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4377B -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 Google Patents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4377B
CN1864377B CN2004800288723A CN200480028872A CN1864377B CN 1864377 B CN1864377 B CN 1864377B CN 2004800288723 A CN2004800288723 A CN 2004800288723A CN 200480028872 A CN200480028872 A CN 200480028872A CN 1864377 B CN1864377 B CN 1864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address
alias
originator
address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288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4377A (zh
Inventor
川岛正久
三宅润
安部刚
高桥克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4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4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4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当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从发信者终端(1)接收到以别名地址X(R,C)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它恢复收信者地址R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生成包含所恢复的生成参数C和发信者地址S的回复目标地址Y(S,C),用收信者地址R和Y(S,C)替换目标和发送源,并将其传送给收信者终端(2)。另一方面,当重邮器(20)从收信者终端(2)接收到回复邮件时,它从Y(S,C)恢复发信者地址S和生成参数C,从所恢复的生成参数C和收信者地址R重新生成X(R,C),用X(R,C)替换目标和发送源地址S,并将其传送给发信者终端(1)。

Description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和邮件投递程序,它们用于接收把和收信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并用收信者地址替换目标来传送别名邮件,以及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别名地址替换收信者地址以作为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出于保护隐私和防止非法泄漏实际地址的目的,在电子邮件通信中有一种邮件投递系统,它向用户提供与实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并中继定址到别名地址的别名邮件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实际地址。特别地,在包括其中将别名地址和实际地址相互关联的DB(数据库)的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中,当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接收到把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参考DB以获得对应于别名地址的实际地址,并用实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实际地址。
另一方面,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具有下述问题。例如,当用户在其中注册了别名地址的邮寄列表仅仅是用于将从所注册的地址(别名地址)投寄的邮件投递给其它用户的邮寄列表时,用户的传出邮件的发送源是实际地址。结果是,用户不能将传出邮件投寄到邮寄列表。当用户使用别名地址来隐蔽实际地址时,如果用户回复从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传送来的别名邮件,则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是实际地址。结果是,用户不能回复邮件。
因此,还有一种常规技术,它用于接收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的邮件,并用别名地址替换实际地址作为此发送源来传送邮件。例如,在专利文档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152246号)中,在包括其中将别名地址和实际地址相互关联的DB(数据库)的传送装置中,当传送装置接收到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时,发送装置参考DB以获得对应于实际地址的别名地址,并用别名地址替换实际地址以作为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邮件。
除了上述常规技术以外,还有一种邮件投递系统,它允许用户自由生成多个别名地址并获得实际地址,而无需使用其中将别名地址和实际地址互相关联的DB(见例如,非专利文献1)。特别地,用户自由生成通过在用于标识用户的字符串(suzuki)后添加任意的控制字符串(ToTanaka)而获得的诸如suzuki.ToTanaka@isp-A.ne.jp等大量别名地址,并根据目的来使用这些别名地址。在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中,当接收到把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从别名地址中用于标识用户的字符串(例如,suzuki)获得实际地址,并用实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来传送别名邮件。
专利文档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152246号
非专利文献1:Taiga Aoki,“‘Spam Slicer’,a service for rooting up spam mails,has been sta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在线],[于2003年10月15日检索到,因特网<URL:http://internet.watch.impress.co.jp/www/article/2003/0613/spam.htm>]
发明揭示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常规技术(专利文档1中所揭示的常规技术)中,当传送装置接收到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并用别名地址替换实际地址以作为此发送源来传送邮件时,就有诸如数据库管理的负担、替换处理的延迟、以及不可将该技术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问题。
特别地,在上述常规技术(专利文档1中所揭示的常规技术)中,必需准备其中将别名地址和实际地址互相关联的DB(数据库)并在替换处理(用别名地址替换实际地址的处理)中参考此数据库。因此除了因为发生数据库管理的负担而有问题以外,还因为对数据库的访问而延迟了替换处理而有问题。特别地,在无限地生成别名地址的情况中,很可能就无限地需要数据库的资源。因此,数据库管理的负担和替换处理的延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
当用户有多个别名地址,例如当用户自由生成多个别名地址时(非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常规技术的情形中),即使准备了其中将诸别名地址与一实际地址相互关联的DB,要从实际地址唯一地选择合适的别名地址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使使用了常规技术(专利文档1中所揭示的常规技术),也不可能用适当的别名地址来替换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的发送源。因此,还因为不可能将该技术应用于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而有问题。
因此,设计出本发明来解决上述常规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邮件投递系统、一种邮件投递方法、以及一种邮件投递程序,即使在用别名地址替换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邮件时,带有别名地址的发送源不使用数据库而能够实现数据库管理负担的减轻、替换处理速度的提高、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等。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常规技术中的这些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将邮件投递系统构造成接收把与收信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并用收信者地址替换目标以传送别名邮件,以及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别名地址替换收信者地址作为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其中该邮件投递系统包括:别名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把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生成参数生成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从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用收信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把生成参数包括在别名邮件中来传送别名邮件;以及回复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响应于由别名邮件处理单元传送的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从回复邮件获得生成参数,从生成参数和指示回复邮件的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别名地址,并用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别名邮件处理单元包括: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它在接收到别名邮件时,从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它生成包括由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生成参数和指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的回复目标地址;以及别名邮件传送单元,它用由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收信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生成的回复目标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别名邮件,而回复邮件处理单元包括: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它在接收到回复邮件时,从作为回复邮件的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恢复发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它从由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生成参数和指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别名地址;以及回复邮件传送单元,它用由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发信者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别名邮件处理单元还包括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它判断别名邮件是否满足由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所恢复的传送条件,并且别名邮件传送单元仅传送被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判断为满足传送条件的别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传送条件是可根据别名邮件的传送来更新的传送条件,别名邮件处理单元还包括传送条件更新单元,它在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判断满足传送条件时,更新传送条件以重新生成生成参数,而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生成包括由传送条件更新单元重新生成的生成参数而不是由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生成参数的回复目标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传送条件是可根据别名邮件的接收来更新的传送条件,回复邮件处理单元还包括传送条件更新单元,它更新由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传送条件以重新生成生成参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重新生成包括由传送条件更新单元重新生成的生成参数而不是由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生成参数的别名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使用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别名地址、以及从发信者地址和预定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发信者别名地址来传送邮件的邮件传送系统包括:第一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把从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作为目标的邮件时,从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从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指示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发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别名地址替换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邮件;第二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把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邮件时,从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收信者生成参数和发信者别名地址生成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收信者地址和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邮件;第三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把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和收信者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回复邮件时,从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收信者别名地址,并用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以及第四邮件处理单元,它在接收到把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回复邮件时,从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发信者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从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收信者别名地址生成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发信者地址和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7,收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而发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发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第二邮件处理单元判断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且仅传送满足传送条件的邮件,而第四邮件处理单元判断邮件是否满足与从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且仅发送满足传送条件的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8,邮件投递方法用于接收把和收信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并用收信者地址替换目标以传送别名邮件,并且用于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别名地址替换收信者地址作为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该邮件投递方法包括:别名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把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生成参数生成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从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用收信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将生成参数包括在别名邮件中以传送别名邮件;以及回复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从回复邮件获得生成参数,从生成参数和指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别名地址,并用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9,别名邮件处理步骤包括:收信者地址恢复步骤,用于在接收到别名邮件时,从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回复目标地址生成步骤,用于生成包括生成参数和指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的回复目标地址;以及别名邮件传送步骤,用于以收信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回复目标地址生成步骤生成的回复目标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别名邮件,而回复邮件处理步骤包括:发信者地址恢复步骤,用于在接收到回复邮件时,从作为回复邮件的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恢复发信者地址和生成参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步骤,用于从由发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生成参数和指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别名地址;以及回复邮件传送步骤,用于以由发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发信者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以由别名地址重新生成步骤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0,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别名邮件处理步骤还包括传送可能性判断步骤,该步骤判断别名邮件是否满足由收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传送条件,并且别名邮件传送单元仅传送被传送可能性判断步骤判断为满足传送条件的别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1,邮件传送方法用于使用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别名地址、以及从发信者地址和预定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发信者别名地址来传送邮件,该邮件传送方法包括:第一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把从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作为目标的邮件时,从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从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指示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重新生成发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别名地址替换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邮件;第二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把收信者别名地址和发信者别名地址作为目标和发送源的邮件时,从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收信者地址和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收信者生成参数和发信者别名地址生成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收信者地址和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邮件,第三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把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和收信者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回复邮件时,从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收信者别名地址,并用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别名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以及第四邮件处理步骤,用于在接收到把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收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所述回复邮件时,从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发信者地址和发信者生成参数,从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收信者别名地址生成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发信者地址和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2,收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邮件应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而发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发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第二邮件处理步骤判断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仅传送满足传送条件的邮件,而第四邮件处理步骤判断邮件是否满足与从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仅传送满足传送条件的邮件。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3中的发明,在用别名地址替换把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的发送源的处理中,用别名地址替换发送源而不使用数据库是可能的。这就使得实现数据库管理的负担的减负、替换处理速度的提高、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成为可能。
根据权利要求2、9或14中的发明,不需要在接收别名邮件的用户方终端执行特殊处理。用户仅仅通过执行通常的邮件回复处理就能够将重新生成别名地址所需的生成参数包括到回复邮件中。
根据权利要求3、10或15中的发明,还可能实现为用户排除垃圾邮件。此外,因为在判断传送可能性中没有使用数据库(定义传送条件的DB),所以还可能提高垃圾邮件排除处理的速度而不会引起数据库管理的负担。
根据权利要求4中的发明,因为传送条件是根据传送次数、传送时间等来更新的,所以不需要多次生成别名地址。还可能长期使用仅为媒体生成一次的别名地址来排除垃圾邮件。
根据权利要求5中的发明,因为传送条件是根据回复次数、回复时间等来更新的,所以不需要多次生成别名地址。还可能长期使用仅为媒体生成一次的别名地址来排除垃圾邮件。
根据权利要求6、11或16中的发明,即使当发信者和收信者都使用别名地址时,在用别名地址替换把发信者或接收者的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的发送源的处理中,用别名地址替换发送源而不使用数据库是可能的。这就使减轻实现数据库管理的负担、提高替换处理的速度、将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成为可能。
根据权利要求7、12或17中的发明,还可能实现为双方用户(收信者和发信者)排除垃圾邮件。此外,因为在判断传送可能性中没有使用数据库(定义传送条件的DB),所以还可能提高为双方用户排除垃圾邮件处理的速度而不引起数据库管理的负担。
附图简述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总体构造的系统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的序列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总体构造的系统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的序列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控制信息的结构的示例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解释第二实施例概要的图示;以及
图16是解释第三实施例概要的图示。
标号解释
1    发信者终端
2    收信者终端
3    传出方邮件服务器
4    传入方邮件服务器
5    传出方IP网络
6    传入方IP网络
7    因特网
8    LAN
10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
11   用户地址恢复单元
12   回复地址转换单元
13   邮件传送单元
20   重邮器(Remailer)
21   回复地址恢复单元
22   用户地址转换单元
23   邮件传送单元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和邮件投递程序的实施例。在以下解释中,解释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主要术语以及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概要和特性,然后解释各个实施例(第一到第四实施例)。
[术语解释]
首先,解释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主要术语。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收信者”原则上是指接收把稍后描述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的人。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发信者”原则上是指发送别名邮件的人。在诸实施例中,“收信者”原来所具有的邮件地址(实际地址)被称为“收信者地址R”。在诸实施例中,“发信者”原来所具有的邮件地址被称为“发信者地址S”。
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别名地址(在诸实施例中被表示为X(R,C)”原则上是指与收信者所持有的收信者地址R不同的邮件地址。特别地,诸如通过将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合并而生成的地址等从收信者地址R和稍后描述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生成的地址与邮件地址对应。
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对应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生成参数“,并且在诸实施例中被表示为C)”是指在生成别名地址时被用作参数的信息。特别地,图3中所示的任意字符串(FromTanaka)、稍后描述的控制信息等与别名地址生成参数对应。
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控制信息”原则上指的是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特别地,如图10中所示,诸如从允许对其进行传送的发信者地址、允许传送的次数、以及允许的有效期生成的信息等包括与传送可能性判断相关的条件的信息与控制信息对应。因为“控制信息”是一种上述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所以在稍后描述的第二实施例和后续诸实施例中,使用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相同的标号将“控制信息”表示为“控制信息C”。
诸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回复目标地址(在此实施例中表示为Y(S,C))”原则上是指从收信者的角度看是别名邮件发送源的邮件地址(对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的目标)。特别地,诸如通过将发信者地址S的用户名部分与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与收信者的别名地址相关的生成参数)合并而生成的地址等从发信者地址S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生成的地址与回复目标地址对应。
[概要和特性]
接着,将解释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概要和特性。粗略而言,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在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中接收把与收信者地址R不同的别名地址X(R,C)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用收信者地址R替换目标以传送别名邮件,并且在重邮器中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与收信者地址R不同的别名地址X(R,C)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
这一邮件投递系统有一主要特性在于,即使在重邮器的传送处理中,发送源被用别名地址替换而无需使用数据库,这使其能够实现减轻数据库管理的负担、提高替换处理的速度,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等。以下简要解释这一主要特性。
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中,在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中,当从发信者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具有别名地址X(R,C)的别名邮件时,邮件投递系统从别名地址X(R,C)恢复收信者地址R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此外,邮件投递系统生成包括所恢复的生成参数C和作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S的回复目标地址Y(S,C)。邮件投递系统用收信者地址R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回复目标地址Y(S,C)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收信者的通信终端。
另一方面,在重邮器中,当从收信者的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于由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传送的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邮件投递系统从作为回复邮件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Y(S,C)恢复发信者地址S和生成参数C。此外,邮件投递系统从所恢复的生成参数C和作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R重新生成别名地址X(R,C)。邮件投递系统用发信者地址S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别名地址X(R,C)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将回复邮件传送到发信者的通信终端。
如上所述,根据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在重邮器的传送处理中,邮件投递系统不是从其中将别名地址和收信者地址相互关联的数据库获得别名地址,而是从回复邮件本身重新生成别名地址。因此,邮件投递系统可用别名地址来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这使其能够减轻数据库管理的负担,并实现替换处理速度的提高。特别地,即使在无限地生成别名地址的情况中,也完全不需要考虑数据库的资源,并且能够由重邮器顺畅地执行替换处理。
根据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服务器不使用与实际地址按一一对应关系相关的别名地址,而是使用从收信者地址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生成的别名地址。因此,还能够通过使用不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来将主投递系统应用于根据目的而使用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
此外,根据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因为别名地址生成参数被包括在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中,所以不需要在收信者方终端中执行特殊的邮件回复处理。收信者仅仅通过执行通常的邮件回复处理即可将重新生成别名地址所需的生成参数包括在回复邮件中。
根据诸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在传送中也不需要数据库。以相同方式实现数据库管理负担的减轻和用实际地址替换别名地址的替换处理的速度的提高是可能的。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解释中,使用通过将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合并而生成的别名地址,其中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是任意字符串。在以下解释中,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然后依次解释总的处理过程、别名地址生成处理、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以及回复地址恢复处理。最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及其它。
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总体构造的系统图。
如图中所示,通过把发信者终端1、收信者终端2、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和重邮器20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由传出方IP网络5、传入方IP网络6、因特网7、LAN 8、路由器R、防火墙FW等构成的通信网络)相互通信来构造邮件投递系统。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对应于权利要求1等中的别名邮件处理单元,而重邮器20对应于权利要求1等中的回复邮件处理单元。
在这些设备中,发信者终端1和收信者终端2是已知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供家庭使用的游戏机、因特网TV、PDA、诸如蜂窝电话或PHS等移动通信终端、或其中至少可安装电子邮件软件的其它设备。更具体地,发信者终端1是向收信者发送别名邮件的发信者所使用的终端。发信者终端还有从收信者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的职能。另一方面,收信者终端2是接收从发信者发送的别名邮件的收信者所使用的终端。收信者终端2还具有向发信者发送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的职能。此外,收信者终端2还执行生成作为别名邮件目标的别名地址的处理。生成别名地址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3)。
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和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是所谓的已知邮件服务器。更具体地,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具有接收来自发信者终端1的别名邮件、并向发信者终端1发送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的职能。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具有向收信者终端2发送别名邮件、并从收信者终端2接收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的职能。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是替换从发信者终端1(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接收的别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收信者终端2(传出方邮件服务器4)的服务器。重邮器20是替换从收信者终端2(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接收的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将回复邮件传送到发信者终端1(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的服务器。以下详细解释第一实施例中承载主要特性的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和重邮器20的构造。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的构造(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包括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和邮件传送单元13。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的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而邮件传送单元13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的别名邮件传送单元。
在诸单元中,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是从作为别名邮件目标的别名地址X(R,C)恢复收信者地址R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的单元。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4)。
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是从作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S和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恢复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生成回复目标地址Y(S,C)的单元。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5)。
邮件传送单元13是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给收信者的单元。具体地,邮件传送单元13用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恢复的收信者地址R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生成的回复目标地址Y(S,C)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别名邮件。
重邮器的构造(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重邮器20包括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和邮件传送单元23。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对应于权利要求1中的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的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而邮件传送单元23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的回复邮件传送单元。
在这些单元中,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是从作为回复邮件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Y(S,C)恢复发信者地址S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的单元。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用于恢复处理的算法和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用于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的算法是一对正转换和逆转换的关系。回复地址恢复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6)。
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是从作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R和由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恢复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重新生成别名地址X(R,C)的单元。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用于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处理的算法与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用于恢复处理的算法是一对正转换和逆转换的关系。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处理的细节和稍后参考图3详细描述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的细节是相同的。
邮件传送单元23是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来将回复邮件传送给发信者的单元。具体地,邮件传送单元23用由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所恢复的发信者地址S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X(R,C)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回复邮件。
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
参考图2来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的序列图。
如图中所示,收信者终端2从收信者接收收信者地址R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并生成别名地址X(R,C)(步骤S201)。接着,接收别名地址X(R,C)的发放的收信者操作收信者终端2或其它未示出的终端来与发信者通信,以通知发信者该别名地址X(R,C)。收信者终端2生成别名地址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3)。
另一方面,当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经由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接收到来自发信者终端1的别名邮件时(步骤S202),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从作为别名邮件目标的别名地址X(R,C)恢复收信者地址R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步骤S203)。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所进行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4)。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从作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S和在步骤S203所恢复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生成回复目标地址Y(S,C)(步骤S204)。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所进行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也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5)。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用在步骤S203所恢复的收信者地址R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在步骤S204生成的回复目标地址Y(S,C)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步骤S205)。
接着,接收到来自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的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临时存储别名邮件。当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接收到来自收信者终端2的到达邮件确认请求时(步骤S206),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将临时存储的别名邮件发送到收信者终端2(步骤S207)。
另一方面,当重邮器20经由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接收到来自收信者终端2的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步骤SP208),重邮器20从作为回复邮件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Y(S,C)恢复发信者地址S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步骤SP209)。重邮器20所进行的回复地址恢复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6)。
此外,重邮器20从作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R和在步骤SP209恢复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重新生成别名地址X(R,C)(步骤S210)。重邮器20所进行的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处理的细节和步骤S201相同。
重邮器20用在步骤S209恢复的发信者地址S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在步骤S210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X(R,C)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将回复邮件传送到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步骤S211)。
接着,接收到来自重邮器20的回复邮件的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临时存储回复邮件。当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接收到来自发信者终端1的到达邮件确认请求时(步骤S212),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将临时存储的回复邮件发送到发信者终端1(步骤S213)。当发信者响应于回复邮件而发送另一封回复邮件时,步骤S202及后续诸步骤处的处理被重复。
别名地址生成处理(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3来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图2中的步骤S201)。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别名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收信者终端2经由操作单元接收到来自收信者的收信者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时,收信者终端2获得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作为字符串r(=suzuki)(步骤S301I)。
此外,收信者终端2获得通过在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r(=suzuki)之后添加“.”、并在“.”后添加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而获得的如x(=suzuki.FromTanaka)的字符串(步骤S302)。
收信者终端2生成包括字符串x(=suzuki.FromTanaka)作为用户名部分、以及“@alias.isp-A.ne.jp”作为域名部分的别名地址X(R,C)(=suzuki.FromTanaka@alias.isp-A.ne.jp)。结果是,收信者终端2从显示单元或其它设备输出别名地址X(R,C)(=suzuki.FromTanaka@alias.isp-A.ne.jp)。
在上述示例中,收信者地址R中只有用户名部分r被包括在别名地址中。但是,这是相应用户的收信者地址的域名相同时的示例。别名地址并不局限于此。当域名不是相同的时候,域名也可被包括在别名地址中。
在以上解释中,别名地址是在收信者终端2中生成的。但是,并不总是需要在收信者终端2中生成别名地址。例如,也可能在网络上提供别名地址生成服务器,且收信者终端2访问别名地址生成服务器以使其发放别名地址。
用户地址恢复处理(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4来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图2中的步骤S203)。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别名地址X(R,C)(=suzuki.FromTanaka@alias.isp-A.ne.jp)作为别名邮件的目标时,别名中继服务器10的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获得别名地址X(R,C)的用户名部分作为字符串x(=suzuki.FromTanaka)(步骤S401)。
此外,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获得用户名部分x(=suzuki.FromTanaka)中“.”之前的字符串作为r(=suzuki),并获得“.”之后的字符串作为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步骤S402)。
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把字符串r(=suzuki)作为用户名部分,并把“@mail.isp-A.ne.jp”作为域名部分而生成收信者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步骤S403)。结果是,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输出收信者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
在以上解释中,所生成别名地址不包括收信者地址R的域名。但是,别名地址并不总是局限于此。当生成包括收信者地址R的域名的别名地址时,所恢复的别名地址中包括了域名,因此不需要再次添加域名。
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5来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图2中的步骤S204)。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发信者地址S(=Tanaka@mail.isp-B.ne.jp)和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时,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的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将发信者地址S的用户名部分设为s1(=Tanaka),并将域名部分设为s2(=mail.isp-B.ne.jp)来将发信者地址S分开(步骤S501)。
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在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之后添加“/”,在“/”之后添加字符串s1(=Tanaka),在字符串s1之后添加“/”,并再在“/”之后添加字符串s2(=mail.isp-B.ne.jp)以生成字符串y(=FromTanaka/Tanaka/mail.isp-B.ne.jp)(步骤S502)。
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把字符串y(=FromTanaka/Tanaka/mail.isp-B.ne.jp)作为用户名部分,并把“@remail.isp-A.ne.jp”作为域名而生成回复目标地址Y(S,C)(=FromTanaka/Tanaka/remail.isp-B.ne.jp)(步骤S503)。结果是,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输出回复目标地址Y(S,C)。
回复地址恢复处理(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6来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地址恢复处理(图2中的步骤S209)。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回复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回复目标地址Y(S,C)(=FromTanaka/Tanaka/mail.isp-B.ne.jp@remail.isp-A.ne.jp)时,重邮器20的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获得回复目标地址Y的用户名部分作为字符串y(=FromTanaka/Tanaka/mail.isp-B.ne.jp)(步骤S601)。
此外,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把到紧接在字符串y(=FromTanaka/Tanaka/mail.isp-B.ne.jp)的第一个“/”之前的字符串设为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把从紧接在此“/”之后到紧接在下一个“/”之前的字符串设为s1(=Tanaka),并且再将从紧接在该“/”之后到结束的字符串设为s2(=mail.isp-B.ne.jp)来分开字符串y(步骤S602)。
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把字符串s1(=Tanaka)设为用户名部分,并把字符串s2(=mail.isp-B.ne.jp)设为域名部分以生成作为目标地址S的发信者地址S(=Tanaka@mail.isp-B.ne.jp)(步骤S603)。结果是,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输出目标地址S(=Tanaka@mail.isp-B.ne.jp)以及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FromTanaka)。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及其它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重邮器20的传送处理中,用别名地址替换发送源而不使用数据库是可能的。这使得能够实现数据库管理负担的减轻以及替换处理速度的提高,并且实现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因为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被包括在回复目标地址Y(S,C)中,所以不需要在收信者终端2中执行特殊处理。收信者仅仅通过执行通常的邮件回复处理即可将重新生成别名地址所需的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包括在回复邮件中。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的解释中,基于控制信息C使用通过把控制信息C(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作为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使用而生成的别名地址来执行对传送可能性的判断,并自动更新控制信息C。在以下解释中,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然后依次解释总处理过程、别名地址生成处理、用户地址恢复处理、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以及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最后,解释第二实施例的效果及其它。
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第二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7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构造。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邮件投递系统的总体构造的系统图。
如图中所示,通过将发信者终端1、收信者终端2、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和重邮器40连接成能够经由网络(由传出方IP网络5、传入方IP网络6、因特网7、LAN 8、路由器R、防火墙FW等构成的通信网络)相互通信来构造邮件投递系统。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对应于权利要求1等中的别名邮件处理单元,而重邮器40对应于权利要求1等中的回复邮件处理单元。
在这些设备中间,发信者终端1、收信者终端2、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和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与通过将相同的标号附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那些设备是相同的。但是,收信者终端2生成别名地址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并且稍后详细描述(见图9和10)。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和重邮器40基本上与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和重邮器20是相同的。以下详细解释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和重邮器40的构造。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第二实施例)
如图7中所示,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包括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回复地址转换单元32、邮件传送单元33、公共密钥存储单元34、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以及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回复地址转换单元32对应于权利要求2和4中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邮件传送单元33对应于权利要求2和4中的别名地址传送单元,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对应于权利要求3中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而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对应于权利要求4中的传送条件更新单元。
在这些单元中,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回复地址转换单元32和邮件传送单元33基本上和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回复地址转换单元12和邮件传送单元13相同。但是,回复地址转换单元32和邮件传送单元33仅在稍后描述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判断传送是可能的时候才执行处理。
在恢复控制信息C时,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还执行判断别名地址X(R,C)的正确性并输出别名地址X(R,C)有效或无效的处理。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所进行的用户地址恢复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1)。
公共密钥存储单元34是存储与收信者终端2用于别名地址生成的公共密钥相同的公共密钥的单元。具体地,此公共密钥是当在用户地址恢复单元11中生成了与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控制信息C)的防篡改代码相比较的比较代码的时候使用的。
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是判断别名邮件是否满足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恢复的控制信息C(指示传送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的单元。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所进行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2)。
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是更新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所恢复的控制信息C(即,传送条件)以生成新的控制信息C1的单元。回复地址转换单元32生成包括由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重新生成的控制信息C1的回复目标地址而不是由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所恢复的控制信息C。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所进行的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3)。
重邮器的构造(第二实施例)
如图7中所示,重邮器40包括回复地址恢复单元41、用户地址转换单元42、邮件传送单元43、公共密钥存储单元44、以及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用户地址转换单元42对应于权利要求2和5中的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而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对应于权利要求5中的传送条件更新单元。
在这些单元中,回复地址恢复单元41、用户地址转换单元42和邮件传送单元43基本上和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回复地址恢复单元21、用户地址转换单元22和邮件传送单元23相同。
和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及公共密钥存储单元34类似,公共密钥存储单元44是存储与收信者终端2用于别名地址生成的公共密钥相同的公共密钥的单元。具体地,此公共密钥是当在用户地址转换单元42中生成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控制信息C)的防篡改代码时使用的。
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是更新由回复地址恢复单元41恢复的控制信息C1(即,传送条件)以生成新的控制信息C2的单元。用户地址转换单元42生成包括由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重新生成的控制信息C2而不是由回复地址恢复单元41恢复的控制信息C1的别名地址。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所进行的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在稍后详细解释(见图14)。
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
参考图8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的序列图。
如图中所示,收信者终端2接收来自收信者的收信者地址R和控制信息C(更具体地,传送诸如发信者地址指定、剩余次数指定和有效期指定等传送条件)并生成别名地址X(R,C)(步骤S801)。接着,接收到别名地址X(R,C)的发放的收信者操作收信者终端2和未示出的其它终端来与发信者通信,并向发信者通知别名地址X(R,C)。收信者终端2所进行的生成别名地址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9和10)。
另一方面,当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经由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接收来自发信者终端1的别名邮件时(步骤S802),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从作为别名邮件目标的别名地址X(R,C)恢复收信者地址R和控制信息C(步骤S803)。在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所进行的恢复处理中,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判断别名地址X(R,C)的正确性,并输出别名地址X(R,C)有效或无效。当判断别名地址X(R,C)无效时,拒收别名邮件的传送。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所进行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1)。
此外,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执行用于判断别名邮件是否满足在步骤S803恢复的控制信息C(传送条件)的传送可能性判断(步骤S804)。当在传送可能性判断中判断传送是不可能的时候,也拒收别名邮件的传送。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所进行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2)。
当在步骤S804判断传送是可能的时候,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更新在步骤S803恢复的控制信息C(传送条件)以生成新的控制信息C1(步骤S805)。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所进行的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3)。
此外,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从作为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S和在步骤S805重新生成的控制信息C1生成回复目标地址Y(S,C1)(步骤S806)。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所进行的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处理的细节基本上和参考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是相同的。
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用在步骤S803恢复的收信者地址R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在步骤S806生成的回复目标地址Y(S,C1)替换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到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步骤S807)。
接下来,从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接收到别名邮件的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临时存储别名邮件。当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接收到来自收信者终端2的到达邮件确认请求时(步骤S808),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将临时存储的别名邮件发送给收信者终端2(步骤S809)。
另一方面,当重邮器40经由传入方邮件服务器4接收到来自收信者终端2的响应于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步骤S810),重邮器40从作为回复邮件目标的回复目标地址Y(S,C1)恢复发信者地址S和控制信息C1(步骤S811)。重邮器40所进行的回复地址恢复处理的细节基本上和参考图6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处理相同。
重邮器40更新在步骤S811所恢复的控制信息C1(传送条件)以生成新的控制信息C2(步骤S812)。重邮器40所进行的控制信息更新的处理在稍后详细描述(见图14)。
此外,重邮器40从作为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R和在步骤S812重新生成的控制信息C2重新生成别名地址X(R,C2)(步骤S813)。重邮器40所进行的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处理的细节基本上和步骤S801相同。
重邮器40用在步骤S811恢复的发信者地址S替换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在步骤S813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X(R,C2)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将回复邮件传送到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步骤S814)。
接下来,从重邮器40接收到回复邮件的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临时存储回复邮件。当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接收到来自发信者终端1的到达邮件确认请求时(步骤S815),传出方邮件服务器3将临时存储的回复邮件发送给发信者终端1(步骤S816)。当发信者响应于回复邮件而发送另一封回复邮件时,步骤S802处及后续诸步骤的处理被重复。
别名地址生成处理(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9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图8中的步骤S801)。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别名地址生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但是,在图9中,假定已经经由操作单元从收信者接收到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来生成控制信息C,首先,简要解释控制信息C的生成。图10是控制信息的结构的示例图。如图中所示,控制信息C是通过合并经由操作单元从收信者接收到的传送条件(诸如发信者地址指定、剩余次数指定和有效期指定等传送条件)而生成的。
“发信者地址指定”是用于指定发信者的条件。特别地,“发信者地址指定”是通过合并“发信者地址指定”的传送条件标识符“S”和通过将从收信者接收到的发信者地址S的散列值的低位的20比特经过BASE32编码而获得的值(例如,“acdg”)来表示的。
“剩余次数指定”是用于指定传送次数的条件。特别地,“剩余次数”是通过合并“剩余次数指定”的传送条件标识符“N”和要在每次传送中递减的值(例如,“21”)来表示的。
“有效期指定”是用于指定别名地址有效期的条件。特别地,“有效期指定”是通过合并“有效期指定”的传送条件标识符“E”、指示有效期的年月日的值(例如,“030830”)和指示有效期更新周期单位的值(例如,“+2W”)来表示的。
回到图9的解释,当收信者终端2经由操作单元接收到来自发信人的发信人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和控制信息C(=N12.E030830+2W)时,收信者终端2获得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作为字符串r(=suzuki)(步骤S901)。
此外,收信者终端2通过在收信者地址R的用户名部分r(=suzuki)之后添加“.”、并在“.”后添加控制信息C(=N12.E030830+2W)而获得如x(=suzuki.N12.E030830+2W)的字符串(步骤S902)。
收信者终端2使用预定的公共密钥(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和重邮器40共同持有的密钥)来生成字符串x的散列值。在通过使散列值低位的20比特经过BASE32编码而生成防篡改代码h(=edqs)以后,收信者终端2使用“.”连接字符串x和防篡改代码h来生成字符串y(=suzuki.N12.E030830+2W.edqs)(步骤S903)。
收信者终端2把字符串y(=suzuki.N12.E030830+2W.edqs)作为用户名部分,并把“@alias.isp-A.ne.jp”作为域名部分来生成别名地址X(R,C)(=suzuki.N12.E030830+2W.edqs@alias.isp-A.ne.jp)(步骤S904)。结果是,收信者终端2从显示单元等输出别名地址X(R,C)(=suzuki.N12.E030830+2W.edqs@alias.isp-A.ne.jp)。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收信者地址R的域名可被包括在别名地址中,并且别名地址可由网络上的别名地址生成服务器发放。
用户地址恢复处理(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1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图8中的步骤S803)。图11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用户地址恢复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作为别名邮件目标的别名地址X(R,C)(=suzuki.N12.E030830+2W.edqs@alias.isp-A.ne.jp)时,在别名地址X(R,C)中,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的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提取紧接在用户名部分的最后一个“.”之后到用户名部分的结束的4个字符作为防篡改代码h(=edqs),并提取从用户名部分的头上到紧接在用户名部分的最后一个“.”之前作为字符串x(=suzuki.N12.E030830+2W)(步骤S1101)。
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使用公共密钥存储单元34的公共密钥来生成字符串x的散列值,并使散列值低位的20比特经过BASE32编码以生成用于比较的代码t(=edqs)(步骤S1102)。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判断在步骤S1101所提取的防篡改代码h和在步骤S1102所生成的用于比较的代码t是否相互一致(步骤S1103)。
根据比较,当两个代码相互不一致时(在步骤S1103处为“否”),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认为别名地址无效以结束处理。当两个代码相互一致时(在步骤S1103处为“是”),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认为别名地址有效以继续处理。换言之,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获得用户名部分x(=suzuki.N12.E030830+2W)的“.”之前的字符串作为r(=suzuki),并获得“.”之后的字符串作为控制信息C(=N12.E030830+2W)(步骤S1104)。
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把字符串r(=suzuki)作为用户名部分、并把“@mail.isp-A.ne.jp”作为域名部分来生成收信者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步骤S1105)。结果是,用户地址恢复单元31输出收信者地址R(=suzuki@mail.isp-A.ne.jp)和控制信息C(=N12.E030830+2W)。
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2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图8中的步骤S804)。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控制信息C(诸如发信者地址指定、剩余次数指定和有效期指定等传送条件)时,首先,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的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检查“剩余次数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N”)是否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步骤S1201)。当该条件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201处为“是”),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进一步判断传送条件标识符“N”后所跟的数字是否大于“0(零)”(步骤S1202)。
当传送条件标识符“N”后所跟的数字为“0(零)”时(在步骤S1202处为“否”),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认为判断结果是“传送不可能”以结束处理(步骤S1208)。相反,当传送条件标识符“N”后所跟的数字大于“0(零)”时(在步骤S1202处为“是”),或“剩余次数指定”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N”)未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在步骤S1201处为“否”)时,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继续执行接下来的判断。
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检查“有效期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E”)是否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步骤S1203)。当该条件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203处为“是”),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进一步判断由传送条件标识符“E”后所跟的六位数字所指示的有效期是否晚于当前日期和时间(步骤S1204)。
在判断中,当由传送条件标识符“E”后所跟的六位数字所指示的有效期不晚于当前日期和时间时(在步骤S1204处为“否”),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认为判断结果为“传送不可能”以结束处理(步骤S1208)。相反,当由传送条件标识符“E”后所跟的六位数字所指示的有效期晚于当前日期和时间时(在步骤S1204处为“是”),或当“有效期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E”)未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203处为“否”),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继续执行接下来的判断。
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检查“发信者地址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S”)是否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步骤S1205)。当该条件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205处为“是”),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进一步判断通过将发信者地址S的散列值低位的20比特经过BASE32编码所获得的值是否与传送条件标识符“S”后所跟的四个字符一致(步骤S1206)。
当该值与传送条件标识符“S”后所跟的四个字符不一致时(在步骤S1206处为“否”),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认为判断结果是“传送不可能”以结束处理(步骤S1208)。相反,当该值与传送条件标识符“S”后所跟的四个字符一致时(在步骤S1208处为“是”),或当“发信者地址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S”)未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205处为“否”),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认为判断结果为“传送可能”以结束处理(步骤S1207)。结果是,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输出判断结果(“传送可能”或“传送不可能”)。
在以上对传送可能性判断处理的解释中,是按照剩余次数指定、有效期指定和发信者地址指定的顺序来判断传送条件的。但是,不总是必需依此顺序来判断传送条件。可并行地判断相应的传送条件。
第一控制信息更新处理(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3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信息更新处理(图8中的步骤S805)。图13是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控制信息C(诸如发信者地址指定、剩余次数指定和有效期指定等传送条件)时,首先,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的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检查“剩余次数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N”)是否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步骤S1301)。
当“剩余次数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N”)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301处为“是”),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读出传送条件标识符“N”后所跟的数字串作为要从其减去1的整数值,并把通过用减法的结果作为新的条件描述来替换剩余次数指定的条件描述所获得的结果设置为更新后的控制条件C1(步骤S1302)。
相反,当“剩余次数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N”)未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301为“否”),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直接将所输入的控制信息C设置为更新后的控制信息C1(步骤S1303)。结果是,控制信息更新单元36输出更新后的控制信息C1。
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4来解释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图8中的步骤S812)。图14是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了控制信息C1(诸如发信者地址指定、剩余次数指定和有效期指定等传送条件)时,首先,重邮器40的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检查“有效期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E”)是否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1中(步骤S1401)。
当“有效期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E”)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401处为“是”),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把通过将由“+”后的字符串(例如,2W:两周)所指示的期限添加到当前日期和时间所获得的日期和时间设置为新的有效期,并用该新的有效期替换传送条件标识符“E”后所跟的六位数字来得到更新后的控制信息C2(步骤S1402)。
相反,当“有效期指定”的条件(传送条件标识符“E”)未被包括在控制信息C中时(在步骤S1401处为“否”),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直接将所输入的控制信息C1设置为更新后的控制信息C2(步骤S1402)。结果是,控制信息更新单元45输出更新后的控制信息C2。
在以上解释中,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是由重邮器40执行的。但是,并不总是必需在重邮器40中执行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例如,可在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中与第一控制信息更新处理一起执行第二控制信息更新处理。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及其它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因为传送可能性判断是根据从别名地址恢复的控制信息C来执行的,所以就能够实现为用户排除垃圾邮件。此外,因为在传送可能性判断中不使用数据库(定义传送条件的DB),所以还能够提高排除垃圾邮件处理的速度而不引起数据库管理的负担。
根据第二实施例,因为传送条件是根据传送次数、传送时间(或回复次数、回复时间)等来更新的,所以不需要多次生成别名地址。还能够长期使用仅为媒体生成一次的别名地址来排除垃圾邮件。
第三实施例
在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解释中,只有收信者接收别名地址的发放。但是,诸实施例并不总是局限于此。在发信者也接收别名地址的发放时以相同方式用于诸实施例也是可能的。此外,为收信者和发信者中的每一个执行传送可能性判断也是可能的。
因此,在以下解释中,作为第三实施例,发信者和收信者都是别名地址的用户,并且发信者和收信者都把别名地址包括在传送条件(上下文)中。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较地来解释第三实施例。
图15是解释第二实施例概要的图示。图16是解释第三实施例的概要的图示。如图15中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首先,作为别名地址用户的收信者R通知不是别名地址用户的发信者S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f(R,C_R)@X”。
接下来,发信者S向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发送其目标为别名地址“f(R,C_R)@X”而其发送源为发信者地址S的别名邮件。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30基于别名地址中所包括的“C_R”来判断该别名邮件传送的可能性,用收信者地址R替换目标,并用回复目标地址“g(S,C_R)@Y”替换发送源来将别名邮件传送给收信者R。
接着,收信者R回复该别名邮件以向重邮器40发送其目标为回复目标地址“g(S,C_R)@Y”且其发送源是收信者地址R的回复邮件。重邮器40用发信者地址S替换目标,并用别名地址“f(R,C_R)@X”替换发送源以将回复邮件传送给发信者S。
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6中所示,首先,作为别名地址用户的收信者R通知同为别名地址用户的发信者S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f(R,C_R)@X”。接着,发信者S从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f(R,C_R)@X”和发信者S的别名地址的生成参数“C_S”生成回复目标地址“g(f(R,C_R)@X,C_S)@Y”。
发信者S向重邮器60发送其目标为回复目标地址“g(f(R,C_R)@X,C_S)@Y”且其发送源为发信者地址S的别名邮件。重邮器60用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f(R,C_R)@X”替换目标,并用发信者S的别名地址“f(S,C_S)@X”替换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给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此外,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基于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中所包括的“C_R”来判断别名邮件传送的可能性,用收信者地址R替换目标,并用回复目标地址“g(f(R,C_R)@X,C_S)@Y”替换发送源,以将别名邮件传送给收信者R。
接着,收信者R回复该别名邮件以向重邮器60发送其目标为回复目标地址“g(f(R,C_R)@X,C_S)@Y”且其发送源为收信者地址R的回复邮件。重邮器60用发信者S的别名地址“f(S,C_S)@X”替换目标,并用收信者R的别名地址“f(R,C_R)@X”替换发送源,以将回复邮件传送给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此外,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基于发信者S的别名地址中所包括的“C_S”来判断别名邮件传送的可能性,用发信者地址S替换目标,并用回复目标地址“g(f(R,C_R)@X,C_S)@Y”替换发送源,以将回复邮件传送给发信者S。
接下来,根据第三实施例,即使发信者S和收信者R都使用别名地址时,在用别名地址替换把发信者S或收信者R的实际地址作为发送源的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邮件的处理中,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般实现数据库管理负担的减轻、替换处理速度的提高、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等是可能的。
根据第三实施例,为双方用户(收信者和发信者)排除垃圾邮件是可能的。此外,因为在传送可能性判断中不使用数据库(定义传送条件的DB),所以还能够提高为双方用户排除垃圾邮件的处理的速度而不会引起数据库管理的负担。
在图16中,左边的重邮器60对应于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第一邮件处理单元,左边的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对应于权利要求6和7中的第二邮件处理单元,而右边的重邮器60对应于权利要求6中的第三邮件处理单元,右边的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50对应于权利要求6和7中的第四邮件处理单元。
第四实施例
已解释了本发明的诸实施例。但是,能以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术中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范围内除上述实施例以外的各种不同形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将各种不同实施例作为第四实施例来解释。
例如,在对上述实施例的解释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一般电子邮件。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将本发明以相同方式应用于即时消息通信、IP电话通信等是可能的,只要执行的是使用和电子邮件相同地址的通信。
在对诸实施例的解释中,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被嵌入在别名邮件的发送源(头部信息的From(来自)部分)中。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被嵌入到除别名邮件发送源以外的部分中是可能的,只要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是被以能够从回复邮件中恢复别名地址生成参数C的方式嵌入在别名邮件中。
手动执行在诸实施例中所解释的相应种类的处理中间被作为自动执行来解释的全部或部分处理也是可能的。或者,还可能以公知的方法来自动执行被作为手动执行来解释的全部或部分处理。除此之外,任意地改变本文档及附图中所描述并示出的处理过程、控制过程、具体名称、包括各种数据和参数的信息(特别地,关于别名地址生成参数的信息)是可能的,除非另外特别指出。
附图中所示的装置(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重邮器等)相应的组件在功能上是概念性的,而不总是需要被物理地构造成如图中所示。换言之,相应装置的分布和集成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那些形式。将所有或部分装置构造成由任意单元根据各种负荷、使用状态等功能或物理地分布和集成是可能的。例如,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和重邮器的功能由相同的装置实现。此外,在相应装置中所执行的各种处理功能中的全部或部分可由CPU和由CPU分析并执行的程序实现,或可根据布线逻辑实现为硬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按照功能来解释实现本发明的相应装置(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重邮器等)的。通过使诸如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相应装置的相应功能也是可能的。换言之,通过使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诸实施例中所解释的各种处理过程是可能的。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来分布这些程序是可能的。此外,这些程序被记录在诸如硬盘、软盘(FD)、CD-ROM、MO或DVD等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通过用计算机从记录介质中读出这些程序来执行这些程序也是可能的。换言之,例如,发行其中存储了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别名邮件中继服务器10的程序和对应于其中的重邮器20的程序的CD-ROM(可以是每个装置有一单独的CD-ROM),并由相应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存储在CD-ROM中的程序也是可能的。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和邮件投递程序在用收信者地址替换别名邮件的目标以传送别名邮件、并用别名邮件地址替换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回复邮件中是有用的。特别地,该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和邮件投递程序适用于在后一种情形中的传送处理中实现数据库管理负担的减轻、替换操作速度的增加、将传送处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别名地址的用户等等。

Claims (12)

1.一种邮件投递系统,所述系统接收把与收信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并用所述收信者的地址替换所述目标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并且接收响应于所述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所述别名地址替换所述收信者地址以作为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所述邮件投递系统包括:
别名邮件处理单元(10),它在接收到把从所述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生成参数生成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从所述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用所述收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目标,并把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在所述别名邮件中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以及
回复邮件处理单元(20),它在接收到响应于由所述别名邮件处理单元传送的所述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回复邮件获得所述生成参数,从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别名地址,并用所述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别名邮件处理单元(10)包括:
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11),它在接收到所述别名邮件时,从所述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
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12),它生成包括由所述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别名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的回复目标地址;以及
别名邮件传送单元(13),它用由所述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收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所述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以及所述回复邮件处理单元(20)包括:
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21),它在接收到所述回复邮件时,从作为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的所述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
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22),它从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所述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别名地址;以及
回复邮件传送单元(23),它用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恢复的所述发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所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重新生成的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收信者的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
所述别名邮件处理单元(30)还包括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它判断所述别名邮件是否满足由所述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31)所恢复的传送条件,并且
所述别名邮件传送单元(33)仅传送被所述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判断为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别名邮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邮件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条件是根据所述别名邮件的传送来更新的传送条件,
所述别名邮件处理单元(30)还包括传送条件更新单元(36),它在所述传送可能性判断单元(35)判断满足所述传送条件时,更新所述传送条件以重新生成所述生成参数,并且
所述回复目标地址生成单元(32)生成包括由所述传送条件更新单元(36)重新生成的生成参数而不是由所述收信者地址恢复单元(31)恢复的所述生成参数的回复目标地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邮件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条件是根据所述别名邮件的接收来更新的传送条件,
所述回复邮件处理单元(40)还包括传送条件更新单元(45),它更新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41)恢复的所述传送条件以重新生成所述生成参数,并且
所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单元(42)重新生成包括由所述传送条件更新单元(45)重新生成的生成参数而不是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单元(41)恢复的所述生成参数的别名地址。
6.一种邮件传送系统,所述系统使用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别名地址、以及从发信者地址和预定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发信者别名地址来传送邮件,所述邮件传送系统包括:
第一邮件处理单元(10),它在接收到把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作为目标的邮件时,从所述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邮件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替换所述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邮件;
第二邮件处理单元(30),它在接收到把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所述邮件时,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生成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邮件;
第三邮件处理单元(20),它在接收到把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以及
第四邮件处理单元(40),它在接收到把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所述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生成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邮件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收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且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发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二邮件处理单元(30)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且仅传送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邮件,并且
所述第四邮件处理单元(40)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且仅发送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邮件。
8.一种邮件投递方法,它用于接收把和收信者地址不同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并用所述收信者地址替换所述目标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并且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并用所述别名地址替换所述收信者地址作为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所述邮件投递方法包括:
处理别名邮件,用于在接收到把从所述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生成参数生成的别名地址作为目标的别名邮件时,从所述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用所述收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目标,并将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在所述别名邮件中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以及
处理回复邮件,用于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别名邮件的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回复邮件获得所述生成参数,从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别名地址,并用所述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别名邮件包括:
恢复收信者地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别名邮件时,从所述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
生成回复目标地址,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别名邮件的发送源的发信者地址的回复目标地址;以及
传送别名邮件,用于以所述收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目标,并用由所述回复目标地址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别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别名邮件,并且
所述处理回复邮件包括:
恢复发信者地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回复邮件时,从作为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的所述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生成参数;
重新生成别名地址,用于从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所述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回复邮件发送源的所述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别名地址;以及
传送回复邮件,用于以由所述发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所述发信者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并以由所述别名地址重新生成步骤重新生成的所述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邮件投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收信者的所述别名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
所述处理别名邮件还包括传送可能性判断步骤,该步骤判断所述别名邮件是否满足由所述收信者地址恢复步骤恢复的传送条件,并且
所述传送别名邮件仅传送被所述传送可能性判断步骤判断为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别名邮件。
11.一种邮件传送方法,用于使用从收信者地址和预定的收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别名地址、以及从发信者地址和预定的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发信者别名地址来传送邮件,所述邮件传送方法包括:
处理第一邮件,用于在接收到把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生成的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作为目标的邮件时,从所述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指示所述邮件的发送源的所述发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替换所述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邮件;
处理第二邮件,用于在接收到把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所述邮件时,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生成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所述收信者地址和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邮件,
处理第三邮件,用于在接收到把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发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收信者地址重新生成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并用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以及
处理第四邮件,用于在接收到把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和所述发送源的所述回复邮件时,从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从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和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生成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并用所述发信者地址和所述收信者回复目标地址替换所述回复邮件的目标和发送源以传送所述回复邮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邮件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收信者的邮件应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而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是指示传送到所述发信者的邮件应当满足的传送条件的信息,
所述处理第二邮件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所述收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所述收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仅传送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邮件,并且
所述处理第四邮件判断所述邮件是否满足与从所述发信者别名地址恢复的所述发信者生成参数相关的传送条件,并仅传送满足所述传送条件的邮件。
CN2004800288723A 2003-10-17 2004-10-14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Active CN1864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8427 2003-10-17
JP358427/2003 2003-10-17
PCT/JP2004/015126 WO2005039130A1 (ja) 2003-10-17 2004-10-14 メール配送システム、メール配送方法およびメール配送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4377A CN1864377A (zh) 2006-11-15
CN1864377B true CN1864377B (zh) 2010-09-01

Family

ID=3446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88723A Active CN1864377B (zh) 2003-10-17 2004-10-14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58827B2 (zh)
EP (1) EP1675327B1 (zh)
JP (1) JP4094638B2 (zh)
KR (1) KR100829471B1 (zh)
CN (1) CN1864377B (zh)
WO (1) WO2005039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1427B1 (en) * 2001-08-30 2007-06-12 Qiang Du E-mail protocol using assumed send and reply address and smart E-mail archiving by addressee and addressor
US8655957B2 (en) * 2004-12-16 2014-02-1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rming that the origin of an electronic mail message is valid
US8099465B2 (en) * 2005-06-07 2012-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paring and replying to multi-party e-mails
US20070124402A1 (en) * 2005-10-18 2007-05-31 James Irwin Multiple server email system
JP4825534B2 (ja) * 2006-02-08 2011-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070260693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portable e-mail addresses
CN101098503B (zh) * 2006-06-28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昵称个性化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JP4551375B2 (ja) * 2006-08-28 2010-09-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配送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転送装置、メッセージ転送方法およびメッセージ転送プログラム
US7502873B2 (en) 2006-10-10 2009-03-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access to status and measurement data associated with input/output processing
US7500023B2 (en) 2006-10-10 2009-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input/output processing by using transport control words to reduce input/output communications
US7933844B2 (en) * 2007-02-28 2011-04-26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ddress forwarding for parcels
US8312189B2 (en) 2008-02-14 2012-11-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of data to monitor input/output operations
US7941570B2 (en) 2008-02-14 2011-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within a single I/O operation
US8108570B2 (en) * 2008-02-14 2012-01-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an I/O operation
US8214562B2 (en) 2008-02-14 2012-07-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of data to perform system changes in an input/output processing system
US8082481B2 (en) 2008-02-14 2011-1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 CRC insertion in an output data stream
US7917813B2 (en) 2008-02-14 2011-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ception condition determination at a control unit in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8166206B2 (en) * 2008-02-14 2012-04-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ncel instruction and command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an I/O operation
US9052837B2 (en) 2008-02-14 2015-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data in a ships passing condition
US8001298B2 (en) * 2008-02-14 2011-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extended measurement data in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8478915B2 (en) 2008-02-14 2013-07-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extended capability of a channel path
US8095847B2 (en) 2008-02-14 2012-0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ception condition handling at a channel subsystem in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7937507B2 (en) 2008-02-14 2011-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tended measurement word determination at a channel subsystem of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8176222B2 (en) 2008-02-14 2012-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arly termination of an I/O operation in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7904605B2 (en) * 2008-02-14 2011-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command and response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an I/O operation
US7890668B2 (en) 2008-02-14 2011-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indirect data addressing in an input/output processing system where the indirect data address list is non-contiguous
US8196149B2 (en) 2008-02-14 2012-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of data to determine compatability in an input/output processing system
US8117347B2 (en) 2008-02-14 2012-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indirect data addressing for a control block at a channel subsystem of an I/O processing system
US8055807B2 (en) 2008-07-31 2011-1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port control channel program chain linking including determining sequence order
US7937504B2 (en) 2008-07-31 2011-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port control channel program message pairing
JP5150402B2 (ja) * 2008-08-05 2013-02-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00036925A1 (en) * 2008-08-07 2010-02-11 Tactara, Llc Alias management platforms
US7818455B2 (en) * 2008-08-07 2010-10-19 Tactara, Llc Alias management platforms and methods
US8750847B2 (en) 2009-09-29 2014-06-10 Orange Method of masking an identifier of at least one destination of a call, and a correspond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332542B2 (en) 2009-11-12 2012-1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input/output system devices
CN102870125B (zh) * 2010-03-15 2016-03-0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通信的物理内容的基于图像的寻址
US11611526B2 (en) * 2010-05-28 2023-03-21 Privowny, Inc. Managing data on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9838351B2 (en) 2011-02-04 2017-12-05 NextPlan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ederation of proxy-based and proxy-fre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203799B2 (en) * 2011-03-31 2015-12-01 NextPlan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vanced alias domain routing
US9077726B2 (en) 2011-03-31 2015-07-07 NextPlane, Inc. Hub based clearing house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distinct unifi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716619B2 (en) 2011-03-31 2017-07-25 NextPlan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media traffic for a hub-based system federating disparate unifi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364854B2 (en) 2011-06-01 2013-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738811B2 (en) 2011-06-01 2014-05-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021155B2 (en) 2011-06-01 2015-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including discarding of data transfer requests in response to error detection
US8677027B2 (en) 2011-06-01 2014-03-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364853B2 (en) 2011-06-01 2013-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583988B2 (en) 2011-06-01 2013-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input/output data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312176B1 (en) 2011-06-30 2012-11-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transport mode input/output operations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US8549185B2 (en) 2011-06-30 2013-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transport mode input/output operations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US8346978B1 (en) 2011-06-30 2013-0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transport mode input/output operations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US8473641B2 (en) 2011-06-30 2013-06-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transport mode input/output operations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GB201115794D0 (en) * 2011-09-13 2011-10-26 Red Morning Ltd Handling Emails
US20130254830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Madhav Mogant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uring communications of corporate users
US9197591B2 (en) 2012-06-08 2015-11-24 Justemailu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lidating email from an internet application or website
US8918542B2 (en) 2013-03-15 2014-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transport mode data transfer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US8990439B2 (en) 2013-05-29 2015-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port mode data transfer between a channel subsystem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US9705840B2 (en) 2013-06-03 2017-07-11 NextPlane, Inc. Automation platform for hub-based system federating disparate unifi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819636B2 (en) 2013-06-10 2017-11-14 NextPlane, Inc. User directory system for a hub-based system federating disparate unifi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079791B2 (en) * 2014-03-14 2018-09-18 Xpedite System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main- and auto-registration
US10050925B1 (en) * 2015-01-28 2018-08-14 Intui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users of misdirected response messages associated with messages sent on the users' behalf by an intermediary service
US11582229B2 (en) 2019-06-01 2023-02-14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pplication single sign on
US20200382455A1 (en) * 2019-06-01 2020-12-03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n anonymous email relay
US11398908B2 (en) * 2019-08-21 2022-07-26 Mcafee,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conflict malware or content remediation
US11405397B2 (en) 2019-08-21 2022-08-02 Mcafee,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conflict malware or content remediation
US11783022B2 (en) 2020-06-01 2023-10-1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ccount verification upgrad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99918A2 (en) * 1997-08-28 1999-03-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onymous remailing and filtering of electronic ma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4247B1 (en) * 1996-10-10 2004-10-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providing for multiple virtual circuits between two network entities
JP3942267B2 (ja) * 1998-04-21 2007-07-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US7120927B1 (en) 1999-06-09 2006-10-10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ail alias registration
JP2002073475A (ja) * 2000-08-24 2002-03-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ドレス変換方法とアドレス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を利用可能なメールサーバとメールクライアント
JP2002152246A (ja) 2000-11-15 2002-05-24 Sumiomi Morinaga 電子メール送信受信方法
US7054906B2 (en) * 2000-12-29 2006-05-30 Levosky Michael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organizing Email
JP2002261837A (ja) * 2001-03-01 2002-09-13 Yasuyuki Fukunaga メール転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353204B2 (en) * 2001-04-03 2008-04-01 Zix Corporation Certified transmission system
JP4683772B2 (ja) * 2001-06-15 2011-05-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US7231427B1 (en) * 2001-08-30 2007-06-12 Qiang Du E-mail protocol using assumed send and reply address and smart E-mail archiving by addressee and addressor
JP2003134166A (ja) * 2001-10-24 2003-05-09 Nec Nexsolutions Ltd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US7617328B2 (en) 2001-11-16 2009-11-10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essaging protocols into a common protocol
US7216227B2 (en) * 2002-04-23 2007-05-08 Amiram Grynber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use of addresses using address computation techniques
JP2003338849A (ja) * 2002-05-22 2003-11-28 Nec Corp 電子メール転送システム及び転送方法
GB0405566D0 (en) * 2004-03-12 2004-04-2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Dynamic private email alias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99918A2 (en) * 1997-08-28 1999-03-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onymous remailing and filtering of electronic mail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61837A 2002.09.13
JP特开2002-73475A 2002.03.12
JP特开2003-134166A 2003.05.09
JP特开2003-338849A 2003.11.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94638B2 (ja) 2008-06-04
CN1864377A (zh) 2006-11-15
US20070011245A1 (en) 2007-01-11
US7558827B2 (en) 2009-07-07
EP1675327A1 (en) 2006-06-28
EP1675327A4 (en) 2009-03-18
WO2005039130A1 (ja) 2005-04-28
EP1675327B1 (en) 2013-01-02
KR20060057018A (ko) 2006-05-25
KR100829471B1 (ko) 2008-05-19
JPWO2005039130A1 (ja)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4377B (zh)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
US86009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serv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CN1535424B (zh) 处理消息的服务器
US724316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wireless synchronization of 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a messaging system
US6101320A (en) Electronic mai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836235B (zh) 用于确定网络系统的用户之间的关系的系统和方法
CN1792076B (zh) 包含分布式软件应用的数据访问、复制或通信系统
KR100945947B1 (ko) 메시지 서비스 시스템의 메시지 정리 방법
US7890591B2 (en) Method for an efficient electronic messaging system
CN101159705A (zh) 向受邀者提供聊天记录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WO20030074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data using field-based code wo rd generation
KR20030092974A (ko) 스팸메일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AU20072002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ssaging across cellular networks and a public data network
EP14930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wireless synchronization of 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a data service
US200500865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ontent
CN102655483A (zh) 一种通过电子邮件获取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988517B (zh) 传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97316A (zh) 用于处理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55484B (zh) 通过电子邮件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KR20130137319A (ko) 대규모 소셜 네트워크 분석방법 및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JP5375585B2 (ja) 電子メール返信時間予測装置、電子メール返信時間予測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9037432A (ja) 検証ポリシー設定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検証ポリシー管理システム
JPH0991302A (ja) 電子メール・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US82191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message addressing
JP2006048545A (ja) メールフィルタリ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