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6781A - 无线通信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6781A
CN1866781A CNA2006100819827A CN200610081982A CN1866781A CN 1866781 A CN1866781 A CN 1866781A CN A2006100819827 A CNA2006100819827 A CN A2006100819827A CN 200610081982 A CN200610081982 A CN 200610081982A CN 1866781 A CN1866781 A CN 1866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mplif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ower amplifier
communicatio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1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冈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6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6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机包括:调制部(12),对由频率发生器(11)产生的信号进行调制,生成GSM模式的高频信号及UMTS模式的高频信号;GSM信号路径(20),对应于调制部中生成的高频信号,设置GSM用功率放大器(21);路径选择开关(14),其切换设置了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UMTS信号路径(30)。GSM用功率放大器在GSM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发挥最大功率效率。UMTS用功率放大器设定为:在UMTS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成为最大功率效率。因此,可实现对应于所需的放大器的动作特性及发送功率等各不相同的两种以上通信方式,且无论在哪种通信方式放大器都可在功率效率为最大的条件下动作的无线通信机。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不同的通信方式来说可以公共使用的无线通信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中,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例如,在日本国内主要采用利用时分多址连接(TDMA)的个人数字蜂窝(PDC)方式和码分多址连接(CDMA)方式。另一方面,在国外采用利用TDMA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方式或利用CDMA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方式。为了兼顾这种混合存在的不同的通信方式,提出各种技术。
以往,在针对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而能公共使用的双模(dual-mode)方式的通信机或发送机中,一般在选择通信方式的一种的情况下,另一种通信方式不工作,大多通过开关等来切换信号导通的路径并选择每个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切换全双工模拟模式和半双工数字模式而使用的无线通信机的例子,所述全双工模拟模式与CDMA方式同样地进行收发同时动作的通信,所述半双工数字模拟与TDMA方式同样地进行收发交替动作的通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7表示现有的双模无线通信机的块构成。如图7所示,现有的无线通信机由生成发送信号的发送机110、处理接收信号的接收机120、与发送机110及接收机120连接的天线装置(antenna assembly)130、控制发送机及天线装置130的控制器140构成。
发送机110包括对所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且放大后生成发送信号的高频放大器111。高频放大器111通过来自控制器140的增益控制信号来控制,在模拟模式与数字模式下变更高频放大器111的动作状态及增益等,在模拟模式与数字模式下生成不同的发送信号。
从高频放大器111输出的发送信号被输入到设在天线装置130内的单刀双掷开关即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公共端子A。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根据来自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而被切换,在模拟模式的情况下公共端子A与端子B成为导通状态,在数字模式的情况下公共端子A与端子C成为导通状态。
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端子C,和与第一路径选择开关联动地切换的单刀双掷开关即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端子F连接。在数字模式动作时,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端子F与连接了天线134的公共端子D导通。因此,在数字模式的情况下,输入到上述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公共端子A的发送信号从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端子C,经由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端子F,从与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公共端子D连接的天线134发送。
另一方面,在模拟模式动作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控制器140的开关控制信号,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公共端子A与端子B连接,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公共端子D与端子E连接。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的端子B与双工器(duplexer)133的发送信号输入端子连接,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端子E与双工器133的天线端子连接。因此,在模拟模式的情况下,输入到第一路径选择开关的公共端子A的发送信号经由双工器133而从天线134输出。
另外,在模拟模式的情况下,对发送信号进行发送的同时,从天线134接收接收信号,接收信号从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的公共端子D经由端子E,被输入到双工器133的天线端子。在双工器133中,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必要的频率的同时分离为发送信号,从双工器133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从双工器133输出的接收信号通过设置在接收机120内的放大及解调器121,进行解调处理后作为接收数据取出。
如以上所说明的,通过根据来自控制器140的控制信号来切换第一路径选择开关131及第二路径选择开关132,从而在全双工的收发同时动作的模拟模式的情况下,选择包含双工器133在内的信号路径,在半双工的收发交替动作的数字模拟的情况下,选择不包含双工器133在内的信号路径。
此外,根据来自控制器140的增益控制信号,控制高频放大器111的动作点,在模拟模式的情况下,使高频放大器111以非线性动作进行动作,在数字模式的情况下使高频放大器111以线性或准线性动作进行动作。进而,为了防止因为双工器133的有无而在从天线发送的信号中产生功率差,根据增益控制信号来调整高频放大器111的增益。
然而,在现有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机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模拟模式中使高频放大器111非线性动作,在数字模式中使高频放大器111线性或准线性动作,因此存在高频放大器111的功率效率在两种模式中难以成为最大,在至少一方的模式中高频放大器111的功率效率降低的问题。
接着,在模拟模式中,来自高频放大器111的发送信号在通过双工器133之际衰减。在考虑双工器133中的发送信号的衰减后来设定最佳的高频放大器111的尺寸时,在没有双工器133引起的发送信号衰减的数字模式中,存在功率效率降低的问题。
而且,在发送信号中包含振幅调制成分的数字模式中,由于在调制方式的特性上,高频放大器111的直线性是重要的,故需要使高频放大器111在距饱和功率点稍微下侧的区域动作,存在功率效率进一步降低的问题。
另外,不只是模拟模式与数字模式混合存在的情况,即使在数字模式彼此之间,也存在以下问题:所需的发送功率等不同,使高频放大器111在所有的模式中以最大效率动作是非常困难的。
专利文献1:特愿2001-577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可以实现一种无线通信机,对应于所需的放大器的动作特性及发送功率等各不相同的两种以上通信方式,且无论在哪一种通信方式中,放大器都以功率效率为最大的条件动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将对应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机做成按每种通信方式来切换功率放大器的构成。
具体是,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公共放大器,其对通信方式互不相同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多条信号路径,其设置在公共放大器的后级,分别使各高频信号通过;切换电路,其设置在各信号路径与公共放大器之间,连接公共放大器与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在多条信号路径中设有功率放大器,其具有对于通过该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最适合功率放大效率。
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机,由于设有针对通过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具有最佳功率放大效率的功率放大器,故无论在哪一种通信方式中都能以最佳效率进行功率放大,能够降低功率放大器中的功率损耗,可以实现省电且能长时间使用的无线通信机。另外,也可以抑制无线通信机的发热,抑制由功率放大器的热引起的劣化。
第一无线通信机优选还具备:天线,其输出各高频信号;和天线选择电路,其设置在天线与各信号路径之间,连接天线与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通过采用这种构成,从而能够共用天线,能够进一步实现节省空间。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多个高频信号包括采用了时分多址连接(TDMA)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和采用了码分多址连接(CDMA)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多个功率放大器包括进行线性或准线性动作的功率放大器、和进行非线性动作的功率放大器。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切换电路为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开关电路。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可以抑制切换电路的插入所导致的损耗,也能提高各信号路径间的绝缘(isolation)。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还具备控制电路,其使设置在多条信号路径中由切换电路选择的一条信号路径中的功率放大器为接通状态,使其他功率放大器为断开状态。通过采用这种构成,从而可以降低未选择的功率放大器中的功率消耗,进一步实现节省功率。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切换电路为具有分支部、并连接公共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的传送线路,传送线路中的分支部与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之间的部分是具有与分别在各功率放大器中放大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谐振的长度的谐振线路。另外,也可以是切换电路为具有分支部、并连接公共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的传送线路,在传送线路中的分支部与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之间的部分中,由分布常数电路来形成开路短线,其对于除在各功率放大器中放大的高频信号以外的高频信号使阻抗无限大。通过采用这种构成,从而能够简化切换电路。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优选控制电路为分别向各功率放大器供给偏压的电路。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波电路,其设置于公共放大器的前级,取出从高频信号中分离了振幅调制成分的相位调制信号,功率放大器为根据振幅调制成分对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通过采用这种构成,从而能够在功率放大器中采用非线性放大器,可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效率。
在第一无线通信机中,特征在于,公共放大器为根据振幅调制成分对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通过采用这种构成,从而在公共放大器中也能进行振幅调制,可以严密控制输入到各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的强度。另外,也可以使公共放大器进行非线性动作,能够提高功率效率。
第一无线通信机优选还具备:本地振荡器,其设置于检波电路的前级,使本地信号生成;和相位调制器,其对本地信号进行相位调制。
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放大器,其对发送功率强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多条信号路径,其设置在所述公共放大器的后级,分别使所述各高频信号通过;和切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各信号路径与所述公共放大器之间,连接所述公共放大器与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所述公共放大器是将所述多个高频信号中的发送功率强度最低的第一高频信号放大到该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强度为止的功率放大电路,在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除使所述第一高频信号通过的信号路径以外的信号路径中设有功率放大器,其具有对于通过该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最适合的功率放大效率。
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机,由于公共放大器是将多个高频信号中的发送功率强度最低的第一高频信号放大到该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强度为止的电路,在多条信号路径中除使第一高频信号通过的信号路径以外的信号路径中,设有针对通过该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具有最佳功率放大效率的功率放大器,故可以省略一个功率放大器。因此,可以降低无线通信机的耗电,可以缩小尺寸。
在第二无线通信机中,优选多个高频信号包括采用了时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和采用了码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
第二无线通信机优选还具备检波电路,其设置在公共放大器的前级,取出从各高频信号中分离了振幅调制成分的相位调制信号,公共放大器及功率放大器是根据所述振幅调制成分对所述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机,可以实现一种对应于所需的放大器的动作特性及发送功率等各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通信方式,并且无论在哪一种通信方式中放大器都可以在功率效率为最大的条件下动作的无线通信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7是表示现有例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框图。
图中:11-频率发生器,12-调制部,13-前置放大器,14-路径选择开关,15-控制器,20-GSM信号路径,21-GSM用功率放大器,22-低通滤波器,23-GSM用天线,30-UMTS信号路径,31-UMTS功率放大器,32-绝缘体(isolator),33-双工器,34-接收部,35-UMTS用天线,41-天线切换开关,42-共用天线,51-分支点,52-第一谐振线路,53-第二谐振线路,61-调制信号发生器,62-极性控制部,63-PM控制部,64-AM控制部,65-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块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是与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对应的双模无线通信机。虽然两种通信形式可以是任意的,当为了说明方便,对与作为TDMA方式的一种的GSM模式、作为CDMA方式的一种的UMTS模式对应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具备:使规定频率的振荡信号产生的频率发生器11;对在频率发生器11中产生的振荡信号进行调制的调制部12;对在调制部12中调制过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前置放大器13。调制部12可以产生GSM模式的高频信号及UMTS模式的高频信号的任一种。另外,前置放大器13是在GSM模式及UMTS模式的双方中公共地放大高频信号的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13的输出端子与路径选择开关14连接。路径选择开关14由控制器15控制,在GSM模式的情况下选择GSM信号路径20,在UMTS模式的情况下选择UMTS信号路径30。路径选择开关14是由晶体管组成的开关,可以与未选择的信号路径确保充分的绝缘。
GSM信号路径20由GSM用功率放大器21、和与GSM用功率放大器21的输出端子连接的低通滤波器22构成。GSM用功率放大器21是进行GSM模式所需的非线性放大的放大器,设定为在GSM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发挥最大功率效率。
低通滤波器22是为了抑制由作为非线性放大器的GSM功率放大器21进行功率放大之际的高次谐波成分而设置的。另外,低通滤波器22的输出端子与GSM用天线23连接。
UMTS信号路径由UMTS用功率放大器31、与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输出端子连接的绝缘体32、连接绝缘体32的输出端子和一方输入输出端子的双工器33构成。UMTS用功率放大器31是进行UMTS模式所需的线性放大或准线性放大的放大器,设定为在UMTS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成为最大功率效率。
绝缘体32是为了吸收反射波并稳定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动作而设置的。另外,双工器33是为了同时进行收发并分离收发频带而设置的,双工器33的天线端子上连接了UMTS用天线35,双工器的另一方输入输出端子与接收部34连接。
GSM模式与UMTS相比,需要大的发送功率。欧洲电气通信标准化协会(ETSI)的EN 300 607-1的GSM标准即GSM 11.10-1Version 8.2.0所规定的Power Class中、一般最普及的Power Class4的发送功率为+33dBm。另一方面,在作为UMTS标准的GPP TS 25.101 V6.5.0所规定的Power Class中、一般最普及的Power Class3的发送功率为+24dBm,GSM模式与UMTS模式的功率差达到9dB。
通常,若功率差变大,则在与每个模式中设定的功率条件一致而在使功率效率最大的条件下使放大器动作是困难的。但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由于具备两个信号路径,具有分别被GSM模式及UMTS模式所要求的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最佳化的两个功率放大器,故无论在哪一种模式中都能够使功率放大器以最大功率效率动作。
为了切换两个信号路径,需要在电路中插入路径选择开关14,可以得到以下效果:通过路径选择开关14造成的插入损耗,改善前置放大器13与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功率放大器31的匹配性。另外,如果考虑到无线通信机的总放大量以及设置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的情况,则路径选择开关14的插入损耗极小,对作为无线通信机整体的耗电几乎没有影响。
此外,对前置放大器13与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功率放大器31的布局配置增加了距离上的限制。由此,例如前置放大器13、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功率放大器31分别由微波单片式集成电路(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MMIC)构成,在各块的密集度比较高时,可以抑制从前置放大器13向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热传递。其结果是,可以达到抑制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热失控、或抑制发热引起的破坏的效果,可以实现可靠性更高的无线通信机。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频率发生器11中产生的振荡信号直接成为发送频率的直接调制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由频率发生器产生的振荡信号例如通过混频器(mixer)等变换频率后进行调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无线通信机设为GSM模式与UMTS模式的双模,但即使是其他模式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做成三种以上的模式混合存在的无线通信机。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2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块构成。在图2中,通过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中,GSM信号路径20的输出端子及UMTS信号路径30的输出端子分别与天线切换开关41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天线切换开关41的天线端子上连接了共用天线42,在GSM模式及UMTS模式中切换使用1根天线。
天线切换开关41与路径选择开关14同样,由控制器15控制,构成为由路径选择开关14选择出的信号路径与共用天线42连接。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机,可以使GSM模式以及UMTS模式中使用的天线为1根。进而,通过在天线切换开关41中采用绝缘特性优越的开关,从而可以提高GSM信号路径20与UMTS信号路径30的绝缘,可以抑制GSM模式与UMTS模式之间的干扰。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3针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一部分表示块构成。在图3中,通过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付与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中,取代路径选择开关14,而是通过2个谐振线路来切换GSM信号路径与UMTS信号路径。
来自GSM模式及UMTS模式公共使用的前置放大器13的输出线在分支点51分为2条,分支的一方插入第一谐振线路52并与在GSM信号路径20设置的GSM用功率放大器21的输入端子连接。分支的另一方插入第二谐振线路53并与在UMTS信号路径30设置的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输入端子连接。
第一谐振线路52的从分支点51到GSM用功率放大器21的输入端子为止的长度被设定为与GSM模式中的频率调谐的长度,第二谐振线路53的从分支点51到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输入端子为止的长度被设定为与UMTS模式中的频率调谐的长度。在GSM模式及UMTS模式中的频率相同的情况下,第一谐振线路52与第二谐振线路53的长度相同。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5针对GSM用功率放大器21与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各个进行接通断开的控制。即,在GSM模式中,GSM用功率放大器21为接通状态,UMTS用功率放大器31为断开状态。在UMTS模式中,GSM用功率放大器21为断开状态,UMTS用功率放大器31为接通状态。
例如,在GSM模式的情况下,经由第一谐振线路52向接通状态的GSM用功率放大器21传送信号,但与断开状态的UMTS用功率放大器31连接的第二谐振线路53,由于成为阻抗无限大的开路短线(open stub),故不会向UMTS信号路径31传送信号。这样,能够通过非常简单的结构来进行信号路径的选择。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具有与可通过的频率调谐的物理性路线长度的传送线路来形成第一谐振线路及第二谐振线路,但也可以根据无源元件或无源元件以外的分布常数来形成。另外,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采用共用天线的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4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块构成。在图4中,通过对与图2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与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由EER(Envelope Elimi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放大器构成,具备:在EER放大器中进行振幅调制用的AM控制部64,和在频率发生器11中进行相位调制的PM控制部63。
由调制信号发生器61产生的调制信号在极性控制部62中从正交坐标系的信号变换为极坐标系的信号,分离为具有相位信息的PM信号与具有振幅信息的AM信号。分离后的PM信号通过PM控制部63用于针对频率发生器11的相位调制。同样,AM信号通过AM控制部64,用于针对作为EER放大器的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振幅调制。来自频率发生器11的相位调制后的振荡信号,由前置放大器13放大后,通过路径选择开关14,被输入到GSM信号路径20或UMTS信号路径30。
控制路径选择开关14的控制器15,由来自极性控制部62的信号控制。因此,在极性控制部62中,若选择GSM模式与UMTS模式的任一种,则与所选定的模式对应的信号路径被路径选择开关14选择。
在选择了GSM信号路径20的情况下,根据来自AM控制部64的控制信号,在GSM用功率放大器21中,进行EER放大动作的同时,进行振幅调制。GSM用功率放大器21被设定为:在GSM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进行使功率效率变为最高的非线性放大动作。
同样,在选择了UMTS信号路径30的情况下,根据来自AM控制部64的控制信号,在UMTS用功率放大器31中,进行EER放大动作的同时,进行振幅调制。UMTS用功率放大器31被设定为:在UMTS模式所要求的发送功率下进行使功率效率变为最高的非线性放大动作。这样,通过将功率放大器做成ERR放大器,从而即使在调制信号中包含振幅调制成分的UMTS模式中,也能够进行非线性放大动作,与采用线性或准线性放大动作时相比能够大幅度提高功率效率。
而且,路径选择开关14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由谐振线路等来形成。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5针对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一部分,表示块构成。在图5中,通过对与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与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中,对于前置放大器13,也做成ERR放大器,对前置放大器13也进行振幅调制。
由此,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模式,正确控制分别输入到GSM用功率放大器21及UMTS用功率放大器31的信号强度。另外,由于可以使前置放大器13非线性动作,故在无线通信机所具备的所有动作模式中,可以将功率效率分别设为最大,其结果是可以实现能长时间动作的无线通信机。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控制器15与极性控制部62一体化的控制部65来一并控制路径选择开关14与AM控制部64,但也可以和第四实施方式同样,采用控制器15与极性控制部62独立的构成。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6针对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机的一部分,表示块构成。在图6中,通过对与图5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与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机中,在UMTS信号路径30中并未设置功率放大器。在与GSM模式相比发送功率低的UMTS模式中,在前置放大器13中进行放大,直到所需要的发送功率强度为止。由此,可以省略UMTS用功率放大器31,可以降低无线通信机的耗电,并且也可以减少空间。
另外,在GSM模式中,可以设定为:GSM用功率放大器21与前置放大器13配合,使放大器构成整体的功率效率最佳。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机具有以下效果:可以实现一种与所需的放大器的动作特性及发送功率等各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通信方式对应,并且无论在哪一种通信方式中放大器都可以在功率效率为最大的条件下动作的无线通信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机在针对不同的通信方式可以公共使用的无线通信机等中是有用的。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机,具备:
公共放大器,其对通信方式互不相同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多条信号路径,其设置在所述公共放大器的后级,分别使所述各高频信号通过;和
切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各信号路径与所述公共放大器之间,连接所述公共放大器与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
在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分别设有功率放大器,其具有对于通过该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最适合的功率放大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天线,其输出所述各高频信号;和
天线切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天线与所述各信号路径之间,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高频信号包括采用了时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和采用了码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进行线性或准线性动作的功率放大器、和进行非线性动作的功率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为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开关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电路,其使在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由所述切换电路选择的信号路径中设置的一功率放大器为接通状态,使设置在其他信号路径中的功率放大器为断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是具有分支部、并连接所述公共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的传送线路,
所述传送线路中的所述分支部与所述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之间的部分,是具有与分别在所述各功率放大器中放大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谐振的长度的谐振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电路是具有分支部、并连接所述公共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的传送线路,
在所述传送线路中的所述分支部与所述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子之间的部分,由分布常数电路来形成开路短线,其对于除在所述各功率放大器中放大的高频信号以外的高频信号使阻抗无限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为分别向所述各功率放大器供给偏压的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波电路,其设置于所述公共放大器的前级,取出从所述各高频信号中分离了振幅调制成分的相位调制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根据所述振幅调制成分对所述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放大器为根据所述振幅调制成分对所述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本地振荡器,其设置于所述检波电路的前级,生成本地信号;和
相位调制器,其对所述本地信号进行相位调制。
13.一种无线通信机,包括:
公共放大器,其对发送功率强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多条信号路径,其设置在所述公共放大器的后级,分别使所述各高频信号通过;和
切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各信号路径与所述公共放大器之间,连接所述公共放大器与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的任一条;
所述公共放大器是将所述多个高频信号中的发送功率强度最低的第一高频信号放大到该第一高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强度为止的功率放大电路,
在所述多条信号路径中除使所述第一高频信号通过的信号路径以外的信号路径中设有功率放大器,其具有对于通过该信号路径的高频信号最适合的功率放大效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高频信号包括采用了时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和采用了码分多址连接技术的调制方式的高频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无线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公共放大器的前级,取出从所述各高频信号中分离了振幅调制成分的相位调制信号,
所述公共放大器及功率放大器是根据所述振幅调制成分对所述相位调制信号进行再调制的EER放大器。
CNA2006100819827A 2005-05-18 2006-05-16 无线通信机 Pending CN1866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45448 2005-05-18
JP2005145448A JP4589803B2 (ja) 2005-05-18 2005-05-18 無線通信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6781A true CN1866781A (zh) 2006-11-22

Family

ID=3742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819827A Pending CN1866781A (zh) 2005-05-18 2006-05-16 无线通信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39990B2 (zh)
JP (1) JP4589803B2 (zh)
CN (1) CN18667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409A (zh) * 2016-08-22 2017-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7395250A (zh) * 2017-08-22 2017-11-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电路和减少射频电路谐波干扰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0673B2 (en) * 2006-10-23 2013-08-27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routing unicast and multicast messages in an ad-hoc wireless network
JP4893394B2 (ja) * 2007-03-15 2012-03-0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8358978B2 (en) * 2008-11-04 2013-0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ser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ognitive radio transceiver
WO2010137405A1 (ja) * 2009-05-27 2010-12-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WO2013027538A1 (ja) * 2011-08-23 2013-0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機
JP5601604B2 (ja) * 2011-08-31 2014-10-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高周波電力増幅器モジュール
WO2013136860A1 (ja) 2012-03-12 2013-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JP6237634B2 (ja) 2012-10-05 2017-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10813000B2 (en) * 2018-09-06 2020-10-2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Channel-based remote unit monitoring and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CS)
US10601451B1 (en) * 2019-07-02 2020-03-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Low-cost method for selectively reducing switch loss
US20230239802A1 (en) * 2022-01-24 2023-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power class assign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877B1 (en) * 1997-07-03 2001-02-13 Ericsson Inc. Dual-band, dual-mode power amplifier with reduced power loss
JP2000013278A (ja) * 1998-06-25 2000-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無線携帯機及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それらを含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473600B1 (en) * 1999-12-13 2002-10-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bile phone with increased transmitter efficiency employing two transmit antennas
US6567653B1 (en) 2000-04-12 2003-05-20 Ericsson Inc. Dual-mode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er
JP2003258653A (ja) * 2002-02-26 2003-09-12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端末
US6853244B2 (en) * 2003-06-24 2005-02-08 Northrop Grumman Corproation Multi-mode multi-amplifier architecture
US7486937B2 (en) * 2005-05-17 2009-02-03 Cirrus Logic, Inc. Efficient RF amplifier topologi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409A (zh) * 2016-08-22 2017-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7395250A (zh) * 2017-08-22 2017-11-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电路和减少射频电路谐波干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24878A (ja) 2006-11-30
JP4589803B2 (ja) 2010-12-01
US7639990B2 (en) 2009-12-29
US20060264182A1 (en) 200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6781A (zh) 无线通信机
CN103988424B (zh) 具有高功率附加效率的倒装芯片线性功率放大器
KR101771294B1 (ko) 전력 증폭기에서의 위상 보상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223080C (zh) 负载包络跟随放大器系统
US98193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power amplifiers
CN104137424B (zh) 用于支持毗邻频带中的共存性的方法和带有滤波器的无线设备
CN202906899U (zh) 具有可编程陷波滤波器的发送器前端
CN100341252C (zh) 射频前端和提高射频前端的使用灵活性的方法
CN101212203B (zh) 同相正交混频器,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05897197A (zh) 通过消除匹配网络而减小的功率放大器尺寸
CN106656076B (zh) 一种支持多模多频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02404022A (zh) 功率放大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多模终端
CN1864325A (zh) 发送装置、发送输出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795616A (zh) 无线通信体系中的多频段和多模式移动终端
CN1305224C (zh) 利用锁相环路的控制电压的多频带发射和接收设备及方法
CN101167256A (zh) 无线发送装置、极性调制发送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943121A (zh) 发送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578121A (zh)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324514A (zh) 带有减小功率损耗的双频带、双重模式功率放大器
CN101207420A (zh) 处理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04020A (zh) 功率放大模块、多模射频收发器和多模终端
CN101656515B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高低功率合成电路
CN102404882A (zh) 多模射频接收处理芯片和多模终端
CN102420632A (zh) 射频前端模块、多模终端和多模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
CN102510582B (zh) 多模射频发射处理芯片和多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