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0211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0211A
CN1870211A CNA2006100846364A CN200610084636A CN1870211A CN 1870211 A CN1870211 A CN 1870211A CN A2006100846364 A CNA2006100846364 A CN A2006100846364A CN 200610084636 A CN200610084636 A CN 200610084636A CN 1870211 A CN1870211 A CN 1870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substrate
pixel
arc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46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0211B (zh
Inventor
任相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70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0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0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0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2Fluor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了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这种改进的布置使得像素的集成程度更高。形成具有相对表面的前基底和后基底,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划分了多个放电室。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并且与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包含在各个像素中的多个放电室中的至少两个放电室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并且通过同一寻址电极驱动。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了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PDP,这种改进的布置使像素的集成程度更高。
                        背景技术
通常,PDP是这样一种显示装置,其利用通过气体放电得到的等离子体辐射的真空紫外射线激发磷光体,并通过激发的磷光体产生的可见光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来显示期望的图像。PDP具有很多优点并且已经成为用于电视和工业目的的平板显示器的焦点。PDP能实现60″或更大的大屏幕尺寸且厚度为10cm或更薄,由于PDP和阴极射线管(CRT)一样为自发光显示器,所以颜色再现优良,没有由于视角导致的图像变形。由于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PDP以更简单的方式制造,所以PDP生产率高且生产成本低。
三电极表面放电式PDP可作为典型PDP的例子。三电极表面放电式PDP包括:第一基底,在相同表面上具有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第二基底,与第一基底分开预定距离设置,并具有垂直于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方向延伸的寻址电极。放电气体填充在PDP的两个基底之间。对于PDP的每个放电室,通过与放电室对应的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之间的放电来确定该放电室是否放电,实际显示所需图像的维持放电发生在形成于相同板上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
图5和图6是示出传统PDP中像素和电极的示例性布置的俯视平面图。图5示出了PDP的障肋的带状结构,图6示出了PDP的障肋的三角形结构。图5和图6分别仅仅示出了PDP的显示区域的部分视图,因此应该理解图5和图6中的下标n和m可分别表示任意整数。
如图5中所示,在具有带状结构的障肋的PDP中,放电室分别形成在彼此相对设置的维持电极Xn至Xn+3和扫描电极Yn至Yn+3之间,其间形成放电间隙。这种PDP的各个像素61包括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三个相邻的放电室61R、61G和61B。寻址电极65形成为与形成像素61的放电室61R、61G和61B中相应的放电室交叉。
因此,对于图中示出的十六个像素61,由于在各个行中布置了四个像素,并且每个像素需要三个寻址电极,所以一共需要十二个寻址电极65(即,Am,Am+1,...Am+11)。另外,随着PDP分辨率增加,需要将放电室布置得更加密集。因此,需要将相邻的寻址电极65更近的设置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相邻寻址电极之间的电容C增加导致PDP的能耗(由CV2f计算得到)增加。
另外,如图6中所示,在具有三角形障肋结构的PDP中,放电室形成为被障肋划分的分开的空间。这种PDP的每个像素71包括以三角形图案布置的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三个相邻的放电室71R、71G、71B。寻址电极75形成为与形成像素71的放电室71R、71G、71B中相应的放电室交叉。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对于图中所示的十六个像素71,由于在各个行中布置了四个像素,并且每个像素需要三个寻址电极,所以一共需要十二个寻址电极75(即,Am,Am+1,...,Am+11)。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随着PDP的分辨率增加,需要将放电室布置得更加紧密。结果,相邻的寻址电极75需要被更近地布置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相邻寻址电极之间的电容C增加导致PDP的能耗(由CV2f计算得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努力提供这样一种PDP,该PDP的优点为减少了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寻址电极的数目,从而将高分辨率PDP的功耗增加最小化,同时降低PDP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基底和后基底,具有相对表面和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划分的多个放电室;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并与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这里,包含在各个像素中的多个放电室中的至少两个放电室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室通过同一寻址电极驱动。
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的至少两个放电室可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
多个显示电极可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另外,与每个像素对应的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的数目可满足的比例为“寻址电极的数目∶扫描电极的数目=8∶3”。
多个显示电极可分别包括形成在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处并且从边界线向相邻放电室的中心突出的一对突出电极。多个扫描电极可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形成,并且可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施加共电压。
像素可分别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在这种情况下,像素可分别包括三个放电室,三个放电室的中心可以以三角形图案布置。放电室可分别以六边形或者矩形形状形成。沿着第一方向相邻的一对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边界线延伸时,该边界线可与沿着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室的中心交叉。
另外,包含在每个像素中的多个子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可沿着第二方向彼此相邻地布置。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PDP中,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放电室可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可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
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并沿着第一方向相邻形成的一对放电室中的每个可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
在根据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PDP中,两个寻址电极与包含多个放电室的每个像素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扫描电极的3/4可与每个像素对应。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PDP中,以这样的方式改进像素的布置,即,包含在各个像素中的多个放电室中的至少两个子像素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因此,减少了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寻址电极的数目,从而可减小高分辨率面板的寻址功耗的增加。
另外,由于减少了整个面板所需的寻址电极的数目,所以可降低PDP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图3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部分示出传统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带状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图6是部分示出传统PDP的像素和电极的三角形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PDP被称作三角形布置放电室的PDP,其中,每个像素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子像素以三角形图案布置。
PDP包括基本平行设置并且其间以预定空间结合在一起的后基底10和前基底30。
具有预定高度和图案并且划分像素120的障肋23形成在后基底10和前基底30之间。这里,每个像素120包括以上述三角形图案布置的三个子像素120R、120G、120B。
子像素120R、120G、120B也通过障肋23划分,且子像素分别具有对应的放电室18。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个子像素120R、120G、120B的平面形状以普通的六边形形状形成,划分子像素的障肋23以六边形或者蜂巢图案形成。因此,各个子像素120R、120G、120B的放电室18以顶部开口的六边形棱柱的形状形成。
放电室18提供有包括氙Xe、氖Ne等等离子体气体,用于等离子体放电。红色、绿色和蓝色磷光体层25分别形成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120R、120G、120B中。这里,磷光体层25形成在放电室18的底部和障肋23的侧面。
另外,在后基底10上,多个寻址电极15在放电室18下面(更具体地讲,在后基底和障肋之间)沿着第一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间隔开。另外,覆盖寻址电极15的介电层12形成在后基底10的整个表面上,也形成在障肋23下面。
在前基底30上,多个显示电极35沿着第二方向(即,图中的x轴方向)间隔开。显示电极35包括成对的维持电极32和扫描电极34,每对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形成放电间隙并与各个放电室18对应。另外,维持电极32和扫描电极34分别包括汇流电极32a、34a和透明电极32b、34b。这里,汇流电极32a、34a通常在前基底30上沿着第二方向(即,图中的x轴方向)平行地形成,透明电极32b、34b从汇流电极32a、34a向子像素120R、120G、120B的放电室18突出。
汇流电极32a、34a可由金属材料形成,由于汇流电极沿着障肋23延伸,所以汇流电极中的每个沿其延伸方向形成Z字形图案。为了使PDP的操作期间放电室18中产生的可见光的阻挡最小化,汇流电极32a、34a可用最小的宽度形成并且设置在障肋23的顶部。
透明电极32b、34b由透明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形成,透明电极分别从汇流电极32a、34a向与各个汇流电极32a、34a相邻的一对放电室18突出。因此,在每个放电室18中,一对透明电极32b、34b彼此面对地设置并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
另外,在前基底30上,覆盖显示电极35的介电层(未示出)可被涂覆到前基底30的整个表面上,由例如MgO形成的保护层(未示出)还可涂覆在介电层上。
以下,将具体参照图2来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两个寻址电极15与每个像素120对应。这里,每个像素120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子像素120R、120G、120B,子像素120R、120G、120B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对于每个像素120,子像素120R、120G、120B中的至少两个通过同一寻址电极15驱动。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个子像素120R、120G、120B的放电室18的平面形状以普通的六边形形状形成。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相邻的一对放电室18之间的边界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该边界线延伸时它可与沿着与寻址电极15交叉的方向(即,图中的x轴方向)相邻的放电室的中心交叉。
显示电极35中的扫描电极34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18之间的边界线形成,扫描电极34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18施加共电压。以相同的方式,显示电极35中的维持电极32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18之间的边界线形成,维持电极32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18施加共电压。因此,扫描电极34和维持电极32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交替地设置,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中的每个控制一对放电室18的放电。对于穿过像素120的扫描电极34,突出的透明电极34b的四分之三位于每个像素120内。即,由于每个像素120包括三个子像素,所以位于两个子像素之间的边界线上的两个突出的透明电极34b和位于另一个子像素的边界上的一个突出的透明电极34b位于像素120内。因此,可以认为扫描电极34的3/4与每个像素120对应。
由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寻址电极15和扫描电极34的3/4与每个像素120对应,所以用于驱动PDP所需的寻址电极15和扫描电极34的数目满足下面的等式1中示出的比例。
(等式1)
寻址电极的数目∶扫描电极的数目=8∶3
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布置中,由于在水平方向布置了四列像素120,在竖直方向布置了四行像素120,所以在局部视图中布置了一共十六个像素120。由于两个寻址电极15与像素120的每列对应,所以一共八个寻址电极15(即,Am至Am+7)与图中示出的所有列对应。另外,扫描电极34的3/4与像素120的每行对应,一共三个扫描电极34(即,Yn、Yn+1和Y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120的所有行对应。与扫描电极34相同,一共三个维持电极32(即,Xn、Xn+1和X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120的所有行对应。
在像素的这种布置中,同一寻址电极15上的相邻子像素(例如,参照用标号120G、120B表示的子像素)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以这种方式,具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的子像素可交替地布置在同一寻址电极15上。
与图5和图6中示出的传统PDP相比,仅需要八个寻址电极来驱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以4×4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而以传统的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一共需要十二个寻址电极来驱动。因此,可减少驱动相同数目的像素所需的寻址电极的数目。
图3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个子像素220R、220G、220B的放电室28的平面形状以普通的矩形形状形成。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相邻的一对放电室28之间的边界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该边界线延伸时可与沿着与寻址电极15交叉的方向(即,图中的x轴方向)相邻的放电室的中心交叉。
如图3中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两个寻址电极15与每个像素220对应。这里,每个像素220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子像素220R、220G、220B,子像素220R、220G、220B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对于每个像素220,子像素220R、220G、220B中的至少两个用同一寻址电极15驱动。
显示电极35中的扫描电极34沿着一对相邻放电室28之间的边界线形成,扫描电极34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28施加共电压。以相同的方式,显示电极35中的维持电极32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28之间的边界线形成,维持电极32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28施加共电压。因此,扫描电极34和维持电极32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交替地设置,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中的每个控制成对放电室28的放电。
对于穿过像素220的扫描电极,突出的透明电极34b的四分之三位于每个像素220内。即,由于每个像素220包括三个子像素,位于两个子像素之间的边界线上的两个突出的透明电极34b和位于另一个子像素的边界上的一个突出的透明电极34b位于像素220内。因此,可以认为,扫描电极34的3/4与每个像素220对应。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用于驱动PDP所需的寻址电极15和扫描电极34的数目满足上面等式1中示出的比例。
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在水平方向布置了四列像素220,在竖直方向布置了四行像素220,所以在局部视图中布置了一共十六个像素220。由于两个寻址电极15与像素220的每列对应,所以一共八个寻址电极15(即,Am至Am+7)与图中示出的像素220的所有列对应。另外,由于扫描电极34的3/4与像素220的每行对应,所以一共三个扫描电极34(即,Yn、Yn+1和Y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220的所有行对应。与扫描电极34相同,一共三个维持电极32(即,Xn、Xn+1和X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220的所有行对应。
在这种像素布置中,同一寻址电极15上的相邻子像素(例如,参照用标号220G、220B表示的子像素)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以这种方式,具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的子像素可交替地布置在同一寻址电极15上。
与图5和图6中示出的传统PDP相比,仅需要八个寻址电极来驱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以4×4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而驱动以传统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需要一共十二个寻址电极。因此,可减少驱动相同数目的像素所需的寻址电极的数目。
图4是部分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像素和电极的布置的俯视平面图。
如图中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各个子像素320R、320G、320B的放电室38的平面形状以普通的矩形形状形成。另外,子像素320R、320G、320B的中心以直角三角形图案形成。因此,三个子像素320R、320G、320B中的两个子像素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邻近地布置,其中的两个子像素沿着与寻址电极15交叉的方向邻近地布置。
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两个寻址电极15与每个像素320对应。这里,每个像素320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子像素320R、320G、320B。对于每个像素320,子像素320R、320G、320B中的至少两个通过同一寻址电极15驱动。
显示电极135中的扫描电极134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38之间的分界线形成,扫描电极134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38施加共电压。以相同的方式,显示电极135中的维持电极132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38之间的边界线形成,维持电极132向成对的相邻放电室38施加共电压。因此,扫描电极134和维持电极132沿着寻址电极15的延伸方向交替地设置,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中的每个控制成对的放电室38的放电。
对于穿过像素320的扫描电极,突出的透明电极134b的四分之三位于每个像素320内。即,由于每个像素320包括三个子像素,所以位于两个子像素之间的边界线上的两个突出的透明电极134b以及位于另一个子像素的边界上的一个突出的透明电极134b位于像素320内。因此,可以理解为扫描电极134的3/4与每个像素320对应。因此,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用于驱动PDP所需的寻址电极15和扫描电极134的数目满足上面等式1中示出的比例。
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性布置中,由于在水平方向布置了四列像素320,在竖直方向布置了四行像素320,所以在局部视图中布置了一共十六个像素320。由于两个寻址电极15与像素320的每列对应,所以一共八个寻址电极15(即,Am至Am+7)与图中示出的像素320的所有列对应。另外,由于扫描电极134的3/4与像素320的每行对应,所以一共三个扫描电极134(即,Yn、Yn+1和Y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320的所有行对应。与扫描电极134相同,一共三个维持电极132(即,Xn、Xn+1和Xn+2)与图中示出的像素320的所有行对应。
在这种像素布置中,同一寻址电极15上的相邻的子像素(例如,参照用标号320G、320B表示的子像素)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以这种方式,具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的子像素可交替地布置在同一寻址电极15上。
与图5和图6中示出的传统PDP相比,仅需要八个寻址电极来驱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以4×4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而驱动以传统矩阵图案布置的十六个像素需要一共十二个寻址电极。因此,可减少用于驱动相同数目的像素所需的寻址电极的数目。
在下面的表1中,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PDP和根据几个对比例的PDP之间比较了所需寻址电极端子的数目、功耗等。
示例性实施例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辨率为1920×1080(FHD分辨率)的双驱动模式的PDP。对比例1示出了子像素为带状布置并且分辨率为1920×1080(FHD分辨率)的双驱动模式的PDP。对比例2示出了子像素为三角形布置并且分辨率为1920×1080(FHD分辨率)的双驱动模式的PDP。对比例3示出了子像素为带状(或三角形)布置并且分辨率为1920×1080(FHD分辨率)的双驱动模式的PDP。对比例4示出了子像素为带状(或三角形)布置并且分辨率为1366×768的双驱动模式的PDP。对比例5示出了子像素为带状(或三角形)布置并且分辨率为1280×720的双驱动模式的PDP。
在下面的表1中,与对比例4的数值对比,以相对值示出了寻址电极功耗、单位寻址电极电路的热以及单位寻址电极的峰值功率。
(表1)
  寻址电极端子的数目 TCP 寻址缓冲器的数目 寻址功耗(相对值) 单位寻址电路的热(相对值) 单位寻址电路的峰值功率(相对值)   扫描电极端子的数目 扫描电极的数目
  示例性实   3840  80   2   0.93  0.49  0.47   810   13
 施例1
对比例1 5760 120 2 1.39 0.49 0.70   1080 17
对比例2 5760 120 2 1.39 0.49 0.70   1080 17
对比例3 5760 60 1 2.78 1.98 1.41   1080 17
 对比例4   4098   43   1   1.00   1.00   1.00   768   12
 对比例5   3840   40   1   0.82   0.88   0.94   720   12
如表1中所示,当PDP的分辨率为1920×1080(指对比例1至对比例3)时,所需寻址电极的数目为5760。当寻址电极端子和扫描线的数目增加时,寻址功耗相应的增加。另外,由于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串扰和寄生电容增加,从而功耗也增加。
然而,参照分辨率为1920×1080的示例性实施例1,其寻址电极端子的数目基本上减少到3840。因此,如表1中所示,示例性实施例1的PDP消耗较小的寻址功率,产生较少的单位寻址电路的热,并且具有比相同分辨率的对比例的PDP小的单位寻址电路的峰值功率。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认为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且相反,本发明意图覆盖包含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价布置。

Claims (34)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底和后基底,具有相对表面和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的空间中划分的多个放电室,所述多个放电室形成至少一个像素;
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
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并与所述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
其中,包含在各个像素中的多个放电室中的至少两个放电室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并且通过同一寻址电极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放电室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单位像素中寻址电极的数目与扫描电极的数目的比例是8∶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分别包括形成在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处的一对突出电极,所述一对突出电极中的每个从所述边界线向相邻放电室的各个中心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所述扫描电极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形成并向所述成对的相邻放电室施加共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像素分别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像素分别包括三个放电室;
所述三个放电室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六边形平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矩形平面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一对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所述边界线延伸时,所述边界线可与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室的中心交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包含在每个像素中的多个子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邻地布置。
1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底和后基底,具有相对表面和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划分的多个放电室,所述多个放电室形成至少一个像素;
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
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并与所述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
其中,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放电室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与所述同一寻址电极对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形成的一对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单位像素中寻址电极的数目和扫描电极的数目的比例是8∶3。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分别包括形成在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处的一对突出电极,所述一对突出电极中的每个从所述边界线向相邻放电室的各个中心突出。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六边形平面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像素分别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像素分别包括三个放电室;
所述三个放电室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
2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底和后基底,具有相对表面和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划分的多个放电室,所述多个放电室形成至少一个像素;
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
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并与所述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
其中,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单位像素中寻址电极的数目和扫描电极的数目的比例是8∶3。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与同一寻址电极对应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形成的一对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不同颜色的磷光体层。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分别包括形成在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处的一对突出电极,所述一对突出电极中的每个从所述边界线向所述相邻放电室的各个中心突出。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室中的每个具有六边形平面形状。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像素分别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像素分别包括三个放电室;
所述三个放电室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
2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底和后基底,具有相对表面和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划分的多个放电室,所述多个放电室形成至少一个像素;
多个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
多个显示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前基底和所述后基底之间并与所述多个寻址电极电隔离,
其中,两个寻址电极与每个像素对应。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单位像素中寻址电极的数目和扫描电极的数目的比例是8∶3。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扫描电极的3/4与每个像素对应。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分别包括形成在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处的一对突出电极,所述一对突出电极中的每个从所述边界线向相邻放电室的各个中心突出。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显示电极包括与各个放电室对应的多个成对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
所述多个扫描电极沿着成对的相邻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形成并向所述成对的相邻放电室施加共电压。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像素分别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每个像素分别包括三个放电室;
所述三个放电室的中心以三角形图案布置。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放电室具有六边形平面形状。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一对放电室之间的边界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所述边界线延伸时,所述边界线可与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室的中心交叉。
CN2006100846364A 2005-05-27 2006-05-26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0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45187 2005-05-27
KR1020050045187 2005-05-27
KR1020050045187A KR100612244B1 (ko) 2005-05-27 2005-05-27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0211A true CN1870211A (zh) 2006-11-29
CN1870211B CN1870211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96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463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0211B (zh) 2005-05-27 2006-05-26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50565B2 (zh)
EP (1) EP1727180A1 (zh)
JP (1) JP4382061B2 (zh)
KR (1) KR100612244B1 (zh)
CN (1) CN1870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0769B1 (ko) * 2005-11-15 2007-09-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화소의 집적도를 높일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KR100659834B1 (ko) * 2005-11-22 2006-12-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단색 표시에 적합한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KR100739056B1 (ko) * 2005-11-23 2007-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8064949A (ja) * 2006-09-06 2008-03-21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電極線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6405A (ja) * 1999-12-22 2001-06-29 Fujitsu Ltd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069583B2 (ja) 2000-03-28 2008-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2025683A1 (en) 2000-09-21 2002-03-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lasma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TW591682B (en) 2003-08-20 2004-06-11 Au Optronics Corp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
TWI293469B (en) * 2004-03-03 2008-02-11 Au Optronics Corp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230378B2 (en) * 2004-08-12 2007-06-1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27180A1 (en) 2006-11-29
KR100612244B1 (ko) 2006-08-11
CN1870211B (zh) 2010-05-12
JP4382061B2 (ja) 2009-12-09
US7750565B2 (en) 2010-07-06
JP2006332065A (ja) 2006-12-07
US20060267497A1 (en) 200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2901A (zh) 显像用的显示装置
CN170506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2235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51988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7021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05120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US20070007888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320588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70018913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CN1705067A (zh) 具有改善的排气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47112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EP1788609A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increased integration degree of pixels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1204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包括pdp的平板显示器
US20070046577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2007149669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718370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electrodes having identical pitch i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terminal regions
CN100395860C (zh) 等离子显示器
CN1622258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78341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109376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68485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6049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76389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555081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