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7160A -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7160A
CN1907160A CN 200510084596 CN200510084596A CN1907160A CN 1907160 A CN1907160 A CN 1907160A CN 200510084596 CN200510084596 CN 200510084596 CN 200510084596 A CN200510084596 A CN 200510084596A CN 1907160 A CN1907160 A CN 1907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mask
ear
hang
former material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45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俊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845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07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907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7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该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及一对耳挂,该对耳挂由具有弹性的弹性薄膜所制成,并且各自连接于该口罩本体的两侧。本发明的口罩的组合构造提供了结合紧密及舒适的配戴特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则改善了弹性原物料难以在机器中输送的问题,确保具弹性的耳挂的原物料能配合相对的卷料机构推送原物料卷顺利送料,准确定位、接合及裁切,因此使口罩本体与一对耳挂能准确定位接合。

Description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成本低廉、可抛弃式、并且还改善耳挂的弹性以达到长时间配戴更为舒适,同时减少产生纤维屑剥落的机会以适合无尘室环境。
背景技术
口罩目前已被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场合,例如骑车、餐厅、医院、工厂、及无尘室……等,以隔离污染空气或尘埃,确保人体或产品不受到污染等为目的。因此口罩的需求及消耗量愈来愈大,如何提供一种功能适当、成本低廉且配戴舒适的口罩,是目前业者的一大课题。
一般传统惯用的口罩,本体部分不外乎以具有单层或多层的平面纱布(或棉布)、或单层、多层平面式的纸制品(或不织布制品),及搭配可挂置于使用者耳朵上的松紧带型式。该类型平面口罩存在下述的缺点:平面型结构会压迫到人的脸面,与人的嘴部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让口水沾湿口罩,产生异味;让使用者说话时受到干扰,不易使声音传达清楚;如女士有擦口红,也会破坏口红的完整;平面口罩四周围有很明显的缝隙,密合效果不佳;耳朵长时间在细绳状松紧带的受力下,会有不舒适感。由于有上述的问题存在,因此习用平面型口罩的实用性并不佳,应有改良的必要性。
于是为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较佳舒适性、较佳美观性、不贴紧嘴唇以避免干扰说话及破坏口红完整的口罩,发明人曾提出“凸凸超薄口罩”的专利申请,台湾专利公告号234338,公告于1994年6月4日。该口罩是由两片相同单层不织布体组成,经裁切及压合后完成。
以后基于上述专利,为改善耳挂的拉伸弹性以适应各种脸形尺寸,并且为了方便增加口罩本体过滤功能,发明人又提出“凸凸超薄口罩追加一”的专利,台湾专利公告号360058,公告于1998年9月16日。此专利进一步改善原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与口罩本体分离,且由不同密度材质所制成的耳挂,以高频波熔合的方式与口罩本体结合。
为使上述专利的口罩能实际大量生产,本发明人研发成功,并申请了“立体式口罩制造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经审查且公告于2003年3月13日,台湾专利公告号567863。
上述专利的口罩长时间配戴后,于鼻梁有时仍会产生压迫感,于是再提出台湾专利“无压迫感口罩”,申请号092210178,且经公告于2004年11月1日。该专利改善口罩本体前端的接合部份与鼻梁接触的部位结构,形成一小开口部,确实改善上述缺陷。
此外发明人又于2004年11月15日提出一发明申请,台湾公开编号200512025,公开于2005年4月1日。该发明改善口罩本体的下缘的结构强度,以避免拉扯力量过大,使得左右二片体的下缘产生分离。其提供设于口罩本体下缘的一副黏压条,使其无法持续分离,故口罩本体依旧保有其使用性。
由于上述口罩及耳挂由不同密度材质组成,致仍会有纤维屑剥落的问题,对口罩需求更严谨的场合,例如无尘室的环境,口罩在配戴过程中,因纤维的拉扯容易造成纤维屑剥落而形成生产制作过程或其产品的污染源。
基于上述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口罩组合及其制造方法,不仅成本低廉、可抛弃式、并且还改善耳挂的弹性以达到长久配戴更为舒适,又减少产生剥落的纤维屑以减少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口罩的组合,不仅成本低廉、可抛弃式、并且还改善耳挂的弹性以达到长时间配戴的舒适性要求,且又能减少纤维屑剥落进而减少产品或制作过程的污染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改善弹性的原物料难以在机器中输送的问题,确保具弹性的耳挂的原物料能顺利送料,准确定位并且不变形以供接合及裁切。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口罩的组合,包括一口罩本体及一对耳挂,口罩本体由一对滤材片体连接而成,该对滤材片体前端形成一接合部;至于耳挂则由具有弹性的弹性薄膜所制成,上述耳挂各连接于口罩本体的两侧,每—耳挂均有一挂孔。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口罩本体由一对各自具有至少一层的含聚烯烃类材质的滤材片体连接而成,该滤材片体由具不同支撑特性及过滤功能的纤维多孔隙构造材料所组成,并在该对滤材片体前端形成一接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对滤材片体的该接合部是以超音波或热压熔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对滤材片体与该对耳挂各具有一接合部以超音波或热压熔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耳挂的弹性薄膜为热可塑性聚烯烃类高分子的弹性材料。
为达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提供至少二种不同特性与功能的原物料卷;依产品规格排列上述的原物料卷且形成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提供相对应的卷料装置以卷动该些原物料卷;提供耳挂送料装置,以配合相对的卷料机构推送耳挂的原物料卷;提供上半部及下半部组合体熔接前的定位装置,以定位耳挂及口罩本体的原物料卷;熔接上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及下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重叠与定位熔接后的上半部份组合体及下半部份组合体;熔接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形成一接合部;成型切割熔接后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以形成口罩产品;最后,收集口罩成品及废料。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各由一对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及一耳挂的原物料卷组成,该耳挂的原物料卷位于该对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之间。
通过本发明所能产生的特点及功能经整理如下:
一、本发明的口罩的组合,不仅成本低廉、可抛弃式、并且还改善耳挂的弹性,达到长时间配戴更为舒适,又减少产生剥落的纤维屑以减少污染源。
二、本发明的口罩的制造方法,在制造过程中确保具弹性的耳挂能顺利送料,并且准确定位而不变形以供接合及裁切。
现配合附图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但是这些说明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口罩的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口罩的组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口罩的组合配戴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原物料的省料配置及接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口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口罩的制造机器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口罩本体  10
滤材片体  10a、10b、10c、10d
弧形部    11
耳挂      13a、13b
挂孔      14a、14b
接合部    20、30
原物料卷  40、50、60
熔接部    70、80、90
原物料供应机构  S1
耳挂送料装置  S2a、S2b
排列上、下半部组合体  S3a、S3b
熔接前的定位装置      S4a、S4b
组合体特定位置熔接机构S5a、S5b
组合体的重叠与定位机构S6
重叠的组合体特定位置熔接机构S7
成型切割机构S8
成品收集机构S9
废料收集机构S1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发明口罩的组合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及配戴立体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口罩的组合,包括有一具有过滤功效的口罩本体10以及一对耳挂13a、13b。
该口罩本体10由一对左右相同的滤材片体10a、10b连接而成,该对滤材片体10a、10b上端各自形成一弧形部11;该对耳挂13a、13b由具有弹性的弹性薄膜所制成且各连接于该口罩本体10的两侧,即各自连接于相对应的该滤材片体10a、10b而各形成一接合部30(如图3所示)。每一该耳挂13a、13b形成有一挂孔14a、14b。
其中该口罩本体10的该滤材片体10a、10b各自具有至少一层的含聚烯烃类的材质。本实施例中的该口罩本体10可加上其它具不同特性及功能的材料,如图1中所示的滤材片体10c、10d。换言之,此滤材片体10a、10b可以由具不同支撑特性及过滤功能的纤维多孔隙构造材料所组成。以一般使用状况为例,可将口罩本体制成三层结构,其中可于最外一层形成能防止液体渗入的防水层,中央则通过较高密度的材质,构成一种具较佳过滤效果的过滤层,而最内层则可用亲水性的材质以吸附使用者呼吸的水气。
为着减少剥落的纤维屑,该滤材片体10a、10b较佳的可以由具长纤的不织布所制成,当然也可以由别的材料制成。
该对滤材片体10a、10b的前端可以通过超声波或热压熔接方式形成一接合部20(如图2所示)。
其中该耳挂13a、13b的弹性薄膜为与口罩本体10材质同类属性的热可塑性高分子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是含聚烯烃类的共聚合物等,此特性提供了极佳的接合特性以及使用后的材料回收的简便与环保性;又因此耳挂具有柔软的弹性及回复特性,因此拉张力与收缩回复力适中,以此薄膜型态的弹性耳挂与传统的纤维状或较窄幅的弹性带耳挂制的口罩比较,配戴本发明的口罩时,耳朵的受力较轻微,因而提供更佳的舒适性。
此外上述弹性薄膜材料没有纤维屑的产生而能够减少应用场所或其制作过程的污染,更适合于如无尘室的特殊环境中配戴。并且因为耳挂具有弹性,在配戴时可被拉伸成较长的长度,因而对不同脸型尺寸的配戴者均能提供密合的配戴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该耳挂13a、13b的弹性薄膜具有弹性的特质,故需要有进一步的机构设计。因为在原先制造过程中,只需于机器末端设一卷料机构即可将原物料卷向前卷动。然而由于弹性薄膜具有易被拉伸的特性,卷动时会因为耳挂的物料特性而产生变形或左右偏移,不易定位及接合。
因此发明人配合上述结构的改善,提出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6,图4为本发明中原物料的省料配置及接合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口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口罩的制造机器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本发明口罩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
首先,通过原物料供应机构S1提供至少二种不同特性与功能的原物料卷。即包括至少有耳挂的原物料卷50及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40、60,进一步可包括有其它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
如图5及图6中所示,进一步依产品规格排列上述的原物料卷以形成上、下半部组合体,如图中S3a及S3b的步骤所示,即依不同材料规划排列出上半部组合体,且依不同材料规划排列出下半部组合体。因此形成二条路径,分别是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的生产路径。
提供相对应的卷料装置以卷动该些原物料卷。此部份如同现有技术,因此不予赘述。如图4所示,该图显示上半部组合体或是下半部组合体。其中该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各由一对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40、60及一耳挂的原物料卷50组成,该耳挂的原物料卷50位于该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40、60之间。此为原物料的较省料的配置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其中该原物料卷40、60的层数可以是一层或多层。
如图5及图6中所示,本发明的特征的一在于提供耳挂送料装置S2a、S2b,以配合相对的卷料机构推送耳挂的原物料卷50。因此该耳挂的原物料卷50在移动的方向上不会被拉伸变形。
如图5及图6中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提供上半部及下半部组合体熔接前的定位装置S4a、S4b,以定位耳挂以及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40、50、60。该熔接前的定位装置S4a、S4b于原物料卷熔接前使的定位,因此使各原物料卷在熔接时不致偏离正确位置。
然后如图5及图6中所示,通过上半部组合体特定位置熔接机构S5a及下半部组合体特定位置熔接机构S5b熔接上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及下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即如图4中,位于耳挂原物料卷50及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40之间、和位于耳挂原物料卷50及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60之间的熔接部70,以及熔接部80、90,上述熔接部形状可为连续的线段或是有空隙间隔的线段或是其它等效的熔接样式所示。
接着,通过图5及图6中上、下两部份组合体的重叠与定位机构S6重叠与定位熔接后的上部份组合体及下部份组合体。
如图5及图6中所示,通过重叠的组合体特定位置熔接机构S7熔接已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使之连接一起而形成一接合部,即如图2中所示的接合部20。
再通过图5及图6中成型切割机构S8,将连接后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按口罩外型进行成型切割,以形成口罩产品。最后通过成品收集机构S9以收集成品及通过废料收集机构S10以收集废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已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然而以上所公开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口罩的组合,包括:
一具有过滤功效的口罩本体;及
一对耳挂由具有弹性的弹性薄膜所构成,该对耳挂各自连接于该口罩本体的两侧,且该对耳挂各形成有一挂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的组合,其中该口罩本体由一对各自具有至少一层的含聚烯烃类材质的滤材片体连接而成,该滤材片体由具不同支撑特性及过滤功能的纤维多孔隙构造材料所组成,并在该对滤材片体前端形成一接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的组合,其中该对滤材片体的该接合部是以超声波或热压熔接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的组合,其中该对滤材片体与该对耳挂各具有一接合部以超声波或热压熔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的组合,其中该耳挂的弹性薄膜为热可塑性聚烯烃类高分子的弹性材料。
6、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
提供至少二种不同特性与功能的原物料卷;
依产品规格排列上述的原物料卷且形成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
提供相对应的卷料装置以卷动该些原物料卷;
提供耳挂送料装置,以配合相对的卷料机构推送耳挂的原物料卷;
提供上半部及下半部组合体熔接前的定位装置,以定位耳挂及口罩本体的原物料卷;
熔接上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及下半部组合体的原物料卷;
重叠与定位熔接后的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
熔接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形成一接合部;
成型切割熔接后重叠的上、下两部份组合体以形成口罩产品;及
收集口罩成品及废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的制造方法,其中该上半部组合体及下半部组合体各由一对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及一耳挂的原物料卷组成,该耳挂的原物料卷位于该对滤材片体的原物料卷之间。
CN 200510084596 2005-08-01 2005-08-01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907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4596 CN1907160A (zh) 2005-08-01 2005-08-01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4596 CN1907160A (zh) 2005-08-01 2005-08-01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7160A true CN1907160A (zh) 2007-02-07

Family

ID=3769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84596 Pending CN1907160A (zh) 2005-08-01 2005-08-01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0716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821A (zh) * 2011-04-08 2014-02-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的制造方法、口罩
CN103533989B (zh) * 2011-04-08 2016-01-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CN111296977A (zh) * 2020-03-28 2020-06-19 芜湖福派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口罩生产工艺
CN111407020A (zh) * 2020-03-29 2020-07-14 董跃华 内独立腔体医用口罩
CN111480919A (zh) * 2020-06-19 2020-08-04 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口罩的制备工艺
CN111685414A (zh) * 2020-05-25 2020-09-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的口罩及其回收再生的方法
CN113712305A (zh) * 2020-05-12 2021-11-30 堤麦策略行销有限公司 口罩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821A (zh) * 2011-04-08 2014-02-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的制造方法、口罩
CN103533989B (zh) * 2011-04-08 2016-01-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CN103561821B (zh) * 2011-04-08 2017-03-1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的制造方法、口罩
CN111296977A (zh) * 2020-03-28 2020-06-19 芜湖福派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口罩生产工艺
CN111407020A (zh) * 2020-03-29 2020-07-14 董跃华 内独立腔体医用口罩
CN113712305A (zh) * 2020-05-12 2021-11-30 堤麦策略行销有限公司 口罩
CN111685414A (zh) * 2020-05-25 2020-09-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的口罩及其回收再生的方法
CN111480919A (zh) * 2020-06-19 2020-08-04 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口罩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7160A (zh) 口罩的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N1255195C (zh) 一次性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75362A (zh) 罩杯式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CN111387606A (zh) 无鼻梁防护口罩及其高速旋转模切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CN202367025U (zh) 花纹薄板的成型装置
CN111603314A (zh) 一种防勒拉拉裤及其制作工艺
CN111227371A (zh) 一种耳带式多层复合口罩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13715A (zh) 替换式一次性环保口罩以及口罩的制造方法
CN201115756Y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862746Y (zh) 组合式口罩
CN1195470C (zh) 吸湿性物品
IL155446A0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material which can be thermoplastically shape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of the same and a flame-proof polycarbonate moulded part
CN111480919A (zh) 一种立体口罩的制备工艺
CN2696664Y (zh) 立体式口罩制造机
CN201263407Y (zh) 高弹性穿着物护垫结构
CN2759219Y (zh) 热压成型无缝胸罩结构体
CN104921315B (zh) 多功能按摩文胸
CN204697916U (zh) 多功能按摩文胸
CN211089889U (zh) 一种新型耳机式麦克风
CN217184937U (zh) 一种密封防雾鼻梁条和密封防雾口罩
CN200972877Y (zh) 头灯电池盒
CN2633342Y (zh) 无压迫感口罩
CN205947908U (zh) 一种卷式夹板
CN218197313U (zh) 一种环保无味型的超弹力无胶棉
CN2606603Y (zh) 立体式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