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0658A -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0658A
CN1910658A CNA2005800025370A CN200580002537A CN1910658A CN 1910658 A CN1910658 A CN 1910658A CN A2005800025370 A CNA2005800025370 A CN A2005800025370A CN 200580002537 A CN200580002537 A CN 200580002537A CN 1910658 A CN1910658 A CN 1910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extraction elements
magnetic head
magnetic
mechanism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25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5542C (zh
Inventor
西村巧
木村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0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5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54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7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end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or spoo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7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end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or spool
    • G11B15/672Extracting end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or single re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1Cleaning of hea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Magnetic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须用于驱动磁头清洁装置的专用马达、可实现低成本且节省空间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在收容在上述盒式磁带(2)中的磁带的端部具有结合元件(8),通过磁带引出元件(40)将结合元件(8)引出、卷绕在驱动卷轴(2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洁磁头(7)的磁头清洁机构部(90),磁头清洁机构部(90)具有保持电刷部的磁头电刷部和改变磁头电刷部的位置的凸轮机构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和装载杆(30)使凸轮机构部动作。

Description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卷绕磁带的卷轴为一个的单轴盒式磁带中将磁带的端部引出、卷在驱动卷轴上进行记录读取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的磁头清洁机构多使用专用的驱动马达,并具有旋转移动L型角铁(アングル)的方式等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96827号公报(段落0022、0023、0024、图2、图3)
但是,上述现有的装置不仅需要用于驱动磁头清洁机构的专用马达,而且需要用于旋转移动L型角铁的空间,在使装置小型化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须用于驱动磁头清洁机构的专用马达就可以低成本地实现节约空间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1是一种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具有:使一端侧与驱动卷轴连接的引导带、与上述引导带的另一端侧连接的磁带引出元件、使上述磁带引出元件向盒式磁带内移动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动作的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使上述盒式磁带向盒式磁带卷轴移动的盒式磁带架、与上述盒式磁带架连接的装载杆、使上述装载杆动作的装载马达以及对磁带进行记录读取的磁头,在收容在上述盒式磁带中的上述磁带的端部具有结合元件,通过上述磁带引出元件将上述结合元件引出、卷绕在上述驱动卷轴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洁上述磁头的磁头清洁机构部,上述磁头清洁机构部具有保持电刷部的磁头电刷部和改变上述磁头电刷部的位置的凸轮机构部,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上述装载杆使上述凸轮机构部动作。
本发明2如发明1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上述凸轮机构部向可动作的状态移动,通过上述装载杆改变上述磁头电刷部的位置。
本发明3如发明2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机构部具有与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上述装载杆抵接的第一凸轮机构部、以及保持上述磁头电刷部的第二凸轮机构部,在上述第一凸轮机构部上形成第一凸轮槽,通过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上述第一凸轮槽向上述装载杆的动作方向变位,通过上述装载杆使上述第二凸轮机构部与上述第一凸轮机构部一起移动。
本发明4如发明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设置在上述盒式磁带架的侧方,将上述装载杆设置在与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同侧的上述盒式磁带架侧部,将上述磁头清洁机构部设置在上述磁头与上述装载杆之间。
本发明5如发明4所述,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附近到上述驱动卷轴之间形成一对引导上述磁带引出元件的磁道槽,将上述磁头设置在一对上述磁道槽之间,在一方的形成上述磁道槽的部件上设置上述磁头清洁机构部。
本发明6如发明1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磁头电刷部具有多个电刷部,使至少一个上述电刷部与其他的上述电刷部的刷动方向不同。
本发明7如发明6所述,其特征在于,使一方的上述电刷部的刷齿顶与另一方的上述电刷部的刷齿顶向分离的方向倾斜。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和装载马达兼作磁头清洁机构部的驱动源使用,可以削减用于使清洁机构部动作的专用的驱动源,可以实现低成本、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4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5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8是表示该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一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二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3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三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3状态下的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位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具有清洁磁头的磁头清洁机构部,磁头清洁机构部具有保持电刷部的磁头电刷部和改变该磁头电刷部位置的凸轮机构部,通过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装载杆使凸轮机构部动作。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利用使磁带引出元件向盒式磁带内移动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使盒式磁带向盒式磁带卷轴移动的装载杆,使磁头清洁机构部动作,因此,可以将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和装载马达兼作磁头清洁机构部的驱动源使用,可以削减用于使磁头清洁机构部动作的专用的驱动源,可以实现低成本、节省空间。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由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凸轮机构部向可动作的状态移动,通过装载杆改变磁头电刷部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磁头清洁机构部的动作分成使凸轮机构部向可动作的状态移动的动作和改变磁头电刷部的位置的动作这两个阶段,通过对进行每个动作时动作的部件和马达进行功能分工,实现错误操作少的稳定动作。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凸轮机构部具有与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装载杆抵接的第一凸轮机构部、以及保持磁头电刷部的第二凸轮机构部,在第一凸轮机构部上形成第一凸轮槽,通过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第一凸轮槽向装载杆的动作方向变位,通过装载杆使第二凸轮机构部与第一凸轮机构部一起移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也用两个部件构成凸轮机构部、在各凸轮机构部侧也对两阶段的动作进行功能分工,可以实现错误动作少的稳定动作。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将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设置在磁带架的侧方,将装载杆设置在与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同侧的磁带架侧部,将磁头清洁机构部设置在磁头与装载杆之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装载杆和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设置在磁头清洁机构部的一方、将磁头设置在另一方,因此,可以从一方侧使磁头清洁机构部移动。因此,容易将装载杆和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的动作传递到磁头清洁机构部。
对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从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附近到驱动卷轴之间形成一对引导磁带引出元件的磁道槽,磁头设置在一对磁道槽之间,在一方的形成磁道槽的部件上设置磁头清洁机构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形成需要设置在磁头附近的磁道槽的部件上设置磁头清洁机构部,可以省略用于设置磁头清洁机构部的专用部件,可以实现低成本、节省空间。
对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在磁头电刷部具有多个电刷部,使至少一个电刷部与其他的电刷部的刷动方向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使电刷部对磁头的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可以提高清洁能力。
对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中,使一方的电刷部的刷齿顶与另一方的电刷部的刷齿顶向分离的方向倾斜。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一方的电刷部可使刷齿顶向前进方向作用、使另一方的电刷部的刷齿顶向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作用,同时,可分别交替地进行作用,因此,可以对不同的污垢和附着物进行有效的清洁。
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装置本体的带基1上具有盒式磁带卷轴10和驱动卷轴20,盒式磁带卷轴10具有马达等转动装置;驱动卷轴20具有相同的转动装置。在带基1的盒式磁带卷轴10侧设置有保持盒式磁带2的同时使该盒式磁带2移动的盒式磁带架3。并且,在带基1的盒式磁带卷轴10侧设置有一对轨道4,使盒式磁带架3可沿着该一对轨道4滑动。
装载杆30可自由滑动地设置在一方的轨道4上。该装载杆30与盒式磁带架3连接,通过该装载杆30的移动使盒式磁带架3动作。
齿条31与装载杆30的带基1侧的面连接。并且,在装载杆30的侧方设置有装载马达32和与该装载马达32连接的齿轮33。使齿条31与齿轮33啮合,装载杆30通过装载马达32的旋转沿着轨道4滑动。
在装载结束时的盒式磁带2的侧方,在盒式磁带2的开关盖(无图示)附近设置有磁带引出元件40。该磁带引出元件40通过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加以保持,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与设置在相对于盒式磁带2的开关盖接近离开的方向上的槽(无图示)相卡合。在装载杆30的侧方,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设置在装载马达32和磁带引出元件40之间的空间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通过无图示的齿轮机构与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连接。
从磁带引出元件40附近的位置起到驱动卷轴20的卷轴轴毂21之间形成磁道槽5。在图1中只表示了带基1侧的磁道槽5,但在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部件(无图示)上也形成相同形状的磁道槽,由一对磁道槽5引导磁带引出元件40。在磁道槽5的侧方设置多个辊6和磁头7。并且,在图示的状态中,引导带41沿着磁道槽5设置。该引导带41的一端侧与驱动卷轴20连接,另一端侧与磁带引出元件40连接。
另一方面,驱动卷轴20具有卷轴凸缘22,在该卷轴凸缘22的外周端形成凸缘槽23。另外,图中只表示了带基1侧的卷轴凸缘22,但一对卷轴凸缘22分别与卷轴轴毂21的两端面连接。在卷轴轴毂21上,轴毂开口部21A形成在其外周的一部分上,引导带41从该轴毂开口部21A穿过。并且,磁带接合元件40嵌合在该轴毂开口部21A上。驱动卷轴20在其中心具有传递马达等转动装置的转动的驱动轴24,该驱动轴24通过锁定部件70在进行带插入的动作时解除卷轴轴毂21以及卷轴凸缘22的连接,在进行记录读取运转时与卷轴轴毂21以及卷轴凸缘22连接。在卷轴轴毂21的端面设置磁铁保持部件25,磁铁25A通过该磁铁保持部件25设置在卷轴轴毂21内部的轴毂开口部21A附近。
在带基1侧的卷轴凸缘22的外周侧设置有锁定马达60和通过该锁定马达60的驱动向凸缘槽23内移动的销61。
另外,在磁头7和装载杆30之间设置有磁头清洁机构部90。因此,在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一方上设置装载杆30和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可从一方侧进行使磁头清洁机构部90移动的动作。该磁头清洁机构部90设置在非带基1侧的形成磁道槽5的部件(无图示)上。并且,磁头清洁机构部90利用使磁带引出元件40向盒式磁带2内移动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和使盒式磁带2向磁带盒10移动的装载杆30,进行动作。
以下,利用图2对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周边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磁带引出元件40具有形成凹部42A的第一部件42和可变位地连接于第一部件42的第二部件43。在第一部件42的一端侧具有使第二部件43转动的转动轴44,凹部42A形成在第一部件42的另一端侧端部。另外,转动轴44的两端部可在磁道槽5内滑动地突出。在第二部件43上形成凹部43A,通过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和第二部件43的凹部43A形成闭空间。
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具有卡合转动轴44的转动轴用凹部52,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规定位置上,该转动轴用凹部52与磁道槽5的端部连接。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具有按压部件53和支撑部件54。按压部件53具有将第二部件43的转动轴44侧按压在一端侧的按压肋53A、在另一端侧形成作为该按压肋53A的转动支点的轴53B以及在中间位置上的滚针53C。支撑部件54支撑第一部件42,防止用按压肋53A按压时的磁带引出元件40的转动。并且,在支撑部件54的下面具有销,该销通过在槽内滑动,发挥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向与磁带2接近分离方向移动时的引导功能。而且,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离开磁带2最远的位置上,支撑部件54通过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使磁带引出元件4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磁带引出元件40向槽5平滑地移动。
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与装载杆30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55。该引导部件55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附近形成限制滚针53C活动的引导面55A,以转动轴55B为中心可自由转动规定角度。引导部件55通过弹性部件55D向装载杆30侧施力。
另一方面,在装载杆30的引导部件55侧端部设置按压部件34。由于装载杆30向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的移动,该按压部件34按压弹性部件55D。通过按压部件34对弹性部件55D的按压,引导部件55的自由端向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移动。
以下,利用图1至图8就带插入动作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盒式磁带2之前的状态。
本装置一旦检测出向盒式磁带架3插入盒式磁带2,则装载马达32开始转动。装载马达32的转动通过齿轮33、齿条31传递到装载杆30上,装载杆30向磁带引出元件40的方向移动。盒式磁带架3与装载杆30一起移动。一旦盒式磁带2移动到盒式磁带卷轴10的上方位置,盒式磁带架3的一部分则使盒式磁带2向带基1侧移动,使设置在盒式磁带2背面的驱动齿(无图示)与盒式磁带卷轴10卡合。
一旦使盒式磁带2卡合在盒式磁带卷轴10上,则装载动作结束。该状态下的装载杆30的位置如图2所示。另外,在盒式磁带2的装载结束后的状态下,盒式磁带2的盖成为开状态。并且,在收容在盒式磁带2内的磁带的端部设置有结合元件(无图示),该结合元件被向盖附近引导。
装载杆30从显示装载盒式磁带2结束时的图2的状态起进一步移动到图3的位置。装载马达32使装载杆30移动到图3的位置后停止。
在图3的状态下,装载杆30的按压部件34压入弹性部件55D,引导部件55的自由端向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移动。通过该引导部件55的移动,引导面55A对滚针53A的位置进行限制。
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从图3的状态起开始驱动。通过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的驱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向盒式磁带2侧移动。
通过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移动,滚针53C沿着引导面55A移动。随着滚针53C接近盒式磁带2侧,引导面55A也接近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因此,滚针53C也接近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侧。通过该滚针53C的变位,按压肋53A向磁带引出元件40的方向移动。并且,按压肋53A按压第二部件43的侧部。通过该按压肋53A对第二部件43的按压,第二部件43以转动轴44为中心转动。并且,第二部件43的凹部43A向离开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的方向移动,凹部42A被打开。
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移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直到磁带引出元件40的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插入盒式磁带2内后停止。图4表示该状态。
在图4的状态中,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与结合元件8抵接。
从图4的状态起,首先通过反转驱动装载马达32,使装载杆30后退。通过装载杆30的后退,解除了装载杆30的按压部件34对引导部件55的按压力。因此,由于引导部件55的自由端向装载杆30侧移动,从而解除了按压肋53A对第二部件43的按压。由于解除了按压肋53A对第二部件43的按压,第二部件43以转动轴44为中心转动,第二部件43的凹部43A向与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接近的方向移动,之后封闭该凹部42A。然后,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开始反转驱动。通过使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反转,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开始向离开盒式磁带2的方向移动。
因此,结合元件8被设置在由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和第二部件43的凹部43A形成的闭空间内。即,结合元件8被第一部件42的凹部42A和第二部件43的凹部43A夹住、保持。图5表示该状态。
从图5的状态起,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进一步继续进行反转驱动。通过继续进行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的反转驱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进一步向离开盒式磁带2的方向移动。
图6和图7是表示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向离开盒式磁带2的方向移动结束后的状态。如图6所示,将与结合元件8一起收容在盒式磁带2内的磁带9引出。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向离开盒式磁带2的方向移动结束后的状态下,转动轴用凹部52位于与磁道槽5的端部连续的位置,在该位置上,通过支撑部件5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使磁带引出元件4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平滑地进行磁带引出元件40向槽5的移动。
从图6和图7的状态起开始带插入的动作。
带插入动作通过转动驱动卷轴20来进行。另外,在进行带插入动作时,卷轴轴毂21从驱动卷轴20的驱动系统离开的同时,通过销61限制其转动。
通过驱动卷轴20的转动,引导带41被卷绕在驱动卷轴20的驱动轴上。通过引导带41向驱动卷轴20的驱动轴的卷绕动作,磁带引出元件40被引导带41拉伸。因此,磁带引出元件40的转动轴44的两端部从转动轴用凹部52向磁道槽5移动,在磁道槽5内滑动。图8表示该状态。
在图8中,磁带引出元件40A表示转动轴44从转动轴用凹部52向磁道槽5移动后的状态,磁带引出元件40B表示移动到磁道槽5中途的状态,磁带引出元件40C表示移动到驱动卷轴20的卷轴轴毂21附近的状态。磁带引出元件通过按照磁带引出元件40A、磁带引出元件40B、磁带引出元件40C那样依次移动,可以将收容于盒式磁带2内的磁带9拉出,向卷轴轴毂21导出。
然后,一旦将引导带41卷绕在卷轴轴毂21内,则磁带引出元件40被引入轴毂开口部21A内。被引入轴毂开口部21A内的磁带引出元件40通过被磁铁25A吸引,结束引导带41的卷绕。在该状态下,磁带引出元件40封闭轴毂开口部21A,磁带引出元件40的终端面即结合元件8安装侧端面与卷轴轴毂21外周面连续。
通过驱动轴24的正转进行以上的动作,一旦检测到磁带引出元件40封闭了轴毂开口部21A,则驱动轴24的转动停止。然后,通过使驱动轴24反转规定的角度,使锁定部件70动作,驱动轴24与卷轴轴毂21和卷轴凸缘22连接。
若驱动轴24与卷轴轴毂21和卷轴凸缘22连接,则锁定马达60进行动作、使销61从凸缘槽22后退。
通过以上的动作,带插入的动作结束。
以下,利用图9至图13对本实施例的磁头清洁机构部进行说明。
图9是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待机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1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一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2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二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3是表示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第三阶段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4是表示图3状态下的磁头清洁机构部的位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另外,在图10到图14中,从图中省略了动作说明中不使用的一部分部件。
如图9所示,磁头清洁机构部90使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可相对凸轮基座93变位地设置。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通过卡合销94卡合,第一弹簧95连接第一凸轮部件91和凸轮基座93,第二弹簧96连接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磁头电刷部97设置在第二凸轮部件92的端部。
第一凸轮部件91具有第一凸轮槽91A,将设置在凸轮基座93上的第一凸轮销91B设置在第一凸轮槽91A内。并且,在第一凸轮部件91的装载杆30侧的端部,形成有与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突起50A抵接的移动部件抵接部91C和与装载杆30的端部30A抵接的杆抵接部91D。另一方面,第二凸轮部件92具有第二凸轮槽92A,设置在凸轮基座93上的第二凸轮销92B设置在第二凸轮槽92A内。并且,磁头电刷部97使一个电刷部97A与另一个电刷部97B的刷动方向不同,使一方的电刷部97A的刷齿顶与另一方的电刷部97B的刷齿顶向分离的方向倾斜。另外,磁头电刷部97、电刷部97A以及电刷部97B使用带电防止材料。引导带41总是位于磁头电刷部97的外侧,在磁头清洁机构90移动时,一面推开引导带41一面移动。因此,由于磁头电刷部97使用带电防止材料,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与引导带41摩擦而产生静电,可防止磁头7的静电破坏。并且,由于电刷部97A、97B也使用带电防止材料,因此,电刷部97A、97B在磁头清洁机构部90移动时与磁头7抵接时,磁头7不会因上下清洁时的摩擦产生静电,可以防止磁头7遭到静电破坏。
以下利用图10至图13,对该磁头清洁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图10表示不进行磁头清洁动作的情况,或开始进行磁头清洁动作之前的阶段中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状态。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限制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以使第一凸轮槽91A以及第二凸轮槽92A的槽方向成为与装载杆30的移动方向不一致的方向。即,对于第一凸轮部件91,其装载杆30侧的一端侧端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地倾斜,而对于第二凸轮部件92,其装载杆30侧的一端侧端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地倾斜。并且,以第一凸轮销91B位于第一凸轮槽91A的另一端侧的方式设置第一凸轮部件91,以第二凸轮销92B位于第二凸轮槽92A的另一端侧的方式设置第二凸轮部件92。即,限制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使其位于相对凸轮基座93最靠近装载杆30侧。
图11表示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第一阶段的动作结束状态。
在图11中,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向离开盒式磁带架3侧的方向动作规定的距离。该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动作通过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进行。通过该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动作,与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突起50A抵接的移动部件抵接部91C向同方向移动,第一凸轮部件91以第一凸轮销91B为轴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的角度,第一凸轮槽91A的槽方向成为与装载杆30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
然后,从图11的状态起装载杆30向接近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方向动作规定的距离后成为图12的状态。该装载杆30的动作通过装载马达32进行。通过该装载杆30的动作,与装载杆30的端部30A抵接的杆抵接部91D向磁头7的方向移动。通过杆抵接部91D的移动,首先,第一凸轮部件91向磁头7侧移动。若第一凸轮部件91向磁头7侧移动规定距离,则通过卡合销94与第一凸轮部件91的卡合,第二凸轮部件92以第二凸轮销92B为轴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由于第二凸轮部件92向该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凸轮槽92A的槽方向成为与装载杆30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从图12的状态起,装载杆30进一步向该方向(接近磁头7的方向)动作规定的距离而成为图13的状态。即,通过装载杆30的动作,与装载杆30的端部30A抵接的杆抵接部91D进一步向磁头7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凸轮部件91以及第二凸轮部件92都向磁头7侧移动。因此,设置在第二凸轮部件92端部的磁头电刷部97与磁头7抵接。在使磁头电刷部97与磁头7抵接的状态下,使磁头7进行动作。
在这种装置中,为了使磁头7与形成在磁带上的多个磁道吻合,磁头7可向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磁头清洁机构,在固定了磁头电刷部97的状态下,通过使磁头7向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多次的动作来进行。
以下,利用图14对不进行磁头清洁动作的状态下的磁头清洁机构部90与其他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图14表示如图3所示那样在由磁带引出元件40进行将磁带9端部的结合元件8引出这一动作前的阶段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装载杆30移动到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设置位置。但是,如图11所示,限制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以使第一凸轮槽91A和第二凸轮槽92A的槽方向成为与装载杆30的移动方向不一致的方向。因此,装载杆30的端部30A位于第一凸轮部件91和第二凸轮部件92之间,形成不与杆抵接部91D抵接的位置关系。另外,第一凸轮部件91位于形成在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和装载杆30之间的空间内。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利用使磁带引出元件40向盒式磁带2内移动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和使盒式磁带2向盒式磁带卷轴10移动的装载杆30,使磁头清洁机构部90动作,因此,可以使磁带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51和装载马达32兼作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驱动源使用。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将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动作分成使凸轮机构部91、92向可进行动作的状态移动的动作、和改变磁头电刷部97位置的动作这两个阶段,在进行每个动作时通过将进行动作的部件和马达进行功能分工,可以实现错误动作少的稳定动作。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凸轮机构部也由两个部件91、92构成,在各个凸轮机构部91、92侧也进行两个阶段的动作的功能分工,通过这样可以实现错误动作少的稳定动作。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一方设置装载杆30和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在另一方设置磁头7,因此,可以从一方侧使磁头清洁机构部90动作。因此,可使装载杆30和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50的动作容易向磁头清洁机构部90传递。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形成磁道槽5的部件上设置磁头清洁机构部90,可以省略用于设置磁头清洁机构部90的专用部件,可以实现低成本、节省空间。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一方的电刷部97A由于可使刷齿顶向前进方向作用、使另一方的电刷部97B的刷齿顶向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同时可以分别交错进行作用,因此,可以有效地对不同的污垢和附着物进行清洁。
本发明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及其磁带引出元件适合于开放线性磁带式等装置,这些装置尤其适用于网络用的磁带存储。

Claims (7)

1.一种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具有:使一端侧与驱动卷轴连接的引导带、
与所述引导带的另一端侧连接的磁带引出元件、
使所述磁带引出元件向盒式磁带内移动的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
使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动作的引出元件移动用马达、
使所述盒式磁带向盒式磁带卷轴移动的盒式磁带架、
与所述盒式磁带架连接的装载杆、
使所述装载杆动作的装载马达、
以及对磁带进行记录读取的磁头,
在收容在所述盒式磁带中的所述磁带的端部具有结合元件,通过所述磁带引出元件将所述结合元件引出、卷绕在所述驱动卷轴上,
其特征在于,该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具有清洁所述磁头的磁头清洁机构部,
所述磁头清洁机构部具有保持电刷部的磁头电刷部和改变所述磁头电刷部的位置的凸轮机构部,
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所述装载杆使所述凸轮机构部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所述凸轮机构部向可动作的状态移动,通过所述装载杆改变所述磁头电刷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部具有与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和所述装载杆抵接的第一凸轮机构部、以及保持所述磁头电刷部的第二凸轮机构部,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部上形成第一凸轮槽,通过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使所述第一凸轮槽向所述装载杆的动作方向变位,通过所述装载杆使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部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部一起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盒式磁带架的侧方,将所述装载杆设置在与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同侧的所述盒式磁带架侧部,将所述磁头清洁机构部设置在所述磁头与所述装载杆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移动部件附近到所述驱动卷轴之间形成一对引导所述磁带引出元件的磁道槽,将所述磁头设置在一对所述磁道槽之间,在一方的形成所述磁道槽的部件上设置所述磁头清洁机构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头电刷部具有多个电刷部,使至少一个所述电刷部与其他的所述电刷部的刷动方向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记录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一方的所述电刷部的刷齿顶与另一方的所述电刷部的刷齿顶向分离的方向倾斜。
CNB2005800025370A 2004-09-14 2005-09-08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5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66263A JP4347774B2 (ja) 2004-09-14 2004-09-14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266263/2004 2004-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658A true CN1910658A (zh) 2007-02-07
CN100495542C CN100495542C (zh) 2009-06-03

Family

ID=3605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25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542C (zh) 2004-09-14 2005-09-08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72078B2 (zh)
JP (1) JP4347774B2 (zh)
CN (1) CN100495542C (zh)
TW (1) TW200615919A (zh)
WO (1) WO20060306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8021B2 (en) * 2006-04-21 2009-07-07 Quantum Corporation Hub lock/head cleaning dual purpose mechanism
JP2007334997A (ja) * 2006-06-15 2007-12-27 Fujifilm Corp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US7782567B2 (en) * 2007-07-23 2010-08-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leaning system for tape head and tape drive system implementing same
JP5587723B2 (ja) * 2010-09-30 2014-09-10 Necエンベデッド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磁気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および磁気テー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639A (en) * 1988-11-03 1992-10-13 U.S. Philips Corporation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a single reel tape cartridge
JPH0896456A (ja) * 1994-09-20 1996-04-12 Hitachi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930089A (en) * 1998-03-13 1999-07-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ead cleaner for linear tape drive
CN2355406Y (zh) * 1998-09-08 1999-12-22 柏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盘机磁头清洁器
US6215618B1 (en) * 1998-11-06 2001-04-10 Hewlett-Packard Co. Linear tape drive head cleaning process
WO2001080226A1 (en) * 2000-04-13 2001-10-25 Sae Magnetics (H.K.) Ltd. Polish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anufacture of hga
JP3592228B2 (ja) 2000-10-24 2004-11-24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磁気ヘッドクリーナ機構
JP2002157715A (ja) 2000-11-16 2002-05-31 Fujitsu Ltd テープドライブ装置
US6867947B2 (en) * 2002-08-27 2005-03-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ow profile head brush assembly for cleaning read/write heads in a media tape dr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5919A (en) 2006-05-16
CN100495542C (zh) 2009-06-03
JP2006085746A (ja) 2006-03-30
WO2006030689A1 (ja) 2006-03-23
US7672078B2 (en) 2010-03-02
US20070263318A1 (en) 2007-11-15
JP4347774B2 (ja)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0658A (zh) 磁性记录读取装置
CN1118103A (zh)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CN1239977C (zh) 计算机的容纳装置
CN1694168A (zh) 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CN1163898C (zh) 磁带盒
CN1292137A (zh) 包括-存储装置和-存储容器以及用以在存储装置定位存储容器的定位装置的存储系统
CN1309396A (zh) 盒式盘
CN1783284A (zh) 车载光盘播放器
CN1386269A (zh)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149559C (zh) 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US7849473B2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with shared driving source mechanism
CN1028310C (zh) 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CN1169138C (zh) 具有带拉出件及其锁定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292138A (zh) 具有用以致动盒卡保持器装置及带拉出件的保持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771562A (zh)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179360C (zh)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808C (zh) 具有可移动记录载体保持器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222942C (zh) 磁盘驱动器
CN1975893A (zh) 用于操作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载体的装置
CN1585024A (zh) 光盘装置
CN1086041C (zh) 磁带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的清洗装置
CN1084020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095129C (zh) 用以在供带方向改变时防止和纠正发生带松弛的设备和方法
JP2003173609A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571048A (zh)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