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4651A -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4651A
CN1904651A CNA2006101078314A CN200610107831A CN1904651A CN 1904651 A CN1904651 A CN 1904651A CN A2006101078314 A CNA2006101078314 A CN A2006101078314A CN 200610107831 A CN200610107831 A CN 200610107831A CN 1904651 A CN1904651 A CN 1904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et
identification marking
sheet
lenticule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78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井宏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4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5Process for coatings or op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65Production of micro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正确地确定容易对应于切断尺寸的切断位置的光学片、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切断方法。光学片(1)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具有光透射性的片(2)上喷出成为微透镜(5)的材料的液状的透镜材料(4)的第一喷出工序(图6(b));在片(2)上喷出成为识别标记(8)的材料的透镜材料(7)的第二喷出工序(同图(c));固化透镜材料(4)以及透镜材料(7),形成微透镜(5)以及识别标记(8)的固化工序(同图(d))。

Description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片、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切断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有使用剪刀、切刀、激光等切断具有形成于大片的片上的微透镜的大片的光学片,从而切制期望的切断尺寸的光学片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55101号公报(6页)
但是,因为在将大片的光学片切断为期望的切断尺寸之际,需要在预先按切断尺寸对大片的光学片进行测长之后进行切断,所以直至确定切断位置,需要较多的时间。又,若在1片内有多个不同的切断尺寸,则有容易引起错误的测长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正确地确定容易对应于切断尺寸的切断位置的光学片、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切断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中,其要点在于,具有:在具有光透射性的片上喷出构成微透镜的材料的液状的透镜材料的第一喷出工序;在片上喷出构成识别标记的材料的液状材料的第二工序;固化透镜材料以及液状材料,形成微透镜以及识别标记的固化工序。
以此,通过第一喷出工序,在片上涂敷构成微透镜的材料的透镜材料的液滴。在第二工序中,涂敷构成识别标记的材料的液状材料的液滴。然后,通过固化工序,固化透镜材和液状材料,形成微透镜和识别标记。微透镜为了使光会聚或者漫射而使用。识别标记用于确定将形成有微透镜的片切断为期望的切断尺寸的位置。因而,因为切断尺寸由识别标记的位置规定,所以可以正确地确定容易对应于切断尺寸的切断位置。
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将第一喷出工序和第二喷出工序作成为同一工序。
以此,因为在同一工序中进行微透镜和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的喷出,所以可以缩短作业时间。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喷出工序中,也可以以使所述液状形状形成为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形状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以此,因为喷出成为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并固化形成的识别标记的形状与微透镜的形状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标记和微透镜,从而可以容易识别切断位置。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喷出工序中,也可以以使所述识别标记的大小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大小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以此,因为喷出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并固化形成的识别标记的大小与微透镜的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标记和微透镜,从而可以容易识别切断位置。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喷出工序中,也可以喷出使所述识别标记的色彩形成为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色彩的所述液状材料。
以此,因为喷出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并固化形成的识别标记的色彩与微透镜的色彩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标记和微透镜,从而可以容易识别切断位置。
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也可以是与微透镜的材料相同的液状的透镜材料。
以此,因为识别标记的材料是微透镜的材料,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材料管理。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喷出工序中,也可以以使所述识别标记和所述微透镜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微透镜间的间隔宽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以此,因为识别标记和微透镜的间隔比微透镜间的间隔宽,所以即使识别标记是与微透镜相同的透镜材料,也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标记和微透镜,从而可以容易识别切断位置。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中,也可以在片的对置的两端部喷出液状材料。
以此,因为是通过固化喷出到对置的两端部的液状材料,形成识别标记,而在单片化时的端边即使没有漫射透镜也无妨的部位,所以可以减少对漫射功能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喷出工序中,也可以在片的对置的两端部以规定的间隔喷出液状材料。
以此,固化以规定的间隔喷出到对置的片的两端部的液状材料,形成识别标记。因而,通过选择识别标记,并按照被选择的识别标记切断片,可以容易地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的光学片。
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具有在固化工序后,按照识别标记,切断光学片的切断工序。
以此,因为按照对应于期望的切断区域的识别标记来切断大片的光学片,所以可以从大片的光学片正确地切制期望的光学片。
本发明的光学片,其要点在于,通过上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制造。
以此,可以提供一种切断尺寸正确光学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照识别标记,切断上述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将光学片载置于工作台装置上,并将光学片固定于工作台装置的固定工序;通过识别装置识别光学片的形成在对应于期望的切断尺寸的部位的识别标记的识别工序;按照识别的识别标记,通过切断机切断的切断工序。
以此,通过利用识别装置识别固定于工作台装置上的光学片的识别标记,并按照识别的识别标记利用切断机切断,可以容易地切制期望的切断尺寸的光学片。
在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中,固定工序的工作台装置也可以具有多孔质台,从多孔质台的孔吸附光学片,并固定光学片。
以此,因为通过使用多孔质台,在切断截断后,位置也不偏离,所以在进而切断被截断的片时,也可以以初始的大片的片的周缘的识别标记的位置为标准,正确地进行切断。
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的识别工序的识别装置也可以通过取得识别标记的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识别识别标记。
以此,因为识别标记由图像处理识别,所以可以取得正确的切断位置。
本发明的光学片,其要点在于,以上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制造。
以此,因为从大片的光学片按照识别标记切制光学片,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切断尺寸错误的不良情况少的期望的光学片。
本发明的光学片,其要点在于,具备:具有光透射性的片;形成于片上的第一微透镜;作为识别标记形成于片上的第二微透镜。
以此,在光学片的片上形成为了会聚或者漫射光而使用的微透镜、以及作为识别标记的微透镜。识别标记用于识别区域,所述区域用于对应于期望的切断尺寸进行切断。识别标记以对应于期望的切断尺寸的方式形成于任意的部位。因而,可以正确地确定容易对应于切断尺寸的切断位置。
本发明的光学片的第二微透镜也可以形成为,第二微透镜和第一微透镜的间隔比第一微透镜间的间隔宽。
以此,因为作为识别标记的第二位透镜和第一微透镜的间隔比第一微透镜间的间隔宽,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识别标记,从而可以容易识别切断位置。
本发明的光学片,其要点在于,按照识别标记,将光学片切断为期望的光学片的尺寸。
以此,通过按照识别标记切断大片的光学片,可以提供一种以正确的尺寸切断的光学片。
本发明是具备光源以及漫射从光源照射的光的光学片的背光灯组件,其要点在于,作为光学片,使用上述的光学片。
以此,可以提供一种抑制了材料成本的背光灯组件。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要点在于,具备上述的背光灯组件。
以此,可以提供一种抑制了材料成本的电光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要点在于,搭载有上述的电光装置。
以此,可以提供一种抑制了材料成本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片的结构,(a)是大片的光学片的俯视图,(b)是单片的光学片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背光灯组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作为电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作为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表示喷出头的结构,(a)是部分截断的立体图;(b)是要部剖面图;
图6表示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切断方法,(a)~(d)是表示制造方法的工序图,(e)~(g)是表示切断方法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切断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一的光学片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大片的光学片;1a~1d-单片的光学片;2-片;4、7-透镜材料;5-微透镜;8、8a1~8m1、8a2~8n2、8p1~8y1、8p2~8z2-识别标记;40-背光灯组件;41-导光板;42-光源;43-反射板;50-作为电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80-作为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装置;110-喷出头;121-液滴;160-紫外线照射装置;170-切断装置;171-CPU;172-存储器;173-I/F;175-工作台装置;176-作为识别装置的CCD照相机;177-切断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说明具体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光学片的结构]
首先,说明光学片的结构。图1表示光学片的结构,图1(a)是大片的光学片的俯视图,同图(b)是将大片的光学片切断为期望的切断尺寸而得到的单片的光学片的俯视图。
在图1(a)中,光学片1由具有光透射性的片2、形成于片2上的微透镜5、以及识别标记8构成。光学片1是由来自于光学片1的多个不同的尺寸的光学片1a、1b、1c、1d构成的大片的光学片。
片2具有光透射性,例如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玻璃、石英、聚碳酸酯、聚酯等透明树脂材料。
微透镜5呈大致半球状形成于片2上。又,多个形成的微透镜5以大致均匀的间隔形成。
识别标记8是用于确定切断区域的标记,所述切断区域用于将大片的光学片1切断为期望的光学片的尺寸。识别标记8呈大致半球状形成于片2的周缘端部。又,在片2的内部也对应于期望的漫射片的尺寸而形成。
识别标记8的直径形成为比微透镜5的直径大。又,识别标记8和微透镜5之间的间隔比微透镜5彼此的间隔大。通过未形成以该较宽的间隔构成的微透镜5的基体的区域和配置于该基体的区域的大致中央的半球状的凸部,形成识别标记8。
通过以直线连结多个形成的识别标记8而得到的切断线,形成矩形的区域。该矩形区域成为期望的尺寸的光学片1a、1b、1c、1d。而且,通过按照由识别标记导向的切断线来进行切断,如图1(b)所示,例如切制单片的光学片1a。
识别标记8使用与微透镜5相同的材料,微透镜5以及识别标记8例如使用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紫外线固化型环氧树脂,作为前体,可以列举聚酰亚胺前体。
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由包含预聚物、低聚物以及单体中至少1种和光聚合引发剂的材料构成。
在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中,作为预聚物或者低聚物,例如可以利用环氧丙烯酸酯类、聚氨酯丙烯酸酯类、聚酯丙烯酸酯类、聚醚丙烯酸酯类、螺缩醛系丙烯酸酯类等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类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作为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烃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烃基乙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四氢糠醇、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双环戊烯酯、丙烯酸1,3-丁二酯等单官能性单体,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新戊二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等二官能性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一缩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多官能性单体。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等苯乙酮类、α-羟基异丁基苯基酮、p-异丙基-α-羟基异丁基苯基酮等丁基苯基酮类、p-tert-丁基二氯苯乙酮、α,α-二氯-4-苯氧基苯乙酮等卤化苯乙酮类,苯甲酮、N,N-四乙基-4,4-二氨基苯甲酮等苯甲酮类,苯甲基、苯甲基二甲基缩酮等苯甲基类、苯偶姻、苯偶姻烷基醚等苯偶姻类、1-苯基-1、2-丙烷二酮-2-(o-乙氧基羧基)肟等肟类、2-甲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等噻吨酮类、苯偶姻醚、异丁基苯偶姻醚等苯偶姻醚类、米虫酮类的基(radical)产生化合物。固化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系树脂后的树脂有透明度高的优点。
作为聚酰亚胺前体,可以列举聚酰胺酸、聚酰胺酸的长链烃基酯等。使聚酰亚胺前体热固化而得到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在可见光区域中,具有80%以上的透射率,且折射率较高,为1.7~1.9,所以能够得到较大的透镜效果。
[背光灯组件的结构]
接着,说明背光灯组件的结构。图2是表示背光灯组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图2中,背光灯组件40由光源42、配置于光源42附近的导光板41、面对导光板41配置的反射板43、以及配置于配置有反射板43的导光板41的面的相反面的光学片1a构成。光源42是照明装置,例如,使用冷阴极荧光管。从光源42照射的光扩展到导光板41的面整体,并照射到光学片1a。被照射的光经过光学片1a的微透镜5而漫射。
又,在导光板41形成有反射点(未图示)。来自于光源42的光线一边在导光板41中全反射一边行进时,碰撞到反射点而改变朝向,比全反射角小的成分的光从导光板41照射而出。反射点的排列配置为随着从光源42远离而变密,以便光的反射均匀。光学片1a也具备难以通过漫射观察到导光板41的反射点的功能。反射板43使从光源42入射到导光板41的光在反射点处漏出的光向导光板41反射,从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导光板41,表面大致平坦化,具有使光透射的透明性,且例如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玻璃、石英、聚碳酸酯、聚酯等透明树脂材料。
[电光装置的结构]
接着,说明电光装置的结构。图3是表示作为电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图3中,液晶显示装置50由照射光的背光灯组件40、以及接受从背光灯组件40照射的光并显示的液晶显示部51构成。
液晶显示部51,其下侧基板部60设置于背光灯组件40的光学片1a的附近,并具有上侧基板部70,使得上侧基板部70与下侧基板部60对置。下侧基板部60和上侧基板部70由密封材52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在该间隔内密封有液晶材53。
下侧基板部60具有下侧透明基板61、形成与下侧透明基板61的上表面的显示电极62、以及形成于显示电极62的上表面的取向膜63。又,对于下侧透明基板61,在显示电极62的相反面配置有偏光板64。
上侧基板部70由上侧透明基板71、和在对置于下侧透明基板61的方向上,形成于上侧透明基板71的面的黑矩阵(black matrix)72、以及在由黑矩阵72划分的区域中,作为颜色要素的彩色滤波器73a(R)、73b(G)、73c(B)形成。进而,具有:形成于黑矩阵72以及彩色滤波器73a、73b、73c的下表面的保护膜74;形成于保护膜74的下表面的共用电极75;形成于共用电极75的下表面的取向膜76。又,在上侧透明基板71的彩色滤波器73a、73b、73c的相反面配置有偏光板77。
下侧基板部60和上侧基板70由密封材52的粘接力粘接,在由密封材52的高度规定的两基板部60、70之间密封有液晶材53。
[电子设备的结构]
接着,电子设备的结构。图4是表示作为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在图4中,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80的显示部搭载有液晶显示装置50。
[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光学片的制造方法。首先,说明使用于制造方法中的喷出头。图5表示喷出头的结构,图5(a)是部分截断的立体图,同图(b)是要部剖面图。
在图5(a)中,喷出头110具备振动板114、以及喷嘴板115。在振动板114和喷嘴板115之间配置有液体滞留部116,时常填充有经由孔118供给的功能液。又,多个隔壁112位于在振动板114和喷嘴板115之间。而且,由振动版114、喷嘴板115以及一对隔壁112包围的部分是空腔111。因为空腔111对应于喷嘴120而设置,所以空腔111的数目和喷嘴120的数目相同。功能液从液体滞留部116,经由位于一对隔壁112间的供给口117,供给到空腔111。
如图5(b)所示,在振动板114上对应于各自的空腔111安装有振动器113。振动器113具有压电元件113c、以及夹着压电元件113c的一对电极113a、113b。通过对该一对电极113a、113b赋予驱动电压,功能液从对应的喷嘴120成为液滴喷出。为了防止液滴121的飞行弯曲或者喷嘴120的孔堵塞等,在喷嘴120的周边部设置有例如由Ni-四氟乙烯共析镀敷层构成的疏功能液层119。另外,为了喷出功能液,也可以不使用振动器113,而使用电热变换元件,利用电热变换元件产生的材料液的热膨胀,喷出材料液。
接着,说明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图6(a)~(d)是表示光学片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在图6(a)的疏液处理工序中,对片2的表面实施疏液处理。疏液处理由CF4等离子等处理。
在图6(b)的第一工序中,从喷出头110朝向片2,喷出构成微透镜的材料的液状的透镜材料4的液滴121,使液状的透镜材料4附着于片2上。喷出之际,将喷出量等控制为液状的透镜材料4不接触于邻接的透镜材料4的程度,进行喷出。
在图6(c)的第二工序中,从喷出头110朝向片2,喷出作为识别标记8的液状材料的、与微透镜的材料相同的液状的透镜材料7的液滴121,使液状的透镜材料7附着于片2上。透镜材料7喷出到对应于期望的光学片的尺寸的位置。又,喷出之际将透镜材料7喷出为与透镜材料4的间隔比透镜材料4彼此的间隔宽,使得微透镜5和识别标记8的间隔比微透镜5彼此的间隔宽。进而,控制为透镜材料7的喷出量比透镜材料4的喷出量多并进行喷出,使得识别标记8比微透镜5直径大。
在图6(d)的工序中,使透镜材料4、7固化,形成为透镜5和识别标记8。固化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装置160对透镜材料4、7照射紫外线来进行。
经由上述图6(a)~(d),制造大片的光学片1。
[光学片的切断方法]
接着,说明将光学片1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的光学片1a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首先,说明切断光学片1的切断装置。图7是切断装置的电控制方块图。
在图7中,切断装置170具有作为处理器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运算处理装置)171、以及储存各种信息的存储器172,工作台装置175、作为识别装置的CCD照相机176、切断积177的各设备经由I/F(输入输出接口)173连接于CPU171以及存储器172上。
存储器172是包含RAM、ROM等半导体存储器、或者所谓硬盘、CD-ROM的外部存储装置的概念,功能性地设定:储存记述了切断装置170的动作的控制顺序的程序软件的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光学片1的切断坐标数据的区域;作为CPU的工件区域等而发挥功能的区域;或者其它各种存储区域。
CPU171按照储存于存储器172内的程序软件,进行用于切断光学片1的规定的位置的控制,功能性地设定用于驱动工作台装置175、CCD照相机176、切断机177的运算处理部等。
接着,使用图6(e)~(g),说明光学片的切断方法。
在图6(e)的吸附工序中,在具有多孔质台的工作台装置175的载置面载置光学片1,从多孔质台的孔吸附空气,将光学片1吸附于工作台装置175,从而将光学片1固定于工作台装置175。
在图6(f)的识别工序中,通过CCD照相机176对光学片1的识别标记8进行摄影,通过进行图像处理,识别成为切断位置的识别标记。
在图6(g)的切断工序中,沿着连结对置的边上的对置的2个识别标记8的中心的假想切断线进行切断。在切断中,工作台装置175移动,进行切断机177和假想切断线的对位,通过切断机177来切断光学片1。
经由上述图6(e)~(g)的工程,切制期望的单片的光学片1a。
因而,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有如下所示的效果。
(1)因为形成有识别标记8,所以不需要侧长,从而可以容易地切制期望的光学片1a。
(2)因为识别标记8与微透镜5相比直径大,所以识别性提高,从而可以正确地知道切断位置。
(3)因为识别标记8和微透镜5的间隔设置为比微透镜5彼此的间隔宽,且识别标记8形成于没有微透镜5的基体的区域的大致中央,所以识别性提高,从而可以正确地知道切断位置。
(4)在第二喷出工序中,通过喷出透镜材料7,可以容易地设定期望的尺寸。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列举以下的变形例。
(变形例一)在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8形成在对应于期望的光学片1a~1d的尺寸的部位,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片2的周缘端部以一定的规定的间隔形成识别标记8a1~8m1、8a2~8n2、8p1~8z1、8p2~8z2。这样,所述识别标记作为刻度而发挥功能,通过选择识别标记,可以切制任意的尺寸的光学片。
(变形例二)在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8形成于片2的周缘部以及中央部,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只形成于片2的周缘部。即使这样,因为通过具有多孔质台的工作台装置175来吸附光学片1,所以可以正确地切断。
(变形例三)在实施方式中,经过识别标记8进行切断,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将识别标记8作为刻度来进行识别,从自识别标记8第n个微透镜5的位置进行切断。这样,可以进一步容易地切制任意的切断尺寸的光学片。
(变形例四)在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8形成为与微透镜5相同的板球形状,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半球状以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多边形状或者椭圆形状。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标记的识别性。
(变形例五)在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8使用与微透镜5相同的液状的透镜材料,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的色彩的材料。例如,也可以对于无色透明的微透镜5,附加白、黑、黄、赤、青、绿等色彩。该情况下,使液体中包含作为色素的颜料、染料。又,优选CCD等识别装置进行摄影时容易识别的色彩。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标记的识别性。
(变形例六)在图6中,在第一喷出工序之后,进行第二喷出工序,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时进行第一喷出工序和第二喷出工序。这样,可以缩短作业时间。又,若是同一的透镜材料,则可以使用同一的喷出头,形成微透镜5和识别标记8。
(变形例七)在图6中,将光学片1吸附于工作台装置175从而进行切断,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光学片1的形成有微透镜5的面的相反面贴附粘着片,并通过半切刀进行切断。这样,因为不需要考虑工作台装置的多孔质台的孔的吸附位置,所以可以设定更多个光学片的尺寸。
(变形例八)在图6中,使用切断机177来切断光学片1,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人使用切刀,进行切断。即使这样,因为形成有识别标记8,所以也可以省略侧长操作,容易地进行切断作业。
(变形例九)在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记8以比微透镜5大的形状形成,不过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相同的形状形成识别标记8和微透镜5。即使这样,通过在识别标记8的周围制作未形成微透镜5的基体的区域,也可以进行识别。又,因为对于未形成微透镜5的部位而言,只从喷出数据(位图数据)抽出基体的区域的微透镜5,所以可以简单地对识别标记8进行数据设定。

Claims (21)

1.一种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具有光透射性的片上喷出构成微透镜的材料的液状的透镜材料的第一喷出工序;
在所述片上喷出构成识别标记的材料的液状材料的第二喷出工序;
固化所述透镜材料以及所述液状材料,形成所述微透镜以及所述识别标记的固化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一喷出工序和所述第二喷出工序成为同一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喷出工序中,以使所述液状形状形成为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形状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喷出工序中,以使所述识别标记的大小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大小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喷出工序中,喷出使所述识别标记的色彩形成为不同于所述微透镜的色彩的所述液状材料。
6.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标记的液状材料是与所述微透镜的材料相同的所述液状的透镜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喷出工序中,以使所述识别标记和所述微透镜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微透镜间的间隔宽的方式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所述片的对置的两端部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喷出工序中,在所述片的对置的两端部以规定的间隔喷出所述液状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固化工序后,按照所述识别标记,切断所述光学片的切断工序。
11.一种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制造。
12.一种光学片的切断方法,其对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按照所述识别标记进行切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光学片载置于工作台装置上,并将所述光学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装置的固定工序;
利用识别装置识别所述光学片的形成在对应于期望的切断尺寸的部位的所述识别标记的识别工序;
按照识别的所述识别标记,用切断机切断的切断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工序中的所述工作台装置具有多孔质台,从所述多孔质台的孔吸附所述光学片,从而固定光学片。
14.如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光学片的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工序中的所述识别装置通过获取所述识别标记的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识别识别标记。
15.一种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制造。
16.一种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光透射性的片;
形成于所述片上的第一微透镜;
作为识别标记形成在所述片上的第二微透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微透镜形成为,所述第二微透镜和所述第一微透镜之间的间隔比所述第一微透镜间的间隔宽。
18.如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识别标记,将所述光学片切断为期望的光学片的尺寸。
19.一种背光灯组件,其具备光源以及使从光源照射的光漫射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光学片,使用如权利要求16~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片。
20.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灯组件。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光装置。
CNA2006101078314A 2005-07-25 2006-07-24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Pending CN19046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3801 2005-07-25
JP2005213801A JP2007033597A (ja) 2005-07-25 2005-07-25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切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651A true CN1904651A (zh) 2007-01-31

Family

ID=3767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078314A Pending CN1904651A (zh) 2005-07-25 2006-07-24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20792A1 (zh)
JP (1) JP2007033597A (zh)
KR (1) KR100847489B1 (zh)
CN (1) CN1904651A (zh)
TW (1) TWI2994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764A (zh) * 2011-04-25 2012-10-31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转写率的微结构光学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1532B1 (ko) * 2006-10-31 2011-07-22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리즘 시트 커팅 방법
JP5512262B2 (ja) * 2009-12-26 2014-06-04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及びそれのダイシング方法
CN102193119B (zh) * 2010-03-02 2014-05-21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及其标记制造方法
CN102830539B (zh) * 2012-09-06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160201A (ja) * 2013-02-20 2014-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6019131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University Of Houston System Fabrication of lenses by droplet formation on a pre-heated surface
US10634820B2 (en) * 2014-07-31 2020-04-28 University of Houston Systems Fabrica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optical material
CN105005734B (zh) * 2015-06-30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的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095731B (zh) * 2015-07-15 2018-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头像图像的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US10407586B2 (en) * 2016-07-28 2019-09-10 Michelman, Inc. Seed coating compositions including ethylene copolymer and lubricant
JP6932271B2 (ja) * 2018-09-28 2021-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賦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6087B2 (ja) * 1992-01-27 1996-12-25 株式会社東芝 有色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6023245A1 (fr) * 1995-01-26 1996-08-01 Toray Industries, Inc.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JP2830972B2 (ja) * 1995-03-06 1998-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405087B2 (ja) * 1995-11-06 2003-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25887A (ja) * 1996-10-21 1998-05-15 Toshiba Corp 固体撮像素子
JP3938253B2 (ja) * 1997-12-26 2007-06-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樹脂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71900B1 (en) * 1998-03-31 2001-08-07 Inte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icrolens and color filter structure
JP3822361B2 (ja) * 1998-07-10 2006-09-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配光制御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TW390956B (en) * 1998-08-06 2000-05-21 Sanei Giken Co Ltd Positioning mark and align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436265B1 (en) * 1999-03-29 2002-08-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icrostructure array,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microstructure array, and a mold for fabricating a microstructure array
JP2001201611A (ja) * 2000-01-21 2001-07-27 Hitachi Ltd 光学的機能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面状光源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3509703B2 (ja) * 2000-06-09 2004-03-22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06623B2 (en) * 2000-09-28 2003-0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icrostructure array, mold for forming a microstructure arr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807003B2 (en) * 2000-12-26 2004-10-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ptical sheet, optical sheet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optical sheet cutting machine
JP2003121609A (ja) * 2001-10-11 2003-04-23 Hitachi Ltd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4039036B2 (ja) * 2001-11-06 2008-01-3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ライメントマーク作製方法
US6765603B2 (en) * 2001-12-20 2004-07-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forming fiducial marks on a micro-sized article
US7084472B2 (en) * 2002-07-09 2006-08-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414661B2 (en) * 2002-08-13 2008-08-19 Micron Technology, Inc. CMOS image sensor using gradient index chip scale lenses
US7307788B2 (en) * 2004-12-03 2007-12-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Gapless microlens arr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JPWO2005052666A1 (ja) * 2003-11-27 2008-03-06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Icチップ実装用基板、マザーボード用基板、光通信用デバイス、icチップ実装用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マザーボード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US7372497B2 (en) * 2004-04-28 2008-05-1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sub-micron color filter sensitivit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764A (zh) * 2011-04-25 2012-10-31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转写率的微结构光学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CN102759764B (zh) * 2011-04-25 2014-09-24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转写率的微结构光学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20792A1 (en) 2007-01-25
JP2007033597A (ja) 2007-02-08
TW200708770A (en) 2007-03-01
KR100847489B1 (ko) 2008-07-22
KR20070013218A (ko) 2007-01-30
TWI299410B (en) 200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4651A (zh) 光学片及其制造方法及切断方法、背光灯组件、电光装置
CN1862290A (zh) 微透镜及其微透镜的制造方法、光学片、漫射片
CN1646974A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CN1179234C (zh) 前光源及电子设备
CN1892301A (zh) 光学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面状照明装置、电光学装置
CN1223790C (zh) 面光源系统及其中使用的光偏转元件
CN200944140Y (zh) 一种平直波导显示器面板
CN1292267C (zh) 光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213332C (zh) 背照明装置和用背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11696C (zh) 反射板,反射型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光反射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877370A (zh) 光学片、背光灯组件、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以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CN1266492C (zh) 光导板以及具有光导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04691A (zh)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758116A (zh)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78836A (zh) 光学板、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940603A (zh)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912716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779530A (zh) 侧向发光装置、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器设备
CN1904650A (zh) 光学透镜、光学组件、背光部件、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CN1614471A (zh) 光导板及具有该光导板的背光组件
CN1932619A (zh) 显示装置
JP2008102497A (ja) 光学フィルム
CN1236362C (zh) 材料去除方法、基体材料再生方法及显示器件制造方法
CN1763609A (zh) 散射片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显示装置及制造辊的方法
CN1661439A (zh) 微透镜阵列背光板模组液晶显示器和微透镜阵列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