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1965A -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及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及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1965A
CN1841965A CNA2006100793564A CN200610079356A CN1841965A CN 1841965 A CN1841965 A CN 1841965A CN A2006100793564 A CNA2006100793564 A CN A2006100793564A CN 200610079356 A CN200610079356 A CN 200610079356A CN 1841965 A CN1841965 A CN 1841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pression points
demodulation
unit
self adap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9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1965B (zh
Inventor
伊藤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1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41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9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12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provision of output signals
    • H04L25/03318Provision of soft deci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4Joint weighting using error minimizing algorithms, e.g.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cross-correlation" or matrix i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H04L25/0246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with fact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03Trellis search techniques
    • H04L25/03216Trellis search techniques using the M-algorith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备有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由多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且不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准确计算比特似然。其中,发射装置(2)备有M个发射天线(21-1~21-M),并从各个发射天线发送信号s1~sM。接收装置(1)备有N个接收天线(11-1~11-N),用来接收信号。K个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利用所接收的信号r1~rN而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凹陷点抑制信号的一部分。K个解调装置(13-1~13-K)以凹陷点抑制信号作为输入而对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并串行变换装置(14)将解调信号作为输入并将其从并行形式变换为串行形式,并作为解调数据s1~sM而输出。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及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及其程序,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多个发射接收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装置中的解调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接收由具备多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所发射的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用于降低接收装置中的运算量的技术已经有过很多研究。这里,使用图19对于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式进行描述。
图19是构成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方式的框图。参照图19,该系统由具备4个发射天线21-1~21-4的发射装置6和具备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接收装置12构成。进一步,接收装置12备有QR分解装置121、QH运算装置122、解调装置123、和并串行变换装置54。发射装置6的发射天线21-1~21-4,作为发射分别采用16个值中的其中之一的信号的器件。接收装置12备有4个接收天线11-1~11-4,其分别用来接收信号r1、r2、r3、r4。
现在,如果将由发射天线11-m(m为1以上4以下)和接收天线11-n(n为1以上4以下)构成的信号传送路径的信道系数设为hmn(h11~h14、h21~、h24、…、h41~h44),那么使用该信道系数hmn,发射信号s1~s4和接收信号r1-r4就具有下面的关系:
(式1)
r1=h11s1+h12s2+h13s3+h14s4+n1
r2=h21s1+h22s2+h23s3+h24s4+n2
r3=h31s1+h32s2+h33s3+h34s4+n3
r4=h41s1+h42s2+h43s3+h44s4+n4
这里,n1~n4分别表示附加于接收信号r1~r4中的噪声。
现在,如果将以接收信号r1~r4为元素的向量作为接收信号向量r,将以信道系数h11~h44为元素的矩阵作为信道矩阵H,将以发射信号s1~s4为元素的向量作为发射信号向量s,将以附加于接收信号r1~r4中的噪声n1~n4为元素的向量作为噪声向量n,那么上述式1就以矩阵形式写为:
式2
r = r 1 r 2 r 3 r 4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s 1 s 2 s 3 s 4 + n 1 n 2 n 3 n 4 = Hs + n
QR分解装置121通过使用接收信号r1~r4推算信道矩阵H,而进行QR分解。其结果为H=QR。这里,Q是酉矩阵(下面,称为Q矩阵),R为具有实数对角元素的上三角矩阵(下面,称为R矩阵)。
QH运算装置122通过将接收信号向量r乘以Q矩阵的复共轭转置,来输出对接收信号r1~r4进行坐标变换后得到的凹陷点抑制(nulling)信号z1~z4。在此,如果注意到Q矩阵满足QHQ=I(I为单位矩阵),那么以凹陷点抑制信号z1~z4为元素的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z写为z=QHr=Rs+QHn。此时,由于R矩阵为上三角矩阵,所以可以写为:
式3
z 1 z 2 z 3 z 4 = r 11 r 12 r 13 r 14 0 r 22 r 23 r 24 0 0 r 33 r 34 0 0 0 r 44 s 1 s 2 s 3 s 4 + n 1 n 2 n 3 n 4
这里,接收信号向量r中,构成该向量的各元素(r1~r4)的整体依存于发射信号s1~s4,与此相反,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z中,在构成该向量的各元素(z1~z4)中,z4仅仅依存于发射信号s4,z3依存于发射信号s3和s4,z2依存于发射信号s2和s3和s4,z1仅仅依存于发射信号s1~s4。
从而,与直接使用接收信号的情况相比,使用对接收信号进行坐标变换后的凹陷点抑制信号的情况,在如下面所述的那样使用接收信号的复件信号进行解调时,能够本质地减少复件数。
一般来说,在最佳信号解调方法中,通过使用发射时可能用到的全部信号候补,计算接收信号的复件(replica)(伪接收信号),并比较所计算的复件和实际接收的信号,从而将实际所接收的信号中给出的最接近复件的信号,作为被发送的信号而解调。
与此相对,在非专利文献1的方式中,按凹陷点抑制信号z4、z3、z2、z1的顺序生成复件。此时,在各个阶段,通过将生成凹陷点抑制信号的复件的信号候补限定为M个,以寻求大幅度地降低运算量(将其称作“M算法”)。
解调装置123通过输入R矩阵和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z,并通过适用M算法的最佳推算法解调信号。这里,将由M算法所选择的误差以及附加了该误差的信号候补的数目设为16。
首先,在上述等式3中,注意z4=r44s4+n4。n4是噪声信号,在接收装置12中进行推算是极其困难的。因此,通过使用r44和发射信号s4的信号候补来计算与凹陷点抑制信号z4相对应的复件信号。由于发射信号s4是由16个值中的其中一个构成的信号,所以如果发射信号s4的取得值设为c1~c16,那么凹陷点抑制信号z4的复件信号就能够计算为r4-1=r44c1、r4-2=r44c2、…、r4-16=r44c16。接着,求所计算的16个复件信号r4-1~r4-16和凹陷点抑制信号z4之间的误差。现在,由于全部候补数为16,所以就不需要基于M算法的选择处理。
接着,在上述式3中,注意z3=r33s3+r34s4+n3。由于发射信号s3也是由16个值中任何一个构成的信号,所以使用r33、r34以及发射信号s3、s4的信号候补,凹陷点抑制信号z3的复件信号可以计算为z3-1=r33c1+r34c1、z3-2=r33c1+r34c2、…、z3-256=r33c16+r34c16,并可以求得计算所得到的复件信号z3-1~z3-256和凹陷点抑制信号z3的误差。
这里,由于发射信号s3、s4的信号候补组有256个,所以需要基于M算法的面向16个的选择处理。这可以通过如下而处理,即使用对凹陷点抑制信号z4计算所得的16个复件和对凹陷点抑制信号z3进行计算所得的256个复件,求算并选择,对被赋予了相对于凹陷点抑制信号z3、z4的最小误差的16个发射信号s3、s4的信号候补组。
接着,计算凹陷点抑制信号z2的复件。此时,发射信号s3、s4的信号候补组被选择为16个,由于s2的信号候补也是16个,所以凹陷点抑制信号z2的复件信号能够计算256个。这里,也需要基于M算法的面向16个的选择处理。同样,对于凹陷点抑制信号z1也计算256个复件,并与对应于凹陷点抑制信号z2、z3、z4的16个复件进行合计,从而最终将或然度最高的发射信号s1、s2、s3、s4的信号候补组,作为解调信号s1、s2、s3、s4,选择并输出。
并串行变换装置54对这些解调信号s1、s2、s3、s4进行并串行变换,并作为串行的解调数据s1、s2、s3、s4输出。
这里,在使用纠错编码的情况下,在计算比特似然的接收装置12中,根据最终剩余的信号候补及其误差而计算比特似然。这能够如下面那样进行计算。
通常,各个发射信号的信号候补c1~c16可以分别被分配给0000~1111的任何一个。所谓比特似然,就某一比特位置的比特来说,是该位置的比特为0的或然度以及为1的或然度。这能够用由本方式最终计算的误差来近似。例如,为了求算某比特位置的比特为0的或然度,从最终剩余的信号候补中检索该比特位置为0的信号候补,并从根据该信号候补所计算的最终误差中选择最小的误差。从而能够对所有比特位置的比特0、1重复计算,从而计算所有比特的比特似然。
这里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由于要计算解调信号或比特似然,所以需要进行16+256+256+256=784次复件计算。另外,还需要对z3、z2进行从256个中选择16个的处理,对z1,还需要从256个中选择1个的处理。
非专利文献1
Jiang Yue Kyeong Jin Kim;Gibson,J.D.;Iltis,R.A,“Channel Estimation andData Detection for MIMO-OFDM Systems,”In Proc.Of IEEE Intl.Conf.on Global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Vol.2,PP.581-585,Dec.2003.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1个问题点是由于需要进行多次选择处理,所以会产生处理延迟。其理由是因为通过M算法进行信号候补与误差的选择的缘故。
第2个问题点是存在不能计算比特似然的情况。其理由是,因为在最终剩余的信号候补中有可能发生在某一比特位置比特全部为0或1的情况的缘故。
第3个问题点是与信道状况无关地,预先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说剩余数的设定也并不一定有效率。理由是因为在接收装置中没有进行对应于质量的自适应控制的缘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构造一种接收装置,其能够在备有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由多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不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正确计算比特似然。
另外,除了上面所记载的,本发明其它目的是构造一种根据信道状况进行有效的自适应控制接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本发明的第1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备有2个以上的接收天线,和2个以上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以及自适应解调装置的接收装置,并接收从备有2个以上的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构造出不需要选择处理就可以确切计算比特似然的接收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2无线通信系统,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备置的自适应解调装置中,备有选择合成装置,其根据信号的线路质量,执行选择和合成的其中一方或两者兼具。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构造出无需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确切计算比特似然的接收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3无线通信系统,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备置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中,备有排列替换控制装置,基于信号的线路质量确定凹陷点抑制装置中的排列替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构造出,不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确切计算比特似然,并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进行有效控制的接收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4无线通信系统,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备置的自适应解调装置中,备有切换控制装置,并基于信号线路的质量控制所使之动作的解调装置。通过采用这样结构,能够构造出,不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正确计算比特似然,并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进行有效自适应控制的接收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5无线通信系统,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所备置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中备有输出数切换装置,在自适应解调装置中备有解调信号数切换装置,并基于信号线路的质量,控制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输出的凹陷点抑制信号数和由解调装置所解调的信号数。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构造出,不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就能够确切计算比特似然,并能够根据信道状况进行有效自适应控制的接收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考虑到如上原因来完成的,其具有备有N(N是2以上的整数)个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具有M(M为2以上的整数)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并进行解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备有:连接到所述N个接收天线的第1到第K(K是2以上M以下)的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连接到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的自适应解调单元。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中的第k(k是1以上K以下的整数)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通过使用以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发射天线间的信道系数为元素的矩阵,而对由所述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正交化,从而生成并输出Lk个(Lk是1以上小于M的整数,k表示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并为1以上K以下)凹陷点抑制信号,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使用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解调并输出所述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在备有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由多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构造出,不需要选择处理,就能够正确计算比特似然的接收装置。除此之外,还能够构造出根据信道状况进行有效自适应控制的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接收装置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中:1、3、4、5、7、8、9、10、11、12-接收装置,2、6-发射装置,11-1~11-N接收天线,12-1~12-K、51-1、51-2、71-2、71-3、71-4、91-1、91-2、91-3、111-1、111-2-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6、33、45、59、77、83、94、101、118-自适应解调装置,13-1~13-K、43-1~43-K、53-1、53-2、73-2、73-3、115-1、116-2、123-解调装置,14、54-并串行变换装置,15、32、44、58、76、82、95、105、117-记录介质,21-1~21-M-发射天线,31-选择合成装置,42-1~42-K、103-2、104-3、104-4-开关,55-1、55-2、55-3、93-1、93-2、93-3、113-1、113-2-QR分解装置,57-1、57-2、75-2、75-3、114-1、114-2-QH运算装置,81-选择装置,92-1、92-2、92-3-排列替换控制装置,102-切换控制装置,112-1、112-2-输出数切换装置,119-解调信号数切换装置。
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为这样的结构,其包含:发射装置2,其用于由发射数据生成发射信号s1~sM,并通过M个(M为2以上的整数)的发射天线21-1~21-M发射该发射信号s1~sM;以及接收装置1,其用于通过N个(N为2以上的整数)的接收天线11-1~11-N接收来自发射装置2的信号,并对所接收的信号r1~rN进行解调并输出。
接收装置1,备有:K个(K为2以上M以下的整数)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其连接在N个接收天线11-1~11-N的输出侧,并对所接收的各接收信号r1~rN进行凹陷点抑制;自适应解调装置16,其连接在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各输出侧,并进行信号的解调;并串行变换装置14,其连接在自适应解调装置16的输出侧,并进行信号的并串行变换;记录介质15,其连接在接收装置1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并存储了用于实现接收装置1内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将由N个接收天线11-1~11-N所接收的N个信号r1~rN凹陷点抑制,并分别将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L1、~、zK-1~zK-LK输出到自适应解调装置16。
下面对该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中的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k进行说明。假设由接收天线11-1~11-N所接收的信号分别为r1~rN,则接收信号向量r写为r=(r1、r2、…rN)。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k通过第个k凹陷点抑制矩阵,以zk=Ak·r进行凹陷点抑制。在此,zk表示由凹陷点抑制后的信号构成的第k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Ak表示第k凹陷点抑制矩阵。这里,假设Ak表示为M行N列矩阵,那么zk就成为以M个凹陷点抑制信号为元素的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第k凹陷点抑制装置12-k输出M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k-1~zk-M中的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k-1~zk-Lk。
自适应解调装置16备有分别连接在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输出的K个解调装置13-1~13-K。K个解调装置13-1~13-K将来自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L、~、zK-1~zK-LK作为输入而执行信号解调,并将解调信号s1-1~s1-M1、~、sK-1~MK输出到并串行变换装置14。
在该K个解调装置13-1~13-K中的第k个解调装置13-k将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作为输入而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k-1~sk-Mk。
并串行变换装置14,将由K个解调装置13-1~13-K所解调的解调信号s1-1~s1-M1、…、sK-1~sK-MK,变换为串行,并作为解调数据s1~sM输出。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1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16中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2中,首先,N个接收天线11-1~11-N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1:是)。接着,接收装置1将参数k设定为1(步骤S2),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中的第1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对接收信号进行第1凹陷点抑制(步骤S3),并输出L1(L1为2以上,M以下)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L1。接着,K个解调装置13-1~13-K中第1解调装置13-1以L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L1作为输入执行解调处理,并输出解调信号s1-1~s1-M1(M1为1以上L1以下的整数)(步骤S4)。
接着,核查参数k是否等于K(步骤S5),在参数k不等于K的情况下(步骤S5:否),参数k加1(步骤S6),返回上述步骤S3,并重复与上述同样的步骤。另一方面,在参数k等于K的情况下(步骤S5:是),并串行变换装置14将由K个解调装置13-1~13-K所解调的信号s1-1~s1-M1、…、sK-1~MK并串行变换,并作为串行解调数据s1-sM输出(步骤S7)。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要解调的信号(步骤S8),在存在要解调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8: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1,并重复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不存在要解调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8:是),结束处理。
由此,能够解调由M个发射天线21-1~21-M所同时发射的发射信号21-1~21-M。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包含,在确定凹陷点抑制矩阵时根据所发射信号的线路质量进行适当控制的方式。
〔实施例2〕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2实施例详细描述。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配置接收装置1替代接收装置3,此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相同。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3,通过N个接收天线11-1~21-N,接收基于由M个发射天线21-1~21-M从发射装置2发送来的发射数据的、发射信号s1~sM,并对所接收的信号r1~rN进行解调并输出。接收装置3,备有:K个(K为2以上M以下的整数)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其连接在N个接收天线11-1~11-N的输出侧,并对各接收信号r1~r4进行凹陷点抑制;自适应解调装置33,其连接在这些各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输出侧,并对解调进行信号;并串行变换装置14,其连接在该自适应解调装置33的输出侧;以及记录介质32,其连接在接收装置3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未示出)。
其中,自适应解调装置33,备有:K个解调装置13-1~13-K,其分别连接在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输出侧;选择合成装置31,其连接在各解调装置13-1~13-K的输出侧。这里,由于除了选择合成装置31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只对选择合成装置31进行说明。
选择合成装置31根据发射信号的线路质量,对由K个解调装置13-1~13-K所解调的信号s1-1~s1-M1、~、sK-1~sK-MK,执行选择和合成中的其中之一或两者,并输出解调信号s1~sM。
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3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32中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4中,首先,N个接收天线11-1~11-N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11:是),与第1实施例相同,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和K个解调装置13-1~13-K,对信号进行解调(步骤S12、S13、S14、S15、S16)。
接着,选择合成装置31对由K个解调装置13-1~13-K所解调的信号s1-1~s1-M1、~、sK-1~MK执行选择和合成中的其中之一或两者,并输出M个解调信号s1~sM(步骤S17)。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14与第1实施例相同,对M个解调信号s1~sM进行并串行变换,并作为串行解调数据s1~sM(步骤18)输出。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要处理的信号(步骤19),在存在要处理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19: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21,并重复执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在没有要处理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19:是),结束处理。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选择合成装置31,对重复的解调信号,进行选择合成,能够期待接收性能的提高。
(实施例3)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3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5是表示该实施例结构的框图。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配置接收装置1而替代接收装置4,此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相同。
参照图5,该实施例的接收装置4,通过N个接收天线11-1~11-N接收由M个发射天线21-1从发射装置2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M,并且解调并输出所接收的信号1~rN。接收装置4备有: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其连接在N个接收天线11-1~11-N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45,其连接在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输出侧;并串行变换装置14,其连接在这些各个自适应解调装置45的输出侧;以及记录介质44,其连接在接收装置3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
自适应解调装置45备有:自适应控制装置41,其连接到N个接收天线11-1~11-N的输出侧;K个开关42-1~42-K,其连接在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输出侧并连接到自适应控制装置41的控制信号输出侧;K个解调装置43-1~43-K,其连接在K个开关42-1~42-K的输出侧。在此,自适应控制装置41和K个开关42-1~42-K以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仅说明自适应控制装置41和K个开关42-1~42-K。
自适应控制装置41基于由接收信号r1~rN求得的线路质量,确定在K个解调装置43-1~43-K中动作的解调装置数,并输出与此相关的控制信号x-ctrl。
在由J个(J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解调装置43-1~43-J解调信号的情况下,开关42-1~42-K将来自自适应控制装置41的控制信号x-ctrl和来自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的凹陷点抑制信号作为输入,其中,J个开关42-1~42-J,向解调装置43-1~43-J,输出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L1、~、zJ-1~zJ-LJ。而剩余的开关42-(J+1)~42-K不输出。由此,J个解调装置43-1~43-J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1-1~s1-M1、…、s1-1~s1-MJ,而剩余的解调装置43-(J+1)~43-K不动作。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动作的流程图。图6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4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44中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6中,首先,N个接收天线11-1~11-N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21)。接着,与第1实施例相同,使用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2-1~12-K而进行信号凹陷点抑制(步骤S22、S23、S24、S25)。接着,自适应控制装置41通过任何方法,确定参数J,所述参数J表示使动作的解调装置的数目(步骤S26)。
接着,将参数k设定为1(步骤S27),由K个解调装置43-1~43-K中的第1个解调装置43-1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1-1~s1-M1(步骤28),并核查参数k是否等于J(步骤S29),在参数k不等于J的情况下(步骤S29:否),将参数k加1(步骤S30),返回到上述步骤S28,并执行与上述相同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参数k等于J的情况下(步骤S29:是),对由J个解调装置43-1~43-J所解调的信号s1-1~s1-M1、…、s1-1~s1-MJ进行并串行变换,并作为串行解调数据s1-sM输出(步骤S31)。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要解调信号(步骤S32),在存在要解调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2:否),返回上述步骤S21,并重复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不存在要解调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2:是),结束处理。
由此,能够寻求,根据信道状况等对由M个发射天线21-1~21-M同时发射来的发射信号,取得质量和运算的平衡并高效地进行解调。
在以下各实施例4~9中,虽然假定发射装置的发射天线为4个,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为4个,发射信号为16值的信号,解调处理为最佳推算方法,但是这仅仅是用于描述的假定,并不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有所限制。
(实施例4)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图。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与图1所示第1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相同的结构。
参照图7,在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装置6,备有4个发射天线21-1~21-4,分别发射信号s1、s2、s3、s4。另外,接收装置5备有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来自发射装置6的信号s1~s4。接收装置5的信号r1~r4与以往的例子相同,可以如下面那样,写为矩阵形式。
式4
r = r 1 r 2 r 3 r 4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s 1 s 2 s 3 s 4 + n 1 n 2 n 3 n 4 = Hs + n
在此,r表示以接收信号r1~r4为元素的向量的接收信号向量,H表示以信道系数h11~h44为元素的矩阵的信道矩阵,s表示以发射信号s1~s4为元素的向量的发射信号向量,n表示以附加于接收信号r1~r4的噪声n1~n4为元素的向量的噪声向量n。
参照图7,接收装置5,备有:2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和51-2,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59,其连接在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和51-2的输出侧;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自适应解调装置59的输出侧;记录介质58,其连接在接收装置5内的运算装置(未图示),并存储用于实现接收装置5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其中,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备有并列连接在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QR分解装置55-1和QH运算装置57-1,与此相同,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2-2也备有并列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QR分解装置55-2和QH运算装置57-2。另外,自适应解调装置59备有:2个解调装置53-1和53-2,其连接在QR分解装置55-1和QH运算装置57-1,以及QR分解装置55-2和QH运算装置57-2的各输出侧。即,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凹陷点抑制处理,执行使用QR分解的凹陷点抑制。
QR分解装置55-1执行第1信道矩阵H1的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1和R矩阵R1。这可以写为H1=Q1R1。在此,第1信道矩阵H1与前面所述的信道矩阵H相等。
QH运算装置57-1,以Q矩阵Q1和接收信号r1~r4作为输入,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r从左边乘以Q矩阵Q1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并作为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4输出。在此,由于Q矩阵Q1满足Q1HQ1=I(I为单位矩阵),因此以正交化后的凹陷点抑制信号z1-1~z1-4为元素的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z1可以写成z1=Q1Hr=R1s+QHn。此时,如果注意到R矩阵R1为上三角矩阵,那么上述式4可以写为:
式5
z 1 - 1 z 1 - 2 z 1 - 3 z 1 - 4 = r 1 - 11 r 1 - 12 r 1 - 13 r 1 - 14 0 r 1 - 22 r 1 - 23 r 1 - 24 0 0 r 1 - 33 r 1 - 34 0 0 0 r 1 - 44 s 1 s 2 s 3 s 4 + n 1 - 1 n 1 - 2 n 1 - 3 n 1 - 4
QH运算装置57-1输出其中两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
解调装置53-1,输入来自QH运算装置57-1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以及来自QR分解装置55-1的R矩阵R1,并进行信号的解调。具体来说,根据R1矩阵和发躬信号的信号候补计算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的复件,计算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的误差,将误差最小的发射信号的信号候补,作为解调信号s3、s4输出。此时,输入到解调装置53-1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可以写为:
式6
z 1 - 3 z 1 - 4 = r 1 - 33 r 1 - 34 0 r 1 - 44 s 3 s 4 + n 1 - 3 n 1 - 4
将凹陷点抑制信号z1-4的复件计算为z1-4-1=r1-44c1、z1-4-2=r1-44c2、…、z1-4-16=r1-44c16,将凹陷点抑制信号z1-3的复件计算为z1-3-1=r1-33c1+r1-34c1、z1-3-2=r1-33c1+r1-34c2、…、r1-3-256=r1-33c16+r1-34c16,对分别计算所得的复件信号z1-4-1~z1-4-16和z1-3-1~r1-3-256,与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4和z1-3之间的误差,进行计算,并将误差最小的发射信号的候补作为解调信号s3、s4。从而,由解调装置53-1计算的复件数成为272。
另一方面,QR分解装置55-2对第2信道矩阵H2进行QR分解。在此,若假设第2信道矩阵H2是对所述信道矩阵H的1、2列和3、4列的排列替换,那么可以写为:
式7
H 2 = h 13 h 14 h 11 h 12 h 23 h 24 h 21 h 22 h 33 h 34 h 31 h 32 h 43 h 44 h 41 h 42
QR分解装置55-2对第2信道矩阵H2进行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2和R矩阵R2。这可以写为H2=Q2R2。
QH运算装置57-2以Q矩阵Q2和接收信号r1~r4作为输入,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从左边乘以Q矩阵Q2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并作为凹陷点抑制信号z2-1~z2-4输出。在此,由于Q矩阵Q2满足Q2HQ2=I(I为单位矩阵),所以以正交化后的凹陷点抑制信号z2-1~z2-4为元素的凹陷点抑制信号向量z2可以写成z2=Q2Hr=R2s+Q2Hn。此时,如果注意到R2为上三角矩阵,那么上述式7可以写为:
式8
z 2 - 1 z 2 - 2 z 2 - 3 z 2 - 4 = r 2 - 11 r 2 - 12 r 2 - 13 r 2 - 14 0 r 2 - 22 r 2 - 23 r 2 - 24 0 0 r 2 - 33 r 2 - 34 0 0 0 r 2 - 44 s 3 s 4 s 1 s 2 + n 2 - 1 n 2 - 2 n 2 - 3 n 2 - 4
QH运算装置57-2输出其中两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3和z2-4。
解调装置53-2,输入来自QH运算装置57-2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3和z2-4,以及来自QR分解装置55-2的R矩阵R2,而进行信号的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1和s2。此时,输入到解调装置53-2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3和z2-4可以写为:
式9
z 2 - 3 z 2 - 4 = r 2 - 33 r 2 - 34 0 r 2 - 44 s 1 s 2 + n 2 - 3 n 2 - 4
通过以与解调装置53-1同样的方法进行解调,为获得解调信号s1、s2所需的复件信号成为272个。
并串行变换装置54以解调的信号s1~s4作为输入,而进行并串行变换,输出串行解调数据s1~s4。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5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7、图8,对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5的解调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图8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5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58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8中,首先,若N个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41),QR分解装置55-1执行第1信道矩阵H1的QR分解(步骤S42),QH运算装置57-1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r从左边写入Q矩阵Q1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并输出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步骤S43)。解调装置53-1将来自QH运算装置57-1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以及来自QR分解装置55-1的R矩阵R1作为输入,而进行信号的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3、s4(步骤S44)。
另一方面,与上述步骤S42~S44的处理并行,QR分解装置55-2对第2信道矩阵H2进行QR分解(步骤S45),QH运算装置57-2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r从左边写入Q矩阵Q2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从而输出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3和z2-4(步骤S46),解调装置53-2将来自QH运算装置57-2的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3和z2-4,以及来自QR分解装置55-2的R矩阵R2作为输入,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1、s2(步骤S47)。
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54对4个解调信号s1~s4进行并串行变换,并输出串行解调数据s1~s4(步骤S48)。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所接收的信号(步骤S49),在存在所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9:否),返回到步骤S41而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没有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49:是),结束处理。
从而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解调装置53-1和53-2中所需要的复件总数合计为544个,与以往技术中所需要的复件总数为784个相比,能够削减。另外,如本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可以不需要选择处理。进一步,在解调装置53-1、53-2中,由于使用信号s3、s4或s1、s2的全部组合而确定解调信号,所以即使在需要比特似然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不能进行计算的情况。
〔实施例5〕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除了配置接收装置7以代替接收装置1以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参照图9,该实施例的接收装置7如同第4实施例中的接收装置5那样,备有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由4个发射天线21-1~21-4从发射装置6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4,并对所接收的信号r1~r4进行解调并输出。此时,基于接收装置7的接收信号r1~r4和基于发射装置6的发射信号s1~s4与第4实施例相同,被赋予如下关系:
式10
r 1 r 2 r 3 r 4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s 1 s 2 s 3 s 4 + n 1 n 2 n 3 n 4
可以写为:r=Hs+n。
参照图9,接收装置7备有:3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71-2和71-3,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77,其具有分别连接到这些各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71-2、和71-3的输出侧的3个解调装置53-1、73-2、和73-3;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该自适应解调装置77的各解调装置53-1、73-2和73-3的输出侧;以及记录介质76,其连接于接收装置7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并存储了用于实现接收装置7内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其中,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71-2备有并列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QR分解装置55-2和QH运算装置75-2,同样,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71-3备有并列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QR分解装置55-3和QH运算装置75-3。在此,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和解调装置53-1的动作由于与第4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凹陷点抑制装置71-2,在QR分解装置55-2中,与第4实施例相同,使用第2信道矩阵H2进行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2和R矩阵R2。
QH运算装置75-1,以与第4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使用Q矩阵Q2进行凹陷点抑制,但是仅仅输出凹陷点抑制信号z2-4。
解调装置73-2,根据凹陷点抑制信号z2-4和Q矩阵R2而对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2,但是由于z2-4=r2-44s2+n2-4,所以解调装置73-2中所需的复件数成为16。
凹陷点抑制装置71-3,在QR分解装置55-3中,对第3信道矩阵进行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3和R矩阵R3。现在,假设第3信道矩阵是利用信道矩阵的元素进行如下排列替换的矩阵。
式11
H 3 = h 13 h 14 h 12 h 11 h 23 h 24 h 22 h 21 h 33 h 34 h 32 h 31 h 43 h 44 h 42 h 41
QH运算装置75-3与凹陷点抑制装置71-2同样,进行接收信号的凹陷点抑制,并输出凹陷点抑制信号z3-4。解调装置73-3根据凹陷点抑制信号z3-4和R矩阵R3而对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解调信号s3,但是由于成为了z3-4=r3-44s1+n3-4,所以在解调装置73-3中所需的复件数与解调装置73-2相同,成为16个。
并串行变换装置54,将解调后的信号s1~s4作为输入而进行并串行变换,并输出解调信号。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7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9、图10,对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7的解调处理进行描述。其中,图10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7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76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10中,首先,若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51),则QR分解装置55-1执行第1信道矩阵的QR分解(步骤S52),QH运算装置57-1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从左边写入Q矩阵Q1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步骤S53),解调装置53-1将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和R矩阵R1作为输入而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3、s4(步骤S54)。
接着,QR分解装置55-2对第2信道矩阵执行QR分解(步骤S55),QH运算装置75-1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从左边写入Q矩阵Q2的复共轭转置进行正交化(步骤S56),解调装置73-2将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和R矩阵R2作为输入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1个解调信号s2(步骤S57)。
接着,QR分解装置55-3对第3信道矩阵执行QR分解(步骤S58),QH运算装置75-3通过对接收信号向量从左边写入Q矩阵Q3的复共轭转置而进行正交化(步骤S59),解调装置73-3将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和R矩阵R3作为输入而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1个解调信号s1(步骤S60)。
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54对4个解调信号s1~s4进行并串行变换,并作为串行解调数据s1~s4而输出(步骤S61)。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所接收的信号(步骤S62),在存在所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2:否),返回到上述步骤51,并执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在不存在所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2:是),结束处理。
由此,由于在3个解调装置53-1、73-2和73-3中所需的复件分别为272个、16个和16个,所以总共计算304个复件。从而可知,按照本实施例,与以往技术中所需的复件数784个相比,能够大大削减。另外,由于不需要发射信号候补的选择,所以即使在需要比特似然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不能计算比特似然的情况。
〔实施例6〕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1,该实施例的接收装置8,通过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由4个发射天线21-1~21-4从发射装置6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4,并对所接收的信号r1~r4解调并输出。接收装置8,备有:3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71-2和71-3,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83,其分别连接在该各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71-2、和71-3的输出侧;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该自适应解调装置83的输出侧;以及记录介质82,其连接于接收装置5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并存储了用于实现接收装置5内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其中,自适应解调装置83,备有:3个解调装置53-1、53-2和73-3,其分别连接在3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71-2和71-3的输出侧;以及选择装置81,其连接在其中2个解调装置53-2和73-3的输出侧。
图1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接收装置8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1、图12,对根据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8的解调处理进行描述。另外,图12所示的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8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82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12中,首先,4个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71),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与第4实施例相同使用第1信道矩阵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4和z1-3(步骤S72)。接着,解调装置53-1使用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4和z1-3以及R矩阵R1而进行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4、s3(步骤s73)。
接着,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2与第4实施例相同使用第2信道矩阵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4和z2-3(步骤S74)。接着,解调装置53-2使用2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4和z2-3以及R矩阵R2而进行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1、s2(步骤S75)。
接着,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71-3与第5实施例相同使用第3信道矩阵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3-4(步骤S76)。接着,解调装置73使用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3-4和R矩阵R3而进行解调,并输出1个解调信号s1(步骤s77)。
接着,选择装置81,从由解调装置53-2和73-3所解调的各信号s1、s1中,选择接收SINR(信号干扰噪声比∶信号干扰噪声比)较高的一个,并输出所选择的信号s1(步骤S78)。
接着,串并转换装置54通过并串行变换4个解调信号s1~s4作为串行解调数据s1~s4而输出(步骤S79)。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所接收的信号(步骤S80),在存在所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80: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79,并重复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没有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80:是),结束处理。
因此,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方式,特别是对于信号s1,由于可以从2个解调信号中选择较好的一个,所以能够寻求传送特性的改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择装置81,与1个信号相关地进行选择,但是这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对所选择的信号数并不特别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选择信号的装置,但是也可以设置,通过接收机的结构进行合成,或进行选择和合成二者兼具的装置。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选择的基准,虽然使用SINR,但是这也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一个例子,并不对选择的基准进行限制。
〔实施例7〕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9,通过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由4个发射天线21-1~21-4从发射装置6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4,并所接收的信号r1~r4解调并输出。该接收装置9,备有:3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91-1、91-2和91-3,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94,其具有分别连接在各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91-1、91-2、和91-3的输出侧的3个解调装置53-1、73-2和73-3;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自适应解调装置94的输出侧;记录介质95,其存储用于实现接收装置5内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91-1,备有:并列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1,QR分解装置93-1,以及QH运算装置57。与此相同,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91-2也备有:并列连接在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2、QR分解装置93-2、QH运算装置75-2。另外,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91-3也备有:并列连接在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3,QR分解装置93-3,以及QH运算装置75-3。
图1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9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3、图14,对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9的解调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图14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9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95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14中,首先,4个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91)。接着,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1根据接收信号r1~r4测量线路质量,并生成控制信号x-ctrl1,所述控制信号x-ctrl1控制第1信道矩阵的生成(步骤S92)。接着,QR分解装置93-1输入控制信号x-ctrl1,并通过对信道矩阵进行排列替换而确定第1信道矩阵H1,以进行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1和R矩阵R1(步骤S93)。接着,QH运算装置57-1和解调装置53-1,与第1实施例相同,进行接收信号r1~r4的凹陷点抑制和信号解调,并输出2个解调信号s1、s2(步骤S94、S95)。
与上面相同,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2和92-3生成用于生成第2和第3信道矩阵H2和H3的控制信号x-ctr12和x-ctr13(步骤S96、S100),QR分解装置93-2和93-3对第2和第3信道矩阵H2和H3进行QR分解,并输出Q矩阵Q2、Q3和R矩阵R2、R3(步骤S97、S101)。接着,QH运算装置75-2、75-3和解调装置73-2、73-3与第5实施例相同,进行接收信号r1~r4的凹陷点抑制和信号解调,并分别输出1个解调信号s3、s4(步骤S98、S99、S102、S103)。
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54将4个解调信号s1~s4并串行变换,并输出解调数据s1~s4(步骤S104)。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所接收的信号(步骤S105),在存在所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返回到步骤S91,并反复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不存在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结束处理。
接着,对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1、92-2、92-3进行说明。
如在第4、第5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解调装置53-1从272个复件中解调2个信号,与此相对应,解调装置73-2、73-3从16个复件中解调1个信号。此时,由于解调装置53-1使用更多的复件解调信号,所以解调信号的精度变高。从而,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1、92-2、93-3控制为,由解调装置53-1解调质量较差的信号,由解调装置73-2和73-3中解调较好的信号。
排列替换控制装置,例如作为质量,测定各发射信号的接收功率。在此,假设P1<P2<P3<P4(P1、P2、P3、P4分别表示发射信号1、2、3、4的接收功率)。在此情况下,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1控制为,由解调装置53-1解调发射信号1、2;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2控制为,由解调装置73-2解调发射信号3;排列替换控制装置92-3控制为,由解调装置73-3解调发射信号4。具体来说,例如,以第1、第2、第3信道矩阵H1、H2、H3成为如下那样的方式,输出控制信号。
式12
H 1 = h 13 h 14 h 11 h 12 h 23 h 24 h 21 h 22 h 33 h 34 h 31 h 32 h 43 h 44 h 41 h 42
H 2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H 3 = h 11 h 13 h 14 h 12 h 21 h 23 h 24 h 22 h 31 h 33 h 34 h 32 h 41 h 43 h 44 h 42
由此,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可以进行与发射信号间的质量相对应的解调,所以能够寻求解调信号精确度的提高。另外,本实施例所示第1、第2、第3信道矩阵不过是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
〔实施例8〕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5,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通过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由4个发射天线21-1~21-4从发射装置6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4,并对所接收的信号r1~r4解调并输出。接收装置10备有:4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51-2、71-3和71-4,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101,其连接在这些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51-2、71-3和71-4的输出侧;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该自适应解调装置101的输出侧;记录介质105,其存储用于实现接收装置5内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解调装置101备有:解调装置53-1,其连接在1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的输出侧;3个开关103-1、104-1、104-2,连接在3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2、71-3和71-4的输出侧;3个解调装置53-2、73-3、73-4,其连接在各个开关103-1、104-1、104-2的输出侧;切换装置102,其连接在各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
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5、图16,对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的解调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图16所示的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10内的计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105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16中,首先,4个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S111)。接着,4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51-1、51-21、71-3、71-4,同第4和第5实施例那样,使用信道矩阵对接收信号r1~r4进行凹陷点抑制,并分别输出2个或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3和z1-4、z2-3和z2-4、z3-4、以及z4-4(步骤S112)。
接着,自适应解调装置101中备置的切换装置102测定从4个接收天线11-1~11-4发射来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并向3个开关103-1、104-1和104-2输出切换控制信号x-ctr1(步骤113)。
接着,3个开关103-1、104-1和104-2基于来自切换装置102的切换控制信号x-ctr1进行切换(步骤S114)。接着,4个解调装置53-1、53-2、73-3和73-4如同第1和第2实施例那样,进行信号解调,并输出来自一个解调装置53-1的2个解调信号s3和s4,以及由切换控制信号x-ctr1从来自3个解调装置53-2、73-3、73-4的解调信号中切换的2个解调信号s1和s2(步骤S115)。
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54通过并串行变换4个解调信号s1~s4,输出串行解调数据s1~s4(步骤S116)。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所接收的信号(步骤S117),在存在所接收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17: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111,并重复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没有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17:是),结束处理。
下面,对切换控制装置102进行说明。
切换控制装置102,作为发射信号的质量,测定接收SNR(Signal to NoiseRatio)。现在,假设g4<g3<g2<g1(在此,g4、g3、g2、g1分别表示发射信号4、3、2、1的接收SNR)。在本实施例中,对质量较高的2个发射信号s2、s1的解调进行控制。
现在,假设成为质量基准的接收SNR是g0,则在g2<g0,即发射信号2的接收质量低于基准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02分别以打开开关103-2,关闭开关104-3和104-4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发射信号s2、s1可以如在第4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由256个复件进行解调。在此情况下,与s3、s4的解调合在一体,总共需要544个复件。
另一方面,在g2>g0,即发射信号2的接收质量比基准高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01,以打开开关104-3和开关104-4,关闭开关103-2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发射信号s2、s1如第5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可以从16个复件中进行解调。在此情况下,总共需要304个复件。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以更少的运算量进行解调,在质量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用于解调的复件的数量,可以实现高精确度的解调。从而,能够谋求,根据质量而有效地控制运算量和解调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自适应地解调了2个信号,但是这仅仅是用于说明的假定而已,并不制约本发明的实施。
〔实施例9〕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7,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1,通过4个接收天线11-1~11-4接收,由4个发射天线21-1~21-4从发射装置6发送而来的发射信号s1~s4,并且对所接收的信号r1~r4解调并输出。该接收装置11备有:2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11-1和111-2,其连接在4个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自适应解调装置118,其连接在各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11-1和111-2的输出侧;并串行变换装置54,其连接在自适应解调装置118的输出侧;以及记录介质117,其存储用于实现接收装置5内的各部分的处理的程序。
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11-1备有:并联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的输出数切换装置112-1、QR分解装置113-1、和QH运算装置114-1。同样,自适应凹陷点抑制装置111-2也备有并联连接到各接收天线11-1~11-4输出侧的输出切换装置112-2、QR分解装置113-2和QH运算装置114-2。
自适应解调装置118,备有:2个解调装置115-1和116-2,其分别连接在2个QH运算装置114-1和114-2的输出侧;解调信号数切换装置119,其连接在各接收天线11-1~11-4的输出侧。
图1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1的解调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7、图18,对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1的解调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图18所示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装置11内的运算装置(图中没有示出)执行记录介质117的程序,而实现。
在图18中,首先,4个接收天线11-1~11-4分别接收信号(步骤121)。接着,2个输出数切换装置112-1和112-2,基于发射信号的线路质量,确定从2个QH运算装置114-1和114-2输出的凹陷点抑制信号z1-4、z1-3、z1-2,以及z2-4的凹陷点抑制信号数,并分别向2个QR分解装置113-1和113-2输出与此相关的2个控制信号x-ctrl1和x-ctrl2(步骤S122)。接着,解调信号数切换装置119,基于发射信号的线路质量,确定由2个解调装置115-1和116-2输出的解调信号s1~s4的信号数,并分别向2个解调装置115-1和116-2分别输出与此有关的控制信号x-ctrl(步骤S123)。
接着,QR分解装置113-1基于来自输出数切换装置112-1的控制信号x-ctrl对信道矩阵进行QR分解,并输出第1信道矩阵,QH运算装置114-1使用第1信道矩阵的Q矩阵Q1对接收信号r1~r4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3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2、z1-3和z1-4(步骤S124)。解调装置115-1,利用3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1-2、z1-3和z1-4和R矩阵R1,解调并输出3个信号s1~s3(步骤S125)。
另一方面,QR分解装置113-2基于来自输出数切换装置112-2的控制信号x-ctr2对信道矩阵进行QR分解输出,并输出第2信道矩阵,QH运算装置114-2使用第2信道矩阵的Q矩阵Q2而对接收信号r1~r4进行凹陷点抑制,并输出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4(步骤S126),解调装置116-2使用1个凹陷点抑制信号z2-4和R矩阵R2,解调并输出1个信号s4(步骤S127)。
接着,并串行变换装置54,对4个解调信号s1~s4进行并串行变换,而输出串行解调数据s1~s4(步骤S128)。接着,检测是否存在别的接收信号(步骤S129),在存在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9: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121,并执行与上面相同的处理操作,在不存在接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9:是),结束处理。
在此情况下,在解调装置115-1中需要4096个复件,在解调装置116-2中需要16个复件,总共需要4112个复件。另外,第1信道矩阵H1、第2信道矩阵H2,成为例如下面那样:
(式13)
H 1 = h 11 h 12 h 13 h 14 h 21 h 22 h 23 h 24 h 31 h 32 h 33 h 34 h 41 h 42 h 43 h 44
H 2 = h 13 h 14 h 12 h 11 h 23 h 24 h 22 h 21 h 33 h 34 h 32 h 31 h 43 h 44 h 42 h 41
现在,在发射信号s4的质量极其良好,发射信号s1、s2、s3的质量同等程度恶劣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本结构,对于发射信号s4,能够使用16个复件简单地进行解调,对于发射信号s1、s2、s3,能够使用4016个复件非常高精确度地进行解调。
另一方面,在输出数切换装置112-1、112-2中,将从QH运算装置114-1、114-2输出的凹陷点抑制信号确定为2个,在解调信号数切换装置119中,在将由解调装置115-1、116-2所解调的信号数分别确定为2个的情况下,解调装置115-1、116-2所需要的复件数与第4实施例相同,为544个(图中没有示出)。
例如,在发射信号s1、s2、s3、s4的线路质量同等程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这种结构,可以使用544个复件以相同程度的质量解调各发射信号。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根据线路质量进行适当的信号解调。

Claims (2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备有N个接收天线,并具有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对来自具有M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接收并解调,其中,N和M为2以上的整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备有:第1到第K的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其连接在所述N个接收天线;以及,自适应解调单元,其连接在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其中K为2以上M以下,
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中的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利用以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系数为元素的矩阵,对由所述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正交化,而生成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其中,k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Lk为1以上并小于M的整数,且k表示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并为1以上K以下,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使用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对所述接收信号解调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K个解调单元,其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备有:凹陷点抑制单元,其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生成并输出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K个解调单元,其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所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以及,选择合成单元,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所述解调信号,执行选择处理和合成处理的其中之一或两者兼具,并输出所述解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备有:自适应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信道矩阵进行排列替换;凹陷点抑制单元,其利用所述信道矩阵,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生成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P个解调单元,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的质量而选择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利用该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其中,P为1以上并小于K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是接收SINR,即信号干扰噪声比。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为接收SNR,即信噪比。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为接收功率。
10、一种接收装置,备有N个接收天线,并对来自具有M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接收并解调,其中,N和M为2以上的整数,其特征在于:
备有:第1到第K的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其连接在所述N个接收天线,其中K为2以上M以下;以及
自适应解调单元,其连接在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
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中的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利用以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系数为元素的矩阵,对由所述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正交化,而生成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其中,k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Lk为1以上并小于M的整数,且k表示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并为1以上K以下,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使用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对所述接收信号解调并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K个解调单元,其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备有:凹陷点抑制单元,其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生成并输出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K个解调单元,其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所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以及,选择合成单元,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所述解调信号,执行选择处理和合成处理的其中之一或两者兼具,并输出所述解调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单元,备有:自适应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信道矩阵进行排列替换;凹陷点抑制单元,其利用所述信道矩阵,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生成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单元,备有P个解调单元,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选择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利用该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其中,P为1以上并小于K的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是接收SINR,即信号干扰噪声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为接收SNR,即信噪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为接收功率。
19、一种解调方法,用了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备有N个接收天线、并对来自具有M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进行接收并解调的接收装置,的解调方法,其中,N和M为2以上的整数,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方法,包括:
第1到第K的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K为2以上M以下,其包含: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其中利用以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系数为元素的矩阵,对由所述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正交化,而生成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其中,k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Lk为1以上并小于M的整数,且k表示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并为1以上K以下;
自适应解调步骤,其中使用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对所述接收信号解调并输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步骤,备有:K个解调步骤,其中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备有:凹陷点抑制步骤,其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生成并输出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步骤,备有:K个解调步骤,其利用由所述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所输出的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其解调信号;以及,选择合成步骤,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所述解调信号,执行选择处理和合成处理的其中之一或两者兼具,并输出所述解调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步骤,备有:自适应控制步骤,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对信道矩阵进行排列替换;凹陷点抑制步骤,其利用所述信道矩阵,从由所述N个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生成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适应解调步骤,备有P个解调步骤,并根据从所述M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的质量而选择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并利用该凹陷点抑制信号而解调所述接收信号,其中,P为1以上并小于K的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质量,采用接收SINR,即信号干扰噪声比。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质量,采用接收SNR,即信噪比。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质量,采用接收功率。
28、一种程序,是用于接收装置的解调方法的程序,所述接收装置,备有N个接收天线、并对来自具有M个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进行接收并解调,其中,N和M为2以上的整数,其特征在于:
在计算机中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第1到第K的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处理步骤,K为2以上M以下,其包含: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处理步骤,其中利用以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发射天线之间的信道系数为元素的矩阵,对由所述接收天线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正交化,而生成Lk个凹陷点抑制信号并输出,其中,k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Lk为1以上并小于M的整数,且k表示第k个自适应凹陷点抑制处理并为1以上K以下;
自适应解调处理步骤,其中使用所述凹陷点抑制信号而对所述接收信号解调并输出。
CN2006100793564A 2005-01-24 2006-01-20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1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5595 2005-01-24
JP2005015595A JP2006203782A (ja) 2005-01-24 2005-01-2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それらに用いる復調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015595 2005-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965A true CN1841965A (zh) 2006-10-04
CN1841965B CN1841965B (zh) 2011-08-31

Family

ID=3669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35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1965B (zh) 2005-01-24 2006-01-20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85364B2 (zh)
JP (1) JP2006203782A (zh)
CN (1) CN1841965B (zh)
TW (1) TWI303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8224B2 (ja) * 2006-03-06 2011-06-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信号分離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US8121209B2 (en) * 2006-07-25 2012-02-2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ncatenation-assisted symbol-level combining for MIMO systems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929472B1 (en) 2006-07-26 2015-01-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Bit-level combining for MIMO systems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027402B2 (en) 2006-07-26 2011-09-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mbol-level combining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090063B2 (en) * 2006-07-26 2012-01-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mbol-level combining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699601B1 (en) 2006-08-08 2014-04-1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istance-level combining for MIMO systems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718166B2 (en) 2006-08-08 2014-05-0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of equalized symbols for MIMO systems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411778B1 (en) 2006-08-08 2013-04-0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ptimal linear equalizer for MIMO systems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019023B2 (en) 2006-08-18 2011-09-1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Low-complexity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concatenation-assisted symbol-level combining
JP2008053853A (ja) * 2006-08-22 2008-03-06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信号復号装置、信号復号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WO2008033423A2 (en) * 2006-09-13 2008-03-20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Decoding method for alamouti scheme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KR100816057B1 (ko) 2006-10-23 2008-03-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송수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검출 방법 및 수신 장치
US8498195B1 (en) 2007-03-30 2013-07-3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HARQ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at least two transmit antennas
US8483324B2 (en) * 2007-04-05 2013-07-09 Wi-Lan, Inc. Signal detection in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9910B1 (en) * 2007-04-11 2013-12-3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 for MIMO systems with hybrid ARQ
JP4943263B2 (ja) * 2007-07-30 2012-05-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最尤復号方法及び受信機
US20090154600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Nokia Corporation QRD-QLD searching based sphere detector for MIMO receiver
US8719606B2 (en) * 2008-03-31 2014-05-06 Intel Corporation Optimizing performance and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memory power down state
JP5585191B2 (ja) * 2010-05-06 2014-09-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2095322A (ja) * 2011-12-13 2012-05-17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信号復号装置および信号復号方法
US11533094B2 (en) 2018-10-26 2022-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orced full orthogonality for beams in a MU/MIMO radio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2481B1 (en) 1996-10-10 2003-01-28 Teratech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geographic position data
JP2001505008A (ja) 1997-10-10 2001-04-10 テラテク・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地理的位置データーを使用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JP4240726B2 (ja) 2000-02-04 2009-03-18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局、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3562420B2 (ja) * 2000-02-10 2004-09-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装置
US6275188B1 (en) * 2000-02-17 2001-08-14 Trw Inc. Nulling direct radiating array
JP2001268624A (ja) 2000-03-15 2001-09-28 Nec Corp 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564036B1 (en) * 2000-09-29 2003-05-13 Arraycomm, Inc. Mode switching in adaptive arra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3888424B2 (ja) * 2001-06-01 2007-03-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JP2004135120A (ja) 2002-10-11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及び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方法
KR100552669B1 (ko) 2002-12-26 2006-02-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층적 공간-시간 구조의 검파기를 갖는 다중 입출력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적응 변복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186627B2 (ja) 2003-01-22 2008-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受信指向性アンテナ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ビーム選択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099678B2 (en) * 2003-04-10 2006-08-29 Ipr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weight computation for vector beam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US7183974B1 (en) * 2004-05-21 2007-02-27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resolving power of array antenn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03930B (en) 2008-12-01
JP2006203782A (ja) 2006-08-03
US20060165192A1 (en) 2006-07-27
CN1841965B (zh) 2011-08-31
TW200633415A (en) 2006-09-16
US7885364B2 (en) 2011-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1965A (zh) 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它们的解调方法及其程序
CN1274161C (zh) 高频谱效用的高容量无线通信系统
CN1243422C (zh) 正交频分复用发送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发送接收方法
CN1653725A (zh) 无线装置、空间路径控制方法及空间路径控制程序
CN101068124A (zh) 在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808959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830158A (zh) 在使用多入多出自适应天线阵列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739270A (zh) Mimo通信系统中用于空间处理的特征向量的得到
CN1961551A (zh) 在mimo通信系统中发射链和接收链的校准
CN1943194A (zh) 校准无线mimo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响应
CN1416227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法、基站、移动台和信号发送方法
CN1432205A (zh) 自适应天线阵装置、无线基站、便携电话机
CN1235498A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336776A (zh) 可实时改变天线方向性的无线装置及用于该无线装置的多普勒频率估算电路
CN1198414C (zh) 信息传送系统与方法以及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
CN1781335A (zh) 具有二次指向图形的麦克风阵列
CN1618194A (zh) Mimo系统的带有信道本征模式分解的时域发射和接收处理
CN1387375A (zh) 带天线阵的移动通信设备及其移动通信方法
CN1497857A (zh) 自适应均衡装置及其程序
CN1684450A (zh) 接收机、发送机和无线通信系统及信道估计方法
CN1863184A (zh) 信号分解装置和信号分解方法
CN1643835A (zh) 无线终端装置、发送定向性控制方法及发送定向性控制程序
CN1263660A (zh) 干扰消除设备和干扰消除方法
CN1299444C (zh)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移动通信系统及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227849C (zh) 自适应阵列天线接收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