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9742B - 防水话筒 - Google Patents

防水话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9742B
CN1909742B CN 200510103869 CN200510103869A CN1909742B CN 1909742 B CN1909742 B CN 1909742B CN 200510103869 CN200510103869 CN 200510103869 CN 200510103869 A CN200510103869 A CN 200510103869A CN 1909742 B CN1909742 B CN 1909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icrophone
inner casing
shell
oscill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038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9742A (zh
Inventor
植木正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ta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eta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tax Corp filed Critical Ueta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传送清楚的声音的防水话筒。该防水话筒包括具有开口部(11a)的外壳(11)、安装于该外壳(11)上的内壳(12)、以从该内壳(12)的一端面(12c)露出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内壳(12)内的话筒主体(20)、防水状地安装于上述外壳(11)的上述开口部(11a)上的振动板(13)、配置于上述内壳(12)的一端面(12c)上并且将上述内壳(12)和上述振动板(13)结合的弹性部件(16)。因此,即使上述外壳(11)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产生差值,也能够通过上述弹性部件(16)的弹性抑制上述振动板(13)的变形。

Description

防水话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在例如暴露于雨、雾等的高湿度场所、气压低的高山、气压高的水中也能够在宽的频带范围进行良好的集音的防水扩音器(以下称为防水话筒),特别涉及咽喉型的方式话筒。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防水话筒,具有利用防水罩覆盖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容式的话筒主体的全部的防水话筒(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348615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防水话筒中,在上述防水罩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产生气压差时,具有上述防水罩产生很大变形的问题。这样,上述防水罩的变形增大,则会使利用上述防水罩的振动而向上述话筒主体传送的音域发生变动,不能有效地传送清楚的声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486151号公报(图2)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传送清楚的声音的防水话筒。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防水话筒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筒状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筒状内壳;以从该内壳的一端面露出并且与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内壳内,同时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容式话筒主体;防水状地安装在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部的具有弹性的振动板;以包围上述话筒主体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内壳的一端面,并且将上述内壳和上述振动板结合的弹性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话筒,由于具有将上述内壳和上述振动板结合的上述弹性部件,故即使上述外壳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产生差值,也能够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抑制上述振动板的变形。
这样,无论上述外壳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的差值如何,都能够减小上述振动板的变形,能够使利用上述振动板的振动而向上述话筒主体传送的音域大致恒定。因此,该防水话筒能够有效地传送清楚的声音。
另外,即使由于通过上述振动板的振动产生的声压瞬间增加上述外壳的内部气压(即动态压力变动),也由于能够利用上述弹性部件吸收该瞬间的气压增加,故能够利用上述话筒主体得到失真少的声音。
另外,在第一方面的防水话筒中,上述内壳通过弹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外壳上。
根据该方面的防水话筒,由于上述内壳通过弹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外壳上,故上述内壳与上述话筒主体一起,在与上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上述外壳上。
这样,即使上述外壳由于气压等而变形,也能够由上述弹性部件吸收该外壳的变形,抑制上述内壳的变形。因此,能够防止上述话筒主体变形、破损。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防水话筒中,上述内壳具有弹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防水话筒,由于上述内壳具有弹性,故即使上述外壳由于气压等而变形,也能够由上述内壳吸收该外壳的变形,而防止上述话筒主体的变形,并且能够防止该话筒主体的破损。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防水话筒中,具有大致C形的颈带,上述外壳具有相对上述颈带可摆头地结合于上述颈带一端的结合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防水话筒,由于上述外壳具有相对上述颈带可摆头地结合于上述颈带一端的结合部,故在将上述防水话筒安装于头部周围而使用时,能够将上述外壳可靠地与头部配合,能够可靠地拾取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话筒,由于具有将上述内壳和上述振动板结合的上述弹性部件,故能够抑制由气压引起的上述振动板的变形,能够有效地传送清楚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水话筒一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A是该防水话筒的平面图;
图2B是该防水话筒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该防水话筒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4A是表示话筒部相对于颈带为水平状态的局部剖面正面图;
图4B是表示话筒部相对于颈带为倾斜状态的局部剖面正面图;
图5是表示该防水话筒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防水话筒一实施方式的正面图。该防水话筒包括大致C形的颈带1、安装于该颈带1的一端1a的话筒部2。从该话筒部2延伸出电信号线3。
上述颈带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自如脱离地安装在头部的周围。上述话筒部2是所谓的咽喉型话筒,其直接抵于头部咽喉附近,拾取声音。
如图2A及图2B所示,上述话筒部2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1、安装于该外壳11内的圆筒状的内壳12、安装于该内壳12内并且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容式的话筒主体20。
上述外壳1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在上述外壳11的一端开口部11a上防水状地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振动板13。在上述外壳11的另一端开口部11b上安装有盖部14。
上述振动板13例如是0.05mm~1mm的薄膜,其由塑料等合成树脂或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材料等构成。
上述内壳1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上述话筒主体20从上述内壳12的一端开口部12a露出,而在上述内壳12的另一端开口部12b安装有保护件17。
上述话筒主体20从上述内壳12的一端面12c露出,与位于上述外壳11的上述一端开口部11a的上述振动板13相对。
在上述内壳12的一端面12c上以包围上述话筒主体20的方式配置有带弹性的O型圈等弹性体15。具体地说,在上述一端面12c上以环状设置嵌合槽12d,在该嵌合槽12d上嵌入环状的上述弹性体15。
上述弹性体15分别由粘接剂粘接在上述内壳12的一端面12c和上述振动板13的一面上。即,利用上述弹性体15和上述粘接剂构成将上述内壳12和上述振动板13结合的弹性部件16。
上述内壳12通过其他弹性部件19安装于上述外壳11上。作为该弹性部件19,使用弹性粘接剂18。具体地说,在以环状设于上述内壳12的外周面的嵌合槽12e及以环状设于上述内壳12的内周面的嵌合槽11c上嵌入环状的上述弹性粘接剂18。即,上述内壳12,在与上述外壳11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上述外壳11上。
上述话筒主体20设于基盘21上。该基盘21例如有PCB(PolychlorinatedBiphenyl:多氯化联苯)构成。
如图3的电路图所示,上述话筒主体20包括将声压转换成电信号的声压-电信号转换部22、使声音等引起的上述声压-电信号转换部22的阻抗与外部的输出侧电路的阻抗相等的转换组件23。
上述声压-电信号转换部22,未作图示,包括配置于上述振动板13的后方的振动板和具有间隔配置于该振动板后方的电极板。该振动板在合成树脂板上蒸镀金属,同时使表面永久带电。该振动板例如由使表面永久带电的所谓驻极体材料构成。通过在上述振动板上使用驻极体材料,不仅不需要在上述振动板与上述电极板之间施加直流电(带极性电压),而且与全部由金属构成的振动板相比耐潮湿、耐腐蚀性强。
上述转换组件23具有电阻R1~R7、电容器C1~C4、构成射极跟随器的两段的晶体管Q1、Q2、电抗L、二极管D以及平衡负荷电路E。
详细地说,由电阻R1~R6、电容器C1~C3以及晶体管Q1构成输入阻抗上升的一电路24。另一方面,由电阻R7、电容器C4、晶体管Q2、电抗L以及二极管D构成阻抗转换电路、放大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的其他电路25。
该转换组件23将从上述声压-电信号转换部22输入的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并且使上述声压-电信号转换部22的高阻抗同与正输出端子26及负输出端子27相连的信号线和话筒的抵阻抗相等。
由此,防水话筒的输出阻抗抑制在小于或等于100Ω,输出信号线即使长到200m左右,也能够良好地传送声音信号。
另外,上述转换组件23由于使用了将上述正输出端子26兼用作向上述声音-电信号转换部22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线的双线式传送方式,故具有比三线式结构简单的优点。另外,上述转换组件23由于具有上述平衡负荷电路E,故能够得到指定的音域。
如图4A和图4B所示,上述外壳11具有可相对上述颈带1摆头地结合于上述颈带1的一端1a上的结合部30。
该结合部30设于上述外壳11的头部11d上,并且具有设于该头部11d上的凹部31、与该凹部31的底面相对地安装于上述头部11d上的轴部32以及绕该轴部32安装的扭簧(ト一シヨンバネ)33。
上述轴部32与设于上述凹部31的底面的凹曲部31a相对。上述颈带1的一端1a具有曲部1b,该曲部1b嵌入上述轴部32和上述凹曲部31a之间,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轴部32的周围。上述颈带1的一端1a通过上述扭簧33被按压向上述凹部31的底面侧。
说明上述话筒部2相对于上述颈带1的摆头,则在图4A的水平状态下,上述颈带1的一端1a通过上述扭簧33向上述凹部31的底面靠压,上述话筒部2固定于上述颈带1上。
若将上述话筒部2相对上述颈带1倾斜,则如图4B所示,上述话筒部2相对于上述颈带1绕上述轴部32转动,上述颈带1的一端1a从上述凹部31离开。此时,上述颈带1的一端1a通过上述扭簧33向上述凹部31的侧面靠压,上述话筒部2相对于上述颈带1上被固定。上述话筒部2相对于上述颈带1的倾斜幅度大致在15度左右。
接下来说明该防水话筒的使用方法。
如图5所示,将上述颈带安装于头部周围,将上述话筒部2抵于头部的咽喉附近。上述话筒部2由于能够相对上述颈带1摆头,故能够使上述话话筒部2可靠地配合头部,并且能够可靠地拾取声音。
详细地说,如图2B所示,上述振动板13直接接触肌肤,在发出声音时,来自咽喉的振动通过上述振动板13的振动传递到上述话筒主体20。上述振动板13由于是具有弹性的薄膜,故灵敏度提高,适合于肌肤。并且,利用上述话筒主体20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该话筒主体20由于是电容式话筒,故音质良好。
根据该结构的防水话筒,由于具有将上述内壳12和上述振动板13结合的上述弹性部件16,故即使上述外壳11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产生差值(即静态压力变动),也能够通过上述弹性部件16的弹性来抑制上述振动板13的变形。
例如,上述外壳11的内部气压高于上述外壳11的外部气压时,上述振动板13承受由气压产生的向上述外壳11的外部的按压力,但由于利用上述弹性部件16承受向上述外壳11内部的拉力,故能够减小上述振动板13的变形。
另一方面,上述外壳11的内部气压小于上述外壳11的外部气压时,上述振动板13承受由气压产生的向上述外壳11内部的按压力,但由于利用上述弹性部件16承受向上述外壳11外部的按压力,故能够减小上述振动板13的变形。
这样,无论上述外壳11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值如何,都能够减小上述振动板13的变形,能够是由上述振动板13的振动而向上述话筒主体20传送的音域大致一定。因此,该方式话筒能够有效地传送清楚的声音。
另外,即使由于上述振动板13的振动而产生的音压使上述外壳11的内部气压瞬间增加(即动态压力变动),该瞬间的气压增加也能够通过上述弹性部件16吸收,故能够通过上述话筒主体20得到失真少的声音。特别是,即使发出的声音低,也能够防止音响特性的恶化。总之,在不设置上述弹性部件16的情况下,由于声压使得上述外壳11的内气气压较大地变化而失真,形成有异样感的声音,音响特性恶化。
因此,能够在暴露于雨、雾等的高湿度场所、气压低的高山以及气压高的水中等利用该防水话筒。另外,该防水话筒由于被上述振动板13完全密封,故能够实现IEC规格的最大IP68以上的防水性。
另外,由于上述内壳12通过上述弹性部件19安装于上述外壳11上,故即使上述外壳11由于气压等而变形,也能够由上述弹性部件19吸收该外壳11的变形,抑制上述内壳12的变形。因此,能够方式上述话筒主体20的变形、破损。
另外,由于上述内壳12具有弹性,故即使上述外壳11由于气压等而变形,也能够由上述内壳12吸收该外壳11的变形,防止上述话筒主体20的变形和破损。
另外,虽然未作图示,也可以使上述振动板13稍稍具有圆棱,以能够承受(例如水深50m)的深水中的使用。另外,通过减小将上述内壳12安装于上述外壳11上的上述弹性部件19,能够增大上述话筒主体20和上述振动板13之间的空间,降低该防水话筒的灵敏度,将其直接抵于嘴前说话。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话筒主体20的振动板以及电极板上分别设置孔口等节流孔。该节流孔不将上述振动板前方空间的动态压力变动实质地向上述电极板的后方空间传递,而是将上述振动板前方空间的静态压力变动实质地向上述电极板的后方空间传递。另外,所谓前方指的是从上述电极板朝向上述振动板的方向。因此,即使气压变化,也能够将上述振动板和上述电极板之间的空间保持在大致一定,能够根据声音而使上述振动板正常地振动。
另外,在欲提高上述振动板13的共振频率的情况下,能够选择上述弹性体15(上述弹性部件16)的粗细来选择共振点。例如,能够在100Hz~8KHz的音域中利用该防水话筒。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省略上述颈带1。另外,也可以使上述话筒部2不能相对上述颈带1摆头。上述外壳11或上述内壳12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为方筒等形状。另外,上述弹性部件16可以为具有弹性和粘接性的弹性粘接剂等。上述弹性部件19可以为O型圈等的弹性体和粘接剂。另外,上述弹性部件16、19可以不为环状,而是被分割成多个。上述结合部30的结构只要能够使上述颈带1和上述话筒部2相对摆动任何结构都可以。

Claims (4)

1. 一种防水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筒状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筒状内壳;以从该内壳的一端面露出并且与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内壳内,同时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容式话筒主体;防水状地安装在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部并且具有弹性的振动板;以包围上述话筒主体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内壳的一端面,并且将上述内壳和上述振动板结合的弹性部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话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壳通过弹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外壳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话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壳具有弹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大致C形的颈带,上述外壳具有相对上述颈带可摆头地结合于上述颈带的一端的结合部。
CN 200510103869 2005-08-02 2005-09-16 防水话筒 Active CN1909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4318/05 2005-08-02
JP2005224318A JP4570531B2 (ja) 2005-08-02 2005-08-02 防水マイ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742A CN1909742A (zh) 2007-02-07
CN1909742B true CN1909742B (zh) 2013-04-24

Family

ID=3770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03869 Active CN1909742B (zh) 2005-08-02 2005-09-16 防水话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70531B2 (zh)
CN (1) CN1909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72237A1 (ja) * 2007-11-13 2009-06-11 Temco Japan Co., Ltd. 骨伝導スピーカマイクロホン
JP4456656B1 (ja) * 2009-07-13 2010-04-28 成高 鈴木 防水マイクロフォン
US9560430B2 (en) 2012-02-28 2017-01-31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338439A (zh) * 2014-06-10 2016-02-17 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音响
JP7168829B2 (ja) * 2020-06-15 2022-11-10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水中音響マイクロフォン、水中音響マイクロフォン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773B1 (en) * 1998-08-31 2001-02-13 Kabushiki Kaisha Audio-Technica Waterproof type microphon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773B1 (en) * 1998-08-31 2001-02-13 Kabushiki Kaisha Audio-Technica Waterproof type microphon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实开平1-117196U 1989.08.08
JP特开2001-313990A 2001.11.09
JP特开2005-117536A 2005.04.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70531B2 (ja) 2010-10-27
JP2007043397A (ja) 2007-02-15
CN1909742A (zh)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2425B2 (en) Portable telephone using bone conduction device
RU2648834C2 (ru) Размещаемое в ушной раковине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слуха
JP2007214883A (ja) 受話装置
JP2015023495A (ja) イヤホンマイク
CN1909742B (zh) 防水话筒
EP288210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02082858A3 (en) Sound and vision system
TW202306395A (zh) 聲學輸出裝置
US7864974B2 (en) Earphon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microphone
WO2019142375A1 (ja) 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US20230254628A1 (en) Microphon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microphone module
US10200799B2 (en) Hearing device with sealed microphone opening
CN102724612B (zh) 壳体采用双色注塑的车载麦克风
CN103220610A (zh) Mems传声器及受音装置
CN103369423A (zh) 入耳式耳机
JP5075676B2 (ja) マイクロホン
CN109379650B (zh) 一种麦克风减震结构及麦克风设备
CN110213705B (zh) Mems扬声器
CN110967050A (zh) 适用于近距离探测的高频传感器
CN203219488U (zh) Mems传声器及受音装置
CN215187292U (zh) 耳机
CN211401235U (zh) 适用于近距离探测的高频传感器
CN210579139U (zh) 一种高立体隔音降噪无线耳机
CN211089911U (zh) 耳机
CN209930315U (zh) 用于固定电话的骨传导振子及话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