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2855A - 作业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媒体 - Google Patents

作业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2855A
CN1922855A CN 200580005278 CN200580005278A CN1922855A CN 1922855 A CN1922855 A CN 1922855A CN 200580005278 CN200580005278 CN 200580005278 CN 200580005278 A CN200580005278 A CN 200580005278A CN 1922855 A CN1922855 A CN 1922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storage box
us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52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4186C (zh
Inventor
佐藤央周
牛山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2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1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18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高涉及存储箱功能的便利性。在具有可以存储包含第1存储箱及第2存储箱的多个数据存储箱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的系统中,在由用户不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发送的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时,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执行的涉及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从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在由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时,可以通过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从第1用户受理涉及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此外,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第2存储箱的第2显示从第2用户受理涉及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Description

作业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装置、 计算机程序及存储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可以存储多个存储箱的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媒体。
背景技术
以往是将扫描仪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或将从主计算机经网络送来的PDL数据展开成为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临时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等的数据处理装置自身具有的硬盘等的存储器中。并且,从该存储器反复读出任意原稿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的技术是公知的。
另外,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可以连接具备装订、打孔、折页、成册装订等装订整理功能的装订整理机。
另外,也提出了可以将装订整理功能的设定及双面等的作为作业的处理条件,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一起,作为作业信息保存到本装置具备的硬盘等的存储器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等的数据处理装置具备的功能也称为存储箱(box)功能。因此,通过使用上述存储箱功能,可以分割为多个存储区域(以下称其为“存储箱”)可供每个用户或每个部门使用。因此,还提出了由用户指定任意的存储箱,以用户所希望的处理条件,打印用户所要求的图像数据(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46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这样的装置具备的存储箱功能中,存在由一个作业可指定的记录目的地(保存目的地)只能为一个存储箱的限制。比如,在将文档数据保存到在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硬盘内部设置的存储箱时,不能使处理对象的文档数据(相当于一个作业的一系列文档数据)同时保存到多个存储箱。在这种情况下,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将同一文档数据保存到多个存储箱,用户必须将同样的操作重复进行多次。比如,在想要将同一作业保存到3个存储箱时,必须将存储箱的指定、打印条件的设定(作业信息的设定)、作业输入到存储箱等的一系列用户操作重复进行3次。
因此,考虑应该对向在上述这样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器中所设置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中分配存放同一作业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可以考虑设想这种情况,即,应该提供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对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的结构。这样,可以极大减轻用户的负担而使操作性提高。
另外,可以认为对下面这一点予以适当处理为更加优选。比如,在使用上述的以往技术的结构时,设想将同一图像数据存放于多个存储箱中。另外,在以往的结构中,是设想必须使同一图像数据和各个作业信息按照存储箱数目多少进行保存。就是说,现有技术是设想,在即使是图像数据为同一数据但作业信息不同时,也必须将同一图像数据与各个作业信息相对应地重复记录到多个存储箱的各个之中。因此,可以预想的问题是在作为有限的资源的硬盘等的存储器内将同一图像数据重复存放到不同的多个存储箱而限制了存储器的有效使用。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可以灵活应对来自各种用户的对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提供的存储箱功能的各种需要并且易于使用和便利的系统是优选。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涉及存储箱功能的便利性的作业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程序及存储媒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具备具有可以存储包含第1存储箱及第2存储箱的多个数据存储箱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数据发生装置中,在没有由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时,通过由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第1显示,可以从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在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时,通过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可以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通过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2存储箱的第2显示,可以从第2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一种以执行上述作业处理方法为特征的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体。
利用本发明可以使涉及存储箱功能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利用本发明,可以对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中分配存放同一作业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因此,能够提供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对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的结构。并且,可以极大减轻用户的负担而使操作性提高。
此外,利用本发明,比如,可以将在一个作业中用来处理图像数据的作业记录到多个存储箱中,并且可以削减记录到存储箱的数据的数据量而有效使用存储箱。
此外,利用本发明,比如,能够提供可以灵活应对来自各种用户的涉及由数据处理装置提供的存储箱功能的各种需要并且易于使用和便利的系统。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特征,比如,可以通过以下的说明书及附图而得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网络对应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图2为示出涉及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3为安装有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订整理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断面图。
图4为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按键排列例的示图。
图5为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存储器107的逻辑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6为示出在按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存储箱按键305时在LCD316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LCD316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8A、图8B为用来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存储箱登录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在将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存放到存储箱区域之际的记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10为示出在图9所示的状态的存储箱区域中把有关新文档的图像数据和作业信息向各存储箱进行存储时的记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11为用来说明在图8A及图8B的步骤S805中指定多个存储箱作为新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的记录目的地之时的详细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为示出在图4所示的操作部102的LCD316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13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4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5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6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7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8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9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0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1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2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3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4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5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6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7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8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29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30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31为用来说明设置在硬盘107中的存储箱结构状况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2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33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34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35为由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的用户界面画面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具备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也称为“模式”)的数码复合功能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打印系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网络对应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示图。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经网络等通信媒体700,与服务器计算机200、主计算机等的客户计算机A(300)、B(400)、作为比如具备与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同样结构/功能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数码复合机500、网络传真装置600进行各种数据通信(数据收发)。另外,也可以是可以以无线形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复印模式、打印模式及传真模式等多种模式(多个功能)。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将由本装置的扫描部读取的作业数据、从客户计算机300及400输出的作业数据、从其他数码复合机500所具备的扫描仪输出的作业数据或从网络传真装置600输出的作业数据等通过本装置具备的硬盘等存储单元,由本装置具备的打印部进行打印处理。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将上述作业数据通过本装置具备的通信单元,转送到其他装置处理,执行各种输出处理的结构。
另外,作为机械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00,在本装置的扫描部中具备可以从起始页开始自动连续顺序读取多张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所谓的ADF)。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在本装置的打印部中具备多个供纸部(纸匣),针对各供纸部可以容纳不同媒体类型(比如,记录纸尺寸、记录纸的种类等不同)的记录纸,可以有选择地从用户所要求的供纸部输送纸页,由打印部打印。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对在打印部中打印的记录纸进行区分处理的所谓的分页功能、对记录纸进行装钉处理的装钉功能、对由打印部打印的记录纸进行开孔处理(也称为“穿孔处理”、“打孔处理”)的打孔功能以及对由打印部打印的记录纸进行折页处理及成册装订处理的鞍式分页装订功能,在打印部中具备作为用来执行这样的各种纸页处理功能的纸页加工处理装置的装订整理机。
图2为示出涉及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大体上是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和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构成的。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中设置有操作部102、读取部(扫描部)103及打印部104。
操作部102,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及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比如,操作部102,具备触摸屏形式的液晶显示部或机械的硬件键,可使操作者进行各种设定。另外,读取部103,具有ADF等原稿输送装置,执行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图像的读取处理,将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部104及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进而,打印部104,按照针对作业数据所设定的打印处理条件将来自读取部103及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纸等的记录媒体上。
另一方面,在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中包括:与读取部103相连接的控制部108、与网络700相连接的计算机接口部106、图像存储器107及备份RAM110。
计算机接口部106,作为外部通信部而发挥功能,是由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PC/WS)等构成的打印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机)200及其他外部装置(与图1所示的通信媒体700相连接的各装置)和控制部108之间的接口,将表示从服务器计算机200传送来的图像的代码数据(PDL)扩展为可由打印部104记录的图像数据然后传递到控制部108。另外,计算机接口部106,与这些外部装置之间进行图像数据以外的各种数据(比如,命令数据、状态请求信息、状态信息、时刻数据等)的收发。另外,读取部103、计算机接口部106及图像存储器107之间的数据流由控制部108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备份RAM110,是即使切断电源也不会消去的存储器,是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及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中必需要备份的重要数据的装置。就是说,备份RAM110,具备可以存储/保持多个作业数据(多个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可以存储/保持从读取部103及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及作业数据等。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为能够在备份RAM110中存放多个打印作业数据,可以进行顺序处理。比如,即使是在由打印部104执行某一打印作业的打印动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外部装置及本装置的读取部(扫描部)103随时接受打印作业数据(图像数据)。
图3为安装有涉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订整理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的断面图。如图3所示,原稿输送装置201,是将原稿以从前至后的顺序每次一张输送到稿台玻璃202上,在原稿的读取动作结束后将稿台玻璃202上的原稿排出的装置。
在原稿传送到稿台玻璃202上时,灯203点亮,使扫描单元204的移动开始并对原稿进行曝光扫描。来自此时的原稿的反射光,由反光镜205、206、207及208导入到CCD图像传感器(以下称其为“CCD”)209。这样,扫描的原稿的图像由CCD209读取。
激光驱动器221是对激光发光部210进行驱动的装置,使激光发光部210发出相应于输出图像数据的激光。此激光照射到感光鼓211上,在感光鼓211上形成与激光相应的潜影。在此感光鼓211的潜影部分上由显影器212附着显影剂。在彩色机的情况下,比如,安装黄、品红、青绿、黑四种颜色的显影器。因此,在与激光照射开始同步的定时,从纸匣213及纸匣214、手动送纸盘227中的某一个送进记录纸而传送到转印部215,使附着在感光鼓211上的显影剂转印到记录纸上。附着有显影剂的记录纸传送到定影部216,由于定影部216的热和压力使显影剂在记录纸上定影。通过定影部216的记录纸由排出口217排出。
另外,在设定为双面记录时,在将记录纸传送到排出口217处之后,使排出口217的转动方向逆转,利用挡板218导入到再供纸传送通路219。因此,被导入到再供纸传送通路219的记录纸,在上述定时供给到转印部215。
此处,在图像形成装置装备有Z形折页单元226时,记录纸传送到Z形折页单元,依照来自操作部102的操作进行Z形折页。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准备有装订整理单元220时,将排出的记录纸整理,对记录纸进行分类,依照用户的指定分别由打孔机223进行记录纸的打孔,由装钉机224进行装钉。另外,在使用鞍式分页装订机225时,对记录纸的中央部进行装订,通过将其中央部折叠而将记录纸装订成册。
此外,在插页器222中,可以将预先打印的记录纸作为封面及插页进行供纸,并且由于不通过打印部的记录纸通路,可以不伤害用纸进行传送。不使用鞍式分页装订机225的作业,通过排纸口231排出到可动出口盘228、229的某一个。可动出口盘228、229,两者都可以上下移动,在输出到可动出口盘228时,可动出口盘228下降到排纸口231的位置。另外,使用鞍式分页装订机225的作业,通过排纸口232排出到书本出口盘230。
图4为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按键排列例的示图。如图4所示,操作部102,具备作为显示部的LCD316及机械的硬件键部。在图4中,301是电源开关,是控制对主体的通电的装置。302是预热键,用于预热模式的ON/OFF切换。303是复印A模式键,在从多个功能中选择复印A模式时使用。304是复印B模式键,在从多个功能中选择复印B模式时使用。另外,所谓复印A和复印B,分别是同样的复印功能,但为了在一个复印扫描读入结束时可以输入下一个复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户易于理解特意分成两个复印模式。
305是邮件存储箱键,在从多个功能中选择邮件存储箱模式时使用。所谓邮件存储箱功能,是对用户个人或每个部门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存储器中分配记录区域,将PDL数据及扫描的图像数据置于其中,用户可以在任意定时进行输出的功能。306是扩展键,在对PDL数据进行操作时使用。
另外,303~306,在调用显示在后述的LCD316上的各种功能画面时使用。利用显示在LCD316上的画面,用户可以看到分别执行的作业的情况。307是复印开始键,在指示复印开始时使用。308是停止键,是在中断或中止复印时使用的按键。309是复位键,用作在待机中返回标准模式的按键。
310是指导键,是在用户想要了解本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各功能的详细情况等时使用的按键。311是用户模式键,在用户变更系统的基本设定时使用。312是中断键,在某一作业执行中(比如,复印中)中断执行另一作业(比如,另一复印)时使用。313是十位数字键,在数值输入时使用。314是清除键,在清除数值时使用。315是ID键,在使用复制机时转移到ID的输入模式时使用。
LCD316,作为在液晶画面上组合触摸传感器的LCD触摸屏而发挥功能,针对各模式分别显示设定画面。于是,用户通过触摸在LCD316上绘出的按键等,可以进行各种详细的设定。另外,在LCD316中,还进行各种作业的动作情况显示等。317是显示网络的通信状态的指示灯。比如,通常点亮为绿色,在通信时为绿色闪烁,在发生网络错误时以红色进行点亮或闪烁。另外,并不限定于触摸屏形式的UI(用户界面),比如,如打印机驱动程序那样,也可以是通过鼠标操作等指点设备可以进行按键操作的结构。不管怎样,可以是可以兼具作为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功能的任务和作为输入各种用户的指示操作指示功能的任务的结构。
下面使用图12等对根据控制部108的显示控制在操作部102的LCD316上显示的各种操作画面例及基于通过该画面完成的用户操作的各种动作控制例进行说明。
图12为示出在图4所示的操作部102的LCD316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的示图。如图12所示,在LCD316上显示的显示画面1700上,主要具有3个显示构成要素的结构。
一个是具备用来使用户从包含复制模式、发送模式、传真模式、存储箱模式及扩展模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备的动作模式(也称为功能)之中选择所希望的动作模式的操作指示键(操作按钮)的功能选择部1201,一个是具备用来使用户在通过该功能选择部1201选择的动作模式中对成为处理对象的作业数据(图像数据)设定各种处理条件(比如,打印设定参数等)的操作指示键的处理条件设定部1202,并且还有一个是可以用来向用户通知确认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情况的各种状态信息(包含图像数据读入中、打印中等的动作情况信息、原稿卡纸、记录纸卡纸、装订针卡针等的各种出错信息、墨粉用光、无纸等各种警告信息等)的状态显示部120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这三个显示构成要素作为在LCD316上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内容。处理条件设定部1202进行显示控制以便显示相应于功能选择部1201所选择的模式的显示内容。功能选择部1201进行显示控制,以便即使是转移到另外的画面也可以发挥功能(比如,即使是转移到其他画面,在功能选择部1201所显示的操作画面中可以选择功能的结构)。状态显示部1203进行显示控制,以便无论是转移到哪一个画面都永远可以由用户确认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信息(比如,不管切换到哪一个画面,都使状态行1703显示在显示部)。
本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将来自扫描仪等的读取部103的作业数据(图像数据)通过硬盘等的图像存储器107在打印部104中进行打印的复印模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有将来自客户计算机300、400、其他数码复合机500、传真装置600等外部装置的作业数据通过硬盘等的图像存储器107在打印部104中进行打印的外部复印模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有可以将从读取部103输出的作业数据及从上述外部装置输出的作业数据存放/保持在硬盘等的图像存储器107内部的规定存储区域(存储箱区域)中,在将作业数据存储到该存储箱之后,由操作部102选择所希望的作业数据,在该时刻在打印部104中进行打印或由计算机接口部106进行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的存储箱模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至少具备包含两个动作模式的多个动作模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只具有其一个动作模式的单一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5为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存储器107的逻辑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照使用用途将硬盘等的图像存储器107内的记录区域在逻辑上分割为临时区域501和存储箱区域502使用。此处,临时区域501,比如,是为了变更图像数据的输出顺序,在多个部分输出中可以通过一次扫描进行输出的而将PDL扩展数据及来自扫描仪的图像数据予以临时记录的记录区域。
另一方面,整个存储箱区域502,是用于使用存储箱功能的记录区域,如图5所示,分割为更小的多个存储区域(存储箱)503~507。存储箱503~507,分配给各用户及公司等的各个部门。用户通过指定存储箱,可以将PDL作业或扫描作业等输入到各存储箱,可以实际上对存储箱中内容进行查看、变更设定及打印输出。
图6为示出在按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存储箱按键305时,在LCD316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示图。该画面是供用户选择存储箱的画面,在图6中,601显示存储箱的编号、存储箱名或该存储箱相对图像存储器107的整个存储箱区域502占据多大程度的容量等的各种信息。另外,602及603分别是上下滚动键,用来在登录的存储箱超过由符号601表示的各种显示的数目时使画面滚动。
在用户按下图6所示的显示在LCD316上的画面上的存储箱编号中的某一个时,就转移到图7所示的存储箱内画面,该用户可以访问各存储箱。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的LCD316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个例子。在图7中,701是在存储箱内存储的文件的列表,列表显示各文件的登录日期时刻及文件名等。比如,为了选择所希望的文件可按下该文件的文件名。因此,比如,当前正在选择的文件进行反转显示。另外,也可以是转换(toggle)动作,对一次选择的文件名再一次按下时,解除选择。
另外,702是表示所选择的文件的选择顺序的显示,在图7所示的画面例的情况下,以“文件名5”、“文件名1”及“文件名4”的顺序选择。此外,703是扫描键,在现在打开的存储箱中输入来自扫描仪的图像时使用,转移到未图示的扫描设定画面。704是打印键,在打印由701选择的文件时使用。
除此之外,705是设定变更键705,是用来变更所选择的文件的打印设定的按键。但是,设定变更键705,只在所选择的文件为一个时可以按下。另外,在设定变更键705的设定变更项目中有添加打印套数及打印模式。
另一方面,706是删除键706,在删除由701选择的文件时使用。另外,707是全选键,在全部选择显示在701中的文件时使用。另外,在利用该全选键707对文件进行全选时,选择顺序,比如,为在701中显示的顺序。或者,也可以在选择后进行指定。另外,708和709分别是上下滚动键,用来在登录的文件超过由701表示的文件数目时使画面701滚动。710是关闭键,在返回到图6所示的画面时使用。
图8A、图8B为用来说明使用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登录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另外,对存储箱的登录处理,有基于从主计算机109经网络输入的PDL数据的图像(以下称其为“PDL图像”)的登录和来自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的登录,分别示于图8A及图8B。
首先,在登录PDL图像时,用户在PC109上进行打印设定(步骤S801)。作为打印设定内容,比如,为套数、用纸尺寸、扩大缩小率、单面/双面、页输出顺序、分页输出、有无装钉等。之后,通过在PC109上设定存储箱编号,指定图像存储器107的存储箱区域502内的区域(步骤S802)。比如,在指定存储箱编号为“1”后,成为指定整个存储箱区域502内的存储箱区域503。另外,在指定存储箱编号“1”及“2”时,则整个存储箱区域502内的存储箱区域503、504被指定。
之后,在用户在PC109上给出打印指示后,在PC109上安装的驱动软件,将成为打印对象的编码数据变换为所谓的PDL数据,与在步骤S801中设定的打印设定参数一起,将PDL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入输出控制部105(步骤S803)。于是,将传送来的PDL数据扩展(光栅化)为图像数据(步骤S804)。
当在步骤S804中图像数据扩展完成后,扩展的图像数据顺序记录(存放)在图像存储器107的整个存储箱区域502中(步骤S805)。比如,在存储箱编号为“1”时,记录在存储箱区域503内,此时在步骤S801中设定的打印设定参数也记录在同一存储箱区域503中。另外,比如,在存储箱编号为“1”及“2”时,扩展的图像数据和打印设定参数记录在存储箱区域503、504内。在存储箱编号为“2”及“3”时,分别记录在存储箱区域504、505内。另外,关于指定多个存储箱编号时的图像数据和打印设定参数的记录处理的详细情况后述。
另一方面,在登录扫描图像时,首先,指定输入图像数据的存储箱编号(步骤S806)。之后,指定图像处理等的扫描设定(步骤S807)。此外,通过输出扫描开始指示,由读取部103读取原稿(步骤S808)。于是,将在步骤S808中所读取的图像存放于在步骤S806中指定的存储箱区域(步骤S809)。
下面,使用图9~图11对指定多个存储箱编号时的图像数据和打印设定参数的记录处理的详细情况予以说明。图9为示出在将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存放到存储箱区域之际的记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图。在图9中,在图6所示的存储箱区域1内记录文档A和文档B,在存储箱区域2内记录文档C,而在存储箱区域3内记录文档D。
图9所示的文档A至文档D分别表示文档信息。另外,在各文档信息中,包含图像数据文件(图像(实体))和作业信息(作业信息(实体))。在作业信息中,比如,存放打印套数及装钉等装订整理信息、该文档包含的页数、双面信息等,关于整个文档的打印属性、各页的分辨率及用纸尺寸、像素数等有关纸页的打印属性。
此处,对在图9所示的状态的存储箱区域中,在作为新文档的记录目的地指定存储箱区域1~3后的多个作业输入后各存储箱区域的状态进行说明。图10为示出在图9所示的状态的存储箱区域中在各个存储箱区域中存放有关新文档的图像数据和作业信息之际的记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在图10中,通过多个存储箱指定作业从主计算机109输入的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首先,在存储箱区域1内作为文档E进行记录。另外,存储箱区域2,作为文档F,记录针对在存储箱区域1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和在存储箱区域1中记录的作业信息的拷贝。此外,在存储箱区域3内作为文档G,记录针对在存储箱区域1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和在存储箱区域1中记录的作业信息的拷贝。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于成为大数据量的图像数据,改成为不制作其拷贝而记录快捷方式,成为可以高效率使用存储器的记录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之所以对作业信息不使用快捷方式而通过复制记录到存储箱区域,是因为可以利用图7所示的设定变更键705使用可操作的设定变更功能之故。就是说,是由于在设定变更功能中,包含在作业信息中的输出套数的变更及装订整理设定的添加是可能的;而且即使图像是同一个,但有必要针对各文档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处理该图像的不同的作业信息。
图11为用来说明在图8A及图8B的步骤S805中指定多个存储箱作为新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的记录目的地时的详细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取得在记录从主计算机109给出的新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的多个记录目的地的列表的起始处所登录的存储箱区域(步骤S1101)。于是,将该新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记录到取得的存储箱区域中(步骤S1102)。之后,判断在记录目的地的列表中是否存在未记录的存储箱区域(步骤S1103)。其结果,在存在未记录的存储箱区域时(是),就进入到步骤S1104,而在不存在未记录的存储箱区域时(否),就结束。
在步骤S1104中,从剩余的记录目的地列表中取得一个未记录的存储箱区域。之后,生成在步骤S1102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并记录到所取得的存储箱区域(步骤S1105)。此外,生成在步骤S1102中记录的作业信息的拷贝并记录到上述存储箱区域(步骤S1106),之后返回到步骤S1103。由此,对于图像数据及其作业信息记录目的地在指定了多个存储箱时进行图像数据和作业信息的记录。
这样,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在对同一图像数据给出多个作业信息时,将用来执行该图像数据的处理的作业信息分别记录到各个存储箱区域,图像数据本身在某一个存储箱中记录其原件,在另外的存储箱中记录图像数据原件的快捷方式。所以对需要同一图像数据的存储箱不需要重复记录同一图像数据,从而可以高效率地使用必须用来记录重复图像数据的硬盘等等。
下面,对于包含图9~图11的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进行具体补充说明。特别是,对于如下情况,即,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本图像形成装置100和对该装置100发送成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数据发送源的数据发生装置,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箱功能上,使用怎样的用户界面执行怎样的动作,举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就是说,对包含这些处理装置及数据发生装置的本实施方式的整个数据处理系统的动作控制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成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生源的数据发生装置的具体例,是图1的计算机200、300、400、其它的设备500、600等。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本身具备的读取部103自身也是数据发生源,相当于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其原因是读取部1也是生成图像数据且向打印部104发送数据的装置。加之,是因为作为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的操作部102也设置在读取部1的框体上之故。但是,如果是可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揭示的各种控制的系统结构、装置结构的话,也可以是任何系统/装置结构。
下面使用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驱动程序的下载结束的客户计算机300(以下称之为主机300)进行说明。另外,该装置100的打印驱动程序的下载方法,比如,有经因特网从主页下载数据的方法和将CD-ROM等存储媒体置于主机300本身中从该存储媒体下载数据的方法等。
首先,比如,在主机300中启动文档生成软件等的应用程序。结果,使成为处理对象的文档数据的文件在主机300的操作部具备的显示部(显示器)上打开。
之后,使用主机300具备的操作指示单元(比如,主机300的键盘及鼠标等点击设备),完成由主机300的用户进行的规定的键操作。接受此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使图13的画面1300显示在主机300的该显示部上。图13的用户界面画面,是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此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画面1300上的模式选择键1301,由主机300的控制部控制主机300,以便可以由用户选择应该由本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的动作模式。
比如,响应主机300的用户使用鼠标点击按键1301,主机300的控制部使如图14那样的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执行。
下面,比如,假设用户通过模式选择栏1301选择“打印模式”,按下确认键1302。在这种情况下,主机300的控制部经网络700,将(1)打印数据(在此例中为文档数据)、(2)打印条件等的作业信息、(3)打印模式执行命令等作为应该由图像形成装置100处理的作业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
另一方面,由接口部106接收该作业的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为了执行与来自主机300的指示相应的动作,由控制部108进行控制。具体言之,从主机300指示“打印模式”作为动作模式。所以,控制部108,通过图像存储器107的硬盘,按照原样,由打印部104,根据经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设定的打印条件,对该作业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经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模式选择栏1301,由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可选择地对从数据发生装置输入的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动作模式进行控制。另外除打印模式之外,还可选择性地控制安全打印模式、超越打印模式等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作为用户界面单元的一例的上述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模式选择栏1301由用户可选择地控制“保存模式”。
比如,假设经图14所示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0的模式选择栏1301由用户选择“保存模式”,按下确认键1302。接受此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使图15所示的对话画面显示在主机300的该显示部上。在对话画面中,提示在保存模式中用户应该进行的操作的指导及确认。于是,响应主机300的用户按下按键1501,主机300的控制部使图16所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
图16的画面1600,是在主机300中由用户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选择保存模式时,主机300的控制部使主机300显示的画面。
画面1600是可由主机300的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图像存储器107内部的硬盘中存在的多个存储箱(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0个存储箱)之中选择哪一个存储箱中保存来自该主机300成为发送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其结构为通过该画面1600,比如,用户可以在作为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机300中执行以下的操作。
(1)可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画面1600的名称记入栏1601输入来自主机300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中的作业的数据(打印数据)的名称。此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原封不动地利用由主机300的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的文件名,还是变更文件名并通过该画面进行键盘输入。
(2)在将应该从主机300发送的作业的数据保存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硬盘内的存储箱中时,可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来选择在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哪一个存储箱中保存该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数据。
对上述(2)进行详细说明。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中,执行作业的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备的多个存储箱的一览表显示。在列表1602的一览表显示中,显示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存储箱的存储箱编号和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由用户预先业已登录的存储箱名,使用户可以识别。另外,该信息,比如,反映从当前选择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从装置100经网络获得的信息。在该列表1602中,比如,表示在存储箱编号1中登录有“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名1”的名称。另外,存储箱名,当然也可以未登录而被利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只选择一个应该保存作业的数据的存储箱的情况下,由主机300的控制部控制主机300以便能和选择多个的情况的两种操作相对应。
首先,利用图9及图17对于前者进行说明。下面,举出将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数据保存到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硬盘中设置的多个存储箱(比如,100个存储箱)之中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例子。
比如,在将由在主机300中生成的由6页构成的文档C的数据利用原文件名保存到存储箱2时,首先,主机300的用户,利用鼠标操作在画面1600的名称记入栏1601中选中“使用文件名”。接受此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如图17所示,将该文档C的文件名设置于名称记入栏1601中。之后,通过主机300的用户的键操作,通过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选择存储箱编号2。响应该存储箱的该选择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对主机300的显示部进行控制,以便在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中反映该选择状况。图17的显示状态,示出的是当前仅选择一个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状态。
以上,在对主机300的由用户进行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系列的处理条件的设定结束的状态下,主机300的控制部接受按下画面1600的确认键1701,返回到图13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0。
于是,响应由主机300的用户按下画面1300的确认键1302,从主机300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发送该作业的数据。具体言之,是(1)文档C的图像数据本身(6页大小的打印数据)、(2)该文档C的数据处理条件(比如,包含用纸尺寸为“A3尺寸”、输出套数为“3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分页”、“双面打印设定”等各种打印处理条件)等作业信息、(3)用来将表示“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是保存模式并且应该保存该数据的存储箱为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内容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的命令数据。
在完成这种一系列的设定之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从主机300输入的作业数据时,控制部108,基于来自包含于上述作业数据中的各种主机的指示,比如,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本图像形成装置100。
(1)将从主机300接收的文档数据C(6页大小)的实体图像数据以及作业信息关联起来保存到为了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硬盘107内部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而分配的存储区域(图5的存储箱区域504)之中。另外,在该时刻的存储箱2的存储区域504的数据积累情况,比如,是如图9的状态。
(2)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单元(包含图4的操作部102及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可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执行对保存在上述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中的上述作业数据的各种操作。
就上述(2)举出具体示例。比如,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02的显示部316上显示的图12的画面中,在由用户按下“存储箱”按键后,接受此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使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部316上。于是,在由用户在存储箱选择列表601中选择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后,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使图18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显示在显示部316上。
此画面1800,是用于使用户可以执行在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中由用户选择的存储箱的数据的各种操作的用户界面。通过该画面1800,比如,可以通过原稿读入键1802受理用来对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此处为存储箱2)存放数据的用户指示。另外,可以从用户受理使在与该存储箱相关联的状态中保存在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2中的数据由打印部104进行打印的指示以及对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送的指示等各种指示。
另外,所谓在与该存储箱相关联的状态中业已保存在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2中的数据,不只是保存在该存储箱本身中的实际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包含虽然在该存储箱中不存在、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快捷方式功能可以从本装置100的硬盘107读出的存放在其他存储箱的存储箱区域中的实体图像数据。
在图18的示例中,因为在图6的画面中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是由用户选择的,控制部108,将用于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显示在显示部31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可以由用户通过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选择应该输出的文档数据。并且,进行控制以便以列表形式显示可以选择的候选。除此之外,进行控制来显示由用户可以识别何种文档存放在选择对象的存储箱中的信息。比如,在该示例中,如在图13~图17中所述,根据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发出的指示,由控制部108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来显示文档C的名称信息、该作业的用纸尺寸信息、页数、向该存储箱存储的日期时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由显示部316显示用来使用户可以识别当前在阅览中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中正在显示信息的该文档数据的实际的实体图像数据是保存在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中,还是保存在其他的存储箱中。比如,控制部108,使文档选择列表1801上的文档名的显示区域附近显示为“实图像有”。
这样,控制部108,将用来使用户可以识别文档C这样的名称的文档数据的实体图像数据保存到与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编号2相对应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中的识别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16上。并且,控制部108,还显示用户可以用来识别该文档在10月8日12时保存到该存储箱一事的信息。并且,还显示用户可以用来识别该文档是由A3尺寸的6页构成的文档一事的信息。
接着,用户通过图18的画面1800上的列表1801来选择文档C。具体言之,因为显示部316是液晶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用手指触摸来选择列表上的文档C的显示列。接受此操作的控制部108,使该画面转移到图19这样的显示状态。图19为在图18的画面中由用户选择所希望的文档时的显示状态。
如图19所示,控制部108,依照由用户通过列表1801选择文档,使显示状态变化,以便可以由用户识别选择了何种文档。
另外,控制部108,依照在列表1801由用户对文档的选择,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的显示区域的下部,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对于该选择的文档的各种指示的显示键。
比如,如图19所示,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用来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中选择的文档的指示的详细信息键1901。另外,还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用来从硬盘107删除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中选择的文档数据的指示的删除键1902。另外,还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用来使打印部104执行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中选择的文档数据的打印处理的指示的打印键1903。另外,还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用来由接口部106执行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中选择的文档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指示的发送键1904。另外,还显示可以由用户输入的用来执行在画面1800的列表1801中选择的文档数据的编辑处理及预览显示的指示的编辑键1905。
于是,比如,在图19的画面状态中,假设用户按下打印键1903。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使图20的画面2000显示在显示部316上。图20的画面2000,是在打印部104执行用户通过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的列表1801选择的文档的打印处理之际在显示部316上显示的打印设定画面。
控制部108,进行显示控制,以便从存储箱区域参照对于借助列表1801所选择的文档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作业信息),在该画面2000上反映该参数。
比如,当前选择对象的文档C这样的由6页构成的文档,是除了通过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在设定用纸尺寸为“A3尺寸”、输出套数为“3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分页”、双面打印设定等各种打印处理条件之外,从主机300在保存模式中输入到该存储箱2的文档。因此,将这些各种参数在图20的画面的显示区域2001中反映显示。
除此之外,控制部108,在画面2000上,显示用来使用户可以对选择对象的文档业已设定的处理条件(在此示例中为用纸尺寸为“A3尺寸”、输出套数为“3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分页”、双面打印设定)进行变更用的显示键。作为该示例,如图20所示,在画面2000的区域2001中显示“用纸选择”键、“分页器”键及“双面打印”设定键等等。另外,实际上,在画面2000上还显示用于可以从用户受理使打印部104开始打印处理的指示的打印开始键2002。
于是,在完成对上述选择的文档的处理条件的设定变更,在用户按下打印开始键2002时,控制部108,以通过画面2000变更设定后的处理条件,执行当前选择对象的文档C的打印处理。另一方面,在用户不对上述选择的文档的处理条件的设定进行变更时,在用户按下打印开始键2002时,控制部108,原封不动地以预先业已设定的处理条件(在此示例中为用纸尺寸为“A3尺寸”、输出套数为“3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分页”、双面打印设定),由打印部104执行现在选择对象的文档C的打印处理。
另外,该文档C的实际的实体图像数据,存放于与硬盘107内的该存储箱编号2相对应的存储箱存储区域504中。并且,用于该文档F的作业信息(包含上述各种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文档名数据、存储箱存放日期时刻及页数信息)也与该文档C的图像数据相关联地登录到该存储箱区域504。控制部108,响应上述用户的操作,从硬盘107的上述存储箱区域504中读出上述文档C的实体图像数据及作业信息,基于通过上述操作部102所输入的来自用户的指示,使本装置执行该文档C的处理。
以上的图13~图20的说明,只是对于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00(与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例相当)具备的硬盘107内部设置的多个存储箱中的一个存储箱,通过主计算机300(与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相当)的用户界面,由主机300的用户进行选择之后,从主机300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进行作业数据输入时执行的控制。这样的一系列存储箱操作,对于其他存储箱也同样可以提供。
比如,在主计算机(300或400等)中,由用户选择文档A这样的文档。并且,可以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动作模式选择栏1301选择“保存模式”。并且,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存储箱选择画面1600,可以选择一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1”。并且,可以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设定用于该文档A的各种处理条件。并且,假设按下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确认键1302,从主机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发送该作业的数据。
此时,控制部108,使该文档A的数据(实体图像数据)和对该文档A设置的作业信息(包含页数等的图像数据固有的信息及由用户对图像数据设定的打印处理条件等)保存到与硬盘107的存储箱编号1相对应的存储箱区域503中。于是,当用户通过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02的显示部316上显示的图6的画面选择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可使用于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显示,并执行与在图18~图20中说明的各种处理同样的处理。
比如,在主计算机(300或400等)中,由用户选择文档D这样的文档。并且,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动作模式选择栏1301选择“保存模式”。并且,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存储箱选择画面1600选择一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3”。并且,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设定用于该文档D的各种处理条件。此外,假设按下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确认键1302,将该作业的数据从主机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
此时,控制部108,使该文档D的数据(实体图像数据)和对该文档D设置的作业信息(包含页数等的图像数据固有的信息及由用户对图像数据设定的打印处理条件等)保存到与硬盘107的存储箱编号3相对应的存储箱区域505中。于是,当用户通过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02的显示部316上显示的图6的画面选择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可显示用于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并执行与在图18~图20中说明的各种处理同样的处理。
通过可进行以上操作的控制,成为如图9所示的数据结构。
于是,如上述示例所示,设通过主机300的用户界面,作为应该保存处理对象的作业数据的存储箱,由用户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只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通过自身装置的操作部102,以用户操作该存储箱为条件,容许执行该作业的数据的处理。如果是图18的示例,文档C的图像数据,只在通过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由用户选择操作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情况下,容许由自身装置100执行打印处理、删除处理、编辑处理及发送处理等各种处理。换言之,假设在用户通过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其它的存储箱时,由用户执行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选择操作以外的操作。此时,控制部108,禁止执行对上述文档C的图像数据的处理。
利用图9进行说明,对于在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保存的文档A的作业的数据及文档B的作业的数据,在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选择存储箱编号1时,容许执行各种处理。另一方面,在选择存储箱1以外的存储箱时,禁止对文档A的作业的数据及文档B的作业的数据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在保存在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的文档D的作业的数据,由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选择存储箱编号3时,容许执行各种处理。另一方面,在选择存储箱3以外的存储箱时,禁止对文档D的作业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以可以执行以上这样的一系列控制的结构为前提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上述的存储箱功能提供如下的一系列的控制。
在图17的示例中,通过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只选择一个存储箱。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控制,由用户通过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大于等于两个成为保存目的地的存储箱。下面举出具体例进行说明。
比如,利用原文件名,将由主机300生成的由4页构成的文档E的数据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1、存储箱2以及存储箱3等三个存储箱中时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主机300的用户,启动文档E的应用程序,并且利用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1300的模式选择栏1301选择“保存模式”。接受此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使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参照图13→图14→图15→图16的主机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一系列的显示转移控制)。
然后,参照图16,主机300的用户,通过鼠标操作在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名称记入栏1601中选中“使用文件名”。并且,设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选择“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接着,选择“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最后,选择“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响应这一系列的用户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对于使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显示内容成为与该用户操作连动的显示内容的主机300的显示部进行控制。这一示例示于图21。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户可识别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硬盘107内的存储箱1(存储箱503)、2(存储箱504)、3(存储箱504)三个存储箱作为文档E的这样的文件名的文档数据的保存目的地。这种显示控制由主机300的控制部对主机300的显示部执行。
另外,在列表1602中选择多个存储箱时,通过将指针与所希望的存储箱所对应的显示行重合并利用鼠标进行点击,可以在列表1602上每次各选择一个保存目的地存储箱。此处,主机300的控制部,对列表1602的显示内容进行控制,以便既可以监视所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选择顺序,又可以使用户能够识别该选择顺序。在图21的示例中,执行显示控制,以便可以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识别第一个选择“存储箱1”、第二个选择“存储箱2”,第三个选择“存储箱3”。
于是,主机300的用户,如上所述,在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结束三个存储箱的选择后,当按下确认键1701后,返回到打印驱动程序的基本画面。
另外,此时,通过控制可以使由该4页构成的文档E的作业的处理条件也一起设定。此处,设通过打印驱动程序1300,设定用纸尺寸为“A4尺寸”、输出套数为“5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订书钉分页”、单面打印等打印处理条件。
以上,设对成为处理对象的文档E的作业的一系列的设定操作由用户全部完成,按下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确认键1302。接受此操作,主机300的控制部,从主机300的用户接受对该文档E的数据发送命令,从主机300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发送该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
具体言之,是(1)文档E的图像数据本身(4页大小的打印数据)、(2)该文档E的数据处理条件(比如,包含用纸尺寸为“A4尺寸”、输出套数为“5套”、装订整理的设定为“装钉”、单面打印设定等各种打印处理条件)等作业信息、(3)用来将表示“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是保存模式,并且应该保存该数据的存储箱为存储箱编号1、2、3共三个存储箱”的内容通知给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的命令数据。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关于来自主机300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时,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基于包含在上述作业数据中的各种发自主机的指示,通过以下的方式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
(1-1)将从主机300接收的文档数据E(4页大小)的实体图像数据及作业信息(实体)关联起来保存到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硬盘107内部的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分配的存储区域(图5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另外,此作业信息,包含用纸尺寸为“A4尺寸”、“5套”、“装钉”、“单面打印设定”等用于文档E的各种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
(1-2)另外还有,作为可以将文档数据E(4页大小)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读出执行的命令的命令数据,将完成“对文档E的图像实体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在图10的示例中,定义为文档F)保存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为硬盘107内部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分配的存储区域(图5的存储箱区域504)中。不过,上述作业信息的实体数据保存在存储箱2中。
(1-3)另外还有,作为可以将文档数据E(4页大小)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读出执行的命令的命令数据,将完成“对文档E的图像实体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在图10的示例中,定义为文档G)保存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为硬盘107内部的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分配的存储区域(图5的存储箱区域505)中。不过,上述作业信息的实体数据保存在存储箱3中。
通过上述的(1-1)~(1-3)的处理,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2的数据结构从图9的状态变成图10的状态。
(2-1)为了可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对于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和用于文档E的作业信息(实体)保存到上述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3)的上述作业数据执行各种操作,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单元(包含图4的操作部102以及显示部316)进行控制。
(2-2)另外还有,为了可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对于将“完成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定义为文档F)”和用于文档E的作业信息(实体)保存到上述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的上述作业数据执行各种操作,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单元(包含图4的操作部102以及显示部316)进行控制。
(2-3)另外还有,为了可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2,对于将“完成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定义为文档G)”和用于文档E的作业信息(实体)保存到上述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5)的上述作业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单元(包含图4的操作部102以及显示部316)进行控制。
由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基于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来自上述主机300的图21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设定的指示,由本图像形成装置108全部并行(同时)执行以上的(1-1)~(1-3)的存储控制处理及(2-1)~(2-3)的操作控制处理合计6个处理。
就是说,是将同一文档数据(在此示例中是文档E)同时保存到多个存储箱(在此示例中是存储箱1、2、3)时的控制顺序。这也称为多存储箱同时存储模式。另外,使用图17将上述的控制顺序(作为保存目的地所选择的存储箱为一个时的顺序)也称为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箱功能中,具备两个可选择执行的模式,进行控制以可以执行与通过数据发生装置(比如,主机300)的用户界面执行的由用户进行的存储箱设定操作相对应的模式。
另外,上述的(1-1)的处理,是由图11的步骤S1101、1102的处理进行的处理。(1-2)、(1-3)的处理,是由图11的步骤S1103~1106的处理进行的处理。
下面对(2-1)的操作控制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通过图21的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3个存储箱。此时,第一个选择的存储箱是存储箱编号1。在由用户将此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的数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执行输出处理时,采取以下的控制。另外,各存储箱的数据的积累情况,为图10的状态。
对应于用户按下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图12的画面的存储箱键,控制部108,使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显示在显示部316上。于是,对应于由用户通过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控制部108,使显示部316显示用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该示例为图22。
如图10所示,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中存放三个作业,它们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分别全部保存在该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3)中。因此,控制部108,在显示部316上执行与该存储箱的作业的积累情况相应的显示。如图22所示,显示存在文档A、文档B、文档E合计三个文档作为保存在该存储箱1中的文档。此外,对该三个文档各自的信息(用纸尺寸、页数信息及存放日时信息),执行用于可由操作存储箱1的用户识别的显示。此外,这些全部都被执行“实图像有”这样的显示以便可以由用户识别出实际的实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
另外,在由用户在列表1801A上选择作业之前,由控制部108控制显示部316使画面1800A的键1901A~1905A成为灰变显示状态。结果,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使无法接受用户对该键1901A~1905A的各键产生的输入指示。然后,通过用于图22的存储箱1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A,由用户选择所希望的文档,以使各种操作键1901A~1905A在画面1800A上有效显示。这样,在完成文档的选择之后,进行控制以可以通过该键1901A~1905受理用户的各种指示。
就是说,控制部108,在对存储箱1进行操作时,也与图19及图20的示例一样,在由用户通过列表1801A选择所希望的文档之后,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可执行用户从存储箱1之中选择的所希望的文档的各种处理(详细信息显示处理、删除处理、打印处理、发送处理、编辑处理、预览处理等)。
比如,响应由用户通过用于存储箱1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选择文档E,由用户按下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的打印键1903A。在此情况下,控制部108,从硬盘107将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从与现在操作对象的存储箱1相对应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使打印部104打印。
下面对上述的(2-2)的操作控制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通过图21的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三个存储箱作为文档E的文档的保存目的地。此时,第二个选择的存储箱是存储箱编号2。在由用户将此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数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执行输出处理时,采取以下的控制。另外,各存储箱1~3的数据的积累情况,为图10的状态。
响应用户按下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图12的画面的存储箱键,控制部108,使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然后,响应用户通过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控制部108,使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部316上。该示例为图23。
如图10所示,在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中存放两个作业。其中,文档C在该存储箱中保存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然而,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在该存储箱中不存在。文档F是由控制部108定义为“完成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的数据。但是,用于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的作业信息的实体数据保存在该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中。该作业信息是利用文档F的快捷方式功能从硬盘107读出作为读取对象的文档E的信息。比如,文档E的书目信息(文档名、页数及存储箱存放日时数据)、文档E的处理条件数据(用纸尺寸“A4尺寸”、输出套数“5套”、装订整理设定“装钉”、“单面打印设定”等、用于文档E的在主机300中设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等等。
控制部108,在显示部316上执行与此存储箱2的作业的积累情况相应的显示。如图23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B所示,执行表示作为保存在存储箱2中的文档存在文档C、文档F(但是,无实图像)合计两个文档。并且,对该两个文档的各自的信息(用纸尺寸、页数信息及存放日期时刻信息),执行用于可由操作存储箱2的用户识别的显示。此外,在列表1801A上执行“实图像有”这样的显示以便可以由用户识别对于文档C在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保存有实际的实图像数据。另外,对文档F,在列表1801A上显示“实图像无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这样的文字信息以便可以由用户识别文档F在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没有保存实际的实图像数据及完成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另外还通过控制来显示可使该内容更明确的与保存实图像的文档C的图标显示形式不同的快捷方式图标2201。
另外,用于操作存储箱2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键1901B~1905B,在由用户在列表1801B中选择作业之前,通过控制成为灰变显示状态,以使无法受理用户对于这些键产生的输入指示。于是,通过用于图23的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B,响应由用户选择了所希望的文档,使各种操作键1901B~1905B在同一画面1800B上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结果,容许从用户接受各种指示。
比如,用户通过操作图23的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B选择文档F(用于完成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的管理数据)。于是,控制部108,响应该文档F的选择操作,通过控制显示部316使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显示状态从图23的状态转移到图24的所示的显示状态。如图24所示,使文档F是选择状态的显示反映在列表1801B上。另外,使应该可以受理用户对于存储箱2的数据的各种操作的各种键1901B~1905B全部成为有效状态。于是,进行控制以通过该键1901B~1905B可以从用户受理各种指示。结果,控制部108,与前相同,对于用户从存储箱2中选择的所希望的文档由本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可执行的方式控制与该用户所要求的处理内容相对应的处理。
比如,响应用户按下详细信息键1901B,可使与上述文档F相链接的实体图像数据,即文档E的作业信息的详细信息(文档E的打印条件等),得以显示。如果按下键1903B,就执行作为链接到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的打印处理。如果按下键1904B,就执行作为链接到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的发送处理。
另外,比如,在按下该键1905B时,控制部108,从存储箱1的区域503读出与该文档F相链接的实体图像数据即文档E的数据,并在显示部316上执行该数据的预览。此例示于图27中。如图27所示,即使是在执行预览功能时,为了用户可以识别利用快捷方式功能读出的图像数据是否在显示部316上得到预览,显示“正在利用快捷方式进行预览”的消息。这样,如果按下键1905B,就可以执行与该文档F相链接的实体图像数据即文档E的数据的编辑处理及预览处理。
另外,如果按下删除键1902B,就控制涉及该文档F的删除处理。另外,在选择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即文档F时的删除处理与上述示例不同,详细内容后述。
下面对选择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文档时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比如,图24的状态,是通过用于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部316上显示的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选择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的状态。
如图24所示,在进行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操作由用户选择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之后,比如,假设由该用户按下同一画面1800B上的有效显示的打印键1903B。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使图25所示的设定画面2000A显示在显示部316上。
图25的设定画面2000A,是为了响应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的用户选择,可由用户确定对于作为从硬盘107读出的成为对象的文档数据(即保存在存储箱区域503中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的电子数据)的处置的用户界面画面。
控制部108,在使画面2000A显示在显示部316上时,从硬盘107读出与通过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081B选择的文档数据相对应的作业信息。
另外,成为处理对象的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文档E),保存在与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2不同的存储箱1(存储箱区域503)中。不过,用于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文档E)的作业信息,保存在该存储箱2(存储箱区域504)中。因此,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从存储箱区域504中读出该作业信息,并把该作业信息反映在画面2000A上。
在该画面2000A的显示区域2001A中,对该文档数据执行用于使用户确认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的显示。就是说,由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设定的用于文档E的打印条件,包含用纸尺寸为“A4尺寸”、输出套数为“5套”、装订整理设定为“装钉”、“单面打印设定”等各种一系列的处理条件参数。控制部108,把该作业信息从上述存储箱区域504中读出并进行参照而反映在画面2000A上。结果,可以获得由操作操作部102的用户确认对于此选择对象的文档业已设定完的处理条件是什么处理条件的效果。
另外,控制部108,还可以在显示部316上执行用于可由用户通过画面2000A设定变更预先对该文档设定的处理条件的显示。比如,用户通过选择画面2000A的“用纸选择键”,可以显示未图示的用纸设定画面。于是,通过该用纸设定画面可由用户执行用纸的设定变更。另外,响应操作部102的十位数字键313的用户操作,也可以执行该文档的输出套数的设定变更。另外,通过用户操作该画面2001A的“分页”键,也可以执行对该文档的装订整理的设定变更。另外,比如,响应用户对同一画面2001A的“双面打印”键的操作,以可由用户确定该文档是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的方式进行控制。
结果,比如,设用户通过画面2001A对于利用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读出的文档E的打印条件进行下面的操作。比如,用纸尺寸的设定维持预先设定的条件原“A4尺寸”。输出套数的设定从“5套”变更为“3套”。装订整理设定的设定从“装钉”变更为“分页”。于是,控制部108控制显示部316以便接受该用户设定变更,使该设定变更后的参数反映在画面2001A上。控制部108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基于来自用户的设定变更指示,使画面2001A的显示内容成为图26这样的显示内容。
设在通过上述各种用户界面,完成由用户进行的一系列的存储箱操作之后,由用户按下图25的打印设定画面2000A的打印开始键2002A。于是,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从存储箱区域502,将在图24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由用户选择的文档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中读出。于是,通过图25的打印设定画面2000A的区域2001A,基于由用户设定的一系列的处理条件,由打印部104执行读出的该作业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另外,此时,控制部108,比如,进行如下的处理。
(1)进行由用户进行的操作对象存储箱的确认处理。在此示例中,基于通过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由用户执行的存储箱选择操作,判断为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是选择对象的存储箱。
(2)进行由用户进行的选择对象的文档的确认处理。在此示例中,基于通过图24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801A由用户执行的文档选择操作,判断为文档F是选择对象的数据。
(3)进行从硬盘107中读出选择对象的文档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比如,基于与管理在上述图11的处理中使用的记录目的地列表的信息及图10所示的存储箱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管理表的信息等的存储箱数据有关的登录信息,确认在作为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的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作为处理对象的文档的实体图像数据。此处,判断为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在作为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不存在,文档F是由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定义的数据。于是,判断保存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是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3)。
这样,控制部108,基于由用户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A选择的文档F是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数据的读出控制。具体言之,进行控制,以便将利用由用户通过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选择的文档F的快捷方式功能关联起来的文档E作为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硬盘107内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
于是,控制部108,基于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操作在显示部316上显示的打印设定画面2000A由用户设定的打印处理条件,由打印部2执行从硬盘107的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的文档E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
比如,对文档E业已预先设定完的打印条件(在图25的UI中反映的在主机300中业已设定完的参数),如图26所示,由用户变更设定。并且,假设用户按下画面2000A上的打印开始键2002A。此时,控制部108对打印部104进行控制,使文档E的图像数据(由4页构成的文档数据)以用纸尺寸为A4原样的方式,输出套数为1套,并且,执行双面打印,并且,作为装订整理处理执行分页处理。另一方面,假设对于业已对文档E预先设定完的打印条件不进行变更设定(在图25的UI中反映的在主机300中业已设定完的原参数),由用户按下画面2000A上的打印开始键2002A。此时,控制部108,通过对打印部104进行控制,使用纸尺寸为A4尺寸,输出套数为5套,并且,不执行双面打印而执行单面打印,并且,作为装订整理处理执行装钉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作为选择对象的存储箱(在上述示例中为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中选择的数据是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时(在上述示例中为文档F),将利用该快捷方式功能关联的其他存储箱的实体图像数据(在上述示例中为存放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中的文档E)输出的方式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在将利用该快捷方式功能成为输出对象的数据(在上述示例中,依照存储箱2的设定画面中的文档F的用户选择而输出的存储在存储箱1中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的图像数据)实际输出之际,可以原封不动地利用对该数据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来控制本装置100。比如,在上述示例中,进行控制,以便以在图25的打印设定画面2000A中反映的处理条件,按照原样打印文档E。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即使是同时存放在多个存储箱中的文档,也可以针对各存储箱中的每一个分别以进行存储箱操作的用户本身所希望的处理条件进行输出。
比如,在存储箱1的用户进行操作时,通过用于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比如,图22的画面1800A),可以以存储箱1的用户所希望的处理条件,对实图像数据(文档E)进行打印。另一方面,在存储箱2的用户进行操作时,通过用于存储箱2的操作画面(比如,图24的画面1800B),可以以存储箱2的用户所希望的处理条件,对实图像数据(文档E)进行打印。
另外,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根据上述多个同时存放模式对从主机300同时分配的其他存储箱进行操作时,由控制部108以可以执行与上述存储箱的操作同样的操作的方式进行控制。该说明,是上述(2-3)的操作控制的具体示例。
比如,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5)的数据积累情况,在文档E的作业从主机300输入之前,是图9那样的数据存储结构。就是说,是只存储文档D的实体图像数据及用于文档D的作业信息的状态。之后,通过图21的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从主机300发出指示,以便使文档E不仅输入到存储箱1和存储箱2,也输入到存储箱3。于是,控制部108,接受到该指示后,对硬盘107进行控制,使完成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也保存在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中(存储箱区域505)。
结果,在利用本装置100从主机300接收到文档E的作业之后的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5)的数据积累情况,变化为图10所示的数据存储结构。就是说,在文档D以外,将完成作为文档G定义的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虚拟的数据和用于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的实体数据保存到存储箱3中。
之后,设由用户通过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存储箱3。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比如,使图28这样的用于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显示在显示部316上。
对于图28这样的画面显示,由控制部108的显示控制来执行。比如,对于在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3(存储箱区域505)中存放着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D,在列表1800C上,显示为“实图像有”。另一方面,对于在存储箱3中不存放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G,在列表1800C上,执行“实图像无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这样的显示。此外还有,与存储箱2的文档F一样,显示快捷方式图标2201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可以由用户对存储箱内的文档进行多个选择,将所选择的多个文档汇总,从硬盘107中读出并连续输出的连续打印机能。比如,设通过该存储箱3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的列表1801C选择了文档D、文档G两个文档。于是,控制部108,如图29所示,使在同一画面1800C上的键1901C~1905C的各种键成为有效显示状态。另外,如图29所示,在列表1800C的左侧,显示用户进行多个文档选择之际的这些文档的选择顺序。
之后,假设通过由用户按下同一画面1800C的打印键1903C接受了打印执行指示。于是,控制部108,参照用于管理图10的数据管理结构的管理表等及在图11的处理中使用的记录目的地列表的信息。其结果,比如,控制部108,判断为文档D保存在该存储箱3中。另一方面,判断为文档G,在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3中不存在实体图像数据,是用于读出在存储箱1中存放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
另外,控制部108,还对连续打印多个文档时的打印顺序进行控制。比如,如图29所示,在由用户在列表1801C中选择多个文档之际,进行控制以便以与该用户的文档的选择顺序相同的顺序连续汇总该选择的多个文档进行打印。在图29的示例中,第一个选择文档D、第二个选择文档G。因此,控制部108,第一个打印文档D,第二个打印文档F。以这种顺序将这些文档连续汇总进行打印。
因此,首先,从作为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读出在列表1800C中第一个选择的文档D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由3页构成的作业),由打印部104打印该数据。其次,从与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3不同的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与列表1800C中第二个选择的文档G链接扩展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即文档E(由4页构成的作业),由打印部104打印该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可连续打印由用户通过存储箱所选择的多个文档。而且,还安装有将在作为选择对象的存储箱中保存着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和在其他存储箱中保存着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一齐汇总进行连续打印的功能。另外,关于各文档的打印条件,既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进行打印,也可以在变更设定之后,进行连续打印。不管怎样,在这种时候,由控制部108以可以利用保存在存储箱3中的文档D和文档E的各作业的作业信息的方式进行控制。
下面对涉及作业信息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控制部108控制本装置100,以便可以响应通过另外的存储箱的用户界面画面执行的用户操作来输出存储在其他存储箱中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对于实体图像数据,虽然未保存在该另外的存储箱之中,但控制部108对本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可以将对该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条件,作为作业信息,保存在该另外的存储箱中。在上述示例中,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保存的文档E本身的实体图像数据,不保存在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区域504及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
然而,对文档E的处理条件,作为作业信息,保存在存储箱区域504、505中。利用该结构,进行控制,以可以在进行存放在该其他存储箱中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输出处理之际,通过该另外的存储箱的用户界面画面变更对该数据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的设定。因此,进行控制以便可以以设定变更后的处理条件执行该数据的输出处理。采用这种结构的理由,比如,是为了也可以处置以下情况的原因。
比如,设想通过图21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选择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主机300的用户是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1的所有者的情况。并且,作为与该用户相关的用户,设想利用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存储箱2的用户和利用存储箱3的用户存在的情况。
在上述情况下,主机300的用户,不仅使成为处理对象的文档E对该用户本身所具有的存储箱1进行保存,而且存储箱2的用户和存储箱3的用户也抱有利用此文档E的要求。另外,将此主机300的用户本身的情况称为分配源用户,将存储箱2的用户和存储箱3的用户的情况称为分配目的地用户。而且,对于此文档E的数据的处理条件,可以以如分配源用户指定的输出形态来利用,也可以以分配目的地用户的每个人分别希望的输出形态输出。
本实施方式对上述情况也可以对应。因此,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同时存储箱存放模式中将成为处理对象的数据输入到本装置100的硬盘107之际,以可以由分配源用户选择的方式控制对于成为分配对象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哪一个存储箱保存成为处理对象的实际的数据。换言之,以可以根据发自分配源用户的指示确定在哪一个存储箱中保存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
比如,以上述示例进行说明。作为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例的主机300的控制部,作为本装置100的打印驱动程序画面,将图16这样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于是,通过控制,以可以由用户通过该画面列表1602,选择多个应该成为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存储箱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主机300的控制部,如图21所示,在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列表1602选择多个存储箱时,监视由该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选择顺序。因此,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于与主机300的用户通过该列表1602第一个选择的存储箱相对应的存储箱区域,保存成为处理对象的数据的实体数据。
就是说,在由主机300的用户设定图21这样的存储箱设定之后,在从主机300对本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数据时,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8,执行上述的各种控制。
就是说,在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列表1602第一次选择的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3)中保存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对于与通过列表1602第二次选择的存储箱编号2相对应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对以文档F的名称定义的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进行保存,以作为该存储箱2的用户可以输入使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输出的指示的数据。并且,对于与通过列表1602第三次选择的存储箱编号为3相对应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5),对以文档G的名称定义的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进行保存,以作为该存储箱3的用户可以输入使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输出的指示的数据。控制部108执行这样的一系列的数据存储控制。
但是,控制部108,无论对于存储箱1、2、3中的哪一个存储箱,将包含由主机300的用户对于文档E设定的一系列的处理条件的作业信息,作为实体数据,分别保存在各存储箱1、2、3中。就是说,在上述示例中,用纸尺寸为“A4尺寸”、输出套数为“5套”、“执行单面打印”、装订整理设定为“装钉”等一系列的处理条件参数以及存储箱存放日时、页数信息等有关文档E的各种信息,作为作业信息,保存在各存储箱中。
另外,对文档F及文档G这样不重复文档名对存储箱登录数据的理由予以阐述。这一点,比如,也是为了可以对付在以同一名称将多个数据保存到硬盘107中时会发生的数据管理上的故障的缘故。然而,如果不发生故障,用户也可以对应的话,不一定必须使用这种文件名确定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也可以是可以依照通过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确定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和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中的哪一个。具体言之,如图17所示,在由用户通过列表1602只选择一个存储箱之后,在作业输入时,以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处理该作业。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在由用户通过列表1602选择多个存储箱之后,在作业输入时,以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处理该作业。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也可以是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以外的确定方法有选择地执行上述模式。比如,在打印驱动程序1300的动作模式选择栏1301中由用户选择“保存模式”之后立即将具备由用户选择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的按键和由用户选择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按键这两个按键的显示画面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于是,在该画面中进行成为二者选一的控制,把所选择的存放模式确定为应该执行的模式。这样,也可以是用户以明示方式指定在上述两个模式之中选择哪一个的方法。
下面对上述存储箱功能的快捷方式功能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完成对存储箱内的数据用户操作时,可以选择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比如,图24所示的文档F的选择及图29所示的文档G的选择与此相当。此外还有,对于利用该数据成为从硬盘107读出的对象的实体图像数据,可以利用装置100执行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利用控制部108可执行这种对存储箱输入后的数据的一系列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本图像形成装置100本身具备的硬盘107中设置有保存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区域。在上述示例中,保持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3)与此相当。此处,将保存通过快捷方式功能成为读出对象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称为“第1存储箱(或第1型存储箱)”。
另外还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的硬盘107中,也设置不保存该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区域。在上述示例中,虽然不保持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但作为存放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的存储箱,相当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以及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5)。此处,将存放目的在于可由用户输入实体图像数据的读出指示的起到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的存储箱称为“第2存储箱(或第2型存储箱)”。
根据这种构成,本实施方式,进行上述的各种控制。以下列举其主要部分。
[控制1]
进行控制,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通过该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界面单元不进行规定的操作,由数据处理装置受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1作业(也称为第1型作业)的数据。
以上述示例而言,在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不选择多个存储箱(不过,在只选择一个存储箱之后)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使从该主机300发送的作业数据可由本图像形成装置100受理的结构与此相当。
另外,作为此第1型作业的示例,经过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的一系列的UI操作从主机300输入的作业与此相当。换言之,图9的文档A的作业、文档B的作业、文档C的作业、文档D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是成为该控制的对象的作业。
[控制2]
进行控制,在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通过该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界面单元进行规定的操作时,受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也称为第2型作业)的数据。
以上述示例而言,在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多个存储箱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使从该主机300发送的作业数据可由本图像形成装置100受理的结构与此相当。
另外,作为此第2型作业的示例,经过图13→图14→图15→图16→图21的一系列的UI操作从主机300输入的作业与此相当。换言之,图10的文档E的作业是成为该控制的对象的作业。
[控制3]
在上述第1型作业的数据保存在该数据处理装置的硬盘107中时,由控制部108对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以通过与第1存储箱相关的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于是,控制部108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第1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按照通过该显示所受理的发自用户的指示执行处理。
以上述示例而言,在文档A的作业数据及文档B的作业数据从主机300发送时,控制部108,将这些作业数据保存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这些作业,是由主机300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只选择该存储箱1作为保存目的地,从主机300输入的作业。控制部108,根据由本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将使关于该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的数据的操作可由用户执行的显示在显示部316上执行。比如,图22的用于存储箱编号为1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与此相当。
对于硬盘107内的文档A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及文档B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操作,可通过该设定画面1800A受理用户指示。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通过该设定画面1800A的键1901A~1905A有选择地从用户接受各种指示。由此,对于该文档A及文档B,可由本装置100执行用户所希望的处理(打印处理、发送处理、删除处理、编辑处理等)。换言之,控制部108,禁止从用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设定画面1800B及用于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的设定画面1800C对文档A及文档B进行数据操作。比如,对列表1801B及列表1801C执行显示控制使文档A及文档B不能由用户选择。
这一点,对于文档C的作业也一样。对于文档C的作业的数据的各种操作,以只能通过存储箱编号为2的操作画面1800B(参照图18、图19、图23、图24等)执行的方式由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不能从从存储箱2以外的其他存储箱的设定画面对该文档C的作业的数据进行操作。对于文档D的作业也一样。对于文档D的作业的数据的各种操作,以只能借助存储箱编号为3的操作画面1800C(参照图28、图29等)执行的方式由控制部108进行控制。进行控制以便禁止从存储箱3以外的其他存储箱的设定画面对该文档D的作业的数据进行操作。
[控制4]
由控制部108对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在上述第2型作业的数据保存在该数据处理装置的硬盘107中时,可以通过与第1存储箱相关的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由控制部108对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以可以通过与该第2存储箱相关的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于是,控制部108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与通过与该第1存储箱相关的上述显示所受理的发自用户的指示相应的处理。此外,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与通过与第2存储箱相关的上述显示所受理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相应的处理。
根据上述示例的说明,在文档E的作业数据从主机300发送时(参照图21的UI),控制部108,将该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包含由4页构成的文档E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本身)通过主机300的画面1600的列表1602保存到第一个选择的存储箱1(存储箱区域503)中。控制部108,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以通过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相关的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比如,如上所述,响应由本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了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使图22的存储箱1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由此,用户可以通过列表1801A从与存储箱1相关联的多个文档数据之中选择文档E。于是,控制部108,响应由用户通过列表1801A选择了文档E,使键1901A~1905A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由此,通过键1901A~1905A,可以从用户受理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执行要求。于是,控制部108,在通过键1901A~1905A中的一个受理发自用户的处理要求时,从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于是,对本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与发自该用户的处理要求相应的处理。由此,对于文档E可执行打印处理、发送处理、详细信息处理、删除处理等用户所希望的处理。
另外,控制部108不仅执行上述一系列的控制,也执行下面的一系列控制。如上述示例所示,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控制,以可以通过有关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不同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分配目的地对象的存储箱的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比如,进行控制,以便无论是从用于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的存储箱2的操作画面出发,还是从存储箱3的操作画面出发,都可以受理对上述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比如,如上所述,响应用户通过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了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可使图23的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由此,可以由用户通过列表1801B从与存储箱2相关联的多个文档数据之中选择实现用于从硬盘107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档F。控制部108,响应由用户通过列表1801B选择文档F(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使键1901B~1905B成为有效显示状态(参照图24)。由此,可以通过键1901B~1905B从用户受理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执行要求。
控制部108,在通过键1901B~1905B中的一个从用户受理处理要求时,就从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于是,对本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与发自该用户的处理要求相应的处理。由此,可以对文档E执行打印处理、发送处理、详细信息处理等用户所希望的处理。但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是存放在与当前操作对象的存储箱2不同的存储箱1中的作业。因此,在进行存储箱2的操作时,禁止执行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
另外,对于作为另一个分配目的地的存储箱3也可以执行与存储箱2操作时一样的操作。比如,如上所述,响应由本装置100的用户借助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选择了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在显示部316上显示用于图28的存储箱3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由此,用户可以通过列表1801C从与存储箱3相关联的多个文档数据中选择实现用于从硬盘107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档G。控制部108响应由用户通过列表1810C选择文档G(对文档E的快捷方式键),使键1901C~1905C成为有效显示状态(参照图29)。由此,通过键1901C~1905C可以从用户受理对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的执行要求。
控制部108,在通过键1901C~1905C中的一个从用户接受处理要求后,从硬盘107的存储箱区域503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于是,对本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与发自该用户的处理要求相应的处理。但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是存放在与当前操作对象的存储箱3不同的存储箱1中的作业。因此,在进行存储箱3的操作时,也禁止执行该文档E的实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使用图1~图29说明的结构。因此,比如,对于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具备存储箱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器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中,同时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的情况,可以灵活应对。于是,通过上述这样的构成,可以以简单的操作,对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于是,对于利用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可以极大减轻负担,提高操作性。
并且,通过提供上述这样的存储箱功能中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控制,比如,对多个存储箱可以适宜地记录用于在一个作业中处理图像数据的作业,同时也可以削减在存储箱中记录的数据的数据量而高效率地使用存储器。
这样,比如,就可以提供可以灵活应对与在本装置100等的数据处理装置中提供的存储箱功能有关的来自各种用户的各种需要的易于使用的便利的系统。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通过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进行存储箱操作之际,主要是对有关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由用户选择时的打印处理的控制进行了说明。
下面,对有关在以上述方式通过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界面进行存储箱操作时由用户选择实现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时的数据删除处理的控制进行说明。下面使用图24进行说明。另外,这一控制的主体也是控制部108。
图24为响应由进行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操作的用户通过用于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B选择文档F,控制部108使该画面1800B上显示键1901B至1905B的阶段的状态。
在用户在用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中,选择与在存储箱编号1中保存着实体图像数据的文档E相对应的文档F时,即使是用户按下同一画面1800B的删除键1902B,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不响应发自该用户的删除处理要求。
具体言之,对本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禁止对利用在文档F中定义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执行从存储器中删除成为读出对象的实体图像数据,即保存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的文档E的实图像数据(通过图21的打印驱动程序从主机300输入的由4页构成的文章数据)的处理。另外,此处所述的所谓的删除处理,比如,包含用于即使是用户通过本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部102进行任何操作,都成为使该数据不能从存储器读出的状态的处理。另外,作为删除处理的方法,比如,存在对于在存储器中积累的作为删除对象的实数据,以任意的数据,实施重写处理的完全数据删除方法。另外,比如,虽然作为删除对象的实数据本身残留在存储器中,但存在有将与该数据相关联的管理表(比如,FAT表)内的管理信息通过数据操作实质上使实数据成为不可能读出的状态的简易数据删除方法。
为何通过与用于执行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相当的文档F的用户选择,从硬盘107将成为读出对象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删除之事由控制部108禁止,其理由如下述。
比如,该数据的实图像数据,实际上,不保存在现在操作中的存储箱中,即不保存在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存储箱区域504)中。该数据的实图像数据,是存放在其他存储箱(在此示例中为存储箱1)中的数据。因而,是为了阻止成为与当前操作中的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以外的用户相当的存储箱1的用户及存储箱3的用户不能利用该数据的实图像数据的状况。假如容许将与文档F的实体图像数据相当的文档E的实图像数据,通过用于图24的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1800B删除,可能引起故障。比如,存储箱编号1的用户不能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图2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将该文档E输出。另外,比如,存储箱编号3的分配目的地用户不可能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图28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使该文档E输出。
为了防止以上的故障,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存储箱操作画面所选择的作业是在实现用于使保存在其他存储箱中的实体图像数据输出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业的情况下,禁止该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的执行。换言之,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存储箱操作画面所选择的作业是在用于使保存在作为当前选择对象的存储箱中的实体图像数据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容许该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的执行。比如,在由用户通过与存储箱编号2的操作画面相当的图23的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C,按下删除键1902B时,容许从硬盘107删除该文档C的实体图像数据。另外,比如,在由用户通过与存储箱编号3的操作画面相当的图28的画面1800C的列表1801C选择文档D,按下删除键1902C时,容许从硬盘107删除该文档D的实体图像数据。
此处,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也考虑提高对分配目标用户的便利性。比如,设想与分配目的地用户相当的存储箱编号2的用户,认为在当前对于保存在其他存储箱中的实体图像数据、文档E已经不需要的情况。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使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与这种情况相对应。
比如,使用于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由用户在该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选择文档F。接受此操作,控制部108,使画面状态从图23的状态转移到图24的状态。此处,该选择对象的文档的实体图像数据是文档E,保存在存储箱1中。因而,如上所述,进行控制,以便即使是用户按下在图24的画面1800B上有效显示的删除键1902B,也禁止从硬盘107删除与该文档F相关联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但是,此时,控制部108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从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上显示的文档一览列表中对文档F的列表显示,从该画面上删除。
具体言之,响应由用户在图24的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上选择文档F之后,由用户按下删除键1902B,从该列表1802B将该文档F从该画面上删除。此结果显示于图30。另外,响应该操作还对存储器内的数据进行更新。具体言之,对硬盘107进行控制以便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区域504将实现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和文档F的作业信息删除。由此,存储箱编号2的数据结构从图10的状态变成图9的状态。就是说,成为在该存储箱2中只保存有文档C的数据的状态。
这样,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在用户通过存储箱文档选择画面选择实现用于将保存在其他存储箱中的实体图像数据从硬盘107中读出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之后,用户输入该数据的删除指示时,控制部108,禁止该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删除处理,但容许从画面上删除该数据的列表。
由此,成为数据的分配对象的分配目的地的用户利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可以防止在与自己本身的存储箱相关联的文档数据中,尽管存在认为是不需要的数据,但因为该数据是由该同时存放模式输入的在其他存储箱共有的作业的数据之故而不能从自己本身的存储箱选择画面上的文档选择列表中删除等的故障。因此,可以提供可以从列表中删除不需要的数据,可以只以需要的数据构筑列表,并且对于该用户易于选择文档和便于使用的用户界面。
此外,控制部108,虽然通过执行上述控制,使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1800B对于上述文档E的数据操作成为禁止的状态,但通过控制可以继续通过其他存储箱的操作画面执行上述文档E的数据操作。
具体言之,通过对显示部316执行图30这样的显示控制,禁止通过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1800B受理对文档E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在显示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1800A时,以可以利用显示部316执行示于图2的显示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使通过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有关的操作画面执行文档E的数据操作的状态成为禁止状态。但是,进行控制,以便容许通过用于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从用户受理对文档E的处理要求。
同样,在显示存储箱3的操作画面1800C时,以可以利用显示部316执行图28所示的显示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进行控制,以使通过与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有关的操作画面进行文档E的数据操作成为禁止状态,但容许通过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从用户受理对于文档E的处理要求。通过使本实施方式可以执行以上的一系列的控制,可以得到下面列举的效果。
比如,可以预先防止与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相当的存储箱编号2的用户执行有关与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输入的作业相当的文档E的数据操作而产生的故障。另外,作为该故障的示例,比如,是即使是与其他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相当的存储箱2及3的用户执行数据操作,由于文档E已经从硬盘107中删除,而不能将文档E从硬盘107读出等的故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上述控制,可以防止这种故障的发生于未然。
另外,比如,对于虽然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用户希望“对于文档E,因为不再利用,想要从自己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列表中删除”,但因为其他分配目的地的存储箱1及3的用户说不定有可能要利用文档E,而发生不能从存储箱2的用户的文档选择画面上删除等等的故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上述控制,可以防止于未然。
这样,可以防止在安装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能够发生的各种问题于未然,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可以灵活应对来自利用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的各种需要的本实施方式的上述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可以提供各种结构,但这些是考虑到来自利用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的各种用户需求的标准。因而,即使不一定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多个结构的、可以执行其全部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也可适用。
比如,本实施方式,是对于在具有存储箱功能这种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器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可以同时对分配保存同一作业数据的状况进行处理的方式。于是,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效果,即,希望对多个存储箱同时分配保存同一作业数据的用户本身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因而,如果可以不关心上述各点之中的存储器容量等、装置的资源,也可以是以下这种结构。
比如,上述示例,是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分配目的地的存储箱中保存实现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数据的控制例。也可以执行以下这种控制来代替此控制例。下面从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图21的存储箱设定画面的阶段起进行说明。另外,因为在将图21的画面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之前的主机300之中的一系列的控制与上述控制相同,将其省略。
比如,如图21所示,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列表1602选择存储箱1、2、33等三个存储箱作为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E的文档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然后,按下确认键1701,将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从主机300输出。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此文档E的作业数据后,控制部108,对该作业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判断该作业数据是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作业,保存目的地是存储箱1~3这三个存储箱。控制部108,当然是根据发自该主机300的指示将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同时保存到这三个存储箱,此处通过对硬盘107进行控制执行以下这样的一系列的数据存储控制。
首先,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保存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如上述示例,由4页构成的文档数据)和作业信息(包含文档E的打印条件等一系列的处理参数)。控制部108,与对该存储箱1的一系列的数据保存处理并行(同时)对本装置100执行以下这样的数据存储控制。
比如,利用硬盘107的临时区域501等的适当的存储器作业区域,生成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在完成此电子拷贝数据生成处理之后,控制部108,将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以文档F这样的文件名保存到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
就是说,此例中的文档F这样的文件名的数据,在实现文档E的快捷方式功能的作用的虚拟的数据中没有。文档F是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内容同一内容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
与将作为此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实体图像数据以文档F这一名称保存到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的同时,控制部108,还将文档E的作业信息与该文档F相关联地保存到存储箱区域504中。
于是,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对与其他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相当的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区域505执行与上述同样的作业。就是说,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相当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生成处理在临时区域501中完成后,以文档G这样的文件名将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保存在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此外还有,文档E的作业信息,也与该文档G相关联地保存在存储箱区域505中。
这样,也可以是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对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选择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的结构。
这样,在以将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存储在分配目的地存储箱中的数据累积方法,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话,硬盘107内的存储箱1、2、3中的数据存储状况不会成为图10所示的数据结构。
比如,在从主机300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将输入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以该数据累积方法存放到存储箱时,存储箱1~3的数据结构成为图31这样的结构。就是说,存储箱1的数据结构,与图10相同,存储箱2和存储箱3的数据结构,与图10不同,并不保存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而保存与文档E的电子拷贝数据相当的实体图像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这种累积方法执行该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控制部108相对应地控制硬盘107。
此外还有,控制部108,在以此数据累积方法同时将同一作业数据保存到多个存储箱时,执行与该数据累积控制联动的与用户界面有关的操作控制。比如,根据图31的数据结构状况及FAT信息等的判断材料,以可以执行图32及图33的显示的方式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
在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显示部316上的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中选择存储箱2时,控制部108,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在图32中示出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作为用于存储箱2的操作画面。
与图23中说明的操作控制例相对比也可知,在执行图32示出的显示控制时,在列表1801B中,不显示快捷方式图标2201。其原因为通过生成文档E的拷贝数据,将与文档E的内容相同内容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保存到本存储箱2中之故。
因而,如图32所示,在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列表1801B中,作为文档F,将实图像数据保存在本存储箱中,以及,将用于用户可以认识文档F是文档E的拷贝数据之事的信息显示在列表1800A中。
另外,在用户通过图32所示的列表1801B选择某个文档时,与方才一样,控制部108,在图32的图面1800B上,使键1901B~1905B成为有效显示状态。
比如,在用户借助图32所示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F时,控制部108,在图32的图面1800B上,使键1901B~1905B成为有效显示状态,可以从用户受理关于该文档F的处理要求。于是,比如,在用户按下在图32的画面1800B中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的打印键1903B时,与方才一样,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图25的打印设定画面200A。通过此画面2000A,用户可以对与文档E的拷贝数据相当的文档F设定各种打印处理条件。
另外,在图32中列表显示的该文档F的原始数据是文档E。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预先对文档E设定打印处理条件。
因而,这样,在预先对原始数据设定打印条件时,可在画面2000A中反映该参数。控制部108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可以使当前正在操作存储箱的用户通过画面2000A确定是对原始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打印条件原样不变地打印,还是在变更设定之后进行打印。为了能够执行这一控制,如图31所示,作业信息与文档F相关联地保存在存储箱区域504中。
假设用户借助图32所示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F,完成用户进行的各种设定、确认作业,由用户按下图25的画面2000A的打印开始键2002A。于是,控制部108响应该用户操作,从硬盘107将作为文档E的电子拷贝数据的以文档F这样的文件名定义的实体图像数据从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读出。在通过图25的显示在不变更打印条件的设定的情况下按下键2002A时,控制部108,使读出的该实体图像数据(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以主机300预先对文档E预先设定的打印条件,由打印部104进行打印。另一方面,用户通过图25的显示,由用户设定变更处理条件之后,按下键2002A时,将读出的该实体图像数据,以设定变更后的打印条件,由打印部104进行打印。
另外,这样,在执行生成拷贝数据的控制时,对关于下面的删除处理的控制,也可由控制部108执行。比如,在用户借助图32所示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F之后,由用户按下在图32的画面1800B中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的删除键1902B。由此,控制部108从用户受理对文档F的删除处理要求。
此时,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将文档F,即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从该存储箱区域504中删除。这样,在该控制例中,容许同时执行分配数据的删除处理。另外,在执行删除处理时,根据对实数据重写任意数据的方法或清除FAT表的管理数据的方法等,使文档F,即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变成不能从硬盘107读出的状态。另外,该文档的作业信息也从该区域504中删除。
另外,这样,在执行生成拷贝数据的控制时,也可以由控制部108执行关于下面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控制。比如,在由用户通过图32所示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F之后,由用户按下在图32的画面1800B中成为有效显示状态的发送键1904B。由此,控制部108,从用户受理对文档F的发送处理要求。
比如,此时,控制部108对计算机接口部106进行控制以便将文档F,即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从该存储箱区域504中读出,将读出的该实体图像数据,以该用户所希望的数据形式,由该用户向所希望的外部装置进行数据发送。这样,容许同时执行分配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
另外,由控制部108对装置100进行控制,在对与其他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相当的存储箱编号3进行操作时也可以执行与这种处理同等的处理。
比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显示部316上显示的图6的存储箱选择画面601中选择存储箱3时,控制部108,使图33所示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显示在显示部316上,作为用于存储箱3的操作画面。
图33的列表1801C中称为文档G的文件名的数据,是保存在存储箱编号1中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于是,此拷贝数据保存在该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
在用户通过图33的列表1801C选择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相当的文档G时,控制部108,使键1901B~1905B在图33的画面1800C上成为有效状态。于是,以可以由用户受理对该文档G的所希望的处理要求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保存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编号1的用户界面,在此示例中,与图22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800A相同,保存原始数据的存储箱的用户可以执行与先前同样的处理。控制部108,在此示例中,在图6的画面中选择存储箱1时,也将图22的画面1800A显示在显示部316上。于是,执行与上述控制同等的控制。
这样,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执行将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存储在分配目的地存储箱中的动作顺序时,也可以通过用于分配目的地的存储箱操作画面,对各分配目的地存储箱中的每一个分别从用户受理对该数据的各种处理要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将把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存储在分配目的地存储箱中的动作顺序称为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另一方面,如先前详细说明的,即用于可将来自存在于其他存储箱中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器的读出指示由用户通过另一存储箱的UI输入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保存到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的动作顺序称为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分配模式。
下面对这些模式的优点进行说明。首先,对这两种模式共同具有的优点进行说明。比如,无论是执行何种模式时,可以从具备存储箱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器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对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将同一作业的数据同时分配保存的情况进行处理。此外,希望对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用户本身可以以简单的操作实现这一点。这样,就可以提高同时在多个存储箱中存放时的用户的操作性。
下面,对前者,即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分配模式特有的优点进行说明。比如,在可以执行该模式时,可以在取得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该存储箱功能必需的资源。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存储箱功能利用硬盘107,但用于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作业存储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有一个即可。因而,可以以小的存储器容量处理该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作业。
另一方面,对后者,即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特有的优点进行说明。比如,在可以执行该模式时,在可以取得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的用户的便利性。
比如,在执行本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前者的模式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8可以执行以下的动作。比如,假设存储箱1的用户通过用于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图22的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选择文档E,由用户按下变成有效显示状态的删除键1902A。此时,控制部108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从该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删除。
由此,使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变成不能从硬盘107中读出的状态。并且,即使是用户进行存储箱操作,也禁止受理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比如,从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相关的图22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上删除文档E的信息的列表显示。此外,响应执行了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自动地,存储箱2及存储箱3的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的操作画面的列表也自动更新。
比如,在通过该控制执行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之后,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存储箱2的文档选择画面时,在图23的列表1801B的列表中,与文档E相关联的文档F的信息的列表显示成为自动删除的状态。同样,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存储箱3的文档选择画面时,在图28的列表1801C的列表中,与文档E相关联的文档G的信息的列表显示也成为自动删除的状态。
这样,在装置100中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这样的动作时,通过保存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可以受理该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指示。于是,控制部108在该指示输入后,执行该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此外,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相应于应该删除处理的执行完成,从用于与其他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相当的存储箱编号2的画面及存储箱编号3的画面将用于访问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显示项目自动地从列表上删除。由此,进行控制以便禁止来自其他分配目的地存储箱的访问。
与此相对,装置100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可以执行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在本装置100中可以执行以下的动作。
比如,假设存储箱编号1的用户通过图22的列表1801A选择文档E,在同一画面上用户按下有效显示的删除键1902A。于是,控制部108,就从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将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及作业信息删除。并且,还为了从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上将与该文档E相对应的显示项目删除而更新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上的显示内容。由此,禁止通过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1800A从用户受理对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不过,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便即使是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及作业信息从存储箱1的存储区域503中删除,也不会从保存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的存储箱2的存储区域504及存储箱3的存储区域505中将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实体)及该作业的作业信息删除。于是,对硬盘107进行控制使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及作业信息原样不变地保留在这些区域中。
此外,控制部108与上述控制联动,即使将文档E的列表显示从存储箱1的操作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删除,也禁止将文档F的列表显示从存储箱2的操作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删除。并且,也禁止将文档G的列表显示从存储箱3的操作画面1800C的列表1801C中删除。
就是说,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即使是从图22的存储箱编号1的操作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删除了文档E的列表显示,在存储箱编号2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部316上时,也可以维持图32的显示状态。于是,在通过图32的存储箱2的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选择文档F时,可以从该存储箱2的用户受理对保存在该存储箱2的存储区域504中的与该文档F相关联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的各种处理要求。于是,以可以对保存在该存储箱2的存储区域504中的该拷贝数据(实体)执行与发自该存储箱2的用户的指示相应的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同样,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即使是从图22的存储箱编号1的操作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删除了文档E的列表显示,在存储箱编号3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部316上时,也可以维持图33的显示状态。于是,在通过图33的存储箱3的画面1800C的列表1801C选择文档G时,可以从该存储箱3的用户受理对保存在该存储箱3的存储区域505中的与该文档G相关联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的各种处理要求。于是,以可以对保存在该存储箱3的存储区域505中的该拷贝数据(实体)执行与发自该存储箱3的用户的指示相应的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将以上的控制换一种说法。比如,假设通过存储箱2的操作画面1800B从存储箱2的用户受理了对文档F的删除处理的执行要求。此时,控制部108从该存储箱2的存储区域504中删除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及作业信息。不过,以可以通过存储箱1的画面1800A从存储箱1的用户受理对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以可以通过存储箱3的画面1800C从存储箱3的用户受理对于文档E的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样,如果是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下可以将作业数据存放在多个存储箱中的结构,也可以是可以对同时存放对象的作业数据执行不与其他存储箱中的用户的操作联动,各存储箱每一个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存储箱的控制的结构。
由此,对于在可以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这样的动作的装置结构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也可以防患于未然。比如,防止发生如下情况,即,在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中,由于存储箱1的用户将存储箱1的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删除,存储箱2及存储箱3的用户不能访问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不能得到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数据的输出产物等故障。
这样,无论是利用快捷方式功能数据的共有方法也好,还是利用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生成功能的数据共有方法也好,任何一种结构都可以采用。至少,如果可以达到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共同得到的上述的效果,则无论是何种系统或装置结构,也无论是何种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方式都适用。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采用有关存储箱功能的各种控制结构。不过,这些全部是考虑到用户的便利及使用环境等的高附加值标准,并非一定实现这些全部控制不可。之所以如此,比如,是因为通过采用至少上述控制中的一个,可以提出改善过去设想的那样的问题,可以对提高存储箱功能,提高可用性做出贡献之故。
另外,如果将进一步提高可以灵活应对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需要的效果这一点放在心上来讨论的话,也可以是可以由本实施方式执行以下这样的控制的结构。
比如,上述的结构例,是包含只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这样的动作以及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这样的动作之中的某一个的动作的装置的具体例。于是,设想具备这两种模式的装置,也可以是在具备上述这样两种模式的装置中,以何种模式使装置动作,可以由用户本身选择确定的结构。
比如,以本实施方式的装置100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100,响应由用户按下图4所示的操作部102具备的用户模式键311,控制部108使用于用户可以登录的关于该装置100具备的各种功能的初始设定的用户模式画面显示在显示部316上。另外,有关该上述各种存储箱功能的设定(比如,用于登录存储箱的名称的设定等等)也可以在该用户模式下由用户登录初始设定。
此处,在选择该用户模式,用户进行关于存储箱功能的初始设定时,通过控制部108的控制可以在显示部316上显示图34所示的画面。
该画面3400,是用于进行关于存储箱功能的初始设定的显示画面。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可以由用户通过该画面3400的选择项目3401内的键3402及键3403预先选择究竟是容许还是禁止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
比如,在图34的示例中,键3403与完成执行禁止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设定的状态相当。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完成此设定时,控制部108向数据发生装置传递该设定信息。就是说,向与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例相当的上述主机300通知该存储箱设定信息。
在这种设定时,比如,主机300的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不从主机300的用户受理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要求本身。比如,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图16这样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时,使可选择的存储箱只是一个,不能选择多个存储箱。就是说,进行控制使图17所示的列表1600的存储箱选择设定受到容许,而在图21所示的列表1600中禁止选择多个存储箱。由此,进行控制以便禁止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而容许对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的执行。
另一方面,对显示部316进行控制,以便接受由用户按下图34的画面3400上的键3402,在完成容许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的设定时,控制部108使画面3400的显示内容转移到图35所示的显示内容。此外,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完成此设定时,控制部108也将该设定信息传递到数据发生装置。就是说,对于与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例相当的上述主机300,也通知该存储箱设定信息。
由此,比如,在主机300中,可以执行上述各种控制。就是说,如图17所示,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可以只选择一个存储箱,可以以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由本装置100对处理对象的作业进行处理(参照输入文档C时的控制例)。此外还有,如图21所示,可以由用户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多个存储箱,也可以使本装置100以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对处理对象的作业数据进行处理(参照输入文档E时的控制例)。
另外,在完成禁止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设定时,控制部108,如图34所示,使画面3400上的选择项目3404成为灰变显示。由此,进行控制使用户不能借助该项目3404输入指示。
另一方面,在完成容许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设定时,如图35所示,使画面3400上的选择项目3404变成有效显示状态。由此,进行控制使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项目3404输入指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控制以在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通过由用户选择此设定项目3505内的选择栏3404a、3404b中的某一个,可以由用户本身预先确定,是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由装置100执行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还是由装置100执行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
图35的显示状态,是通过对选择栏3404a的选择来选择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时的示例。这样,在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对装置100设定实现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时,控制部108,可以执行在上述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的说明中叙述的各种控制(参照图10、图22~30的各说明)。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由用户选择图35所示的选择项目3404的选择栏3404b来设定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由此,在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对装置100执行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时,控制部108,可以执行在上述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的说明中叙述的各种控制(参照图31、图22、图31~33的各说明)。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以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及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模式,实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由此,在考虑这两种模式各个的优点的同时,可以选择最优动作。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以灵活应对对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需要的效果。但是,对于该控制,是在考虑了存储箱功能的用户利点之后的规格,故而不一定必须采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如详细叙述的那样,无论是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还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其共同的结构,比如,至少具有以下各点。
包含具有可以存储包含第1存储箱及第2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的数据的硬盘107等的存储单元的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等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以下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在通过主机300等的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不进行规定的操作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于上述存储单元时,可以通过与上述第1存储箱有关的第1显示,从用户受理关于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这一结构相当于,比如,参照图17,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不进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只将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作为保存目的地,在由主机300的用户选择之后本装置100接收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C的作业数据时的控制例。在分析该接收数据后,控制部108将该作业数据保存到硬盘107的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此时,对该文档C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用户可以通过利用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之时需要的操作画面来接受。于是,就可以对该文档C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参照图18~图20等)。
同样,上述的结构相当于,比如,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不进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只将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作为保存目的地,在由主机300的用户选择之后本装置100接收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A的作业数据时的控制例。在分析该接收数据后,控制部108将该作业数据保存到硬盘107的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此时,对该文档A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用户可以通过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来接受。于是,就可以对该文档A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参照图22等)。
换言之,控制部108,禁止对于存储箱2及3等,通过用于存储箱1以外的存储箱的用户界面画面进行文档A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操作。另外,也相当于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不进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只将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作为保存目的地,在由主机300的用户选择之后本装置100接收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B的作业数据时的控制例。
同样,上述结构相当于,比如,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不进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只将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作为保存目的地,在由主机300的用户选择之后本装置100接收从主机300发送的文档D的作业数据时的控制例。在分析该接收数据后,控制部108将该作业数据保存到硬盘107的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此时,对该文档D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用户可以通过存储箱编号为3的存储箱的操作画面来接理。于是,就可以对该文档D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参照图28、图29等)。换言之,控制部108,禁止对于存储箱1及2等,通过用于存储箱3以外的存储箱的用户界面画面进行文档D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操作。
如上所述,将在不进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只指定一个存储箱作为保存目的地之后,从数据发生装置输入的作业称为第1作业。换言之,将应该以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处理的作业称为第1作业。与此相关联,此处,将保存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称为第1存储箱。
以这种结构为前提,还具有以下的结构。
对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以在通过主机300等的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进行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时,可以通过与上述第1存储箱有关的第1显示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第2存储箱有关的第2显示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这种结构相当于,比如,参照图21,在通过主机300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由主机300的用户选择存储箱1、2、3作为保存目的地之后,由本装置100接收从该主机300发送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时的控制例。在分析该接收数据时,控制部108将该作业数据保存到硬盘107的存储箱1、2、3的各存储箱区域503、504、505中。另外,在是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分配模式时,将与用于完成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相当的文档F保存到存储箱2中。同样,将与用于完成读出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数据相当的文档G保存到存储箱3中。另一方面,在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时,将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相当的实体图像数据,作为文档G,保存到存储箱3中。另外,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将文档E的原始实体图像数据保存到存储箱1中(参照图10、图31)。
在此时,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可由用户通过在利用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时需要的操作画面来受理。于是,可以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存储箱1的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参照图22等)。
另外并且,进行控制,以可以通过不保存该文档E的原始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存储箱2及存储箱3的用户界面,分别从存储箱2的用户及存储箱3的用户受理对于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或与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拷贝数据相当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于是,可以分别对该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执行存储箱2的用户及存储箱3的用户所希望的处理(参照图23~图27、图28~图29、图30、图32、图33等)。
如上所述,作为保存目的地,在由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执行多个存储箱的选择操作之后,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输入的作业称为第2作业。换言之,将应该以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处理的作业称为第2作业。与此相关联,此处将保存原始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称为第1存储箱,将不保存原始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的存储箱称为第2存储箱。
另外,还有,进行控制以便可以以上述结构为前提,由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从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器具有的多个数据存储箱(在本实施例中为100个)之中,选择应该同时保存同一内容(contents)的作业数据的多个存储箱。
作为此结构的一例,比如,参照图21,是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由控制部对用于可以由主机300的用户对可以同时保存同一内容(contents)图像数据的存储箱进行多个选择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进行控制的示例。于是,可以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该画面对存储箱1~3等多个存储箱进行选择。
于是,还有,在以上述结构为前提,在将同一作业数据同时存放到多个存储箱中时,进行控制,使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可以对在哪一个存储箱中保存实体图像数据这一点进行选择。
作为这一结构的一个例子,比如,参照图21,可以由主机300的用户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在第一个选择的存储箱中保存实体图像数据。
另外,从进一步提高在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对涉及成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用户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也可以由本实施方式执行以下这样的控制。
比如,假设主机300的用户在进行将文档E的作业数据保存到存储箱1~3的设定之后,通过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1300按下确认键。于是,接受该作业输入指示的主机300的控制部,将该作业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比如,如果是由多页构成的文档时,比如,按照从前头页起以页为单位顺序进行发送。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侧,将来自主机300的作业数据顺序以页为单位,进行展开为位图的处理之后,将实体图像数据保存到存储箱中。于是,最终可以将该作业数据保存到由主机300的用户指定的多个存储箱的全部存储箱中。
这样,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作为从利用数据发生装置从用户受理了作业数据的处理开始要求的时刻起一直到对利用数据处理装置的该作业数据在多个存储箱中的数据保存处理全部结束时刻为止的期间,发生一系列作业期间。这一系列的作业期间,在应该保存同一作业数据的存储箱的数目越多时就越长。
设想这样的情况,假如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在利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将成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执行要求输入到数据发生装置之后注意到不是应该分配到各存储箱的作业数据。比如,原本主机300的用户想要将文档E的作业数据存放到多个存储箱中,但错误地将另外的文档输入等的情况。或者是,虽然是文档E,但设定了不合适的打印条件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预想该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考虑想要将作业取消的情况。可以认为,更希望可以灵活应对这种情况。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执行以下这样的控制。
比如,设如图21所示,在主机300中用户借助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选择多个存储箱之后,按下图13的打印驱动程序的基本画面1300的确认键1302。于是,主机300的控制部,判断为接受了输出开始要求,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将成为处理对象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该作业数据时,控制部108,分析该作业数据的命令数据,对通过主机300的用户界面输入的来自用户的处理要求进行判定。由此,如前述的方式所示,判断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是保存在存储箱1、2、3中的作业。因而,控制部108如上述例子所述对硬盘107进行控制以便开始执行一系列的数据存储处理。
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4页大小的一系列的位图图像数据的全部)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包含用于该文档的由主机300指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保存到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并且,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保存到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并且,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保存到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
控制部108,在用于上述3个存储箱的全部处理完成时,就判断为来自主机300的文档E的作业全部完成(这一点,如果用图11的示例说明时,相当于通过在步骤S1103中判断为否而结束图11的处理的点)。
另一方面,在该作业的处理未全部完成时,进行控制以便一直到该作业的处理完成为止继续执行用于利用硬盘107的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处理(这一点,以图11的示例叙述时,相当于通过在步骤S1103中判定为是,重复步骤S1104~S1106的循环处理)。
控制部108,在使用于利用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可以处理的文档E的作业的一系列的数据存储处理在硬盘107上开始之后到用于该作业的一系列的处理全部完成为止的期间中,对装置100本身的各种动作状态及通过操作部102输入的来自用户的处理要求等进行监视。此外还有,在该作业执行中,受理来自外部装置的各种数据的输入。
另外,控制部108,对作业的处理情况(作业的进展情况)进行监视。比如,由控制部108确认,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用于对由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全部存储箱进行存储的一系列的处理是否处于未完成状态。
另外,控制部108进行控制以可以在对上述这样的作业的处理情况进行监视的同时,通过用户界面从用户受理用于取消该作业的处理的指示。
在以上述示例说明时,比如,可以由计算机接口部106,受理主机300的用户通过与文档E的作业发送源相当的主机300的显示部的设定画面输入的用于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处理的取消指示。另外,比如,可以由与本装置100本身具备的用户界面相当的操作部102从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接受该作业的取消指示。
基于上述结构,比如,在利用本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用于文档E的作业的存储箱存储处理期间中,可以通过上述用户接口单元,输入该文档E的作业的取消指示(也称为中止指示或停止指示)。
另外,设在输入对该作业的取消指示的时刻,该作业的进展情况为以下的状态。
(1)用于存储箱1的数据存储处理已经结束。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4页大小的一系列的位图图像数据的全部)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包含用于该文档的由主机300指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保存到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区域503的处理已经完结。
(2)现在,用于存储箱2的数据存储处理在执行中。就是说,用于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处于保存到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的处理在中间阶段。
(3)用于存储箱3的数据存储处理还尚未开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储箱2的处理未结束之故。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保存到存储箱3的存储箱区域505中的处理本身尚未开始。
这样,作为在受理该作业的取消指示之际的该作业的处理情况,对存储箱1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完成。并且,对存储箱2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正处于中间阶段。并且,对存储箱3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未处置。
控制部,在根据来自硬盘107的作业处理情况信息判断是上述情况时,就使装置100执行该文档E的作业的取消处理。
另外,如果进一步提高对来自用户的各种需要的灵活应对的效果,此处应该执行的取消处理,优选是以下列举的某一种控制。
[取消控制1:多个存储箱全部取消模式]
在执行该控制时,控制部108,比如,在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对其中一个存储箱,即使是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已经完结时,对于包含该存储箱的由该用户选择的全部存储箱,使该作业的数据的保存处理取消(成为无效状态)。
这一控制称为用于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存储对象的作业的“多个存储箱全部取消模式”。
下面利用上述示例对执行此模式时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假设现在,在处理正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比如,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或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数据的保存已经结束。这样,将存在于这种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的处于不完全状态的关于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从该存储箱区域504中删除。但是,进行控制使业已保存在该存储箱2中的其他作业的数据不被删除而保留。就是说,文档C的数据照旧保存在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3或3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为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执行文档C的列表显示。不过,进行控制以便不执行文档F的列表显示。由此,通过存储箱2的画面1800B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C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但禁止受理对文档F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此外还有,如果执行该全部取消模式,进行控制以便从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结束的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全部删除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4页大小的一系列的位图图像数据全部)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包含用于该文档的由主机300指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从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全部删除。但是,进行控制使业已保存在该存储箱1中的其他作业的数据不被删除而保留。就是说,文档A及B的作业的数据照旧保存在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执行文档A及B的列表显示。不过,进行控制使文档E的列表显示不执行。由此,借助于存储箱1的画面1800A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A及B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但禁止受理对文档E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控制部108在执行以上的处理之后,就认为该文档E的作业的取消处理完成,此后,装置100不执行用于文档E的作业的处理而结束该处理。
另外,因为对于存储箱3,原本一点都不保存文档E的作业数据,当然,就此结束处理,并且,进行控制使操作部102也与该控制相对应。具体言之,如图28或图33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3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C的列表1800C中,执行文档D的列表显示。但进行控制使文档G的列表显示不执行。结果,通过存储箱3的画面1800C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D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但禁止受理对文档G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以上的动作是全部取消模式的一个例子。
[取消控制2:多个存储箱个别取消模式A]
在执行该控制时,控制部108使装置100以下述方式动作。在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对其中一个存储箱,在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已经结束时,使该作业的数据在该存储箱中原封不动地保留。不过,对于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处理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及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处理还尚未开始处于未处置阶段的存储箱等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未结束的存储箱,取消该作业的数据的保存处理(成为无效状态)。
这一控制称为用于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存储对象的作业的“多个存储箱个别取消模式A”。
下面利用上述示例对执行此模式时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假设当前,在处理正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比如,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或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数据的保存已经结束。这样,将存在于这种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的处于不完全状态的关于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从该存储箱区域504中删除。但进行控制使业已保存在该存储箱2中的其他作业的数据不被删除而保留。就是说,文档C的数据照旧保存在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3或3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执行文档C的列表显示。但进行控制使文档F的列表显示不执行。结果,通过存储箱2的画面1800B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C的数据的处理要求,但禁止受理对文档F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并且,如果执行该个别取消模式A,进行控制以便不从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结束的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删除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而原封不动地保留。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4页大小的一系列的位图图像数据全部)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包含用于该文档的由主机300指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在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原封不动地保存。这样,如果执行该模式A,比如,即使是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也不从数据存储处理完成的存储箱中删除而予以保持。另外,当然,业已保存在该存储箱1中的其他作业的数据依旧被保留。就是说,文档A及B的作业的数据也照旧保存在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执行文档A及B的列表显示。并且,进行控制使文档E的列表显示也执行。结果,通过存储箱1的画面1800A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A及B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也容许受理对文档E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控制部108,在执行以上的处理之后,就认为该文档E的作业的取消处理完成,此后,在装置100不执行用于文档E的作业的处理而结束该取消处理。
另外,因为对于存储箱3,原本一点都不保存文档E的作业数据,当然,就此结束该处理,并且,进行控制使操作部102也与该控制相对应。就是说,对存储箱3的控制与全部取消模式一样。以上的动作是多个存储箱个别取消模式A。
[取消控制3:多个存储箱个别取消模式B]
在执行该控制时,控制部108使装置100以下述方式动作。比如,在输入取消指示的时刻,成为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业已结束的存储箱中,使该作业的数据原封不动地保存。并且,在输入取消指示的时刻,对于成为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处于当前已经开始的处理中间阶段的存储箱,使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处理继续进行,保存该取消对象的作业数据。于是,在数据的保存处理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的数据保存作业结束的时刻,使该作业的处理结束。换言之,在输入取消指示的时刻,对于成为取消对象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原本尚未开始处于未处置阶段的存储箱,使该作业的数据的保存处理取消(成为无效状态)。
下面利用上述示例对执行此模式时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假设当前,在处理正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比如,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如果是电子拷贝数据分配模式,就是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或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数据的已经保存。因而,在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关于完全状态的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一直到保存到该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为止继续执行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处理。于是,与在该存储箱2中保存完结的其他作业的数据相当的文档C的数据和关于该文档E的数据照旧保存在存储箱2的存储箱区域504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3或3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2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B的列表1801B中,执行文档C的列表显示。并且,进行控制以便执行文档F的列表显示。由此,通过存储箱2的画面1800B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C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也容许接受对文档F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并且,如果执行该个别取消模式B,进行控制以便不从文档E的作业数据的存储处理结束的存储箱编号为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删除该文档E的作业数据而原封不动地保留。就是说,将文档E的实体图像数据(4页大小的一系列的位图图像数据的全部)以及该文档E的作业信息(包含用于该文档的由主机300指定的一系列的打印处理条件数据)在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原封不动地保存。另外,当然,业已保存在该存储箱1中的其他作业的数据也依旧保留。就是说,文档A及B的作业的数据也照旧保存在存储箱1的存储箱区域503中。
控制部108,与执行该控制联动,也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如图22所示,在用于操作存储箱编号1的存储箱的文档选择画面1800A的列表1801A中,执行文档A及B的列表显示。并且,进行控制使文档E的列表显示也执行。由此,通过存储箱1的画面1800A容许从用户受理对文档A及B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也容许受理对文档E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控制部108,在执行以上的处理之后,就认为该文档E的作业的取消处理完成,此后,装置100不执行用于文档E的作业的处理而结束该处理。
另外,因为对于存储箱3,原本一点都不保存文档E的作业数据,当然,就此结束该处理,并且,进行控制使操作部102也与该控制相对应。就是说,对存储箱3的控制与全部取消模式及模式A一样。
以上的动作是多个存储箱个别取消模式B。
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执行以上的3个控制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可以期待上述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无论是只对这3个之中的任一个执行控制,都可以适用。但是,在研讨用户的状况后,推测因上述情况可以取消作业的可能性高。因而,可以说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比如,可以执行全部取消模式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用户的情况,对各用户中的每一个来说,是千差万别的,因而考虑到这一点,也可以是由用户可以预先从上述3个取消模式之中选择应该由装置100执行的取消模式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由用户可以预先从上述3个取消模式之中的至少两个之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应该由装置100执行的取消模式的结构。
这样,如果是可以指定由用户应该执行的取消模式的结构,可以期待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另外,在进行这种模式选择时,通过控制可以在装置100的操作部102或主机300等的外部装置的显示部上执行前面图34那样的用于可以由用户执行存储箱功能的初始设定的用户界面画面。于是,通过该画面,可以由用户指定所希望的取消模式。但是,这种结构也是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点的要素,但也不一定是必需的要素。
另外,在上述3个取消模式中,无论是执行哪一个取消模式的装置,本实施方式都可以适用,但如果也可以执行以下的控制则更佳。
比如,在上述示例中,是依照来自通过装置100的操作部102,或主机300等的外部装置的显示部等用户接口单元输入的用户的明确的取消指示,控制部108对装置100执行取消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动作条件以外,由执行上述取消处理的控制部108进行控制。具体言之,可以按照控制部108检测到在装置100中发生某种问题而执行上述取消处理。
比如,假设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用户指定的多个存储箱中对处理对象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进行数据存放一系列处理之际,用户按下电源键301。结果,装置100的状态,从电源ON状态转移到电源OFF状态(电源断开状态)。因而,根据检测到转移到这种电源断开状态的事件(在此示例中为根据检测到用户按下电源键301),控制部108执行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
另外,比如,假设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在用户指定的多个存储箱中对处理对象的文档E的作业数据进行数据存放一系列处理之际,硬盘107成为存储器满了。根据检测到装置100具备的单元的出错事件(在此示例中为根据检测到硬盘107满错误),控制部108执行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
通过也采用这种控制,也可以防止从用户来看,尽管认为处理已经完成,但未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而使用户为难等问题产生的情况。就是说,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对装置100进行控制,以便无论是根据来自用户的明确的取消指示执行作业取消处理的情况,还是没有来自用户的明确的取消指示而根据在装置100中发生的事件控制部108自动执行执行上述作业取消处理的情况,控制部108都可以将传达该内容的状态信息通知该作业的发生源即数据发生装置100。
比如,如果执行文档E的作业取消,就将该取消处理的结果信息通知主机300。另一方面,主机300的控制部,可以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显示该信息。比如,将内容为文档E的作业数据在多个存储箱中同时存放的处理失败的消息显示在主机300的显示部上。由此就可以将信息反馈给主机300的用户。
另外,这样,不仅限于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处理失败的情况,即使是在该处理正常完成(成功)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便通知作业输入源的数据发生装置。利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但是,这种结构也是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点的要素,但也不一定是必需的要素。
另外,下面列举对上述全部方式可以言及之事。
在前面的示例中,主要是以处理来自主机300的作业为例进行说明的。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系统中,并非只有主机300等外部装置是数据发生装置。比如,本装置100本身具备的读取部103也是数据发生装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取部103是进行原稿图像数据的读取处理的装置,并且是可以对图像存储部107、打印部104及计算机接口部106进行数据传送的产生作业数据的单元之故。并且,是因为读取部103,在框体上面,如图4所示,具备与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相当的操作部102之故。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然,在将通过利用读取部103的读取处理获得的作业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多个存储箱中时,也可以通过控制来执行与上述实施例同等的控制。但是,在这样对扫描作业进行存储箱存放时的用户界面当然是操作部102。
因而,关于是将从读取部103输入的作业数据在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进行处理,还是在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中进行处理的设定等各种存储箱输入时的用户设定,可以由装置100的用户通过显示在操作部102的显示部316上的存储箱模式的设定画面执行。
比如,控制部108,在用户按下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图12的画面的存储箱模式选择键之后,在显示部316上显示与图16所示的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同等的列表。于是,可以由装置100的用户通过在显示部316上显示的该存储箱选择列表选择至少大于等于一个存储箱作为通过该操作部102成为读取对象的作业的数据保存目的地。另外还有,应该进行该存储箱存放的作业数据的一系列的打印条件也可以由装置100的用户通过显示在上述显示部316上的打印处理条件设定画面等进行设定。此处,控制部108,比如,将用户通过显示在显示部316上的存储箱选择列表只选择一个存储箱的情况判断为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在用户借助该列表选择多个存储箱时,判断是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
于是,在通过操作部102完成由用户进行的存储箱选择操作之后,借助图4的开始键307等输入来自用户的该作业的处理开始要求。根据该要求,控制部108利用读取部103执行成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读取处理。于是,进行控制以便将具有通过读取处理得到的一系列的原稿图像数据的该扫描作业数据保存到由用户通过上述操作部102指定的一个存储箱或多个存储箱中。
另外,此处所述的控制以外的控制,因为与前面详述的控制(比如,由主机30的控制部执行的控制以外的在图6、图18~图20、图22~图35等之中说明的由控制部108执行的控制等)一样,在此予以省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适用于将数据从与装置100不同的外部装置存放到装置100的存储箱的情况,也可适用于将来自装置100本身具备的数据发生装置的作业的数据存放到存储箱的情况。但是,这种结构也是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点的要素,但也不一定是必需的要素。但是,至少其中某一种结构是可以执行的。
另外,在研讨强化关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详述的存储箱功能的各种功能时,也可以是可以执行以下的控制的结构。
比如,如在图34中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可以由用户本身以明确的方式通过图34的画面3400的设定项目3401选择是容许还是禁止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作为除此以外的方法,比如,以可以基于在将处理对象的作业的数据输入到存储箱时执行的用户的存储箱设定来确定可否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
比如,在上述方式的装置100具备的硬盘107中设置的数据存储箱的数目为100个。在上述示例中,是对于此100个存储箱之中的3个存储箱同时存储文档E的作业的数据的控制例进行说明的。此处,研讨用户需要。尽管设置100个存储箱,但估计想要将同一作业数据分配存放到全部100个存储箱等的需要很少。另外,即使是考虑装置100本身的情况,这种动作对装置也有可能造成某种负担。另外,对其它作业的生产性也有可能产生影响。另外,比如,即使是在用户指定100个存储箱的情况下,该用户的操作不如说发生用户本身误操作、设定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设想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如,进行控制以便在进行对多个存储箱存放同一作业的数据的设定之际限制容许同时存放的存储箱的数目。
比如,进行控制以便将容许由用户通过用于可以由用户对同一作业的数据同时存放的多个选择的操作画面进行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确定为最大达到N个。另外,N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为小于等于100的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中在硬盘107中只设置100个存储箱之故。
下面利用图16的示例对此控制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比如,假设用户通过存储箱设定画面1600的存储箱选择列表1602可以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最大为5个。主机300的控制部通过对主机300的显示部进行控制来禁止用户选择大于等于5个的存储箱。
另外,如果使用存放来自读取部103的扫描作业的数据之际的示例时,由控制部108进行以下的控制。比如,在将用于由装置100的用户选择指定应该保存来自读取部103的扫描作业的数据的存储箱的存储箱选择列表显示在显示部316上之际,可以由该用户通过该列表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最大达到5个。控制部108通过对操作部102进行控制,禁止用户选择大于等于5个存储箱。
这些控制,换言之,为进行控制以便在选择大于等于5个存储箱时,禁止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
利用这样的结构,比如,在用户通过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界面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小于等于5个时(如在上述示例中选择3个存储箱的情况等),容许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通过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界面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大于等于5时,禁止执行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或者,进行控制以便禁止用户选择大于等于5个存储箱的选择本身。由此,就禁止装置100执行在大于等于5个的存储箱中同时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这样的处理。
另外,上述的5个这一数值,与在将同一作业数据同时存放到多个存储箱中时容许用户选择的存储箱的数目的最大容许存储箱数(N)相当。就是说,是N值的具体例。因而,当然,也可以是5个以外的值。
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的话,比如,也可以是可以通过用于用户进行如图34及图35所示的有关存储箱功能的初始设定的设定画面,由用户将任意的值设定为此N值的结构。另外,更优选的结构是这种初始设定可由管理者等具有一定程度权限的用户执行。
利用以上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但是,这种结构也是用于进一步提高用户利点的要素,但也不一定是必需的要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是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说明为主。然而,如果是这种类型的装置以外,存在以下结构的装置的话也可适用。比如,是具备可存储多个数据存储箱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的装置,并且是用户可以通过该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受理对该数据存储箱的数据的处理要求的装置,并且是可以执行保存在该数据存储箱中的数据的发送处理及打印处理等输出处理的装置等。即,传真装置、便携电话、数码相机及个人计算机等都与此相当。
但是,更优选的装置是能满足用户发出的要将某一同一个内容(contents)的作业数据同时存放到在某一台装置具有的存储单元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中,并且,要能以简单的操作将其实现等的可能性的制品。另外,更为优选的制品是各存储箱分别可以应用于别个用户、别个目的的内容(contents)的保存的用途。
从这种观点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以图1所示的各数据发生装置(200、300、400、500、600)以及图2所示的读取部103等装置作为数据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但这些以外的类型的装置(比如,便携电话及数码相机等)也可以用作数据发生装置。不过,以至少是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可以通信的装置并且具备可由用户选择在该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哪一个存储箱中保存数据的用户接口单元的装置作为条件。但是,与前相同,如果是将上述这样的用户需要作为可能性考虑的产品更是优选。
以上,对上述方式例进行了详述,本发明可以采用,比如,作为系统、装置、方法、程序或存储媒体(记录媒体)等的实施方式,具体言之,既适用于由多个机器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由一个机器构成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也包含直接或远距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与在实施方式中图示的流程图相对应的程序)供给系统或装置,通过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供给的该程序代码而实现的情况。
因此,为了由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本身也是实现本发明的一部分。就是说,本发明也包含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具有程序的功能,也可以是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供给OS的脚本数据等形态。
作为用来供给程序的记录媒体,比如,有软盘(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DVD-R)等等。
除此之外,作为程序的供给方法,也可以利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与因特网的主页相连接,通过从该主页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本身或经过压缩的包含自动安装功能的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媒体来供给。另外,也可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将各个文件从不同的主页下载而实现。就是说,可对多个用户下载用来利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也包含于本发明。
另外,将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存放于CD-ROM等存储媒体分发给用户,对于满足预定要求的用户,可通过因特网从主页下载解密的密钥信息,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加密的程序使其安装到计算机而实现。
另外,计算机,通过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不仅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而且根据该程序的指示,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可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根据该处理可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从记录媒体读出的程序,在写入到插入到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及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之后,根据该程序的指示,由设置于该功能扩展板及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藉助该处理也可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
以上各点的具体示例,如联系图13~图17、图21等、主机300的打印驱动程序说明的上述说明所示。
如以上所说明的,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设想的问题。比如,可以灵活对应想要将同一作业的数据分配存放到在图像形成装置等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中等的用户需要。并且,该用户可以以简单的操作实现这一点。由此,在企图达到存储箱功能的功能提高的同时,可向用户提供可极大减轻对于利用存储箱功能的用户的负担的操作性提高的便利环境。另外,比如,在可以对用来将在一个作业中处理图像数据的作业恰当记录到多个存储箱的同时,也可以削减在存储箱中记录的数据的数据量而使存储器高效率使用成为可能。这样,比如,可以提供可灵活应对来自涉及由数据处理装置提供的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的种种需要、易于使用的便利的系统。
就是说,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使涉及存储箱功能的便利性提高。另外,可以灵活应对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中分配存放同一作业的数据的情况。于是,可以提供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对用户所希望的多个存储箱分配保存同一作业的数据的结构。并且,可以极大减轻用户的负担而使操作性提高。此外,比如,在可以对用来将在一个作业中处理图像数据的作业恰当记录到多个存储箱的同时,也可以削减在存储箱中记录的数据的数据量而使存储器高效率使用成为可能。此外还有,比如,可以提供可灵活应对来自涉及由数据处理装置提供的存储箱功能的各种用户的种种需要、易于使用的便利的系统。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可以施加各种改变是可能的。所以,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添加以下的权利要求。
本申请系根据并且要求承认登记日期2004年7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217773及2005年7月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196815的优先权,此处援引其全部记载内容。

Claims (54)

1.一种作业处理方法,是具备具有可以存储包含第1存储箱及第2存储箱的多个数据存储箱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数据发生装置中没有由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时,通过由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第1显示,可以从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时,通过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可以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通过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2存储箱的第2显示,可以从第2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在由上述第2用户通过上述第2显示,选择用于将通过上述第1显示可由上述第1用户选择的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时,可以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可以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没有由用户进行上述规定的操作而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1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禁止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1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第1显示,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包含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要求或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以作为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通过上述第2显示,可从上述第2用户接受包含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要求或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以作为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第2显示,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包含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要求或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以作为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禁止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要求。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可以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对于上述第1用户及第2用户中的每一个分别设定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条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利用为了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而预先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设定的处理条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对上述第1用户及第2用户中的每一个分别确定是利用为了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而预先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设定的处理条件还是变更该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在由上述第2用户通过上述第2显示选择通过上述第1显示可以由上述第1用户选择的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时,可以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对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中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没有由上述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1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禁止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1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第1显示,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包含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发送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删除处理要求或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以作为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
通过上述第2显示,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包含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打印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发送处理要求、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要求或该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删除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处理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以作为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可以通过上述第2显示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对上述第1用户及第2用户中的每一个分别地设定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条件。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中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利用为了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而预先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设定的处理条件。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论是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从上述第2用户受理对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都可以对上述第1用户及第2用户中的每一个分别地确定是利用为了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而预先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设定的处理条件还是变更该预先设定的处理条件。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1显示,使关于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多个数据之中的上述第1作业的多个数据的列表显示在上述用户接口单元之上;
作为上述第2显示,使关于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多个数据之中的上述第2作业的多个数据的列表显示在上述用户接口单元之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关于上述第2存储箱的多个数据的列表显示在上述用户界面单元上时,将关于用于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的图标显示在上述用户界面单元上;另一方面,
在将关于上述第1存储箱的多个数据的列表显示在上述用户界面单元上时,不使上述图标显示在上述用户界面单元上。
20.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来自上述第2用户的要求,禁止从上述存储单元中删除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本身,但在将关于上述第2存储箱的多个数据的列表显示在上述用户界面单元上时,基于来自上述第2用户的要求,不显示上述图标。
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1显示,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用于可由上述第1用户输入用于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指示的显示;
作为上述第2显示,由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用于可由上述第2用户输入用于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上述第2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指示的显示。
22.如权利要求1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规定的操作,用于选择包含上述第1存储箱及第2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选择操作,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执行之后,在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上述存储单元中时,可从上述第1用户通过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关于上述第1存储箱的第1显示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可从上述第2用户通过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关于上述第2存储箱的上述第2显示受理关于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另一方面,在不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操作,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只选择上述第1存储箱之后,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情况下,可从上述第1用户通过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关于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受理关于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23.如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选择包含上述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上述第1存储箱及上述第2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选择操作,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之后,为了可以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作业的数据在由该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各个之中利用,可以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用于将关于该作业的数据保存到上述存储单元的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
24.如权利要求1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选择包含上述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一个存储箱的存储箱选择操作,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之后,为了可以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作业的数据在由该用户选择的存储箱利用,可以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把该作业的数据保存到上述存储单元的单一存储箱存放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选择可否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用户界面单元的用户设定禁止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
27.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选择大于等于规定数目的存储箱时,禁止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执行。
28.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进行控制以便限制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可以选择的存储箱数目。
29.如权利要求23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禁止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选择大于等于规定数目的多个存储箱。
30.如权利要求23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的情况下,可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并且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作为用于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该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的快捷方式数据自动生成模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基于对于上述第1存储箱及上述第2存储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的存储箱的选择顺序,确定是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上述快捷方式功能数据,还是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上述快捷方式功能数据。
32.如权利要求23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可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并且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该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自动生成模式。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基于对于上述第1存储箱及上述第2存储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的存储箱选择顺序,确定是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作为上述处理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还是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上述电子拷贝数据。
34.如权利要求23至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时,可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选择执行,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并且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用于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该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快捷方式功能数据的快捷方式数据自动生成模式、和为了上述第1存储箱保存作为处理对象的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并且为了上述第2存储箱保存该作业的实体图像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的电子拷贝数据自动生成模式。
35.如权利要求23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成为处理对象的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可以在用于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全部存储箱的一系列的数据存储处理全部完成之前执行。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可根据来自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指示执行。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可依照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发生故障而自动执行。
38.如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的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完成的存储箱及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未完成的存储箱这两种存储箱中全部删除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处理作为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执行。
39.如权利要求35至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执行如下处理作为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即,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由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完成的存储箱中存在的关于该作业的数据处于保留的状态下,结束上述作业处理。
40.如权利要求35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执行如下处理作为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在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的存储处理一直到完成为止继续该作业的存储处理,在该存储处理完成的时刻,结束上述作业处理。
41.如权利要求35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从包含第1取消模式、第2取消模式、第3取消模式之中的至少一个模式的多个取消模式之中选择一个模式,其中,
在所述第1取消模式下,可以从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完成的存储箱及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未完成的存储箱两种存储箱中,全部删除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处理,作为上述作业的取消处理执行,
在所述第2取消模式下,可以在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完成的存储箱中存在的关于该作业的数据处于原封不动地保留的状态下,将结束上述作业处理的处理,作为该作业的取消处理执行,
在所述第3取消模式下,可以在由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之中的关于上述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处于中间阶段的存储箱的存储处理一直到完成为止继续该作业的存储处理,在该存储处理完成的时刻结束上述作业处理的处理,作为该作业的取消处理执行。
42.如权利要求23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成为处理对象的上述作业的存储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将表示该内容的消息通知给作为该作业的发送源的上述数据发生装置。
43.如权利要求23至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中成为处理对象的上述作业的存储处理不能完成时,可以将表示该内容的消息通知给作为该作业的发送源的上述数据发生装置。
44.如权利要求1至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包含与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不同的外部装置。
45.如权利要求1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包含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本身具备的装置。
46.如权利要求1至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发生装置是至少具备原稿读取装置、主计算机、便携电话或数码相机之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数据通信单元;用户界面单元的装置。
47.如权利要求1至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是至少具备图像形成装置、传真装置、便携电话、数码相机或计算机之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上述存储单元;数据通信单元;用户界面单元的装置。
48.如权利要求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没有由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1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1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在上述数据发生装置中由用户进行上述规定的操作之后,在将从该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上述第2作业的数据存储到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上述存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1存储箱的上述第1显示从上述第1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并且可以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上述用户界面单元执行的涉及上述第2存储箱的第2显示从第2用户受理涉及该第2作业的数据的处理要求。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以由上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用于将关于该作业的数据保存到上述存储单元的多个存储箱同时存放模式,从而在用于选择包含上述多个数据存储箱之中的上述第1存储箱及上述第2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的多个存储箱选择操作,由用户通过上述数据发生装置的用户界面执行之后,可以将从上述数据发生装置发送的作业的数据在由该用户选择的多个存储箱的各个之中利用。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发生装置至少包含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和可进行数据通信的主计算机,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本身具备的原稿读取装置之中的某一个。
5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
5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
53.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5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
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B2005800052787A 2004-07-26 2005-07-13 作业处理方法 Active CN1004841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773/2004 2004-07-26
JP2004217773 2004-07-26
JP196815/2005 2005-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2855A true CN1922855A (zh) 2007-02-28
CN100484186C CN100484186C (zh) 2009-04-29

Family

ID=3777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52787A Active CN100484186C (zh) 2004-07-26 2005-07-13 作业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4186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149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68363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780825A (zh) * 2018-07-27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记录介质
CN111273568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基于公共计算环境的显控台控制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3736A (ja) * 2000-04-28 2001-11-09 Kyocera Mita Corp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280055B2 (ja) * 2001-11-28 2009-06-17 株式会社Access メモリ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308183A (ja) * 2002-04-12 2003-10-31 Canon Inc データ出力装置、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149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699044B2 (en) 2009-02-23 2014-04-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68363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683639B (zh) * 2013-11-29 2018-10-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780825A (zh) * 2018-07-27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记录介质
CN110780825B (zh) * 2018-07-27 2023-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记录介质
CN111273568A (zh) * 2018-12-05 2020-06-12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基于公共计算环境的显控台控制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4186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0125A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691033A (zh) 成像设备、系统,处理、控制任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0339230C (zh) 计算机和打印控制方法
CN1794105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302654C (zh) 记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41304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
CN185492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相关方法、成像设备及相关控制方法
CN1702565A (zh) 图像形成系统、控制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636758A (zh) 双面印刷装置
CN1624681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程序及存储媒体
CN1414507A (zh) 服务器和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控制方法
CN1706657A (zh) 印刷装置、控制印刷程序、记录控制印刷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715065A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37700A (zh)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19433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处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6341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804783A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296811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967464A (zh) 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打印控制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912825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08408A (zh) 图象提供装置、记录系统以及记录控制方法
CN194552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9250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770772A (zh)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程序
CN1866191A (zh) 数据处理设定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