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7414A -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7414A CN1917414A CN 200610127974 CN200610127974A CN1917414A CN 1917414 A CN1917414 A CN 1917414A CN 200610127974 CN200610127974 CN 200610127974 CN 200610127974 A CN200610127974 A CN 200610127974A CN 1917414 A CN1917414 A CN 19174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w
- deinterleaving
- data
- order information
- matr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包括:为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在输出该数据时同时输出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交织顺序信息,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交织后在数据流中的位置;然后按照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来保存这些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实现方法,第二次交织的系统以及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所需要的内存以及减少延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中,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等原因,使得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因此需要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极大地避免数据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交织技术是误码处理技术之一,为了抵抗无线信道的衰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物理层中两次使用了交织技术。
交织技术的目的是将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消除随机差错。在实际应用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这是由于持续时间较长的衰落谷点会影响到几个连续的比特,为了纠正这些成串发生的比特差错及一些突发错误,可以使用交织技术来分散这些误差,使长串的比特差错变成短串差错,从而可以使用前向码(FEC)对其纠错。交织技术对已编码的信号按一定规则重新排列,解交织后突发性错误在时间上被分散,使其类似于独立发生的随机错误,从而前向纠错编码可以有效的进行纠错。
图1为交织与解交织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序列a为交织前的原码序列;经过交织后码片重新排列成为序列b;经传输后得到序列c,其中由于突发差错使得码片2、7、12、17被干扰成为错误码片;序列c经过解交织得到序列d,错误码片被分散,从而有利于纠错和信道译码。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传输信道经信道编码后将一个数据包分成若干个无线帧(每个无线帧长度为10毫秒)映射到物理信道上,第三代通信组织(3GPP)协议中规定将数据可分成1、2、4、8个无线帧,称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第三代移动通信物理层的第一次交织在这些无线帧间进行,第二次交织在每个无线帧内进行。
第一次交织是在传输信道的数据被分成若干个无线帧后,将这些无线帧进行无线帧间交织后再映射到物理信道,而不是按顺序映射到物理信道。
第二次交织是在无线帧中进行,其过程如下所述:
1、构造一个矩阵,列数固定为30,行数是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向上取整的含义是:只要小数部分大于0,都必须向整数部分进位1);
2、将数据按行填入矩阵中,先填第0行第0列、第0行第1列、第0行第2列、第0行第3列.......,再填第1行第0列、第1行第1列、第1行第2列、第1行第3列.......,直到所有数据填入矩阵中;如果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余数为n(n不为0),那么在最后一行的最未尾填30-n个无效数据;
3、按表1进行列交换。第0列位置不变,将第20列放到第1列位置,将第10列放到第2列位置,将第5列放到第3列位置......,第17列入到第29列位置;
表1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
列数 | 列交换矢量<P[0],P[1],......P[29]> |
30 | <{0,20,10,5,15,25,3,13,23,8,18,28,1,11,21,6,16,26,4,14,24,19,9,29,12,2,7,22,27,17>} |
4、将数据从矩阵中按列读出,先读取第0行第0列、第1行第0列、第2行第0列、第3行第0列......,再读取第0行第1列、第1行第1列、第2行第1列、第3行第1列.......,直到所有数据全部读出;如果读取数据时遇到无效数据,则跳过该无效数据读取下一个。数据全部读出后完成交织过程。
现有技术中,实现移动通信物理层第二次交织和解交织的方法包括:
1、软件实现第二次交织和解交织。该方法需要申请一块内存,内存大小为物理信道承载,将数据全部保存后再计算交织。其中,物理信道承载为一个无线帧的数据量。每个无线帧分为15个时隙,在没有压缩模式情况下,15个时隙都会承载数据;在有压缩模式下,只有7到15个时隙承载数据,承载数据的时隙个数不定。在没有压缩模式的情况下,物理信道承载是30的整数倍;在有压缩模式的情况下,物理信道承载不一定是30的整数倍。
2、硬件实现第二次交织和解交织。该方法同样需要使用一块内存,内存大小为物理信道承载,先将数据全部存入内存后,再计算交织。如图2所示,数据流f在交织前是按数据输入顺序e即按0-9顺序进入交织器,经过交织后,数据的位置发生变化,交织后的数据流h按数据输出顺序g即按0-9顺序输出。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均需要申请一块内存来保存数据,而且使用内存保存数据必然会对数据处理造成延时,延时大小为一个无线帧(10毫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所需要的内存以及减少延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包括:为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交织后在数据流中的位置;在输出该数据时同时输出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可具体包括: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交织顺序信息。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数据流中的位置;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可具体包括: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解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交织计算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输出模块,与所述交织计算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缓存模块,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这些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交织计算模块可包括: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与所述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与所述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还可与第一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交织前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交织后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所述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接收交织后的数据;解交织计算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模块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输出模块,与所述解交织计算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缓存模块,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这些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解交织计算模块可包括: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与所述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与所述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还可与第二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解交织前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解交织后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输入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计算该数据在交织后的交织顺序,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之间的顺序关系保存该数据,实现物理层的第二次交织;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计算该数据在解交织后的解交织顺序,并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之间的顺序关系保存该数据。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先保存整个帧内的数据然后实际地改变每个数据的位置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即时地对输入的每个数据进行处理,而不需要等待接收到整个帧内的数据后再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单独申请一块内存来保存数据流中的全部数据,也不需要将输入数据流中的数据全部存入内存后再计算交织或解交织,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占用的内存。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每个输入数据的处理延时仅在于等待计算交织顺序或解交织顺序的延时,小于现有技术中等待接收到整个帧内的数据并进行实际地位置变换处理的延时,并且如果用硬件电路实现计算交织顺序或解交织顺序,能够进一步地大大减少延时。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输入数据的流水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延时,并且易于使用硬件电路实现,占用资源少,速率快。
综上所述,本发明够达到有效地减少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占用的内存以及减少延时,并且易于实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交织与解交织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与图4中交织方式相对应的解交织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与图5中交织方式相对应的解交织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对输入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计算该数据在交织后的交织顺序,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之间的顺序关系保存该数据序,实现物理层的第二次交织;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计算该数据在解交织后的解交织顺序,并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之间的顺序关系保存该数据,实现物理层的第二次解交织。
图3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示意图,数据流k在交织前是按数据输入顺序j即按0-9顺序进入交织系统,交织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根据上文所述的表1即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并保存每一个数据的交织顺序信息即交织后每个数据在该数据流中的位置;交织系统中输出模块输出的数据流中数据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输出的仍为数据流k,同时还输出数据流k中每个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再按照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例如0-9顺序来保存输出模块输出的每个数据,即得到重新编排位置后的数据流k’,即实现了物理层的第二次交织。
接收方在解交织时,按照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根据表1计算并输出数据流和数据流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j,并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之间的顺序关系保存数据,恢复出数据流k。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包括:为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交织后在数据流中的位置;在输出该数据时同时输出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图4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1中,对输入数据流的每一个数据,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然后在步骤2中,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继而在步骤3中,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交织顺序信息;在步骤4中,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然后在步骤5中,按照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来保存输出模块输出的每个数据和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
定义三个变量,N_data表示物理信道承载,row_bef_intl、column_bef_intl分别表示交织前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行号和列号。计算方法如下:
row_bef_intl=column_bef_intl=0;
for(i=0;i<N_data;i++)
{column_bef_intl=column_bef_intl+1;
if(column_bef_intl==29)
{column_bef_intl==0;
row_bef_intl=row_bef_intl+1;
}
}
上述算法中,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列,行数是物理信道承载N_data除以30,将数据按行填入矩阵中,先填第0行第0列、第0行第1列、第0行第2列、第0行第3列.......,再填第1行第0列、第1行第1列、第1行第2列、第1行第3列.......,直到所有数据填入矩阵中,从而得到每个数据对应的交织前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行号和列号。
同理,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
定义二个变量,row_aft_intl、column_aft_intl分别表示交织后数据的行号和列号。计算方法:
row_aft_intl=row_bef_intl;
column_aft_intl=P[column_bef_intl];
上述算法中函数P[]参照表1,按表1进行列交换。第0列位置不变,将第20列放到第1列位置,将第10列放到第2列位置,将第5列放到第3列位置......,第17列入到第29列位置,从而得到每个数据交织后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行号和列号。
图5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步骤3与步骤4之间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步骤31中,根据交织前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计算交织前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是空比特:
定义一个30位的标志dummy_bit_bef_intl[29:0],每一位表示最后一行的该位对应的列是否为空比特,1表示空比特,0表示正常数据。最后一行空比特个数用dummy_bit_num表示,dummy_bit_bef_intl[29:0]的计算方法:
dummy_bit_bef_intl[29:0]=0x3FFFFFFF;
for(i=0;i<30;i++)
{if(i<dummy_bit_num)dummy_bit_bef_intl[i]=0;}
上述算法中,根据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dummy_bit_num,将最后一行的最末尾的30-dummy_bit_num列计算为空比特,从而得到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然后在步骤32中,根据所述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定义一个30位的标志dummy_bit_aft_intl[29:0],每一位表示该列是否包括空比特,1表示空比特,0表示正常数据。dummy_bit_aft_intl[29:0]的计算方法:
for(i=0;i<30;i++)
{dummy_bit_aft_intl[i]=dummy_bit_bef_intl[P[i]];}
上述算法中,函数P[]参照表1,按表1进行列交换。第0列位置不变,将第20列放到第1列位置,将第10列放到第2列位置,将第5列放到第3列位置......,第17列入到第29列位置,从而计算出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进一步地,步骤4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所述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交织后数据从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
数据从交织矩阵中输出时按列输出,定义交织后数据从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为data_sequence_intl,定义交织矩阵的行数row,row=N_data/30向上取整;最后一行可能有空比特,并且这些空比特分散在最后一行的某些列上,定义变量dummy_bit表示当前数据所在列之前空比特个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dummy_bit=0;
for(i=0;i++;i<column_aft_intl)
{if(dummy_bit_aft_intl[i]==1)
dummy_bit=dummy_bit+1;
}
上述算法中,根据最后一行的每一列对应的标志dummy_bit_aft_intl是否为1得到该列是否为空比特,如果是1则为空比特,如果是0则为正常数据。
从而,交织后数据从交织矩阵中输出的交织顺序data_sequence_intl的计算方法如下:
data_sequence_intl=column_aft_intl*row-dummy_bit+row_aft_intl;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数据流中的位置;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图6为与图4中交织方式相对应的解交织实现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01中,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解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然后在步骤02中,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继而在步骤03中,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在步骤04中,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然后在步骤05中,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缓存数据。
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
最后一行可能有空比特,并且这些空比特分散在最后一行的某些列上。定义二个变量,row_bef_deintl、column_bef_deintl分示表示解交织前数据的行号和列号。数据从矩阵中输出时按列输出,定义矩的行数row,row=N_data/30向上取整;计算方法:
if(row_bef_deintl==row-1) {if(dummy_bit_aft_deintl[column_bef_deintl]==1) {bef_2intl_row_ct=0; column_bef_deintl=column_bef_deintl+1;} else {row_bef_deintl=row_bef_deintl+1;} } else if(row_bef_deintl==row) {row_bef_deintl=0; <!-- SIPO <DP n="12"> --> <dp n="d12"/> column_bef_deintl=column_bef_deintl+1;} else {row_bef_deintl=row_bef_deintl+1;}
上述算法中,根据所述解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是物理信道承载N_data除以30,将数据按行填入矩阵中,先填第0行第0列、第0行第1列、第0行第2列、第0行第3列.......,再填第1行第0列、第1行第1列、第1行第2列、第1行第3列.......,直到所有数据填入矩阵中,从而得到每个数据解交织前对应的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的行号和列号。
同理,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定义二个变量,row_aft_deintl、column_aft_deintl分别表示交织前数据的行号和列号。计算方法:
row_aft_deintl=row_bef_deintl;
column_aft_deintl=P[column_bef_deintl];
函数P[]参照表1,按表1进行列交换。第0列位置不变,将第20列放到第1列位置,将第10列放到第2列位置,将第5列放到第3列位置......,第17列入到第29列位置,从而得到每个数据解交织后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行号和列号。
图7为与图5中交织方式相对应的解交织实现方法的流程图,与上述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实现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步骤03与步骤04之间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步骤031中,根据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计算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解交织前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是空比特:
定义一个30位的标志dummy_bit_bef_deintl[29:0],每一位表示该列是否包括空比特,1表示空比特,0表示正常数据。最后一行空比特个数用dummy_bit_number表示,dummy_bit_bef_deintl[29:0]的计算方法:
dummy_bit_bef_deintl[29:0]=0x3FFFFFFF;
for(i=0;i<30;i++)
{if(i<dummy_bit_number)dummy_bit_bef_deintl[i]=0;}
上述算法中,根据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dummy_bit_number,将最后一行的最末尾的30-dummy_bit_number列计算为空比特,从而得到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然后在步骤032中,根据所述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解交织后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定义一个30位的标志dummy_bit_aft_deintl[29:0],每一位表示该列是否包括空比特,1表示空比特,0表示正常数据。dummy_bit_aft_deintl[29:0]的计算方法:
for(i=0;i<30;i++)
{dummy_bit_aft_deintl[i]=dummy_bit_bef_deintl[P[i]];}
上述算法中,函数P[]参照表1,按表1进行列交换。第0列位置不变,将第20列放到第1列位置,将第10列放到第2列位置,将第5列放到第3列位置......,第17列入到第29列位置,从而得到解交织后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进一步地,步骤04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计算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所述解交织前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所述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例如可通过以下算法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
定义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为
data_sequence_deintl:
data_sequence_deintl=row_aft_deintl*30+column_aft_deintl;
参见图8所示的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A1,用于接收数据;交织计算模块A2,与输入模块A1连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A1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输出模块A3,与交织计算模块A2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对缓存模块,可以利用包括交织系统在内的整个发射装置已有的存储单元来实现,例如发射模块中的存储单元。
图9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上述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交织计算模块A2包括: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1,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2,与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1连接,用于接收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1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A23,与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2连接,用于接收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A22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然后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接收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并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图10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上述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A23还与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A4连接,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A4用于根据所述交织矩阵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计算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A23;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A23用于接收交织后行号和列号模块A22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接收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A4输出的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然后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接收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并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参见图11所示的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B1,用于接收数据;解交织计算模块B2,与输入模块B1连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B1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输出模块B3,与解交织计算模块B2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对缓存模块,可以利用包括交织系统在内的整个发射装置已有的存储单元来实现,例如接收模块中的存储单元。
图12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上述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解交织计算模块B2包括: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1,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2,与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1连接,用于接收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1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B23,与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2连接,用于接收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2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图13为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缓存模块图中未示出),与上述本发明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B23还与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B4连接,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B4用于计算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B23;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B23用于接收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B22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接收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B4输出的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4)
1、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所述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交织后在数据流中的位置;
在输出该数据时同时输出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具体包括:
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
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
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交织顺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计算交织前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根据所述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具体包括:根据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计算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
5、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数据流中的位置;
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
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具体包括:
计算该数据在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所述解交织矩阵的列数为30,行数为物理信道承载除以30的商,如果不能整除则向上取整;
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
根据所述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即为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空比特个数,计算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根据所述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以及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计算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所述解交织前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所述第二次交织列置换表,计算解交织后该数据从所述解交织矩阵中输出的顺序。
9、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数据;
交织计算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输入模块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输出模块,与所述交织计算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所述交织顺序信息;
缓存模块,按照所述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这些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计算模块包括:
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
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与所述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
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与所述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与所述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交织前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交织后所述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所述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所述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织后行号和列号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输出的交织后所述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交织顺序信息。
12、一种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的解交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交织后的数据;
解交织计算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模块发送的每个数据,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输出模块,与所述解交织计算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数据和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缓存模块,按照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之间的顺序关系缓存这些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交织计算模块包括:
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解交织矩阵,对每一个输入的数据计算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
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与所述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解交织前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前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在所述解交织矩阵中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
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与所述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与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解交织前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以及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并将计算结果输出给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所述解交织顺序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解交织后行号和列号计算模块输出的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后的行号和列号,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空比特位置计算模块输出的解交织后所述解交织矩阵的最后一行的每一列是否为空比特的计算结果,并计算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后,输出该数据和该数据对应的解交织顺序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127974 CN1917414A (zh) | 2006-09-01 | 2006-09-01 |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PCT/CN2007/070468 WO2008028419A1 (fr) | 2006-09-01 | 2007-08-14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ntrelacement/désentrelacement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127974 CN1917414A (zh) | 2006-09-01 | 2006-09-01 |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7414A true CN1917414A (zh) | 2007-02-21 |
Family
ID=3773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127974 Pending CN1917414A (zh) | 2006-09-01 | 2006-09-01 |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17414A (zh) |
WO (1) | WO200802841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52770A1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第二次交织及解交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391365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织方法及装置 |
CN115225203A (zh) * | 2022-06-08 | 2022-10-21 | 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解交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25496A1 (en) | 2011-05-18 | 2012-11-2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Bit-interleaved coding and modulation (BICM) with quasi-cyclic LDPC cod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12348A (ja) * | 2003-04-07 | 2004-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インターリーブ/デインターリーブ方法及び装置 |
TWI264653B (en) * | 2004-05-19 | 2006-10-21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olutional interleaving/de-interleaving technique |
KR100647987B1 (ko) * | 2005-01-27 | 2006-11-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시스템에서 인터리빙 방법 |
-
2006
- 2006-09-01 CN CN 200610127974 patent/CN1917414A/zh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8-14 WO PCT/CN2007/070468 patent/WO200802841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52770A1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第二次交织及解交织的方法和装置 |
US8364916B2 (en) | 2008-06-17 | 2013-01-29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interleaving and de-interleaving at second time |
CN109391365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织方法及装置 |
US10972220B2 (en) | 2017-08-11 | 2021-04-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rle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9391365B (zh) * | 2017-08-11 | 2021-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织方法及装置 |
CN115225203A (zh) * | 2022-06-08 | 2022-10-21 | 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解交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225203B (zh) * | 2022-06-08 | 2024-04-12 | 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解交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028419A1 (fr) | 2008-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6276C (zh) | 随机存取多向cdma2000 turbo编码交织器 | |
CN1265656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68221C (zh) | Map译码器的分割型去交织器存储器 | |
CN1264280C (zh) | 在通信系统中生成和解码代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06781C (zh) | 在vsb发送系统中具有增强型多路复用数据的数字发送系统 | |
CN1096163C (zh) | 码分多址系统中提供译码器位数据的方法及多速率译码器 | |
CN1529943A (zh) | Turbo解码器的缓冲器结构 | |
CN1615592A (zh) | 通信系统的交织设备和方法 | |
CN1751466A (zh) | 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418419A (zh) | 可变速率分组数据传输中带有软组合的混合arq方案 | |
CN1589533A (zh) | 对数据比特进行并行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951115A (zh) | 提高接收性能的数字广播发送和/或接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
CN1809963A (zh) | 具有健壮的纠错编码/解码装置的数字发送器/接收器系统及其纠错编码/解码方法 | |
CN1777082A (zh) | 基于预编码的并行卷积ldpc码的编码器及其快速编码方法 | |
CN1120414C (zh) | 去交错装置 | |
CN1898891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具有不等出错概率的编码器发送和接收编码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1060481A (zh) | 一种Turbo码传输块的分段方法 | |
CN1165143C (zh) | 在通信系统中生成编码 | |
CN101047841A (zh) | 一种手持电视系统中的级联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917414A (zh) | 移动通信中物理层第二次交织与解交织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1060339A (zh) | 一种在SCDMA系统中实现Turbo编译码方案的装置和方法 | |
CN1708910A (zh) | 在通信系统的外部解码器处进行代码组合的方法和系统 | |
CN1302624C (zh) | 基于格子的信道编码所用的解码器 | |
CN1777256A (zh) | 增强残留边带维特比解码器 | |
CN101034894A (zh) | 一种实现解码的电路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