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8265A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8265A CN1868265A CNA2005100261498A CN200510026149A CN1868265A CN 1868265 A CN1868265 A CN 1868265A CN A2005100261498 A CNA2005100261498 A CN A2005100261498A CN 200510026149 A CN200510026149 A CN 200510026149A CN 1868265 A CN1868265 A CN 18682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
- hydriopsis cumingii
- freshwater mussel
- chidie
- po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涉及淡水贝类杂交育种,解决淡水育珠贝类优良品种缺乏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三角帆蚌、池蝶蚌亲本,其特征是从连续选育的三角帆蚌、池蝶蚌中分别挑选三龄以上体质健壮的优异者作为亲本群体;将挑选好的雌雄亲本按正反交组合后分别吊养于无异种精子干扰的水体中进行正反杂交,每次用雌雄个体分别不少于30只;水温升至19℃以上后,每隔数日检查雌蚌怀卵情况及钩介幼虫成熟度,钩介幼虫成熟时在繁殖池中放入寄主鱼,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大部分脱落时移去寄主鱼;幼蚌生长到1.5~2cm左右时,移至流水小土池培养,经土池培养的幼蚌装入网袋吊养于成蚌池培育。本发明用于淡水珠贝养殖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贝类杂交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一般是指品种或品系以上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分类地位在种以上的两个亲本之间的交配称为远缘杂交。
通过种间的杂交,有可能迅速和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的生活力、经济性状,或获得杂种优势,继而培育成新品种。海洋贝类不同种间的杂交,国内外进行过不少尝试,如不同牡蛎种间杂交,不同扇贝种间杂交,已成功应用于生产,但淡水贝类种间杂交尚无成功先例的报道。
三角帆蚌系软体动物,隶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别名:三角蚌、水壳、劈蚌、江贝、翼蚌、溪蚌、铲蚌、小壳。三角帆蚌分布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大、中、小型湖泊及其周围河流内,产量较高,是中国特有的优秀淡水育珠蚌。国内以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质量最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产比较缓慢,同时繁殖用亲本多为野生种或长期近亲繁殖,经累代养殖,出现生活力下降,个体变小、产珠性能和抗逆性差等问题,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困扰着淡水珠贝养殖业的发展。
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同属,原产于琵琶湖、赤霞浦等地,后被陆续引进我国台湾、江西、浙江等地。池蝶蚌是日本淡水珍珠的主要育珠贝类,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池蝶蚌为多年选育形成的优良品系,具有壳、外套膜较厚,育成珍珠色泽、大小比一般淡水珍珠更出色的优点。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种,在地理分布上亦长期分隔,同时双方的生物学差异显著,两者在性状、育珠性能所表现出的优缺点有互补性。
目前有关三角帆蚌、池蝶蚌淡水育珠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繁殖、养殖、育珠、生物学等方面,对于育珠贝类的远缘杂交育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培育出生产快、抗逆能力强、育珠性能优秀的杂交贝苗种,解决目前生产上优良淡水育珠贝类品种缺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采用三角帆蚌、池蝶蚌亲本,其特征是从连续选育的三角帆蚌、池蝶蚌中分别挑选三龄以上,个体比较大、贝壳完整无破损、壳表面色泽光滑、后缘宽大、软体部肥壮无病态、鳃瓣无伤缺、体质健壮的生产性状优异者作为亲本群体;将挑选好的三角帆蚌、池蝶蚌雌雄亲本按正反交组合后分别吊养于进、排水独立,无异种精子干扰的水体中进行正反杂交,每次每群体使用雌雄个体分别不少于30只;待水温升至19℃以上后,每隔数日使用开口器、探针、显微镜检查雌蚌怀卵情况及钩介幼虫成熟度,钩介幼虫成熟时在繁殖池中放入寄主鱼,待观察到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大部分脱落时移去寄主鱼;幼蚌生长到1.5~2cm左右时,先移至流水小土池培养,经土池培养的幼蚌装入网袋吊养于成蚌池培育。
本发明在传统的淡水育珠蚌繁育的基础上,采用有高产性状的三角帆蚌和池蝶蚌群体进行半人工杂交,综合三角帆蚌和池蝶蚌的优良性状,培育的杂交子一代抗逆淡水育珠贝类苗种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性状,抗逆能力提高,能用于淡水珠贝养殖业的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生产性状优异的三角帆蚌、池蝶蚌作为亲本群体,挑选亲本时,采用游标卡尺及电子称测量壳长、壳高、壳宽、全重、产珠量性状数据,针对生长速度和育珠性能,挑选三龄以上个体比较大、贝壳完整无破损、壳表面色泽光滑、后缘宽大、软体部肥壮无病态、鳃瓣无伤缺、体质健壮者作为杂交用亲本;为保证遗传多样性,每次每群体使用雌雄个体分别不少于30只;为了避免异种精子通过水流干扰杂交后代纯性,将挑选好的三角帆蚌、池蝶蚌雌雄亲本按正反交组合分别吊养于进、排水独立,无异种精子干扰的繁殖池水体中;繁殖池为砖块砌成,上铺塑料薄膜,每池深20cm,面积2m2,使用塑料管扎孔喷水育苗;育苗用河水经蓄水塘施肥,多级过滤后达到育苗用水标准;水温升至19度以上后,每隔数日使用开口器、探针及显微镜检查怀卵情况及钩介幼虫成熟度,在钩介幼虫成熟时放入寄主鱼,寄主鱼为8~15cm的黄颡鱼;待观察到大部分寄生鱼体上的钩介幼虫都已脱落,移去寄主鱼;每天用手搅动繁殖池水一次,去除污物,保持水质清新,同时每隔5~6天加入少量塘泥,供稚蚌生长需要;幼蚌生长到1.5~2cm左右时,移至流水小土池培养;然后将经过土池培养的幼蚌装入网袋吊养于成蚌池培育。
本发明培育的育珠蚌经插片手术操作,每只育珠蚌插片34枚;手术插片后的育珠蚌装入网袋吊养于育珠蚌池。
插珠1年、2年、3年的反交子一代蚌较相对应的三角帆蚌平均壳长分别增加2.15cm、1.07cm、1.93cm,平均壳高分别增加0.98cm、0.53cm、0.85cm,平均壳宽分别增加0.96cm、0.44cm、1.07cm,平均体重增加84.9g、65.8g、195.1g,平均壳重增加32.2g、46.1g、107.8g。
插珠1年后,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平均每只蚌的产珠量增加6.77g,珍珠的平均粒径增加1.56mm;插珠2年后,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平均每只蚌的产珠量增加4.72g,珍珠的平均粒径增加1.77m;插珠3年后,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平均每只蚌的产珠量增加5.12g,珍珠的平均粒径增加1.84mm,大规格(Φ>8mm)珍珠比例增加36.93%。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在育珠性能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一方面,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壳长、壳高、壳宽、体重、壳重都较同年龄组的三角帆蚌有明显增加。一般来说,蚌体生长速度快,其体内新陈代谢也较快,外套膜的分泌能力较强,因此,蚌体所育珍珠形成速度也较快。另一方面,相对于三角帆蚌,反交子一代蚌在体形上也更适于育珠。反交子一代蚌较三角帆蚌在壳宽上的优势最为明显,蚌体越宽,贝壳内的空间就越大,蚌的软体部分有较大的生长空间,蚌的体重和壳重也会明显的增加,软体部分生长有优势,外套膜也相应较厚,有利于大规格珍珠的形成,焦头珠和附壳珠相对减少。
育珠蚌的插片手术要用手术刀在育珠蚌的外套膜上割开一小口,然后,用送片针将处理好的外套膜小片插入育珠蚌外套膜结缔组织中,这一过程对育珠蚌的体质有一定损伤,伤口愈合的好坏以及愈合时间的长短对珍珠的质量和珍珠形成的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由反交子一代蚌与三角帆蚌珍珠产量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插珠1年后的反交子一代较三角帆蚌在生长和育珠与的优势比2龄、3龄更为明显。这表明反交子一代的体质较三角帆蚌有明显增强,插片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速度快。因此,在实施插片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反交子一代蚌的生长和育珠优势更为明显。
Claims (4)
1、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包括采用三角帆蚌、池蝶蚌亲本,其特征是从连续选育的三角帆蚌、池蝶蚌中分别挑选三龄以上,个体比较大、贝壳完整无破损、壳表面色泽光滑、后缘宽大、软体部肥壮无病态、鳃瓣无伤缺、体质健壮的生产性状优异者作为亲本群体;将挑选好的三角帆蚌、池蝶蚌雌雄亲本按正反交组合后分别吊养于进、排水独立,无异种精子干扰的水体中进行正反杂交,每次每群体使用雌雄个体分别不少于30只;待水温升至19℃以上后,每隔数日使用开口器、探针、显微镜检查雌蚌怀卵情况及钩介幼虫成熟度,钩介幼虫成熟时在繁殖池中放入寄主鱼,待观察到寄生在鱼体上的钩介幼虫大部分脱落时移去寄主鱼;幼蚌生长到1.5~2cm左右时,先移至流水小土池培养,经土池培养的幼蚌装入网袋吊养于成蚌池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是繁殖池为砖块砌成,上铺塑料薄膜,每池深20cm,面积2m2,使用塑料管扎孔喷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是寄主鱼为8~15cm的黄颡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是每天用手搅动繁殖池水一次,去除污物,保持水质清新,每隔5~6天加入少量塘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61498A CN100546466C (zh) | 2005-05-25 | 2005-05-25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61498A CN100546466C (zh) | 2005-05-25 | 2005-05-25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8265A true CN1868265A (zh) | 2006-11-29 |
CN100546466C CN100546466C (zh) | 2009-10-07 |
Family
ID=3744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261498A Active CN100546466C (zh) | 2005-05-25 | 2005-05-25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6466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9032B (zh) * | 2006-12-28 | 2011-12-21 | 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冠背蚌的培育方法 |
CN103749365A (zh) * | 2014-01-26 | 2014-04-30 | 大连海洋大学 | 一种杂色蛤与菲律宾蛤的人工种间杂交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1839B (zh) * | 2010-04-29 | 2012-11-21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紫色珍珠质品系三角帆蚌的人工选育方法 |
-
2005
- 2005-05-25 CN CNB2005100261498A patent/CN100546466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9032B (zh) * | 2006-12-28 | 2011-12-21 | 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冠背蚌的培育方法 |
CN103749365A (zh) * | 2014-01-26 | 2014-04-30 | 大连海洋大学 | 一种杂色蛤与菲律宾蛤的人工种间杂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46466C (zh) | 2009-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7063B (zh) |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 |
CN103975879B (zh) |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
CN105494177B (zh) | 一种葡萄牙牡蛎速长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 |
CN102550457B (zh) |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方法 | |
JP5543583B2 (ja) | オレンジ色の閉殻筋ホタテ貝の養殖方法 | |
CN102100197A (zh) | 一种三倍体单体牡蛎培育方法 | |
CN104770319A (zh) | 深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种间杂交与增养殖方法 | |
CN104686423A (zh) | 一种暗纹东方鲀群体—家系—分子综合遗传育种的方法 | |
CN113016673A (zh) | 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 | |
CN101884311B (zh) | 半滑舌鳎家系构建及优良家系选育方法 | |
CN101926293B (zh) | 一种文蛤快速生长品系的育种方法 | |
CN113179980A (zh) | 一种钝缀锦蛤的育苗方法 | |
CN101341862B (zh) | 一种橙黄壳色华贵栉孔扇贝的制种方法 | |
CN100546466C (zh) | 一种三角帆蚌与池蝶蚌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
CN103814853B (zh) |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 |
CN101288384B (zh) | 一种青虾种内杂交育种方法 | |
Li et al. | Freshwater pearl culture | |
CN108040938B (zh) | 一种通过亲本改良来提高香港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 | |
CN113273521A (zh) | 一种月鳢与宽额鳢杂交繁育月宽杂交鳢的方法 | |
CN105766726A (zh) | 一种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的杂交制种方法 | |
CN115517209B (zh) | 一种提高北方近江牡蛎生长率和存活率的杂交育种方法 | |
CN114342847B (zh) | 一种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制种方法 | |
CN114600805B (zh) | 一种速长三倍体葡萄牙牡蛎“世倍1号”的培育方法 | |
CN114158500B (zh) | 一种牡蛎三倍体快速生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
CN117617162B (zh) | 泥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的种间杂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0090 No. 334, military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00090 No. 334, military road,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