务器仅判断内容能否被接收,而转换内容的负担就加在内容源装置上。因此,可以消除内容中继服务器转换内容的负担。
上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到达提前通知单元,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目的信息向内容目的装置提供提前通知,该提前通知表示该内容已经到达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但是不能传输到内容目的装置。。
根据上述配置,即使在不能被接收的内容发送到内容中继服务器时,用户也可以知道内容至少已经到达内容中继服务器。因此,用户可以自在地等待经转换的内容。
较佳地,在上述内容中继服务器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用于拒绝接收从特定源发送的内容的拒绝信息,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接收拒绝单元,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判断发送自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是否包括在拒绝信息中,并在该源信息被包括时拒绝接收该内容并向内容源装置提供接收拒绝通知。
根据上述配置,即使恶意第三方发送许多内容,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也会拒绝接收这些内容。因此,可以保持用户的安全性。
还可利用一种通过内容中继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内容的内容中继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内容中继系统包括:具有唯一的识别信息并以可操作方式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装置;被赋予与所述内容发送装置关联的地址的消息显示装置;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的内容存储装置;和上面提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
因此,该内容中继系统可以带来上面提到的效果。
上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可以包括以可操作方式接收内容到达提前通知并显示表示该提前通知的消息的目的显示装置。
上述内容存储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内容信息更新请求单元,该单元在关于能够被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已经发生变化时,以可操作方式向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提供内容信息变化通知,并且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信息更新单元,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在来自所述内容信息更新请求单元的请求下,更新存储在所述消息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信息。
因此,本发明可以灵活地响应所述内容目的的性能规范等的变化。
可以注意到,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为多种内容中继服务器和内容中继系统,而且还可实现为多种包括步骤的内容中继方法、包括在这些服务器和系统中的特征单元,以及使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
应该注意到,这些程序可以通过记录在诸如光盘驱动器之类的记录工具上并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发送媒介进行销售。
作为本发明技术背景的进一步信息,2004年3月30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100996的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在内,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附图说明
结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图示的附图,通过下面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内容中继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中继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内容中继服务器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4是在能够传输所接收内容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中的信息流动的顺序图;
图5是内容中继服务器判断能否传输内容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在不能传输所接收内容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中的信息流动的顺序图;
图7是各种类型数据彼此相关并存储于其中的表的图;
图8是其它类型数据彼此相关并存储于其中的表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继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另一内容中继服务器中的信息流动的顺序图;以及
图11是在内容发送自恶意第三方情况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2是内容中继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该内容中继系统用于发送和接收采用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形式的内容。该内容中继系统包括内容中继服务器11、内容存储装置12、内容发送装置14、消息显示装置15,和目的显示装置16。
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以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形式发送的内容分别中继到目的地内容存储装置12。如图3所示,内容中继服务器11包括信息存储器201即信息存储单元、内容接收单元202、传输判断单元203、内容传输单元204、传输拒绝通知单元205、到达提前通知单元206,和信息更新单元207。
信息存储器201是诸如硬盘驱动器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互相关联的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所述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各个内容存储装置12的信息,所述内容信息是关于各个内容存储装置12能够接收的内容的信息。
内容接收单元202接收从内容发送装置14发送来的内容、源信息和内容存储装置12的识别信息。
传输判断单元203从信息存储器201提取与所接收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这些内容信息判断内容存储装置12能否接收所述接收的内容。
在判断出内容存储装置12能接收所述内容时,内容传输单元204把所述内容传输到由所述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存储装置12。
在判断出内容存储装置12不能接收所述内容时,传输拒绝通知单元205根据所述源信息向内容源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内容存储装置12可以是例如配备以太网接口并放置在屋内的录像机。
内容发送装置14可以是能发送电子信函的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
消息显示装置15和目的显示单元16可以是能接收电子信函的移动终端或类似装置。
图4是在内容发送装置14发送能够由内容存储装置12接收和处理的内容的情况下通信过程的顺序图。
首先,内容存储装置12向内容中继服务器11通知内容信息,也就是,内容存储装置12能够接收的内容的文件格式和文件大小,同时,发送识别信息和目的信息(S301)。所述文件格式以后面会描述的消息类型来通知。
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从内容存储装置12接收的内容信息等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10中(S302)。
接下来,内容发送装置14把附有JPEG文件格式的静止图像的电子信函发送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3)。该电子信函还包括作为内容目的地的内容存储装置12的识别信息。
内容中继服务器11以后面将描述的方式判断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也就是内容,能否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12(S304)。
在判断出内容能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12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发送后面会描述的内容到达通知到内容存储装置12(S305)。
内容存储装置12响应内容到达通知,发送内容请求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6)。
内容中继服务器11响应内容请求,发送内容到内容存储装置12(S307)。
内容存储装置12把从内容中继服务器11接收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单元(S308)。
图5是内容中继服务器11判断内容传输是否被拒绝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包含在所接收电子信函中的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内容待传输到的内容存储装置12(S401)。
接下来,内容中继服务器11从信息存储器201提取所识别的内容存储装置12的内容信息(S402)。
接下来,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所述内容信息,判断所附文件是否为JPEG文件(S403)以及所述文件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100KB(S404),若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判断出所述内容能传输并且产生传输许可信息(S405)。另一方面,若这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满足,则产生传输拒绝信息(S406)。
图6是在内容发送装置14已经发送了不能由内容存储装置接收和处理的内容的情况下的通信过程的顺序图。
首先,消息显示装置15向内容中继服务器11登记源信息(S501)。诸如HTTP协议之类的公知技术可作登记过程。
内容存储装置12发送内容信息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所接收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S301和S302)。
内容发送装置14把附有MP3格式音乐内容的电子信函发送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3)。
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上述过程判断所述内容能否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S304)。在判断出如果内容为MP3格式就不能传输内容时,传输拒绝通知单元205根据先前存储的源信息发送传输拒绝信息(S502)。
在接收到传输拒绝信息后,用户把所述内容转换为能由内容存储装置接收的另一格式/大小的内容(S503)。之后,内容发送装置14发送经转换的内容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504)。
另一方面,到达提前通知单元206向目的显示装置16提供内容到达的提前通知(S505)。
接收到该提前通知的内容存储装置12的用户可以耐心等待所述内容到达。
在判断出所述内容能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12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在接收到所述内容到达通知后,内容存储装置12发送内容请求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6)。在接收到所述内容请求后,内容中继服务器11发送所述内容到内容存储装置12(S307)。内容存储装置12把从内容中继服务器11接收的内容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S308)。
图7是表形式显示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的内容信息等的图。
能够由各个内容存储装置12接收和处理的内容类型被预先定义为如图7所示的消息类型。
该表显示了各种类型内容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各个内容存储装置能接收内容。更具体地,消息类型0001显示了仅文本文件且文件大小为小于或等于10KB的条件。
消息类型0002显示了为JPEG文件或JPEG文件和文本文件的组合,并且JPEG文件大小为小于或等于100KB、文本文件大小为小于或等于10KB的条件。
消息类型0003显示了仅MPEG-4文件且文件大小为小于或等于5MB的条件。
若附在所接收电子信函上的文件满足各个消息类型中所示的条件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若所述文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则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从信息显示装置15发送的源信息提供传输拒绝通知(S502)。
内容存储装置12向内容中继服务器11通知作为内容信息、定义内容存储装置12本身能够接收的内容的消息类型。内容存储装置12还向内容中继服务器通知包含有预先设置在装置12中的装置ID的识别信息。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识别信息和信息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用于发送内容的电子信函账户。
图8是以表形式显示了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的其它信息的图。
在接收到电子信函后,内容中继服务器11识别与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内容存储装置12,并且把所识别的内容存储装置12的消息类型与附在所述电子信函上的文件进行比较。
在消息类型是0001的情况下,若附到电子信函的文件是文本文件并且该文本文件的大小是小于或等于10KB,则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在所附文件不满足这些条件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目的信息向消息显示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S502)。
在消息类型是0002的情况下,若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是JPEG文件和文本文件中的一个文件或两个文件,并且这些文件的大小分别满足条件,则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当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不满足这些条件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目的信息向消息显示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S502)。
在消息类型是0003的情况下,若附到电子信函的文件是MPEG-4文件且该文件的大小是小于或等于5MB,则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当所附文件不满足这些条件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根据内容目的信息向消息显示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S50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发送不能由内容存储装置接收和处理的内容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向内容源通知不能传输内容,则内容源装置把内容转换为能由内容存储装置处理的另一格式/大小的内容。因此,不会给内容中继服务器增加转换内容的负担。
另外,由于内容中继服务器向用户提供内容不能传输到内容目的装置的通知,所以内容目的装置的用户会耐心等待内容到达。
(第二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容中继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在该内容中继系统中,内容存储装置12、内容再现装置13和内容发送装置14通过因特网连接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
内容存储装置12是放置在屋内并且配备以太网接口的录像机,它包括信息更新请求单元121,该单元121在能够接收的内容发生变化时通知内容信息中的变化。
内容再现装置13是配备以太网接口并且能显示图像、字符等内容的电视机。也就是说,内容再现装置13是一种能够通过以太网显示存储在内容存储装置12中的内容的装置。
内容发送装置14是能够发送电子信函的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或类似装置。
图10是示出了用于中继内容的通信过程的顺序图。
首先,内容再现装置13向内容存储装置12通知能被再现的内容信息。更具体地说,是通知内容的文件格式和最大文件大小(S901)。内容存储装置12中的信息更新请求单元121判断,能够由内容存储装置12本身或内容再现装置13存储或再现的内容在格式/大小上是否已经发生变化(S902)。当所述内容没有发生变化(S902中为否)时,所述内容信息等不会发送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在所述内容已经发生变化(S902中为是)时,内容存储装置12向内容中继服务器11发送表示内容再现装置13能够再现大小为小于或等于100KB的JPEG文件的内容信息。所述内容格式等通知为消息类型。
内容中继服务器11中的信息更新单元207获取所述内容信息并更新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的信息。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从内容存储装置12接收的内容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器201中(S302)。
内容发送装置14发送附有JPEG文件格式静止图像的电子信函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3)。
在内容中继服务器11中,预先存储与内容存储装置12关联的识别信息和目的信息。
按照下列步骤,内容中继服务器11判断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即内容,能否发送到内容存储装置12。首先,根据包含在所接收电子信函中的识别信息,内容中继服务器11识别出内容存储装置12是所述内容应传输到的装置(S401)。接下来,内容中继服务器11从信息存储器201提取内容存储装置12的内容信息(S402)。根据所述内容信息,内容中继服务器11判断所附文件是否为JPEG文件(S403)以及所述文件大小是否为小于或等于100KB(S404),在所述内容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判断所述内容能被传输。
在判断出所述内容能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12时,内容中继服务器11向内容存储装置12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305)。
内容存储装置12响应所述内容到达通知,发送内容请求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S306)。
内容中继服务器11响应所述内容请求,发送JPEG文件到内容存储装置12(S307)。
内容存储装置12把从内容中继服务器11接收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单元(S308)。
内容存储装置12向内容再现装置13提供内容到达通知(S903)。
内容再现装置13响应所述内容到达通知,向内容存储装置12请求所述内容(S904)。
内容存储装置12响应所述内容请求,发送所述内容到内容再现装置13(S905)。
内容再现装置13再现所述内容并显示所述静止图像(S906)。
注意,在内容中继服务器11判断出所接收内容不能传输到内容存储装置12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11把传输拒绝通知发送到预定电子信函地址。发送所述内容的用户能够响应所述传输拒绝通知,将所述内容转换为能由内容再现装置再现的另一格式/大小的内容,并利用内容发送装置14把转换后的内容再次发送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
另外,如图11中所示,在拒绝信息20包括内容发送装置14的源信息,也就是发送内容到内容中继服务器11的源的情况下,内容中继服务器11的接收拒绝单元209拒绝接收所述内容,并根据所述源信息向所述内容源装置提供接收拒绝通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再现的内容信息预先存储在内容中继服务器中的,并且即便内容信息发生变化,也仅更新内容信息而识别信息不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不受约束地改变或替换内容存储装置或内容再现装置。
另外,由于来自恶意第三方的电子信函被接收拒绝单元拒绝,因此安全性得到提高。
尽管以上仅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本质上不背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相应地,所有这些修改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中继来自诸如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之类的内容发送装置的内容到录像机和电视机的内容中继系统,以及该系统所用的内容中继服务器等。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可应用于发送和接收附在电子信函上的文件格式等的内容的内容中继系统,以及该系统所用的内容中继服务器等。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在内容源装置和内容目的装置之间中继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
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
内容接收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传输判断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内容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和
传输拒绝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向消息显示装置和目的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到达提前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目的信息向内容目的装置提供提前通知,该提前通知表示该内容已经到达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但是不能传输到内容目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其中: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用于拒绝接收发送自特定源的内容的拒绝信息;并且
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接收拒绝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判断发送自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是否包括在拒绝信息中,并在该源信息被包括时拒绝接收该内容并向内容源装置提供接收
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信息更新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在来自所述内容信息更新请求单元的请求下,更新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信息。
7、一种内容中继方法,内容中继服务器通过该方法来中继内容,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所述内容中继方法包括:
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从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在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以及
在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向消息显示装置和目的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8、一种用于在内容源装置和内容目的装置之间中继内容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以可操作方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
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从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在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以及
在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其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在内容源装置和内容目的装置之间中继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
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
内容接收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传输判断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内容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和
传输拒绝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到达提前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目的信息向内容目的装置提供提前通知,该提前通知表示该内容已经到达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但是不能传输到内容目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其中: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用于拒绝接收发送自特定源的内容的拒绝信息;并且
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接收拒绝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判断发送自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是否包括在拒绝信息中,并在该源信息被包括时拒绝接收该内容并向内容源装置提供接收拒绝通知。
4、一种通过内容中继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内容的内容中继系统,所述内容中继系统包括:
具有唯一的识别信息并以可操作方式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装置;
被赋予与所述内容发送装置关联的地址的消息显示装置;
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的内容存储装置;和
以可操作方式中继内容的内容中继服务器,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
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
内容接收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传输判断单元,以可操作方式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内容传输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和
传输拒绝通知单元,在所述传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以可操作方式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中继系统,进一步包括:
以可操作方式接收内容到达提前通知并显示表示该提前通知的消息的目的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中继系统,其中:
所述内容存储装置进一步包括:
内容信息更新请求单元,在关于能够被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已经发生变化时,以可操作方式向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提供内容信息变化通知;并且
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信息更新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在来自所述内容信息更新请求单元的请求下,更新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信息。
7、一种内容中继方法,内容中继服务器通过该方法来中继内容,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和关于能够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的内容的内容信息,该识别信息和内容信息互相关联,并且该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和关于内容目的装置的目的信息,所述内容中继方法包括:
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从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在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以及
在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8、一种用于在内容源装置和内容目的装置之间中继内容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以可操作方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
从内容源装置接收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和关于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
从信息存储单元提取与所接收的内容目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关联的内容信息,并根据该内容信息判断所接收的内容能否由内容目的装置接收;
在判断出该内容能够被接收时,传输所接收的内容到根据该识别信息识别出的内容目的装置;以及
在判断出该内容不能被接收时,根据源信息向内容源装置提供传输拒绝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中继服务器,其中: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存储用于拒绝接收发送自特定源的内容的拒绝信息;以及
所述内容中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接收拒绝单元,以可操作方式判断发送自内容源装置的源信息是否包括在该拒绝信息中,并且拒绝接收该内容。
CN200580008453.8A 2004-03-30 2005-02-14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Pending CN19348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996/2004 2004-03-30
JP2004100996 2004-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4836A true CN1934836A (zh) 2007-03-21

Family

ID=3496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8453.8A Pending CN1934836A (zh) 2004-03-30 2005-02-14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11713A1 (zh)
EP (1) EP1730911A1 (zh)
JP (1) JP2007531354A (zh)
CN (1) CN1934836A (zh)
TW (1) TW200539623A (zh)
WO (1) WO20050992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3844A1 (en) 2006-03-29 2007-10-0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10647B2 (en) * 2006-12-11 2011-08-30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UY30892A1 (es) * 2007-02-07 2008-09-02 Smithkline Beckman Corp Inhibidores de la actividad akt
JP5124527B2 (ja) * 2009-05-26 2013-01-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メール中継装置
JP5636701B2 (ja) * 2010-03-11 2014-1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3685337B (zh) * 2012-08-31 2018-03-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共享文件的方法、终端设备及中转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05954B1 (ko) * 1996-12-30 1999-07-01 이계철 가상은행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중계서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3733218B2 (ja) * 1997-09-30 2006-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6324574B1 (en) * 1997-11-07 2001-1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lay server for unsigned applets
JP2000196672A (ja) * 1998-12-28 2000-07-14 Toshiba Corp ネットワ―ク間中継装置
JP2000261493A (ja) * 1999-03-09 2000-09-22 Hitachi Ltd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DE69926807T2 (de) * 1999-04-19 2006-06-08 Nokia Corp. Verfahren zur ablieferung von nachrichten
JP2001339431A (ja) * 2000-05-26 2001-12-07 Fujitsu Ltd 通信方式、中継装置、エンド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2158827A (ja) * 2000-11-20 2002-05-31 J Link Inc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送信管理装置
FI114364B (fi) * 2000-11-22 2004-09-30 Nokia Corp Datan siirto
JP2002251529A (ja) * 2001-02-22 2002-09-06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提供取得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取得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取得方法、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コンテンツ提供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コンテンツ取得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コンテンツ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テンツ取得プログラム
US20020143663A1 (en) * 2001-03-30 2002-10-03 Simon Walsh Commerce system
JP3884920B2 (ja) * 2001-04-16 2007-0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配送方法
JP4728511B2 (ja) * 2001-06-14 2011-07-2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中継方法、その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データ中継システム
JP2003006085A (ja) * 2001-06-20 2003-01-10 Nec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プログラム
JP3717829B2 (ja) * 2001-10-05 2005-11-16 日本デジタル株式会社 迷惑メール撃退システム
US20030193967A1 (en) * 2001-12-31 2003-10-16 Gregg Fent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media messages
JP2004032094A (ja) * 2002-06-21 2004-01-29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fax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faxプログラム
JP200408656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Fujitsu Ltd コンテンツ中継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中継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中継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31354A (ja) 2007-11-01
TW200539623A (en) 2005-12-01
WO2005099200A1 (en) 2005-10-20
US20070211713A1 (en) 2007-09-13
EP1730911A1 (en)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68C (zh) 多点传播递送服务重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563C (zh) 用于传输电子函件的系统和主设备以及方法
CN1223143C (zh) 在传真媒体和电子信息媒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通信方法
CN1764303A (zh) 移动终端装置
CN1302169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和通信服务系统
CN1951086A (zh) 选择并向终端传输文件
CN1829345A (zh) 实现移动终端间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960400A (zh) 通信终端及其接收阻塞方法
CN1208527A (zh) 自动、安全及直接的数据传送方法及微计算机系统
CN1461130A (zh) 自动改变用户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N1929472A (zh) 数据网络中管理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信号及介质
CN1395778A (zh) 在通信网络中交换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578952A (zh) 好友列表的被动个性化
CN1781085A (zh) 多媒体信息共享系统
CN1934836A (zh) 内容中继服务器、内容中继系统、内容中继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程序
CN1913661A (zh)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1437819A (zh) 用于定制业务调用中的行为和接口的系统
CN1792069A (zh) 用于提供包括多种电子设备的虚拟工作区的技术
CN1271870C (zh) 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CN1662889A (zh) 电子邮件传送系统、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客户端
CN101080704A (zh) Av服务器设备
CN1822686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多媒体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276617C (zh) 用于限制内容再分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274175C (zh) 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68220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工具的媒体文件更新提示的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