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6605A -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6605A
CN1836605A CN 200610006075 CN200610006075A CN1836605A CN 1836605 A CN1836605 A CN 1836605A CN 200610006075 CN200610006075 CN 200610006075 CN 200610006075 A CN200610006075 A CN 200610006075A CN 1836605 A CN1836605 A CN 1836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air dryer
container
mist
atomiz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60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4660C (zh
Inventor
中川贵司
松井康训
児玉尚史
山口友宏
高岛清
平井利久
镰田宪二
伊东谦吾
大川和己
井坂笃
村瀬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6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46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46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该静电雾化装置具有产生3nm至100nm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能力。该静电雾化装置具有一对雾化电极和反电极,用以存储诸如水的液体的容器,根据毛细现象将水从容器传送至雾化电极的液体传送元件,以及电压施加单元。当高压施加在雾化电极与反电极之间,同时水通过液体传送元件供给至雾化电极时,可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

Description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发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以产生诸如水的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背景技术
过去,带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干发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干发、发型设计和头发护理。例如,日本专利早期公报No.2002-191426公开了一种用于提供包含负离子的气流的干发器。根据该干发器,可有效地防止负离子被安装于空气出口的网格件拦截,并且可获得稳定供给量的负离子。
顺便说一下,从空气中的水分得到的大约1nm的非常细小的水颗粒被附着在由上述干发器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上。不过,非常细小的水粒子在接触由空气出口供给的热空气时容易被蒸发。因此,从向用户的头发稳定地提供足够量的湿度的观点出发,传统干发器仍然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其具有稳定地供给诸如水的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该微粒雾优选地具有3nm至100nm的粒子尺寸。
也就是,本发明的干发器主要包括:由基本上中空结构形成的外壳,该外壳具有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在其间延伸的气流通道;风扇,用以通过该空气入口将外部空气吸入该外壳中,以通过该空气出口提供空气流;以及静电雾化装置,用以使液体静电雾化从而产生该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尤其是,该静电雾化装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对雾化电极和反电极;用以将该液体存储在其中的容器;用以将该液体从该容器传送至该雾化电极的液体传送元件;以及电压施加单元,该单元用以在该雾化电极与该反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
根据本发明,可以稳定地向用户的头发供给粒子尺寸3nm至100nm的足够量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因此,可比以前更高效地获得适于进行发型设计和护发的湿润的头发。
在上述干发器中,在该干发器直立姿势的情况下,该容器设置在比该雾化电极更高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存储在容器中的液体的压头稳定地将液体从容器传送至雾化电极。
另外,液体传送元件优选地由柔性材料制成,在其一端连接至容器,在其相对端连接至雾化装置,由此根据毛细现象将液体从容器传送至静电雾化电极。通过利用柔性液体传送元件,可改善干发器中的容器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由于液体传送元件使用毛细现象传送液体,所以可借助上述液体压头更高效地和稳定地将液体传送至雾化电极。
雾化电极优选地在其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用以将液体供给入雾化电极和反电极之间的空间,开口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开口处的液体(例如,水)的表面张力大于由装满的容器中的液体施加至开口的液体压头(例如,水压头)。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所需的液体通过开口暴露于排放空间,液体从雾化电极的不希望的泄漏也被可靠地避免。
另外,该外壳优选地包括一对形成在该气流通道的两横向侧的雾发生室,该雾化电极和该反电极设置在每个雾发生室中,并包括形成在该气流通道的上侧容器室,以可拆卸地容纳该容器,该容器通常用于将该液体提供入该雾发生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液体从单独的容器通过液体传送元件被供给至各个雾化电极,所以可减小静电雾化装置的尺寸。另外,与在干发器中设置多个容器使得每个容器通过相应的液体传送元件被连接至其中一个雾化电极的情况相比,具有另外一个优势,即,将液体填满容器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在上述干发器中,该外壳优选地具有雾出口雾出口和雾发生室,其中,雾出口形成在与该空气出口不同位置处,而雾发生室用以在其中容纳该雾化电极和该反电极,并与该雾出口连通。而且,该外壳优选地具有与该气流通道连通的雾流动通道,使得该空气流动通道中的该空气流的一部分与产生在该雾发生室中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相混合,然后所产生的混合物由该雾出口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可借助由气流通道提供的气流稳定地从雾出口喷出。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静电雾化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静电雾化装置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地连接于电压施加单元的雾化电极和反电极;用以将该液体存储其中的单一容器;液体传送元件,每个构件用以将该液体从该单一容器传送至该雾化电极之一;电压施加单元,该单元用以在该雾化电极与该反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以及连接于该电压施加单元与该雾化电极之间的电阻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概确定每个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可控制雾化电极与反电极之间的距离对排放状态的影响,并且稳定地产生较大量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另外,具有减小臭氧产生量和防止异常排放的发生的优势。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势将通过本发明的下述详细说明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干发器的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干发器的前视图;
图3是带有干发器的相关部分的剖面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干发器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是沿图3的线A-A所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容器的内表面与隔膜件之间由表面张力保持的液体的示意图;
图7A至7C分别是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和反电极的前视图、剖视图和后视图;
图8A和8B是雾化电极的侧视图和端视图;
图9是高压施加单元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10A是高压施加单元的示意性电路图,图10B是示出放电电流和所施加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雾化电极和公共反电极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12是具有可变电阻器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13是雾控制单元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14是静电雾化装置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示意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本发明的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将根据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3所示,该实施例的干发器1具有将风扇2、加热器3和雾化装置4容纳其中的外壳10。外壳10主要包括主外壳11以及把手外壳15,其中主外壳以基本中空结构形成并且在其一个端部具有空气入口12、在其相对端具有空气出口13,以及在二者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14,而把手外壳15从主外壳11向下延伸。在附图中,附图标记72指代形成在把手外壳15上从而在ON和OFF状态之间切换风扇2的按钮。附图标记74指代形成在把手外壳15上从而以步进的方式控制由风扇2提供空气流量的滑动按钮。附图标记90指代附着于空气入口12和空气出口13以防止外来物质进入主外壳11的网格件。附图标记76指代将电能供给至干发器1的电源线。
风扇2设置在主外壳11的空气入口12的附近。加热器3设置在位于主外壳11的气流通道14中的风扇2的下游侧的管状构件30中。通过风扇2供给入管状构件30中的空气被加热器3加热,使得被加热的空气作为热气流从空气出口13的基本上中心的区域喷出。另一方面,由风扇2供给入管状构件30和主外壳1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空气作为冷气流从空气出口的基本上中心的区域的周围喷出。在该实施例中,管状构件30形成为使得该管状构件的前端从空气出口13向外侧突出,从而提供内喷嘴31。因此,热气流由内喷嘴31聚集,冷空气由沿着空气出口13的轮廓延伸的外喷嘴16聚集。因此,本发明的干发器可从空气出口13提供包括热气流的内层和冷气流的外层的双层气流。如果需要,额外的管状构件(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管状构件30和主外壳11的内表面之间以控制冷气流。
如图3和4所示,该实施例的静电雾化装置4包括两对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用以在其中存储诸如水的液体的单一容器43;用以将液体从容器43传送至对应雾化电极41的各液体传送件44,和用以在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之间施加高电压从而产生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电压施加单元(例如,图9中的60)。主外壳11也具有一对形成在气流通道14的两侧面的雾发生室17,每个雾发生室中设置有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形成在气流通道14上侧从而可拆卸地将容器43容纳其中的容器室18,以及在不同于空气出口13的位置处形成的雾出口19,每个雾出口连通于雾发生室17。在主外壳11中,每个雾发生室17通过雾流动通道连通于气流通道14,使得气流通道14中的一部分气流与产生于雾发生室17中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相混合,然后,包含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冷气流从雾出口19提供。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空气出口13的外喷嘴16设计为独特的形状,从而具有在其左侧和右侧弧形延伸的凹入部分16A。此外,雾出口19邻接凹入部分16A设置。通过使用雾出口19的这种布置和外喷嘴16的形状,从雾出口19提供的包含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冷气流可容易地与由空气出口13提供的气流相混合。因此,可高效地将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喷洒向用户的头发。
在上述的干发器1中,当风扇2和加热器3都处于ON状态时,热空气由内喷嘴31提供,只有冷空气从外喷嘴16和内喷嘴31之间的间隙提供,同时,包含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冷空气可由雾出口19提供。另一方面,当风扇2处于ON状态并且加热器3处于OFF状态时,只有冷空气由内喷嘴31和外喷嘴16提供,同时,包含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冷空气可由雾出口19提供。另外,如后文所述,当由风扇2提供的气流量通过操作滑动开关74而被改变时,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产生量可以响应于被改变的气流量而被控制。
用于该实施例的干发器1中的静电雾化装置4将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如上文所述,容器43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室18中,该容器室形成在主外壳11的上表面,并且通过隔离壁20与气流通道14分离。主外壳11也具有容器罩21,该容器罩在其后端通过主外壳11围绕水平轴26枢转支撑。另外,如图5所示,容器罩21具有从其内表面向下突起的肋22,该肋用以在容器罩21被关闭时使容器43压靠隔离壁20。因此,容器43可被稳定地保持在容器室18中而不会震动。容器43的前部顶端也具有盖24,盖24可被打开从而将液体供应入容器43。在图5中,附图标记25指代在肋22的底端的基本上中心区域处弧形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在容器罩21被关闭时与盖24的弧形顶部相配合。附图标记23指代一对从容器罩21向下突出的钩,该钩可啮合于形成在容器室18中的啮合部分27,从而实现容器罩的关闭状态。因此,可防止容器43在容器罩21偶然开启的情况下从容器室18掉落。
在本发明的干发器1中,如图4所示,尤其优选的是,容器43在图2所示的干发器的直立姿势的情况下设置在比雾化电极41高的位置处。由此,利用液体传送元件44的毛细现象和存储在容器中的液体的液体压头可将足够量的液体从容器43传送到雾化电极41。容器43在其前端具有形成在底表面中的液体出口29,每个液体传送元件44的一端被插入该出口中。在图5中,附图标记28指代O形圈,该O形圈表示在盖24和容器43之间形成水密封。附图标记33指代容纳在容器43中的诸如离子交换纤维的离子交换器。因此,容器43中的液体被离子交换纤维33净化,然后被供给至液体传送元件44。
在该实施例中,与离子交换纤维33相同,包含季胺的负离子交换纤维和正离子交换纤维容纳于容器43中。另外,离子交换纤维33被支撑在诸如毡垫的基础材料上,从而实现吸水特性。负离子交换纤维将负离子从液体中移去从而防止在雾化电极41处的杂质沉淀。负离子交换纤维中的季胺具有抗细菌作用从而防止细菌在容器43中的繁殖。另一方面,正离子交换纤维将正离子从液体中移去从而防止包含在自来水中的钙和镁在雾化电极41处沉淀。正离子和负离子交换纤维之一可以设置在容器43中。
每个液体传送元件44的一端以基本上垂直的方向通过液体出口29被插入容纳于容器43的离子交换器33中,如图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干发器1被用于倾斜姿势,容器43中的液体也可通过离子交换纤维33稳定地接触液体传送元件44。因此,可以可靠地将液体从容器43供给至液体传送元件44。另外,相应液体传送元件44的一端被插入由诸如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保护管34中。保护管34防止液体传送元件44的破裂和污染。尤其,被插入保护管34的液体传送元件44的顶端优选地以不大于0.5mm的垂直距离向下与保护管34的顶端间隔开。在该实施例中,垂直距离为0.2m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可靠地实现将液体稳定地供给至液体传送元件44以及防止液体传送元件破裂和污染的作用。
容器43的后端具有进气口35。也就是,如图4所示,进气口35通过从容器的底表面垂直突起的圆柱壁36的顶部开口设置。另外,如图6所示,进气口35由具有空气渗透性和诸如水的液体的非渗透性的隔膜件92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附着于进气口35的隔膜件92与容器43的上部内表面(即,顶壁)之间的间隙D不大于1mm。在该实施例中,间隙D为0.6mm。如下文所述,该隔膜件92用作调节容器43的内部压力的薄膜。
当在隔膜件92和容器43的顶壁之间不存在液体L时,外部空气通过隔膜件流入容器,如图6的箭头所示,使得容器的内部压力变得等于大气压力。此时,液体借助毛细现象和施加于容器中的液体表面的大气压力通过液体传送元件44容易地流出。另一方面,当容器43装满液体时,存在于隔膜件92和容器43的顶壁之间的液体封闭进气口35,如图6所示,并且防止外界空气通过隔膜件92进入容器。此时,液体传送元件44接收存储在容器中的液体的液体压头。不过,由于容器43的内部在隔膜件上液体的作用下基本上处于密封状态,所以液体借助毛细现象通过液体传送元件44缓慢地流出。当间隙D不大于1mm时,液体可借助液体的表面张力被稳定地保持在隔膜件92和容器43的顶壁之间,即使当容器中的液体的存储量减少时也可。因此,容器43的密封状态可被保持一个延续的时间段。这对于防止液体从容器43向雾化电极41的过量供给是有用的。
液体传送元件44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通过毛细现象将液体从容器43传送至雾化电极41的能力。如上所述,液体传送元件44的一端通过液体出口29被插入容器43,其相对端被插入具有管状结构的雾化电极41中,这将在下文进行说明。例如,与液体传送元件44相同,可使用由多孔材料制成的柔性管件和柔性带件。通过使用该柔性液体传送元件44,可增加干发器中的容器43的布局的自由度。
如图7A至7C所示,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被支撑在壳体50中,该壳体属于圆柱结构,一端为基部51,另一端为开口52。也就是,雾化电极41具有沿着壳体5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反电极42被配置为环形形状并且面对雾化电极41。在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之间的放电空间中产生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从反电极42的环形形状的内部空间向外部喷出。壳体50具有形成在基部51中的空气通风孔54,通过该空气通风孔54,由风扇2提供的一部分气流进入壳体50,然后与在放电空间中产生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相混合,使得包含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气流从壳体50的开口52被喷出。在附图中,附图标记56指代用于将雾化电极41与电压施加单元60电连接的终端件,如图9所示。而且,用于防止触电的类似网格的外罩(未示出)优选地设置在壳体50的开口52处。通过使用由诸如硅基、有机硼基和高聚合树脂材料的抗静电材料制成的类似网格的外罩,可防止类似网格的外罩由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负荷。
另外,吸水材料94可以设置于壳体50中。例如,吸水材料94的厚度为1mm。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雾化电极41偶然发生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可被吸水材料94所接收。另外,优选地设置吸水材料94使得吸水材料94与雾化电极41之间的距离大于雾化电极41与反电极42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在吸水材料94与雾化电极41之间发生不希望的泄漏。
如图8A和8B所示,具有管状结构的、其中插入有液体传送元件44的雾化电极41具有弧形端部,该端部具有诸如圆形孔的开口46,该开口用以将液体暴露于雾化电极41与反电极42之间的放电空间。雾化电极41优选地由具有抗腐蚀能力的诸如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制成。为了将液体暴露于排放空间从而稳定地产生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同时防止液体从雾化电极41泄漏,优选地,开口46的尺寸,即圆形孔的直径被确定为使得圆形孔处的液体(例如,水)的表面张力大于由装满水的容器43中的液体施加至圆形孔的液体压头(例如,水压头)。具体地说,当液体是水时,圆形孔的直径优选地为不大于0.5mm,容器43相对于雾化电极41的垂直高度不大于60mm(更优选地,不大于55mm)。
例如,当圆形孔46的直径为0.5mm时,表面张力ΔP通过计算“2T/R”确定,其中“T”是液体的物理值(physical value)(当液体为水时,“T”为72.8×10-3),“R”是圆形孔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R为0.25mm)。在这种情况下,表面张力ΔP大约582Pa。另一方面,当容器43相对于雾化电极41的最大垂直高度为60mm时,水压头为大约547Pa。因此,由于在圆形孔处的水的表面张力ΔP大于最大水压头,所以液体从雾化电极41的泄漏难于发生。在该实施例中,圆形孔46的直径为0.1mm。
在该实施例中,容器43通常用于通过利用柔性液体传送元件44在左、右雾发生室17处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因此,具有在干发器中节省静电雾化装置所需的空间以及方便地在容器中进行补充液体的操作的优势。如果需要,多个容器可以设置在干发器中。另外,容器43可以由三个和多个雾发生室共用。
在该实施例中,电压施加单元60响应于触发风扇2的开关操作在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之间施加高压。作为实例,图9的电压施加单元60具有用于产生若干千伏的负电压的高压产生电路,并且将所产生的高压施加到各个雾化电极41。反电极42处于地电势。可选择地,比施加于雾化电极的电压足够小的电压可以施加于反电极42。在图9中,附图标记70指代每个雾化电极41和电压施加单元60之间连接的电阻元件。
如上所述,当高压通过电压施加单元60施加在雾化电极41和反电极42之间时,雾化电源变为负电极,使得电荷在雾化电极41的顶端附近被聚集。另一方面,从容器43通过液体传送元件44的毛细现象传送的液体通过雾化电极41的开口46被暴露于雾化电极41与反电极42之间的放电空间。在这些条件下,泰勒圆锥(Taylor cone)T在雾化电极41的顶端处出现,如图8A所示。在泰勒圆锥T中,液体被暴露于高电场,使得瑞利分裂(Rayleighfission)重复地发生,从而产生诸如具有3nm至100nm的粒子尺寸的水的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所产生的雾从干发器的雾出口19喷出,并用于干发、发型设计和护发等。
顺便说一下,如图10A所示,当多个雾化电极41相互平行地连接于电压施加单元60时,优选地在其间插入电阻元件70。每个电阻元件70具有超过若干MΩ的高电阻值,例如10至600MΩ。由于存在电阻元件70,会发生压降,使得雾化电极41与反电极42之间的电压(V1、V2)可被调节以稳定其间的放电状态,如图10B所示。在图10B中,每个电阻元件70的电阻值是100MΩ,“V0”指代由电压施加单元60产生的电压。另外,还具有减少作为副产品产生的臭氧的浓度的优势。而且,通过使用具有光滑曲线凸顶部的雾化电极41,可进一步增加通过使用电阻元件70带来的效果,例如,防止出现异常放电。
另外,如图11所示,当四个雾化电极(41A、41B)面对具有圆形开口45的公共反电极42时,使得从电极布局的平面视图来看,三个雾化电极41A设置在作为圆形开口45的同心圆的圆上,并且其余的雾化电极41B位于圆形开口45的中心处,雾化电极41B与反电极42之间的距离d2大于每个雾化电极41A与反电极42之间的距离d1。在这种情况下,在雾化电极41B与电压施加单元60之间连接的电阻元件70的电阻值优选地比在雾化电极41A与电压施加单元60之间连接的电阻元件70的电阻值小,从而均匀地雾化液体。另外,可在雾化电极(41A、41B)之间共享的公共反电极42的使用对于减小安装在干发器中的静电雾化装置4的尺寸来说尤其有效。
如图12所示,至少一个电阻元件70优选地由可变电阻器71提供。可选择地,电阻元件70可以形成为使得多个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可被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向雾化电极41的液体供给量或者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控制雾产生量。另外,如图13所示,用于在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元件(72、73、74)之间切换的开关S2可以与用于改变由风扇2提供的气流量的开关S1的操作互锁。在这种情况下,静电雾化装置4可被控制使得随着气流量的增加,雾产生量变大,随着气流量的减小,雾产生量变小。因此,图13的构件表示具有响应于气流量控制雾产生量的能力的雾控制单元。在图13中,附图标记61指代干发器1的电源电路,附图标记62指代风扇2的驱动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干发器1可以具有设置有连接于电压施加单元60的针状电极80和反电极82的负离子发生器。例如,如图14所示,当负离子发生器的针状电极80和雾化电极41相互平行地连接于电压施加单元60时,连接在针状电极80与电压施加单元60之间的电阻元件84的电阻值优选地比连接在电压施加单元60与雾化电极41之间的电阻元件70的电阻值大。由此,有可能使针状电极80与反电极82之间的放电状态以及雾化电极41与反电极42之间的放电状态稳定,并因此高效地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和负离子。

Claims (21)

1、一种干发器,包括:
以基本上中空的结构形成的外壳,该外壳具有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和在其间延伸的气流通道;
风扇,用以通过所述空气入口将外部空气吸入所述外壳,从而通过所述空气出口提供空气流;以及
静电雾化装置,用以使液体静电雾化从而产生所述液体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至少一对雾化电极和反电极;用以将所述液体存储在其中的容器;用以将所述液体从所述容器传送至所述雾化电极的液体传送元件;以及电压施加单元,该单元用以在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反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在所述干发器直立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容器的位置高于所述雾化电极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形成在与所述空气出口不同位置处的雾出口,以及用以将所述雾化电极和所述反电极容纳其中的雾发生室,该雾发生室与所述雾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雾流动通道,使得所述空气流动通道中的所述空气流的一部分与产生在所述雾发生室中的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相混合,然后所产生的混合物由所述雾出口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粒子尺寸的范围是3nm至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气流动通道中的管状构件以及位于所述管状构件中的加热器,其中,热气流通道由所述管状构件的内部空间限定,冷气流通道由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管状构件之间的间隙限定,其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冷气流动通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室中,该容器室形成在所述外壳中,使得所述容器室通过隔离壁与所述气流通道分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对形成在所述气流通道的两横向侧的雾发生室,所述雾化电极和所述反电极设置在每个雾发生室中,并包括形成在所述气流通道的上侧从而可拆卸地容纳所述容器的容器室,该容器通常用于将所述液体提供入所述雾发生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端枢转支撑于所述外壳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容器室的容器罩,所述容器罩在其内表面上具有突起,该突起用以在所述容器室被关闭时使所述容器压靠所述隔离壁。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液体传送元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在其相对端连接于所述雾化电极,由此根据毛细现象将液体从所述容器传送至所述静电雾化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液体出口,通过该出口,所述液体传送元件的一端以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在所述容器中突出,其中所述液体传送构件的一端被插入保护管中,并向下与所述保护管的顶端间隔开不大于0.5mm的垂直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中的正离子交换器和负离子交换器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由具有对空气渗透性和对所述液体非渗透性的隔膜件覆盖,附着于所述进气口的所述隔膜件与所述容器的上部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m。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雾化电极在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用以将所述液体供给入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反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其中所述开口的尺寸确定为使得所述液体在所述开口处的表面张力大于由所述装满的容器中的所述液体施加于所述开口的液体压头。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发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发生室中的吸水材料,使得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吸水材料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反电极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还包括由连接于所述电压施加单元的针状电极和反电极构成的负离子发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
多个相互平行地连接于电压施加单元的雾化电极和反电极,
用以将所述液体存储其中的单一容器,
液体传送元件,每个构件用以将所述液体从所述单一容器传送至所述雾化电极之一,和
所述电压施加单元,该单元用以在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反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产生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以及
连接在所述电压施加单元与所述雾化电极之间的电阻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发器,其中,所述电阻元件至少之一由可变电阻提供。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发器,包括用以调整由所述风扇提供的所述气流的量的开关,和雾控制单元,该单元用以改变所述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从而响应于所述开关的操作控制带有静电电荷的微粒雾的产生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发器,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该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连接于所述电压施加单元的针状电极,反电极,和连接在所述针状电极与所述电压施加单元之间的电阻元件,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电阻元件具有大于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CNB2006100060756A 2005-01-28 2006-01-26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6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1418A JP4042747B2 (ja) 2005-01-28 2005-01-28 ヘアードライヤ
JP021418/05 2005-01-28
JP161983/05 2005-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605A true CN1836605A (zh) 2006-09-27
CN100464660C CN100464660C (zh) 2009-03-04

Family

ID=3696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60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660C (zh) 2005-01-28 2006-01-26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CN 2006200030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8909Y (zh) 2005-01-28 2006-01-26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30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8909Y (zh) 2005-01-28 2006-01-26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42747B2 (zh)
CN (2) CN100464660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702A (zh) * 2009-06-29 2011-01-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烫发器
CN102668291A (zh) * 2009-09-25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
CN104244766A (zh) * 2012-03-30 2014-12-2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器具
CN105768491A (zh) * 2011-05-12 2016-07-20 夏普株式会社 加湿毛发并减轻毛发损伤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5962607A (zh) * 2015-03-13 2016-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头发护理装置
CN108262171A (zh) * 2015-08-28 2018-07-10 泉州泉港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7163B2 (ja) * 2007-06-26 2012-08-22 株式会社テスコム ヘアドライヤー
JP4518115B2 (ja) * 2007-07-30 2010-08-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ヘヤードライヤー
JP5368718B2 (ja) * 2008-02-26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噴霧装置
US11547193B2 (en) 2019-06-11 2023-01-10 Elchim S.P.A. Diffuser device for cosmetic liquids for hair dry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6152B2 (ja) * 1995-05-26 2002-10-2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スチーム発生装置
WO1998050110A1 (en) * 1997-05-02 1998-11-12 John Wetling Ionized airstream blower for improvement of the well-being of a person and the bacteri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areas around the person
US5975090A (en) * 1998-09-29 1999-11-02 Sharper Image Corporation Ion emitting grooming brush
US6191930B1 (en) * 1999-08-20 2001-02-20 Igia Direct, Inc. Ionizing hair dryer
JP4089184B2 (ja) * 2001-08-10 2008-05-2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イオン供給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702A (zh) * 2009-06-29 2011-01-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烫发器
CN101933702B (zh) * 2009-06-29 2013-10-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烫发器
CN102668291A (zh) * 2009-09-25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静电雾化装置
CN105768491A (zh) * 2011-05-12 2016-07-20 夏普株式会社 加湿毛发并减轻毛发损伤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4244766A (zh) * 2012-03-30 2014-12-2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器具
CN104244766B (zh) * 2012-03-30 2018-04-20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干发器和手持式器具
CN105962607A (zh) * 2015-03-13 2016-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头发护理装置
CN105962607B (zh) * 2015-03-13 2021-07-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头发护理装置
CN108262171A (zh) * 2015-08-28 2018-07-10 泉州泉港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4660C (zh) 2009-03-04
JP2006204596A (ja) 2006-08-10
CN200938909Y (zh) 2007-08-29
JP4042747B2 (ja) 200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4660C (zh) 具有静电雾化装置的干发器
KR100704354B1 (ko) 정전 분무 장치를 구비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US7337993B2 (en) Electrostatic atomisation device
EP3426070B1 (de) Elektronisches zigarettenprodukt und kartusche für ein elektronisches zigarettenprodukt
CN101842165B (zh) 机械整合并且紧密连接的印刷头和烟雾源
CN101172270B (zh) 静电雾化装置
WO2006129592A1 (ja) 静電霧化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用いた送風機
EP0574547B1 (en) Electrostatic vapor-aerosol generator
CN1048661C (zh) 液线型静电喷涂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491189B2 (ja) 固定化装置
US20140076310A1 (en) Refill Diverter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EP1802400A2 (en) Electrostatic spray nozzle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ctrodes
CN203662018U (zh) 电子烟
CN101495812A (zh) 加湿系统
CN215427341U (zh) 液体扩散器,用于液体扩散器的过滤器和熔岩流体扩散器
JP2008264778A (ja) 除湿装置
CN105136636A (zh) 一种大气颗粒物除湿装置及方法
CN100400174C (zh) 静电雾化装置
US20090314850A1 (en) Method, nozzle and device for atomizing active substances contained in a fiquid
JP2009285538A (ja) 静電霧化装置
Tepper et al. A study of ionization and collection efficiencies in electrospray-based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P5279683B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静電霧化装置
KR102157181B1 (ko) 미세 수분 입자 가습기
Zhao et al. based electrospray emitters
CN216906812U (zh) 雾化器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