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4916A -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4916A
CN1834916A CNA2005100853607A CN200510085360A CN1834916A CN 1834916 A CN1834916 A CN 1834916A CN A2005100853607 A CNA2005100853607 A CN A2005100853607A CN 200510085360 A CN200510085360 A CN 200510085360A CN 1834916 A CN1834916 A CN 1834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storer
electricity
insta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53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5298C (zh
Inventor
木村真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4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4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2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29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响应于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启动与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第二操作系统,并通过该启动,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立即进入节电状态,由此自动使第二操作系统转换为可执行快速启动的状态。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快速启动该第二操作系统的技术,其中与第一操作系统相比,该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
背景技术
以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为代表的信息处理装置已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已安装有用于处理视频和音频的AV装置(AV facility)。大多数的安装有AV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作诸如电视(TV)接收机、录音机、播放机等的AV家用电器。
可以将AV装置安装到能够执行实现这些装置的所有所需处理的专用硬件中。但是,这种硬件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大多数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配备用于执行特定处理的硬件和用于执行其他处理的应用软件(以下简称为应用)来实现AV装置,以部分地降低生产成本。
信息处理装置通常是通过启动被称为操作系统(以下称为“OS”)的基本软件来进行工作的。因此,基于使用OS(包括AV装置的OS)的操作来产生正常应用。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软件(程序)通常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例如硬盘装置中。
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软件读取到存储器中并启动。该启动需要一些时间,并且软件越大所需时间越长。由于最新的OS具有许多功能,所以要花费相对长的时间。因此,还没有启动OS的信息处理装置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使用AV装置。
为了缩短所需的时间,可以限制要安装的功能。在本示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所安装的功能受到限制的OS称为“即时OS”或“第二OS”,而将正常OS称为“通用OS”或“第一OS”。
通常将上述即时OS读取到存储器中并通过在断电(S5)状态下或待用(S4)状态下产生特定的启动事件来启动。通过对例如设置在远程控制装置(以下称为“RC”)上的预定开关进行操作来产生该启动事件。
图1A和1B是表示从即时OS的启动转换到AV装置能够工作的状态所需时间的说明图。AV装置能够工作的状态例如是能够提供TV广播的状态。图1A表示使用笔记本PC的情况。图1B表示使用台式PC的情况。
如图1A中所示,如果在断电(S5)状态下或待用(S4)状态下产生了特定的启动事件,则信息处理装置(PC)首先显示用于通知启动的画面P1。此后,显示用于通知读取即时OS的画面P2及其菜单显示画面P3。可以通过在菜单显示画面P3上选择接收TV广播,来显示接收TV广播的画面P4。如图1B中所示,这对于台式信息处理装置(PC)也适用。
笔记本式信息处理装置从断电(S5)状态转换到可以接收TV广播的状态要花大约12秒。同时,台式信息处理装置要花大约23秒来转换到所需状态。对于台式信息处理装置来说,转换到该状态所需的启动时间较长。但是,与启动通用OS的情况相比,该启动时间非常短。台式信息处理装置的启动时间较长是因为安装了比笔记本式信息处理装置的硬盘装置大的硬盘装置,也就是说,因为安装了需要较长启动时间的硬盘装置。
通过启动即时OS,可以更快速地使用AV装置。但是,在加电之后通常可以立即使用AV家用电器。因此,如果要将信息处理装置用作AV家用电器,则必须对AV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能够快速启动。
较快启动的便利性能可以是继续(resume)(节电控制)功能(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ei10-97353、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ei9-237128、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4-152304以及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2-99502)。继续功能是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并将该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由此使得能够将数据恢复为最初启动的状态。该继续功能可以是将存储器中的数据复制到硬盘装置中的“休眠(hibernation)”功能、在节电模式下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暂停”功能。该暂停功能也被称为“备用”功能。
如果通过继续功能将启动即时OS的状态转换为备用状态或休眠状态,并返回到初始状态,则可以更快速地使用AV装置。但是,与通用OS不同,传统的即时OS没有安装使用继续功能的功能。因此,已对BIOS中的条件设置执行了向休眠状态和备用状态的转换。
在对BIOS中的条件设置的执行转换时,用户不能在所需定时立即转换状态。当即时OS安装有使用继续功能的功能时,用户可以在所需定时使用该继续功能,但要求即时OS已经启动。
对于已启动通用OS的用户不必启动即时OS,并且很难预先正确预测下一个要启动的OS。考虑到这些条件,必须防止用户受到新启动即时OS的繁琐操作(仅作为可能不必要的操作)的影响。但是,由于用户不能预测何时要启动即时OS,所以必须保持快速启动OS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稳定并快速启动即时OS,而不向用户指定繁琐操作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基于将待执行的程序读取到存储器中,并且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单元,其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作为程序,该第二操作系统与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功能受到限制;系统启动单元,其响应于停止运行被读取到存储器中并执行的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来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将第二操作系统读取到存储器中以进行启动;以及节电控制单元,用于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并且在系统启动单元启动第二操作系统后立即将该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
优选地,仅当在通过节电控制单元进入的节电状态下产生预定事件时,系统启动单元才将存储器中的数据恢复为存储数据之前的数据状态。
优选地,节电控制单元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响应于休眠或备用指令将该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还优选地,将存储器中的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同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优选地,当可以从外部电源或电池供电时,节电控制单元根据存在/不存在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从存储器和存储装置之间选择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选择结果将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节电控制单元根据存在/不存在来自外部电源(电池的剩余电量)的供电,从存储器和存储装置之间选择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选择结果将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快速启动方法是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快速启动第二操作系统的方法,其中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与该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第二操作系统。响应于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启动第二操作系统。通过该启动,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立即将其转换为节电状态,或者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同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可以通过信息处理装置来访问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与该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第二操作系统。该记录介质具有下述的功能:响应于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而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启动第二操作系统;以及通过启动第二操作系统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立即将其转换为节电状态。
根据本发明,响应于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并在停止运行第一操作系统之后,启动与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第二操作系统,并通过该启动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将其立即转换为节电状态。由于可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将其自动转换为节电状态,所以可以快速启动第二操作系统。由于可以自动转换该数据,所以用户可以避免繁琐的操作。
如果仅当通过自动转换为节电状态的数据来产生预定事件时,才将存储器中的数据恢复到存储在存储器中之前的状态,则在启动第一操作系统时可以适当地执行处理,而不需要由用户执行任何繁琐的操作。当响应于对第二操作系统的备用指令,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将其自动转换为节电状态时,可以稳定并快速地启动第二操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传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笔记本式)从启动即时OS到转换为可以使用AV装置的状态所需时间的说明图;
图1B是使用传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台式)从启动即时OS到转换为可以使用AV装置的状态所需时间的说明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远程控制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
图5是退出通用OS之后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
图6是整个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整个处理的流程图(继续的);
图8是在执行开放(opening)处理时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
图9是在设置即时功能时在OS开放状态下的操作的转换以及由用户执行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
图10A是在状态转换过程中(没有使用即时MyMidia)所经过的状态中的状态转换和操作转换的说明图;以及
图10B是在状态转换过程中(使用即时MyMidia)所经过的状态中的状态转换和操作转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图3是该信息处理装置的远程控制装置(以下称为“RC”)的构造的说明图。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包括:CPU 11,用于控制整个信息处理装置10;CPU 11工作时使用的RAM 12;存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ROM 13;用于存储BIOS的设置内容的RAM 14;输入装置15,与诸如键盘、鼠标等的输入装置或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装置相连;显示装置16,例如具有LCD、其控制器和VRAM;辅助存储装置17,其例如是硬盘装置;介质驱动装置18,可对光盘(在本示例中,包括CD、CD-ROM、CD-R、DVD等)或诸如磁盘等的便携式记录介质MD等进行访问;无线通信装置19,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红外通信装置20,用于利用红外线与RC 40进行通信;调谐器21,用于从所接收的广播信号中提取特定频道的广播信号,对其编码并输出;声音系统22,用于输出音频;电源控制器23,用于从外部电源30提供电力;以及通过总线25连接的实时时钟(RTC)24。
通过电池(附图中未示出)将RAM 14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声音系统22将输入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放大该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或终端输出所得到的信号。调谐器21输入通过与终端相连的耳机(headphone)的内置天线或与天线输入端子相连的外部装置(附图中未显示)接收的广播信号,提取出要提取的频道的广播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解调,对该信号进行编码,并随后输出数字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通过CPU 11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17中来执行广播信号的存储,即记录广播节目的图像。
辅助存储装置17存储有与各种应用相对应的OS以及与前一OS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另一OS。类似地,在本示例中,将前一OS称为“通用OS”或“第一OS”,而将后者称为“即时OS”或“第二操作系统”。通过即时OS进行操作的AV装置的应用也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17中。该应用的名称为“即时MyMedia”。该即时MyMedia安装有接收TV广播、再生(regenerating)介质MD等的功能。介质MD可以是下文中的DVD。
RC 40对信息处理装置10进行远程操作。如图3中所示,其包括:红外通信装置41,用于利用红外线与信息处理装置10进行通信;控制装置42,用于控制整个RC 40;以及输入装置43,其具有多个按钮。该多个按钮包括:MyMedia按钮43a,用于指示启动即时MyMedia;TV按钮43b,用于指示在可以接收TV广播的状态下启动即时MyMedia:以及DVD按钮43c,用于指示在可以再生介质MD的状态下启动即时MyMedia。
控制装置42通过监测输入装置43的多个按钮的状态变化来指定由用户操作的按钮,并从红外通信装置41发送与所指定按钮相对应的信号。因此,将用户对RC 40执行的操作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
信息处理装置10的电源控制器23向红外通信装置20持续供电,以接收从RC 40的红外通信装置41发送的信号。因此,在红外通信装置20接收到通过对按钮43a至43c的操作或通过按下附图中未示出的电源按钮而发送的信号时,开始对其他元件供电。通过启动电源,CPU 11读取存储在ROM 13中的BIOS,从辅助存储装置17中将根据启动事件的类型选择的OS读取到RAM 12,并随后启动。
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来自备用状态(其中通过向RAM供电来对存储在RAM 12中的数据进行保存)或休眠状态(其中存储数据并保存到初始状态)的恢复事件是通过操作为RC 40设置的按钮43a至43c中任何一个而生成的事件或者通过按下电源按钮、红外通信装置20接收到信号、以及RTC 24接收到信号中的任何一个生成的事件。假设重新启动通用OS或即时OS的启动事件与恢复事件相同。在该假设中,根据是否存储了RAM12中的数据来将相同的事件作为启动事件或恢复事件进行处理。
在备用状态和休眠状态下,限制从电源控制器23对各个元件的供电。例如,停止向显示装置16、调谐器21、辅助存储装置17等供电,并且无线通信装置19等以节电模式进行工作。由此,进入节电状态而不是正常模式。
图4是信息处理装置10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图4示出了采用ACPI(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标准的操作的转换。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当通过停止运行指令将启动通用OS的通电状态(GO(SO))转换为断电状态(G2(S5))时,确定是否设置为使用即时OS。因此,当确定设置为使用即时OS时,启动即时OS并自动进入通电状态(GO(SO)),并在启动之后,进入备用状态(S3)的未启动状态(G1)。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对按钮43a至43c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操作来启动即时OS(即时MyMedia)。因此,通过来自RC 40的对任何按钮的操作通知,执行从未启动状态(G1(S3))恢复到通电状态,作为恢复事件。当按下电源按钮时,接收来自红外通信装置20的信号,或者由RTC 24产生恢复事件,在暂时恢复到通电状态之后启动通用OS或先前的OS“继续(Legacy)”。
当用户希望通过从即时OS转换到备用状态来启动即时OS时,可以将备用状态恢复为通电状态。因此,用户能够根据恢复事件的产生非常快速地启动即时OS。结果,用户可以持续并优选地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0作为AV家用电器。由于可以通过停止运行通用OS将数据自动转换为即时OS的备用状态,所以用户可避免繁琐的操作,并且可以稳定并快速地启动即时OS。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进入备用状态,从而与休眠状态相比可以更快速地执行到初始状态的恢复。根据恢复为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用户可以选择备用状态或休眠状态,以使得用户可以进入所选择的状态。
图5是退出通用OS之后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通过显示装置16上所显示的画面的转换来表示操作的转换。图5中所示的P11表示通知已选择停止运行通用OS的画面。P12表示当即时OS处于备用状态下时显示的画面。P13表示通知开始启动通用OS的画面。P14表示启动通用OS之后显示的画面。对与图1A相同的画面赋予相同的标号。
如图5中所示,通过将即时OS设定为备用状态,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用AV装置。由于通过确定即时OS是否要恢复为初始状态来恢复初始状态,所以可以适当地处理通用OS的启动。
图6和7是整个处理的流程图。这些图示出了根据来自断电状态的情况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然后,以下参照图6和7对信息处理装置10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通过CPU 11执行通用OS、即时OS和取决于在执行存储在ROM 13中的BIOS时的情况的应用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大部分操作。因此,标号的前两个符号取决于控制程序或状态。
图6中所示的步骤SE1表示没有从外部电源30供电。下一步骤OP1表示,在该状态下,用户连接外部电源30。当连接了外部电源30时,电源控制器23通电(步骤SE2)。通过该通电,CPU 11从ROM 13中读取BIOS,并执行停止运行子程序(步骤SB1)。在该操作之后,控制进行到步骤OP2,该步骤OP2为与诸如按下电源按钮的启动事件相对应的状态。
如果在该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电源按钮来产生启动事件,则电源控制器23开始对各个元件供电。因此,控制进行到步骤SB2,并且CPU 11执行BIOS的POST(通电自检)子程序,并测试所连接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在下一步骤SB3中,从辅助存储装置17中读取通用OS(第一OS)并启动,并从该辅助存储装置17中读取用于画面显示的图像。
在随后的步骤OP3中,执行与对用户的RC 40和输入装置15的操作相对应的处理。如果在步骤OP3中用户指示停止运行通用OS,则要选择停止运行方法。如果用户选择备用,则通用OS响应于该选择执行BIOS的备用子程序,并随后进入备用状态(S1/S3)(步骤OP3→OP4→SC1)。在进入该状态之后,在步骤SE3中通过在该状态下产生的恢复事件,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B2。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B2之后的步骤SB3中,执行从备用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的处理。
当用户选择休眠作为停止运行的方法时,通用OS响应于该选择执行BIOS的休眠子程序,并随后进入休眠状态(S4)(步骤OP3→OP5→SC2)。在进入该状态之后,在步骤SE4中通过在该状态下产生的恢复事件使控制返回到步骤SB2。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B2之后的步骤SB3中,执行处理以从休眠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
当用户选择重启作为停止运行的方法时,通用OS响应于该选择再次执行POST子程序(步骤OP3→OP6→SB2)。在该执行之后的步骤SB3中,再次从辅助存储装置17中读取通用OS,然后对其进行启动。
当用户选择结束通用OS作为停止运行的方法时,通用OS响应于该选择而选择BIOS的子程序作为要执行的程序(步骤OP3→OP7)。
与通用OS相似,即时OS使即时MyMedia能够预先执行进行所需设置要执行的开放处理。由于OS需要执行开放处理,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同时执行开放处理。如果还没有执行该开放处理,则在启动通用OS之后,允许用户选择是否要执行该开放处理。当用户选择执行时,BIOS暂时启动MyMedia以设置即时装置,并且由i替代变量栈,以用作自变量(argument)(步骤OP3→SA1→SB4)。然后控制进行到步骤OP7。
在执行上述打开处理时,即时MyMedia在即时OS中变得可操作。因此,在设置即时装置的过程中,将默认“不使用即时MyMedia”改变为“要使用即时MyMedia”。
在步骤OP7之后的步骤SB5中,控制进行到BIOS,并且对于即时装置的设置确定是否禁止即时MyMedia。如果用户选择执行开放处理,或者如果已执行了开放处理,则表明“要使用即时MyMedia”的设置。因此,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进行到图7中所示的步骤SB6。否则(即,如果还没有执行该开放处理,并且用户不选择执行),则确定为“否”,控制进行到步骤SB1,并执行停止运行子程序。
在图7中的步骤SB6中,将作为要用作自变量的变量的实例模式标记设定为1。在下一步骤SB7中,开始重新启动。在下一步骤SB8中,执行要对即时OS执行的POST子程序,并检查所连接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控制进行到步骤SB9。在实例模式标记中设定的值1表示即时OS正在工作或者要启动。
在步骤SB9中,确定变量栈的值是否为1。如果该值为1,则该确定为“是”,在显示装置16上显示消息1,并且随后控制进行到步骤SB12。否则,该确定为“否”,在步骤SB11中在显示装置16上显示消息2,并且随后控制进行到步骤SB12。该消息1例如可以是“要设置即时MyMedia,请稍等”。该消息2例如可以是“正在终止PC上的处理,在断电之前请稍等”。
在步骤SB12中,确定是否存在即时OS。如果即时OS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17中,则该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14。否则,该确定为“否”,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B13。
在步骤SB13中,由于没有即时OS要启动,所以在显示装置16上显示作为错误消息的通知。然后,等待用户按下电源按钮(步骤OP8),进入断电状态(S5),并且随后控制返回到步骤OP2。这是为通过按下电源按钮来产生启动事件而作的准备。
另一方面,在步骤SB14中,从辅助存储装置17中将即时OS读取到RAM 12。在下一步骤SD1中,控制进行到所读取的即时OS,并确定该情形是否允许执行上述开放处理。如果已执行了该开放处理,则该确定为“否”,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D7。否则,该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D2。
在步骤SD2中,启动即时OS。在下一步骤SD3中,执行初始化处理。然后,控制进行到步骤SD4,并调用BIOS的停止运行子程序,并且暂时终止即时OS。在该终止之后,在BIOS的控制下控制返回到步骤SB6。因此,当控制返回到步骤SB6时,步骤SD1中的确定为“是”。由此,再次执行即时OS的启动以及初始化处理。
该初始化处理在第一和第二处理之间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第一处理中,例如通过识别所连接的硬件来设置所需的驱动程序。在第二处理中,例如生成用于显示要显示的画面的图像数据。在执行第二初始化处理之后,控制进行到步骤SD5,调用BIOS的休眠子程序,并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等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17中。然后,在BIOS的控制下选择通用OS的重新启动(步骤SB14a),并且控制返回到图6中所示的步骤SB2。
图8是执行开放处理时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与如图5中所示的转换相似,通过显示装置16上显示的画面的转换来表示操作的转换。对与图1A或图5中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8中所示的P21是用户选择是否要执行开放处理而使用的画面。P22是当用户选择执行时要显示的画面,并且在画面P22上设置有要通知的信息,并且允许用户最终选择是否要执行开放处理。当用户最终选择该开放处理时,控制进行到步骤SA1,在画面P22之后显示的画面P23通知通用OS的终止。在显示了画面P23之后,暂时终止通用OS,并启动即时OS。
开始启动即时OS时显示画面P24。当在步骤SD2中启动第一即时OS时显示下一画面P25。当通过执行步骤SD4中的处理来暂时终止即时OS时显示画面P26。当在步骤SD2中第二次启动即时OS时显示画面P28。当在步骤SD3中执行第二初始化处理时显示步骤画面P29。在执行初始化处理之后,终止即时OS,控制进行到步骤SB2,并且重新启动通用OS。因此,显示画面P1,并且随后显示画面P14。因此,当在启动通用OS的时候用户选择执行开放处理时,还执行即时OS的开放处理。
下面对图7中所示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D7(其中步骤SD1中的确定为“否”)中,读取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17中的图像数据。在下一步骤SB15中,控制进行到BIOS,并确定是否刚读取了该图像数据。如果没有刚执行读取,则该确定为“否”,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B21。否则,该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B16。
在步骤SB16中,设置为不显示画面。在下一步骤SA2中,控制进行到即时MyMedia,并确定是否刚读取了图像数据。如果没有刚执行读取,则该确定为“否”,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OP9。否则,该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A3,并通过即时OS调用BIOS的备用子程序。通过该调用,控制进行到BIOS,在将恢复事件(因素)设置为从备用状态恢复为初始状态之后,控制进行到备用状态(步骤SB17→SE6)。通过更新存储在RAM 14中的数据来执行设置恢复事件。步骤SA2中的“是”确定表示响应于通用OS的终止自动启动即时OS。通过在步骤SA3中调用备用子程序,使由此启动的即时OS进入备用状态。因此,通过终止通用OS,可以自动地、稳定并快速地启动即时OS。
如果在进入备用状态之后产生了恢复事件,则RC 40确定在BIOS的控制下该事件是否为恢复事件(步骤SE6→SE7→SB18)。在接收到来自红外通信装置20的关于接收来自RC 40的信号的通知时,则CPU 11确认刚从红外线通信装置20对RC 40进行操作的按钮。因此,如果刚操作了按钮43a至43c中的任何一个,则该确定为“是”,并且控制返回到步骤SB15。否则,该确定为“否”,将发生的恢复事件堆栈为通用OS的启动事件(步骤SB19),将通用OS设定为启动目标(步骤SB20),并且控制返回到步骤SB2。因此,尽管在即时OS的备用状态下,但用户不必执行特定的操作来启动通用OS。
在步骤SB15中的确定为“否”之后进入的步骤SB21中,在显示装置16上显示在步骤SD7中读取的图像数据,由此恢复为启动即时OS的状态。在下一步骤OP9中,必须在即时MyMedia、即时OS和BIOS之间进行控制,由此使得用户能够执行对输入装置15或RC 40的操作。如果该操作指示为停止运行即时OS,则控制进行到步骤OP10,并通过即时OS调用BIOS的备用子程序。通过该调用,控制进行到步骤SB1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在即时OS的操作过程中指示了停止运行,则控制自动进行到备用状态。因此,尽管指示了停止运行通用OS和即时OS之一,但却转换到能够稳定并快速地启动即时OS的状态。
图9是通过各个OS的操作状态、通过即时装置的设置和通过用户操作执行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在图9中,项目“IMM”中的设置“不使用”和“使用”分别表示不使用即时MyMedia和使用即时MyMedia。项目“操作”中的设置“在执行后必须关闭”表示由用户选择开放处理。项目“操作的转换”中的设置“FBEcall”表示在步骤SA1中执行的即时装置的设置。
图10A和10B是状态变换以及该状态转换的状态下的操作的转换的说明图。图10A示出了其中不使用即时MyMedia来设置即时装置的情况,而图10B示出了其中使用即时MyMedia来设置即时装置的情况。
通过执行图6和7中所示的整个处理,基于如图9、10A和10B中所示的情况执行操作的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终止通用OS来启动即时OS,在启动之后转换为备用状态(包括通过停止运行指示的转换),虽然通过将所需功能安装到BIOS中实现了向初始状态的恢复,但是在另一程序的控制下也可以实现所有或部分功能。
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仅通过从外部电源30提供的电力进行操作的信息处理装置,来实现本实施例。然而,可以通过诸如笔记本PC等的电池来驱动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有诸如电池的内置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
在安装有电池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图2中所示)中,将电池26连接到电源控制器23,以使得可以通过电源控制器23控制对电池26的充电以及从电池26的供电。在具有上述构造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可以通过电源控制器23来确认存在/不存在外部电源30与电池26的连接以及电池26的剩余电量等。因此,可以将响应于通用OS的终止而启动的即时OS转换为备用状态和休眠状态之一。通过根据情况选择如上所述的转换状态,可以更适当地操作信息处理装置。
当连接了外部电源30时,我们认为估测功耗的必要性很小。因此,如果连接了外部电源30,则要进入备用状态。如果没有连接外部电源30,则优选地转换为休眠状态。在步骤SA2之后可以选择要进入的状态。在进行该选择之前,可以在任何定时进行关于是否连接了外部电源30的确认。
还可以通过连接外部电源30将通过不连接外部电源30而进入的休眠状态转换为备用状态。如果可以通过在步骤SB17中将外部电源30的连接设置为恢复事件,通过该连接来产生恢复事件,以进行转换,则以步骤SB18→SB15→SB21→OP9的顺序执行该转换以暂时将即时OS恢复为操作状态,并且选择根据步骤SOP10中的恢复事件而转换到的状态。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设置外部电源30将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而进入的备用状态转换为休眠状态。可以通过断开外部电源30并设置电池26的剩余电量低于预定阈值来执行向休眠状态的转换。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从休眠状态到备用状态的上述转换方法。
如上所述,当通过随意选择任何状态,根据要进入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转换时,可以任意地操作信息处理装置。

Claims (8)

1、一种读取并执行要执行的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
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作为所述程序,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相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
系统启动单元,其响应于停止运行被读取到存储器并执行的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来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将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读取到所述存储器中,以进行启动;以及
节电控制单元,其将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系统启动单元启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之后立即将所述数据转换为节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仅当在通过所述节电控制单元进入的节电状态下产生预定事件时,所述系统启动单元才将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恢复为存储之前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节电控制单元将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器中并进入所述节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节电控制单元进入所述节电状态,同时保持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当可以由外部电源和电池供电时,所述节电控制单元根据存在/不存在外部电源,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存储装置之间选择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选择结果进入节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当可以从外部电源和电池供电时,所述节电控制单元根据存在/不存在外部电源以及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存储装置之间选择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存储,并根据选择结果进入节电状态。
7、一种快速启动方法,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快速启动第二操作系统,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该第二操作系统,与该第一操作系统相比,该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并且随后启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以及
通过所述启动,对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立即进入节电状态。
8、一种记录介质,其存储有要由信息处理装置访问的程序,在该信息处理装置中,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有第一操作系统和与该第一操作系统相比其功能受到限制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记录介质包括以下功能:
响应于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并随后启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以及
通过启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保存并立即进入节电状态。
CNB2005100853607A 2005-03-18 2005-07-26 信息处理装置和快速启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2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9241 2005-03-18
JP2005079241A JP5017785B2 (ja) 2005-03-18 2005-03-18 情報処理装置、高速起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4916A true CN1834916A (zh) 2006-09-20
CN100405298C CN100405298C (zh) 2008-07-23

Family

ID=3700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536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298C (zh) 2005-03-18 2005-07-26 信息处理装置和快速启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44292B2 (zh)
JP (1) JP5017785B2 (zh)
KR (1) KR100704260B1 (zh)
CN (1) CN10040529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250A (zh) * 2011-01-26 2011-07-1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系统切换方法
CN111382098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富士通个人电脑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9336B2 (en) * 2005-06-24 2008-12-23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pid boot of secondary operating system
US7779280B2 (en) * 2005-09-16 2010-08-17 Gary Stephen Shuster Low power mode for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JP4918350B2 (ja) * 2006-03-29 2012-04-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46635B2 (en) * 2007-04-11 2011-10-25 Rohm Co., Lt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control circuit for use therein
US8671429B1 (en) 2008-09-30 2014-03-11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added or removed resources
US9710055B1 (en) 2008-09-30 2017-07-18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bstracting external devices via a high level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US9148693B1 (en) 2008-09-30 2015-09-29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scaling external resources for a receiving device
US9426497B1 (en) 2008-09-30 2016-08-23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ndwidth shaping to optimize utilization of bandwidth
US8291247B1 (en) * 2008-09-30 2012-10-16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use of an external device and removing the external device from a low power mode
US9049473B1 (en) 2008-09-30 2015-06-02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cessing multiple playback streams via a single playback channel
US9494986B1 (en) 2008-09-30 2016-11-15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low power mode for external devices
US20130091197A1 (en) 2011-10-11 2013-04-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s a local server
MX345059B (es) * 2011-10-11 2017-0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rvicio de evento para aplicaciones de cliente local a traves de servidor local.
JP5427906B2 (ja) * 2012-02-28 2014-02-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600351B2 (en) 2012-12-14 2017-03-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version-of-control component service model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s
US9612776B2 (en) * 2013-12-31 2017-04-04 Dell Products, L.P. Dynamically updated user data cache for persistent productivity
CN109542521B (zh) * 2018-10-23 2021-09-03 深圳市海勤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开机速度优化的方法
JP6695955B1 (ja) 2018-11-27 2020-05-2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信号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8866B2 (ja) * 1996-02-29 1999-12-13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H1097353A (ja) * 1996-09-19 1998-04-14 Toshiba Corp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適用するレジューム処理方法
JP3853941B2 (ja) * 1996-11-21 2006-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1256067A (ja) * 2000-03-08 2001-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セッサ省電力制御方法、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セッサ省電力制御装置
JP2002073497A (ja) * 2000-09-04 2002-03-12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4155545B2 (ja) * 2000-09-25 2008-09-24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JP2002288126A (ja) * 2001-03-28 2002-10-04 Funai Electric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3208314A (ja) * 2002-01-15 2003-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の自動入れ替え可能な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を利用したオペ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自動入れ替え方法
CN1261869C (zh) * 2002-02-08 2006-06-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单功能模式的启动方法
US7197654B2 (en) * 2002-04-11 2007-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low power processor states
US7131011B2 (en) * 2002-10-30 2006-10-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state data of a personal computer in a standby state in the event of an AC power failure
US7975117B2 (en) * 2003-03-24 2011-07-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forcing isolation among plural operating systems
US7240228B2 (en) * 2003-05-05 2007-07-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ndby auxiliary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for a computing device
US20050108585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Yang Chiang H. Silent loading of executable code
US7607003B2 (en) * 2004-09-21 2009-10-20 Cyberlink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n operating system on a personal comput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250A (zh) * 2011-01-26 2011-07-1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系统切换方法
US8769256B2 (en) 2011-01-26 2014-07-01 Via Technologies, Inc. Fast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using standby state
CN111382098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富士通个人电脑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
CN111382098B (zh) * 2018-12-28 2024-02-23 富士通个人电脑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01164A (ko) 2006-09-22
KR100704260B1 (ko) 2007-04-06
JP2006260372A (ja) 2006-09-28
JP5017785B2 (ja) 2012-09-05
US20060212736A1 (en) 2006-09-21
US7644292B2 (en) 2010-01-05
CN100405298C (zh)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491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快速启动方法以及记录介录
CN100375944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节电控制的方法
CN1287256C (zh) 电子设备与功率控制方法
RU2641480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CN100424645C (zh) 具有启动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启动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980320B (zh) 控制数字电视的电源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电视
CN101893926B (zh) 控制双处理器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643508A (zh) 集成个人数字助理的个人电脑
US74722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ACPI functionality and power button functionality into a single power key
US8924702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dual operating system on docking system
CN1896946A (zh) 一种多显示屏并行显示的电子设备设计方案
CN1788247A (zh) 网络服务系统、服务代理处理方法、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其程序
CN1756400A (zh) 蜂窝电话及其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CN1841267A (zh) 多媒体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装置与方法
US705114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therein
CN1613048A (zh) 移动通信终端、应用程序执行状态控制方法、应用程序、及存储应用程序的存储媒体
US20090217069A1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a Multi-Microprocessor System
CN101661410B (zh) 利用电源开关延迟来实现的误触保护方法及电脑装置
CN200990077Y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低功率数字音频解码和播放系统
CN10256717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剩余电量通知方法以及启动方法
CN103024543A (zh) 机顶盒低功耗实现方法和实现装置
CN1340770A (zh) 多媒体模块卡、用于操作它的设备和集成多媒体系统
CN1126379C (zh) 便携式无线电信息终端、屏幕显示方法、记录介质和信息处理装置
WO2004111811A1 (ja) 携帯情報処理装置の省電力化方法及び携帯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442000A (zh) 寻址多装置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的系统与方法和相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