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2498A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2498A CN1872498A CN 200610088684 CN200610088684A CN1872498A CN 1872498 A CN1872498 A CN 1872498A CN 200610088684 CN200610088684 CN 200610088684 CN 200610088684 A CN200610088684 A CN 200610088684A CN 1872498 A CN1872498 A CN 18724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ower tool
- spatial accommodation
- control chamber
- pressure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作业工具中用于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同时并防止该容纳空间内的润滑剂的泄漏的更加合理的泄压用通路的结构的技术。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具有:前端工具;驱动机构;密闭状的容纳空间,其容纳驱动机构,同时封入润滑驱动机构的润滑剂;通路,其连通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并且,通路具有与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同时,以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在向从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向着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进一步,在通路具备抑制润滑剂经由该通路而从容纳空间的内部侧向外部侧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锤、锤钻等的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公表特许公报2004-508949号中,公开了一种可以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齿轮壳的内部压力的电动锤钻。该电动锤钻的齿轮壳,为了应对由于随着驱动机构的动作产生的热而导致的齿轮壳内的压力上升,在可旋转地安装于齿轮壳内的旋转轴的外周面,设置有作为连通齿轮壳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调整通路的螺旋状的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作业工具中用于调整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同时、并防止该容纳空间内的润滑剂的泄漏的更加合理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构成有与以下的作业工具相关的发明。作为本发明中的“作业工具”,典型地包括:电动锤或锤钻等的冲击式作业工具、切断作业工具、研削和研磨作业工具、或紧固作业工具等。
在一项本发明中,作业工具具有:作业工具主体;前端工具;前端工具的驱动机构;容纳空间,其容纳形成在作业工具主体内的动作机构;润滑剂,其在容纳空间内润滑驱动机构;通路,其连通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并且,通路具有与容纳空间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通路以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在向从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向着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进一步,在通路形成有抑制润滑剂经由通路而向容纳空间外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
所谓的“容纳空间的外部”不仅是指作业工具主体的外部,也包括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形成的其他的空间区域。另外,关于“呈折回状延伸”,不仅是一个折回部分,也可以具有多个折回部分。“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可以在整个通路、一部分通路、或是通路中的多个部位形成。
在通过作业工具进行加工作业时,由于驱动机构的驱动而使容纳空间的内部发热,空气膨胀,从而该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上升,此时,该容纳空间内的空气经由上述通路流向容纳空间的外部,由此,可以将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调整为大致恒定(基本等于大气压)。因此,可以防止容纳空间内的压力上升引起的驱动机构的动作不良。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通路做成呈折回状延伸的的结构,可以取得较长的通路长度,使得到润滑剂泄漏为止的距离变长,可以得到较高的泄漏抑制作用。另外,在通路中具备抑制润滑剂经由该通路从容纳空间的内部侧向外部侧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从而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抑制润滑剂泄漏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结构例,也可以在作业工具主体内,且在容纳空间的外部形成与该容纳空间连通的压力调整室。压力调整室基于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而增加容积,由此,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防止上述润滑剂从上述容纳空间泄漏。
特别优选设置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其形成压力调整室,同时面向容纳空间的外部。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能如下构成:对应于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而向容纳空间的外部移动,从而增加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由此,抑制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包括通过弹性变形来增加容积的形式或是通过进行滑动动作来增加容积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表示压力调整通路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容积减少了的状态。
图5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容积增加了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7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的齿轮壳侧区域的容积减少了的状态。
图8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压力调整室的齿轮壳侧区域的容积增加了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以及图2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电动式锤钻作为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A部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概括地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101以形成锤钻101的外部轮廓的主体部103、通过刀夹137装卸自由地安装在该主体部103的前端区域(图示左侧)的钻头119、与主体部103的后端侧(钻头119的相反侧)相连接的、操作人员握住的把手109为主体而构成。钻头119以相对刀夹137在轴向能相对移动、在圆周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安装着。该钻头119对应于本发明的“前端工具”。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将钻头119侧称为前,将把手109侧称为后。
主体部103由容纳了驱动电机111的电机壳105和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容纳了冲击构件115的齿轮壳107构成,电机壳105和齿轮壳107是通过在图示中省略的螺钉等相互接合。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另外,在齿轮壳107中,在与电机壳105的接合侧配置有隔开该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和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的内壳体106。而且,齿轮壳107以及内壳体106构成为希望的接合部位通过适当的密封构件108而被封闭的密闭状,同时,将润滑运动转换机构113和动力传递机构114的滑动部位的润滑剂(润滑脂)封入到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中。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对应于本发明的“容纳空间”。
驱动电机111的旋转输出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13适当地转换为直线运动后传递到冲击构件115上,通过该冲击构件115,产生钻头119沿轴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的冲击力。另外,驱动电机111的旋转输出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14适当地减速后作为旋转力传递到钻头119,使该钻头119沿圆周方向进行旋转动作。另外,驱动电机111通过扣动配置在把手109上的扳机117的操作而被通电驱动。
运动转换机构113以设置在驱动电机111的电枢轴112的前端并在铅垂面内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121、与该驱动齿轮121相互啮合而卡合的从动齿轮123、通过旋转轴125而和该从动齿轮123一体旋转的旋转体127、通过旋转体127的旋转而在钻头119的轴向摇动的摇动环129、通过摇动环129的摇动而呈直线状地往返移动的气缸141为主体来构成。旋转轴125平行(水平)配置于钻头119的轴向,安装在该旋转轴125上的旋转体127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轴125的轴线,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形成为倾斜状。摇动环129通过球轴承126可以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旋转体127的倾斜外周面,并伴随该旋转体127的旋转动作而在钻头119的轴向进行摇动。另外,该摇动环129具有向上方(放射方向)一体突出设置的摇动杆128,该摇动杆128呈松动嵌入状地与设置在气缸141的后端部的卡合构件124卡合。由上述的旋转体127、摇动环129、气缸141构成摇动机构。
动力传递机构114以由驱动电机111通过驱动齿轮121以及旋转轴125而在铅垂面内被旋转驱动的第一传递齿轮131、与该第一传递齿轮131啮合而卡合的第二传递齿轮133、与该第二传递齿轮133一起旋转的套筒135、与该套筒135一起在铅垂面内旋转的刀夹137为主体而构成。
冲击构件115以滑动自由地配置在气缸141的孔内壁的铁锤(striker)143和自由滑动地配置在刀夹137且将铁锤143的运动能量传递到钻头119的冲击栓(impact bolt)145为主体而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锤钻101,当驱动电机111被通电驱动时,通过其旋转输出,驱动齿轮121在铅垂面内做旋转动作。这样,旋转体127通过与驱动齿轮121啮合而卡合的从动齿轮123、旋转轴125,在铅垂面内做旋转动作,由此,摇动环129以及摇动杆128在钻头119的轴向摇动。通过摇动杆128的摇动,气缸141呈直线状地进行滑动动作,通过伴随于此的气缸141内的空气弹簧的作用,铁锤143在气缸141内直线运动。铁锤143撞击到冲击栓145,从而将其运动能量传递到钻头119。
另一方面,当旋转轴125和第一传递齿轮131一起旋转时,通过与第一传递齿轮131啮合而卡合的第二传递齿轮133,套筒135在铅垂面内旋转,进而随着套筒135的旋转,刀夹137以及用该刀夹137保持的钻头119一体地旋转。这样,钻头119进行轴向的锤动作和圆周方向的钻头动作,对被加工材料(混凝土建筑)实施打眼作业。
但是,通过上述的锤钻101进行打眼作业时,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的驱动,引起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发热,由此,导致密闭结构的齿轮壳107内的空气膨胀、压力变高,此时,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相连通的铁锤143和冲击栓145之间的空气的压力也同样变高。其结果是,在铁锤143基于气缸141的滑动动作而经由气缸141内的空气的弹簧的作用做直线运动时,有可能气缸141的空气弹簧室、和铁锤143与冲击栓145之间的空间的压力平衡被破坏,从而该铁锤143处于不能正常地做直线运动的状态,即,有可能引起冲击不良。另外,当齿轮壳107内的压力变高时,该齿轮壳107内的润滑剂有可能从密封面向外部泄漏。因此,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在齿轮壳107中设置有压力调整通路151,该压力调整通路151在该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上升时,通过使齿轮壳107内的空气向外部流出来调整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压力调整通路151对应于本发明的“通路”。
图2作为图1的A部放大图而表示调整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的压力调整通路151的结构。压力调整通路151是为了将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和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相互连通而设置的。另外,电机壳105具有为了冷却驱动电机111而连通该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和外部(大气)的通气窗105b。因此,在驱动电机111的停止状态下,齿轮壳107内的压力大致保持在大气压。另外,电枢轴112上具有与该电枢轴一起旋转来冷却驱动电机111的冷却扇147。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对应于本发明的“外部”。
压力调整通路151设定在构成运动转换机构113的旋转轴部。即,压力调整通路151由在轴向的一端侧(后端侧)具有沿轴向以规定的长度延伸的有底状的止住孔153的旋转轴125和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157的筒状构件155形成。
筒状构件155相对于齿轮壳107的内壳体106以从外侧向该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按规定的长度突出的方式而插入固定。筒状构件155的贯通孔157的一端(后端)在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开口,作为压力调整通路151的出口157a。出口157a对应于本发明的“外部侧开口部”。另一方面,旋转轴125的轴向的两端部由轴承161、163旋转自由地支撑着。还有,旋转轴125和筒状构件155为在筒状构件155进入该旋转轴125的止住孔153内的状态下能相对旋转地嵌合的结构,同时,筒状构件155的贯通孔157的另一端(前端)和旋转轴125的止住孔153在孔底附近连通。在止住孔153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55的外周面之间,设定有为了允许旋转轴125的旋转而需要的间隙154。另外,止住孔153在齿轮壳107的壁边,开口于该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作为压力调整通路151的入口153a。该入口153a对应于本发明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
这样,压力调整通路151由相互嵌合的旋转轴125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55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154、和筒状构件155的贯通孔157构成,同时,成为这样的结构:以连通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入口153a为起点,在向从连通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的出口157a远离(离开)的方向延伸后,途中向出口157a呈折回状延伸。旋转轴125的图中右侧的端部区域对应于本发明的“外侧构件”、“外侧筒状构件”,筒状构件155对应于本发明的“内侧构件”、“内侧筒状构件”。
另外,在以压力调整通路151中的入口153a为起点,在向从出口157a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区域中,在止住孔153的内周面,为了抑制齿轮壳107内的润滑剂通过压力调整通路151向电机壳105侧泄漏,在整个轴向形成有螺旋状(螺纹状)的槽159(以下称作螺旋槽)。从止住孔153的入口侧(锤钻101的后侧)看,螺旋沟159的螺旋方向以相反于旋转轴125的旋转方向的方式设定。例如,如果旋转轴125是顺时针方向、也就是向右旋转,那么,螺旋槽159的螺旋方向形成为逆时针方向。即,螺旋沟159起到这样的作用:对于旋转轴125旋转动作时要从止住孔153泄漏的润滑剂,将润滑剂押回(搬出)到入口153a侧。另外,螺旋槽159的剖面形状,可适当地设定为V形、U形、矩形等。
在旋转轴125的后端部侧(图示右侧)的外周,从前侧依次配置有从动齿轮123、轴承163、止住环165,其中,轴承163及止住环165容纳于在内壳体106内形成的圆形的容纳凹部107b中。止住环165被压入到旋转轴125后端部的外周,由此,配置在旋转轴125的外周的轴承163以及从动齿轮123在轴向被定位。止住环165的轴端面165a以微小的间隙与内壳体106中的容纳凹部107b的内壁面相对置。在止住环165的轴端面165a形成螺旋形状的槽167,该螺旋形状的槽167,在旋转轴125和止住环165一起进行旋转动作时,通过离心力使进入到该槽167内的润滑剂飞向外径方向,抑制润滑剂侵入止住孔153的入口153a侧。另外,对于上述沟167的剖面形状,可适当地设定为V形、U形、矩形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这样的结构:在齿轮壳107内设置压力调整通路151,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和与大气相通的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连通。因此,通过锤钻101实施打眼作业时,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的驱动,使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发热,由此密闭结构的齿轮壳107内的空气膨胀,内部压力上升,此时,该齿轮壳107内的空气经由压力调整通路151,向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流出。即,对齿轮壳107内进行泄压。由此,调整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以抑制其上升,可以防止由齿轮壳107内的压力的高压化导致的冲击不良。另外,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用于压力调整的空气的流向。
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整通路151是这样的结构:以止住孔153的开口端、即入口153a为起点,通过间隙154,在向从出口157a远离的方向延伸后,在止住孔153的孔底转变方向,通过筒状构件155的贯通孔157而到出口157a。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压力调整通路151的长度取得较长。只要侵入入口153a的润滑剂不向从出口157a远离的方向流动就不能够从出口157a泄漏,因此,到润滑剂的泄漏为止的距离变长,可以得到较大的抑制泄漏的作用。另外,在止住孔153的内周面设置有在旋转轴125的旋转动作时,从孔底侧朝向入口153a前进的方向的螺旋槽159。因此,当润滑剂附着在止住孔153的内周面时,通过螺旋沟159将该润滑剂押回到入口153a侧。因此,可以抑制润滑剂向电机壳105侧(外部)泄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将具有止住孔153的旋转轴125和具有贯通孔157的筒状构件155相互嵌合来构成压力调整通路151。因此,可以由少量的结构构件构成压力调整通路151,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将入口153a设定在内壳体106的壁边的结构。一般是将容纳在齿轮壳107内的运动转换机构11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14设置于离开齿轮壳107的壁面的位置,与其相对应,润滑剂也存在于运动转换机构11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14的旋转动作部位的附近。因此,通过将入口153a设置在内壳体106的壁边,可以提高防止润滑剂侵入入口153a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与旋转轴125一起旋转的止住环165的轴端面设置有螺旋形状的槽167,所以附在该螺旋状的沟167的润滑剂通过离心力飞向外径侧,可以防止润滑剂侵入入口153a。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抑制润滑剂泄漏的效果较高的压力调整通路的锤钻10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以如下形式的锤钻来说明:关于将驱动电机111的旋转输出转变为直线运动来驱动铁锤143的运动转换机构113,利用通过旋转体127的旋转动作来使摇动环129进行摇动运动的摇动机构,但是,能够适用于利用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113的形式的锤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工具,以电动式的锤钻10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锤钻101,只要是在容纳驱动机构的壳内封入润滑该驱动机构的润滑剂的结构的作业工具,都可以适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3~图5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构件,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图示。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式锤钻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图4以及图5是放大表示锤钻的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锤钻101中,在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中设置有压力调整室171,该压力调整室171通过对应于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的上升来改变容积,从而调整该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
在图4以及图5放大表示压力调整室171的结构。图4表示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减少了的状态,图5表示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增加了的状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压力调整室171由橡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组成的、能够伸缩的波纹状的中空构件173围成的空间而形成。中空构件173对应于本发明的“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中空构件173以改变容积的动作方向、即伸缩方向成为驱动电机111的轴向、即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内。作为构成压力调整室171的中空构件173的内部空间的筒孔,仅轴向的一端(前侧)被开口。而在筒孔的开口端部,直径小于中空构件173的安装管175的轴向的一端部以密接状嵌入而连接在一起。安装管175的轴向的另一端(前端部)插入到设置在内壳体106中的安装孔106a,由此,面向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即,压力调整室171通过安装管175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连通。另外,在安装孔106a和安装管175的嵌合面设置有密封材料176。
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通过中空构件173进行由弹性变形引起的伸缩动作而变化。即,在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内部压力没有上升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中空构件173保持为收缩状态,由此,减少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另一方面,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内部压力上升时,中空构件173的波纹部分通过弹性变形而进行伸长动作,由此,增加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另外,中空构件173通过配置在其后方的压缩螺旋弹簧177而加载于减少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的收缩方向。压缩螺旋弹簧177对应于本发明的“加载构件”。压缩螺旋弹簧177以弹发状介于嵌合在中空构件17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的盖179和电机壳105的壁面之间。这样,压缩螺旋弹簧177进行作用,使得中空构件173在向着增加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的方向做伸长动作时,以不使该中空构件173的波纹部分拉断的方式抑制该波纹部分的伸长,同时,帮助伸长状态的中空构件173进行向作为初始位置的收缩状态的回复动作。另外,压缩螺旋弹簧177配置于在电机壳105内设置的圆形凹部105c中,由此,实现伸缩动作的稳定化。另外,在电机壳105的凹部105c的开口端部侧形成有壁面105d(参照图4),该壁面105d作为在中空构件173作伸长动作时盖179能够接触的制动器,通过该壁面105d限制中空构件173的最大伸长长度。因此,可以避免中空构件173异常的伸长。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这样的结构:将通过中空构件173做伸缩动作来改变容积的压力调整室171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相连通。即,在压力调整室171内作用和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相等的压力。因此,通过锤钻101实施打眼作业时,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的驱动,使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发热,引起密闭构造的齿轮壳107内的空气膨胀,内部压力上升,此时,压力调整室171内的压力也上升,与此相对应,中空构件173抵抗压缩螺旋弹簧177做伸长动作来增加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参照图3)。由此,包含了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的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容积增加,其结果是,抑制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的上升,可以防止以齿轮壳107内的压力高压化引起的冲击不良,同时,可以防止润滑剂的泄漏。
另外,在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被冷却,压力下降时,伴随该冷却,由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负压而产生的吸引力作用在中空构件173上。由此,中空构件173收缩,返回初始位置,但是,此时,波纹部分的弹力回复力以及压缩螺旋弹簧177的加载力以辅助中空构件173的收缩动作的形态发生作用。就是说,中空构件173的波纹部分的弹性力以及压缩螺旋弹簧177的弹力是辅助中空构件173的收缩动作的力,维持抑制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压力上升的效果,即抑制在不发生冲击不良那样的压力,同时,使中空构件173确实地回复到初始位置,基于这些来设定。
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整室171是只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连通的结构。因此,可以利用在离开作为调压对象的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位置、即作为齿轮壳107的外部的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来配置压力调整室171。其结果是,与将压力调整室171配置在齿轮壳107内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开阔地形成齿轮壳107,有利于抑制内部压力的上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中空构件173以其伸缩动作方向和驱动电机111的轴向(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在电机壳105的内部。通过采用相关的配置结构,从而能不改变已经存在的电机壳105的径向尺寸、或以稍微改变的程度,容易地确保中空构件173的配置空间。另外,中空构件173在与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不进行动作。因此,电机壳105,尽管将中空构件173容纳在内部,但在径向上也不会较大地膨胀,能够构成简洁体面的外观形状,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来存在于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的空间(无效区(dead space))进行配置。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中空构件173是以利用波纹状的弹性变形改变容积的方式构成,所以,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来改变容积,实现动作方向的稳定化。进一步,中空构件173是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77而总是加载于减少压力调整室171的容积的收缩方向的结钩,能够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77来抑制波纹部分只伸长到一定的位置。例如,如果在中空构件173的波纹部分完全伸长的状态下持续受到压力,那么波纹部分不会比较及早地返回原来的状态,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77对波纹部分的伸长加以限制,可以保持该波纹部分的弹性回复性,提高耐久性。另外,即使在中空构件173的波纹部分的弹性回复力变弱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77使中空构件173确实地回复到初始位置。
另外,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伸缩自由的波纹状的中空构件173构成压力调整室171,但是,对其进行改变,由相互滑动自由的相连接的多个中空构件构成压力调整室171,能够变更为通过该中空构件在轴向做相对地滑动动作来改变容积的结构、即伸缩形式的伸缩结构。这样,如果压力调整室171为伸缩形式,那么,由于是不利用弹性变形的结构,可以提供一种较难引起故障且高耐久性的压力调整室171。另外,压力调整室171用于改变容积的动作方向为全方向,可以利用例如气球(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6~图8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通过作为筒状构件的气缸183的筒孔来构成压力调整室181的,以将作为滑动元件的活塞185滑动自由地配置在气缸183的筒孔内的方式构成,关于除去这点之外的锤钻10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相同结构的构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由气缸183的筒孔构成的压力调整室181被活塞185分割为两个区域181a、181b。并且一方(图示左侧)区域181a通过从气缸183的轴向一端部一体延伸的小直径筒部184的贯通孔184a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连通,另一方(图示右侧)区域181b与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连通。由此,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侧的压力和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侧的压力对向状地作用于活塞185的轴向端面,通过该对向状地作用的压力差使活塞185做滑动动作。即,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上升时,活塞185向图示的右侧移动,来增加与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连通的一方的区域181a的容积(参照图8)。另外,两个区域181a、181b由于夹在活塞185的外周面和气缸183的筒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封闭材料188的存在,为不能相互通气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方区域181a称为齿轮壳侧区域,将另一方区域181b称为电机壳侧区域。
气缸183以其轴向、即活塞185的滑动动作方向成为主体部103的长轴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在和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连通的电机壳侧区域181b配置压缩螺旋弹簧187,该压缩螺旋弹簧187将活塞185朝向齿轮壳侧区域181a侧的方向加载。因此,活塞185总是保持在减少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初始位置(参照图6以及图7)。另外,气缸183,通过其小直径筒部184嵌入在内壳体106的安装孔106a中,从而固定状地安装在该内壳体106中。另外,在小直径筒部184和安装孔106a的嵌合面设置有密封材料186。
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整室181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在通过锤钻101实施打眼作业时,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动力传递机构114以及冲击构件115的驱动,引起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发热,导致密闭构造的齿轮壳107内的空气膨胀而内部压力上升时,该压力作用于该压力调整室181的活塞185,使该活塞185抵抗压缩螺旋弹簧187,而向电机壳侧区域181b侧移动。因此,压力调整室的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增加。由此,包含了该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容积增加,其结果是,抑制齿轮壳107的内部压力的上升,可以防止齿轮壳107内的压力的高压化引起的冲击不良,同时,可以防止润滑剂的泄漏。
另外,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被冷却,压力下降时,伴随该冷却,通过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负压而产生的吸引力作用在活塞185上。因此,活塞185回到减少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初始位置,但是,此时,压缩螺旋弹簧177的加载力以辅助该活塞185的返回动作的形态而发生作用。即,压缩螺旋弹簧177的弹力是辅助活塞185向减少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方向的移动动作的力,维持抑制齿轮壳107的内部107a的压力上升的效果、即抑制在不引起冲击不良那样的压力,同时,活塞185确实地回复到初期位置,基于这些考虑来设定。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整室181的气缸183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可以配置在作为调压对象的齿轮壳107的外部,因此,与将压力调整室181配置在齿轮壳107内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开阔地形成齿轮壳107,有利于抑制内部压力的上升。另外,将气缸183以活塞185的滑动动作方向成为驱动电机111的轴向的方式配置在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因此,不改变已经存在的电机壳105的径向尺寸、或以稍微改变的程度,能够容易地确保气缸183的配置空间。其结果是,电机壳105,尽管为在内部容纳了气缸183的结构,但在径向上也不会较大地膨出,能够构成简洁体面的外观形状,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来存在于电机壳105的内部105a的空间(无效区)而进行配置。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活塞185是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87而总是向减少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收缩方向加载的结构,锤钻101从驱动状态切换到非驱动状态后,活塞185能够确实地返回到减少齿轮壳侧区域181a的容积的初始位置。
Claims (20)
1.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业工具主体;
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
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容纳上述驱动机构;
润滑剂,其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
通路,其连通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
上述通路为如下的结构:具有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容纳空间侧开口部和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外部侧开口部,同时,以上述容纳空间侧开口部为起点,向着从上述外部侧开口部远离的方向延伸后,朝向外部侧开口部呈折回状延伸,
在上述通路上形成有抑制上述润滑剂经由该通路向上述容纳空间外泄漏的润滑剂泄漏抑制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路具有:在相互嵌合的外侧构件和内侧构件的嵌合面之间形成的、在轴向延伸的间隙;和形成于上述内侧构件的轴向的贯通孔,
上述间隙和上述贯通孔在轴向的各自一端相互连通,同时,上述间隙的轴向的另一端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上述贯通孔的轴向的另一端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构件是由构成上述驱动机构的一个能够旋转驱动的轴构件形成的,同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于上述内侧构件,在上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形成有构成上述润滑剂泄漏抑制机构的螺旋状的槽,同时,该槽以通过与上述外侧构件一起旋转而将侵入该槽的润滑剂押回到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侧的方式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侧筒状构件;
外侧开口部,其形成在该外侧筒状构件上;
外侧长孔,其以该外侧开口部为端部,同时,在该外侧筒状构件内沿长轴方向延伸;
长尺状的内侧筒状部,其通过上述外侧开口部而插入到外侧长孔中;
内侧开口部,其分别形成在该内侧筒状部的两端部;
内侧长孔,其贯通该内侧筒状部内,并将彼此相邻的内侧开口部连通,
上述容纳空间侧开口部由上述外侧开口部来规定,
上述外侧开口部由上述各内侧开口部的一方来规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具有旋转构件,
上述外侧筒状构件由该驱动机构的旋转构件来规定,
上述内侧筒状构件以不能和外侧筒状构件一体旋转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外侧长孔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外侧筒状构件一起旋转的螺旋槽,该槽以通过旋转而将侵入到该槽中的润滑剂押回到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侧的方式来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端工具由钻头来规定。
7.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业工具主体;
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
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容纳上述驱动机构;
润滑剂,其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
压力调整室,其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且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同时,与该容纳空间相连通,
上述压力调整室通过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来增加容积,由此,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防止上述润滑剂从上述容纳空间泄漏。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该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形成上述压力调整室,同时,面向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
上述压力调整室只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相连通,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为如下的结构:对应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向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动作,来增加上述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由此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从而防止上述润滑剂从容纳空间泄漏。
9.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机,该电机容纳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同时,通过上述驱动机构而驱动前端工具,
上述压力调整室是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空间,并配置在上述电机的上部或下部区域的无效区。
10.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以用于改变上述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的动作的方向与上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在该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端工具,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呈直线状动作而进行加工作业,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以其动作方向与该前端工具的长轴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具有用于改变上述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波纹状的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波纹状的区域的弹性变形方向与上述作业工具主体的长轴方向大致一致。
14.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加载构件,该加载构件允许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向着增加上述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的方向移动,同时,总是向着减少容积的方向加载。
15.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具有相互滑动自由地连接的多个中空构件,同时具有能通过该中空构件之间进行相互滑动动作来改变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的伸缩状的区域。
16.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具有能够通过膨胀来改变压力调整室的容积的气球状的区域。
17.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构成壁构件由滑动自由地配置在压力调整室内的滑动元件构成,对应于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滑动元件在压力调整室内滑动,从而增大该压力调整室的容积。
18.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端工具由钻头来规定。
19.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作业工具主体;
前端工具,其安装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上,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驱动机构,其驱动上述前端工具;
容纳空间,其形成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并容纳上述驱动机构;
润滑剂,其被封入在上述容纳空间内,润滑上述驱动机构;
压力调整室,其在上述作业工具主体内并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同时,与该容纳空间相连通,
上述压力调整室具有能够移动地配置在该压力调整室内且将该压力调整室以不能通气状态分割为两个区域的可动部,同时,使该被分割的一方的区域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使另一方的区域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从而上述可动部根据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而移动,
对应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上述可动部向着上述压力调整室中的增加上述一方的区域的容积的一侧进行移动动作,由此来抑制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压力的上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记载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力调整室由一方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内部连通、而另一方与上述容纳空间的外部连通的筒状构件构成,上述可动部由滑动自由地配置在上述筒状构件内的滑动元件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62570 | 2005-06-02 | ||
JP2005-162570 | 2005-06-02 | ||
JP2005162606 | 2005-06-02 | ||
JP2005162606A JP4461062B2 (ja) | 2005-06-02 | 2005-06-02 | 作業工具 |
JP2005-162606 | 2005-06-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2498A true CN1872498A (zh) | 2006-12-06 |
CN100418707C CN100418707C (zh) | 2008-09-17 |
Family
ID=37483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886840A Active CN100418707C (zh) | 2005-06-02 | 2006-06-02 | 作业工具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461062B2 (zh) |
CN (1) | CN100418707C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6709A (zh) * | 2008-06-04 | 2009-12-09 | Aeg电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传输通气孔道的电动工具 |
CN101992455A (zh) * | 2009-08-05 | 2011-03-30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CN102632484A (zh) * | 2011-02-13 | 2012-08-15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1835568B (zh) * | 2007-10-23 | 2013-02-1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手持式工具机 |
CN102101281B (zh) * | 2009-12-18 | 2013-04-10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3029105A (zh) * | 2011-10-04 | 2013-04-10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CN103358287A (zh) * | 2012-03-31 | 2013-10-23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电锤 |
CN109015501A (zh) * | 2018-09-04 | 2018-12-18 | 泰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显油压脉冲扳手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94554B2 (ja) * | 2007-05-18 | 2013-05-0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動力工具 |
JP5428848B2 (ja) * | 2009-12-25 | 2014-02-26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JP5726654B2 (ja) * | 2011-07-01 | 2015-06-0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US11865688B2 (en) | 2021-02-15 | 2024-01-09 | Makita Corporation | Impact too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45618A1 (de) * | 2000-09-15 | 2002-04-04 | Bosch Gmbh Robert |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Raum mit Schmiermittel und einer Druckausgleichseinrichtung des Raums |
DE10045620A1 (de) * | 2000-09-15 | 2002-04-04 | Bosch Gmbh Robert |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Raum mit Schmiermittel und einer Druckausgleichseinrichtung des Raums |
ATE327863T1 (de) * | 2002-01-10 | 2006-06-15 | Black & Decker Inc | Getriebegehäuse |
CN1532015A (zh) * | 2003-03-25 | 2004-09-29 |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 |
JP4470696B2 (ja) * | 2004-11-05 | 2010-06-02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
2005
- 2005-06-02 JP JP2005162606A patent/JP4461062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6-02 CN CNB2006100886840A patent/CN100418707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72050B2 (en) | 2007-10-23 | 2014-03-18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held power tool |
CN101835568B (zh) * | 2007-10-23 | 2013-02-1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手持式工具机 |
CN101596709A (zh) * | 2008-06-04 | 2009-12-09 | Aeg电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传输通气孔道的电动工具 |
CN101596709B (zh) * | 2008-06-04 | 2013-06-12 | Aeg电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传输通气孔道的电动工具 |
CN101992455A (zh) * | 2009-08-05 | 2011-03-30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CN101992455B (zh) * | 2009-08-05 | 2013-04-24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CN102101281B (zh) * | 2009-12-18 | 2013-04-10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2632484A (zh) * | 2011-02-13 | 2012-08-15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 |
CN103029105A (zh) * | 2011-10-04 | 2013-04-10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CN103029105B (zh) * | 2011-10-04 | 2015-10-28 | 株式会社牧田 | 作业工具 |
US9533406B2 (en) | 2011-10-04 | 2017-01-03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
CN103358287A (zh) * | 2012-03-31 | 2013-10-23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电锤 |
CN103358287B (zh) * | 2012-03-31 | 2016-04-06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电锤 |
CN109015501A (zh) * | 2018-09-04 | 2018-12-18 | 泰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显油压脉冲扳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334725A (ja) | 2006-12-14 |
CN100418707C (zh) | 2008-09-17 |
JP4461062B2 (ja) | 201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2498A (zh) | 作业工具 | |
RU2543043C2 (ru) | Электроинструмент | |
CN1293288C (zh) | 发动机冷却用水泵 | |
CN1247891C (zh) | 高压压缩机 | |
EP2650567B1 (en) | Drive apparatus for a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apparatus | |
CN1858445A (zh) | 线性压缩机 | |
CN1800640A (zh) | 线性压缩机 | |
CN1170056C (zh) | 手提式四冲程发动机 | |
JP3910600B2 (ja) | 密閉型圧縮機 | |
CN1230620C (zh) | 往复式压缩机 | |
CN1862018A (zh) | 线性压缩机及其润滑油泵 | |
CN1789719A (zh) |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 | |
CN100400929C (zh) | V形带式无级变速机 | |
JP4355922B2 (ja) | 電動ポンプ | |
CN1294356C (zh) | 活塞式压缩机 | |
EP2789852A2 (en) | Compressor | |
CN104985567B (zh) | 新型复合冲击钻 | |
CN116695810A (zh) | 一种直线往复运动式高频破碎锤 | |
CN100421879C (zh) | 手持式工具机 | |
CN1719064A (zh) | V形带式无级变速机 | |
CN103382891B (zh) | 一种发动机后端取力器 | |
CN114110113A (zh) | 一种超高推力油循环电动缸 | |
CN113819205A (zh) | 一种带气体缓冲器的电动缸 | |
CN103358287A (zh) | 电锤 | |
CN2458425Y (zh) | 与磁电机一体化的机油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