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1435A -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1435A
CN1861435A CN 200610078761 CN200610078761A CN1861435A CN 1861435 A CN1861435 A CN 1861435A CN 200610078761 CN200610078761 CN 200610078761 CN 200610078761 A CN200610078761 A CN 200610078761A CN 1861435 A CN1861435 A CN 1861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mospheric air
open port
atmosphere
vehicle
pipe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87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8710C (zh
Inventor
藤田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7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7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在车辆的后轮轮胎房与这个后轮轮胎房的内侧上所装配的衬套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宽的空间,将大气连通配管配置成导入到空间内的同时使大气开放口向下进行开口。容器罐的配管结构使大气开放口的位置变高,车辆行进在浸水路时,可以防止向大气开放口浸入水,另外在衬套和后轮轮胎房之间使其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宽的空间,使大气开放口位于在这个空间内,从而可以使车在雪道行进时车轮扬起的雪不易浸入到空间内,以达到防止大气开放口被堵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特别是关于防止连接在容器罐上的大气连通配管的大气开放口处浸入水或是雪的容器罐配管结构。
背景技术
曾有如图8所示在车辆上,将吸收了燃料箱102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的容器罐104配置在底板106的下面,在容器罐104上连接有具有大气开放口108A的大气连通配管108的设计。在这个大气连通配管108的前端的大气开放口108A部位插进底板106下的后底板构件110里。然后,大气连通配管108的大气开放口108A配置在与室内相阻隔的位置。
另外也有,如图9所示在车辆上,在配置有右侧轮胎202的右侧轮胎房204内,配置连接在燃料箱上的燃料漏斗管206,还有,将这个漏斗管206连接在比底板208高的车辆的上方,在沿着漏斗管206将大气连通配管210夹紧的同时,将这个大气连通配管210的前端的大气开放口210A配置在与室内阻隔并比底板208高的车辆的上方,来防止自大气开放口210A浸入水。
以往也有,在车辆的蒸气燃料处理装置上,大气开放通路分支为把外部气体导入到容器罐内的第1通路和把一部分蒸发燃料放出到大气中的第2通路,另外,设置有将这个第1通路和第2通路进行切换的切换柄装置。
另外也有,在容器罐的配置构造上,在后轮轮胎房内部面向车厢侧形成凹部,在这个凹部内配设容器罐。
引自日本专利文献:[特许文献1]特开平6-99748号公报,[特许文献2]特开昭63-162329号公报。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对于以往的如图8所示的大气连通配管的配管结构,使大气连通配管108的大气开放口108A在装配在底板106下的后底板构件110内开口,这样后底板构件110配置在车辆的下侧,由于后底板构件110的位置变低,所以车辆行进在浸水路段时,容易自大气开放口108A侵入水,从而造成引擎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如图9所示,对于大气连通配管的配管结构,在用夹具将大气连通配管210安装在配设在后轮轮胎房204内的燃料漏斗管206上时,可以将大气开放口210A的位置设高,但在车辆行进在雪道上时,右侧轮胎202所扬起的雪如箭头F方向沿着右侧轮胎房204的内侧面向上方移动,并且倾注到燃料漏斗管206的上面,此时,在比大气连通配管210的管径D1还大的管径D2的燃料漏斗管206的上面大量积雪,由此,在大气配管210的大气开放口210A被雪堵塞发生不正常的同时,由于大气连通配管210用夹具安装在燃料漏斗管206上,所以出现不易决定大气连通配管210的大气开放口210A的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吸收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的容器罐配置在车辆的底板的下面,对于上述容器罐上配置有与大气开放口连接的大气连通配管的容器罐的配管结构,在上述车辆的后轮轮胎房与这个后轮轮胎房的内侧所装配的衬套之间,形成截面宽度比上述大气连通管的管径的大空间,使上述大气连通配管被引导到上述空间内的同时使上述大气开放口向下进行配置。
本发明为了防止自大气连通管的大气开放口浸入水或雪使大气开放口的位置变高的同时,在衬套和后轮轮胎房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更宽的空间,并使大气开放口向下且位于这个空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本发明的容器罐的配管结构中,车辆的后轮轮胎房与这个后轮轮胎房的内侧上所装配的衬套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宽的空间,将大气连通配管配置成导入到空间内并同时使大气开放口向下进行开口,从而使大气开放口的位置变高,车辆行进在浸水路面时,可以防止向大气开放口浸入水,另外在衬套和后轮轮胎房之间使其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宽的空间,使大气开放口位于在这个空间内,从而可以使车在雪道行进时车轮扬起的雪不易浸入到空间内,以达到防止大气开放口被堵塞的情况。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在大气连通管的大气开放口的位置变高的同时,衬套和后轮轮胎房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管的管径宽的空间,将大气开放口位于这个空间内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车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对于第1实施例的图2的箭头I-I线上的车辆后部截面图。
图2为对于第1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右视图。
图3为对于第1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斜视图。
图4为对于第1实施例的车辆的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5为对于第1实施例的车辆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对于第2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右视图。
图7为对于第3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右视图。
图8为以往的车辆后部的斜视图。
图9为以往的其它车辆的后部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2车辆,4L左侧框架,4R右侧框架,6L左侧后轮,6R右侧后轮,8L左侧后轮轮胎房,8R右侧后轮轮胎房,10后车轴,12后差速器壳,14底板,16中央十字构件,18后十字构件,20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2左侧后减震器,24左侧后衬套,24E左侧后衬套的下端部分,26轮胎房侧安装部分,28减震器侧安装部分,30减震器的本体,32上侧安装部分,34下侧安装部分,臂35,36侵入阻止面,38下降空间,40燃料箱,42消声器,44燃料漏斗管,46容器罐安装托架,48容器罐,50蒸发配管,52净化配管,54大气连通配管,54A大气开放口,54B顶部弯折,56空间,58下侧开口部分,6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在图4、图5中,2为车辆,4L为指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左侧框架,4R为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与左侧框架4L相对峙的右侧框架,6L为左侧后轮,6R为右侧后轮,8L为左侧后轮轮胎房,8R为右侧后轮轮胎房,10为后车轴,12为后差速器壳。左侧后轮轮胎房8L、右侧后轮轮胎房8R为将车辆2的外部与车室相阻断的部分。
在左侧框架4L和右侧框架4R上,在比底板14低、相对后车轴10而在车辆的前方的第1、第2中央十字构件16-1、16-2与相对后差速器壳12而在车辆的后方的后十字构件18,在指向车辆的横方向上(车辆左右方向)进行连接。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左侧后轮轮胎房8L内的内壁面上借助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进行安装的左侧后减震器22,另外,在左侧后轮轮胎房8L的内侧面上装配有作为衬套的左侧后衬套24。
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包括,由轮胎房侧安装部分26和这个轮胎房侧安装部分26的上部的左侧后轮6L的车辆左方上突出仅M长度的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轮胎房侧安装部分26安装在左侧后轮房8L内的内壁面上,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的左端面上安装有与左侧后减震器22的减震器的本体30连接的上侧安装部分32。这个与左侧后减震器22的减震器本体30的下部相连接的下侧安装部分34与支持左侧后轮6L的臂35相联接。
另外,对于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由于在车辆的左方形成了长度仅为M的突出的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所以在下侧形成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侵入阻止面36的同时,在这个侵入阻止面36的下方处轮胎房安装部分26和左侧后减震器22的上部之间形成下降空间38。
在这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与车辆左侧相同,在右侧后轮轮胎房8R内的内壁上,借助右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安装右侧后减震器,另外在右侧后轮轮胎房8R的内侧面上,装配有右侧后衬套。
还有,在左侧框架4L和右侧框架4R之间的后车轴10和第2中央十字构件16-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燃料箱40的同时,在相对于后十字构件18的车辆后方配置有消声器42。在燃料箱40上车辆的右侧接续有燃料漏斗管44。
在第1中央十字构件16-1和第2中央十字构件16-2上,在车辆左侧的底板14下方,借助容器罐安装托架46安装有吸收燃料箱40内所产生的蒸发燃料的容器罐48。在这个容器罐48上,设置有接续在燃料箱40上的蒸发配管(箱侧配管)50,和接续在引擎上的净化配管(引擎侧配管)52,和有大气开口的大气连通配管(容器罐吸入管)54。
这个大气连通配管54延设在的车辆的左侧且车辆后方侧,前端部位上配置有大气连通配管54的大气开放口54A。
如图1所示,左侧后轮轮胎房8L和这个左侧后轮轮胎房8L的内侧面上所装配的左侧后衬套24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配管54的管径D大若干宽度W的空间56。
这种情况下,左侧后衬套24的下端部分24E形成下侧开口部分58并配置在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的上方,另外,空间56的宽度W设定为比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的左侧后轮6L侧的横方向突出来的长度M小。
然后,如图1-图3所示,在这个空间56内,在导入大气连通管54的大气连通配管54的同时,使这个大气连通配管54的前端侧的大气开放口54A位于向下的位置。这种情况下,这个大气连通配管54向相对于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更加向车辆前方侧且向车辆后方侧的上方倾斜,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正上方的最上部位在顶部弯折54B处弯折,大气开放口54A向相对于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更加向车辆后方侧并向下方倾斜,这样,这个大气开放口54A配置在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稍上方且稍向车辆后方侧。另外,大气连通配管54被用左侧后减震器用的相对于上托架20更加向车辆前方侧的第1、第2固定件(螺母)60-1、60-2固定在左侧后轮轮胎房8L上。
下面,对这个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燃料箱40内发生的蒸汽燃料一旦吸附到容器罐48,在引擎运行时,利用从大气连通管54的大气开放口54A导入的空气从容器罐48脱离(清洗),并供给引擎内。
另外,车辆在行进在雪道上时,如图1的箭头所示,左侧后轮6L所扬起的雪在车辆2的下侧,从左侧后减震器22的车辆右侧经过下降空间38向上方浸入,但是这个雪在减震器侧安装部分28的下面的侵入阻止面30被阻止的同时,被左侧后减震器22的上部的上侧安装部分32将该浸入进行阻止,另外,由于大气开放口54A在空间56内向下配置,故可以防止雪自大气开放口54A浸入,从而可以防止大气开放口54A被雪堵塞。
也就是说,将大气连通配管54导入到与车辆右侧的燃料漏斗管44相反的车辆左侧的左侧后轮轮胎房8L内,使前端侧的大气开放开口54A位于燃料漏斗管44的相反位置,也就是说,使其位于,在配置有容器罐48的相同的车辆左侧上,左侧后轮轮胎房8L和左侧后轮轮胎房8L的内侧面上安装的左侧后衬套24之间形成的空间56内向下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自大气开放口54A浸入水及从大气开放口54A被雪阻塞的情况。
另外,行进在车辆的浸水路时,左侧后轮胎6L所扬起的水在被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阻止浸入的同时,没有达到相对于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上方的较高位置的大气开放开口54A,所以可以防止自大气开放开口54A浸入水。
对于以往的燃料漏斗管,这个燃料漏斗管44的外径比较大,左侧后轮轮胎房和左侧后衬套之间的空间过大,所以雪和水浸入过多,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大气连通管54和左侧后轮轮胎房8L、左侧后衬套24之间的间隙留到最低限的同时,利用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减震器安装部分28,可以防止水和雪难于从大气开放口54A浸入。
进而,具备大气开放口54A的大气连通管54用第1、第2固定件60-1、60-2固定在左侧后轮轮胎房8L上,可以使大气开放口54A的位置保持稳定。
继而,由于容器罐48设置在与燃料箱40的燃料漏斗管44的相反方向,所以比起以往的将燃料漏斗管44沿着大气连通配管54设置的情况可以减少零件个数,达到减低成本及减轻重量的效果。另外,如图1所示,在行进在雪道上时,在上方被左侧后轮6L扬起的雪在左侧后轮房8L内上升,向着左侧后轮房8L的壁面和左侧后衬套2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56的下侧的大气开放口54A行进,被这个大气开放口54A的下侧所配置的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所阻碍,防止其达到大气连通配管54的大气开放口54A,这样,可以防止大气开放口54A被雪所堵塞。
这样的结果是,只言及了车辆左侧的说明,形成左侧后轮轮胎房8L和这个左侧后轮轮胎房8L的内侧面所装配的左侧后衬套24之间的截面比大气连通配管54的管径D大的宽W的空间56,通过将大气连通配管54在导入到空间56内的同时将大气开放口54A配置成向下开口,使大气开放口54A的位置变高,在车辆行进在锦水路上时,可防止水浸入到大气开放口54A,并且,在左侧后衬套24与左侧后轮轮胎房8L之间,形成截面比大气连通配管54的管径D大若干的宽W的空间56,由于使大气开放口54A在空间56内开口,所以可以使在行进在雪道上时左侧后轮胎6L所扬起的雪难于浸入空间56内。
另外,在左侧后轮轮胎房8L内的内壁上安装装有左侧后减震器22的左侧后减震器用上托架20,通过使大气连通配管54的大气开放口54A位于这个左侧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上方,这样,这个左侧后减震器用托架20可以阻止水和雪从车辆2的下方进入到空间56内。
实施例2:
图6为本发明的特殊结构,表示第2实施例。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起同一功能的地方用同一符号进行说明。
这个第2实施例的特征点是如下几点。即,对于大气连通配管54,使大气开放口54A在顶部弯折54B处指向左侧后轮6L的转动方向,并配设在了左侧减震器用上托架20的上方。
跟据这个第2实施例的结构,由于将大气开放口54A指向左侧后轮6L的转动方向,所以可以对防止左侧后轮6L所扬起的水自大气开放口54A浸入起到效果。
实施例3:
图7为本发明的特殊结构,表示第3实施例。
这个第3实施例的特征点是如下几点。即,对于大气连通配管54,将大气开放口54A的部位配置在了左侧框架4L内。
通过这种第3实施例的结构,由于将大气开放口54A配置在了左侧框架4L内,所以在缩短了大气连通配管54的长度的同时,可以稳定大气开放口54A的位置。

Claims (2)

1.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其特征是:将吸收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的容器罐配置在车辆的底板的下面,对于上述容器罐上配置有与大气开放口连接的大气连通配管的容器罐的配管结构,在上述车辆的后轮轮胎房与这个后轮轮胎房的内侧所装配的衬套之间,形成截面宽度比上述大气连通管的管径的大空间,使上述大气连通配管被引导到上述空间内的同时使上述大气开放口向下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其特征是:将安装有减震器的托架安装在上述后轮轮胎房内的内壁面上,使上述大气连通配管的上述大气开放口的位置处于该托架的上方。
CNB2006100787614A 2005-05-12 2006-05-11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7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9812A JP4640699B2 (ja) 2005-05-12 2005-05-12 キャニスタの配管構造
JP2005139812 2005-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1435A true CN1861435A (zh) 2006-11-15
CN100448710C CN100448710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38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3903 Expired - Lifetime CN2928569Y (zh) 2005-05-12 2006-05-11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CNB2006100787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710C (zh) 2005-05-12 2006-05-11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3903 Expired - Lifetime CN2928569Y (zh) 2005-05-12 2006-05-11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40699B2 (zh)
CN (2) CN2928569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0699B2 (ja) * 2005-05-12 2011-03-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の配管構造
US7631635B2 (en) * 2007-06-01 2009-12-15 T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Gmbh Liquid separator and vented fuel tank arrangement
US9487061B2 (en) 2013-01-08 2016-11-08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Method for preventing water intrusion in vehicl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1128A (ja) * 1984-01-20 1985-08-09 Nissan Motor Co Ltd キヤニスタ−ドレインホ−スの配索構造
JP2545376B2 (ja) * 1986-12-26 1996-10-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ヤ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JP3131306B2 (ja) * 1992-09-18 2001-01-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4640699B2 (ja) * 2005-05-12 2011-03-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の配管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16692A (ja) 2006-11-24
JP4640699B2 (ja) 2011-03-02
CN100448710C (zh) 2009-01-07
CN2928569Y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4846B (zh) 机动二轮车
CN2769147Y (zh) 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
CN105460117B (zh) 后部燃料箱
CN1772555A (zh) 车辆
CN1740550A (zh) 车辆
US8210302B2 (en) Layout structure for canister in vehicle
CN1704306A (zh) 车辆
CN1704305A (zh) 车辆
CN1861435A (zh) 一种容器罐的配管结构
CN1903651A (zh)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CN1281855C (zh)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废气净化装置
AU2005203454B2 (en) Body fram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7114588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two-wheeler
US20070200333A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use fuel pump
CN1275802C (zh) 摩托车的牌照板安装结构
CN1080222C (zh)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CN1096378C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承构造
CN1334216A (zh) 机动二轮车发动机的排气装置支承构造
CN100344493C (zh) 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
CN1231384C (zh)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US8302727B2 (en) Exhaust pipe for a vehicle
CN1275822C (zh) 车辆用前闪光转向信号灯安装结构
CN1088499C (zh) 消音器的安装结构
CN1608939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217598345U (zh) 一种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