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0451B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0451B CN1840451B CN2006100710133A CN200610071013A CN1840451B CN 1840451 B CN1840451 B CN 1840451B CN 2006100710133 A CN2006100710133 A CN 2006100710133A CN 200610071013 A CN200610071013 A CN 200610071013A CN 1840451 B CN1840451 B CN 18404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carton
- paper feed
- along
- feed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纸装置包括:第一纸盒,该第一纸盒包括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一多张纸张的容纳部分;和第二纸盒,该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并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二多张纸张,其中第一多张纸张的至少一个特征与第二多张纸张的至少一个特征不同。该供纸装置还包括:供纸器,该供纸器构造成用来沿着供纸方向朝向记录单元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和分纸器,该分纸器构造成用来使供纸器所供给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具体地说,第二纸盒构造成在容纳部分上方相对于供纸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供纸器选择性地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s.2005-99607、2005-99608、2005-99609、2005-99610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都于2005年3月30日提交,它们的全部公开内容在这里被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供纸装置,它包括第一纸盒和设置在该第一纸盒上的第二纸盒,并且选择性地供给设置在第一纸盒中的纸张(记录介质)或设置在第二纸盒中且与第一纸盒中的纸张不同例如更小的纸张。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实用新型公开No.6-49439中披露了一种用在已知图像记录设备例如打印机和/或传真机中的供纸装置。在这种公知的供纸装置中,用于容纳一叠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和裁切纸张)的纸盒设置在设备本体(外壳)的下侧中。覆盖着纸盒的后半部的盖子构件设有一对沿着供纸方向拉长的导孔,并且该盖子构件在其上表面上还设有一对用于使手动供给的纸张的左右侧边定位的调节板。在纸盒的容纳部分中设置分隔板,从而将前部开口划分为上下两个空间。从分隔板的后部的上表面伸出的一对操作杆松散地配合在该对导孔中。在纸盒的该前部开口上方设置供纸辊。在用于在手动供给的纸张上记录图像的这种装置的情况下,纸张放置在分隔板的预定位置处,并且使分隔板向前运动,从而将分隔板的上前部放置在供纸辊下方。因此,可以通过该供纸辊供给纸张。另一方面,在分隔板向后运动时,通过该供纸辊与设置在纸盒的前角部附近的一对分离件配合,堆叠在纸盒中的纸张被一张接一张地供给。
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No.11-59925中披露了另一种供纸装置。在该已知的供纸装置中,在第一纸盒的前端上方设置供纸辊。该第一供纸盒具有放置有一叠纸张的板状盒底,并且该盒底由设置在盒底的下前部处的盘簧向上朝向该供纸辊推动。该盒底设置在一对侧调节板之间,该对侧调节板能够运动以与第一盒中的纸张的左右侧边接触并使它们定位。板状第二纸盒可拆卸地连接到盒底上。第二纸盒具有固定的侧调节板和固定的后端调节板,这些调节板与第二纸盒中的纸张接触并使它们定位。第二纸盒中的纸张在尺寸方面小于第一纸盒中的纸张。
但是,在日本特许公开实用新型公开No.6-49439中所披露的供纸装置中,因为分隔板不包括任何用于使一张手动供给的纸张与另一张手动供给的纸张分离的分离件,所以只允许在分隔板上放置单张较小规格的纸张例如明信片。因此,为了在多张明信片上记录图像,用户必须一次将一张明信片放置在分隔板上,并且使分隔板来回运动,这对用户而言比较麻烦。
而且,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No.11-59925中所披露的供纸装置中,虽然可以将多张较小规格的纸张容纳在第二纸盒中,但是当在较大规格的纸张上进行图像记录时必须将第二纸盒从第一纸盒中拆开。例如,当在第一纸盒中的普通纸上进行试验记录时,为了检查所记录的图像在实际记录在明信片上之前的位置和色彩状况,必须将第二纸盒从第一纸盒中拆开,然后重新连接到第一纸盒上。换句话说,在将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中的状态下,不能供给第一纸盒中的规格与第二纸盒中的那些供给纸张不同的纸张。因此,用户在每次要切换所要使用的纸张时必须连接和拆卸第二纸盒,这对用户而言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出现对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点的供纸装置的需求。本发明的一个技术优点在于,供纸装置在结构上相对简单,并且能够在减少用户交互操作纸盒的同时从两个纸盒中选择性地供给不同类型的纸张例如具有不同规格的纸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供纸装置包括:第一纸盒,该第一纸盒包括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一多张纸张的容纳部分;和第二纸盒,该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并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二多张纸张,其中第一多张纸张的至少一个特征与第二多张纸张的至少一个特征不同。该供纸装置还包括:供纸器,该供纸器构造成用来沿着供纸方向朝向记录单元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和分纸器,该分纸器构造成用来使供纸器所供给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具体地说,第二纸盒构造成在容纳部分上方相对于供纸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供纸器选择性地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在该供纸装置中,可以选择性地供给不同类型的纸张、或不同规格的纸张、或类型规格都不同的纸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上述供纸装置可以结合到图像记录设备中。该图像记录设备包括:外壳;记录单元,该记录单元在纸张上记录图像;和供纸通道,通过该供纸通道将纸张供给到记录单元。记录单元、供纸通道、和供纸装置的供纸器容纳在该外壳中。供纸装置的第一和第二纸盒设置在比记录单元低的位置处,并且可以相对于外壳向内和向外运动。
在该图像记录设备中,通过使第一和第二纸盒相对于外壳向外运动可以很容易将纸张重新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盒中。
优选的,供纸装置具有设置在供纸位置处的第一纸盒和可动地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第二纸盒。第一纸盒容纳较大规格的纸张,而第二纸盒容纳较小规格的纸张。因此,可以很容易通过使第二纸盒在离供纸器较近的供纸位置和离供纸器较远的非供纸位置之间运动来切换供给不同规格的纸张。当第二纸盒在供纸位置处时,供纸器供给在第二纸盒中的纸张,并且当第二纸盒设置在非供纸位置处时,供纸器供给在第一纸盒中的纸张。该结构允许用户避免装载和卸载纸张或从第一纸盒中拆去第二纸盒。
优选的,第一和第二纸盒中的每个纸盒设有引导纸张的与供纸方向平行的侧缘的引导单元,并且因此第一和第二纸盒中的纸张可以正确地定位和取向。第二纸盒可以设有切口,这些切口允许用户接近把手以便操作第一纸盒的引导单元,而不用从第一纸盒中拆去第二纸盒,由此便于第一纸盒中的纸张定位和供纸方向的调节。
优选的,第二纸盒可以可动地且可枢转地连接到导孔中,这些导孔在第一纸盒的侧板中形成为沿着供纸方向拉长。因此,第二纸盒不容易离开第一纸盒,并且可以容易与第一纸盒整体地插入到外壳中以及从外壳中拆去。第二纸盒可以枢转以在第一和第二纸盒之间提供更大的垂直空间,从而便于将纸张重新装载在第一纸盒中。
优选的,第二纸盒中的纸张以及第一纸盒中的纸张通过供纸辊与设置在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的主倾斜分离板的配合而被分离和供给。因此,供纸装置的结构可以简单而紧凑。
优选的,第二纸盒可以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设有辅助倾斜分离板,该辅助倾斜分离板与供纸辊配合以将这些纸张一张接一张地向记录单元供给。因此,第二纸盒中的纸张不容易移位,并且容易被分离和供给。
优选的,当第二纸盒在第一纸盒上沿着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到非供纸位置时,如沿着供纸方向看到的那样,第二纸盒的上游端位于与第一纸盒的上游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或者位于比该上游端更上游的位置处。因此,很容易通过改变第二纸盒的相对于第一纸盒的位置来切换供给第一或第二纸盒中的纸张。
优选的,当将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时,通过将从第二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伸出的接合件接合到形成于主倾斜分离板中的定位孔中,可以将第二纸盒保持到第一纸盒上。因此,可以防止第二纸盒从供纸位置移位,由此确保第二纸盒中的纸张的稳定可靠的分离和供给。
优选的,第二纸盒包括用于保持要供给到记录单元的纸张的保持部分和用于接收从记录单元排出的纸张的纸张接收器。纸张接收器可以与保持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纸张接收器和保持部分可以形如平板。因此,不单独需要任何附加的纸张接收器,并且纸张保持和接收部分能够结构简单并且尺寸紧凑。当第二纸盒在供纸位置处时,较小规格的纸张由纸张接收器接收,并且当第二纸盒在非供纸位置处时,较大规格的纸张在前侧上由纸张接收器支撑。因此,纸张接收器可以接收不同规格的纸张。
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供纸装置中,通过在凸轮随动件和辅助凸轮之间的接触,当第二纸盒相对于供纸辊来回运动即在供纸位置和非供纸位置之间运动时,由供纸臂保持的供纸辊能够相对于第二纸盒中的纸张上下运动。当第二纸盒处于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时,允许供纸辊接触第二纸盒中的纸张的最上面一张。另一方面,当第二纸盒离开供纸位置时,供纸辊升起并且不能接触第二纸盒中的纸张。因此,只有当第二纸盒在供纸位置处时才进行供给第二纸盒中的纸张,由此防止误供纸或卡纸。
优选的,在供纸装置中,通过在凸轮随动件的端部和主凸轮之间的接触,当第一纸盒与第二纸盒整体地相对于供纸辊运动时,由供纸臂保持的供纸辊能够相对于主倾斜分离板上下运动。因此,当将第一和第二纸盒整体地插入到外壳中以及从外壳中拆去时,供纸辊不与倾斜分离板碰撞。
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供纸装置中,第一纸盒中的纸张由第一供纸器供给,而第二纸盒中的纸张由第二供纸器供给。当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来回运动时,第一和第二供纸器在操作位置和非操作位置之间变换以便供纸。因此,防止了这些供纸器误起动,由此防止误供纸或卡纸。
优选的,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中的每个供纸器包括供纸辊和凸轮随动件。第一和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可以分别沿着彼此相反且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能够与第一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主凸轮及副凸轮以及能够与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主凸轮及副凸轮可以分开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纸盒的不同位置处。因此,可以单独地控制这些供纸器中的每个供纸器的上下运动。
优选的,与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辅助凸轮具有的形状使得:当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往回运动到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侧时,第二供纸器的供纸辊保持在上部位置处。因此,防止了第二纸盒的供纸辊被误起动而供给第二纸盒中的不期望的纸张。
优选的,与第一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辅助凸轮具有的形状使得:当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向前运动到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侧时,第一供纸器的供纸辊保持在上部位置处。因此,防止了第一纸盒的供纸辊被误起动而供给第一纸盒中的不期望的纸张。
在可以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中,记录单元、供纸通道和供纸器容纳在外壳中,并且第一和第二纸盒设置在比记录单元低的位置处,并能够相对于外壳向内以及向外运动。因此,通过将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一和第二纸盒向外拉能够容易地将纸张重新装载在第一和第二纸盒中。
另外,图像记录设备可以包括检测从第一及第二纸盒供给到记录单元的纸张的宽度的介质传感器和检测第二纸盒的位置的盒传感器。因此,防止图像记录在错误规格的纸张上,并且在记录之前检测出设置在供纸位置处的错误纸盒,由此避免浪费纸张以及供纸所需的时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考虑本发明的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时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以及由此所满足的需求,现在参照结合附图给出的以下说明。
图1为图像记录设备的透视图。
图2为该图像记录设备的侧剖视图。
图3为在拆去图像读取装置时暴露出的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
图5为该供纸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运动回到非供纸位置。
图6A为沿着图4的VIA-VIA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6B为沿着图5的VIB-VIB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7A为图4的供纸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B为该供纸装置的左侧视图,其中处于供纸位置中的第二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部分升起。
图8A为图5的供纸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8B为该供纸装置的左侧视图,其中处于非供纸位置中的第二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部分升起。
图9A为平面图,显示出在第二纸盒中使用倾斜(后角部)引导件的状态。
图9B为平面图,显示出在第二纸盒中使用该倾斜引导件的另一种状态。
图10A为平面图,显示出在第二纸盒中使用后引导件和可动的侧引导件的状态。
图10B为平面图,显示出在第二纸盒中使用后引导件和可动的侧引导件的另一种状态。
图11为滑架的底视图,显示出传感器。
图12为透视图,显示出第一纸盒的倾斜分离板。
图13为沿着图9A的XIII-XIII线剖开的倾斜分离板的剖面图。
图14A为处于图4所示状态中的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和第二纸盒的凸轮的侧视图。
图14B为处于图5所示状态中的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和第二纸盒的凸轮的侧视图。
图14C为在第二纸盒位于供纸位置和非供纸位置之间时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和第二纸盒的凸轮的侧视图。
图15为改进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透视图,其中具有辅助倾斜分离板的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
图16为改进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运动回到第一纸盒上的非供纸位置。
图17A为沿着图15的XVIIA-XVIIA线剖开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剖视图。
图17B为沿着图16的XVIIB-XVIIB线剖开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剖视图。
图18为改进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透视图,其中背负式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
图19为改进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运动回到第一纸盒上的非供纸位置。
图20A为沿着图18的XXA-XXA线剖开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剖视图。
图20B为沿着图19的XXB-XXB线剖开的第一和第二纸盒的剖视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
图22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从与图21中不同的方向看的透视图。
图23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平面图。
图24为沿着图23的XXIV-XXIV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的供纸位置处。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从与图25中不同的方向看的透视图。
图27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的平面图。
图28为沿着图27的XXVIII-XXVIII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29A为沿着图27的XXIXA-XXIXA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29B为沿着图27的XXIXB-XXIXB线剖开的供纸装置的剖视图。
图29C为在第二纸盒运动回到非供纸位置的状态中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第一供纸器的侧视图。
图29D为在第二纸盒运动回到非供纸位置的状态中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图1-29D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类似的对应部件。
图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图像记录设备1。该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为多功能装置(MFD),它具有打印、复印、扫描和传真功能。如图1和2所示,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具有外壳2作为该设备的主体。外壳2可以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形成。能够从位于外壳2前部处(在图2中的左边)的开口2a插入的第一纸盒3可以设置在外壳2的底部处。第二纸盒30可以可动地连接到或者放置在第一纸盒3的上表面上。以下,开口2a所处的侧面被称为图像记录设备1的“前”侧,而与开口2a相反的侧面被称为图像记录设备1的“后”侧。
在外壳2的上部上,可以设置图像读取装置12用于在图像记录设备1的复印和传真操作期间读取文档。该图像读取装置12可以布置成能够借助铰链(未示出)绕着外壳2的一端向上和向下枢转。文档盖子构件13可以在其后端借助铰链12a连接到图像读取装置12的后端上,以便能够绕着铰链12a向上和向下枢转。
在图像读取装置12的前侧上,在外壳2的上侧上可以设置设有各种操作按键的操作面板14和液晶显示器。在图像读取装置12的上表面上可以设置玻璃板16。可以通过沿着向上方向打开文档盖子构件13来将文档放置在玻璃板16上。在玻璃板16下方,可以按照能够沿着在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图1、2和3中的主扫描方向或Y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导轴17a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用于读取文档上的图像的图像扫描装置(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读取装置12和操作面板14下方,在图像读取装置12和操作面板14的投影区域内可以设置记录单元7、排纸部分10和设置在排纸部分10的一侧上的墨水存储部分15。
如图2和3所示,记录单元7可以由具有向上打开的箱形结构的主框架21、和第一引导构件22及第二引导构件23限定,第一引导构件22及第二引导构件23包括由主框架21的侧板支撑的细长板并且沿着Y轴线(主扫描方向)延伸。在滑架5上可以安装记录单元7的记录头4,该滑架5可以由位于滑架5的如沿着排纸方向(由箭头B表示)看的上游处的第一引导构件22和位于滑架5的下游处的第二引导构件23支撑,从而能够在第一引导构件22和第二引导构件23上滑动运动。因此,滑架5能够沿着Y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为了使滑架5往复运动,如沿着排纸方向看可以在第二引导构件23的上表面上设置同步皮带24。该同步皮带24沿着主扫描方向(Y轴线方向)延伸,并且缠绕在皮带轮上。用来驱动同步皮带24的滑架马达25(图3)可以固定到第二引导构件23的下表面上。滑架马达25可以为DC马达、步进马达等。第二引导构件23可以设有编码器条带47,该编码器条带47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并且检测滑架5的沿着Y轴线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编码器条带47可以是带状的,并且编码器条带47的检测表面可以沿着Y轴线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形成有狭缝,并且该检测表面可以沿着垂直方向设置。
压板26可以具有平坦形状,并且可以沿着Y轴线方向延伸以便面对滑架5上的记录头4的底面。压板26可以在第一引导构件22和第二引导构件23之间固定在主框架21的底板21b上方。
如图2和3所示,分隔板29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可以与外壳2形成为一体,从而从第二引导构件23的下表面延伸至位于外壳2的前端处的开口2a(也用作排纸开口),从而覆盖排纸部分10。
墨水存储部分15可以从外壳2向上打开,并且可以容纳用于全色记录的墨盒19(图3中的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墨盒19a-19d),这些墨盒19可以从上方沿着X轴线方向成排可拆卸地连接到墨水存储部分15上。每个墨盒19可以具有矩形箱子形状,并且可以具有相对较小的面积(如在平面图中所看到的一样)和相对较大的高度。
墨水可以从墨盒19a-19d通过多个墨管20例如(四个墨管)供应给喷墨式记录头4。在采用多于四种墨水颜色例如6-8种墨水颜色时,墨水存储部分15可以设计成容纳在数目上与墨水颜色数目对应的墨盒,并且可以使墨管20的数目与墨盒数目对应地增加。
如图3所示,多个墨管20的根部可以连接到墨水存储部分15的一个端部15a上,并且可以沿着Y轴线方向从一侧(图3中的左侧)延伸至另一侧(图3中的右侧)。墨管20的根部可以沿着分隔板29的上表面成排水平布置,该上表面可以是大致水平的。墨管20的至少一个部分例如中间部分可以由分隔板29的上表面支撑。
然后,可以使墨管20例如在它们的中部处扭转以沿着分隔板29的横向拉长的竖直分隔板32的垂直侧面延伸,并且可以在竖直分隔板32的该垂直侧面和由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器33之间垂直成排地固定例如保持或夹到垂直板中,并且用螺钉等固定以面对该垂直侧面。保持器33和竖直分隔板32用作用来固定(保持)墨管20的中间保持器。
在记录单元7的位于所要供给的纸张P的宽度(较短边)的外侧处的一侧处可以设置墨水接收器(未示出),并且在记录单元7的另一侧处可以设置维护单元(未示出)。当在记录操作期间周期性地进行喷墨以防止喷嘴堵塞时,墨水接收器在设置成面对墨水接收器的冲洗位置处接收从记录头4喷射出的墨水。维护单元在滑架5处于等待位置处时对记录头4进行维护。该维护单元用其盖帽部分(未示出)从底部覆盖记录头4的喷嘴表面,并且选择性地抽吸每种颜色的墨水或者从位于记录头4上方的缓冲容器(未示出)中消除气泡。在滑架5朝向维护单元侧向运动时,清洁器(擦拭刮片)擦拭喷嘴表面。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当滑架5沿着Y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时墨管20经过的区域处,即在墨管20的可动区域或非成束区域处,可以与墨管2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布置柔性扁平电缆40,该柔性扁平电缆40从设置在外壳2中的控制部分将用于从记录头4的喷嘴进行选择性喷墨的命令信号传送给记录头4。
墨管20的中间弯曲部分和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中间弯曲部分可以相对于滑架4的往复运动方向沿着相反的方向突出。这种布置允许墨管20和柔性扁平电缆40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大致同一高度处,即位于大致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相对较薄。
如图2所示,在压板26的沿着排纸方向看的上游处可以设置一对对准辊(输送辊),用来将纸张P供给到记录头4的底面,并且在压板26的下游处可以设置排出辊28,用来将打印好的纸张P排出到排纸部分10上。
现在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案中,供纸装置100包括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第一纸盒3具有构造成用来容纳一叠纸张P的容纳部分3b,并且在该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可以由供纸器6沿着供纸方向(由箭头A所示)朝向记录单元7一张接一张地供给。第二纸盒30可以设置在容纳部分3b上方,并且能够相对于供纸器6来回运动。第二纸盒30可以构造成用来容纳在规格上与容纳在第一纸盒3中的纸张P不同的一叠纸张P1,例如纸张P1可以为较小规格的纸张,例如明信片和L规格的相片纸。第二纸盒30中的纸张P1可以沿着与纸张P的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供给。在第二纸盒30相对于第一纸盒3沿着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沿着排纸方向运动回(被拉回)时,第二纸盒30的上游端位于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端的后面(上游)。
如图2、4和5所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驱动轴6d由形成在侧板(未示出)中的轴孔和主框架21的一对轴支撑板(未示出)可转动地支撑。该驱动轴6d可以插入到这些轴孔中,从而驱动轴6d的端部从供纸臂6a的基部侧向伸出。在驱动驱动轴6d转动时,供纸辊6b可以通过设置在该供纸臂6a中的齿轮传动机构6c沿着预定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该供纸辊6b可以由推压构件例如扭转弹簧(未示出)向下推压。
第一纸盒3可以构造成用来容纳一叠较大的裁切纸张P例如A4规格的纸张、信纸规格的纸张和公文纸规格的纸张,从而裁切纸张P的较短边沿着Y轴线方向(主扫描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中,第一纸盒3的容纳部分3b的最大容量可以为大约100张普通纸、或高度(H1)大约为10mm的一叠。如图1所示,辅助支撑构件3a可以沿着供纸方向(副扫描方向或X轴线方向)可动地设置在位于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端处(位于外壳2的前侧处)的凹槽3d中,以支撑较长纸张例如公文纸规格的纸张的后缘。如图1、4、9A和9B所示,在该辅助支撑构件3a的上游端附近可以形成梯形孔以提供抓握件3f,利用该抓握件3f能够很容易通过外壳2的开口2a插入和拆去第一纸盒3。
用于使一张纸与其它纸张分离的主倾斜分离板8可以设置在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在图2中的右侧)。堆叠在第一纸盒3中的纸张P由供纸辊6b和弹性分离垫片8a(在该实施方案中由金属弹簧形成)一张接一张地分离,该弹性分离垫片8a设置在倾斜分离板8的沿着宽度方向(Y轴线方向)的中央处的内表面上。分离出的纸张P借助限定了向上延伸的U形回转通道(供纸通道)9a的供纸通道构件9来供给到位于比第一纸盒3高的位置处的记录单元7。然后,可以将记录单元7所记录过的纸张P排出到与开口2a连通的排出部分10上,并且所记录的表面面向上。
如图4和9所示,主倾斜分离板8可以具有曲面,从而如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看,在弹性分离垫片8a附近的以锯齿为形式的部分更靠近纸张P的前缘的宽度的中央,并且更远离纸张P的前缘的宽度的端部。因此,在纸张P的前缘在宽度的端部处与主倾斜分离板8接触之前,纸张P的前缘在宽度的中央处与弹性分离垫片8a滑动接触,由此使纸张P可靠地分离。如图4和5所示,在弹性分离垫片8a的两侧上,在与主倾斜分离板8的上端邻近处可以设置可自由转动的辊28,用来将纸张P平稳地引导到供纸通道构件9。主倾斜分离板8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到的下游端上。
一对左右侧引导件34a、34b分别可以作为引导单元设置在第一纸盒3的容纳部分3b中,并且可以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定位和引导与供纸方向平行的纸张侧缘。那对侧引导件34a、34b可以是可滑动的,从而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宽或变窄。分别连接到那对侧引导件34a、34b的底部上的齿条(未示出)可以与位于第一纸盒1的底板的宽度(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中心线处的小齿轮啮合。因此,这些纸张P在第一纸盒3中对中,也就是说这些纸张P的宽度的中心线与第一纸盒3的宽度的中心线对应。这些侧引导件34a、34b中的至少一个侧引导件可以设有把手38(图4和5),该把手38与形成在第一纸盒3的上表面上的齿条形接合部分37(图9A和9B)接合并保持在该齿条形接合部分37处。
如沿着供纸方向看,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二纸盒30可以包括设置在下游侧上的底板30a、和与该底板30a形成为一体并设置在上游侧上的纸张接收器30b。该底板30a如在平面图中看到的那样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且作为保持部分保持一叠纸张。在底板(保持部分)30a上,可以堆叠比堆叠在第一纸盒3中的那些纸张小的纸张P,例如明信片和L规格的相片纸。而且,不仅可以采用具有不同规格的纸张,而且还可以采用与堆叠在第一纸盒3中的那些纸张不同类型的纸张。例如,可以将专用于喷墨打印的纸张和用于相片质量打印的砑光纸堆叠在底板(保持部分)30a上。
底板30a的宽度W2可以比第一纸盒3的宽度W1小,并且底板30a可以放置在第一纸盒3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在底板30a中可以设置切口70,从而底板30a的一端在宽度上较窄。该结构允许用户很容易接近侧引导件34b的把手38,而不用拆去第二纸盒30,并且便于第一纸盒3中的纸张P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定位。纸张接收器30b可以与底板30a形成为一体,并且从底板30a开始具有与第一纸盒3的宽度大致相等的连续较宽的宽度。如图4、5、6A、6B、9A和9B中所示,纸张接收器30b可以形成有朝向图像记录设备1的前部打开的切口39,以便于允许用户用其手指夹住纸张P(P1)的边缘。
因为纸张接收器30b通过台阶连接到底板30a上,从而纸张接收器30b抬高于底板30a,所以进行过记录并从记录单元7排出的纸张P(P1)容易在堆叠于底板30a上的空白纸张P(P1)上通过并到达纸张接收器30b。
第二纸盒30可以连接到第一纸盒3上,并且可以沿着供纸方向来回运动且可以在如沿着供纸方向看的其上游端处向上枢转。更具体地说,如在图4、5、7A、7B、8A和8B中所示,可以在第一纸盒3的与供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左右侧板3c中形成沿着供纸方向拉长的导孔35。从第二纸盒30的下游部分(例如,底板30a)的两侧一体地伸出的圆轴36可以配合到相应的导孔35中,从而这些圆轴36能够沿着供纸方向运动,并且第二纸盒30能够绕着圆轴36枢转。这些导孔35中的每个导孔35的直径在沿着供纸方向看的其下游端35a处可以形成为相对较大且向上倾斜。因此,通过使圆轴36相对于Y轴线方向倾斜,可以很容易将圆轴36插入到导孔35中。
如图5、6A、6B、9A和9B所示,如沿着供纸方向看到的那样,在设置于第二纸盒30的下游侧上的底板(保持部分)30a的下游端处,可以形成可以具有向上钩形的一对接合件31。在将第二纸盒30推到供纸位置时,那对接合件31分别与形成在第一纸盒3的主倾斜分离板8中的一对定位孔8b(图9A、9B、10A和12)接合。如图13所示,接合件31在形成于其下表面中的凹槽31a处与定位孔8b的下缘接合,由此使第二纸盒3保持在被推到供纸位置的状态中从而不沿着垂直方向和宽度方向移位。接合件31和定位孔8b可以沿着主倾斜分离板8的纵向方向即沿着纸张宽度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在弹性分离垫片8a的两侧上。因此,当将第二纸盒30相对于第一纸盒3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时,可以防止第二纸盒30沿着垂直方向或沿着纸张宽度方向移位并防止它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第二纸盒30可以在供纸位置处保持与垂直方向和供纸方向平行,从而以稳定的方式可靠地进行纸张P1的分离和供给。
第二纸盒30的左右侧板30c可以与底板30a形成为一体以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用于使纸张P1定位成与供纸方向平行的引导单元可以设置在底板30a的上表面上的中间部分中。如图4-9B中所示,该引导单元包括与每张纸P1的后角部及其中一块侧板30c接触的倾斜引导件41,作为引导每张纸P1的侧缘的固定的侧引导件。该倾斜引导件41包括后板41a和侧板41b,该后板41a与一个侧缘放置成与所述一块侧板30c接触的每张纸P1的后缘接触,该侧板41b与侧板30c平行地延伸且与每张纸P1的另一个侧缘接触。倾斜引导件41可以配合到倾斜地形成在底板30a中的导槽42中,从而能够沿着导槽42运动。
如图9A所示,导槽42的倾斜程度设定成使得:在纸张P1为L规格的纸张时,该纸张P1在其后缘处与后板41a接触,并且同时在其侧缘处与侧板41b接触。当纸张P1为在较长边和较短边的比率方面与L规格的纸张不同的明信片时,如图9B所示,纸张P1在其后缘处与后板41a接触,或者在其侧缘处与侧板41b接触。导槽42的倾斜程度可以设定为与在图9A和9B中不同,从而在纸张P1为明信片时,纸张P1在其后缘处与后板41a接触,并且同时在其侧缘处与侧板41b接触。在图9A和9B中,第一纸盒3的侧引导件34a、34b被省略。
当第一纸盒3的辅助支撑构件3a容纳在容纳部分3b中并且第二纸盒30被推到第一纸盒3的如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时,第一纸盒3及第二纸盒30的沿着X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图像读取装置12及操作面板14的沿着X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平面图中看可以大致为正方形。因此,该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很容易包装以便运输,并且包括该图像记录设备1在内的包装箱可以很紧凑。
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可以在第二纸盒30被推进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中的状态下整体地插入外壳2的底部和从该底部中拆去。在插入和拆去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时,供纸臂6a可以自动地上下运动。现在将对这种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和5所示,形如平板的凸轮随动件43沿着与驱动轴6d平行的方向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供纸臂6a一体地伸出,并且在形成于第二纸盒30的其中一块侧板30c的上表面上的辅助凸轮44上延伸。
如图14A、14B和14C中所示,该辅助凸轮44包括:第一引导件44a,该第一引导件44a按照在第二纸盒30的沿着供纸方向的最下游侧上更低并且朝向第二纸盒30的上游侧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第二引导件44b,该第二引导件44b连接到第一引导件44a上并且具有大致均匀的高度;以及第三引导件44c,该第三引导件44c连接到第二引导件44b上并且凹入成大致V形。
当从在外壳2的前部处的开口2a将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整体地插入并且凸轮随动件43在其下表面处与辅助凸轮44的设置在离主倾斜分离板8较近的一侧上的第一引导件44a接触时,凸轮随动件43可以随着第二纸盒30向前(向内)运动而升起,并且供纸臂6a和供纸辊6b可以与凸轮随动件43一起向上枢转,并且供纸辊6b和供纸臂6a在主倾斜分离板8上通过。
在通过与第二引导件44b接触的凸轮随动件43使供纸臂6a和供纸辊6b升起时,供纸臂6a和供纸辊6b可以穿过设置在主框架21的底板21b中的开口21c缩回到主框架21内的空间中。这时,凸轮随动件43可以与底板21b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可以被牵引成更靠近该下表面。该结构允许供纸臂6a和供纸辊6b在垂直方向上枢转,而不用增大在底板21b和第二纸盒30之间限定的空间的高度。因此,可以减小在第一纸盒3和主框架21的底板21b之间的高度,并且图像记录设备1在总体高度方面可以相对较短。
当凸轮随动件43在第二引导件44b上通过之后到达第三引导件44c的下降部分时,被向下推压的供纸臂6a和供纸辊6b可以向下枢转。然后,如图14A所示,供纸辊6b可以与堆叠在底板30a上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接触。
在第一纸盒3设定在外壳2中的完全推进位置(供纸位置)处的状态下,当第二纸盒30往回(向上)运动时,凸轮随动件43按次序在第三引导件44c、第二引导件44b(图14C)和第一引导件44a上滑动,并且最终离开第二纸盒30的侧板30c。如图14B所示,当第二纸盒30在从供纸辊6b往回运动的位置处(在非供纸位置处)时,允许供纸辊6b接触第一纸盒3的底部(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并进行供纸操作。另一方面,在第一纸盒3设定在外壳2中的供纸位置处的状态中,当第二纸盒30从非供纸位置向前运动到供纸位置时,凸轮随动件43按次序在第一引导件44a、第二引导件44b(图14C)和第三引导件44c上滑动,并且允许供纸辊6b接触在第二纸盒30中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
如上所述,当第二纸盒30在外壳2中在第一纸盒3上来回运动时,设置在供纸器6处的凸轮随动件43与设置在第二纸盒30处的辅助凸轮44配合以使供纸辊6a暂时在垂直方向上枢转。此外,通过在凸轮随动件43和辅助凸轮44之间的配合,在将第一纸盒3与完全推入到第一纸盒3中的第二纸盒30整体地插入外壳2和从外壳2中拆去时,供纸辊6b自动地上下运动,从而不与主倾斜分离板8碰撞。因此,使得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的操作容易。
当将堆叠有较小规格的纸张P1的第二纸盒30推到在第一纸盒3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附近的供纸位置时,在第一纸盒3中堆叠较大规格的纸张P的状态中,允许供纸辊6b挤压第二纸盒30中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因此,在该状态中能够进行图像记录操作。另一方面,当将堆叠有较小规格的纸张P1的第二纸盒30拉回到其中圆轴36到达导孔35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端的位置时,第二纸盒30没有从第一纸盒3中拆开,并且倾斜引导件41防止纸张P1离开该位置。在该情况中,能够通过用供纸辊6b供给第一纸盒3中的纸张P来立即进行图像记录操作。因为主倾斜分离板8的弹性分离垫片8a位于第二纸盒30的底板30a的宽度范围内,所以单个供纸辊6b和单个分离板8能够共同用于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中堆叠的纸张P(P1)的分离和供给。
在如图7A所示相对于第一纸盒3推动第二纸盒30(至供纸位置)的状态中通过如图7B所示提升第二纸盒30的上游端,或者在如图8A所示相对于第一纸盒3将第二纸盒30拉回(至非供纸位置)的状态中通过如图8B所示提升第二纸盒30的上游端,可以给第一纸盒3补充纸张P。在任一种情况中,第二纸盒30可以绕着圆轴36向上枢转以在第一纸盒3的上游端处提供更大的垂直空间,由此便于将纸张P装载在第一纸盒3中。
第一纸盒3的容纳部分3b可以朝向主倾斜分离板8即朝向供纸方向向下倾斜,并且容纳部分3b可以通过外壳2的开口2a向外打开。供纸器6的供纸臂6a可以构造成以可倾斜的方式运动。因此,堆叠在第一纸盒3的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不朝向如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上游侧移位,并且不需要另外的用于接触纸张P的后缘的引导构件。在不提升第二纸盒30的上游端的情况下,能够从第一纸盒3的上游侧将纸张P装载到第一纸盒3中。
纸张接收器30b可以从第二纸盒30的底板(保持部分)30a开始连续地形成。当在如图6A所示将第二纸盒30设置在供纸位置处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记录时,将第二纸盒30中的较小规格的纸张P1供给到记录单元7,并且记录过的纸张P1由纸张接收器30b接收,而不会与空白纸张P1混合。此外,在如图6B所示对较大规格的纸张P进行图像记录时,记录过的纸张P在不从纸张接收器30b伸出的情况下由被拉回到非供纸位置的第二纸盒30的纸张接收器30b可靠地接收。在这些情况中,因为纸张接收器30b形成有朝向外壳2的前部打开的切口39,所以用户能够将手指插入到切口39中,并且很容易取出纸张P(P1)。
图10A和10B显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引导单元41的变型,该变型将第二纸盒30的底板30a上的纸张P1的侧缘引导成与供纸方向平行。在该变型中,该引导单元包括:这些侧板30c中的一个侧板30c,该侧板30c作为引导每张纸P1的一个侧缘的固定的侧引导件;可动的侧引导件45a,该可动的侧引导件45a与所述一个侧板30c平行地延伸,并且朝向和远离其中一个侧板30c运动;以及后引导件45b,该后引导件45b能够沿着供纸方向运动以接触每张纸P1的后缘。可动的侧引导件45a和后引导件45b可以按照可线性运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纸盒30的底板30a上。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所用纸张P1的较短边和较长边的比率变化时,也能够可靠地使纸张P1定位。另外,较小规格的纸张P1放置成使它们的较小侧缘与第一纸盒3的弹性分离垫片8a对置,因此可以通过弹性分离垫片8a与供纸辊6b配合来使这些纸张P1一张接一张地分离。
如图11所示,图像记录设备1可以包括介质传感器49和盒传感器50,它们设置在滑架5的底面上。该介质传感器49检测供给到记录单元7的纸张P(P1)的宽度,并且该盒传感器50检测第二纸盒30是否设置在供纸位置处。介质传感器49和盒传感器50都可以采用非接触式光敏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在压板中沿着Y轴线方向的中间处可以设置检测孔(未示出),从而只有当第二纸盒30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时盒传感器50才能够通过该检测孔检测到底板30a。在滑架5沿着Y轴线方向运动时,介质传感器49检测在从对准辊27进一步供给一点之后暂时停止的纸张P(P1)的前缘的宽度。在用户通过指定所用纸张的所期望类型或规格来命令图像记录设备1开始图像记录并且盒传感器50从所检测到的值确定堆叠有所指定纸张的第二纸盒30没有设置在(被推到)供纸位置时,可以禁止供纸,并且可以将错误消息报告给用户。直到用户将第二纸盒30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才允许供纸。类似地,当第一纸盒3堆叠有指定纸张但是堆叠有与所期望的纸张不同的纸张的第二纸盒30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时,禁止供纸,并且可以将错误消息报告给用户。直到用户将第二纸盒30设置在非供纸位置处才允许供纸。
在滑架5沿着Y轴线方向运动时,介质传感器49检测在从对准辊27进一步供给一点之后暂时停止的纸张P(P1)的前缘的宽度,并且电子控制装置(未示出)从检测到的值确定纸张P(P1)的规格。在所确定的规格与用户所指定的类型或规格不匹配时,禁止在所供给的纸张P(P1)上进行图像记录,并且将空白纸张P(P1)排出到排纸部分10上。因此,用户不会浪费纸张。还可以通过介质传感器49来检测纸张P(P1)的沿着Y轴线方向的设定位置。
图15、16、17A和17B显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的变型。第二纸盒130可以包括位于底板30a的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的辅助倾斜分离板51。该辅助倾斜分离板51可以设有与设置用于主倾斜分离板8的弹性分离垫片8a类似的弹性分离垫片51a。如图15和16所示,在第一纸盒103的侧引导件134a、134b中可以形成导孔135,这些导孔135用于通过圆轴36将第二纸盒130连接到第一纸盒103上。如图15和17A所示,在相对于第一纸盒103推动第二纸盒130并且将第二纸盒130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时,辅助倾斜分离板51位于与主倾斜分离板8的内表面邻近处。第二纸盒130中的纸张P1通过供纸辊6b的转动而被供给,并且在辅助倾斜分离板51的弹性分离垫片51a处被一张接一张地分离。
堆叠在底板30a上的纸张P1在它们的前缘处靠近辅助倾斜分离板51。在第二纸盒130来回运动时,辅助倾斜分离板51与引导单元41配合以使纸张P1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可以平稳地进行在第一纸盒103和第二纸盒130之间的切换。
图18、19、20A、20B显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纸盒3和第二纸盒30的另一种变型。可以将第二纸盒230放置在第一纸盒203上。该第二纸盒230可以包括作为纸张保持部分的底板230a和具有与第一纸盒3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纸张接收器230b,并且第二纸盒230可以放置在第一纸盒203的左右侧板3c上。第二纸盒230可以形成有切口52a、52b,从而即使当第二纸盒230在第一纸盒203上设置在受推或受拉位置处时也允许用户操作侧引导件34a、34b的把手38。
如图18、19、20A和20B所示,纸张接收器230b可以在其沿着排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形成有孔形切口54。用户能够通过将其手指放在该切口54中来通过开口2a向外拉第二纸盒230,并且很容易取出堆积在纸张接收器30b上的已记录纸张P。
在本发明的该变型中,因为第二纸盒230仅安放在第一纸盒203上,所以第二纸盒230可能沿着左右方向(纸张宽度方向)移位。为了防止这种移位,底板230a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设有接合件231,如图19中所示。当第二纸盒230向前运动以设置在供纸位置处时,这些接合件231与在主倾斜分离板8中的定位孔(未示出)接合。第二纸盒230可以包括作为引导单元的左右引导件53,它们相互平行地运动,从而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宽或变窄以将纸张P1的侧缘定位和引导成与供纸方向平行。
此外,在本发明的该变型中,在纸张P堆叠于第一纸盒203中并且规格与纸张P不同的纸张P1堆叠于第二纸盒230中的状态中,能够很容易通过使第二纸盒230来回运动到非供纸位置或供纸位置来切换一种规格或另一种规格的纸张的供给。
图21-24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101。在该实施方案中,供纸器306的供纸辊6b与第一纸盒303和第二纸盒330的来回运动对应地上下运动。形如平板的凸轮随动件43可以从供纸臂6a(从图21-23中省略了驱动轴6d)一体地伸出,并朝向辅助凸轮44和主凸轮55地在这些凸轮上延伸。该辅助凸轮44可以形成为在第二纸盒30的其中一块侧板30c的上表面上具有变化的高度,并且主凸轮55可以形成为在第一纸盒303的其中一块侧板3c的上表面上具有变化的高度。凸轮随动件43的与主凸轮55接触的端部43a沿着供纸方向具有长度L1,而与辅助凸轮44接触的凸轮随动件43具有长度L2。如图22所示,L1可以小于L2。
辅助凸轮44可以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图4、5、6B、14A、14B和14C)中相同,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44a,如沿着供纸方向看到的那样,该第一引导件44a按照在第二纸盒330的最下游侧上更低并且朝向其上游侧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第二引导件44b,该第二引导件44b连接到第一引导件44a上并且具有大致均匀的高度;以及第三引导件44c,该第三引导件44c连接到第二引导件44b上并且凹入成大致V形。
主凸轮55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55a,该第一引导件55a如沿着供纸方向看从第一纸盒303的最下游侧朝向其上游侧具有大致均匀的高度;以及第二引导件55b,该第二引导件55b连接到第一引导件55a上并且形如在中部具有较小高度的V形。如图24所示,第二引导件55b和第三引导件44c在沿着供纸方向的位置方面彼此对应。如图21和22所示,纸张侧导板56可以设置在第二纸盒330的底板(保持部分)30a上,并且在与第三引导件44c和第二引导件55b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形成有凹槽56a,从而不干涉凸轮随动件43的运动。
在第一纸盒303的每块侧板3c中可以形成沿着供纸方向拉长的导孔35。在第二纸盒330的底板30a的每一侧上可以形成翼部57,从而翼部57靠近每块侧板3c的内表面延伸。如图21和22中所示,从每个翼部57的下游端朝向对应侧板3c伸出的圆轴58可以可动地配合到对应的导孔35中。采用该结构,第二纸盒330能够相对于第一纸盒303来回运动,并且能够绕着圆轴58向上和向下枢转。
在每块侧板3c的内表面上可以沿着第二纸盒330的运动方向以适当的间隔形成两个肋条59a、59b。可以与每个翼部57一体地形成凸起57a,以在用户使第二纸盒330选择性地来回运动从而这些凸起57a越过肋条59a、59b时提供卡嗒感觉。
在包括辅助凸轮44的第二纸盒330相对于包括主凸轮55的第一纸盒303被完全推进或拉回的状态中,第一纸盒303和第二纸盒330可以整体地插入到外壳2中。在任一种情况中,当供纸器306的凸轮随动件43的端部43a经过其中一块侧板3c的端缘并骑在第一引导件55a上,供纸臂6a升起至大致水平取向,并且供纸辊6b越过主倾斜分离板8。之后,在端部43a接近第二引导件55b的V形的最低部分时,供纸臂6a向下枢转,并且允许供纸辊6b选择性地接触第二纸盒330中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或第一纸盒303中的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
在第一纸盒303设置在外壳2中的供纸位置处的状态中,当第二纸盒330向前运动时,凸轮随动件43与第二纸盒330的辅助凸轮44滑动接触,并且供纸臂6a向上然后向下枢转。由此,允许供纸辊6b接触堆叠在第二纸盒330的底板30a上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另一方面,在第二纸盒30往回运动时,凸轮随动件43与辅助凸轮44滑动接触,并且供纸臂6a向上然后向下枢转。因此,允许供纸辊6b接触第一纸盒303的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而不会使堆叠在第二纸盒330中的纸张P1移位。通过抓住设置在纸张接收器30b的沿着排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的把手30d可以使第二纸盒330来回运动。
在图21-23中省略第一纸盒303的侧引导件。
如上所述,通过凸轮随动件43和辅助凸轮44的配合,当第二纸盒330在外壳2中在第一纸盒303上来回运动时,供纸辊6b自动地上下运动。通过凸轮随动件43的端部43a和主凸轮55的配合,当将第一纸盒303与第二纸盒330整体地插入外壳2和从外壳2中拆去时,供纸辊6b自动地上下运动,且不与主倾斜分离板8碰撞。因此,使得第一纸盒303和第二纸盒330的操作容易。
图25-28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供纸装置102。在该实施方案中,用于第一纸盒403的第一供纸器306和用于第二纸盒430的第二供纸器60可以并排地设置,并且该第一供纸器306和该第二供纸器60可以构造成选择性地升起或降低。当供给第一纸盒403中的纸张P时,第一供纸器306的供纸辊6b接触第一纸盒403的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并且第二供纸器60的供纸辊60b保持在升起位置处。另一方面,当供给第二纸盒430中的纸张P1时,第二供纸器60的第二供纸辊60b接触第二纸盒430的保持部分30a上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并且第一供纸器306的供纸辊6b保持在升起位置处。
更具体地说,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的主凸轮55类似地,可以在第一纸盒403的每块侧板3c上形成主凸轮55,并且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的辅助凸轮44类似地,可以在(与后述的凸轮随动件61接触的)一块侧板30c上形成辅助凸轮44,该辅助凸轮44包括第一引导件44a、第二引导件44b和形如V形的第三引导件44c。(与凸轮随动件43接触的)另一块侧板30c可以在其上表面处只形成有第一引导件44a和大致水平且具有均匀高度的第二引导件44b。在图25-27中省略了第一纸盒403的侧引导件。
在图25-27中省略了驱动轴6d和主倾斜分离板8。
第二供纸器60在基本结构方面与第一供纸器306相同。第二供纸器60的驱动轴60d及凸轮随动件61与第一供纸器306的驱动轴6d平行,但是沿着与驱动轴6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驱动轴60d和凸轮随动件61朝向设置在远离凸轮随动件43的一侧上的侧板3c、30c地在这些侧板上延伸,如图25-27中所示。
在本发明的该第三实施方案中,如图25-28中所示,在第二纸盒430相对于第一纸盒403被推到供纸位置的状态中,当第一纸盒403和第二纸盒430被整体地插入到外壳2中时,第一供纸器306的凸轮随动件43的端部43a与第一纸盒403的一块侧板3c的端缘接触,并骑在第一引导件55a上。这时,供纸臂6a升起至大致水平取向,并且供纸辊6b越过主倾斜分离板8。然后,凸轮随动件43的中间部分保持与较高的水平第二引导件44b接触,由此使第一供纸器306的供纸臂6a保持在大致水平取向处,如在图29A和29B中所示。其间,当第二供纸器60的凸轮随动件61接触第一纸盒403的另一块侧板3c的端缘并骑在第一引导件55a上时,供纸臂60a向上枢转,并且允许供纸辊60b在主倾斜分离板8上通过。然后,凸轮随动件61接触所述另一块侧板3c的辅助凸轮44的第一倾斜引导件44a和水平第二引导件44b。之后,当凸轮随动件61到达较低的V形第三引导件44c(以及第一纸盒403的V形第二引导件55b)时,供纸臂60a向下枢转,并且允许供纸辊60b接触第二纸盒430的底板30a上堆叠的纸张P1的最上面一张。
在第一纸盒403设置在供纸位置处的状态中,当第二纸盒430运动到非供纸位置时,第二供纸器60的凸轮随动件61沿着V形第三引导件44c升起,并且在较高的水平第二引导件44b上滑动。之后,凸轮随动件6a沿着第一倾斜引导件44a降低,并且最终离开辅助凸轮44,如在图29C和29D中所示。但是,这时凸轮随动件61的端部与第一凸轮55的较高的水平第一引导件55a接触,因此使供纸辊60b保持在如下的取向处,该取向使得供纸辊60b的下表面离开第一纸盒403的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如图29D中所示。这时,允许第一供纸器306的供纸辊6b接触容纳部分3b中的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
如上所述,当第一纸盒403和第二纸盒430整体地运动到供纸位置和从供纸位置起运动时,以及当第二纸盒430在第一纸盒403上在供纸位置和非供纸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一供纸器306和第二供纸器60选择性地变换到操作位置或非操作位置以便供纸。通过抓住设置在纸张接收器30b的沿着排纸方向看的下游端处的把手30d可以使第二纸盒430来回运动。
如图29A所示,第二供纸器60的供纸臂60a的高度L4可以小于第一供纸器306的供纸臂6a的高度L3。第一纸盒403中的纸张P的上表面与在供纸臂6a的枢转中心(驱动轴6d的轴线)和其中供纸辊6b与纸张P的上表面接触的点之间的直线形成角θ1。类似地,第二纸盒430中的纸张P1的上表面与在供纸臂60a的枢转中心(驱动轴60d的轴线)和其中供纸辊60b与纸张P1的上表面接触的点之间的直线形成角θ2。当L4小于L3、驱动轴6d及60d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并且第二纸盒430在高于第一纸盒403的位置处时,θ1可以大致等于θ2。因此,供纸辊6b的供纸力可以与供纸辊60b的供纸力大致相同。
虽然已经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作出其它变体和变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对这里所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书或实践的考虑将显而易见其它实施方案。该说明书和所述的实施例只意图作为本发明的示范,而本发明的真实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7)
1.一种供纸装置,包括:
第一纸盒,该第一纸盒包括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一多张纸张的容纳部分;
第二纸盒,该第二纸盒设置在第一纸盒上并构造成用来容纳第二多张纸张,其中第一多张纸张与第二多张纸张相应的至少一个特征不同;
供纸器,该供纸器构造成用来沿着供纸方向朝向记录单元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和
分纸器,该分纸器构造成用来使供纸器所供给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分离,
其中第二纸盒构造成在该容纳部分上方相对于供纸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供纸器选择性地供给第一多张纸张和第二多张纸张,
其中该供纸器包括供纸辊,并且第一位置与供纸位置相关,在所述供纸位置中,所述第二纸盒相对于所述供纸辊定位以使得所述供纸辊能够与所述第二纸盒中的纸张接触,并且第二位置与非供纸位置相关,在所述非供纸位置中,所述第二纸盒相对于所述供纸辊定位以防止所述供纸辊与所述第二纸盒中的纸张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供纸辊上下运动,使得当所述第二纸盒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中时,所述供纸辊与所述第二纸盒中的纸张接触,且当所述第二纸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供纸辊与所述第一纸盒中的纸张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一纸盒和第二纸盒中的每个纸盒包括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构造成用来沿着与供纸方向相交的方向运动,并且用来沿着与供纸方向平行的方向引导其内所容纳的纸张的侧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纸盒具有穿过第二纸盒形成的切口,通过这些切口能够接近第一纸盒的引导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一纸盒还包括侧板,这些侧板形成有与供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导孔,并且第二纸盒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部分的两侧处连接到这些导孔中,并构造成用来沿着这些导孔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纸盒包括从其下游部分的两侧突出的圆轴,其中这些圆轴配合到所述导孔中,并且第二纸盒构造成用来绕着这些圆轴枢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分纸器包括设置在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处的主倾斜分离板,并且当第二纸盒在第二位置中时,该主倾斜分离板与供纸辊配合以将第一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当第二纸盒在第一位置中时,主倾斜分离板与供纸辊配合以将第二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分纸器包括设置在第二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处的辅助倾斜分离板,并且当第二纸盒在第一位置中时,该辅助倾斜分离板与供纸辊配合以将第二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当第二纸盒沿着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纸盒的上游端位于与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上游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或者位于比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上游端更上游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多张纸张在尺寸上小于第一多张纸张,并且第二纸盒还包括保持第二多张纸张的保持部分,而且第二纸盒的引导单元设置在该保持部分上,并包括固定的侧引导件和可动引导件,该固定的侧引导件与供纸方向平行地延伸并引导第二多张纸张的一个侧缘,该可动引导件构造成用来选择性地朝向和远离该固定的侧引导件运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多张纸张在尺寸上小于第一多张纸张,并且第二纸盒还包括保持第二多张纸张的保持部分,而且第二纸盒的引导单元设置在该保持部分上,并包括固定的侧引导件和倾斜引导件,该固定的侧引导件与供纸方向平行地延伸并引导第二多张纸张中的每一张的一个侧缘,该倾斜引导件构造成用来沿着相对于该固定的侧引导件的倾斜方向运动并与第二多张纸张中的每一张的另一个侧缘和后缘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还包括接合单元,当第二纸盒在第一位置中时,该接合单元将第二纸盒保持到第一纸盒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一纸盒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处包括主倾斜分离板,该主倾斜分离板与供纸器配合以将第一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并且接合单元包括形成在主倾斜分离板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和从第二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伸出的至少一个接合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多个接合件和多个定位孔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纸盒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侧处包括保持要供给到记录单元的纸张的保持部分,并且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的上游侧处还包括排出纸张接收器,该排出纸张接收器与该保持部分相邻且一体地形成,并接收从记录单元沿着与供纸方向相反的方向排出的纸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排出纸张接收器具有穿过排出纸张接收器形成的切口。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二纸盒的保持部分和排出纸张接收器中的每一个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供纸器还包括: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驱动轴;从该驱动轴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供纸臂;以及从供纸臂沿着驱动轴的轴线延伸的凸轮随动件,并且供纸辊设置在该供纸臂的端部处,
其中第二纸盒在其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侧处包括保持第二多张纸张的保持部分,并且在其侧板的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处包括构造成用来接触凸轮随动件的辅助凸轮,并且
其中供纸辊构造成在第二纸盒相对于供纸辊运动时相对于第二纸盒的保持部分上下运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分纸器包括设置在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处的主倾斜分离板,
其中第一纸盒在其侧板的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处包括能够与凸轮随动件接触的主凸轮,并且
其中供纸辊构造成在第一纸盒与第二纸盒整体地相对于供纸辊运动时相对于主倾斜分离板上下运动。
20.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所述供纸器包括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所述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供纸辊包括属于第一供纸器的第一供纸辊和属于第二供纸器的第二供纸辊,并且分纸器选择性地与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配合以将第一多张纸张或第二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供纸器中的每个供纸器包括:沿着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驱动轴;从该驱动轴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供纸臂;以及从供纸臂沿着驱动轴的轴线延伸的凸轮随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供纸辊和第二供纸辊中的每个供纸辊设置在该供纸臂中的相对应的一个供纸臂的端部处;
其中第一纸盒在其侧板的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处包括构造成用来分别与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主凸轮,并且第二纸盒在其侧板的沿着供纸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处包括构造成用来分别与第一供纸器和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辅助凸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供纸辊和第二供纸辊构造成在第一纸盒与第二纸盒整体地相对于第一供纸器及第二供纸器运动时以及在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运动时上下运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分纸器包括设置在第一纸盒的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端处的主倾斜分离板,并且该主倾斜分离板选择性地与第一供纸辊和第二供纸辊配合以将第一多张纸张或第二多张纸张一张接一张地朝向记录单元供给,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供纸辊和第二供纸辊构造成在第一纸盒与第二纸盒整体地相对于供纸辊运动时相对于主倾斜分离板运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第一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和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沿着彼此相反且与供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与第二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辅助凸轮的形状如下选择,从而当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运动到沿着供纸方向的上游侧时第二供纸辊保持在相对于第一纸盒中的纸张的上部位置处。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中与第一供纸器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的辅助凸轮的形状如下选择,从而当第二纸盒相对于第一纸盒运动到沿着供纸方向的下游侧时第一供纸辊保持在相对于第二纸盒中的纸张的上部位置处。
26.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
外壳;
记录单元,该记录单元在纸张上记录图像;
供纸通道,通过该供纸通道将纸张供给到记录单元;以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
其中记录单元、供纸通道、和供纸装置的供纸器容纳在该外壳中,并且第一纸盒和第二纸盒设置在比记录单元低的位置处,并构造成用来相对于外壳向内和向外运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
介质传感器,该介质传感器检测从第一和第二纸盒供给到记录单元的纸张的宽度;以及
盒传感器,该盒传感器检测第二纸盒的位置,
其中介质传感器和盒传感器设置在外壳中,用来防止图像记录在从第一纸盒和第二纸盒中的未指定的一个纸盒供给出的纸张以及具有未指定的规格的纸张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73074.0A CN103359498B (zh) | 2005-03-30 | 2006-03-30 | 供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99609A JP4264749B2 (ja) | 2005-03-30 | 2005-03-30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5099608A JP4292418B2 (ja) | 2005-03-30 | 2005-03-30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5-099609 | 2005-03-30 | ||
JP2005-099608 | 2005-03-30 | ||
JP2005099607A JP4217914B2 (ja) | 2005-03-30 | 2005-03-30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5-099607 | 2005-03-30 | ||
JP2005-099610 | 2005-03-30 | ||
JP2005099610A JP4224716B2 (ja) | 2005-03-30 | 2005-03-30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5099607 | 2005-03-30 | ||
JP2005099610 | 2005-03-30 | ||
JP2005099609 | 2005-03-30 | ||
JP2005099608 | 2005-03-30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685755A Division CN102030203B (zh) | 2005-03-30 | 2006-03-30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CN201310172864.7A Division CN103359497B (zh) | 2005-03-30 | 2006-03-30 | 供纸装置 |
CN201310173074.0A Division CN103359498B (zh) | 2005-03-30 | 2006-03-30 | 供纸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0451A CN1840451A (zh) | 2006-10-04 |
CN1840451B true CN1840451B (zh) | 2011-01-26 |
Family
ID=3702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710133A Active CN1840451B (zh) | 2005-03-30 | 2006-03-30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17914B2 (zh) |
CN (1) | CN18404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56101A (ja) | 2006-12-26 | 2008-07-10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4838737B2 (ja) * | 2007-01-31 | 2011-1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44773B2 (ja) * | 2009-09-25 | 2011-12-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 |
CN102501625A (zh) * | 2011-10-29 | 2012-06-20 | 常熟市华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选纸打印机 |
JP2013095028A (ja) * | 2011-10-31 | 2013-05-20 | Fujitsu Ltd |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785968B2 (ja) * | 2013-02-21 | 2015-09-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収納カセ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2640B2 (ja) * | 2013-04-24 | 2017-06-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媒体収容カセット、記録装置 |
JP2016023031A (ja) * | 2014-07-18 | 2016-02-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
CN106240180B (zh) * | 2016-07-30 | 2018-08-17 | 安徽天斯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单向加纸式打印机保护壳 |
CN111163942B (zh) * | 2017-07-31 | 2022-02-15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托盘盖延伸器 |
CN113002214B (zh) * | 2021-03-29 | 2022-03-25 | 郑州科技学院 | 一种会计用凭证核对辅助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8799A (en) * | 1982-09-21 | 1985-09-03 | Xerox Corporatio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US5711517A (en) * | 1996-03-07 | 1998-01-2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heet media handling system |
US6406201B1 (en) * | 1999-10-04 | 2002-06-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xiliary print media tray for printer |
US6435745B1 (en) * | 1999-09-01 | 2002-08-20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uxiliary tray |
CN1453140A (zh) * | 2002-03-29 | 2003-11-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供纸器及装有供纸器的记录设备 |
-
2005
- 2005-03-30 JP JP2005099607A patent/JP4217914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3-30 CN CN2006100710133A patent/CN18404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8799A (en) * | 1982-09-21 | 1985-09-03 | Xerox Corporatio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US5711517A (en) * | 1996-03-07 | 1998-01-2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heet media handling system |
US6435745B1 (en) * | 1999-09-01 | 2002-08-20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uxiliary tray |
US6406201B1 (en) * | 1999-10-04 | 2002-06-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xiliary print media tray for printer |
CN1453140A (zh) * | 2002-03-29 | 2003-11-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供纸器及装有供纸器的记录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0451A (zh) | 2006-10-04 |
JP2006273564A (ja) | 2006-10-12 |
JP4217914B2 (ja) | 2009-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0203B (zh)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
CN1840451B (zh) | 供纸装置和具有这种供纸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
US7628392B2 (en) | Sheet feed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sheet feed device | |
CN1939820B (zh) |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及成像设备 | |
JP4310652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4277224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4224716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CN100379661C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0572229C (zh) | 供纸装置及包括该供纸装置的记录设备 | |
US7543810B2 (en) | Feeder for objects to be conveyed,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same | |
JP2006273566A (ja) |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11063447A (ja) | 給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