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3789A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3789A
CN1873789A CNA2006100923144A CN200610092314A CN1873789A CN 1873789 A CN1873789 A CN 1873789A CN A2006100923144 A CNA2006100923144 A CN A2006100923144A CN 200610092314 A CN200610092314 A CN 200610092314A CN 1873789 A CN1873789 A CN 1873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data
record
recording layer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23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5219C (zh
Inventor
川岛哲司
宍户由纪夫
德本佳幸
伊福彻
永沼拓士
新井清
前田秀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3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3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52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521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middle zone or outer guard area of a multilayer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out are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4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 G11B2020/1297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wherein the focus is on the write access spe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DVDs belonging to the plus family, i.e. +R, +RW, +V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该记录装置包括:记录部件,该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的各记录层上执行数据记录;和记录控制部件,该记录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记录部件,使得在多个记录层中,优先从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在2005年6月1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5-161429有关的主题,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光盘记录介质是能够在其上光记录信息并从其再现信息的光记录介质的公知例子。
作为这种记录介质的例子,DVD(数字多用途盘)被广泛使用。存在的DVD的类型包含:其上以凸出的凹坑和凸台组合的形式记录信号的只再现型DVD-ROM、其中只允许一次执行记录并为记录层使用染料变化膜的DVD-R或DVD+R、以及其中为记录层使用相变膜由此允许重写数据的DVD-RW或DVD+RW。
在以上DVD中,作为可重写介质类型的DVD+RW的开发时间比同样是可重写介质类型的DVD-RW晚。因此,与DVD-RW相比,DVD+RW具有更大的用户可操作性。
例如,对于DVD+RW,使用可缩短盘格式化所需时间的配置。
诸如DVD+RW盘的可重写盘被配置为经受所谓的格式化处理以可用于只再现型装置中。在这种格式化处理中,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的未记录部分充满诸如全部0数据的伪数据。
对于一些类型的盘,在记录用户数据之前在整个盘上执行用于保证与再现装置的兼容性的这种格式化处理。相反,DVD+RW盘被配置为使得可在没有盘格式化的情况下开始用户数据记录,这会缩短记录的准备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未记录部分的盘格式化被配置为在驱动器中不执行写入或读取操作(空闲状态)时自动进行。因此,格式化处理在后台进行,由此可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并提高可操作性。上述的这种格式化技术被称为后台格式化。
对于DVD+RW盘,整个盘的格式化不是在盘加载后立即进行。因此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只用用户数据记录其数据区的一部分的盘在整个盘的格式化没有完成之前受到请求。
当这种部分格式化的记录盘被弹出时,在记录有用户数据的区域末端添加暂时性导出。该操作保证与只再现型装置的兼容性。
由此,在数据区中提供导出区保证记录的用户数据在只再现型装置中再现。由于这种导出区是暂时性的,因此,当盘被重新加载时,通过擦除导出区,可以重新开始用户数据的记录。
将参照图9、图10A和图10B说明与添加暂时性导出有关的为DVD+RW盘执行的这种后台格式化。
这些附图中的每个图都示出盘的区域结构。如图所示,导入区位于盘的最内径上,然后是位于导入区的外径侧的用于用户数据记录的数据区。
现在参照图9,图中通过数据文件已被记录的例子来示出盘的情况。当这种数据文件被记录在盘上时,数据文件很可能以如图9所示在数据区中中断记录的用户数据块(UD)的形式被记录。特别是在UDF(多用途盘格式)被用于盘的情况下,记录操作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实施,即,在紧挨导入区的数据区最内径侧,作为用户数据块UD 1记录文件管理信息。在该操作中,实际数据的数据文件不必被记录在与记录文件管理信息的区域邻近的区域中。因此,记录在数据区最内径上的用户数据块UD 1和用作实际数据的用户数据UD 2很可能记录为在其间具有间隔。
在这种数据块被中断记录的情况中,数据区包含未记录部分,且不具有导出区。这使得该盘不与只再现型装置兼容。
参照图10A,说明上述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在后台格式化处理中,根据用户数据被记录的次序,从数据区最内径侧到外径侧依次在预定记录块BF的单元中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现在,如图10A所示,假定已依次从位于数据区最内径侧的块BF 1到块BF 5实施后台格式化。然后,以与图9中所示的情况类似的方式执行数据文件的记录,在图9中,用户数据块UD 1和用户数据块UD 2被记录在数据区中。
由于后台格式化已被实施,因此,这产生如图10B所示的情况,其中伪数据块被记录在用户数据块UD 1和UD 2之间的区域中。在该情况下,当伴随对盘提出与只再现型装置兼容的请求而提出盘弹出请求时,在用户数据块UD 2末端之后的外径区域,即数据区中用户记录区域的末端位置上设置暂时性导出。该操作有利于盘快速弹出。
从以上说明可以发现,执行后台格式化可消除或减少当盘被弹出时记录伪数据的部分。因此这缩短用于盘弹出的用户等待时间。
目前,已引进仅有一层记录层的DVD+RW盘的类型。但是,与诸如DVD-ROM盘和DVD-R或DVD+R盘的其它类型的介质类似,已对开发多层DVD+RW盘进行尝试。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1999-167725公开了用于提供具有多个记录层的DVD-ROM盘的技术。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1999-134799中,讨论了在可重写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后台格式化的技术。
发明内容
现在,假定提供多层DVD+RW盘。然后,通过使用图11和图12,说明可在将上述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DVD+RW盘时执行的操作程序。
图11示出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的区结构。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盘具有两个记录层并且所谓的逆光道路径用于盘的情况。更具体地,对于位于接近记录装置中的物镜的一侧的第一记录层(层0),从内径侧到外径侧依次执行用户数据的记录。相反,对于位于远离物镜的一侧的第二记录层(层1),从外径侧到内径侧执行记录。
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用于这种双层盘时,按照用户数据记录的次序、从图11中所示的第一记录层的内径侧依次在块BF的单元中实施伪数据的记录。
现在,与图10A所示的情况类似,假定已依次从块BF 1到块BF5实施后台格式化,并然后记录用户数据块UD 1和用户数据块UD 2。
图12A中示出盘的数据区中最终的情况。具体地,与图10B所示的情况类似,用户数据块UD 1和用户数据块UD 2之间的区域已经被格式化。因此,当对盘提出与只再现型装置兼容的请求时,不需要进一步对第一记录层进行格式化。
响应该请求,在层间过渡部分的外径侧,添加临时中间区作为保护区。
但是,由于本例子中的盘具有多个记录层,因此,为了提供与只再现型装置的盘兼容性,简单地提供这种临时中间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了实现兼容性,在径向距离比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用户数据块UD的末端近的数据区的区域中,任何数据都必须被记录在每个记录层中。
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要答应弹出请求,对于在图12A中被示为F新的、位于径向距离比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上的用户数据块UD 2的末端近的位置上的区域,伪数据还必须被记录第二记录层上。
因此,对于从第一记录层的内径侧依次执行伪数据记录的多层盘,可以使用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但是,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打算用于执行用户数据的最终记录操作的记录层上,在记录段的末端执行这种情况下的伪数据记录。
换句话说,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盘时,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的格式化被配置为在记录段的末端被实施。由于为打算用于用户数据最终记录的记录层执行的格式化操作,这因此增加盘弹出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逆光道路径用于盘的情况。但是,在使用平行光道路径的情况下,其中在每个记录层中沿相同的方向记录数据,在执行符合用户数据记录次序的已知后台格式化处理时出现类似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发明。因此,需要具有下述配置的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因此,记录装置设有在记录介质的各记录层上实施数据记录的记录部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装置设有记录控制部件,该记录控制部件控制记录部件,使得优先从打算用于用户数据的最终记录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如上所述,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因此,当请求光盘记录介质弹出时,与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相比,可以在打算用于最终记录操作的记录层中获得更大的格式化区。
由于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执行伪数据的记录,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可减小当光盘记录介质被弹出时要被格式化的数据区。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缩短弹出具有多个层的光盘记录介质所需的格式化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记录介质的断面结构的断面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记录介质的区结构;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4示出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盘时执行的操作;
图5同样示出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盘时执行的操作;
图6示出当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后台格式化技术时执行的操作;
图7同样示出当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后台格式化技术时执行的操作;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改;
图9示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盘上的状态;
图10示出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
图11示出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盘时执行的操作;
图12同样示出当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多层盘时执行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介质的盘1的断面结构。
盘1可以是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DVD(数字多用途盘)。更具体地,盘1可以是符合DVD+RW格式的多层DVD+RW盘。
为了以下说明的简化,假定盘1设有两个记录层,即,第一记录层(层0)和第二记录层(层1)。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记录层由相变记录膜形成。盘1具有其间以相对较小的间隔层叠两个层的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记录层被设置在接近下述的盘驱动装置中光拾取装置3的物镜3a的一侧,第二记录层被设置在远离物镜3a的另一侧。
在这种双层盘上执行的记录操作中,从光拾取装置3发射的激光通过物镜3a会聚到记录层中的任一层上,并且信号被记录到会聚激光的记录层上。
参照图2,图中示出盘1的区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盘1,使用逆光道路径系统。
从图中的R1和R2可以看出,在该逆光道路径系统中,从第一记录层的内径侧到第一记录层的外径、然后从第二记录层的外径侧到第二记录层的内径侧依次记录数据。
在该记录处理中,在开始数据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中以从内径侧到外径侧的次序形成导入区、数据区和中间区。在第二记录层中,以从外径侧到内径侧的次序形成中间区、数据区和导出区。
在导入区中,记录诸如介质类型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在盘1上记录/再现所必需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在数据区中,记录用户数据。
在径向距离比层间过渡部分远的区域上添加中间区。这种中间区是逆光道路径系统所必需的,这是因为,只再现型装置读取记录在盘表面的凹坑,并因此在没有设置凹坑的区域中既不能执行伺服操作也不能稳定地读取数据,并且,例如记录伪数据的、用于保护的区域是必需的。
同样,导出区也具有保护功能,例如在该区中记录伪数据。
图3是示出盘驱动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框图,该盘驱动装置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用于在盘1上执行记录。
本实施例中的盘驱动装置被配置为执行称为后台格式化的格式化处理,该盘驱动装置用作与是DVD+RW盘的盘1兼容的记录装置。
该后台格式化是这样一种格式化技术,即,在盘1的数据区上自动执行伪数据的记录,同时在盘驱动装置中没有正在执行对盘1的任何写入或读取操作,即空闲状态。这种伪数据记录是使得盘1能够在只再现型装置中被播放所必需的。
另外,在这种后台格式化中,导出(中间区)被添加在已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的末端。这使得即使当其中盘1被完全格式化以与只再现型装置兼容的所谓的结束化没有被执行时,盘也可在只再现型装置中被播放。
上面提到的这些操作是公知的,因此忽略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被配置为不仅能在是DVD+RW盘的盘1上,而且能在诸如DVD-ROM、DVD-R、DVD+R和DVD-RW盘的其它类型的DVD盘上执行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谓多驱动装置。
再回到图3,盘1或其它DVD盘被放在转盘(未示出)上,并在记录/再现操作的过程中由主轴马达2驱动,以以恒定的线速度(CLV)或恒定的角速度(CAV)旋转。光拾取装置3读取以压出的凹坑、染料变化凹坑或相变凹坑的形式记录在盘1上的数据。
光拾取装置3包括用作激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用于检测反射光的光电检测器、用作激光输出端的物镜、光学系统和两轴机构。光学系统通过物镜将激光照射到盘的记录表面上,并将从盘记录表面反射的光引导到光电检测器。两轴机构夹持物镜使得物镜可沿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动。
通过滑动驱动器4,整个光拾取装置3可沿盘径向移动。
从盘反射的光信息由光电检测器检测并被转换成与接收光的量对应的电信号。转换的电信号被供给RF放大器8。
RF放大器8包括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矩阵计算/放大电路等,以与从光拾取装置3中的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流对应。RF放大器8执行矩阵计算处理以产生包括用作再现数据的RF信号、用于伺服控制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的必需信号。
RF放大器8将再现信号RF供给再现信号处理器9,还将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供给伺服控制器10。
在再现信号处理器9中,由RF放大器8提供的再现信号RF经受诸如二进制化、PLL时钟产生、用于EFM加信号(八到十六调制信号)的解码处理和误差校正处理的处理。
再现信号处理器9通过使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1执行解码处理和误差校正处理。DRAM 11用作用于存储经由主机接口13获得的数据的存储器,还被用作用于将数据传送到主计算机的超高速缓存。
再现信号处理器9然后在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的DRAM 11中积累解码的数据。
缓存在DRAM 11中的数据被读取、传送、并作为盘驱动装置的再现输出被输出。
在通过对RF信号执行EFM加解调和误差校正操作而获得的信息中,再现信号处理器9提取诸如子码信息、ATIP信息、LPP信息、ADIP信息的信息,并将提取的信息供给控制器12。
控制器12由例如微计算机实现以控制整个装置。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由控制器12执行的控制进行上述后台格式化。更具体地,响应在盘上没有进行任何写入或读取操作的空闲状态,控制器12控制实施伪数据的记录所必需的部件。例如,控制器12使调制器14产生伪数据(例如,全部“0”数据)的调制数据,并对伺服控制器10执行存取执行控制,以实施记录操作。
在后台格式化中,控制器12被配置为执行预定记录块BF的单元中伪数据的记录,这些单元中的每一个用作最小记录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伪数据记录的最小记录单元可以是ECC(误差校正码)块(16个扇区)。
根据预定的记录次序执行这种情况下的伪数据记录。特别地,控制器12被配置为符合存储在例如其中包含的ROM中的信息,该信息指示用于盘1的伪数据的记录次序,由此适当地以预定的次序实施伪数据记录。
主机接口13与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外部主机设备连接,并向/从主机设备传送再现数据和读/写命令等。
由此,存储在DRAM 11中的再现数据经由主机接口13被输出和传送到主机设备。
从主机设备发送的读/写命令、记录数据和其它信号被缓存在DRAM 11中或经由主机接口13被供给到控制器12。
这种来自主机设备的写命令和记录数据的供给使得记录在盘1上的数据被执行。
在数据记录中,调制器14对缓存在DRAM 11中的记录数据执行必要的处理。该处理包括误差校正码添加和EFM加调制。
然后,调制的记录数据被供给激光调制电路15。根据记录数据,激光调制电路15驱动光拾取装置3中的半导体激光器,以使输出与记录数据对应的激光,由此将数据写入盘1中。
在记录操作的过程中,控制器12执行控制使得光拾取装置3以记录功率电平将激光照射到盘1的记录区域上。
当盘1是使用染料变化膜作为记录层的一次写入盘时,记录功率电平上的激光的照射使染料变化,这导致凹坑的形成。
当盘1是具有相变记录层的可重写盘时,由激光导致的温度升高改变记录层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相变凹坑的形成。因此,根据凹坑的存在/不存在以及凹坑的长度来记录各种类型的数据。当用激光重新照射已形成凹坑的区域时,在数据记录过程中改变的晶体状态恢复其原始状态。因此,凹坑消失并由此擦除数据。
伺服控制器10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以执行伺服操作。伺服驱动信号包括从聚焦误差信号FE产生的聚焦驱动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以及从RF放大器8供给的跟踪误差信号。伺服控制器10还产生从再现信号处理器9或控制器12供给的伺服驱动信号,诸如滑动驱动信号和来自主轴误差信号SPE等的主轴驱动信号。
具体地,伺服控制器10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产生聚焦驱动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并将产生的驱动信号供给聚焦/跟踪驱动电路6。聚焦/跟踪驱动电路6驱动光拾取装置3中的两轴机构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由此,通过光拾取装置3、RF放大器8、伺服控制器10、聚焦/跟踪驱动电路6和两轴机构形成跟踪伺服环和聚焦伺服环。
为了接通聚焦伺服,必须首先执行聚焦搜索操作。聚焦搜索操作目的在于,检测聚焦伺服被关断时在强制移动物镜时可获得聚焦误差信号FE的S状曲线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聚焦误差信号的S状曲线的线性部分代表可通过闭合聚焦伺服环将物镜位置进入聚焦位置的范围。因此,通过在强制移动物镜时检测聚焦位置范围,并通过在基于检测的定时接通聚焦伺服,执行聚焦搜索操作。该聚焦伺服操作可使激光点保持聚焦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盘1可如上所述具有由第一记录层(层0)和第二记录层(层1)构成的双层结构。
可被考虑的是,当在第一记录层上执行记录/再现操作时,激光必须聚焦到第一记录层上。类似地,当在第二记录层上执行记录/再现操作时,激光必须聚焦到第二记录层上。
通过聚焦跳转操作执行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之间的这种聚焦位置偏移。
当激光被聚焦到一个层上时,通过关闭聚焦伺服以强制移动物镜,并通过在物镜到达另一层的聚焦位置范围内的位置的点(即在观察到S状曲线的点)接通聚焦伺服,执行聚焦跳转操作。
并且,伺服控制器10把根据主轴误差信号SPE产生的主轴驱动信号供给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响应主轴驱动信号,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把例如三相驱动信号供给主轴马达2,由此驱动主轴马达2的旋转。伺服控制器10响应从控制器12供给的主轴突跳/制动控制信号也产生主轴驱动信号,由此使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执行诸如主轴马达2的开始、停止、加速和减速操作。
并且,伺服控制器10产生作为跟踪误差信号TE的低频成分获得的滑动误差信号,还根据从控制器12供给的存取执行控制信号等产生滑动驱动信号。伺服控制器10然后将产生的信号供给滑动驱动电路5。滑动驱动电路5响应滑动驱动信号驱动滑动驱动器4。滑动驱动器4具有由例如滑板马达、传动齿轮和用于夹持光拾取装置3的主轴构成的机构(未示出)。响应滑动驱动信号,滑动驱动电路5驱动滑动驱动器4,以执行光拾取装置3的必需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盘驱动装置是与诸如个人计算机的主机设备(信息处理装置)无关的外部驱动装置的情况。但是,盘驱动装置可以是包含在这种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内置的盘驱动装置。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盘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只与DVD盘兼容。但是,盘驱动装置也可以被配置为对于诸如CD(紧致盘)的其它类型的光盘记录介质工作。
在用于当前可得到的仅有一个记录层的DVD+RW盘的后台格式化中,伪数据的记录被配置为根据用户数据的记录次序从内径侧依次被执行。
因此,可以提出,这种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可被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盘1,该盘1是具有多个记录层的DVD+RW盘。
图4示出如已知技术的情况那样从第一记录层的内径侧开始在盘1上依次执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
与上述图2类似,通过其区结构示出盘1。
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仅在第一记录层的数据区的最内部区域上记录用户数据块UD 1,然后,在驱动的空闲状态中,在块BF 1、BF 2和BF 3上执行后台格式化。
在图4所示的这种条件下,假定指示另一用户数据块UD 2的记录,那么,在紧随用户数据块UD 1的比BF 1~BF 3大的区上记录UD2。换句话说,假定用用户数据块UD 2重写已执行后台格式化的区(块BF 1~BF 3)的情况。
并且,假定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完成用户数据块UD 2的记录后,如图5A所示,伴随对盘提出与只再现型装置兼容的请求而提出盘弹出请求。
响应该请求,如图5B所示,在径向距离比记录的用户数据块UD2的末端位置远的区域上添加暂时性中间区。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数据的记录在第一记录层的轨道中的一些位置上是不连续的。记录不连续的位置用作层间过渡位置,并由此在径向距离比末端位置远的位置上紧随中间区,如图5B所示。它的这个暂时性中间区的功能与已知的中间区的功能相似。
在此条件下,还在径向距离比记录的用户数据块的末端位置(即,用户数据块UD 2的末端位置)近的位置,在第二记录层上执行伪数据的记录(格式化),这在图5B中被示为F新。
由此,在第二记录层上,径向距离比第一记录层中的已记录用户数据块的区域的末端近的区域被格式化。这与暂时性中间区的添加一起使得即使当其中盘1被完全格式化的所谓结束化没有被执行时,盘1也可在只再现型装置中被播放。
如上所述,对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1,每当在用用户数据记录数据区的仅一部分的记录阶段要求再现兼容性时,必须在第二记录层上执行伪数据的记录(格式化)。
因此,当通过按照用户数据的记录次序将已知的后台格式化技术应用于这种多层盘时,第二记录层的格式化被配置为在记录段的末端进行。这导致后台格式化区域的低效使用。
鉴于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后台格式化被配置为优先从打算用于用户数据的最终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
具体地,在这种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中,以与执行用户数据记录的次序相反的次序执行后台格式化。在这种情况下,后台格式化从位于第二记录层的数据区的最内径侧的块BF开始,并依次向外径侧前进。
因此,以与记录用户数据的次序完全相反的次序执行这种情况下的后台格式化。
图6示出在记录与图4中的用户数据块UD 1相似的用户数据块UD 1后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后台格式化处理的情况。图6、图7A和图7B中的每个都示出盘1的区结构。
与图4中所示的情况类似,假定已在三个块BF 1、BF 2和BF 3上执行后台格式化,然后,在第一记录层上记录与图5A中所示的用户数据块UD 2相似的用户数据块UD 2,由此导致图7A中所示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从图7A可以发现,已执行后台格式化的区域没有被用户数据重写,后台格式化区域有利地保留在数据区中。
因此,必须只在比图5B中所示的情况小的示为F新的区域上执行连同中间区添加的格式化操作,该中间区添加是遵守伴随再现兼容性的请求而提出盘弹出请求所必需的。
因此,优先从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执行后台格式化。这使得后台格式化区域可被有效利用,这可以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操作所必需的时间。
另外,如以上的例子所示,后台格式化以与记录用户数据的次序相反的次序被执行。这减小后台格式化区域被用户数据重写的可能性,由此保证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操作所必需的时间。
对于该后台格式化处理,如上所述,控制器12被配置为基于其中存储的记录次序信息,识别要被后台格式化的块BF的次序。因此,存储在这种情况下的控制器12中的信息以与指示用户数据块UD的记录次序的信息相反的方式指示块BF的记录次序,使得可以实现上述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后台格式化。
以上,通过盘1是双层盘的例子说明情况。但是,即使当盘1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记录层时,也可以通过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执行后台格式化,类似地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时间。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执行后台格式化的例子,解释了以与记录用户数据的次序相反的次序执行后台格式化的情况。因此,依次从第二记录层的最内径侧执行本例子中的后台格式化。因此,对于使用逆光道路径的盘,当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是偶数层时,依次从最内径侧执行后台格式化使得以提高的确定性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时间。
另一方面,当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的记录层是奇数层时,以与在第一记录层上执行的用户数据记录相同的方向进行在奇数层上执行的用户数据记录。因此,可依次从最外径侧执行后台格式化,使得可以保证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时间。
作为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的记录层开始执行的后台格式化的另一例子,还可以使用图8中所示的变更方式。
具体地,如图8所示,以下述次序在块的单元中执行后台格式化:第二记录层数据区的最内径侧的块BF 1;第一记录层的最内径侧的块BF 2;第二记录层中的邻近块BF 1的块BF 3;第一记录层中的邻近块BF 2的块BF 4;第二记录层中的邻近块BF 3的块BF 5;第一记录层中的邻近块BF 4的块BF 6;等等。
如上所述,在本例子中,在第二记录层和第一记录层上交替执行后台格式化,表示与上述的情况类似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的记录层开始执行后台格式化。因此,这使得与上述已知的后台格式化相比可更有效地利用后台格式化区域。因此,可有利地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时间。
另外,当记录层的数量N是二或更多时,在本变更方式中,可以以从第N个记录层到第一记录层的次序对各记录层最内径侧的各个块执行后台格式化处理。然后,对于与各记录层中已格式化的块邻近的各个块,可类似地依次从第N个记录层到第一记录层进行后台格式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盘1使用逆光道路径的情况。但是,在盘1使用各记录层具有相同记录方向的平行光道路径的情况下,也可类似地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后台格式化,使得用于盘弹出的盘格式化时间可被缩短。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的用户数据记录次序也与第一记录层的相同,因此,不是从最内径侧而是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的最外径侧依次执行后台格式化。这也使得可以以提高的确定性缩短用于盘弹出的格式化时间。
虽然结合DVD+RW盘说明了本实施例,但可以以希望的方式将本发明用于诸如DVD-RW盘和CD-RW盘的其它介质,只要它们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并满足用于后台格式化的规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提出各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该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部件,该记录部件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各记录层上执行数据记录;和
记录控制部件,该记录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记录部件,使得在所述多个记录层中,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件控制所述记录部件,使得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区域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所述区域位于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中。
3.一种用于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所述记录装置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
其中,在所述多个记录层中,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4.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在具有多个记录层并能够在其上重写数据的光盘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该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该记录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各记录层上执行数据记录;和
记录控制器,该记录控制器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使得在所述多个记录层中,优先从打算用于最终用户数据记录操作的记录层开始执行伪数据的记录。
CNB2006100923144A 2005-06-01 2006-06-01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1429 2005-06-01
JP2005161429A JP4837945B2 (ja) 2005-06-01 2005-06-01 記録装置
JP2005-161429 2005-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3789A true CN1873789A (zh) 2006-12-06
CN100435219C CN100435219C (zh) 2008-11-19

Family

ID=3748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231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19C (zh) 2005-06-01 2006-06-01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13284B2 (zh)
JP (1) JP4837945B2 (zh)
KR (1) KR20060125585A (zh)
CN (1) CN100435219C (zh)
TW (1) TW2006439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6581B (zh) * 2005-12-06 2020-01-21 皇家飞利浦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存储介质的除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2862A1 (ja) 2005-12-22 2007-06-28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299447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ea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多層光ディスク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7627A (ja) * 2000-10-05 2002-04-19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JP3727630B2 (ja) * 2003-05-14 2005-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05018919A (ja) * 2003-06-26 2005-01-20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JP2005025821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JP4083651B2 (ja) * 2003-09-19 2008-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US7164640B2 (en) * 2005-03-01 2007-01-16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thod that assures compatibility of writable medium with read only medium
JP2004288362A (ja) * 2004-04-26 2004-10-14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KR100928283B1 (ko) * 2005-03-14 2009-11-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를 제어하는방법
JP2006294101A (ja) * 2005-04-07 2006-10-26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6581B (zh) * 2005-12-06 2020-01-21 皇家飞利浦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存储介质的除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38770A (ja) 2006-12-14
JP4837945B2 (ja) 2011-12-14
US8213284B2 (en) 2012-07-03
KR20060125585A (ko) 2006-12-06
CN100435219C (zh) 2008-11-19
TW200643935A (en) 2006-12-16
TWI371751B (zh) 2012-09-01
US20060274626A1 (en) 200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427C (zh) 信息再现设备、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CN1258764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762002A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901074A (zh)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方法以及再现方法和设备
CN1290093C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577579A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602518A (zh) 信息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722241A (zh) 记录装置与记录方法
CN1178224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再现设备
CN1819037A (zh) 光记录及再现设备
CN1547208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663252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1036186A (zh)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设备
CN1299267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873789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906680A (zh)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及方法
CN1677513A (zh)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回放设备
CN1920994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815572A (zh) 光记录及再现设备
CN101044558A (zh) 信息存储介质以及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CN100351921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回放设备、和回放方法
CN100342449C (zh) 记录与再现装置
CN1735933A (zh) 光记录方法和光记录设备
CN1716422A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方法、及其信息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