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1366A -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91366A CN1891366A CNA2006100867924A CN200610086792A CN1891366A CN 1891366 A CN1891366 A CN 1891366A CN A2006100867924 A CNA2006100867924 A CN A2006100867924A CN 200610086792 A CN200610086792 A CN 200610086792A CN 1891366 A CN1891366 A CN 18913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utter
- fin
- finned tube
-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6—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heat exchanger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22—Making the f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通过使管材向前行进而不旋转该管材,形成在管的外围表面一体化的、直径大于该管直径的翅片,而且,通过从输入管材到输出管成品的自动化管制造过程,提高了生产率。
Description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5年6月27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0055668的优先权,在此引入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制造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其在使管材向前移动而不旋转该管材的同时,在管的外围表面上整体形成直径大于该管直径的翅片,而且,通过从输入管材到输出翅片管成品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自动化制造过程,提高了生产率。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应用领域中,具有不同温度并由实心壁相互隔开的两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用于进行热交换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它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空间加热、空气调节、发电、废热再利用化学处理,等等。
由铝(Al)制成的通常应用于空间加热和空气调节的翅片管,被用于家用设备中,例如空调器、冰箱、热水和冷水净化器以及泡菜冷藏箱。由铜(Cu)制成的翅片管通常广泛地用于需要高温热交换的整个工业领域的工业热交换,例如锅炉、工业热交换器以及废热再利用装置。
1995年11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995-0041616披露了一种新近开发的热交换器。
按照上述发明的热交换器,将管壁压在机轴与翅片形成盘之间以后,在旋转管的同时将金属注入到翅片形成盘之间的凹槽内,这样,在管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突起或翅片。
利用上述管的热交换器可以实现预定的热交换效率。但是,由于所形成的翅片的高度并不高于所述外围表面的高度,因此,未能将热交换效率提高到预定水平之上。
1998年6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998-22695公开了另一种类型的翅片管。按照传统发明的技术,以预定间距在螺旋状金属管的圆周上熔化-拼接预定尺寸的翅片,以此形成翅片管。这种翅片形成为厚度0.2mm、高度低于15mm的带形。随后,通过预定的压迫单元,以3kg/cm2~5kg/cm2的压力将上述翅片带压到由旋转单元旋转的管的圆周上。在压迫翅片带的同时,以400kHz~600kHz频率范围运转的高频焊接机的连接器在一些位置处将翅片与管的圆周焊接在一起,这些位置与将管圆周上的焊接位置和翅片的接触点进行熔化-拼接的焊接点相距3mm~12mm。
按照韩国专利申请No.1998-22695的技术,单独地形成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和管,翅片以螺旋的方式盘绕在管的圆周上并焊接在该管上。因此,存在这样的缺点:要用制造管、制造翅片、将翅片焊接在管上等三个制造过程来制造出翅片管。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韩国专利申请No.2002-0031493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这种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包括:卷管机,其用于提供预定长度的管;输送装置,其设置在与卷管机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用于连续地从卷管机供应管;翅片形成装置,其在沿着由输送装置连续供应的管的外围表面进行旋转的同时,在该管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该翅片的直径大于该管的外围;校正装置,其设置在卷管机与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所输送管的状态校正为直线状态;切割装置,其用于从翅片形成装置接收带有翅片的管,并将带有翅片的该管切割成预定长度的单元;以及提取装置,其用于取出由切割装置切出的具有预定长度的管。
但是,上述在先专利申请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具有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切割装置的缓慢切割速度,要不时地停止管的输送。因此,由于传统制造装置的切割性能而降低了生产率。此外,由于切割用油不是在正确的时间供应到正确的部位,上述切割装置会过热。所以,就不能精确地进行管切割过程。另外,输送过程和翅片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导致生产出不同长度的管。而且,在翅片形成过程或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碎片,这些碎片可能进入到管产品的里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其通过使管材向前移动而不旋转该管材,形成在管的外围表面一体化的、直径大于管直径的翅片,而且,通过从输入管材到输出管成品的自动化管制造过程,提高生产率。该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准确地将切割用油只供应到加工部位,不间断地进行管制造过程,并且同时、连续地进行翅片形成过程和管切割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除了包括在本发明人的在先专利申请即韩国专利申请No.2002-0031493中披露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组成部件之外,还包括防旋转装置、切割用油清洁装置和控制装置。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通过使用气动卡盘替代液压卡盘来提高切割器的操作速度,将输送装置放入校正装置中,使用模具切割器作为切割装置,而且还包括用于精确地控制翅片管产品整个长度的绳准器(encorder)。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包括:卷管机(200),其用于卷绕预定长度的管;输送装置(300),其设置得与所述卷管机相隔预定的距离,用于连续地供应从所述卷管机展开的管;防旋转装置(10),其用于防止所述管在加工过程中旋转;校正装置(500),其设置在所述防旋转装置(10)与所述输送装置(300)之间,用于校正所述管的输送状态以便笔直地输送所述管;翅片形成装置(400),其在沿着由所述输送装置连续供应的管的外围表面进行旋转的同时,在所述管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这些翅片的直径大于所述管的外直径;清洁装置(20),其用于除去附着在所述管上的切割用油;切割装置(600),其用于将所述管切割成预定长度,所述管上具有由所述翅片形成装置形成的翅片;以及提取装置(700),其用于取出由所述切割装置切出的具有预定长度的单元管,其中,所述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翅片形成操作和切割操作的控制装置(30)。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使得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2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案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输送装置和校正装置的结构;
图3示出了图2所示输送装置和校正装置中辊子是如何与管相连接的;
图4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案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翅片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5a是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气动卡盘的正视图;
图5b示出了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切割器和托辊;
图6是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气动卡盘的侧视图;
图7是截面图,示出了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切割器插件;
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切割器和管是如何布置的;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切割器和管的正视图;
图10是立体图,放大显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切割器部分;
图11是图10所示切割器的平面图;
图12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0所示切割器的一侧;
图13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0所示切割器的另一侧;
图14是截面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制造出的管;
图15是截面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切割装置的详细结构;以及
图16是截面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的第二管引导件和切割用油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整体结构,图2具体显示了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输送装置和校正装置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2所示输送装置和校正装置中辊子是如何与管相连接的,图4详细地显示了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翅片形成装置的结构。图5a是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气动卡盘的正视图,图5b示出了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切割器和托辊是如何操作的。图6是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气动卡盘的侧视图,图7是截面图,示出了图4所示翅片形成装置中的切割器插件。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切割器和管是如何布置的,图9显示了图8所示的切割器和管的正视图。图10是立体图,放大显示了切割器部分,图11是图10所示切割器的平面视图。图12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0所示切割器的一侧,图13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0所示切割器的另一侧。图14是截面图,显示了在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制造出的管,图15是截面图,显示了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切割装置的详细结构。图16是截面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的第二管引导件和切割用油喷嘴。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包括卷管机200、输送装置300、防旋转装置10、翅片形成装置400、切割用油清洁装置20、校正装置500、切割装置600、提取装置700和控制装置30。
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第一管引导件150用于引导管100使其在卷管机200与输送装置300之间进行输送,第二管引导件160用于引导管100使其在防旋转装置10与翅片形成装置400之间进行输送。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绳准器170,用于测量管100在防旋转装置10与第二管引导件160之间的输送长度。第二管引导件160包括切割用油喷嘴161。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能精确地输送管100。
这里,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均为圆柱结构,通过从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的一端穿透到另一端,在所述圆柱结构中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依赖于管100的尺寸。
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切割用油供应装置800和切割用油清洁装置20。当通过翅片形成装置400在管100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110时,切割用油供应装置800从翅片形成装置400的外部设备将切割用油供应给管100。清洁装置20设置在切割装置600与翅片形成装置400之间,并且从管100的外围表面除去来自翅片形成装置400的切割用油。
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切割用油供应装置800和清洁装置20,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能有效地冷却在管100上形成翅片110时所产生的热量。此外,由于能够在加工处理之后除去翅片上的切割用油,因此就能保持产品和工作场所是洁净的。
另外,因为在形成翅片110的同时将残留在管100外围表面上的切割用油除去,所以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能有效地进行翅片管制造过程。
这里,喷气的清洁装置20包括喷气嘴21和供气机22。
卷管机200卷绕或展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100。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300设置得与卷管机200相隔预定的距离,并置于第一管引导件150与校正装置500之间,以便连续地供应从卷管机200展开的管100。
输送装置300包括牵引辊子组310、驱动马达320和间距控制器350。
如图3所示,牵引辊子组310包括辊子311和312,它们的外围表面上分别具有圆形凹槽311a和312a,以便固定插入槽内的管100的半个外围表面。辊子311和312垂直地相互啮合并进行旋转以便牵引管100。
驱动马达320提供驱动力以便旋转所述牵引辊子组310中的上辊子311和下辊子312之中的任何一个。采用伺服马达作为驱动马达,其能测量自身的转数,并将自身的转数传送给控制装置30。
间距控制装置350包括气缸330和电磁阀340。气缸330使一个辊子311在上辊子311和下辊子312间上下移动,而另一个辊子312固定在驱动轴上并与驱动马达320连接。电磁阀340驱动气缸330。根据管100的外围尺寸,间距控制装置350控制牵引力以及上辊子311与下辊子312之间的间距。
利用间距控制装置350,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能灵活地处理和加工不同直径的管100。
参照图2和图3,防旋转装置10安装在校正装置500与第二管引导件160之间,并通过向管施加压力来输送管。因此,就能够在翅片形成装置400进行旋转以形成翅片110的时候防止管100发生旋转。
防旋转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辊子11;一个与固定辊子11啮合的压迫辊子12;以及压迫单元13,其通过使用压迫辊子12的液压力或气动压力或者弹性张力之中的一个来施加压力。
压迫单元13包括用于压迫所述压迫辊子12的气缸14和用于驱动所述气缸14的电磁阀15。
如图3所示,固定辊子11和压迫辊子12分别具有圆弧形凹槽11a和12a,用于在外围上固定管100的半个外围表面,以便压紧该管100。
通过改变由压迫单元13施加的压力,防旋转装置10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直径的管100。
本发明中,绳准器170测量管100的输送长度,并将用于切割管100的一个单元计时传送给控制装置30。
根据从绳准器170传送的一个单元传输信号与由驱动马达320测量和传送的一个单元传输信号之中较快的那个信号,控制装置30将切割信号传送给切割装置600。
参照图6,第二管引导件160包括穿过圆柱形主体的多个切割用油喷嘴161。
在第二管引导件160中形成的切割用油喷嘴161将切割用油准确地喷射到加工部位,而没有喷射不到的死角。因此,它们不仅能有利于提高冷却和加工效率,而且能防止其他组件受到切割用油的污染。
如图4、图5a、图5b和图6所示,翅片形成装置400沿着管100的外围表面旋转,该管100是经由校正装置500由输送装置300连续供应的,而且,翅片形成装置400在管100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110,这些翅片110的直径大于该管的外直径。
翅片形成装置400包括气动卡盘410、驱动马达420、多个夹爪430、切割器450、多于两个的托辊470以及气动单元480。气动卡盘410包括穿管孔410a,该孔410a是在中央处穿透两端而形成的。驱动马达420提供驱动力以便旋转气动卡盘410。夹爪430设置在气动卡盘410的一侧以便可以在中心方向上移动。通过使用第一固定单元440作为媒介,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切割器450固定在任何一个夹爪430上,而且,切割器450在与气动卡盘410一起旋转的同时切割管100的外围表面。通过使用第二固定单元460作为媒介,将托辊470固定在其它夹爪430上,而且,在接触管100外围表面并沿着管100外围表面和气动卡盘410进行旋转的同时,托辊470支撑着管100的外围表面。气动单元480提供气动压力给气动卡盘410。
本发明人在韩国专利申请No.2002-0031493中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该申请是本发明的在先专利申请,该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存在的缺点是:由于采用锯来切割管,因此在切断过程中会产生碎片,而且这些碎片会进入管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设计成形成模具形式的切割装置,从而以剪切的方法切割所述管。
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采用了气动卡盘来替代液压卡盘,在对信号进行响应时,夹爪430的打开速度和关闭速度比液压卡盘的打开速度和关闭速度更快。因此,在翅片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停止管的输送,所以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不需要停止驱动马达320。
如图5a、图5b、图6和图7所示,第一固定单元440包括托架441、切割器插件442、切割器固定件443。使用连接螺栓作为媒介,将托架441固定在夹爪430上。切割器插件442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切割器插槽442a,用于使切割器450置于预定深度处。设置切割器插件442使其可以相对于托架441以不同角度移动。切割器固定件443将插在切割器插槽442a中的切割器450固定在切割器插件442上。
切割器450端部与夹爪430中心之间的角度(θ5)范围为40°~45°,切割器插件442与切割器插槽442a之间的角度(θ4)范围为18°~25°。
这里,切割器450和切割器插槽442a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以便在管100上加工翅片110的时候防止切割器450由于切割力而发生旋转,这样形成没有缺陷的翅片110。
参照图8至图13,切割器450形成为六面体形状,其具有上表面451a、下表面451b、左侧面451c、右侧面451d、前侧面451e和后侧面451f。下表面451b与左侧面451c之间的角度θ1范围为45°~55°。下表面451b与前侧面451e之间的角度θ2范围为25°~45°。下表面451b与前侧面451e相交的那个部分为线L1,下表面451b与左侧面451c相交的那个部分为线L2,线L1与线L2之间的角度范围为95°~100°。
线L1与线L2相交的那个部分的半径R1的范围为0mm~2.5mm。上表面451a与前侧面451e相交的那个部分为线L3,上表面451a与左侧面451c相交的那个部分为线L4,线L3与线L4相交的那个部分的半径R2比半径R1长1mm~3mm,从而形成自然的曲线。
参照图5a和图5b,托辊470从切割器450与管100接触以便加工该管100的那个部位的后部支撑着该管100。这样,在管-切割器接触点与管-辊子接触面之间存在一个间距S。
此外,在气动卡盘410的横截面上设置至少两个托辊470,且这些托辊470与固定单元460结合在一起。这些托辊470以预定角度设置以便与切割器450平衡。
优选地,所述间距S在0mm~2.0mm之间。
利用该间距S,就可以防止具有由切割器450加工成的翅片110的那一部分接触托辊470的接触表面。
参照图2,校正装置500安装在输送装置300与防旋转装置10之间以便校正管10的输送状态,并在直线状态下输送该管100。
校正装置500包括水平校正辊子组510和垂直校正辊子组520。
如图3所示,水平校正辊子组510包括辊子501,它们的外围上具有圆形凹槽501a以便固定管100的半个外围表面。这些辊子501布置成左、右错开的两行。设置这些辊子501使它们在水平布置状态下旋转,以使管100的左侧和右侧保持笔直。
如图3所示,垂直校正辊子组520包括辊子511,它们的外围上具有圆形凹槽511a以便固定管100的半个外围表面。这些辊子511布置成上、下错开的两行。设置这些辊子511使它们在垂直布置状态下旋转,以使管100的上侧和下侧保持笔直。垂直校正辊子组520与输送装置300的驱动马达320连接着以进行运转。
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需要校正装置500是因为:如果金属管100是卷绕在卷管机200上再展开的,那么在该管100展开以后,该管100是弯曲的且不能很好地保持笔直状态。
因此,当弯曲的管经过输送装置300以后在翅片形成装置400中被加工时,会显著降低翅片110的加工精确度。
当然,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校正装置500的辊子之间的间距,以便灵活地处理不同直径的管。
参照图15,切割装置600按照预定单元切割由翅片形成装置400形成的翅片管。
切割装置600包括安装有附件的板610、用于切割管的切割单元620、以及用于引导管100穿过切割装置600内部的引导部件630。
具有预定尺寸的板610设置得与翅片形成装置400相隔预定的距离。
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0的切割信号,切割单元620切割管100。
切割单元620包括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上气缸623和下气缸624以及电磁阀625。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切割管100的上、下部分。上气缸623和下气缸624分别使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上下移动。电磁阀625控制上气缸623和下气缸624。
这里,切割器可以同时上下移动,或者也可以将上、下切割器中的一个形成为活动切割器而将另一个形成为固定刀片。
引导部件630包括第一导管631、第二导管632以及位于第一导管631与第二导管632之间的间隔(t)。两侧均打开的第一导管631安装在板610的上表面上并与管100平行。通过使用连接筋,将第二导管632设置得与第一导管631的末端隔开预定的距离。
切割装置600形成得通过使用切割模具而不是由驱动马达所旋转的锯来即时地切断管,所述锯需要预定时间来切割管并且会产生散落到各处的废片。这里,输送装置300的驱动马达即时停止,然后在完成管的切割操作后再开始进行管输送操作。
在传统的使用锯的切割操作中,输送装置的驱动马达不停止而是夹持管100,然后在保持操作模式的同时整个切割装置向后移动以进行切割操作。这样才能在对管100进行连续加工的同时切割该管100。但是,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不需要上述夹持。
由于不需要上述夹持,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不需要夹持/卸夹装置、用于切割的板以及用于使切割装置与管100一起运动的前/后移动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中,翅片形成装置还使用气动卡盘410,其对信号的响应速度比液压卡盘更快。
此外,提取装置700取出在切割装置600中切割成预定长度的管100产品。
根据预定的程序,控制装置30将夹爪打开/关闭信号传送给气动单元480,而且,控制装置30包括控制器(未图示),其响应从驱动马达320传送的一个单元输送信号和从绳准器170传送的一个单元输送信号之中较快的那个信号,将切割操作信号传送给切割单元620。
下面说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的操作。
首先,使卷绕在卷管机200上的管100的一端展开,并使其经过第一管引导件150、输送装置300的牵引辊子组310以及校正装置500的水平校正辊子组510和垂直校正辊子组520。
经过校正装置500的水平校正辊子组510和垂直校正辊子组520的管100的直线端进入翅片形成装置400的气动卡盘410的穿管孔410a中。
随后,设置在翅片形成装置400的气动卡盘410上的夹爪430向气动卡盘410的中心移动预定距离,使切割器450和辊子470接触管100的外围表面。翅片110的形成如下:使切割器450和托辊470接触管100的外围表面以保持该管100平衡,使夹爪430在中心方向上运动,并手动旋转气动卡盘410。
完成上述操作之后,通过驱动气动单元480的马达481和翅片形成装置400的驱动马达420达到预定的转速,并给输送装置300的驱动马达320通电,以此来旋转牵引辊子组310。
如上所述,当牵引辊子组310开始旋转时,利用牵引辊子组310的牵引力,开始以预定的速度输送管100。
当翅片形成装置400的驱动马达420开始运转时,切割器450与辊子470一起沿着向前行进的管100的外围表面旋转,从而通过使用切割器450在管100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直径大于管100外围表面直径的翅片110。
如图14所示,在管100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110的那些区域是不连续的,而是预定长度的区域按照预定间隔分开。
可以在控制装置30的预定控制下进行调节。
控制装置30还通过翅片形成装置400的气动气缸490来控制设置在气动卡盘410上的夹爪430,使其朝着气动卡盘410的边缘移动。
换句话说,控制装置30控制气动气缸490,以便在管100中形成翅片110的区域内使夹爪430朝着气动卡盘410的中心移动,而且,控制装置30控制气动气缸490,以便在管100中没有形成翅片110的区域内使夹爪430朝着气动卡盘410的边缘移动。
之后,其上形成有翅片110的管100借助于输送装置300的输送力而行进穿过切割装置600。
带有翅片110的管100通过以下操作穿过切割装置600。
当管100的直线端经过绳准器170时,绳准器170开始计数以测量管100的穿过长度。然后,输送装置300的驱动马达320测量其自身的转数,当它确定预定长度的管100已经通过后,就传送一个单元传输信号以通知控制装置30要被切断的一个单元长度管100已经通过。
控制装置30接收上述一个单元传输信号并将操作信号发送给切割单元620,切割单元620切出一个单元的管100。
这里,当气缸623和624由电磁阀625控制时,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插入第一导管631与第二导管632之间的间隔(t)中以便切割管100。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程序重复操作电磁阀625、气缸623和气缸624以及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而且,用于加工管100的整个程序可以自动化,从而批量生产高质量产品。
此后,切出的管100产品被从第二导管632连续输送的管100推动着,从而经由第一导管631安全地输送给提取装置700。
输送到提取装置700的这些单元管由提取装置700输送以用于下一个程序。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可以在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实施。
尽管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输送装置300的驱动马达320可以是伺服马达。当使用伺服马达作为输送装置的驱动马达320时,基于初始翅片形成装置中在管100上开始加工翅片110的参考点处的转数,能获得输送装置300的驱动辊子312的周向长度,并计算出准确的翅片加工长度和上面不加工翅片110的那一部分的长度。
最终,在管100上形成翅片110的过程和切割预定长度管的过程可以自动化,只要输入开始加工翅片110的参考点即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通过让管材向前行进而不旋转该管材,能够形成与管一体化的、直径大于该管直径的翅片。
另外,通过自动化从输入管材到取出管成品的制造过程,本发明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能稳定地批量生产高质量翅片管。可适用的管材包括有色金属、金属以及特殊钢材,例如铝、铜、钛、不锈钢、碳钢。在管上形成翅片的整个过程可以自动化。
尽管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并解释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形式上或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包括:
卷管机(200),其用于卷绕预定长度的管;
输送装置(300),其设置得与所述卷管机相隔预定的距离,用于连续地供应从所述卷管机展开的管;
防旋转装置(10),其用于防止所述管在加工过程中旋转;
校正装置(500),其设置在所述防旋转装置(10)与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用于校正所述管的输送状态以便笔直地输送所述管;
翅片形成装置(400),其在沿着由所述输送装置连续供应的管的外围表面进行旋转的同时,在所述管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翅片,这些翅片的直径大于所述管的外直径;
清洁装置(20),其用于除去附着在所述管上的切割用油;
切割装置(600),其用于将所述管切割成预定长度,所述管上具有由所述翅片形成装置形成的翅片;以及
提取装置(700),其用于取出由所述切割装置切出的具有预定长度的单元管,
其中,所述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
用于控制翅片形成操作和切割操作的控制装置(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还包括:
第一管引导件(150),其用于引导所述管(100)在所述卷管机(200)与所述输送装置(300)之间进行输送;
第二管引导件(160),其用于引导所述管(100)在所述防旋转装置(10)与所述翅片形成装置(400)之间进行输送;以及
绳准器(170),其用于测量所述管(100)在所述防旋转装置(10)与所述第二管引导件(160)之间的输送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形成为圆柱形主体,它们具有穿透该圆柱形主体两侧的通孔,所述第一管引导件(150)和第二管引导件(160)包括在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壁上的多个切割用油喷嘴161,用于将切割用油喷射到加工翅片的那个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清洁装置(20)使用喷气方法,并形成有喷气嘴(21)和用于将空气供应到该喷气嘴(21)的供气机(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装置(300)包括作为驱动马达(320)的伺服马达,其能测量自身的转数,并将测得的自身转数传送给控制装置(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防旋转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辊子(11);一个与所述固定辊子(11)啮合的压迫辊子(12);以及压迫单元(13),其通过使用液压力或气动压力或弹性张力中的一个向所述压迫辊子(12)施加压力,
其中所述压迫单元(13)包括用于向压迫辊子(12)施加压力的气缸(14)和用于驱动该气缸(14)的电磁阀(15),所述固定辊子(11)和所述压迫辊子(12)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管100的半个外围表面的圆形凹槽(11a和12a)并压紧所述管(1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翅片形成装置(400)包括:
气动卡盘(410),其具有在中心处穿透两端的穿管孔(410a);
驱动马达(420),其用于提供驱动力以便驱动所述气动卡盘(410);
多个夹爪(430),它们设置在气动卡盘(410)的一侧上,可以在中心方向上移动;
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切割器(450),其使用第一固定单元(440)作为媒介而被固定在任何一个夹爪(430)上,用于在随着气动卡盘(410)一起旋转的同时切割所述管(100)的外围表面;
至少两个托辊(470),它们使用第二固定单元(460)作为媒介而被固定在其它夹爪(430)上,用于在接触所述管(100)外围表面并沿着所述管(100)外围表面和所述气动卡盘(410)进行旋转的同时支撑所述管(100)的外围表面;以及
气动单元(480),其用于向所述气动卡盘(410)提供气动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托辊(470)从所述切割器(450)接触所述管(100)的那个部位的后部支撑着所述管(100),以便在管-切割器接触点与管-托辊接触面之间形成0mm~2.0mm的间距,在所述气动卡盘(410)的横截面上设置多于两个的托辊(470),这些托辊(470)与固定单元(460)结合在一起并以预定角度设置以便与切割器(450)平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所述切割装置(600)包括:
安装有附件的板(610);
切割所述管的切割单元(620),其具有分别用于切割所述管(100)上部或下部的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分别用于上下移动上切割器(621)和下切割器(622)的上气缸(623)和下气缸(624)、用于控制上气缸(623)和下气缸(624)的电磁阀(625);以及
引导部件(630),其用于引导所述管(100)穿过所述切割装置(600)的内部,其中所述引导部件(630)包括:具有通孔并安装在所述板(610)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管(100)平行的第一导管(631);利用连接筋而设置得与所述第一导管(631)的一端相隔预定距离的第二导管(632);所述第一导管(631)与所述第二导管(632)之间的间隔(t)。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翅片管的制造设备,其中,按照预定程序,所述控制装置(30)将夹爪打开/关闭信号传送给所述气动单元(480),所述控制装置(30)包括控制器,其响应从驱动马达(320)传送的一个单元传输信号与从绳准器(170)传送的一个单元传输信号之中较快的那个信号,将切割操作信号传送给所述切割单元(6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50055668 | 2005-06-27 | ||
KR1020050055668A KR100650204B1 (ko) | 2005-06-27 | 2005-06-27 | 열교환기용 일체형 핀-튜브 제작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91366A true CN1891366A (zh) | 2007-01-10 |
Family
ID=3759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867924A Pending CN1891366A (zh) | 2005-06-27 | 2006-06-26 |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650204B1 (zh) |
CN (1) | CN1891366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6445A (zh) * | 2009-11-06 | 2012-07-18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金属带状体用的供给设备和热交换器翅片用的制造设备 |
CN102652979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扁平管翅片制造设备 |
CN103182637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翅片换热器穿管装置及翅片换热器穿管方法 |
CN103752936A (zh) * | 2014-01-06 | 2014-04-30 | 黄伟明 | 一种管材在线切割方法及其切割机构 |
CN104308490A (zh) * | 2014-09-26 | 2015-01-28 | 广州绅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冷凝器翅片穿铜管的设备 |
CN107214266A (zh) * | 2017-07-12 | 2017-09-29 | 戴明德 | 一种薄壁、小口径铝管材外表面上加工翅片的设备及方法 |
CN109772977A (zh) * | 2019-03-27 | 2019-05-21 | 重庆金鸿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管金属翅片缠绕加工方法 |
CN112621142A (zh) * | 2020-12-01 | 2021-04-09 | 胡伟 | 一种换热器翅片成型加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71075B1 (ko) * | 2013-07-03 | 2014-03-07 | 경인냉열산업 주식회사 | 타원형 코일 제조장치에 의해 제조된 타원형 코일을 이용한 고효율 공기조화기 |
KR101407277B1 (ko) | 2013-12-05 | 2014-06-16 | 한솔신텍 주식회사 | 원 스톱 핀 가공장치 |
KR102343552B1 (ko) * | 2021-04-27 | 2021-12-27 | 주식회사 우성테크원 | 열교환기 파이프 제조장치 |
-
2005
- 2005-06-27 KR KR1020050055668A patent/KR10065020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6-26 CN CNA2006100867924A patent/CN189136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6445A (zh) * | 2009-11-06 | 2012-07-18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金属带状体用的供给设备和热交换器翅片用的制造设备 |
CN102596445B (zh) * | 2009-11-06 | 2015-04-22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金属带状体用的供给设备和热交换器翅片用的制造设备 |
CN102652979A (zh) * | 2011-03-04 | 2012-09-05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扁平管翅片制造设备 |
CN102652979B (zh) * | 2011-03-04 | 2015-10-07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扁平管翅片制造设备 |
CN103182637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翅片换热器穿管装置及翅片换热器穿管方法 |
CN103182637B (zh) * | 2011-12-30 | 2015-09-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翅片换热器穿管装置及翅片换热器穿管方法 |
CN103752936A (zh) * | 2014-01-06 | 2014-04-30 | 黄伟明 | 一种管材在线切割方法及其切割机构 |
CN104308490A (zh) * | 2014-09-26 | 2015-01-28 | 广州绅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冷凝器翅片穿铜管的设备 |
CN107214266A (zh) * | 2017-07-12 | 2017-09-29 | 戴明德 | 一种薄壁、小口径铝管材外表面上加工翅片的设备及方法 |
CN107214266B (zh) * | 2017-07-12 | 2018-12-07 | 戴明德 | 一种薄壁、小口径铝管材外表面上加工翅片的设备及方法 |
CN109772977A (zh) * | 2019-03-27 | 2019-05-21 | 重庆金鸿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管金属翅片缠绕加工方法 |
CN112621142A (zh) * | 2020-12-01 | 2021-04-09 | 胡伟 | 一种换热器翅片成型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650204B1 (ko) | 2006-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91366A (zh) |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一体化翅片管的设备 | |
CN102729028B (zh) |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铝套环机 | |
EP2796219B1 (en)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seamless pipe | |
CN102689147B (zh) | 汽车空调铝扁管高速校直定尺下料工艺及设备 | |
CN103639527B (zh) | 一种薄壁不锈钢管双刀对称行星式自动切割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2225481B (zh) | 多工位自动切管机 | |
CN1253050A (zh) | 使用弯管辊的管子成形装置、成形方法及管子 | |
CN1772409A (zh) | 制造带槽管的方法和装置、及其结构 | |
CN211588979U (zh) | 一种不锈钢管对焊机 | |
CN106112273A (zh) | 电力施工弯管角度可调快速激光切割装置 | |
CN111250886A (zh) | 一种风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 |
JP2017185540A (ja) | 管体のねじ切り法 | |
CN114654107A (zh) | 一种在线管材激光切割机 | |
CN111687602A (zh)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用螺旋折流板基板的加工方法 | |
CN115635131B (zh) | 一种自动化铜管水刀切割装置及铜管水刀切割工艺 | |
CN102699590B (zh) | 焊接机械手 | |
CN102699476B (zh) | 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自动穿片焊接设备 | |
KR20120013046A (ko) | 조관 라인용 파이프 절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12605462A (zh) | 一种用于金属管材切削的装置 | |
CN118253897A (zh) | 一种翅片管的生产装置 | |
CN102699172B (zh) | 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 | |
CN201711615U (zh) | 扒皮机刀具组 | |
CN113579090A (zh) | 一种无屑开料管端机及管件加工方法 | |
CN1249368C (zh) | U形无缝不锈钢管及其加工工艺 | |
CN212351060U (zh) | 一种小通道管路加工装置及小通道并行管路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