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7774A - 电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97774A CN1897774A CN200610101891.5A CN200610101891A CN1897774A CN 1897774 A CN1897774 A CN 1897774A CN 200610101891 A CN200610101891 A CN 200610101891A CN 1897774 A CN1897774 A CN 18977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drive circuit
- power supply
- vertical scanning
- supply w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有外部连接端子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排列,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与排列有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侧边相对向的侧边。此外,可仅仅于显示面板的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一边、其对边以及另外的一边的三边,设置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用的配线,而于剩下的一边不配置驱动电路用的配线,借此可于此一边上,确保用以将该电力供应至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配线的空间。借此,可确保驱动电流共通配线的宽度并缩小框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SY1638]本发明涉及将电场发光元件(以下成为EL元件)作为配置成矩阵状的像素的各个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的布线。
背景技术
[0002-SY1638]作为各个像素的显示元件,为人所知的有采用电场发光元件,尤其是采用电流驱动型的发光元件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此外,正在积极的进行这样的研究,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内,在各个像素中具备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所谓的主动矩阵型的显示装置,该薄膜晶体管用以分别驱动各个像素中所设置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0003-SY1638]图1显示主动矩阵型显示装置的对应于1个像素的等效电路的一例。于显示装置的水平扫描方向(行方向)设置有栅极线GL,于垂直扫描方向(列方向)设置有数据线DL以及电源线PL。各个像素具有,由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所组成的选择晶体管Ts;保持电容Cs;p沟道元件驱动晶体管Td;以及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选择晶体管Ts的漏极连接于将数据电压供应至于垂直扫描方向上所排列的各个像素中的共通的数据线DL,该栅极连接于用以将水平扫描方向上所排列的像素加以选择的栅极线GL,此外,该源极连接于元件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
[0004-SY1638]此外,元件驱动晶体管Td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该源极连接于电源线PL,漏极连接于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阳极。此外,此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阴极形成为于各个像素中所共通,且连接于阴极电源CV。此外,于元件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与选择晶体管Ts的源极之间,连接有保持电容Cs中的1个电极,保持电容Cs的另1个电极例如为接地,或是连接于电源线等一定电压的电源上。
[0005-SY1638]于这样的电路中,若栅极线GL成为H电平,则选择晶体管Ts成为导通,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经介于选择晶体管Ts而供应至元件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元件驱动晶体管Td将对应该栅极电压的驱动电流,从电源线PL供应至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而以对应此驱动电流的亮度使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发光。此外,先前的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不仅供应至元件驱动晶体管Td,亦供应至保持电容Cs,而在保持电容Cs保持有对应该数据电压的电压。因此,即使栅极线GL成为L电平,保持电容Cs所保持的电压会施加于元件驱动晶体管Td,因此元件驱动晶体管Td持续使驱动电流流通,而使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维持对应此驱动电流的亮度而发光。
[0006-SY1638]图2显示,于日本特开2001-102169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驱动器内藏型主动矩阵型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中所采用面板100的平面概略构成的概念图。于此图中,最外侧的实线表示透明的面板基板102,上述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以虚线所表示的显示区域104,位于该中央的稍微靠上侧。沿着显示区域104上侧的边,形成有与数据线DL连接的水平扫描驱动电路(以下称为H系列驱动器)106,此外,沿着显示区域104的左右侧边,形成有与栅极线GL连接的垂直扫描驱动电路(以下称为V系列驱动器)108。这些驱动器106、108由,与各个像素中所设置的薄膜晶体管所同时组入的薄膜晶体管等构成。
[0007-SY1638]于显示区域104内往垂直方向延伸的粗实线表示电源线PL。各个电源线PL连接于沿着显示区域104下侧的边而延伸的水平方向的宽边部110,全体呈梳齿形状。宽边部110更于该中央附近上,与往垂直方向延伸的另一个宽边部112连接。此外,此宽边部112与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下边上所配置的驱动电源输入端子T1连接。
[0008-SY1638]于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下边上,除了端子T1之外,更配置有阴极端子T2;连接于V系列驱动器108的端子T3;以及连接于H系列驱动器106的端子T4的若干个端子。
[0009-SY1638]将电力供应至H系列驱动器106的配线,从显示面板100的下边的端子T4开始,沿着显示区域104的下边、右边及上边,而到达上边的大约左端。此外,将电力供应至配置于左边的V系列驱动器108的配线,从端子T3开始沿着下边及左边而延伸,而到达左边的上端。将电力供应至配置于右边的V系列驱动器108的配线,从端子T3开始沿着下边及右边而延伸,而到达右边的上端。于附图中,于作为H系列驱动器及V系列驱动器而表示的长方形的区域上,实际上设置有由TFT所构成的移位缓存器等,用以驱动这些电路元件的电源配线,延伸至驱动器的终端部分为止。
[0010-SY1638]此外,于日本特开2004-4797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将外部连接端子配置于下边,将H系列驱动器配置于上边,将V系列驱动器配置于左边的显示装置。如该文献图7所示,驱动器的电源配线的高压侧电源配线(Vdd),从下边弯往右边,并将高压侧电源供应至上边的H系列驱动器,之后再从H系列驱动器到达形成于右边的V系列驱动器。低压侧电源配线(Vss),从下边弯往左边,并将低压侧电源供应至V系列驱动器,之后再从V系列驱动器到达形成于上边的H系列驱动器。如此,二条电源配线以互为反向绕圈般而配置,于未配置H系列、V系列驱动器的一边上,仅仅配置中之一的配线。借此可减少用于配置这些配线的空间。
[0012-SY1638]于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用以将电力供应至H系列驱动器及V系列驱动器的配线,配置于显示装置的4边。于下边上,配置有此驱动器的配线及连接于电源线PL的宽边部110,此外,配置有从阴极端子连接至电场发光元件的共通阴极电极的接触区域。因此,于形成有外部连接端子的一边上,不易缩小显示区域104与面板基板102之间的部分,亦即,所谓框边部分的宽度。此外,下边的框边宽度较其它边还大,因此于将如此之显示面板作为各种机器的显示装置而组装时,将受到布局上的限制。
[0013-SY1638]不将V系驱动器108配置于左右边而配置于当中之一边的装置也为人所知,但此时必须于下边的一部分配置用以供应电力的配线,因此无法达到框边宽度的缩减。
[0014-SY1638]此外,如专利文献2的装置般,由将二条电源配线当中的一条往右边绕曲,另一条往左边绕曲而配置,可减少一部分配线的空间,但是使得配线长度本身会增长。尤其是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要求H系列驱动器进行高速动作,因此,供应高压侧电源的电源配线Vdd,如上述首先从外部连接端子朝向H系列驱动器,之后再往H系列驱动器延伸。亦即,电源配线Vdd依序从面板的下边往右边、上边、左边而延伸。相较于低压侧电源配线Vss,拉往面板的四个边的电源配线Vdd的总体配线距离更长。若这样的配线距离更长,则必须考虑到电压下降的产生以及消耗电力的增加等问题。
[0015-SY1638]发明内容本发明可达到配线布线的妥适化而提高配线效率,并且可实现窄框化以及框边宽度一致化等目的。
[0016-SY1638]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其具备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边,且用以驱动上述像素的水平扫描方向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方向驱动电路;于该显示面板的第一边上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之一,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边相对向的第二边上,而另一方配置于连结第一边与第二边的两边之一边的第三边上;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以不会通过上述第一边、第二边及第三边以外的一个边,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配线于所对应的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形成区域。
[0017-SY1638]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将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第二边。
[0018-SY1638]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
[0019-SY1638]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
[0020-SY1638]此外,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从由1个外部连接端子所延伸的电源配线中,于中途使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分路而连接于各个驱动电路。
[0021-SY1638]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于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时,使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长的电源配线的宽度,较配线距离较短的电源配线的宽度还窄。
[0022-SY1638]此外,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于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时,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具有高压侧电源配线及低压侧电源配线,该高压侧及低压侧配线中之至少一边设置有若干条;该若干条配线,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至少于距离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配线距离较短的驱动电路的终端区域,由以与上述电源配线材料为不同导电层所组成的旁通配线(bypass wiring),而互为电性连接。
[0023-SY1638]再者,可在以不会通过上述第一边、第二边及第三边以外的一边的方式,使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配线,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配线于所对应的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形成区域。
[0024-SY1638]此外,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边、亦即以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一边,为沿着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一边。
[0025-SY1638]此外,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边为沿着该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一边,且为配置有将该驱动电力供应至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配线的共通配线的一边的对向边。
[0026-SY1638]此外,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边,且用以驱动上述像素的水平扫描方向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方向驱动电路;于该显示面板装置的第一边上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于与该第一边相对向的第二边上,配置有垂直扫描驱动电路。
[0027-SY1638]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于上述第1边上,更配置有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共通电极;以及与从对应于该共通电极外部连接端子所拉出的共通电极配线接触区域。
[0012-SY1636]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于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其特征为,外部连接端子排列于沿着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侧边;上述外部连接端子包含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阴极电源用的端子、及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这些端子的排列顺序为,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从上侧开始依序为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阴极电源用的端子、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
[0012-SY1637]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为一种于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将外部连接端子排列于沿着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侧边,上述外部连接端子中,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配置于较上述显示部的上述垂直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还下方。
[0015-SY1637]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为一种于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与排列有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侧边对向的侧边。
[0028-SY1638]可由沿着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一边所设置外部连接端子,将电力供应至与显示部一同内藏于面板上的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并且可由最低限度的外部连接端子数及电源配线数来实现。借此可容易达到面板的窄框化以及消耗电力的降低等。
[0029-SY1638]此外,若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并共享两项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而串联连接,则更可减少配线数。此外,于这样的方式中,可使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近的驱动电路、且动作速度较快的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的宽度变得较粗,借此可容易在不会导致电压下降下,确实的将电源供应至设置于配线距离较远且共享电源配线的驱动电路。
[0030-SY1638]此外,于串联配置时,可将高压侧及低压侧配线当中至少一边设置为若干条,借此可确实将电源供应至源配线距离较长的驱动电路。此外,若将这些若干条的电源配线互相连接,则更可容易降低配线电阻。
[0031-SY1638]此外,可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于中途分路并将当中之一连接于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另一项连接于及垂直扫描驱动电路,借此可减少至分路为止的配线及端子数。此外,可由分路而使一边的驱动电路的电压下降不易影响另一边的驱动电路。
[0032-SY1638]此外,可将垂直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与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第一边相对向的第二边上,借此可将水平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与此垂直扫描驱动电路接触的第三边上。借此,可使到达各个驱动电路的配线距离形成为最短。此外,于与配置有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三边对向的第四边上,并不须配置往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等,因此可于此第四边上,将用以供应该驱动电力至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配线部形成为更宽广,而可确实降低因驱动配线部的电压下降所导致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于显示器面内产生不均匀等。
[0033-SY1638]此外,由于可不须于第一边上设置驱动电路以及上述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配线部等,因此可将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共通电极,以及与从对应于该共通电极外部连接端子所拉出的共通电极配线接触区域,设置于此第一边上,并且容易尽量扩大此接触区域而降低配线电阻。
[0017-SY1636]外部连接端子中,从上方依序排列水平扫描系列配线用的端子、阴极电源用的端子、及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借此可在不会大幅变更以往的布线的情况下而缩短配线。缩短配线可抑制此部分的电力损失。
[0016-SY1637]此外,可将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配置于较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上所延伸的中心线还下方,借此可缩短驱动电流所流通配线的长度,而降低配线电阻等配线负荷。借此,可抑制此部分的电力损失。
[0017-SY1637]此外,可将该显示装置的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邻接而配置于与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侧边对向的侧边上,借此可有效利用用以于显示区域的周围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密封区域。亦即,于此用于密封区域的下方配置有垂直扫描驱动电路,而达到空间的有效利用。借此,可缩小显示区域与面板基板的边缘之间所谓框边部分的宽度,并使该部分的宽度形成为一定或是接近,而缩小面板基板与显示区域的原点之间偏移,此外并可缩小面板基板的外形,因而极为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以往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的端子、配线及电路等的配置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场发光显示面板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电场发光显示面板的端子、配线及电路等的配置图。
图5是图4所示的I-I线的剖面图。
图6是其它实施例的电场发光显示面板的端子、配线及电路等的配置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配线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变形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另外的实施例的电场发光显示面板的端子、配线及电路等的配置图。
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70、130 电场发光显示面板
12、102 面板基板
14、104 显示区域(显示部)
16 栅极线(GL)
18 资料线(DL)
20 电源线(PL)
22、106 H系列驱动器
22a H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
22b H切换电路
24、108 V系列驱动器
24a V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
24b 选择信号输出部
26 区域
27 驱动电流共通配线
28 挠性印刷电路板(FPC)
30 H系列电平移位器(H系列LS)
32 V系列电平移位器(V系列LS)
34 阴极电源用接点
36、72、74、76、77、132、134 外部连接端子
38 V系列端子
40 H系列端子
42 CV端子
44 驱动电源(PVDD)端子
46 第2电极
48、50 中心线
55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60、61 垂直扫描系列配线
62、63 水平扫描系列配线
64 共通电极配线
66 配线
78、79、136、137、138、139、140 电源配线
80 旁通配线(桥接配线)
82 缓冲层
84 主动层
86 栅极绝缘膜
88 栅极电极
90 层间绝缘膜
92 漏极电极
94 源极电极
95 金属端子层
96 第1平坦化绝缘层
98 透明像素电极(第1电极)
110、112 宽边部
138a 分路配线
220 第2平坦化绝缘层
900 发光元件层
921 空穴注入层
922 空穴输送层
923 发光层
924 电子输送层
Cs 保持电容
CV 阴极电源
PVDD 动作电源
SKH1、2水平频率信号
STH 水平起始信号
SKV1、2 垂直频率信号
STV 垂直起始信号
T1、T2、T3、T4 端子
Tr1 选择晶体管
Tr2 元件驱动晶体管
Vd 视讯信号
VDD 高压侧电源电压(配线)
VSS 低压侧电源电压(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SY1638]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实施例。图3显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的概略配置图。于面板基板12上的显示区域(显示部)14上,若干个像素配置为矩阵状。于此显示区域(显示部)14上,于水平扫描(行row)方向形成有依序输出选择信号栅极线16(GL),于垂直扫描(列column)方向,形成有输出数据信号的数据线18(DL)以及用以将动作电源(PVDD)供应至作为被驱动元件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电源线20(PL)。
[0035-SY1638]各个像素设置于大略以这些线所规定之区域中,各个像素有下列的电路构成,亦即具有作为被驱动元件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由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所构成的选择晶体管Tr1;保持电容Cs;以及由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所构成的元件驱动晶体管Tr2。选择晶体管Tr1的漏极连接于将数据电压供应至于垂直扫描方向上所排列的各个像素中的数据线18,该栅极连接于用以将1条水平扫描在线所排列的像素加以选择的栅极线16,此外,该源极连接于元件驱动晶体管Tr2的栅极。元件驱动晶体管Tr2的源极连接于电源线20,漏极连接于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阳极。此外,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阴极形成为于各个像素中所共通,且连接于阴极电源CV。此外,于元件驱动晶体管Tr2的栅极与选择晶体管Tr1的源极上,连接有保持电容Cs的1个电极,另1个电极则连接于一定的电位上,例如为电源线20。
[0036-SY1638]上述选择晶体管Tr1及元件驱动晶体管Tr2,例如均可采用于主动层上由激光退火等而形成为多晶化的多晶硅等的结晶硅,并且可采用作为杂质而各自掺杂有n导电型及p导电型的n沟道型、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0037-SY1638]于采用上述以结晶硅为主动层的薄膜晶体管为像素电路的晶体管时,此结晶硅薄膜晶体管不仅可采用于各个像素电路,并可作为用以依序选择及控制的周边驱动电路的电路元件。因此,于本实施实施例的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中,可于面板基板12上,与制造上述像素电路用晶体管的同时,形成与像素电路相同的结晶硅薄膜晶体管,而将周边驱动电路,具体而言为H系列驱动器22及V系列驱动器24内藏于显示区域14的周边部。如图3所示,H系列驱动器22与显示区域14的上边邻接并沿着水平扫描方向而形成,于图3的例子中,V系列驱动器24与显示区域14的右边邻接并沿着垂直扫描方向而形成。
[0038-SY1638]此外,于与上述H系列驱动器22的形成边相对向的与显示区域14的下边邻接区域26上,经介于各条电源线PL将动作电源(PVDD)供应至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配线(共通配线)27(参照图4),沿着水平扫描方向以对若干条的电源线PL为共通而形成。于面板10上,用以供应来自于外部的各种电源及V系列、H系列的控制信号及数据信号的连接端子(外部连接端子)36,沿着垂直扫描方向而形成若干个于作为面板基板12的第一边的左边上,于此外部连接端子36上连接有挠性印刷电路板(以下称为FPC)28。因此,上述V系列驱动器24配置于,对配置有此外部连接端子36的显示面板的1边,以将显示区域14包夹于之间而对向的一边上。此外,于连结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36的显示面板的1边以及与此对向的1边的两边当中的一边(附图中为上边)上配置有H系列驱动器22。此外,如图3所示,FPC 28与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位置(外部连接端子的设置位置),配置于较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中央还下侧。
[0039-SY1638]从外部连接端子36往H系列、V系列驱动器22、24的配线以及往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配线,于形成有外部连接端子的面板基板12的左边与显示区域14的左边之间延伸而形成。此外,与这些配线相同,于面板基板12的左边上配置有H系列电平移位器(H系列LS)30(参照图4),此H系列LS30于供应至H系列的水平时钟信号SKH1、2、水平起始信号STH、以及指示H系列驱动器的最终动作结束与移位方向等的Hout等当中,为了使必要的信号形成为适合H系列驱动器22的动作振幅,而对该高压侧及低压侧两者或是当中之一的电压电平进行移位。此外,于显示区域14的右上角(往V系列驱动器24的信号输入侧)上,设置有V系列电平移位器(V系列LS)32。于图4的例子中,此V系列LS32,以可充分降低以每一行所输出至显示区域14的各个像素的选择信号的L电平为目的,将低压侧电源电压VSS移位至较此低压侧电源电压VSS还低的电源电压VEE,而供应至用以产生此选择信号而输出的V系列驱动器24。此外,于第1边上,于显示区域14的旁边并沿着垂直扫描方向,更配置有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55的共通电极(在此为阴极);以及与从对应于该共通电极的外部连接端子所拉出的共通电极配线64接触的区域(接点)34。
[0040-SY1638]图4显示从与FPC 28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36开始,至H系列驱动器22、V系列驱动器24、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及阴极电源用接点34的配线的拉引情形附图。面板基板12上所形成的外部连接端子36,于垂直扫描方向上从上侧依序排列有V系列端子38、H系列端子40、CV端子42、驱动电源(PVDD)端子44。V系列端子38连接于V系列驱动器24用的垂直扫描系列配线60、61,H系列端子40系连接于H系列驱动器22用的水平扫描系列配线62、63,CV端子42连接于,用以连接电场发光元件的各个像素共通的阴极46与阴极电源共通电极配线64,PVDD端子44连接于用以将驱动电流供应至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55的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与排列有外部连接端子36的左边为相反侧的右边上所配置的V系列驱动器24的配线60、61,以环绕上边的H系列驱动器22的外侧而配置。
[0041-SY1638]垂直扫描系列配线60、61中,2条的配线61为V系列驱动器24的电源配线(以下称为V系列电源配线61),一边为高压侧电源配线VDD,另一边为低压侧电源配线VSS。此外,水平扫描系列配线62、63中,2条配线63为H系列驱动器22的电源配线(以下称为H系列电源配线63),与V系列相同,一边为高压侧电源配线VDD,另一边为低压侧电源配线VSS。V系列电源配线61,使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36的左边朝向垂直扫描方向的上方延伸,到达上边之后,使该上边朝向水平扫描方向的右方延伸,到达右边之后,再使右边朝向垂直扫描方向的下方延伸。图中以长方形所表示的V系列驱动器24,实际上在此长方形的区域中排列有,用以将于每一行驱动像素选择信号输出至栅极线GL的移位缓存器等、以及构成选择信号输出电路等电路元件。此外,为了将电力供应至各个电路元件,上述V系列电源配线61通过图中所示长方形的区域中而设置。
[0042-SY1638]H系列电源配线63从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36的左边开始,朝向垂直扫描方向的上方延伸,于H系列驱动器22的形成区域附近往水平扫描方向弯曲,并朝向该右侧而延伸。图中以长方形所表示的H系列驱动器22排列有,例如于特定时序中将每个R、G、B、W的视讯信号Vd,输出至显示区域14中于列方向延伸而连接于所对应的像素的数据线DL的移位缓存器、及视讯信号输出电路等。此外,为了将电力供应至各个电路元件,H系列电源配线63通过图中所示长方形的区域中而设置。
[0043-SY1638]于本实施例中,V系列、H系列电源配线61、63沿着显示面板10的左边、右边及上边而设置,并未设置于下边。于下边上仅仅设置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借此可充分确保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宽度,使上下框边的宽度变得更接近。于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由于对应电场发光元件中所流通的电流来决定该像素的亮度,因此,将电力供应至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配线负荷,会对显示质量产生影响。为了确保亮度并抑制消耗电力,较低的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配线负荷,优选的是,较低的配线电阻,可增加配线27的宽度的本实施例的布线,。
[0026-SY1636]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于外部连接端子36内于端子群之中沿着垂直扫描方向将V系列端子38配置于画面的上侧,借此可缩短至位于对边的V系列驱动器24为止的配线长度,此外并可避免与其它配线,尤其是与往H系列驱动器22配线交叉。
H系列端子40配置于V系列端子38之后,亦即配置于V系列端子38画面中央侧的旁边。通过这样的配置,可缩短从H系列端子40至显示面板的上边上所配置的H系列驱动器22为止的配线。
[0027-SY1636]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源,亦即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源用的PVDD端子44,于端子群中沿着垂直扫描方向而配置于画面的下侧。借此可缩短至显示面板的下边上所配置的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为止配线66的长短。由于驱动电流于配线27、66中流通,若配线长度较长,则容易产生配线电阻所造成的电压下降。这样的电压下降,会使可供应至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电流量降低,而导致面板亮度的下降。面板亮度的下降会导致显示画质的降低。此外,如果想确保亮度,则会使得消耗电力增加。如此,优选的是,尽可能抑制这样的驱动电流所流通配线27、66的电压下降。通过将PVDD端子44配置于端子群中的最下侧,亦即配置于端子群中最接近驱动电流配线66的附近,尤其是可缩短配线66的长度而抑制电压下降。此外,优选的是,PVDD端子44不仅配置于端子群中的最下侧,更尽可能的配置于显示区域14的下方,亦即尽可能位于接近下边的位置。因此,PVDD端子44优选的是配置于较显示区域14的垂直扫描方向中心位置(参照图3的于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50)还下方。此外,优选的是,使外部连接端子36群的中心线48(参照图3),配置于较显示区域14的中心线50还下方般而进行布线。由于驱动电流所流通之配线27、66的电压下降会对显示画质的降低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即使H系列、V系列驱动器22、24配线长度延伸较长,优选的是,缩短驱动电流所流通配线66的长度,因此,如上述般,优选的是,使外部连接端子群,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的尽可能往下方侧配置。此外,CV端子42配置于H系列端子40及PVDD端子44之间。
[0028-SY1636]就另一观点来看,用以将外部阴极电源连接于配置在最接近外部连接端子36的边的左边的阴极电源用接点34上的CV端子42,配置于内侧,且于该两侧上,于上边配置有H系列驱动器22用的H系列端子40,以及于下边配置有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用的PVDD端子44。此外,配置有V系列驱动器24用的V系列端子38,该V系列端子38系配置于,位于外侧且与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36的左边为对向的一边上,亦即配置于距离左边最远的一边的右边上。为了减低配线负荷,驱动电流配线27优选的是,尽可能确保较宽的宽度,因此,往V系列驱动器24配线优选的是配置于上边。因此,V系列端子38配置于H系列端子40及PVDD端子44中的H系列端子40的外侧上,亦即配置于较显示区域14为上方侧。
[0029-SY1636]图5显示图4所示的I-I线的剖面图,为显示从CV端子42至阴极46为止的配线64的周边的剖面。
[0054-SY1638]在由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料所组成的面板基板12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而形成多层构造的缓冲层82,该多层构造的缓冲层82从基板侧依序形成有例如为氮化硅(SiN)膜及氧化硅(SiO2)膜。于缓冲层82上,形成有通过对以CVD等所形成的非晶硅(Amorphous Si)进行激光退火等处理而获得的多晶硅等的结晶硅层。此结晶硅层形成为期望形状的图案,而作为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主动层84而使用,或对应必要而作为电极或配线的一部分而使用。
[0055-SY1638]于结晶硅层的图案形成后,以包覆含有此结晶硅层的基板的全面般而形成栅极绝缘膜86。栅极绝缘膜86系具有,例如从结晶硅层侧迭层有SiO2膜及SiN膜多层构造。于栅极绝缘膜86上形成Cr等高熔点金属层,通过对此金属层进行图案形成,而于薄膜晶体管的形成区上,亦即于主动层84的形成区上选择性的残留应予形成该沟道区区域,而获得栅极电极88。此金属层亦可作为用以将选择信号供应至各个像素的选择线(栅极线)而采用,通过于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极88形成的同时而选择性的残留金属层,可获得此配线。于形成栅极电极88之后,以此为屏蔽并对应薄膜晶体管的导电型,而于主动层84中掺杂磷或是硼等杂质。于主动层84的栅极电极的下侧上,并未掺杂杂质而形成有非掺杂的沟道区,并于沟道区的两侧掺杂杂质,而形成漏极区及源极区。
[0056-SY1638]于杂质的注入后,以包覆栅极绝缘膜86与栅极电极88之势而于面板基板12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膜90。此层间绝缘膜90具备,例如从栅极绝缘膜86开始依序迭层有SiN膜及SiO2膜多层构造。
[0031-SY1636]以贯通层间绝缘膜90与栅极绝缘膜86的方式,形成有使主动层84的源极区及漏极区暴露出的接触孔。通过此接触孔,使层间绝缘膜90上所形成的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与主动层84的所对应的漏极区及源极区连接。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从下方依序迭层Mo(钼)、Al(铝)、Mo而形成。第1层的Mo与主动层84接触。此Mo/Al/Mo金属层亦可作为其它配线而采用,并可于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之形成的同时,进行图案形成而获得。例如,此金属层亦可作为图中未显示的用以将数据信号供应至各个像素的数据线DL,以及用以将来自于电源PVDD的电流供应至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电源线PL而采用。此外,如图5的左端所示,亦可作为用以连接面板及外部电路的金属端子层95(图5中的CV端子42)而采用,并形成为端子形状的图案。
[0032-SY1636]形成迭层构造的金属层并进行图案形成,而在形成漏极电极92、源极电极94、配线(DL、PL)及金属端子层95之后,以包覆此金属层及层间绝缘膜90的方式,采用丙烯酸系树脂等有机绝缘材料或是其它无机材料等,例如经由旋转涂布以及之后的烧结,而于面板基板12全面上形成第1平坦化绝缘层96。
[0033-SY1636]于第1平坦化绝缘层96上,例如于漏极电极92(或是源极电极94)的对应区域及上述端子形成区域上,各自形成接触孔。之后,于第1平坦化绝缘层96上,通过溅镀等形成ITO(IndiumTin Oxide:氧化铟锡)或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等导电性透明金属氧化层,并形成为期望形状的图案。于漏极电极92(或是源极电极94)的对应区域上,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层作为透明像素电极98而采用,并经介于第1平坦化绝缘层96上所形成的接触孔而与漏极电极92(或是源极电极94)连接。于本实施例中,此透明像素电极98作为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第1电极(阳极)98而采用。此外,在此透明像素电极98的形成同时,于端子形成区域中去除第1平坦化绝缘层96后所暴露出的上述Mo/Al/Mo金属端子层95上,亦选择性的残留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层。如此,关于端子的电气特性,只需采用包含Al的迭层构造的上述金属端子层95则足够,但通过以导电性的金属氧化层来包覆此金属端子层95的表面的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因金属端子层95的表面暴露于外界环境,使大气中的氧及水等造成表面的氧化而导致接触电阻的增大。
[0034-SY1636]另外,通过不仅将端子部分也在必要的情况下将从端子延伸的配线区域被导电性金属氧化层覆盖,可以防止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通过该配线(例如配线表面被氧化)侵入,形成后面与封止面板粘合而被封止的有机EL元件55的显示区域内。
[0035-SY1636]之后,以包覆面板基板12的全体那样,第1平坦化绝缘层96相同而采用丙烯酸系树脂等形成第2平坦化绝缘层220。第2平坦化绝缘层220于除了端子部分及像素的第1电极的导电性透明金属氧化层的边缘部分之外的部分上,形成有开口。于形成第2平坦化绝缘层220并形成开口之后,于显示区域中形成发光元件层900。在此,于第1电极98的形成区域上,该边缘部分由第2平坦化绝缘层220所包覆。包覆该边缘部分的原因为,为了于该边缘部分上,防止第1电极98及有机电场发光元件55的第2电极46之间所形成的发光元件层900的覆盖性降低,或是产生电场集中而导致短路之故。
[0036-SY1636]发光元件层900具备包含至少具有发光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可因所采用的化合物的功能等而形成为单层构造或多层构造。如本实施例所示,于第1电极98为阳极且第2电极46为阴极时,例如为从第1电极侧具有空穴注入层921、空穴输送层922、发光层923、电子输送层924等迭层构造。此外,发光元件层900于采用低分子系列有机化合物为材料时,可通过真空蒸镀法来形成各层,于采用高分子系列有机化合物等,可通过喷墨印刷法或旋转涂布法等来形成各层。
[0037-SY1636]发光层之外的电荷输送层及注入层,可形成为全部像素所共通的(亦可能因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必须于各个像素形成个别图案)。此外,于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发光色为白色,并采用彩色滤光片以获得R、G、B的光线的全彩显示时,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即使于通过真空蒸镀法来形成时,亦不需采用光罩来形成个别图案,此时可与其它有机层相同而形成为全部像素所共通者。于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发光所对应的R、G、B的光线时,必须因发光色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有机发光材料,至少须于每个像素中以个别图案而形成发光层。
[0038-SY1636]于发光元件层900上,通过真空蒸镀法等来形成第2电极46,该第2电极46以包覆发光元件层900那样以各个像素为共通而采用Al、Al合金或MgAg合金等。如上所述,于本实施例中,此第2电极46具有阴极(阴极电极)的功能。此外,阴极电极46于显示部区域的水平扫描方向的端部上,于本实施例中为左边上,与从CV端子所延伸的配线64连接。此外,配线64之至少上部层是如上述那样,由与透明像素电极98的同一层的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层来构成时,由于在显示区域外一般去除第2平坦化绝缘层220,此外并未迭层发光元件层900,因此,此配线64与阴极电极46的连接,可直接将第2电极46形成于最上层上所暴露出的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层64上而达成。于阴极电极46与配线64的连接部中,于未采用透明导电性金属氧化层作为配线64的最上层,而仅仅形成Mo/Al/Mo金属层时,于层间绝缘膜90及第1平坦化绝缘层96上形成开口,并以包覆此开口部的底面上所暴露出之Mo/Al/Mo金属层的方式,迭层阴极电极46并形成电性连接。于形成于全面上的阴极电极46的上方上,以包覆基板全面那样,利用由溅镀等方法形成SiN等保护层222。
[0039-SY1636]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PVDD端子44配置于较显示区域14的垂直扫描方向中心位置(于水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还下侧,可缩短驱动电流所流通的配线66,降低配线电阻,防止因亮度的下降所导致显示画质的降低。此外,通过将V系列驱动器24用的配线60、61配置于显示面板12的上边,可一边确保驱动电流配线27的宽度,并使显示区域14的边缘与显示面板12的边缘之间的框边的宽度,于上下方互为接近。亦即,可使显示中心的Y地址与显示面板的外形中心的Y地址成为一致,而提升对种种机器装设自由度。虽然V系列驱动器24亦可配置于左边,但此时与阴极46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因而可能导致消耗电力的增加。此外,于右边上必须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的形成面加以密封,用以进行密封构材的黏接空间亦设置于右边。因此,若将V系列驱动器24配置于右边,则可达到空间有效利用。
[0040-SY1636]通过以上的配置,可在达到均衡下将各个电路及各条配线配置于密封上所需框边空间中,并有效利用面板基板,而可实现显示质量的提升、低消耗电力化以及成本的降低。
[0044-SY1638]图6显示其它实施例的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70配线的拉引情形(配线的布线)。显示区域内的电路构成及布线与图3相同,并省略共通部分的说明。此外,关于与图4所示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为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该说明。于图6所示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70中,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系共享电源配线。
[0045-SY1638]V系列驱动器24的若干条外部连接端子72及H系列驱动器22的若干条外部连接端子74,共享两者的驱动器电源端子76、77。于从该端子朝向H系列驱动器22延伸的电源配线78、79的中途上,设置H系列电平移位器30。通过H系列驱动器22而将动作电力供应至H系列驱动器22的高压侧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8、79,从H系列驱动器22的形成区域开始,更于水平扫描方向上往右方延伸,从面板的右上角往垂直扫描方向的下侧改变方向,而到达V系列驱动器24,并将动作电力供应至V系列驱动器24。于V系列驱动器24的前方,设置与图4等为相同的V系列电平移位器32,而将低压侧电源配线的电压VSS移位至较此低压侧电源配线的电压VSS还低的电源电压VEE。
[0046-SY1638]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22、24的高压侧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8、79以及连接有此电源配线之的连接端子76、77,于2个驱动器中为共享。亦即,V系列驱动器24的高压侧源配线78,经介于H系列驱动器22的高压侧电源配线78而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76,各个驱动器的高压侧电源配线78为串联连接。此外同样的,V系列驱动器24的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经介于H系列驱动器22的低压侧电源配线79而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77,各个驱动器的低压侧电源配线79亦为串联连接。如上述,由于在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22、24中共享电源配线及该外部连接端子,因此不需设置各个驱动器用的相同电压的端子及配线,可减少外部连接端子及电源配线的数目,并缩减端子设置空间及配线设置空间。
[0047-SY1638]此外,于此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70中,驱动器用的电源配线,从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左边开始往上方延伸,通过上边而到达右边,之后从右边朝向下方延伸。在这当中,从与图4的比较中可得知,于面板的上边中,可减少与H系列驱动器22用的配线所另外设置的配线数目,于框边的宽度中,可容易达到与下边之均衡。借此,可使显示区域的纵方向的中心与面板基板、亦即与显示装置的外形中心成为一致或是接近。因此,可提升于组装此面板作为机器的显示装置时的布线的自由度,而有利于面板的商品化。此外,亦可缩小面板基板外形的缩小,而有益于小型化及低成本化。此外,与图4所示装置相同,不须于面板下边配置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的电源配线,此外并未配置于此边,因此于该面板的下边(与H系列驱动器22的设置边为对向边)中,可确保最大限度用于配置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空间,该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经介于电源线VL(参照图3)将驱动电流供应至电场发光元件(在此为该阳极)。
[0048-SY1638]图7显示将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而达到共享化时的电源配线的布线的一例。尤其是显示出,相当于图6的右上角的从H系列驱动器22的终端部至V系列驱动器的始端部的布线。于图7的构成的例子中,高压侧的电源配线(VDD)78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Vss)79当中之一,设置有若干条。高压侧及低压侧两者的电源配线亦可各自设置若干条,但于图7的例子中,以将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包夹于之间那样而设置若干条(在此为2条)的容易产生电压下降的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78a、78b)。此外,于H系列驱动器22用的电源配线区域及V系列驱动器用的电源配线区域中,改变该电源配线的线宽,使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近的H系列驱动器22用的电源配线的线宽,形成为较配线距离较远的V系列驱动器24的电源配线的线宽还宽。此外,线宽以面板的右上角(H系列驱动器22及V系列驱动器24之间)为边界而进行变更。亦即,于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a中,配置于面板上边且接近于外部连接端子36的配线78a-1的线宽较宽,于面板的右边延伸的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a-2的线宽较窄。同样的,形成于面板上边的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b-1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1的线宽较宽,形成于面板的右边的所对应的配线78b-2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2的线宽较窄。如此,通过使距离外部连接端子配线距离较近的驱动器的电源配线的线宽,形成为较配线距离较远的驱动器的电源配线的线宽还宽,可抑制于配线距离较近的电源配线的电压下降,而达到消耗电力的降低。尤其是,如本实施例所述那样,H系列驱动器22必须于每1H期间将数据信号输出至所有的数据线,因此相较于V系列驱动器24必须可进行更高速的动作,由于此H系列驱动器22较V系列驱动器24更接近外部连接端子36,且于2个驱动器中共享电源配线78、79,因此可由使H系列驱动器区域电源配线宽度形成为更宽,而抑制于H系列驱动器的电压下降等。
[0049-SY1638]于图7中,于H系列驱动器22的形成区域内,于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a-1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1之间,设置H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22a。此外,于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1及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b-1之间,设置H切换电路22b等。
[0050-SY1638]H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22a,于水平扫描方向上配置有若干个移位缓存器,各段的缓存器对应水平时钟信号SKH1、2,依序将水平起始信号STH往水平扫描方向的右侧传送。H切换电路22b连接于所对应的段的缓存器的输出端,并对应来自于缓存器的输出,将所对应的列的数据线DL连接于视讯信号线。亦即,H切换电路系对应来自于缓存器的输出信号而动作,并将所对应的视讯信号Vd读出而输出至所对应的数据线DL。
[0051-SY1638]此外,于V系列驱动器24的形成区域内,于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a-2及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2之间,设置V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24a,并于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2及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b-2b之间,设置选择信号输出部24b,该选择信号输出部24b系由,对应来自于V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24a的输出,于每一行中在特定的时序下,进行用以使像素的选择晶体管导通的选择信号的整形及输出的逻辑电路等所构成。V系列移位缓存器电路24a,于垂直扫描方向上配置有多数个移位缓存器,各段的缓存器系对应垂直频率信号SKV1、2,依序将垂直起始信号STV往垂直扫描方向的下侧传送,并将脉冲信号作为缓存器输出而供应至所对应的选择信号输出部24b。
[0052-SY1638]在此,高压侧电源从面板外周侧的配线78a,被供应至配置于较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更往面板的外侧的H系列及V系列的各个缓存器22a及24a,高压侧电源从面板内周侧的配线78b,被供应至配置于较低压侧的电源配线79更往面板的内侧的H切换电路22b及选择信号输出部24b。亦即,于图7的例子中,对于处理内容互为不同之电路之移位缓存器电路(22a、24a),以及H切换电路或是选择信号输出部(22b、24b),各自设置有互为独立的高压侧的电源配线78a、78b。由于可确实的将高压侧电源78供应至各个处理内容互为不同的电路,因此可抑制因电压下降所造成的消耗电力的上升,此外并可提高电路动作的精准度。此外,将可直接将各种信号输出至显示区域的电路(H切换电路22b、选择信号输出部24b),形成于较移位缓存器更接近显示区域的位置,并独立将高压侧电源78供应至各个电路,因此可实现及高的布线效率。
[0053-SY1638]再者,于此变形例中,如图7所示,于H系列驱动器22的终端部分中,形成有用以连接设置为多数条的高压侧电源配线78a-1、78a-2的旁通配线(桥接配线)80。此桥接配线80附近的剖面(II-II线剖面),如图8的范围A所示。
此外,图8示意性显示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尤其是显示桥接配线80及其它电路要素与配线之间的关系。于图8中,与上述图5为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该说明。
[0054-SY1638]于图8中,H系列驱动器内的TFT及V系列驱动器内的TFT,均与图5所示显示区域内的TFT为同等的构成,由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料所组成的面板基板12上,采用多晶硅等的结晶硅层作为主动层84而使用,该多晶硅等的结晶硅层由对缓冲层82上所形成的非晶硅(Amorphous Si)进行激光退火等处理而获得。
[0055-SY1638]此外,于包覆主动层84而形成栅极绝缘膜86上的期望区域上,对Cr等高熔点金属层进行图案形成,而形成栅极电极88。之后,于获得栅极电极88所进行图案形成中,亦同时可获得桥接配线80。因此,桥接配线80由Cr等金属层所形成。此金属层不仅可作为桥接配线80,亦可作为上述用以将选择信号供应至各个像素的选择线(栅极线)而采用,由于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极88形成的同时而选择性的残留金属层,可获得此配线。
[0057-SY1638]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由Mo/Al/Mo金属层所构成,但此迭层金属层亦可作为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其它配线而采用,例如,电源配线78a、78b、79亦可与漏极电极92及源极电极94同时进行图案形成而形成。于此金属层的形成前,亦可预先于层间绝缘膜90相当于桥接配线80的端部部分上形成接触孔,并使该金属层的特定部分与桥接配线80连接。
[0058-SY1638]如图所示,桥接配线80与高压侧的两条电源配线78a、78b形成电性连接,但亦可形成于与此层为另外的层,并采用与TFT的栅极电极88为相同的Cr等高熔点金属层而形成。如此,由以与电源配线为不同的金属层来构成桥接配线80,如图9所示般,于平面上,即使于2条的高压侧电源配线78a、78b之间配置有采用相同的金属层所形成的低压侧电源配线79时,亦不会与低压侧电源配线产生短路,而可互相连接高压侧电源配线78a、78b。此外,桥接配线80的形成面积及电源配线78a、78b的接触面积,只要在不会与由和其它栅极电极为相同的金属层所组成的配线等产生重迭下,则可设定为较大。如此,于H系列、V系列驱动器22、24之中,至少于外部连接端子的附近且要求高速动作的驱动器(在此为H系列驱动器22)的终端区域中,由桥接配线80将配置有多数条相同电压的电源配线互相连接,借此可降低电源配线的电阻并抑制电压下降。
[0059-SY1638]电源配线78a、78b、79,与漏极电极92、源极电极94、其它配线及层间绝缘膜90一同由第1平坦化绝缘层96所包覆。
[0063-SY1638]图9显示其它实施例的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30配线的拉引情形。显示区域内的配线与图3相同,因此省略该说明。此外,关于与图4所示的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为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该说明。于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30中,H系列及V系列驱动器的电源配线及该电源配线的外部连接端子共享一部分,并于中途分路使电源配线往各个驱动器延伸。
[0064-SY1638]V系列驱动器24的外部连接端子(V系列端子)132及H系列驱动器22的外部连接端子(H系列端子)134,共享供应有两者的驱动器电源(VDD、VSS)的端子76、77。于从该端子朝向V系列驱动器24延伸的高压侧电源配线(VDD)136及低压侧电源配线(VSS)137,通过H系列驱动器22的外侧,而到达面板右边的V系列驱动器24。H系列驱动器的电源配线138、139,从电源配线136、137开始,于左上角产生分路并往右方(水平扫描方向)延伸,而延伸至H系列驱动器22。于H系列的外部连接端子134当中,为了使供应至H系列驱动器22的时钟信号CKH1、2、水平起始信号STH等具有充分的振幅,于上述分路点附近配置有电平移位器30。当然,若不需进行电平移位,亦可省略此电平移位器30。
[0065-SY1638]利用这样的机构,亦可减少外部连接端子的数目及左边电源配线的配线数目,因此可缩小用于配置这些端子及配线空间。此外,与上述有机电场发光显示面板10、70相同,电源配线仅配置于左边、上边及右边,于与形成有H系列驱动器22的一边为对向的下边上并未设置。因此,于面板下边上,可充分确保驱动电流共通配线27的空间。此外,由于可减少左边的配线数,因此可使右边及左边的框边宽度成为一致或是更接近。
[0066-SY1638]图10显示,如上所述使V系列驱动器24的高压侧电源配线于中途产生分路时的H系列驱动器的电源配线138的剖面构造的一例。此时,低压侧电源配线139亦同样采取分路构造,但基本上与高压侧的连接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该说明。此外,附图中的各层,基本上与图8为相同的结构,因此采用与图8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说明。
[0067-SY1638]从VDD端子所延伸并且由Mo/Al/Mo金属层所形成的V系列高压侧电源配线(VDD)136,于分路部上,经介于接触孔而与H系列电源配线138的分路配线138a连接。此分路配线138a,与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电极88同时形成,并且由Cr等高熔点金属层所形成。此外,与V系列高压侧电源配线136平行,而设置有另1条的V系列低压侧电源配线137以及更为低压的电源配线(VEE)140。分路配线138a以横贯这些电源配线层的形成区域般而配置于层间绝缘膜90更为下层上,该层间绝缘膜90须与这些V系列的其它配线绝缘且形成于这些电源配线层的下方。于横贯V系列的各条电源配线的下层之处,亦于层间绝缘膜90上形成接触孔,于此接触孔中,分路配线138a连接于H系列电源配线138b,该H系列电源配线138b形成为与V系列电源配线136等为同层。
[0068-SY1638]于以上实施例中,说明将外部连接端子配置于左边的情形,但亦可配置于右边。此时,V系列驱动器配置于左边,阴极电极用的接点等配置于右边。此外,外部连接端子亦可配置于下边,此时,H系列驱动器系配置于与下边对向的一边,亦即配置于上边,而V系列驱动器系配置于左边或右边。驱动器的电源配线可形成为,从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下边开始,通过配置有V系列驱动器的左边或右边,并往配置有H系列驱动器的上边延伸。
Claims (28)
1.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
具备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边,且用以驱动上述像素的水平扫描方向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方向驱动电路;
于该显示面板的第一边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
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之一,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边对向的第二边,且另一个配置于连结第一边与第二边的两边之一的第三边;
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以不会通过上述第一边、第二边及第三边以外的一个边的方式,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中,配线于所对应的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形成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沿着垂直扫描方向而形成于第二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之中,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长之的配线的宽度,较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短的电源配线的宽度还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具有高压侧电源配线及低压侧电源配线,该高压侧及低压侧配线当中至少一边设置有若干条;
该若干条配线,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中至少于距离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配线距离较短的驱动电路的终端区域中,由以与上述电源配线材料不同的导电层所组成的旁通配线,而互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之中,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长的电源配线的宽度,较距离外部连接端子的配线距离较短的电源配线的宽度还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具有高压侧电源配线及低压侧电源配线,该高压侧及低压侧配线当中至少一边设置有若干条;
该若干条配线,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中至少于距离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电源配线距离较短的驱动电路的终端区域中,由以与上述电源配线材料不同的导电层所组成旁通配线,而互为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电源配线,连接于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并且于从该共通的外部连接端子所延伸的配线路径中分路,而连接于各个驱动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配线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信号配线,以不会通过上述第一边、第二边及第三边以外的一个边的方式,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中,配线于所对应的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及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形成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边为沿着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一个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边为沿着该显示面板的水平扫描方向的一个边,且为配置有将该驱动电力供应至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配线的共通配线的那一边的对向边。
15.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
具备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边,且用以驱动上述像素的水平扫描方向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方向驱动电路;
于该显示面板的第一边上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
于与该第一边对向的第二边,配置有垂直扫描驱动电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连结上述第一边与第二边的两边当中的一边的第三边,配置有水平扫描驱动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上述第一边,更配置有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共通电极;以及与从对应于该共通电极的外部连接端子所拉出的共通电极配线接触区域。
18.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为,
具备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边,且用以驱动上述像素的水平扫描方向驱动电路及垂直扫描方向驱动电路;
于该显示面板的第一边上配置有外部连接端子,于连结该第一边及与该第一边对向的第二边的两个边当中的一边的第三边上,配置有水平扫描驱动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上述第一边,更配置有各个像素的电场发光元件的共通电极;以及与从对应于该共通电极的外部连接端子所拉出的共通电极配线接触区域。
20.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其特征为,
外部连接端子排列于沿着该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侧边上;
上述外部连接端子包含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阴极电源用的端子,及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
这些端子的排列顺序为,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从上侧开始依序为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阴极电源用的端子、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连接端子更包含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
该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较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用的端子更往上述垂直扫描方向的上侧而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扫描驱动电路邻接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部的上边而设置;
阴极电源连接部设置于,与配置有上述显示部的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侧边邻接的一边;
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邻接于上述显示部的另一侧边而设置;
像素驱动电源用配线邻接于上述显示部的下边而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列的外部连接端子群的中心,配置于较上述显示部的垂直扫描方向中心位置还下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用以供应至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及垂直起始信号中至少一项的信号电平加以移位的电平移位器配置于,配置有该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一边、与配置有将上述信号电平加以移位的信号配线的一边的交叉角上。
25.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其特征为,
外部连接端子排列于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垂直扫描方向的侧边上;
上述外部连接端子中,像素驱动电源用的端子配置于较上述显示部的上述垂直扫描方向的中心位置还下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与设置有上述外部连接端子侧边对向的侧边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用以供应至上述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及垂直起始信号中至少一项的信号电平加以移位的电平移位器配置于,配置有该垂直扫描驱动电路的一边、与配置有将上述信号电平加以移位的信号配线的一边的交叉端。
28.一种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中具有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部,其特征为,
外部连接端子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而排列,垂直扫描驱动电路配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与排列有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侧边对向的侧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02993 | 2005-07-12 | ||
JP2005202992A JP2007026703A (ja) | 2005-07-12 | 2005-07-12 |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
JP2005202992 | 2005-07-12 | ||
JP2005230129 | 2005-08-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7774A true CN1897774A (zh) | 2007-01-17 |
CN100539777C CN100539777C (zh) | 2009-09-09 |
Family
ID=37610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018915A Active CN100539777C (zh) | 2005-07-12 | 2006-07-12 |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7026703A (zh) |
CN (1) | CN100539777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4863A (zh) * | 2010-10-08 | 2013-06-1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 |
CN114220825A (zh) * | 2022-02-22 | 2022-03-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驱动基板、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60776B1 (en) * | 2005-08-31 | 2019-12-2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flexible substrate |
JP2009099777A (ja) * | 2007-10-17 | 2009-05-07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と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75028B2 (ja) * | 1999-06-14 | 2008-04-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493152B (en) * | 1999-12-24 | 2002-07-0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Electronic device |
JP2003280548A (ja) * | 2002-03-25 | 2003-10-02 | Toshiba Corp | フレキシブル表示パネル |
JP4130332B2 (ja) * | 2002-05-24 | 2008-08-06 |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ブートストラップ回路を用いた平面表示装置 |
-
2005
- 2005-07-12 JP JP2005202992A patent/JP2007026703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7-12 CN CNB2006101018915A patent/CN100539777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4863A (zh) * | 2010-10-08 | 2013-06-1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 |
CN114220825A (zh) * | 2022-02-22 | 2022-03-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驱动基板、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220825B (zh) * | 2022-02-22 | 2022-08-2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驱动基板、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39777C (zh) | 2009-09-09 |
JP2007026703A (ja) | 200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3979C (zh) | 有机电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像素电路 | |
CN1155930C (zh)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 |
CN1169394C (zh) | 全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电路 | |
CN1279509C (zh) | 显示装置 | |
CN1797525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815536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75842A (zh) | 有机el显示装置 | |
CN1734532A (zh) |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703127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35058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10652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716479A (zh) | 电容器及使用该电容器的发光显示器 | |
CN1729499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38569A (zh) | 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667681A (zh) | 显示装置和像素电路 | |
CN1819000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496204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
CN1728222A (zh) | 多路分配器、使用多路分配器的显示器及显示面板 | |
CN1736133A (zh) | 无源驱动矩阵显示器 | |
CN1804977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38558A (zh) | 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913145A (zh) | 驱动膜、驱动封装及其制造方法与包括其的显示器 | |
CN1624747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元件基板 | |
CN1828709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767193A (zh) | 半导体装置和包含该半导体装置的平板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