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0189A - 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20189A CN1920189A CNA2006101150779A CN200610115077A CN1920189A CN 1920189 A CN1920189 A CN 1920189A CN A2006101150779 A CNA2006101150779 A CN A2006101150779A CN 200610115077 A CN200610115077 A CN 200610115077A CN 1920189 A CN1920189 A CN 1920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d
- guard shield
- opening
- externally threa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66—Engine compartment, e.g. heat exchangers, exhaust filters, cooling devices, silencers, mufflers, position of hydraulic pump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打开由螺钉连结于护罩下部的盖体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在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油冷却器(22)与风扇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23)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倾斜部(29)上的开口(30);封闭该开口的盖体(31);设置于护罩的右侧板(27)的倾斜部(29)上的内螺纹部(35);与该内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件(34);对应内螺纹部而设置于盖体上并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34)的螺钉插入部(31a)。通过将螺钉插入部做成切口,并在外螺纹部件和内螺纹部之间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使盖体沿倾斜部向斜下方移动,螺钉插入部脱离外螺纹部件,使得盖体脱离倾斜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风扇和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了该开口的盖体及将处于封闭开口的状态的盖体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纹结合连接到护罩下部的连结机构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特开2003-136972号公报(图2、5)所示的现有技术。该现有技术具有:对流动在内部的流体的热进行散热的热交换器;面对该热交换器配置且产生供给给该热交换器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覆盖形成于风扇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并在风扇和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
该护罩具有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将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该开口的盖体及将处于封闭了开口的状态的盖体,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纹结合,连接到护罩下部。
连结机构具有:由形成有外螺纹的圆柱部及形成于该圆柱部的一端上的头部构成的外螺纹部件,即螺栓;设置于护罩的下部且形成有内螺纹的内螺纹部;以及对应内螺纹部而设置于盖体上且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的圆柱部的螺钉插入部。内螺纹部在与设置于护罩的下部的孔同心的位置上,固定于护罩的下部的内面而成。螺钉插入部由孔组成。
也就是说,通过使设置于盖体上的螺钉插入部配置在设置于护罩下部的内螺纹部的位置上地、从护罩的下部的外侧用盖体封闭开口,并在该状态下将外螺纹部件的圆柱部插入到螺钉插入部,而螺纹结合该圆柱部和内螺纹部的内螺纹,使得处于封闭了开口的状态的盖体连接到护罩的下部。还有,盖体通过连结机构,其多个部位连接于护罩的下部。
在如此构成的现有技术中,当清扫热交换器或风扇时,作业人员在钻进工程机械主体下方的状态下,拆卸下将盖体连接到护罩下部的多个外螺纹部件打开盖体。并且,利用鼓风机等,将沉积于护罩内的下部的尘埃从护罩下部的开口向护罩外排出。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钻进工程机械主体的下方的状态下进行打开护罩下部的盖体的作业。因形成于工程机械主体的下方的作业空间较狭窄,因此,作业人员在屈体钻进的状态下,得强作朝上反翘上身的姿势,即不方便的姿势。因此,拆卸连结盖体的多个外螺纹部件而打开盖体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能够容易地打开由螺钉连结于护罩下部的盖体。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具备:设置于覆盖车身的盖内的热交换器;与该热交换器相对配置且产生供给给该热交换器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覆盖形成于该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并在上述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上述护罩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该开口的盖体;以及将处于封闭上述开口的状态的上述盖体连结到上述护罩下部的连结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机构具有:外螺纹部件;设置于上述护罩的下部的内螺纹部;以及对应该内螺纹部而设置于上述盖体上且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的螺钉插入部,上述螺钉插入部由在上述外螺纹部件和上述内螺纹部件之间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容许上述盖体的沿脱离上述外螺纹部件方向移动的切口构成。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在外螺纹部件和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螺钉插入部容许盖体沿脱离外螺栓部件方向的移动。由此,无需拆卸用于将盖体连结到护罩下部的外螺纹部件就能打开盖体。因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盖体。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具备:设置于覆盖车身的盖内的热交换器;与该热交换器相对配置且产生供给给该热交换器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覆盖形成于该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并在上述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上述护罩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该开口的盖体;以及将处于封闭开口的状态的上述盖体连结到上术护罩下部的连结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机构具有:外螺纹部件;设置于上述护罩及上述盖体的任意一方的内螺纹部;以及设置于上述护罩及上述盖体的任意另一方并用于插入上述外螺纹部件的螺钉插入部,
具备在上述外螺纹部件和上述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向打开方向可摆动地支撑上述盖体的摆动支撑机构。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摆动支撑机构在外螺纹部件和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向打开方向可摆动地支撑盖体。由此,作业人员既不必拆卸用于将盖体连结到护罩下部的外螺纹部件,也不必拆卸盖体,通过使盖体摆动就能打开。因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盖体。
(3)本发明,在(2)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护罩具有:在与上述热交换器相对设置并用于插入上述风扇的板部;以及从该板部的下端向上述热交换器一侧延伸而形成上述开口的板部一侧的缘部,并设有上述内螺纹部及上述螺钉插入部的任意一方的连结部,上述盖体具有:与重合上述连结部重合并设有上述内螺纹部及上述螺钉插入部的任意另一方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沿斜下方延伸并封闭上述开口的盖部,上述摆动支撑机构由上述连结机构、上述连结部及上述安装部构成。
本发明在松弛了将盖体连结到护罩下部的外螺纹部件和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的状态下,能够打开盖体。由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结接于护罩下部的盖体,因此,能够对维修保养性的提高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第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一例即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回转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第一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一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具备的护罩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盖体的俯视图。
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第二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具备的护罩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3-回转体(主体),3a-回转构架,9-机械室,10-配重,11~13-吸气口,14、15-排气口,23-护罩,27-右侧板,28-板部,28a-风扇安装部,29-倾斜部,30-开口,31-盖体,31a-螺钉插入部,31b-螺栓插入孔,32、33-弹性板,34-外螺纹部件,34a-圆柱部(外螺纹),34b-头部,35-内螺纹部,36-螺栓,40-右侧板,41-连结部,42-盖体,43-安装部,45-外螺纹部件,45a-圆柱部(外螺纹),45b-头部,46-内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应用第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一例即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回转体的立体图,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第一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一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具备的护罩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图3所示盖体的俯视图。
第一实施例配备在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1上。如图1所示那样,该液压挖掘机1具备:驱动分别绕挂在左右两侧部上的履带2a而行驶的行驶体2;液压挖掘机1的主体,即,可回转地设置于行驶体2上并作为车身的回转体3;以及具有可回转地结合于该回转体3的前部中央的起重臂5、可回转地结合于该起重臂5上的悬臂6及可回转地结合于该悬臂6上的铲斗7的作业机4。
回转体3具备设置于作业机4的左侧方的驾驶室8、设置于该驾驶室8及作业机4的后方的机械室9及设置于该机械室9的后方且构成回转体3的后端部的配重10。
如图2所示那样,机械室9的后部由上部盖9a、左侧部盖9b及右侧部盖9c覆盖。上部盖9a设置成可开闭。在上部盖9a的左侧部,设置有向机械室9内输导空气的吸气口11,在左侧部盖9b的上部,设置有吸气口12、13。在上部盖9a的上面右侧部,设置有从机械室9内向外部输导空气的排气口14,在右侧部9c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15。
第一实施例是图3所示的冷却装置,具备:使增压的空气流过其内部并散发该空气的热的热交换器,即中间冷却器20;使发动机冷却水流过其内部并散发该发动机冷却水的热的热交换器,即散热器21;以及使工作油流过其内部并散发该工作油的热的热交换器,即油冷却器22。另外,具备有发生向这些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提供的冷却风的风扇(未图示)。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相对冷却风的流动与之并列地配置。上述风扇配置成与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互相面对。
还有,第一实施例,如图3、4所示那样,固定于形成上述回转体3的下部的回转构架3a上,并具备覆盖形成于在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油冷却器22与风扇之间形成的空间的通风道的护罩23。在图3中,24是形成护罩23的前侧部的前侧板,27是形成护罩23的右侧部的右侧板。该右侧板27具有:与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相对配置的同时,形成了风扇安装部28a的板部28,其中,风扇安装部28a形成可插入风扇的圆环状的框部而成;以及从该板部28的下端向左斜下方延伸,并抵接于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下部的倾斜部29。还有,在图4中,25是形成护罩23的后侧部的后侧板,26是形成护罩23的上部的上板。
在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左侧方(图4的左斜上方),形成于前板部24和后侧部25之间形成的空间,配置于上述吸气口11~13(参照图2)的下方。该空间成为将从吸气口11~13吸入的空气导向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通风道。
上板26及右侧板27,配置于上述上部盖9a(参照图2)的中央部的下方。右侧板27和上述右侧部盖9c(参照图2)之间的空间成为配置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发动机室。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风扇的回转轴。
还有,如图3所示那样,在护罩23的右侧板27的倾斜部29中,在其与散热器21的下部及油冷却器22的下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由切口构成的开口30(虚线部)。该开口30被板状盖体31封闭。该盖体31的长边侧的一方(图3的上侧)的缘部,由下述的第一连结机构连接于倾斜部29上,另一方(图3的下侧)的缘部抵接于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下部。还有,该盖体31的短边侧的一方(图3的左侧)的缘部由下述的第二连结机构连接于倾斜部29上,另一方(图3的右侧)的缘部抵接于未图示的前侧板24的下部。
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连结机构具有外螺纹部件34、内螺纹部35及与该内螺纹部35对应设置于盖体31上并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34的螺钉插入部31a(参照图6)。外螺纹部件34由具有形成有外螺纹部(螺纹牙)的圆柱部34a及形成于该圆柱部34a的一端并通过扳手或螺丝刀等所定的工具被赋予转矩的头部34b的部件,例如螺栓构成。内螺纹部35在与设置于倾斜部29上的孔(未图示)同心的位置上,使形成有内螺纹(螺纹牙)的圆筒状的部件紧固在倾斜部29的内面而成,并具有作为固定螺母的功能。螺钉插入部31a构成为,在外螺纹部件34的圆柱部34a(外螺纹)和内螺纹部35的内螺纹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容许盖体31沿脱离外螺纹部件34的圆柱部34a的方向,即沿倾斜部29向左斜下方向(图6中箭头A的方向)的移动。
第二连结机构由螺栓36(参照图3)、与设置于倾斜部29上的内螺纹部35同样地构成的另外的内螺纹部(未图示)及用于插入设置于盖体31上的螺栓36的螺栓插入孔31b(参照图6)构成。
还有,如图3、6所示那样,抵接于散热器21的下部的盖体31的缘部,由具有弹性的板材,例如氨基甲酸乙酯制造的板材或成型橡胶制造的板材而成的弹性板32构成。抵接于油冷却器22的下部的盖体31的缘部也由与弹性板32同样的弹性板33构成。这些弹性板32、33,向护罩23的内侧或外侧弯曲,为使螺钉插入部31a脱离外螺纹部件34的圆柱部34a,容许盖体31的足够距离的移动。
如此构成的第一实施例,其运行如下:
伴随发动机的运行,风扇回转且产生冷却风。也就是说,空气从回转体3的上部盖9a的吸气口11和左侧部盖9b的12、13向形成于护罩23的前侧板24和后侧板25之间形成的空间流入,并导向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而且,由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放热升温的空气通过:形成于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与护罩23的右侧板27之间的空间;设置于右侧板27的板部28上的风扇安装部28a;以及发动机室,从上部盖9a的排气口14和右侧部盖9c的排气口15排出。
还有,第一实施例的清扫进行如下:
分别清扫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时,首先,作业人员打开回转体3的上部盖9a,使护罩23的上部露出。其次,拆卸护罩23的上板26。接着,使用鼓风机等,分别将附着在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上的各个相对风扇的面上的尘埃,向护罩23内的下部吹下。
其次,钻进工程机械主体的下方,打开覆盖回转构架3a的下部盖(未图示),使盖体31露出。接着,作业人员拆下连结盖体31的螺栓36。接着,松开各个外螺纹部件34。接着,一边使盖体31的弹性板32、33例如向护罩23的内侧弯曲,一边使盖体31沿倾斜部29的斜左下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移动,由此,使盖体31的各个螺钉插入部31a脱离各个外螺纹部件34而打开盖体31。接着,作业人员,使用鼓风机等将沉积于护罩23下部的尘埃从开口30向护罩23外排出。
根据第一实施例,可获得如下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外螺纹部件34的圆柱部34a(外螺纹)和内螺纹部35的内螺纹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螺钉插入部31a容许盖体31沿脱离外螺纹部件34的圆柱部34a的方向的移动。由此,无需拆下用于将盖体31连结在护罩23的下部的外螺纹部件34便能打开盖体31。因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盖体31,并能够为提高维修保养效率做出贡献。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抵接散热器21的盖体31的缘部及抵接油冷却器22的盖体31的缘部分别由弹性材料32、33构成。由此,能够使由盖体31封闭开口30的状态下的封闭性的提高和容许盖体31沿脱离外螺纹34的圆柱部34a的方向的移动并存。
还有,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盖体31的长边侧的一方(图3的上侧)的缘部上,由第一连结机构,即由切口构成的插入部31a、外螺纹部件34及内螺纹部35连结盖体31,此外,在盖体31的短边侧的一方(图3的左侧)的缘部上,由第二连结机构,即螺栓36、螺栓插入孔31b及另外的内螺纹部(未图示)连结盖体31。由此,能够牢固地固定盖体31。
还有,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由第二连结机构连结盖体31的部位设置在离开回转构架3a和前侧板24的位置,例如护罩23下部的中央附近。由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螺栓36的拆卸。
另外,第一实施例是除了第一连结机构以外,还设置了第二连结机构的例子,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去第二连结机构。
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第二实施例。
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第二实施例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构架上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具备的护罩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7、8中,对与图3、6所示部件相同的部件,附注与附注在图3、6上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同样配备在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1上。第二实施例,作为护罩23的右侧板,具备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右侧板40。
如图7所示那样,在板部28和倾斜部29之间,设置有从板部28的下端朝中间冷却器20、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一侧延伸的连结部41。该连结部41上连结有下述的盖体42。该连结部41和板部28之间构成的角度大至成直角。还有,如图8所示那样,该连结部41形成开口30的板部28一侧的缘部。还有,在该连结部41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及螺钉插入部的任意一方,例如螺钉插入部(未图示)。该螺钉插入部由孔构成。
还有,如同一图8所示那样,封闭开口30的盖体42,通过使其截面形状形成为[ヘ]字状,设置例如从上方被重合到上述连结部41上连结的安装部43,和从该安装部43向左斜下方延伸并与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下部抵接而封闭开口30的盖部44。在安装部43上设置对应连结部41的螺钉插入部的内螺纹部46。外螺纹部件45由具有形成有外螺纹部(螺纹牙)的圆柱部45a及形成于该圆柱部45a的一端并通过扳手或螺丝刀等所定的工具被赋予转矩的头部45b的部件,例如螺栓构成。内螺纹部46在与形成于安装部43上并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的孔(未图示)同心的位置上,使形成有内螺纹(螺纹牙)的圆筒状的部件紧固在安装部43的内面而成,并具有作为固定螺母的功能。
也就是说,为使内螺纹部配置于螺钉插入部的位置上,在安装部43从上方重合到连结部41上的状态下,通过使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插入连结部41的螺钉插入部,并使之与安装部43的内螺纹部46螺纹结合,安装部43连结于连结部41上。
即,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将盖体42连接到护罩23的右侧板40的下部的连结机构,由上述的外螺纹部件45、内螺纹部46及螺钉插入部构成。再有,第二实施例,在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外螺纹)和内螺纹部46的内螺纹之间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使沿打开方向(箭头B方向)可摆动地支撑盖体42的摆动支撑机构由连结机构、连结部41及安装部53构成。
在如此构成的第二实施例中,若松弛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外螺纹)和内螺纹部46的内螺纹之间的螺纹结合,通过设置于盖体42上的螺钉插入部与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之间的间隙,容许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向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一侧倾倒。而且,若使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向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一侧倾倒,则盖体42的盖部44向离开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的方向(箭头B方向)摆动,使盖体42打开。由此,由盖体42的自重保持盖体42打开的状态。
根据第二实施例,可获得如下效果。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摆动支撑机构,即连结部41、安装部43、外螺纹部件45及内螺纹部46,在外螺纹部件45的圆柱部45a(外螺纹)和内螺纹部46的内螺纹之间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可摆动地向打开方向支撑盖体42。由此,作业人员既不必拆下用于将盖体42连结到护罩23下部的外螺纹部件45,也不必从护罩23的下部拆下盖体42,通过使盖体42摆动便能打开。因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盖体42,并能够为提高维修保养效率做出贡献。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在护罩23的右侧板40的连结部41上设置螺钉插入部,在盖体42的安装部43上设置内螺纹部46,将安装部43从上方重合到连结部41上,并由外螺纹部件45及内螺纹部46连结的构件,作为连结机构及摆动支撑机构的一例作了说明,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连结部41上设置内螺纹部,在安装部43上设置螺钉插入部,将安装部43从下方重合到连结部41上,并由外螺纹部件及内螺纹部连接的构件。如此构成的构件,若松弛外螺纹部件的圆柱部和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通过螺钉插入部与外螺纹部件的圆柱部之间的间隙,盖部44容许盖体42向离开散热器21及油冷却器22方向的摆动,与此同时,盖体42利用自重摆动。
Claims (3)
1.一种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具备:设置于覆盖车身的盖内的热交换器;与该热交换器相对配置且产生供给该热交换器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覆盖形成于该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并在上述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
上述护罩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该开口的盖体;以及将处于封闭上述开口的状态的上述盖体连结到上述护罩下部的连结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机构具有:外螺纹部件;设置于上述护罩下部的内螺纹部;以及对应内螺纹部而设置于上述盖体上且用于插入外螺纹部件的螺钉插入部,
上述螺钉插入部由在上述外螺纹部件和上述内螺纹部件之间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容许上述盖体向脱离上述外螺纹部件的方向移动的切口构成。
2.一种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具备:设置于覆盖车身的盖内的热交换器;与该热交换器相对配置且产生供给该热交换器的冷却风的风扇;以及覆盖形成于该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的空间并在上述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护罩,
上述护罩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开口;封闭该开口的盖体;以及将处于封闭上述开口的状态的上述盖体连结到上术护罩下部的连结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机构具有:外螺纹部件;设置于上述护罩及上述盖体的任意一方的内螺纹部;以及设置于上述护罩及上述盖体的任意另一方并用于插入上述外螺纹部件的螺钉插入部,
具备在上述外螺纹部件和上述内螺纹部的螺纹结合松弛的状态下,向打开方向可摆动地支撑上述盖体的摆动支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罩具有:与上述热交换器相对设置并用于插入上述风扇的板部;以及从该板部的下端向上述热交换器侧延伸而形成上述开口的板部侧的缘部,并设有上述内螺纹部及上述螺钉插入部的任意一方的连结部,
上述盖体具有:与上述连结部重合并设有上述内螺纹部及上述螺钉插入部的任意另一方的安装部;以及从该安装部沿斜下方延伸并封闭上述开口的盖部,
上述摆动支撑机构由上述连结机构、上述连结部及上述安装部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43065 | 2005-08-24 | ||
JP2005243065 | 2005-08-24 | ||
JP2005243065A JP4594829B2 (ja) | 2005-08-24 | 2005-08-24 |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0189A true CN1920189A (zh) | 2007-02-28 |
CN1920189B CN1920189B (zh) | 2013-01-23 |
Family
ID=3777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150779A Active CN1920189B (zh) | 2005-08-24 | 2006-08-23 | 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94829B2 (zh) |
KR (1) | KR101081633B1 (zh) |
CN (1) | CN192018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7120B (zh) * | 2007-12-01 | 2010-04-14 | 陈基镛 | 一种车用多介质模块化集成冷却机组 |
CN101780762A (zh) * | 2009-01-20 | 2010-07-21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CN102191784A (zh) * | 2010-03-08 | 2011-09-21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具有发动机室的工程机械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94265B2 (ja) * | 2016-06-10 | 2019-10-23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作業車 |
KR102144931B1 (ko) * | 2017-03-16 | 2020-08-14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농업용 작업 차량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7149A (en) * | 1973-06-27 | 1974-09-24 | Deere & Co | Engine enclosure and cooling system with rotary filter |
JP2001123836A (ja) * | 1999-10-26 | 2001-05-08 |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3903136B2 (ja) * | 2001-11-05 | 2007-04-11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
JP4153384B2 (ja) * | 2003-08-13 | 2008-09-24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2部材の組立体および2部材の組立方法 |
-
2005
- 2005-08-24 JP JP2005243065A patent/JP4594829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8-23 CN CN2006101150779A patent/CN1920189B/zh active Active
- 2006-08-23 KR KR1020060079615A patent/KR10108163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7120B (zh) * | 2007-12-01 | 2010-04-14 | 陈基镛 | 一种车用多介质模块化集成冷却机组 |
CN101780762A (zh) * | 2009-01-20 | 2010-07-21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CN102191784A (zh) * | 2010-03-08 | 2011-09-21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具有发动机室的工程机械 |
CN102191784B (zh) * | 2010-03-08 | 2014-10-08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具有发动机室的工程机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70023559A (ko) | 2007-02-28 |
JP4594829B2 (ja) | 2010-12-08 |
CN1920189B (zh) | 2013-01-23 |
JP2007055443A (ja) | 2007-03-08 |
KR101081633B1 (ko) | 201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0189A (zh) | 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 | |
CN1093609C (zh) | 建筑机械的冷却装置及建筑机械 | |
US20110163570A1 (en) | Vehicle undercover | |
CN1853971A (zh) | 车辆用冷却装置 | |
CN1782362A (zh) | 工作器具 | |
CN100351160C (zh) | 具有结合成一体的通风系统的电梯轿厢 | |
JPWO2012086521A1 (ja) | ホイールローダ | |
CN1796173A (zh) | 发动机驱动的车辆冷却装置 | |
CN1715568A (zh) | 工程机械用驾驶室及工程机械 | |
CN1530495A (zh) | 作业车 | |
CN1690379A (zh) | 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配设结构 | |
CN1200200C (zh) | 发动机操纵的机械系统 | |
CN1327503A (zh) | 施工机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 |
CN1991141A (zh) | 具备节流阀体用保护罩的车辆用内燃机 | |
CN1399867A (zh) | 暖房的通风装置 | |
JP5006092B2 (ja) | 建設機械 | |
CN1730919A (zh) | 工程机械的排水装置 | |
CN1550398A (zh) | 前部车身结构 | |
CN101029607A (zh) | 设置于二冲程柴油机气缸体内的阻碳罩 | |
CN2866867Y (zh) | 气缸盖水腔放气装置 | |
JP4840294B2 (ja) | 建設機械 | |
CN1579870A (zh) | 摩托车 | |
CN1955577A (zh) | 空调机 | |
CN1268457A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
CN2635419Y (zh) | 一种客车用新风换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