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0001A -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0001A
CN1840001A CNA2006100018246A CN200610001824A CN1840001A CN 1840001 A CN1840001 A CN 1840001A CN A2006100018246 A CNA2006100018246 A CN A2006100018246A CN 200610001824 A CN200610001824 A CN 200610001824A CN 1840001 A CN1840001 A CN 1840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weight
add
relative density
cortex eucomm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18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德江
陈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0018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40001A/zh
Publication of CN1840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0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原料为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杜仲、川牛膝、党参、茯苓、甘草、桂枝等。制备方法为:将秦艽、白芍、杜仲渗漉后真空回收乙醇,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得到芳香水;药渣与其余六味加7-9倍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8-1.20,然后与漉液合并,过滤,再浓缩,加入乙醇,加入前面得到的芳香水,加水,得到独活寄生合剂。本发明减少了独活的剂量,降低了毒性;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较好的工艺参数,得的独活寄生合剂生物利用度吸收完全,药效显著;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直接用芳香水替代挥发油,节省了工艺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01100153.4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发明目的是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好,吸收完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芳案为
纳米独活60-120份  纳米 桑寄生30-95份  纳米秦 艽30-95份、纳米防风30-95份、纳米细辛30-95份、纳米当归30-95份纳米白芍30-95份  纳米川芎30-95份  纳米熟地黄30-95份纳米杜仲30-95份  纳米川牛膝30-95份  纳米党参30-95份纳米茯苓30-95份  纳米甘草30-95份  纳米桂枝30-95份
其颗粒细度小,粒径在0.1-200纳米可过1200-1500目筛。采用微波萃取、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等步骤。
但是工艺复杂、设备成本昂贵。传统的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则存在或者提取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或者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缺陷。
独活是一个有毒的药材,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在生产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方面进行了研究,兼顾生产成本和药材的生物利用度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加工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药材生物利用率低的,毒副作用较高缺点的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节省了工艺步骤,生产工艺简单,并适当降低了独活的剂量,得的独活寄生合剂生物利用度,吸收完全,毒副作用低。
本发明的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
(1)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
独活40-100份  桑寄生20-70份  秦艽20-70份
防风20-70份   细辛20-70份    当归20-70份
白芍20-70份   川芎20-70份    熟地黄20-70份
杜仲20-70份   川牛膝20-70份  党参20-70份
茯苓20-70份   甘草20-70份    桂枝20-70份
其工艺步骤为: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30目粉末,装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5-9倍的以65%-75%乙醇,以1-3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所得溶液于70-90℃,负004-负0.06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10-30目粉末,加入8-10倍量水,于90-100℃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时间8-10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0.9-1.1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7-9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0℃,每次煎煮3-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8-1.20(55℃-6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3-25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搅匀,得到相对密度1.04-1.06(60℃)的溶液,即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
(1)、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
独活40-59份  桑寄生20-29份  秦艽20-29份
防风20-29份  细辛20-29份    当归20-29份
白芍20-29份  川芎20-29份    熟地黄20-29份
杜仲20-29份  川牛膝20-29份  党参20-29份
茯苓20-29份  甘草20-29份    桂枝20-29份
(2)、其工艺步骤为:其工艺步骤为: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7倍的70%乙醇,以2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所得溶液于80℃,负005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9倍量水,于95℃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9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1.0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8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0℃,每次煎煮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9(55℃-6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4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3(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重量百分比),加入前面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5(60℃)的溶液,摇匀,即得。
本发明中乙醇的浓度是指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减少了独活的剂量,降低了毒性。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较好的工艺参数,得的独活寄生合剂生物利用度吸收完全,药效显著。
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良好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步骤,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4、本发明直接用芳香水替代挥发油,节省了工艺步骤。
独活寄生合剂临床试验
一、试验目的
进一步验证独活寄生合剂治疗痹病肝肾两虚、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试验设计
(一)设计方案
本试验采取按试验中心随机、阳性平行组设计。
(二)对照药选择
阳性对照药选用风湿液,成分为羌活、独活、川芎、红花、鹿角胶、鳖甲胶等十多味药。由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51021692,其功能主治与独活寄生合剂相同,符合公认有效,同类可比原则。
三、试验结果
(一)、受试者入组情况
试验入组160例,11例病例脱落(门诊失访),脱落率6.88%,共收集符合方案的完整病例149例,其中试验组113例,对照组36例。
(二)两组可比性分析
1.一般情况
1.1两组患者住院门诊病例分布情况  见表1
表1  住院门诊病例分布情况
    组别     例数   住院    门诊     x2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4513     6823 0.1582
经x2统计,P>0.05(P=0.6902),两组住院、门诊病例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1.2两组患者性别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组别   例数    男     %    女     %     x2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4312     38.0533.33    7024     61.9566.67 0.2612
经x2检验,P>0.05(P=0.6086),两组患者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1.3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组别 例数 18岁~ 30岁~ 45~60岁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114 4011 6221 0.2973 0.8619
经x2检验,P>0.05,两组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1.4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病程分布比较
    组别   例数                 病程分布(年)
   <1     1~2     3~     5~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154     3510     236     4016
经x2检验,x2=0.9777,P>0.05(P=0.8060),组间病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2.疾病基线情况
2.1中医证侯分级比较  见表5
表5  中医证侯比较
  组别 例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183    4920    4613 2.1398 0.3430
经x2检验,P>0.05,两组病情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2.2入选时关节功能分级情况,见表6
表6  两组关节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I级   II级   III级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229   7621     156 0.9583 0.6193
经x2检验,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2.3入选时X线分期情况,见表7
表7  两组X线分期比较
  组别   例数   I期   II期   III期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5015     4212     219 0.7107 0.7009
经x2检验,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2.4入选时实验室检查情况
2.4.1类风湿因子
表8  两组类风湿因子比较
  组别   例数    阴性     阳性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4313     7023 0.0439 0.8337
经x2检验,P>0.05,两组病情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2.4.2  CRP
表9  两组CRP比较
  组别   例数    阴性     阳性     x2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5820     5516 0.1957 0.6576
经x2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5疗前中医症状分布
2.5.1关节疼痛
表10  两组关节疼痛比较
  中医症状 评分值   试验组   对照组   x2   P
  关节疼痛N  0.002.004.006.00     0275234113     0918936   0.3509   0.8391
2.5.2关节肿胀
表11  两组关节肿胀比较
    中医症状  评分值   试验组   对照组     x2     P
    关节肿胀   0.002.004.00     04656     01615   0.8872   0.6417
N 6.00 11113 536
2.5.3关节屈伸不利
表12  两组关节屈伸不利比较
    中医症状 评分值  试验组  对照组     x2     P
  关节屈伸不利N   0.002.004.006.00     0334535113     012131135   0.2524   0.8815
2.5.4腰膝冷痛
表13  腰膝冷痛比较
  中医症状 评分值  试验组  对照组     x2     P
  腰膝酸痛N   0.002.004.006.00     0306617113     01020636  0.1004  0.9510
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对照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主要症状等方面经检测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入组病例分布均匀,具有可比性。
(三)临床疗效比较
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见表14
表14  疾病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显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93     237     6522     164     28.3227.78     85.8488.89
经Ridit分析,U=0.1691,P>0.05(P=0.8654),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5
表1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72     369     5320     175     37.1730.56     84.9686.11
经Ridit分析,U=0.4917,P>0.05(P=0.6223),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两组主要中医症状比较
3.1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的比较  见表16
表16  关节疼痛比较(x±S)
    组别     例数    消失     改善     不变   U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166     7320     2410 0.3293 0.7414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经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3.2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的比较  见表17
表17  关节肿胀比较
  组别   例数     消失     改善     不变   U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205     6720     2611 0.8276 0.407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经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3.3两组治疗前后腰膝冷痛比较  见表18
表18  两组治疗前后腰膝冷痛比较
  组别   例数     消失     改善     不变   U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3510     6819     107 0.9255 0.3540
两组治疗前后腰膝冷痛经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3.4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屈伸不利比较  见表19
表19  关节屈伸不利比较
  组别 例数     消失     改善     不变     U   P
  治疗组对照组 11336     338     5018     3010 0.5428 0.5865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屈伸不利经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4、两组理化检查变化比较
4.1 ESR变化,见表20
表20  两组治疗前后ESR变化比较
ESR值   例数   试验组  对照组   t     P
疗前   NX±SD   11331.25±21.66  3632.45±23.17   0.188     0.792
疗后   NX±SD   11020.17±19.45  3521.42±18.38   -0.421     0.577
疗后较疗前下降比值   NX±SD   110-0.21±1.72  35-0.28±2.11   0.643     0.384
4.2 RF变化,见表21
表21  两组治疗前后RF变化比较
  组别  正/正  正/异  异/正 异/异 前缺 后缺 前后缺   X2    P
试验组对照组   2810     84    3011   439   42  2.4150  0.6599
4.3 CRP变化,见表22
表22  两组治疗前后CRP变化比较
组别    正/正    正/异   异/正   异/异  前缺   后缺 前后缺   X2   P
试验组对照组    3511     84    289    3911    31   0.6820   0.9535
4.4两组关节功能变化,见表23
表2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变化比较
组别 III级降至I级 II级降至I级 III级降至II级    未变   加重   X2   P
试验组对照组     93     4016     193     4112     42   2.2713   0.6860
四、安全性分析
本临床试验共观察试验组113例,未观察到试验药物对心、肝、肾功能、血液系统有异常影响不良反应,本次临床试验无不良事件报告。
五、讨论
独活寄生合剂是根据《备急千金药方》中独活寄生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制而成的现代中药制剂,独活寄生合剂中独活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为君药,配伍防风、秦九,细辛祛风胜湿,痹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熟地黄、芍药补血活血;茯苓健脾利水;桂枝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本药祛邪扶正,标本兼顾,可使气血足而风湿除,肝肾强而痹痛愈。此次共观察独活寄生合剂治疗肝肾两虚、寒湿阻络的痹病患者共113例,控显率为28.32%,有效率为85.84%。
六、结论
经临床研究证实,独活寄生合剂具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的功效,对痹病中证属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所致关节疼痛、肿胀、腰膝冷痛,屈伸不利等中医症状有显著改善,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理化检测指标。在观察期内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以下原料备用:
独活40kg    桑寄生20kg    秦艽20kg
防风20kg    细辛20kg      当归20kg
白芍20kg    川芎20kg      熟地黄20kg
杜仲20kg    川牛膝20kg    党参20kg
茯苓20kg  甘草20kg    桂枝20kg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5倍的65%乙醇,以1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所得溶液于70℃,负004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8倍量水,于90℃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8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0.9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7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85℃,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8(5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3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0(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提取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4(60℃)的溶液,摇匀,即得。
实施例2:
取以下原料备用:
独活100kg    桑寄生70kg   秦艽70kg
防风70kg     细辛70kg     当归70kg
白芍70kg     川芎70kg     熟地黄70kg
杜仲70kg     川牛膝70kg   党参70kg
茯苓70kg     甘草70kg     桂枝70kg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3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9倍的75%乙醇(重量百分比),以3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于90℃,负006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30目粉末,加入10倍量水,于100℃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蒸馏10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1.1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9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5℃,每次煎煮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20(6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5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5(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提取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6(60℃)的溶液,摇匀,即得。
实施例3
取以下原料备用:
独活 70kg    桑寄生 45kg      秦艽   45kg
防风 45kg    细辛   45kg      当归   45kg
白芍 45kg    川芎   45kg      熟地黄 45kg
杜仲 45kg    川牛膝 45kg      党参   45kg
茯苓 45kg    甘草   45kg      桂枝   45kg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8倍的70%乙醇(重量百分比),以2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所的溶液于80℃,负005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9倍量水,于95℃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9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1.0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8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0℃,每次煎煮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9(60℃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4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3(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提取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5(60℃)的溶液,摇匀,即得。
实施例4
取以下原料备用:
独活  59kg    桑寄生 29kg     秦艽   29kg
防风  29kg    细辛   29kg     当归   29kg
白芍  29kg    川芎   29kg     熟地黄 29kg
杜仲  29kg    川牛膝 29kg     党参   29kg
茯苓  29kg    甘草   29kg     桂枝   29kg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8倍的70%乙醇(重量百分比),以2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所得溶液于80℃,负005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30目粉末,加入10倍量水,于100℃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10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1.1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9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5℃,每次煎煮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20(6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搅匀,静置25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5(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提取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6(60℃)的溶液,摇匀,即得。
实施例5
取以下原料备用:
独活 49.5kg     桑寄生 24.5kg    秦艽    24.5kg
防风 24.5kg     细辛   24.5kg    当归    24.5kg
白芍 24.5kg     川芎   24.5kg    熟地黄  24.5kg
杜仲 24.5kg     川牛膝 24.5kg    党参    24.5kg
茯苓 24.5kg     甘草   24.5kg    桂枝    24.5kg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5倍的65%乙醇,以1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所得溶液于70℃,负004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10目粉末,加入8倍量水,于90℃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8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0.9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7倍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85℃,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8(55℃测定),然后与漉液合并,搅匀,静置23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0(60℃),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提取得到的芳香水,加水适量,得到相对密度1.04(60℃)的溶液,摇匀,即得。

Claims (3)

1、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
独活40--100份  桑寄生20---70份  秦艽20---70份
防风20---70份  细辛20---70份    当归20---70份
白芍20---70份  川芎20---70份    熟地黄20---70份
杜仲20---70份  川牛膝20---70份  党参20---70份
茯苓20---70份  甘草20---70份    桂枝20---70份
(2)、其工艺步骤为:
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30目粉末,装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5-9倍的以65%--75%乙醇,以1-3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所得溶液于70-90℃,负004-负0.06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粉碎成10--30目粉末,加入8-10倍重量的水,于90--100℃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时间8-10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0.9-1.1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7-9倍重量的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0℃,每次煎煮3-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8-1.20,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3-25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得到的芳香水,加水,搅匀,得到相对密度1.04-1.06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组成:
独活40--59份   桑寄生20---29份 秦艽20--29份
防风20---29份  细辛20---29份   当归20---29份
白芍20---29份  川芎20---29份   熟地黄20--29份
杜仲20---29份  川牛膝20---29份 党参20---29份
茯苓20---29份  甘草20---29份   桂枝20---2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工艺步骤为:将秦艽、白芍、杜仲粉碎成10目粉末,装入渗漉器,加入秦艽、白芍、杜仲重量7倍的70%乙醇,以2毫升/公斤·分钟进行渗漉,然后于80℃,负005大气压真空回收乙醇,得到漉液;
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当归于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9倍重量的水,于95℃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蒸馏9小时,得到芳香水,重量为六味药材的1.0倍;药渣与其余六味加8倍重量的水煎煮,煎煮二次,煎煮的温度90℃,每次煎煮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19,然后与漉液合并,静置24小时,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是1.13,加入体积为上述溶液1/3的95%乙醇,加入前面得到的芳香水,加水,得到相对密度1.05的溶液。
CNA2006100018246A 2006-01-23 2006-01-23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8400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018246A CN1840001A (zh) 2006-01-23 2006-01-23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018246A CN1840001A (zh) 2006-01-23 2006-01-23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0001A true CN1840001A (zh) 2006-10-04

Family

ID=37029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18246A Pending CN1840001A (zh) 2006-01-23 2006-01-23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4000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2513A (zh) * 2010-12-09 2012-07-11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祛风湿益肝肾功能的畜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884A (zh) * 2012-12-24 2013-04-03 董晓光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223A (zh) * 2015-01-25 2015-05-27 董艳丽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9004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加味逍遥散、独活寄生汤、疏经活血汤以及血府逐瘀汤药方的萃取方法
CN107375524A (zh) * 2017-06-23 2017-11-24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祛风湿强肝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1972A (zh) * 2021-05-06 2021-07-09 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 独活寄生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3230315A (zh) * 2021-06-08 2021-08-10 穆善堂(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独活寄生汤的提取方法
CN116617312A (zh) * 2023-05-22 2023-08-22 绵阳一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2513A (zh) * 2010-12-09 2012-07-11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祛风湿益肝肾功能的畜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884A (zh) * 2012-12-24 2013-04-03 董晓光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223A (zh) * 2015-01-25 2015-05-27 董艳丽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9004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加味逍遥散、独活寄生汤、疏经活血汤以及血府逐瘀汤药方的萃取方法
CN107375524A (zh) * 2017-06-23 2017-11-24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祛风湿强肝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1972A (zh) * 2021-05-06 2021-07-09 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 独活寄生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3230315A (zh) * 2021-06-08 2021-08-10 穆善堂(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独活寄生汤的提取方法
CN116617312A (zh) * 2023-05-22 2023-08-22 绵阳一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0001A (zh) 一种独活寄生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879833A (zh) 一种追风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233387C (zh)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65552A (zh) 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的中药
CN1119164C (zh) 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878A (zh) 一种补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新用途
CN101053619A (zh) 一种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
CN100341540C (zh) 独活寄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833695A (zh) 一种健脾益肾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325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颗粒剂
CN1515290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304735A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555848A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548138A (zh) 一种治疗虚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820770A (zh)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58372C (zh) 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62113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99679C (zh) 一种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301129C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
CN1222305C (zh) 治疗肝肾不足、气阴亏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679658A (zh) 一种治疗艾兹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194743C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650895A (zh) 从天然植物复方制剂中提取增强记忆制品药物的方法
CN181407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650919A (zh)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处方及其制剂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