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3645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3645A
CN1873645A CNA2006100899709A CN200610089970A CN1873645A CN 1873645 A CN1873645 A CN 1873645A CN A2006100899709 A CNA2006100899709 A CN A2006100899709A CN 200610089970 A CN200610089970 A CN 200610089970A CN 1873645 A CN1873645 A CN 1873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reason
foundation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99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3645B (zh
Inventor
中嶋康晓
岸本真由子
松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3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3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3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3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5/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using knowledge-based models
    • G06N5/04Inference or reasoning models
    • G06N5/045Explanation of inference;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 Interpret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使得用户可以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各原因以怎样的依据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产生。具有:推断部(22),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产生异常、且异常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异常的根本原因;依据取得部(23),按照各个阶段性指定的原因,从存储装置中取得与产生原因的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控制部(24),使与各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异常地根本原因进行推断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及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有:利用所谓的专家系统对制造设备的故障等异常(故障)推断根本原因的装置。通过利用这种装置,即使是缺乏推断上述根本原因能力的用户也能够迅速准确地将装置恢复到正常状态。
但是,在这种装置中,仅将上述推断的根本原因通知给用户,用户不能理解是因为什么依据(结构)由根本原因产生上述异常。即,难以在逻辑上理解逻辑上联系异常与根本原因的依据。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故障诊断装置,在推断出根本原因的情况下,对推断结果(即,对哪个部件或哪个部位进行了推断这个探求对象)、检查结果以及该检查中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进行显示,通知用户即维修员。并且,通过使用该故障诊断装置,用户可以在逻辑上理解故障现象与推断结果的联系。
专利文献1:特许第3455276号公报(平成7年10月20日公开)
专利文献2:特开昭62-6846号公报(昭和62年1月13日公开)
但是,上述异常通常是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即,例如,异常的直接原因设为原因A,原因A这一现象是由于作为该现象的直接原因的原因B产生的,原因B这一现象是由于作为该现象的直接原因的原因C(根本原因)产生的。
并且,在通常的推断过程中,基于所给的条件,从至少某一阶段中,该阶段的原因(现象)产生的两个以上原因中选择一个原因,由此进行根本原因的推断。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故障诊断装置中,虽然显示上述探求对象和上述检查中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但不能显示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某阶段中的原因(以下称作上位原因)与该原因(现象)的直接原因(以下称作下位原因)的因果关系(即,由下位原因产生上位原因的依据)。
因此,在现有的故障诊断装置中,具有以下问题,即,用户无法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各原因以怎样的依据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及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能够使用户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各原因以怎样的依据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产生。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在于,具有: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依据数据取得单元,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可通过推断单元,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
并且,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可利用依据数据取得单元,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
即,利用依据数据取得单元,可以从上述依据数据中取得表示以下依据的数据:由推断单元指定的从异常到根本原因的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中,由于某原因而产生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的依据。并且,利用依据数据取得单元,从上述依据数据中取得表示由于上述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产生该异常的依据的数据。
并且,可利用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即,可利用显示控制单元,使表示以下依据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相对应、并按照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由推断单元指定的各原因中,由于某原因而产生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的依据;和由于上述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产生该异常的依据。
因此,用户通过确认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能够掌握以下依据及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推断单元在推断过程中指定的各原因中,由于某原因而产生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的依据;和由于上述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产生该异常的依据。
因此,用户能够掌握什么原因阶段性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某阶段的某原因和该原因的直接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由上述直接原因产生某阶段的某原因(包括异常)的依据)。
因此,能够起到以下效果:提供一种用户可以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了异常、以及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以什么依据产生各原因的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上述制品可以是生产线的中间工序中制造的中间制品。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将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分别设为第1数据、第2数据、……、第n数据时,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将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按照第n数据、第n-1数据、……、第1数据的顺序,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显示控制单元将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按照第n数据、第n-1数据、……、第1数据的顺序,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由此,用户在显示装置中能够按照第n依据、第n-1依据、……、第1依据的顺序确认依据。
因此用户能够按照从根本原因至异常的顺序掌握各依据。
因此,可以起到用户能够沿着从根本原因产生异常的过程、理解该过程中的依据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将用于利用图像说明各依据的图像数据分别作为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时,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将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作为上述依据数据进行存储,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分别将与各个依据对应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可利用显示控制单元,显示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分别将与各依据对应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因此,用户能够分别与图像一并确认各依据。
因此,能够起到与没有图像的情况相比、用户更易于理解由根本原因产生异常的过程中的依据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具有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其从检查上述制品质量的检查装置至少取得表示第1原因至第n原因的各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可利用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从检查上述制品质量的检查装置中至少取得表示第1原因至第n原因的各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因此,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能够显示表示由该第i+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因此,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能够显示表示由该第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
因此,可以起到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确认作为依据的证据的、表示由该依据产生的原因(包括异常)的数据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上述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还取得由摄影装置拍摄的、表示取得该检查结果数据时的检查中的检查部位的状态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检查结果数据,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还可以取得由摄影装置拍摄的、表示取得该检查结果数据时的检查中的检查部位的状态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因此,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由该第i+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作为实际的检查图像进行显示。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因此,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由该第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作为实际的检查图像进行显示。
因此,可以起到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将作为依据的证据的、表示由该依据产生的原因(包括异常)的数据作为图像进行确认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具有状态数据取得单元,在将构成上述制造设备的部件中、对由该制造设备所制造的制品质量产生影响的部件作为设备部件,将表示各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各设备部件对于上述制品的处理结果的数据作为状态数据时,从上述制造设备取得上述状态数据,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第i+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根据上述结果,可利用状态数据取得单元,取得表示各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各设备部件对于上述制品的处理结果的状态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将与第i+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并且,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单元将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因此,用户能够按照各个依据确认与各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
因此,可以起到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确认作为依据的证据的、实际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上述处理结果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推断步骤,通过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取得步骤,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通过依据数据取得单元,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步骤,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上述信息处理方法,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同样地,也能够起到以下效果:用户可以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了异常、以及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以什么依据产生各原因。
并且,本发明的程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在于,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各单元起作用的程序。
因此,通过将上述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能够向用户提供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在于,是记录了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因此,通过将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能够向用户提供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效果。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如上所述,构成为:具有: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依据数据取得单元,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因此,能够起到以下效果:提供一种用户可以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了异常、以及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以什么依据产生各原因的信息处理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上所述,具有以下步骤:推断步骤,通过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取得步骤,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通过依据数据取得单元,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步骤,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因此,能够起到以下效果:提供一种用户可以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了异常、以及由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以什么依据产生各原因的信息处理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程序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各单元起作用的程序。
因此,通过将上述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能够向用户提供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是记录了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因此,通过将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能够向用户提供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推断时用的推断数据的图。
图4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推断的依据时所用的依据数据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推断过程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推断的推断历史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部的依据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如下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如图2所示,具有制造设备2、检查装置3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
制造设备2顺次生产预定制品(例如电路基板)。在此,以构成制造设备2的部件中、对由该制造设备2所制造的制品的质量产生影响的部件为设备部件,则制造设备2在收到来自信息处理装置4的预定指示(以下称为第1指示)时,将与上述设备部件的状态相关的数据(以下称为状态数据)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另外,所谓状态数据是指设备部件的设定值、设备部件对制品的处理结果(测量值等)的数值数据。
检查装置3检查由制造设备2生产的制品的质量。并且,检查装置3,在判断出由制造设备2所制造的制品产生异常的情况下,将产生异常这一事件显示在该装置3的显示部(未图示)上。
并且,检查装置3在收到来自信息处理装置4的预定指示(以下称为第2指示)时,将表示各检查的结果的检查结果数据、和表示作为各检查合格与否的判断基准的基准值的基准值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并且,检查装置3具有对各检查中的检查部位的状态进行摄影的摄影装置(未图示)。
另外,制造设备2、检查装置3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通过例如LAN等相互连接。
信息处理装置4,如图1所示,具有操作部11、控制部12、存储部(存储装置)13、以及显示部(显示装置)14。并且,控制部12具有数据取得部(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状态数据取得单元)21、推断部(推断单元)22、依据取得部(依据数据取得单元)23、以及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单元)24。
操作部11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指示。并且,将接收到的指示传送到控制部12。例如,在用户根据检查装置3的检查结果发现制造设备2所生产的制品产生异常时,操作部11从用户接收到用于推断异常的根本原因的指示。
存储部13中存储有下文详细叙述的推断用数据和依据数据。另外,存储部13可由例如RAM、HDD等构成。
显示部14基于显示控制部24进行的显示控制,显示预定图像。另外,在下文对在显示部14上显示的图像内容进行说明。并且,该显示部14可以由例如具有液晶驱动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或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布劳恩管))构成。
接下来,对控制部12以及该控制部12的各部21~24进行说明。
控制部12通过操作部11接收来自用户的上述指示。在此,控制部12接收到用于推断上述根本原因的指示(推断指示)时,数据取得部21将上述第1指示发送到制造设备2、且将上述第2指示发送到检查装置3。由此,数据取得部21,从制造设备2取得上述状态数据,并从检查装置3取得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并且,数据取得部21,从检查装置3取得由检查装置3的摄影装置拍摄到的、表示取得检查结果数据时的检查中检查部位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并且,数据取得部21将这些取得的各个数据发送到推断部22。另外,上述状态数据、检查结果数据以及图像数据,是与在检查装置3中被判断为异常的制品相关的数据。
推断部22从数据取得部21接收到上述状态数据、检查结果数据、基准值数据、以及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在此,推断部22,利用该各个数据以及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上述推断用数据,来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在此,上述状态数据、检查结果数据、基准值数据、以及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通过推断部22存储在存储部13中。
另外,以下对推断用数据进行说明后,对根本原因的具体推断方法进行说明。并且,也相对应地对依据数据进行说明。而且,以下对上述异常是由于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且至少在某一阶段中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推断用数据进行说明。
推断用数据具有:表示各现象的现象数据;以及使某现象与作为该某现象的直接原因的现象的关联性至少与该某现象的现象数据相对应、并按照各个现象数据进行表示的数据(以下称为关联性数据)。并且,在推断用数据中,对于某现象存在多个上述直接原因时,将每个表示该某现象的现象数据、与表示预定条件式的条件式数据建立关联。该条件式数据是用于指定一个原因作为上述某现象的直接原因的数据。并且,推断用数据按照每个上述关联性数据具有ID(以下称为关联性数据ID)。并且,在推断用数据中,关于与条件式数据相关联的现象数据,每一个现象数据都与条件式数据和关联数据ID相关联。
如果表示这种推断用数据的概念性的结构,则例如如图3所示。在此,该图的A~I分别相当于上述现象,箭头相当于关联性数据。并且,在该图中,例如上述某现象为A时,作为上述直接原因的现象为B和C。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条件式数据,基于表示部件偏差是“小”还是“大”的数据,在部件偏差是“小”时、指定由上述关联性数据指定的两个直接原因中的一个原因B,在部件偏差是“大”时指定另一个原因C。并且,如该图所示,A1~A9分别作为上述关联性数据ID而与每个关联性数据分别对应。
在此,图3中的A现象为上述制品的异常(异常现象)时,作为A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想到B现象或C现象。并且,作为B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想到D现象。作为C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想到E现象或F现象。进而,作为D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想到E现象或G现象。作为F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想到H现象或I现象。
并且,在该图中,关于E、G、H以及I的各现象,不存在与作为各现象的直接原因的现象具有关联性的关联性数据(即,不存在以E、G、H以及I为起点的箭头),也就是表示不存在各现象的直接原因。
即,在该图中,E、G、H以及I各现象中的某一个现象是A现象(异常)的根本原因。换言之,作为A现象的根本原因的候补,可以列举出E、G、H、I四个现象,其中的某一个是根本原因。
并且,如该图所示,与C现象相关联的条件式数据,基于焊锡的印刷高度是“高”或是“低”的数据,在印刷高度是“高”时、指定由上述关联性数据指定的两个直接原因中的一个原因E,在印刷高度是“低”时指定另一个原因F。
而且,与D现象相关联的条件式数据,基于焊锡粘度是“大”或是“小”的数据,在粘度是“大”时、指定由上述关联性数据指定的两个直接原因中的一个原因E,在粘度是“小”时指定另一个原因G。
并且,与F现象关联的条件式数据,基于焊锡印刷所使用的掩模(マスク)的压入量是“小”或是“大”的数据,在压入量是“小”时、指定由上述关联性数据指定的两个直接原因中的一个原因H,在压入量是“大”时指定另一个原因I。
另外,以下将部件偏差“小”、部件偏差“大”、焊锡的印刷高度“高”、焊锡的印刷高度“低”、焊锡粘度“大”、焊锡粘度“小”、掩模的压入量“小”、掩模的压入量“大”这些用于指定作为上述直接原因的现象的各信息称为指定用数据。另外,该指定用数据也是构成条件式数据的数据。
因此,指定用数据是指定作为上述某现象的直接原因的现象的数据,因此,只要推断用数据中不存在相同的指定用数据,就可以根据该指定用数据,分别指定一个上述某现象和作为上述直接原因的现象。即,例如,根据“印刷高度低”这一指定用数据,能够指定上述某现象为C、作为该某现象的直接原因的现象为F。并且,这种指定在下文详细叙述,在推断部22中进行。
其次,对依据数据进行说明。
依据数据,如图4所示,是将上述关联性数据ID、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关联检查信息与各个依据数据ID建立了关联的数据。
在此,将某现象称为上位现象、将作为该某现象(上位现象)的直接原因的现象称为下位现象的情况下,所谓依据说明信息,是在由与该依据说明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关联性数据ID所指定的两个现象(即上位现象和下位现象)中、用文字表示因下位现象而导致上位现象的依据的数据。
即,所谓依据说明信息是以下数据:在用于根据上位现象(例如A)指定下位现象(例如C)的指定用数据(即部件偏差“大”这一数据)所表示的状态下,用文字表示“为什么由于下位现象(C)产生上位现象(A)(即产生理由)”。
所谓依据图像地址信息,是用于指定存储用于促进对依据说明所表示的内容的理解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的、存储部13内的地址的数据。
所谓关联设备部件信息是表示与依据说明信息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信息的数据。作为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例如如图4所示,包括“掩模的压入量”、“印刷机的基板厚度设定”、“部件安装率”、“掩模识别率”、“部件识别率”等项目信息。另外,在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中不包括例如关于“掩模压入量”的压入量的实际数值数据。并且,以下将“掩模压入量”等各个项目称为关联设备部件信息的项目。
所谓关联检查信息是表示与依据说明信息相关联的、检查装置3中的检查项目的数据。作为该关联检查信息,例如,如该图所示,是表示“印刷面积”、“部件偏差”这些项目的数据。
然后,对根本原因的具体推断方法进行说明。
推断部22,首先,基于上述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在上述指定用数据中,生成能够从该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得出的指定用数据。例如,推断部22生成“部件偏差大”、“部件偏差小”、“印刷高度高”、“印刷高度低”这些指定用数据。
并且,推断部22,基于上述状态数据,在上述指定用数据中,生成能够从该状态数据得出的指定用数据。例如,生成“掩模压入量大”、“掩模压入量小”、“焊锡粘度小”、“焊锡粘度大”这些指定用数据。另外,制造设备2生成表示掩模的压入量是不是比基准值大的信息,或者根据掩模上的焊锡残留生成表示焊锡粘度大小的信息,由此,能够在信息处理装置4中得到这种指定用数据。
并且,推断部22,利用该推断部22生成的指定用数据,推断异常的根本原因。以下以制品的异常为图3所示的A现象、且该生成的指定用数据是“部件偏差大”、“焊锡粘度小”、“掩模的压入量大”以及“印刷高度低”4个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推断部22,在推断用数据中检索与上述4个指定用数据一致的指定用数据,并取得一致的指定用数据作为一致数据。在图3所示的关系的推断用数据中,推断部22将“部件偏差大”、“焊锡粘度小”、“掩模的压入量大”以及“印刷高度低”这些指定用数据全部作为上述一致数据而获取。
并且,推断部22,分别就上述4个一致数据,指定上位现象和下位现象。即,首先,关于“部件偏差大”这一一致数据,指定A这一上位现象和C这一下位现象。并且,关于“焊锡粘度小”这一一致数据,指定D这一上位现象和G这一下位现象。并且,关于“掩模的压入量大”这一一致数据,指定F这一上位现象和I这一下位现象。并且,关于“印刷高度低”这一一致数据,指定C这一上位现象和F这一下位现象。
并且,推断部22,利用上述指定的四个上位现象和下位现象的组合、即(上位现象/下位现象)=(A/C)、(D/G)、(F/I)、(C/F)这些关系,从异常(A现象)推断作为该异常的根本原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推断部22,根据上述关系判断出A的下位现象为C、C的下位现象为F、F的下位现象为I,从而推断出I现象(原因)为异常的根本原因。另外,图5是利用现象和箭头表示上述推断过程的图。
这样,推断部22在存在多个某现象的下位现象的情况下,选择性地从该下位现象中指定一个现象。
综上所述,推断部22,在由制造设备2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且在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现象)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现象)、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中从使该阶段的原因(现象)产生的两个以上原因(现象)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现象),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
在此,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现象)至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n为2以上的自然数)时,在上述例中,n为3,第1原因相当于C现象,第2原因相当于F现象,第3原因相当于I现象。
另外,设因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为第1依据、因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为第i+1依据(i为1以上n-1以下的自然数)时,在上述例中,第1依据,相当于与上述A1这一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所表示的依据。并且,第2依据相当于与上述A2这一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所表示的依据。并且,第3依据相当于与上述A3这一关联性数据ID建立连接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所表示的依据。并且,设第1原因和异常为与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
推断部22,还汇集推断部22生成的各指定用数据,如图6所示,作为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3中。
因此,如上所述,在推断用数据中,条件式数据和关联数据ID相关联。并且,指定用数据是构成条件式数据的数据。因此,推断部22利用该关系,在推断用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一致数据相同的指定用数据所对应的关联性数据ID。具体地,在上述图3的情况下,推断部22取得A1、A2以及A3这些关联性数据ID。
并且,推断部22,将上述取得的关联性数据ID如图6所示作为上述历史信息进行保存。并且,推断部22,在上述一系列的推断处理结束时,将表示结束了的信息送到依据取得部23。
另外,与上述A1这一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对应于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并且,与上述A2这一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同样地对应于与第2依据相关的数据。并且,与上述A3这一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对应于与第3依据相关的数据。
接下来,对依据取得部23进行说明。
依据取得部23,从推断部22接收到上述信息时,从存储部13读出上述历史信息。并且,依据取得部23从历史信息中取得关联性数据ID。并且,依据取得部23,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3的推断用数据,取得由该取得的关联性数据ID指定的上位现象和下位现象的信息。
并且,依据取得部23,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3的上述依据数据,按照每个关联性数据ID,取得与上述取得的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并且,依据取得部23,按照每个关联性数据ID,从存储部13取得上述取得的依据图像地址信息所示的地址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
并且,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取得上述状态数据中、关联设备部件信息的各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设定值、测量值等)。即,取得“掩模的压入量”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印刷机的基板厚度设定”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部件安装率”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掩模识别率”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部件识别率”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等。
并且,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取得检查项目涉及的数据(检查结果数据)。即,取得“印刷面积”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部件偏差”这一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等。并且,依据取得部23还从存储部13一并取得各检查项目的基准值数据(阈值数据)。
并且,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取得与上述取得的检查结果数据相关联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
并且,依据取得部23,按照各个上述取得了的关联性数据ID,将依据说明信息、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关联设备部件信息、关联检查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的各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关联检查信息的各检查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上述基准值、上位现象的信息、下位现象的信息、与该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条件式数据中的指定用数据、以及生成该指定用数据时所用的检查结果数据,发送到显示控制部24。另外,关于该指定用数据,依据取得部23将其从存储部13读出,并发送到显示控制部24。
接下来,对显示控制部24进行说明。
显示控制部24,按照上述各个关联性数据ID从依据取得部23接收:依据说明信息、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关联设备部件信息、关联检查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的各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关联检查信息的各检查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上述基准值、上位现象的信息、下位现象的信息、与该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条件式数据的指定用数据、以及生成该指定用数据时所用的检查结果数据。并且,显示控制部24,基于这些接收到的信息,在显示部14进行信息的显示。以下对显示部14的显示画面所表示的内容进行说明。
显示控制部24按照各个关联性数据ID在显示部14上显示画面。图7是该画面的一例。如该图所示,显示控制部24,利用上位现象的信息和下位现象的信息,在显示部14上显示例如“由于‘印刷机的基板厚度设定大’而导致‘印刷面积大’”这一信息(以下称为标题信息)。另外,在此,“基板厚度的设定大”相当于下位现象,“印刷面积大”相当于上位现象。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该图的解说项目中显示依据说明信息。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该图的发生图像的项目中显示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在该图的情况下,表示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由3个图像数据(涂刷器(squeegee)通过掩模的开口部之前、通过中、通过之后的图像数据)构成的情况。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如该图所示,在该图的装置信息的项目中显示关联设备部件信息和该关联设备部件信息的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另外,在该图中,“印刷机的基板厚度设定”和“安装的基板厚度设定”相当于关联设备部件信息,“3”和“4”相当于上述数值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如该图所示,在该图的检查信息的项目中显示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另外,在该图中,表示了显示有拍摄焊锡的印刷状态的图像的例子。并且,显示控制部24,如该图所示,在该图的检查信息的项目中显示关联检查信息、该关联检查信息的检查的基准值、关联检查信息的各检查项目涉及的数值数据。另外,在该图中,“印刷面积”相当于关联检查信息,“100”相当于基准值,“120”相当于数值数据(检查值)。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如该图所示,在推断条件/判断的项目中显示与该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条件式数据中的指定用数据、以及生成该指定用数据时所用的检查结果数据。另外,在该图中,该指定用数据分为“整个焊盘(land)平均转印率”和“大”,分别显示在特征量、判断结果的栏中,“117”这一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取得值一栏中。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操作部11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预定指示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各个关联性数据ID依次切换显示画面。例如,在上述历史信息所示的关联性数据ID的情况下,按照A3→A2→A1的顺序切换显示画面。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具有“由于I现象导致F现象”这一标题信息的显示画面,然后,显示具有“由于F现象导致C现象”这一标题信息的显示画面,最后,显示具有“由于C现象导致A现象”这一标题信息的显示画面。
并且,切换并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按照用户的指示显示显示画面。并且,显示的顺序也不是特别限定的。但是更优选的是在各显示画面上,按照A3→A2→A1这样从根本原因(现象)至异常(现象)的顺序进行显示。
这样,显示控制部24,使与上述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信息,并按照各依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在此,如上所述,设n为2以上的自然数、i为1以上且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设因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为第1依据、因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为第i+1依据;将因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可以说,信息处理装置4具有以下结构。
即,可以说,信息处理装置4具有:推断部(推断单元)22,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中从使该阶段中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依据取得部(依据数据取得单元)23,在上述推断部22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的情况下,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部13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单元)24,使上述取得的与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根据该结构,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可通过推断部22,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中从使该阶段中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
并且,在推断部22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的情况下,可通过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
即,可通过依据取得部23,从上述依据数据中取得表示下述依据的数据:由推断部22指定的从异常至根本原因的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中,因为某原因而导致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并且,可通过依据取得部23,从上述依据数据取得表示由于上述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导致该异常的依据的数据。
并且,可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上述取得的与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即,可通过显示控制部24,使表示下述依据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各依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由推断部22指定的各原因中,因为某原因而导致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的依据;和由于上述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导致该异常的依据。
因此,用户通过确认显示部14的显示内容,能够将下述依据和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一并掌握:在推断部22的推断过程中指定的各原因中,因为某原因而导致该原因靠近异常的上一阶段的原因的依据;和由于指定的原因即异常的直接原因而导致该异常的依据。
因此,用户能够掌握什么原因阶段性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某阶段的某原因和该原因的直接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由于上述直接原因而产生某阶段的某原因(包括异常)的依据)。
因此,其效果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可使用户理解什么原因以什么顺序阶段性地积累而产生异常、以及各原因是以何种依据从各原因的直接原因产生的。
并且,设上述取得的与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分别为第1数据、第2数据、……、第n数据时,信息处理装置4的显示控制部24构成为:将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按照第n数据、第n-1数据、……、第1数据的顺序,显示在显示部14上。
根据该结构,显示控制部24,将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按照第n数据、第n-1数据、……、第1数据的顺序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由此,用户能够在显示部14上按照第n依据、第n-1依据、……、第1依据的顺序确认依据。并且,用户能够按照从根本原因至异常的顺序掌握各依据。因此用户能够沿着从根本原因产生异常的过程理解该过程的依据。
并且,可以说,信息处理装置4构成为:存储部13中存储有作为上述依据数据的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24显示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在显示部14上分别显示与各依据对应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通过显示控制部24显示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分别将与各依据对应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并且,用户能够分别与图像一并确认各依据。因此,与没有图像的情况相比,用户更容易理解由于根本原因而产生异常的过程的依据。
并且,可以说,信息处理装置4构成为:具有数据取得部(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21,该数据取得部21从检查上述制品质量的检查装置3至少取得表示第1原因至第n原因的各个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根据该结构,可通过数据取得部21,从检查上述制品质量的检查装置3至少取得表示第1原因至第n原因的各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并且,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能够显示表示由于由该第i+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并且,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够显示表示由于第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
因此,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确认表示作为依据的证据的、由于各依据而产生的原因(包括异常)的数据。
另外,可以说,信息处理装置4构成为:数据取得部(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21作为上述检查结果数据还取得上述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在显示部14上显示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在显示部14上显示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
根据该结构,通过数据取得部21,还能够取得由摄影装置拍摄的、表示取得该检查结果数据时的检查中的检查部位状态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检查结果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并且,在显示与第i+1根据相关的数据时,能够将表示由该第i+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作为实际的检查图像进行显示。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并且,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能够将表示由于该第1依据产生的原因即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作为实际的检查图像进行显示。
因此,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将表示作为依据的证据的、由各依据产生的原因(包括异常)的数据作为图像予以确认。
并且,信息处理装置4构成为:具有从制造设备2取得上述状态数据的数据取得部(状态数据取得单元)21,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第i+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第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4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数据取得部21,能够取得表示各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各设备部件对于上述制品的处理结果的状态数据。
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并且,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显示控制部24能够在显示部14上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
并且,用户能够按照各个依据确认与各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因此,用户关于各依据能够确认表示作为依据的证据的、实际的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上述处理结果。
因此,在上述内容中,对以下结构进行了举例说明:推断部22基于上述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生成可以由该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得到的指定用数据、且基于上述状态数据,生成可以由该状态数据得到的指定用数据,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构成为用户通过操作部11将指定数据输入到控制部12的推断部22中,以取代由推断部22生成上述指定数据。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推断部22生成上述指定数据,并且用户通过操作部11将指定数据输入到推断部22中。
并且,以检查装置3将检查结果数据和基准值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检查装置3具有生成指定用数据的功能的情况下,检查装置3将指定用数据本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
并且,上述制品也可以是生产线的中间工序中制造的中间制品。
并且,推断部22的推断方法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基于图3进行说明,首先,对于A现象(即异常),显示控制部24将向用户询问部件偏差大或小的这种问题的显示在显示部14上进行显示,由用户选择部件偏差大或小。
并且,例如用户选择部件偏差大时,下一次,显示控制部24将向用户询问印刷高度低或高的这种问题的显示在显示部14上进行显示,由用户选择印刷高度高或低。
并且,例如用户选择印刷高度低时,下一次,显示控制部24将向用户询问掩模的压入量大或小的这种问题的显示在显示部14上进行显示,由用户选择掩模的压入量大或小。
在此,例如用户选择掩模的压入量大时,推断部22推断出异常的根本原因是I现象。
推断部22中进行的推断方法也可以是这样。并且,在上述内容中,由用户进行选择,但如果可以用信息处理装置4进行指定,则不需要用户的选择。
接下来基于图8对信息处理装置4中进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推断部22推断异常的根本原因(S1)。S1之后,推断部22将与上述一致数据相同的指定用数据以及与该指定用数据相对应的关联性数据ID作为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3中(S2)。S2之后,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中取得作为上述历史信息存储的关联性数据ID(S3)。
S3之后,按照各个关联性数据ID取得与依据取得部23取得的关联性数据ID相关联的依据数据中的依据说明信息、依据图像地址信息、关联设备部件信息以及关联检查信息。
S4之后,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按照各个关联性数据ID取得:检查项目涉及的数据(检查结果数据)、各检查项目的基准值数据、与上述取得的检查结果数据相关联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由上述取得的关联性数据ID指定的上位现象和下位现象的信息、上述取得的依据图像地址信息所表示的地址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
S5之后,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14上按照各个关联性ID数据显示基于依据取得部23从存储部13取得的上述各数据的内容(S6)。由此,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可做种种变更。即,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组合适当变更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最后,信息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12的各单元既可以由硬件逻辑电路构成,也可以如下所示利用CPU通过软件来实现。
即,信息处理装置4具有: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并且,可以通过将可由计算机读取地记录有实现上述功能的作为软件的信息处理装置4的控制程序的程序编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编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上述信息处理装置4,该计算机(或CPU、MPU)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编码并执行,由此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利用磁带或盒式录音带等带系列、包括フロツピ一盘(注册商标)或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系列、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的卡系列、或者掩模ROM/EPROM/EEPROM/闪存ROM(Flash 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系列等。
并且,信息处理装置4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也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编码。作为该通信网络并不特意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并且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介质并不特意限定,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传送、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或者IrDA或无线电遥控等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信道、数字地面广播网等无线。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利用上述程序编码由电子传送具体化的、嵌入载波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得以实现。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适用于由制品的异常推断根本原因的各种装置。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
依据数据取得单元,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分别设为第1数据、第2数据、……、第n数据时,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将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按照第n数据、第n-1数据、……、第1数据的顺序,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用于利用图像说明各依据的图像数据分别作为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时,
在上述存储装置中,将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作为上述依据数据进行存储,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分别将与各个依据对应的依据说明用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其从检查上述制品质量的检查装置至少取得表示第1原因至第n原因的各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查结果数据取得单元,还取得由摄影装置拍摄的、表示取得该检查结果数据时的检查中的检查部位的状态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检查结果数据,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第i原因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表示上述异常的检查部位状态图像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状态数据取得单元,在将构成上述制造设备的部件中、对由该制造设备所制造的制品质量产生影响的部件作为设备部件,将表示各设备部件的设定值和/或各设备部件对于上述制品的处理结果的数据作为状态数据时,从上述制造设备取得上述状态数据,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与第i+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第i+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在显示与第1依据相关的数据时,将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联的设备部件的状态数据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推断步骤,通过推断单元,在由制造设备制造的制品中产生异常、且上述异常是由多个原因的阶段性积累而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利用预先存储的推断用数据阶段性地指定上述原因、且至少在某个阶段从使该阶段的原因产生的两个以上的直接原因中选择性地指定一个原因,由此推断上述异常的根本原因;
取得步骤,如果将n设为2以上的自然数,i设为1以上、n-1以下的任意自然数;按照从上述异常的直接原因至上述推断出的根本原因的顺序将上述阶段性指定的原因设为第1原因、第2原因、……、第n原因;将由上述第1原因产生上述异常的依据设为第1依据,由第i+1原因产生第i原因的依据设为第i+1依据;将由使某阶段的某原因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产生上述某原因的依据、按照上述各个某原因进行表示的数据,设为依据数据;将上述第1原因和上述异常设为与上述第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将上述第i+1原因和第i原因设为与上述第i+1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则,在上述推断单元推断出上述根本原因时,通过依据数据取得单元,从存储了上述依据数据的存储装置中取得上述依据数据中与上述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以及
显示步骤,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上述取得的与第1依据至第n依据相关的数据对应于与各依据相关的关联原因、并按照上述各个依据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CN2006100899709A 2005-05-30 2006-05-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873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57987 2005-05-30
JP2005157987 2005-05-30
JP2005157987A JP3952066B2 (ja) 2005-05-30 2005-05-3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3645A true CN1873645A (zh) 2006-12-06
CN1873645B CN1873645B (zh) 2012-02-22

Family

ID=3671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99709A Active CN1873645B (zh) 2005-05-30 2006-05-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46409B2 (zh)
EP (1) EP1736915A1 (zh)
JP (1) JP3952066B2 (zh)
CN (1) CN18736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649A (zh) * 2018-01-09 2019-07-16 Cl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添加式地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的设施
CN110291542A (zh) * 2017-03-08 2019-09-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主要原因估计装置、主要原因估计系统以及主要原因估计方法
CN112513761A (zh) * 2019-03-13 2021-03-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6108B2 (ja) * 2008-05-01 2013-03-21 株式会社フューチャーシステム 異常要因分析プログラム、その記録媒体及び異常要因分析装置
US9229446B2 (en) * 2012-05-08 2016-0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line quality processes
US9376117B1 (en) 2015-03-23 2016-06-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river familiarity adapted explanations for proactive automated vehicle operations
US9688281B2 (en) 2015-03-23 2017-06-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oactive autocomplete of a user's in-vehicle oper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4250B1 (ko) * 1990-06-28 1995-04-27 오므론 가부시끼가이샤 근사 추론 장치
JP2534387B2 (ja) * 1990-09-21 1996-09-11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ための自己診断システム
EP0529130A1 (en) * 1991-08-28 1993-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pert system with explanation system
JP2756386B2 (ja) * 1991-12-27 1998-05-25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円筒形物体の外観検査装置
TW363158B (en) * 1993-06-25 1999-07-0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A system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character spacing
JP3455276B2 (ja) * 1994-03-31 2003-10-1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故障診断装置
JPH08340443A (ja) * 1995-06-12 1996-12-24 Omron Corp 偽造可能性情報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を利用した機器
JPH1055277A (ja) 1996-08-09 1998-02-24 Fuji Xerox Co Ltd 故障解析事例蓄積装置
US6259960B1 (en) * 1996-11-01 2001-07-10 Joel Ltd. Part-inspecting system
US6574537B2 (en) * 2001-02-05 2003-06-03 The Boeing Company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US7529394B2 (en) * 2003-06-27 2009-05-05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CAD (computer-aided decision) support for medical imaging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adapt CAD process with knowledge collected during routine use of CAD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542A (zh) * 2017-03-08 2019-09-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主要原因估计装置、主要原因估计系统以及主要原因估计方法
CN110014649A (zh) * 2018-01-09 2019-07-16 Cl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添加式地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的设施
CN112513761A (zh) * 2019-03-13 2021-03-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
CN112513761B (zh) * 2019-03-13 2024-04-30 欧姆龙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显示方法及显示程序的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31345A (ja) 2006-12-07
JP3952066B2 (ja) 2007-08-01
EP1736915A1 (en) 2006-12-27
CN1873645B (zh) 2012-02-22
US7346409B2 (en) 2008-03-18
US20070005853A1 (en) 200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364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389766A (zh) 远程维护方法、工业装置和半导体器件
CN1264307C (zh) 代理、图像形成装置管理系统、图像形成装置管理方法
CN1133128C (zh) 图像显示单元和运动图像检索系统
CN1945476A (zh) 生产管理装置、生产管理方法以及生产管理系统
CN1932965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图形用户接口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739292A (zh) 通信系统及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信息管理装置及方法、记录媒体和程序
CN1774679A (zh) 过程控制系统以及配置过程控制系统的方法
CN1906924A (zh) 成像设备及成像辅助标记使用控制方法
CN1967588A (zh) 交互式问卷定制、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922652A (zh) 信息显示方法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CN101038608A (zh) 医用图像阅片装置及光标移动方法
CN1503185A (zh) 医疗用图像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625764A (zh) 液晶显示器及修改其灰度信号的方法
CN1361494A (zh) 商品订货接受装置和方法,商品订货系统和方法,商品订货装置
CN1532745A (zh) 服务处理系统、处理结果管理装置和服务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确认方法
CN1862698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生成装置及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程序
CN1918646A (zh)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装置的集成电路、记录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便于内容记录的记录介质
CN1278228C (zh) 两层粘贴缓冲区和显示装置
CN1536581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检查方法
CN1917028A (zh) 处理要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上的运动图像的设备及方法
CN1612589A (zh) 绘图装置和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绘图显示系统
CN1811802A (zh) 质量变动显示装置、显示方法、显示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960192A (zh)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CN10103105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程序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