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8170A -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58170A CN1858170A CN 200610046448 CN200610046448A CN1858170A CN 1858170 A CN1858170 A CN 1858170A CN 200610046448 CN200610046448 CN 200610046448 CN 200610046448 A CN200610046448 A CN 200610046448A CN 1858170 A CN1858170 A CN 18581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mp oil
- oil
- add
- chemicals
- oxidizing re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公布的是利用化学制剂对工业废弃油进行脱硫除杂的方法。工艺过程包括加热脱水、氧化反应和沉降分离。加热温度控制在75~80℃,直至污油中水含量为0.3~0.5%为止,待脱水后,在污油中加入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0~15分钟,氧化温度控制在80±5℃。经氧化反应后,污油中的硫含量由反应前的0.4~0.5%下降至0.08~0.1%。反应后的污油再经过沉降分离,排除反应生成物和其他物理杂质。再经加入助溶剂和催化剂除去异味。同时制成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轻、中、重质燃料油。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改装生产设备即可生产。硫化物脱除率达80%,产品回收率高达92%以上。其脱硫率和回收率均高于现有酸碱脱硫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布的是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化学制剂对废弃油进行脱硫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弃油中含有较多的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氮化物及其他物理、化学类杂质。若想以这样的废弃油为原理再生产成成品燃料油,必须将这些杂质除去。否则将会在加工成成品燃料油后,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而现有的脱硫除杂是采用酸和碱的处理工艺。这种方法的处理结果很不理想,在很多指标上达不到国家技术要求,和相关的工业标准。硫化物的含量仍然很高。另外采用现有工艺处理废弃油的得率很低,仅能达到70~75%。因此说现有的处理工业废弃油的方法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国家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而且回收率高的方法,以解决现有工艺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先将回收的废弃污油进行加热脱水。将废弃油泵入脱水缶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75~80℃,直至将废污油中的水分蒸发至含量在0.3~0.5%为止。待加热脱水后,将污油泵入文丘里混合器内,泵入的同时在污油中加入化学制剂,使污油和化学制剂混合和进行瞬间氧化反应。化学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3~0.5%。
化学制剂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1、原料配比
成分 重量比 单位
有机胺助溶剂 0.1 Kg
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 0.3 Kg
碱性活化剂 0.6 Kg
2、配制方法
将三种原料经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瞬间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后污油泵入氧化反应塔内继续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0~15分钟,氧化温度为80±5℃。经反应后的污油的硫化物含量由反应前的0.4~0.5%下降到0.08~0.1%。硫化物的脱除率达80%。至此完成废弃油的脱硫工序。由于污油中作为主要杂质的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为酸性物质,在与化学制剂中的碱性活化物混合反应时,被综合,生成二硫化合物,沉淀。加之助溶剂和催化剂的助溶和催化作用,使其反应彻底,所以脱硫效果很好。脱硫后的污油中仍含有其他杂质,并且有异味。然后以脱硫后污油为原料,加工成成品燃料油。先将污油泵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分离,使其中反应后的二硫化合物和物理性杂质沉降分离,从沉降罐底部排入加热炉进行蒸干处理。沉降罐中的污油再进入到加热炉中加热和减粘蒸馏处理。在加热和减粘蒸馏过程中,分别加入有机胺助溶剂和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由聚磺化钛菁钴吸附油中残留的硫分子,除去油的异味,有机胺助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01~0.03%,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3~0.08%。在减粘蒸馏的同时,生产出轻质、中质及重质燃料油。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改装生产设备即可进行生产,对比现有脱硫除杂方法,硫化物的脱除率达80%以上,产品回收率高达92%以上,远远高于现有方法的回收率。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工业废弃油脱硫除杂方法。
本发明无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先将回收的废弃污油进行加热脱水。将废弃油泵入脱水缶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78℃,直至将废污油中的水分蒸发至含量在0.3~0.5%为止。待加热脱水后,将污油泵入文丘里混合器内,泵入的同时在污油中加入化学制剂,使污油和化学制剂混合和进行瞬间反应。化学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4%。
化学制剂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1、原料配比
成分 重量比 单位
有机胺助溶剂 0.1 Kg
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 0.3 Kg
碱性活化剂 0.6 Kg
2、配制方法
经三种原料经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瞬间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后物料泵入氧化反应塔内继续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3分钟,氧化温度为85℃。经反应后的污油的硫化物含量由反应前的0.4~0.5%下降到0.08~0.1%。脱硫后的污油中仍含有其他杂质,并且有异味。然后以脱硫后污油为原料,加工成成品燃料油。先将污油泵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分离,使其中反应后的二硫化物和物理性杂质沉降分离,从沉降罐底部排入加热炉进行蒸干处理。沉降罐中的污油再进入到加热炉中加热和减粘蒸馏处理。在加热和减粘蒸馏过程中,分别加入有机胺助溶剂和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除去异味,有机胺助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02%,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6%。在减粘蒸馏的同时,生产出轻质、中质及重质燃料油。
Claims (2)
1、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废弃油泵入脱水缶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75~80℃,直至将废污油中的水分蒸发至含量在0.3~0.5%为止,待加热脱水后,将污油泵入文丘里混合器内,泵入的同时在污油中加入化学制剂,使污油和化学制剂混合和进行瞬间氧化反应,化学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3~0.5%,瞬间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后污油泵入氧化反应塔内继续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0~15分钟,氧化温度为80±5℃,待氧化后对污油进行沉降分离处理,沉降罐中的污油再进入到加热炉中加热和减粘蒸馏处理,在加热和减粘蒸馏过程中,分别加入有机胺助溶剂和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有机胺助溶剂的加入量为污油重量的0.01~0.03%,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3~0.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涉及的化学制剂的配方和配制方法如下:
原料配比
成分 重量比 单位
有机胺助溶剂 0.1 Kg
聚磺化钛菁钴催化剂 0.3 Kg
碱性活化剂 0.6 Kg
配制方法
将三种原料经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46448 CN1858170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46448 CN1858170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8170A true CN1858170A (zh) | 2006-11-08 |
Family
ID=3729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46448 Pending CN1858170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85817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2719A (zh) * | 2016-03-25 | 2016-07-27 | 洁安新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废润滑油还原再生工艺 |
CN107722344A (zh) * | 2017-11-03 | 2018-02-23 | 刘斌 | 一种回收食用油和废旧聚氨酯再利用的方法 |
-
2006
- 2006-04-26 CN CN 200610046448 patent/CN185817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2719A (zh) * | 2016-03-25 | 2016-07-27 | 洁安新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废润滑油还原再生工艺 |
CN107722344A (zh) * | 2017-11-03 | 2018-02-23 | 刘斌 | 一种回收食用油和废旧聚氨酯再利用的方法 |
CN107722344B (zh) * | 2017-11-03 | 2020-08-07 | 刘斌 | 一种回收食用油和废旧聚氨酯再利用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04641B (zh) | 用于分离和纯化硫化钠的方法 | |
CN1225405C (zh) | 一种利用氧化镁脱硫废液生产硫酸镁的方法 | |
CN110218576B (zh) | 一种柴油高效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 | |
CN1804161A (zh) | 一种离子液体为溶剂的纤维素纤维制备中溶剂的回收方法 | |
CN1840470A (zh) | 改进的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气体的处理方法 | |
CN103910337B (zh) | 一种乙基氯化物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硫磺的处理方法 | |
CN1944484A (zh) | 一种从c5石油树脂生产过程中脱除三氯化铝和产品纯化的方法 | |
CN107986305A (zh) | 利用烷基化废酸制备硫酸镁的生产工艺 | |
CN1394230A (zh) | 脱除液态烃中的汞的方法 | |
CN1858170A (zh) | 一种工业废弃油的脱硫除杂方法 | |
CN1948156A (zh) | 一种利用氢氧化铝污泥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 | |
CN107754816B (zh) | 一种利用烷基化废酸制备炭基酸性材料的方法 | |
CN1883729A (zh) | 双乙烯酮精馏残渣的处理方法 | |
CN101613620B (zh) | 一种油品净化工艺 | |
CN1990828A (zh) | 一种碱液抽提脱硫的方法及设备 | |
CN1209290C (zh) | 一种无水氯化铝的制备方法 | |
CN1948153A (zh) | 利用硫化碱还原废水生产亚硫酸钠和硫化钠的新方法 | |
NL2024457B1 (en) |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recovering furfural product and sulfuric acid catalyst from furfural residue | |
CN101063044A (zh) | 一种柴油氧化脱硫方法 | |
CN107570139A (zh) | 一种五氧化二钒纳米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0362074C (zh) | 从污油泥中提取燃料油的分解剂 | |
CN1821222A (zh) | 烟道气co2制取氨基甲酸酯的工艺 | |
CN115449421B (zh) | 一种廉价高效的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方法以及再生预处理剂 | |
Timbila et al. |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rom the Topping Plant using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ydrogen Sulfate [Bmim][HSO4] as Catalyst | |
CN1215149C (zh) | 高硫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工艺及脱硫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