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4954A - 电子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4954A
CN1894954A CNA200480037047XA CN200480037047A CN1894954A CN 1894954 A CN1894954 A CN 1894954A CN A200480037047X A CNA200480037047X A CN A200480037047XA CN 200480037047 A CN200480037047 A CN 200480037047A CN 1894954 A CN1894954 A CN 1894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signal
imaging device
amount
exposure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70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9107C (zh
Inventor
冈阪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1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10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2Detect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due to excess charges produced by the exposure, e.g. smear, blooming, ghost image, crosstalk or leakage between pixels
    • H04N25/621Detect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due to excess charges produced by the exposure, e.g. smear, blooming, ghost image, crosstalk or leakage between pixels for the control of bl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04N25/63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by using optical black pix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码相机(10)包括CCD成像器(16)。从CCD成像器(16)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以及通过光圈单元(14)限制入射到CCD成像器(16)的入射光量。CPU(40)根据从CCD成像器(16)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分配给屏幕中央的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调节CCD成像器(16)的曝光时间周期。CPU(40)还根据从CCD成像器(16)输出的图像中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调节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数码相机的电子照相机。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钳位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电子照相机。
背景技术
关于数码相机,在通常情况下,当操作快门按钮时,预曝光CCD成像器,并且产生的图像信号在光学黑体周期期间经受钳位处理。根据被执行钳位处理的图像信号评估目标图像的亮度,因此将最初的曝光量设置成最佳值。
但是,当高亮度光照射到CCD成像器上时,电荷通过光晕流向光学黑体区域,导致光学黑体电平的改变。因此,在光学黑体周期期间执行钳位处理的现有技术中,不可能正确地评估目标图像的亮度。
这里,在2000年10月6日公开的日本专利公开第2000-278613号中公开了一种即使入射高亮度光也能够正确调节主曝光量的传统数码相机。在该现有技术中,当按下快门按钮时,获得有关第一预曝光产生的并且在光学黑体周期期间钳位的图像信号的亮度评估值,以及进一步获得有关第二预曝光产生的并且在空闲馈给周期期间钳位的图像信号的亮度评估值。
然后,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相应的亮度评估值的差异调节曝光量,以及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相应的亮度评估值的差异将钳位周期设置成光学黑体周期和空闲馈给周期中的任何一个周期。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有可能防止通过最后预曝光获得的图像信号发生光晕现象,以及在第二实施例中,有可能防止通过最后预曝光获得的图像信号的钳位电平发生变化。根据这种图像信号能够精确地计算所述主曝光的曝光量。
发明内容
但是,在普通的数码相机中,在操作快门按钮之前,即当不执行主曝光或预曝光时,通过CCD成像器周期性地产生图像信号,以及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基于图像信号的直通图像。
但是,在光学黑体周期和空闲馈给周期期间执行钳位处理的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发生光晕现象的情况下,由于仅在执行快门操作时才检测到这种现象,和在所述检测之后执行曝光量调节或钳位定时控制,因此不可能在快门操作之前防止在直通图像上产生饱和。
所以,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电子照相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当高亮度目标进入屏幕范围也能够对图像信号执行精确的钳位处理的电子照相机。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机包括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限制到达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第一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第二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从成像装置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以及通过光圈部件控制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第一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中属于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第二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根据位于屏幕中央的图像信号调节曝光时间周期,所以,有可能根据主要目标的亮度以充足曝光量执行拍摄。而且,当高亮度光入射到屏幕端部上时,通过收缩光圈部件限制入射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特别是入射到屏幕端部的入射光量,结果,有可能防止泄漏电荷流动到位于屏幕端部上的钳位区域中,能够执行适当的钳位处理。
应该注意到当收缩光圈部件时,所述屏幕自然变暗,但是屏幕中央的亮度比屏幕端部的亮度变暗得更少。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点上,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中,通过调节曝光时间周期解决主要目标的亮度变化,以及通过调节光圈量解决高亮度目标进入到目标场景端部。由于这样,有可能根据主要目标的亮度执行适当的曝光量控制以及射到屏幕端部的入射光的亮度控制。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2的电子照相机从属于权利要求1,以及所述成像装置周期性输出图像信号,第一调节装置根据包括在从所述成像装置当前输出的图像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下一个曝光时间周期,和第二调节装置根据包括在从所述成像装置当前输出的图像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下一个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当拍摄运动图像时,或当通过预曝光和主曝光拍摄静止图像时,有可能根据主要目标的亮度执行适当的曝光量控制,以及当高亮度目标进入屏幕端部时执行适当的钳位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从属于权利要求1或2,并进一步包括评估装置,用于根据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评估屏幕端部的亮度,以及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比较装置,用于将通过所述评估装置获得的评估值和门限值比较;和调节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调节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评估装置根据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评估屏幕端部的亮度。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比较装置和调节执行装置,所述比较装置将通过所述评估装置获得的评估值和门限值比较,以及所述调节执行装置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调节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机从属于权利要求3,所述光圈量指第一量和第二量中的任何一个量,其中第二量具有比第一量较大的限制量,所述比较装置包括第一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一量时,确定是否评估值高于第一门限值,以及第二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二量时,确定是否评估值低于第二门限值,该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以及所述调节执行装置包括第二量设置装置,用于当第一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第二量,和第一量设置装置,用于当第二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第一量。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光圈量指第一量和第二量中的任何一个量。该第二量比第一量具有较大的限制量。所述比较装置包括第一确定装置和第二确定装置,第一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一量时,确定是否评估值高于第一门限值,第二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二量时,确定是否评估值低于第二门限值,该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所述调节执行装置包括第二量设置装置和第一量设置装置,以及第二量设置装置用于当第一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第二量,和第一量设置装置用于当第二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第一量。也就是,如果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一量时,所述评估值高于第一门限值,那么将该光圈量从第一量增加到第二量,以及如果当所述光圈量是第二量时,所述评估值低于第二门限值,那么将该光圈量从第二量减小到第一量。
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本发明,有可能根据评估值容易地执行光圈量调节。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机从属于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成像装置具有成像表面,在该表面上提供光学黑体区域和有效区域,以及所述屏幕端部是位于有效区域上并与光学黑体区域相邻的部分。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机从属于权利要求5,还包括钳位装置,用于在对应于光学黑体区域的定时对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钳位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在对应于光学黑体区域的定时通过钳位装置对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钳位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本发明,只有与对应于光学黑体周期的光学黑体区域(钳位区域)相邻的区域能够成为亮度评估的目标,其中在所述光学黑体周期期间执行钳位处理,所以有可能有效地执行光圈量控制。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的曝光控制程序是电子照相机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曝光控制程序,该电子照相机具有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和限制入射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所述程序包括
第一调节步骤,根据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调节步骤,根据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曝光控制方法是一种电子照相机所执行的曝光控制方法,该电子照相机具有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和限制入射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调节步骤,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调节步骤,用于根据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根据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所示为CCD成像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CCD成像器的接收表面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CPU的一部分操作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CPU的另一部分操作的流程图;和
图6所示为CPU的其他部分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0包括光学透镜12和光圈单元14。目标的光学图像通过这些部件辐射到CCD成像器16上。在CCD成像器16的接收表面上,连接基色滤波器(未示例),并且具有任何一个基色分量的光被辐射到图2所示的每一个光传感器16a上。光传感器16a通过光电转换产生对应于辐射电平的电荷(拍摄信号)。
来自信号发生器(SG)27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施加到定时发生器(TG)26。TG26根据该施加的Vsync和Hsync产生电荷读取脉冲、垂直传送脉冲、水平传送脉冲、和钳位脉冲。
响应于从TG26输出的电荷读取脉冲,通过垂直传送寄存器16b读取光传感器16a产生的电荷。通过从TG26输出的垂直传送脉冲垂直传送该读取的电荷。每当从垂直传送寄存器16b施加一水平行的电荷到水平传送寄存器16c时TG26还输出水平传送脉冲。水平传送寄存器16c响应于这种水平传送脉冲,水平传送一水平行的电荷。水平传送的电荷通过输出电路16d输出到外部。因此,以光栅扫描的方式从CCD成像器16输出每个光传感器16a所产生电荷的一个屏幕。
TG26产生水平传送脉冲,以便从CCD成像器16断续地输出每行中的拍摄信号。即,为了保证拍摄信号的水平消隐周期,在自完成输出当前行中的拍摄信号起的预定时间消逝之后,开始输出下一行中的拍摄信号。因此,从CCD成像器16输出的拍摄信号在当前行结尾和下一行开始之间具有空闲馈给分量。而且,在CCD成像器16的接收表面上,如图3中所示形成有效区域和光学黑体区域(OPB区域)。在所述接收表面的中央形成该有效区域,以及在所述接收表面的周围形成光学黑体区域。因此,从CCD成像器16输出的拍摄信号除了上述空闲馈给分量之外还具有光学黑体分量。
从CCD成像器16输出的拍摄信号通过CDS电路18的处理经过相关双重采样,并被施加到钳位电路20。钳位电路20响应于从TG26输出的钳位脉冲对所述拍摄信号进行钳位。当在监视器38上显示实时运动图像(直通图像)时,TG26产生钳位脉冲CLP。在拍摄信号的光学黑体周期期间输出钳位脉冲CLP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拍摄信号。钳位处理之后的拍摄信号经过AGC电路22的增益调节,并通过A/D转换器24转换成数字信号(拍摄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根据从A/D转换器24输出的拍摄数据产生RGB数据和Y数据,并将该产生的RGB数据和Y数据施加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将输入的RGB数据和Y数据转换成YUV数据,并经由存储器34输出该转换的YUV数据到视频编码器36。所述YUV数据经过视频编码器36的预定编码处理,然后被施加到监视器38。结果,在该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直通图像。
在拍摄这种直通图像的同时,还能够将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输出的Y数据施加到积分电路32。积分电路32对在预定区域上施加的Y数据值进行积分,输出该获得的积分到CPU40。经过积分电路32积分处理的区域位于两个位置,包括如图3所示的有效区域的中央和左端部。前者是在主拍摄和直通图像拍摄期间执行亮度评估的区域,并称之为“通常评估区域”。后者是仅在直通图像拍摄期间执行亮度评估的区域,并称之为“特定评估区域”。根据两个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执行所述曝光量调节。
应该注意到在图3的实例中,尽管位于中央位置的有效区域接近十分之一被分配给正常评估区域,但该正常评估区域也可以宽于或窄于上述区域。而且,可以将整个有效区域分配给正常评估区域。形状并不局限于矩形,而是可以采取各种形状诸如圆形、规则多边形、十字形等等。数量也并局限于1,例如能够将中央区域和位于其四个方向诸如上、下、左、右的四个区域分配给正常评估区域。
接下来,详细地描述特定评估区域。参考图3,在数码相机10中,在对应于存在于有效区域左侧的光学黑体区域的光学黑体(OB)周期期间执行钳位处理。所以,当高亮度光入射到靠近有效区域左端部的区域时,即,当高亮度目标进入靠近全屏右端部的区域时,泄漏电荷直接流动到执行钳位的光学黑体区域(钳位区域)中,这样导致妨碍正确的钳位处理。
即使高亮度光入射到远离正常评估区域的位置,正常评估区域的亮度值也几乎不变,所以,仅根据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的曝光量控制不能解决问题。这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效区域划分成16行×16列(=256个区域),位于左端部的第一列(=16个区域)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考虑到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执行曝光量控制。应该注意到有效区域划分的数量可以大或小。所述特定评估区域不必须是一列,而可以是两列或更多列。
更一般而言,与钳位区域相邻的区域,即对应于光学黑体周期的光学黑体区域必须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其中在该光学黑体周期期间执行钳位处理。例如,有关电子照相机,在光学黑体周期期间在有效区域的右侧执行相关的钳位处理,有效区域的右端部必须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
因此,通过在控制曝光量的时候考虑特定评估区域的亮度值,即使高亮度目标诸如太阳光等等进入屏幕的右端部或左端部,也能够执行适当的钳位处理,所以,有可能防止在全屏上出现饱和。
在拍摄直通图像期间,当按下快门按钮54时,执行主拍摄。寄存器44在拍摄直通图像时保存曝光时间周期,TG26根据在寄存器44中所保存的曝光时间数据的周期使CCD成像器16执行预曝光。同时,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保持在直通图像拍摄时所设置的量上。
TG26还在通过预曝光产生的拍摄信号的光学黑体分量输入到钳位电路20的定时产生钳位脉冲CLP,钳位电路20根据所产生的钳位脉冲CLP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拍摄信号。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根据被钳位的拍摄信号产生Y数据。在正常评估区域上通过积分电路32积分所产生的Y数据,借此获得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
CPU40从积分电路32提取平均亮度值,并将该提取的值写入到存储器42中,并根据平均亮度值计算最佳光圈量和最佳曝光时间。然后,向驱动器46通知指示计算结果的光圈量数据,设置指示计算结果的曝光时间数据到寄存器44。驱动器46根据通知的内容调节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
在完成曝光时间周期更新和光圈量调节之后,TG26根据对寄存器44设置的最佳曝光时间数据执行主曝光,并向钳位电路20施加钳位脉冲CLP。钳位电路20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主曝光所产生的拍摄信号。被钳位的拍摄信号通过AGC电路22的AGC处理转换成拍摄数据,并以类似于以上描述的方式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处理该拍摄数据。结果,产生基于主曝光的YUV数据,并经由卡I/F48在存储卡50上记录该产生的YUV数据。
在执行上述直通图像拍摄和主图像拍摄中,CPU40特别地并行执行图4所示的主要任务和图5和6所示的曝光量控制任务。应该注意到对应于这些任务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42中。而且,在多任务OS诸如μITRON等的控制下执行这些任务。
参考图4,当打开数码相机10的电源时,在步骤S1,CPU40首先启动曝光量控制任务(以下将描述),并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发出直通图像开始指令。响应于该指令,TG26开始输出脉冲,以及CCD成像器16、CDS电路18、钳位电路20、和A/D转换器24根据从TG26周期性输出的脉冲分别执行拍摄信号读取处理、采样处理、钳位处理、以及A/D转换处理。结果,从A/D转换器24周期性地输出拍摄数据。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根据来自A/D转换器24的拍摄数据产生RGB数据和Y数据,以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将来自A/D转换器24的RGB数据和Y数据转换成YUV数据。视频编码器36对来自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的YUV数据执行编码处理,以及监视器38根据来自视频编码器36的编码YUV数据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直通图像。
在这种直通图像拍摄期间,在正常评估区域和特定评估区域的每一区域上通过积分电路32积分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所产生的Y数据,借此获得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1和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2。然后,通过曝光量控制任务,根据平均亮度值y1和y2控制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和CCD成像器16的曝光时间周期。
在步骤S5,CPU40确定是否按下快门按钮54。如果未按下快门按钮54,保存备用状态,如果按下该快门按钮,处理进行到步骤S7以中断曝光量控制任务,并在步骤S9发出预曝光执行指令。
寄存器44保存在直通图像拍摄时所设置的曝光时间周期,并根据寄存器44中保持的值执行预曝光。即,TG26根据寄存器44中保持的曝光时间数据使CCD成像器16执行预曝光一段周期。在该预曝光中,以在直通图像显示中设置的量保持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
TG26还在通过预曝光产生的拍摄信号的光学黑体分量输入到钳位电路20的定时产生钳位脉冲CLP。钳位电路20根据产生的钳位脉冲CLP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拍摄信号,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根据被钳位的拍摄信号产生Y数据。通过积分电路32在正常评估区域上积分所产生的Y数据,借此获得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
CPU40在步骤S11提取这种平均亮度值,并将所提取的值写入到存储器42中。在后继的步骤S13,根据平均亮度值计算最佳光圈量和最佳曝光时间。然后,向驱动器46通知指示计算结果的光圈量数据,并设置指示计算结果的曝光时间数据到寄存器44。通过新计算的曝光时间周期更新寄存器44中保持的值,驱动器46根据通知的内容调节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
在完成曝光时间周期更新和光圈量调节之后,CPU40进行到步骤S15以发出主曝光执行指令。响应于该指令,TG26根据设置到寄存器44的光学曝光时间数据执行主曝光,并施加钳位脉冲CLP到钳位电路20。通过钳位电路20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所述主曝光产生的拍摄信号。通过AGC电路22经过AGC转换将被钳位的拍摄信号转换成拍摄数据,以及然后在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所述输出经过类似于以上描述的处理。结果,产生根据主曝光的YUV数据。
在后继的步骤S17,CPU40发出记录指令,然后返回到步骤S1以重新启动直通图像显示。响应于记录指令,第二信号处理电路30对产生的YUV数据执行JPEG压缩。卡I/F48在存储卡50上记录经压缩的YUV数据。
根据图5和图6所示的流程图执行在上述步骤S3中的曝光量控制任务。参考图5,在步骤S31,CPU40首先初始化寄存器44的设置值,然后进行到步骤S33检测Vsync。如果未检测到Vsync,保持备用状态,如果检测到它,所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35以从积分电路32提取通过第一完全曝光获得的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1。然后,根据该提取的平均亮度值y1执行步骤S37和S39中的处理。
在步骤S37,CPU40根据平均亮度值y1计算临时曝光时间,并设置指示计算结果的曝光时间数据到寄存器44。即,设置值t设置到寄存器44中,即,通过新计算的临时曝光时间更新初始值。在步骤S39,根据平均亮度值y1计算最佳光圈量,并通知驱动器46有关指示光圈量数据F的计算结果。驱动器46根据通知内容调节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光圈量成最小(全光圈)和最大值的任何之一。
因此,在将临时曝光时间设置到TG26之后,调节光圈单元14的光圈量成最佳值,响应于来自TG26的脉冲执行第二全程曝光处理。
参考图6,在完成曝光时间周期更新和光圈量调节之后,CPU40进行到步骤S41以再次检测Vsync。如果未检测到Vsync,保持备用状态,如果检测到它,所述处理移至步骤S43以从积分电路32提取正常评估区域和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1和y2。
在后继的步骤S45,根据提取的平均亮度值y1计算最佳曝光时间,设置指示计算结果的曝光时间数据到寄存器44。即,在寄存器44中设置值t,也就是通过新计算的最佳曝光时间更新寄存临时曝光时间。同时,光圈单元14保持在步骤S39中调节的最佳光圈量。
在因此设置最佳曝光时间到TG26之后,响应于来自TG26的脉冲执行第三全程曝光处理。在步骤S47,CPU40确定是否当前的光圈量F是最小值,即,是否光圈单元14处于全光圈状态。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光圈量F是最小值,所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49以确定是否在步骤S43中提取的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2大于门限值TH1。如果所述确定结果是否定,所述处理返回到步骤S41,以及如果所述确定结果是肯定,所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51以将光圈量F从最小值改变到最大值,并发出光圈调节执行指令。响应于该指令,驱动器46以这种方向驱动光圈单元14以关闭它。在完成指令之后,CPU40返回到步骤S41。
如果在步骤S47确定所述光圈量F是最大值,所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53以确定是否特定评估区域中的平均亮度值y2小于门限值TH2(注意到TH2<TH1)。如果所述确定结果是否定,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41,如果所述确定结果是肯定,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55以将光圈量F从最大值改变到最小值,并发出光圈调节执行指令。响应于指令,驱动器46以这种方向驱动光圈单元14以打开它。在完成发出指令之后,CPU40返回到步骤S41。
之后,重复步骤S41-S55中的处理直到按下快门按钮54。即,在直通图像拍摄期间,根据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1控制曝光时间周期,根据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2控制光圈量。
从以上描述可以明白,根据本实施例,在拍摄直通图像期间,由于根据对应于屏幕右端部(或左端部)的特定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2执行光圈量控制,所以有可能防止当高亮度目标进入屏幕的右端部(或左端部)时泄漏电荷流动到钳位区域中。所以,有可能在直通图像显示期间对图像信号执行精确的钳位处理,并防止在直通图像上发生饱和。而且,由于根据对应于屏幕中央的正常评估区域的平均亮度值y2控制曝光时间周期,所以有可能遵循主要目标的亮度的变化。
应该注意到如果增加所述光圈量,屏幕自然变暗,但是屏幕中央的亮度比屏幕端部的亮度降低较少。通过关注于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曝光时间周期解决主要目标亮度的变化,通过调节所述光圈量解决高亮度目标进入到目标场景的端部。由于这种原因,有可能根据主要目标的亮度执行适当的曝光量控制和入射到屏幕端部的入射光的亮度控制。
应该注意到,在本实施例中,尽管位于有效区域上并且与钳位区域相邻的区域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但该钳位区域可以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一种区域取有效区域的捷径以及所述钳位区域可以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另外,如果屏幕端部分配给特定评估区域,而不考虑有效区域和钳位区域之间的区别,因此有可能防止发生泄漏电荷流到该钳位区域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积分电路32在正常评估区域和特定评估区域中的每个评估区域上对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28输出的Y数据进行积分,并通知CPU40获得的评估亮度值y1和y2。但是,积分电路32可以对包括所述有效区域的256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执行积分,并通知CPU40由此获得的256个积分。在这种情况下,CPU40根据通知的256个积分计算平均亮度值y1和y2。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快门操作的主要拍摄中,以光学黑体电平钳位拍摄信号。但是,可以以光学黑体电平和空闲馈给电平中的每个电平钳位拍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有关通过第一预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的平均亮度值并在光学黑体周期钳位该亮度值,而且获得有关通过第二预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的平均亮度值并在空闲馈给周期钳位该亮度值。然后,根据相应亮度评估值之间的差异调节曝光量。或者,根据相应亮度评估值之间的差异设置钳位周期成光学黑体周期和空闲馈给周期中的任何一个周期。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尽管使用CCD成像器16作为图像拾取装置,还可以使用CMOS型图像传感器。
在以上描述中,描述了数码相机有关在主要拍摄间歇的期间输出直通图像,即,拍摄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数码相机,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运动图像的数码相机。而且,即使在用于静止图像的数码相机中,当按下快门时,由于在执行预曝光不止一次之后执行主曝光,也可应用本发明。另外,能够应用电子控制曝光量的电子照相机,而不管是数字形式或模拟形式的。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和示例了本发明,但应清楚明白地是,上述仅仅通过示例和实例的方式而不是采用限制的方式进行描述,而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仅仅通过附属权利要求的术语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子照相机,包括:
用于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
用于限制入射到所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
第一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所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装置周期性输出所述图像信号,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根据包括在从所述成像装置当前输出的图像信号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下一个曝光时间周期,和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根据包括在从所述成像装置当前输出的图像信号中的所述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下一个光圈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还包括评估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评估屏幕端部的亮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比较装置,用于将通过所述评估装置获得的评估值和门限值比较;和调节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调节所述光圈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圈量指第一量和第二量中的任何一个量,其中第二量具有比所述第一量大的限制量,
所述比较装置包括:第一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为所述第一量时,确定是否所述评估值高于第一门限值;以及第二确定装置,用于当所述光圈量为所述第二量时,确定是否所述评估值低于第二门限值,该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以及
所述调节执行装置包括:第二量设置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所述第二量;和第一量设置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二确定装置的确定结果是肯定时,将所述光圈量设置成所述第一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具有成像表面,在该表面上提供光学黑体区域和有效区域,
所述屏幕端部是位于有效区域上并与所述光学黑体区域相邻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机,还包括钳位装置,用于在对应于所述光学黑体区域的定时对从所述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钳位处理。
7.一种由电子照相机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曝光控制程序,该电子照相机具有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和限制入射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所述程序包括:
第一调节步骤,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调节步骤,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8.一种由电子照相机所执行的曝光控制方法,该电子照相机具有输出对应于光学图像的图像信号的成像装置,和限制入射到成像装置的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件,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调节步骤,用于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中央的第一部分区域的第一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成像装置的曝光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调节步骤,用于根据从所述成像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属于被分配给屏幕端部的第二部分区域的第二部分图像信号调节所述光圈部件的光圈量。
CNB200480037047XA 2003-12-26 2004-12-20 电子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31750A JP4260003B2 (ja) 2003-12-26 2003-12-26 電子カメラ
JP431750/2003 2003-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4954A true CN1894954A (zh) 2007-01-10
CN100469107C CN100469107C (zh) 2009-03-11

Family

ID=3473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370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07C (zh) 2003-12-26 2004-12-20 电子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32814B2 (zh)
JP (1) JP4260003B2 (zh)
CN (1) CN100469107C (zh)
WO (1) WO200506492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88A (zh) * 2011-06-13 2012-12-19 索尼公司 图像摄取装置、图像摄取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WO2016045457A1 (zh) * 2014-09-23 2016-03-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15312A (zh) * 2019-07-30 2019-11-0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放射图像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43388A (zh) * 2019-04-11 2020-06-26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6603B2 (ja) * 2004-03-16 2009-03-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4999423B2 (ja) * 2006-10-25 2012-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露出制御方法
CN104243835A (zh) 2013-06-19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光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962240A4 (en) 2019-04-23 2022-06-22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APTURE OF RADIOLOGICAL IMAGES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1967B2 (ja) * 1993-03-31 2001-10-2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H0823473A (ja) * 1994-07-05 1996-01-23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H08336070A (ja) 1995-06-09 1996-12-17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3384673B2 (ja) * 1996-03-12 2003-03-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ビデオカメラ
JP4003246B2 (ja) * 1997-03-21 2007-1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JP3913388B2 (ja) * 1999-02-01 2007-05-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3540662B2 (ja) 1999-03-29 2004-07-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JP4579460B2 (ja) 2001-07-04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US7586526B2 (en) 2001-03-29 2009-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with at least two transfer speed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4672933B2 (ja) 2001-09-18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3937870B2 (ja) * 2002-02-27 2007-06-2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4212385A (ja) * 2002-12-19 2004-07-29 Olympus Corp 撮影装置とその撮影装置の撮影方法及び制御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88A (zh) * 2011-06-13 2012-12-19 索尼公司 图像摄取装置、图像摄取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WO2016045457A1 (zh) * 2014-09-23 2016-03-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43388A (zh) * 2019-04-11 2020-06-26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
CN110415312A (zh) * 2019-07-30 2019-11-0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放射图像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9107C (zh) 2009-03-11
JP2005191984A (ja) 2005-07-14
US7532814B2 (en) 2009-05-12
WO2005064923A1 (ja) 2005-07-14
JP4260003B2 (ja) 2009-04-30
US20070165132A1 (en) 200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11C (zh) 具有插值功能的图像拾取设备和插值方法
CN104038702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243191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control method for focusing by determining a focusing position
CN101399925B (zh) 电子相机
CN11038126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429C (zh) 数字照相机
CN1212004C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993982A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控制程序
US8937677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2006422B (zh) 一种逆光拍摄方法
CN101867724A (zh) 成像装置以及成像方法
US818907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01049012A (zh) 图像拾取设备、曝光控制方法以及安装在图像拾取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
CN1705347A (zh) 图像处理器以及使用该图像处理器的面部检测器
CN1340962A (zh) 通过时间-索引方法实现宽动态范围的多次取样
CN103491310B (zh) 图像捕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74643A (zh) 数字视频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052098A (zh) 一种减少影像模糊的方法与相机
KR20120115823A (ko)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212013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894954A (zh) 电子照相机
US8243165B2 (en) Video camera with flicker prevention
CN202424857U (zh) 可得到高解像度影像的双镜头摄像模组
JP5106283B2 (ja) ビデオカメラ
CN209017154U (zh) 一种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