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8686A -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8686A
CN1878686A CN 200580001218 CN200580001218A CN1878686A CN 1878686 A CN1878686 A CN 1878686A CN 200580001218 CN200580001218 CN 200580001218 CN 200580001218 A CN200580001218 A CN 200580001218A CN 1878686 A CN1878686 A CN 1878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guiding
vehicle
magnet apparatus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12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4995C (zh
Inventor
W·哈恩
F·勒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Transrapi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Transrapi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Transrapid GmbH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Transrapi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878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9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9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的导向磁体系统。该导向磁体系统包含多个具有铁心的磁体装置(50、51、57),所述铁心具有两个绕组平面,并且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偶数个绕组(58、60或59、61)布置在每个绕组平面中。在磁体装置的一端处,串联电气连接并且直接相邻同时彼此对角布置的每两个绕组(例如,58a或58b)形成一对连接到指定控制环路上的绕组。在磁体装置的另一端处,或者设有上述类型的两对绕组,或者设有包括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两个绕组(60a、60b或61a、61b)的仅一对绕组。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装有上述导向磁体系统的磁悬浮车辆。

Description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提到的种类的导向磁体系统和一种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导向磁体系统用于把磁悬浮车辆保持在轨道轨距内的目的,特别是在曲线行驶期间,并且用来借助于控制回路和分配给它们的间隙传感器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磁体布置,从而在它们的磁极与横向导轨之间的间隙(下文称作导向间隙)始终保持为预选值,例如10mm。对于现有技术导向磁体系统,每个车辆或车辆段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提供每个以串联布置的两组三个导向磁体和每个布置在这两组之间的一个制动磁体,以用于这个目的。每个导向磁体由一个磁体装置形成,该磁体装置具有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铁心和两个绕组平面,在该绕组平面中,三个绕组的每一个和分配给它们的间隙传感器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在每个磁体装置中的六个绕组和对应数量的间隙传感器被串联成对地连接并且被连接到控制回路上,从而得到效果大的冗余度。这意味着,在磁体装置的毗邻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即例如毗邻由制动磁体或车辆的前或后端形成的间隙)的那些端部处彼此上下布置的两个绕组由两个不同的控制回路服务。同时,在磁体装置的毗邻另一个磁体装置的那些端部处实现冗余性能,因为在位于那里的绕组或控制回路失效的情况下,导向功能通过向其相邻绕组供给相应较高的电流而由相邻导向磁体接管。然而,由于存在的非对称性,将出现围绕车辆纵向轴线的滚动力矩。
除以上之外,描述的导向磁体系统未能在各个方面足够地可变化。这既涉及在给定情况下关于冗余度的要求,又涉及存在的绕组的数量以及安装在它们之间的间隙传感器的数量。而且,存在绕组的长度和导向磁体系统的重量不能是最佳的,该导向磁体系统的重量基本上由其铁组分整体地确定。
发明内容
构成本发明的基础的技术问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以上指示的种类的导向磁体系统,从而关于各个导向磁体的设计和它们在磁悬浮车辆中的布置可得到较高灵活性而不失去冗余度,可减小导向磁体装置的总重量,及避免滚动力矩。
权利要求1和7的特征化特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发明具有优点:如果需要,每个磁体装置和因此每个导向磁体可构造成固有冗余单元。这意味着,在任何导向磁体的任何绕组或分配给其的任何控制回路失效时,不需要相邻磁体负责故障绕组的导向功能。然而,作为选择例,也有可能如迄今进行的那样涉及相邻磁体以保证冗余度,同时显著减小每个导向磁体系统的总重量,并且以不可能出现滚动力矩的方式构造该装置。此外,可提供一种磁悬浮车辆,其中尽管与现有技术构造相比磁体装置的重量显著减小,但仍保证在磁悬浮车辆的操作期间,不发生必须由导轨接收的额外负载变化。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中明显看出。
附图说明
如下面叙述的那样,借助于实施例并以其所包括的附图为基础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意表示在设有长定子的导轨的区域中穿过通常磁悬浮车辆的部分截面;
图2表示具有分别用于承载和导向功能的两个磁体装置的磁悬浮车辆的模块的立体图;
图3示意地表示用于根据图2的磁体装置的控制回路;
图4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导向磁体的磁体装置的绕组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5与在图4上未表示的横向导轨一道以剖面表示图4的放大细节X;
图6和7每个示意地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状态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向磁体系统的建立和效率;
图8示意地表示装有根据图7的导向磁体系统的磁悬浮车辆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9以与图7相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导向磁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建立,其中在图7和8中表示的冗余半部的线圈组每一个放置到也提供在图7和8中的磁体间隙中。
图10示意表示装有根据图9的导向磁体系统的磁悬浮车辆的部分的侧视图;及
图11和12以与图9和10相对应的视图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磁悬浮车辆的两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表示穿过磁悬浮车辆1的横截面,该磁悬浮车辆1按照常规可运动地安装到在路线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轨上,所述导轨包括由钢和/或混凝土制成的梁(支撑)2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导轨板3。磁悬浮车辆1的推力由长定子电机实现,该长定子电机包括附加到导轨板3下面的并且在其纵向方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定子叠片4。定子叠片4包括交替接续的齿和槽,仅表示在图3中,供有可变幅值和频率的三相电流的绕组插入在这些齿和槽中。长定子电机的实际激励场由起承载(支撑)磁体5的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装置产生,磁体5由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支架6附加到所述磁悬浮车辆1上,并且包括面向定子叠片4的向下敞开槽的磁极,如图1中所示。承载磁体5不仅提供激励场,而且在磁悬浮车辆1的操作期间也通过在所述承载磁体5与所述定子叠片4之间保持例如10mm的限定间隙7而实现承载和悬浮功能。
为了磁悬浮车辆1的导向,导轨板3包括横向附加导轨8,该横向附加导轨8由也安装到支撑支架6上并且起导向磁体9的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二磁体装置面对着,所述磁体装置用来在车辆的操作期间在其本身与导轨8之间保持与间隙7相对应的导向间隙7a。
如图2所示,承载磁体5和导向磁体9每个形成附加到支撑支架6上的模块,并且每一个分别包括用于“承载”和“导向”功能的磁体装置10或10a。然而,显然从行驶方向上看,多个这样的模块能以并排和一个在另一个后面的横向排列安装在磁悬浮车辆1处。
用于“承载”功能的磁体装置10包括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磁极11,对于所述磁极11的一个在图4中示意指示的绕组12和铁心14被电气地串联连接,并且通常由浇铸树脂层等形式的防腐蚀保护层围绕。各个磁极11的所述铁心14由未表示的磁极背彼此连接,并且由未表示的磁极颊板和穿过这些磁极颊板的杆附加到磁体装置10的磁体后箱15上。经主弹簧接合到这个磁体后箱15上的是支撑支架6(图1),该支撑支架6与包括纵向和横向连接器的并且支撑装有乘客单元的所述磁悬浮车辆1(图1)的车体17的抗弯曲下部结构或悬挂框架16相连接。
磁体装置10a对应地包括磁极11a,该磁极11a毗邻一公共平面并且由分配给其的铁心和绕组12a形成,该铁心和绕组12a仅示意地指示在图2中,并且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磁悬浮车辆1和其磁体装置对于专家一般是已知的,例如通过出版公报US-PS 4,698,895、DE 39 28 277 A1、及PCT WO 97/30504 A1得知,为简单起见这些通过参考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
每个根据图3的控制回路18用来控制磁极11和11a的绕组12、12a,以在磁悬浮车辆1的行驶期间保持间隙7和7a恒定。这个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个间隙传感器,或者优选地几个间隙传感器19、19a(也见图2),该传感器与磁极11、11a毗邻同一平面,且通过电感或电容装置测量间隙7、7a的实际尺寸,并且用作用于控制回路18的实际值发射器。由间隙传感器19、19a发射的电气信号传递到根据图3的控制器20,并且在其中与由线路21供给的并且固定预置的公称值相比较。由此,控制器20确定用于致动器22的差值或致动器信号,该信号又以以下方式控制通过绕组12、12a的电流,从而间隙7、7a在行驶期间大体取恒定尺寸并保持它。
为了给控制环路18供给要求的操作电压,使用根据图3的电源单元23,该电源单元23包括提供在磁悬浮车辆1中和/或其处的电池、直线发电机、集流器等,并且经电压转换器24连接到控制器20和致动器22上,以及连接到与车载电网相连的线路26上。
根据图4和5,在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导向磁体的磁体装置31优选地包含在所述磁悬浮车辆1的纵向或行驶方向上延伸的铁心33,所述铁心33例如具有E形横截面和三个腿部33a、33b、及33c,其自由前正面位于一个平面中,该平面限定在磁体装置31与横向导轨8之间的导向间隙7a。连接腿部33a、33b、和33b、33c的铁心33的腹板段分别包裹有绕组34a和34b,该绕组34a和34b在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以上并且也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绕组平面中,如图4中所示。在纵向方向上,磁体装置31包括每个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后的四个铁心33,并因此包括在每个绕组平面中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四个绕组34a1至34a4和34b1至34b4。与图3类似,这些绕组34由控制回路18致动。对于冗余度考虑,每个仅表示在图2中的一个间隙传感器19a优选地分配给每个绕组34,其中这些间隙传感器19a便利地与腿部33a至33c毗邻同一平面。清楚的是,在图2的模块内,每个磁体装置10a可用根据本发明的并且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对应长度的磁体装置31代替。而且,如图2中所示可安装的间隙传感器19a在图4中为了简单起见已经省去。
图6给出当使用具有分别在两个平面中的三个绕组12a1至12a6的图2的已知磁体装置10a时绕组电流的控制的粗略示意图。此外,图6表示在纵向方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三个磁体装置,其每一个与磁体装置10a相对应并且属于导向磁体FMA、FM2及FM3。绕组示意地表示成小框,指示相应控制回路的数字的罗马数字已经进入该小框中。位于各个绕组之间的间隙传感器19a示意地由粗线定界,如图6中所示。罗马数字指示,已经分配给相同数字的那些绕组彼此成对地连接,并且串联地连接到相关控制回路18上。对于导向磁体FM1,这意味着:绕组12a4和12a2串联连接,并且连接到控制回路I上;绕组12a1和12a5串联连接,并且连接到控制回路II上;及绕组12a3、12a6串联连接,并且连接到控制回路III上,如图3中所示。而且,每个控制回路18也包括每个分配给相关绕组的两个间隙传感器19a。对于导向磁体FM3提供类似连接。相反,对于中央导向磁体FM2,一方面三个绕组12a1、12a4及12a5和另一方面三个绕组12a2、12a3及12a6串联连接,并且每个连接到控制环路IV或V上。
根据图6的布置的后果是,只有在两个导向磁体FM1和FM3的外端处设置的那些绕组12a1、12a4和12a3、12a6是冗余的。因此,在控制回路I或相关绕组12a2和/或12a4失效的情况下,位于那里上方或那里下方的绕组12a1和12a5的功能被保持,从而控制回路II自动地保证导向间隙7a的相关部分保持恒定。相反,在导向磁体FM1和FM3的内端处,冗余度仅对于防止失效的情形存在,例如控制环路III(或VI)和/或相关绕组的失效,相邻中央导向磁体FM2以及其控制回路IV和V及相关绕组将不得不还接管导向磁体FM1和/或FM3的功能,并且/或者反之亦然。
相反,对于根据图7(和/或图4和5)的发明装置,在每个绕组平面中提供偶数的四个绕组34a1至34b4以及在图3中所示的相关控制回路18。控制回路这里由数字I至VIII指示。由此得出,导向磁体FM1和导向磁体FM3都是固有冗余的。对于FM1,提供分别具有绕组34b1、34a2或34a1、34b2或34a3、34b4或34b3、34a4的四个串联回路,其中绕组对的控制由控制回路I至IV的每一个和相关联间隙传感器对实现。如果分别在导向磁体FM1的外或内端处的绕组34a1、34b2或34b4、34a3或相应控制回路II或III不能工作,那么这种失效分别由绕组对34b1、34a2或34a4、34b3以及由相应控制回路I或IV补偿,从而完全保持导向功能。这同样适用于导向磁体FM3。
由于绕组和控制回路的上述发明分布,在原理上不再需要在图7中表示的中央导向磁体FM2,因为在失效的情况下,它不必接管相邻磁体FM1和/或FM3的任何导向功能,并且因为如果导向磁体FM1和FM3被足够地设计,则在正常操作期间会带来导向力的过大供给。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完全从在图7中表示的导向磁体系统中省去中央导向磁体FM2,并且代之以提供间隙36,该间隙36便利地具有与省去的磁体装置31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如此建立的间隙便利地由覆盖物37覆盖,覆盖物37在图7中以虚线表示,它关于流动和声音是有利的并布置在导向磁体FM1与FM3之间。除此之外,间隙36便利地提供在其中要求最低的磁悬浮车辆1的那些点处,例如在悬挂框架16的铰链点之间(图1)。
图7还表示,与图6相反,有两对绕组,它们在磁体装置31的两端处,所述绕组对分别由两个绕组(例如34b1、34a2或34a1、34b2)形成,该两个绕组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紧邻地但彼此上下对角地布置。在这些绕组对之间,可有另外的绕组对,其中对于冗余度考虑,最好给出偶数个辅助绕组对,该辅助绕组对像上述绕组对那样在端部处是固有冗余的。
当比较6和图7时,由发明装置如此得到的两个优点成为显然的。首先,图6表示例如在控制环路IV或V失效的情况下绕车辆的纵向轴线的滚动力矩可能出现,因为在两个绕组平面中设有绕组12a2、12a3及12a6或12a1、12a4及12a5的剩余磁极非对称地布置。相反,对于图7的布置,在任何线圈对或相关控制回路I至VIII失效的情况下这种非对称性不会出现。这对于力作用中心点(=力施加点)的位置也类似地正确。例如,如果在图6上的控制回路III不能工作,则导向磁体FM1的力作用点如图6上所示向左移动。相反,对于根据图7的布置,在控制环路III失效的情况下,没有本质变化发生,特别是如果由已经失效的磁极引起的力部分通过增大属于控制环路IV的磁极中的绕组电流而几乎完全补偿。
如果在实际中实施,对于图7的实施例粗略地得到在图8上表示的布置。磁悬浮车辆1的行驶方向由箭头v指示,其鼻部或前端用附图标记40指示。此外,悬挂框架16(图1)的一些悬挂框架段41、41a、41b在粗略示意图中表示成,在车辆1的纵向方向上一个布置在一个后面并且经未表示的气动弹簧联接到磁悬浮车辆1的车体17上。在它们的纵向方向上,悬挂框架段41、41a、41b具有框架部分形式的支撑元件44、45,该支撑元件44、45彼此以一定距离布置并且由纵向桁架43连接,并且每个设有前端和后端支撑部分46、47或48、49。在该实施例中,在行驶方向上在前面的导向磁体FM1如此连接到悬挂框架段41上,从而其前端连接到前支撑元件44的后支撑部分47上,而其后端以铰链布置连接到后支撑元件45的前支撑部分48上,如在图8上清楚地表示的那样。下一个导向磁体FM2通常在其前端处连接到悬挂框架段41的后支撑元件45的后支撑部分49上,并且在其后端处它连接到在行驶方向上随后的悬挂框架段41a的前支撑元件41a的前支撑部分46a上。以上描述的布置可沿整个磁悬浮车辆1从鼻部到尾部继续。然而,最好沿与导向磁体的长度对应的段在第三导向磁体FM3之后安装制动磁体50,所述制动磁体形成没有任何导向磁体的区域,并且例如是也与导轨8合作的涡流制动器的部分。因而,在这个位置处,在支撑元件45a的后支撑部分49a处的例如导向磁体FM3的接合被去掉,其去掉方式与在鼻部区域40中的前支撑元件44的前端支撑部分46不联接到导向磁体上的方式相同,因为沿行驶方向上看,导向磁体FM1的后面也是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在图8中表示的右侧上布置是类似的,即在行驶方向上在位于制动磁体50后面一侧上是类似的。而且显然,在图8中只表示一侧,即在行驶方向上磁悬浮车辆1的左侧,并且在图8中不可见的右侧上,有相应的导向磁体和其它制动磁体(如果有的话)。
除此之外,图8表示,与以上描述相对应的导向磁体FM2失去,从而在那里创建间隙36,如图7中所示。这对于布置到在图8中所示的制动磁体50的右边的车辆段同样有效。不存在导向磁体FM2或相应的其它导向磁体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每当根据图8的导向磁体位于两个悬挂框架段41、41a之间或其它车辆段之间时,其中在这些车辆段中对要由导向磁体施加的力的需要较少。在这种区域中的导向磁体FM2因此只导致实际上不需要的多余绕组的供给。通过省去导向磁体FM2,得到没有对导向性能的显著不利影响。然而,有利的是,在图8中表示的布置中将节省导向磁体需要的并且主要由它们的铁部分造成的重量的大约三分之一。
由根据图8的布置产生的问题是,力被不均匀地引入悬挂框架16(图1)中。这导致由悬挂框架16和车体17和/或轨道(图1)吸收的摆动力矩,但尽管如此这仍是不希望的。对于具有中央制动磁体50和每个布置在其上游和/或下游的三个导向磁体FM1至FM3的磁悬浮车辆1,如果失去中央导向磁体,则在每种情况下导致总共八个负载变化,即,两个在磁悬浮车辆1的端部两个处,两个在每个间隙36处,以及两个分别在制动磁体50的区域中。这是不希望的,特别是对于以高速行驶的磁悬浮车辆1,因为力施加到轨道3上。
因此,根据在图9和10中表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导向磁体FM2再次提供在根据图7和8的间隙36中。然而,为了允许在图7和8上所示的重量节省,这个导向磁体FM2的磁体布置51总共只有四个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并且便利地布置在同一绕组平面中的绕组52至55。导向磁体FM2的端部与在图8的实施例中保持自由的支撑部分49和46a(图10)相连接。而且,与图7和图8相比,在相邻两个导向FM1和FM3的磁体装置56、57中省去两个绕组的每一个。在远离导向磁体FM2的第一端部处,如图7中所示的磁体装置56、57分别具有两对绕组58a、58b和59a、59b,而在面对导向磁体FM2的第二端部处,磁体装置56、57具有位于相同或不同平面中的两个绕组60a、60b和61a、61b(但是是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并且除此之外,它们分别具有两个空穴部62和63。绕组60a、60b和61a、61b各形成磁体装置56和57的第三对绕组,并且分别串联连接到一个指定控制回路III和VI上。以类似方式,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导向磁体FM2的两个绕组52、53或54、55各成对地和串联地连接到控制回路IV或V上。如此得到的优点在于,在特征在于无磁体区的特别暴露区域处,例如在毗邻车辆1的前端40和制动磁体50的区域中,类似于图7和图8每个对角连接的两对绕组导致系统本身的冗余度。在位于其之间的所有较少暴露区域中,有关相邻绕组对(例如,52、53)在一对绕组(例如60a、60b)和/或相关控制回路失效的情况下必须供给要求的磁力,反之亦然,如图6中所示。与图6和图7相类似的相应示意表示在图9中找到,使有关间隙传感器在图9中由X指示并且在图10中由空穴64指示。
图9和图10的实施例产生两个基本优点。一方面,每个车辆1的负载变化数减少四个,而在图8中所示的导向磁体的重量减小近似三分之一,因为只有16个绕组而不是24个绕组,如果间隙36由完整的导向磁体FM2填充,则在图7的实施例中要提供24个绕组。还注意到,关于轨道3的操作强度,在从最大负载到零负载过渡处的负载变化远比在从最大负载到一半负载和/或减小负载过渡处的负载变化更严重,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预张紧调整被大体连续地保持。最后提到的负载变化因此在这种设想中保持忽略不计。并且显然,甚至两个或更多的三个磁体装置51也可以存在于两个磁体装置56、57之间。
图11和12最后表示当前认为最好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这里已经考虑到,在彼此联接并一个在另一个后面运行的磁悬浮车辆1的两段66、67之间的过渡区域65也形成没有导向磁体并且导致严重负载变化的区域。鉴于冗余度考虑,当应用图7和10的实施例时,这些过渡区域65通常以与毗邻鼻部区域40或制动磁体50的那些区域的相同方式分别作为无磁体区域,即在那里分别提供两个对角连接的绕组对(例如,在图10中的58或59)。相反,在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中,提出在每个过渡区域65中提供具有磁体装置68的导向磁体FM5,所述磁体装置68具有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四个绕组69至72,像在磁体装置51中那样(图10)。因而,两个绕组每个(例如69和70)布置在一个段66的后端处,并且其它两个绕组(例如71和72)布置在下一个段67的前端处,并且例如所有它们都布置在相同绕组平面中。而且,毗邻前运行段66的后端的导向磁体FM6和邻接尾段67的前端的一个导向磁体FM7分别设有磁体装置73和74,该磁体装置73和74也仅包括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并且优选地布置在相同绕组平面中的四个绕组,它们根据图11成对地连接并连接到指定的控制回路上。因而,与图9和图10相比不用增加重量地实现:在两个至此的无磁体区域之间有连续不间断的绕组带或连续磁通带。在这个带中,绕组个别地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结果是,避免磁通的恒定断开和新的建立,并且要考虑的负载变化和力矩只能发生在不可避免的无磁体区域,如在磁悬浮车辆的开始或终止处或在制动磁体处。进一步清楚的是,在尾部区域中也可提供对于鼻部区域40在图9和10中描述的布置,特别是如果磁悬浮车辆1对于车辆中心和对于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运动对称地构造,则更是如此。而且,便利的是,悬挂框架段41、41a等的几乎所有支撑部分每个都连接到磁体装置上。
对于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例例子,在磁悬浮车辆1的鼻部或尾部处提供的绕组和铁心(例如在图4中的34和33)比在磁悬浮车辆1的其它区域中的那些长。这样做以便依据行驶方向考虑到在曲线行驶期间存在对于导向力的增大需求的情形。
本发明不限于能以多种方式多样化的以上描述实施例。特别是,这适用于磁体装置的铁心和绕组的描述形状,并且适用于导向磁体的其它构造。此外,除描述的磁体装置之外,也有可能提供其它和/或不同构造的磁体装置,如果它们不显著影响导向磁体系统的描述功能。为此,在原理上给每个磁体装置仅提供描述的绕组就足够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测量的磁体装置的长度便利地于按照预选择的矩阵(栅)长度到处相等。而且,不言自明的是,不同的特征也能以除以上描述和表示的那些之外的组合应用。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辆(1)的导向磁体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磁体装置(31,56,57),该磁体装置包括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铁心(33),所述铁心具有用于多个绕组(34,58至61)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面的至少两个绕组平面,其中在第一端处,所述磁体装置(31,56,57)在所述绕组平面的至少两个中分别设有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两个绕组(34,58至61),其方式使得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并且彼此对角上下布置和串联连接的两个绕组形成分别连接到一个指定控制回路(18)上的一个第一对和/或第二对绕组(例如,58a,58b和/或59a,59b),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端处,所述磁体装置(31,56,57)具有至少两个绕组,所述至少两个绕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电气地串联连接、并形成连接到另一个指定控制回路(18)上的第三对绕组(例如,60a,60b和/或61a,6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向磁体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磁体装置(56,57),所述磁体装置(56,57)的每一个毗邻一个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例如,50)并且以它们的第二端彼此面对;至少一个第三磁体装置(51)设置在这两个磁体装置(56,57)之间,所述第三磁体装置(51)包括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至少四个绕组(52至55),其中,一个紧位于另一个后面的两个绕组(52,53或54,55)电气地串联连接并且连接到另一个指定控制回路(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端处,所述磁体装置(31)在所述绕组平面的至少两个中分别设有一个位于另一个后面的两个绕组(34a3,34a4或34b3,34b4),其方式使得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并且彼此对角地上下布置的两个绕组电气地串联连接,并且形成连接到另一个指定控制回路(18)上的一对绕组(例如,34a3,34b4或34a4,34b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多个磁体装置(31)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使得在选择的磁体装置(31)之间存在间隙(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6)具有与所述磁体装置(31)的长度相对应的一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向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6)由覆盖部分(37)所覆盖。
7.一种具有包括至少一个磁体装置(31,56,57)的导向磁体系统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磁体系统根据以上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在其中间区域中,所述磁悬浮车辆具有至少一个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50);并且只有根据权利要求2的磁体装置(51、56、57)设置在这个区域(50)与一鼻部或尾部区域(40)之间,所述鼻部或尾部区域(40)也形成一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车辆在一中间区域中具有一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50),并且只有根据以上权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项的磁体装置(31)被设置在该区域(50)与一鼻部或尾部区域(40)之间,所述鼻部或尾部区域(40)也形成一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50)由布置在中间的制动磁体形成。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车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具有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至少两个段(66,67),其中在这些段(66,67)之间的过渡区域(65)分别形成另外的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构造得像根据权利要求2的第三磁体装置(51)的磁体装置(68)被设置在两个段(66,67)之间的所述过渡区域(65)中,所述第三磁体装置(51)包括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的至少四个绕组(69至7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车辆仅使所述鼻部和/或尾部区域(40)以及如果有的布置在它们之间的制动磁体(50)用作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体装置(56,57)毗邻所述没有导向磁体的区域,而只有与所述第三磁体装置(51)相对应的磁体装置(68)被设置在所述磁体装置(56,57)之间,所述磁体装置(56,57)包括位于段(66,67)之间的过渡区域(6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鼻部和/或尾部区域(40)之间的所述磁体装置(56,68,57)在车辆的长度上形成连续的磁通带,该带至多由制动磁体(50)中断。
1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7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悬浮车辆,其特征在于,与其它磁体装置相比,毗邻鼻部和/或尾部区域(40)的所述磁体装置(31,56,57)设有沿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绕组和铁心。
CN 200580001218 2004-03-15 2005-03-09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9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12747 2004-03-15
DE102004012747.6 2004-03-15
DE102004056438.8 2004-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686A true CN1878686A (zh) 2006-12-13
CN100544995C CN100544995C (zh) 2009-09-30

Family

ID=37510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012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4995C (zh) 2004-03-15 2005-03-09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499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0352A (zh) * 2022-07-01 2022-09-2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常导高速磁浮轨道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3730A (zh) * 2017-09-27 2018-03-2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列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2488A (en) * 1969-08-12 1972-04-26 Geoffrey Richard Polgre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agnets for holding and/or lifting loads
GB1430761A (en) * 1972-01-13 1976-04-07 Polgreen G R Tracked vehicle systems
US6044770A (en) * 1990-10-23 2000-04-04 Park Square Technology, Ltd. Integrated high speed MAGLEV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0352A (zh) * 2022-07-01 2022-09-2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常导高速磁浮轨道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4995C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3616B2 (en) Guiding magnet system and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JP4846237B2 (ja) 磁気浮遊システム
US8359981B2 (en) Maglev vehicle having guidance magnets
US5845581A (en) Monorail system
CN101528501B (zh) 具有至少一个磁铁系统的磁悬浮列车
US6568332B1 (en) Guideway for a magnetically levitated railway with longitudinal stator linear drive and a parts se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535085B (zh) 磁悬浮铁路及其运行方法
CN1842430B (zh) 用于将电能从轨道传输给磁悬浮铁路上的车辆的装置
JPS6311841B2 (zh)
US595399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guideway emplacement on conventional railroad line installations
JPH0366801A (ja) 軌道式輸送システム、特に磁気浮上鉄道の軌道路の支持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89961A (en) Superconductiv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railway, and power-feed system therefor
CN1842439A (zh) 用于磁悬浮车辆的磁铁装置
JPH04268707A (ja) リニアモーターカー浮上用マグネット
US20090320714A1 (en) Magnetic levitation propulsion system
CN1842437A (zh) 用于磁悬浮车辆的磁体装置
EP3841249B1 (en) Magnetic levitation railway system
CN100431890C (zh) 城轨磁浮车辆走行机构搭接装置
CN100544995C (zh) 导向磁体系统和装有它的磁悬浮车辆
US5291834A (en) Rail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CN114293415B (zh) 提升车辆运行性能的永磁磁浮轨道系统及同步直线电机
US8234981B2 (en) Magnet arrangement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s
CA2042406A1 (en) Rail for a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CN102015357B (zh) 包括许多引导磁铁和制动磁铁的磁悬浮列车
CA2408790A1 (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linear switched reluctance actuator for propulsion and levi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