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7121A -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 Google Patents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7121A
CN1827121A CN 200510042120 CN200510042120A CN1827121A CN 1827121 A CN1827121 A CN 1827121A CN 200510042120 CN200510042120 CN 200510042120 CN 200510042120 A CN200510042120 A CN 200510042120A CN 1827121 A CN1827121 A CN 1827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flos carthami
blood vessel
yellow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421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康康
马维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QIYUAN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QIYUAN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QIYUAN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QINGDAO QIYUAN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05100421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27121A/zh
Publication of CN1827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71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花及其提取物包括红花油、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可用于加快组织创伤的修复,器官和组织移植的血管重建,严重疾病过程的修复,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严重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严重肾炎引起的肾纤维化,严重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高血压引起的心肌纤维化,以及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壁的纤维化、骨质的退行性变等。也可以用于血管堵塞引起的组织供血不良,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的静脉淤血综合症等。另外由于红花及其提取物具有促进小血管的再生作用,可以用于抗衰老。

Description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花及其提取物包括红花油、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背景技术
小血管的形成对改善组织的血液供应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许多疾病或生理状态下,例如衰老、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血管阻塞以及骨质退行性变等疾病时,组织内的小血管数量都明显减少,造成微循环不良,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进而造成组织的代谢障碍甚至产生严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外,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损伤,例如创伤、器官或组织移植、炎症反应等都面临着修复过程,其中新生血管形成是组织修复以及组织循环改善的关键。因此发现能够促进血管形成药物。将在抗衰老、治疗疾病以及加快修复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花是常用的中草药,其具有的活血化淤作用已经被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开展,红花中有效成分被逐步的分离纯化,包括红花总黄酮(TotalSafflower flavone)、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红花黄色素A(Safflower yellow A)、红花黄色素B(Safflower yellow B)、红花明苷A(safflamin A)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等。有的已经被开发成新药。但是有关红花及其提取物红花油、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进小血管再生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红花及其提取物红花油、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均能够促进骨髓祖细胞的动员,外周血祖细胞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表达增加,组织内小血管的数量增加。能够改善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和血管堵塞后的组织血液供应和微循环状态,改善衰老机体器官的血液供应状态。是一个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技术内容
本发明提供红花及其提取物在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其中红花可以草药单味直接用药,也可以和桃仁等中药组成方剂用药,例如传统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红花提取物可以按照药剂学的要求制成现代中药制剂。例如红花总黄酮颗粒、红花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红花明苷A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A、注射用红花黄色素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等。
本发明提供的红花提取物包括红花油溶性提取物或水溶性提取物。其中水溶性提取物可以是有效部位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也可以是单体化合物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或羟基红花黄色素A。其中红花总黄酮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或羟基红花黄色素A。以其有效成分计的含量在10~100%之间。红花黄色素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以其有效成分计的含量在10~100%之间。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红花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其含量在10~100%之间。
Figure A20051004212000051
       
Figure A20051004212000052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红花黄色素B
本发明提供的红花黄色素在大鼠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时均发现有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其结果为外周血祖细胞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表达增加,组织内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红花黄色素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够明显改善beagle犬肢体创伤的组织修复,新生肉芽组织内的小血管数量增加,骨痂形成时间缩短。
红花总黄酮和红花明苷A能够改善衰老大鼠的器官血液供应状态,肾脏、心脏和肠道组织的小血管数量增加,起到延缓肾脏老化的作用。
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B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大鼠的组织恢复状态,恢复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也可以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状态和严重肝损伤造成的肝硬化。
红花水溶性提取物和油溶性提取物能够明显增加深度烫伤大鼠创面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红花明苷A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明显加快人工真皮内及移植床的血管新生和类真皮组织的形成,缩短“二期植皮”的间隔时间。
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够增加犬关节移植后的血供重建,提高成骨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红花及其提取物所具有的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用途,可用于加快组织创伤的修复,器官和组织移植的血管重建,严重疾病过程的修复,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严重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严重肾炎引起的肾纤维化,严重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高血压引起的心肌纤维化,以及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壁的纤维化、骨质的退行性变等。也可以用于血管堵塞引起的组织供血不良,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的静脉淤血综合症等。另外由于红花及其提取物具有促进小血管的再生作用,可以用于抗衰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红花黄色素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外周血祖细胞和组织血管数量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能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直接参与血管发育和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 blast growthfactor,bFG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的表达增加,有利于小血管的再生,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红花黄色素对成年大鼠EPC的动员和组织血管数量(MVD)的影响及其机制。
材料与方法:试验药物由青岛启元药品研究所提供,批号20030510。动物由青岛市药品检验所提供,bFGF、ERK、EPC、VEGF和MVD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取6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350g。随机分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A静脉注射红花黄色素10mg/kg,实验组B肌肉注射红花黄色素10mg/kg,实验组C口服红花黄色素60mg/kg,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最后一次给药1小时后取血,按照文献方法1和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外周血EPC,取心脏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内MVD、bFGF、ERK、VEGF的表达。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显著性标志。
结果:给药组EPC、MVD和VEGF、bFGF、ER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表1.红花黄色素对大鼠EPC、MVD和VEGF、bFGF、ERK的表达的影响
  对照组   试验组A(iv)   试验组B(im)   试验组C(po)
  EPC(个/mm2)   21.5±5.6   52.4±11.6*   69.2±8.7*   40.1±9.8*
  MVD(n/mm2)   96.3±7.4   371.1±5.3**   316.6±7.9**   267.8±12.5**
  VEGF   弱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bFGF   弱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ERK   弱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红花黄色素在大鼠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时均发现外周血祖细胞增加,组织内小血管的数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和ERK的表达有关。
文献1.张喜成等。肢体缺血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与组织血管新生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12):1537-9
实施例2.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骨折创伤后的骨痂组织内的小血管形成的影响
血管形成是骨折愈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促进小血管再生的作用,本研究观察药物对骨折创伤后新生肉芽组织内小血管形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动物来源同实施例1。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30只。按照文献方法(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做股骨骨折,创伤后采用髓内钉固定。手术3天后开始给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剂量组10mg/kg,低剂量组5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分别于手术后2周、4周和8周取骨折部位连接部骨痂,按照实施例1方法观察骨痂组织中的小血管数量。
结果:对照组2周见少量连接部骨痂,4周仍有动物的骨痂有缝隙,8周骨痂基本形成,骨痂内小血管数量明显少于给药组,2给药组动物2周就见连接部骨痂形成,4周骨痂未见明显缝隙,8周骨痂形成良好,骨痂内小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够明显改善beagle犬骨折创伤的组织修复,骨痂组织内的小血管数量增加,骨痂形成时间缩短。
实施例3.红花黄色素B对衰老大鼠肾脏组织血管数量的影响
红花黄色素B由青岛启元药品研究所提供,批号20031027。大鼠来源同上。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高剂量组(20mg/kg)和低剂量组(1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动物采用文献方法(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复制大鼠衰老模型,1周后腹腔注射药物,连续给药4周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大鼠心脏、肾脏和肠道组织中的小血管数量。
结果:红花黄色素B能够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器官血液供应状态,肾脏、心脏和肠道组织的小血管数量增加,起到延缓组织器官老化的作用(表2)。
表2.红花黄色素B对心脏、肾脏和肠道组织中的小血管数量(条/mm2)
  心脏   肾脏   肠道   脑
  空白对照组   113.2±4.4   221.3±6.4   359.6±8.9   127.2±6.9
  模型组   66.3±8.5   143.6±7.8   95.7±6.4   44.5±3.7
  高剂量组   215.1±11.9*   399.3±16.4*   586.3±54.2*   115.1±21.5*
  低剂量组   241.1±17.5*   287.4±14.6*   399.6±32.5*   143.5±16.8*
与模型组比较:*P<0.05
实施例4.红花明苷A对缺血心肌组织血管形成的作用观察。
组织小血管的再生对急性心肌梗死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称为“药物血管搭桥”。本研究观察红花黄色素对缺血心肌组织血管形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试验药物来源同实施例1。wistar大鼠(来源同上),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药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药物高剂量组肌肉注射红花黄色素,20mg/kg,药物低剂量组10mg/kg,每天1次,连续3周,采用文献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徐叔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手术后停药1周,第2周开始继续给药。分别于手术后14天和28天各组处死10只动物,观察梗死区面积,取梗死区边缘做病理切片,采用文献方法观察心肌血管密度和梗死面积(孙林等。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心肌血管结构的作用观察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19(3):163-5)。结果:红花明苷A预防注射,能够减少心急梗死面积,治疗注射能够增加梗死区边缘血管密度(表3)
            表3红花明苷A肌肉注射对缺血心肌血管密度的影响(x±s)
  观察时间(天)   动物数(只)   血管密度(条/mm2)   梗死面积%
  假手术组   14   10   129.6±56.4   0
  28   10   134.2±33.7   0
  空白组   14   10   173.5±64.9^   22.6±3.3
  28   10   242.4±48.6   27.9±3.5
  高剂量组   14   10   312.7±55.8*   18.1±2.6*
  28   10   342.5±67.2*   17.0±3.2*
  低剂量组   14   10   356.7±61.3*   16.1±2.7*
  28   10   354.6±31.4*   19.6±3.9*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空白组比较P<0.010
实施例5.红花总黄酮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状态
动脉血压升高引起心肌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常伴发灶性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收缩力降低。本研究观察红花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材料与方法:红花总黄酮由青岛启元药品研究所提供,动物的来源同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药物高剂量组(40mg/kg)和低剂量组(20mg/kg),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开腹腔不结扎肾动脉,其他组按照文献方法结扎肾动脉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景丽等。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组织学研究·2004;26(1):1-3】。手术1周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药物组每天口服红花总黄酮,连续给药4周,最后一次给药后1小时将大鼠麻醉后取出心脏,观察心肌组织内的纤维化和心血管数量。
结果:给药组心肌内的纤维化明显减轻,血管数量增加。
实施例6.红花外敷对深度烫伤大鼠创面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血管形成在组织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试验利用大鼠烫伤模型,观察创面愈合边缘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红花敷料的制备:取红花500g,CO2超临界方法提取红花油,以红花油与红花总黄酮1∶1的比例加灭菌生理盐水100ml,用纱布浸润,真空包装。121℃灭菌25分钟后备用。动物来源同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药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80℃水造成烫伤,面积约5×5cm。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损伤组动物每日表面覆盖灭菌生理盐水纱布,药物组每日覆盖红花敷料,连续给药2周,每日观察损伤组织的修复情况,创伤表面直径每减少1cm,计为1分。每周自每只动物愈合组织边缘取病理,按照实施例1方法观察标本中小血管计数。
结果:用药组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比单纯损伤组好,组织化学观察组织内的小血管数量增加,这种增加在2周后仍持续存在,而单纯烫伤组在第2周小血管的数量明显低于第1周(表4)。
表4红花外敷对深度烫伤大鼠创面血管密度的影响(x±s)
  观察时间(周)   动物数(只)   血管密度(条/mm2)   愈合程度计分
  正常对照组   1   10   89.7±26.4
  2   10   94.2±35.2
  单纯损伤组   1   10   155.0±44.6   8
  2   10   102.4±58.9^   32
  药物组   1   10   219.5±35.7*   24
  2   10   231.7±47.1*   48
^与第1周比较P<0.05,*与单纯损伤组比较P<0.01
结论:红花敷料能够明显增加深度烫伤大鼠创面小血管的数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实施例7.红花黄色素A对兔颈脊髓腹侧慢性受压模型脊髓微血管的影响
目前认为机械压迫的损害作用是由组织缺血导致的神经元微环境改变引起的,本试验研究脊髓受压后脊髓微血管、神经元微环境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来源同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度压迫组、药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4组。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不损伤脊髓,其他组按照文献方法造成兔重度颈脊髓腹侧慢性受压模型模(蔡钦林等。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超微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6)::254)。手术成功2周后。开始给药,每日静脉点滴红花黄色素A,连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后1小时处死动物取出颈髓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显示小血管。神经细胞凋亡观察按照药盒说明书(POD)方法(Boehinger Mannheim公司)检测。
结果:重度压迫组神经元数量减少,前角明显。显微镜下见神经元萎缩,白质脱髓鞘,轴突不居中或缺如。受压灰质前角血管分布少,前角与白质交界处见少量神经元调亡,胶质细胞凋亡在灰质、白质多见。假手术组在白质偶见凋亡的神经胶质细胞。给药组在灰质前角偶见阳性标记的神经元,中央管附近及后角有阳性标记胶质细胞,白质前索及后索有胶质细胞凋亡。灰质前角血管分布比单纯损伤组多。提示红花黄色素A能够减轻压迫缺血对神经元的损害作用,促进血管增生,增加脊髓血液供应。
实施例8.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急性肺损伤肺内血管形成的影响
急性肺损伤的组织修复伴有组织血管生成状态的改变,微血管形成良好可以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羟基红花黄色素A由青岛启元药品研究所提供。动物来源同上。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高剂量组(20mg/kg)和低剂量组(10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组腹腔注射羟基红花黄色素A,每日1次,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动物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继续给药3周后,解剖取出肺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重量g/100g体重)按照文献观察肺组织内的小血管数量和纤维化程度(Carl Zeiss KS400图像分析仪)。
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够明显增加损伤肺组织的心血管数量,减轻肺组织的纤维化。
表5.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肺纤维化状态和肺组织小血管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只)   肺脏系数   纤维化面积   微血管计数
  正常对照组   10   7.06±0.69   10%   234±23
  模型对照组   10   9.47±2.25   43%   164±31
  高剂量组   10   8.32±0.61*   25%*   195±63*
  低剂量组   10   7.94±1.11*   32%*   206±54*
与模型组比较:*p<0.05

Claims (10)

1.红花及其提取物在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其特征是以草药单味直接用药,也可以与桃仁等中药组成方剂用药,例如传统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红花油溶性提取物和水溶性提取物。其中油溶性提取物和水溶性提取物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一定的比例混和后用药,其比例为0.1~99.9%∶99.9~0.1%之间。油溶性提取物可以通过蒸馏和CO2超临界萃取获得。水溶性提取物可以是有效部位红花总黄酮、红花黄色素,也可以是单体化合物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或羟基红花黄色素A。其中红花总黄酮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以其有效成分计含量在5~100%之间。红花黄色素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以其有效成分计含量在5~100%之间。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明苷A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从药材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其含量在10~100%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按照药剂学的要求制成制剂。例如红花总黄酮颗粒、红花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红花明苷A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A、注射用红花黄色素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以及外用制剂等。
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在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外用时有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
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有促进组织血管再生和开放的作用。组织内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其特征是能够促进骨髓祖细胞的增殖和动员,血液内祖细胞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表达增加,并与祖细胞增殖和/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基因调控有关。
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可以用于组织损伤后的修复。例如创伤后的修复;严重炎症反应后的修复,可以减轻包括心脏、脑、肺、肾、肝、脾、胰腺、血管、皮肤、骨、软骨等组织器官纤维化;严重疾病过程的修复以及减轻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严重肺炎,严重肾炎,严重肝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等。
9.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用于促进血管的重建。用于器官和组织移植,血管堵塞后组织的血液供应障碍,例如关节置换、人工皮肤、器官移植、血管堵塞、骨质退行性变等疾病。
10.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红花及其提取物其特征是能够改善衰老机体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状态,用于抗衰老保健。
CN 200510042120 2005-03-02 2005-03-02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Pending CN18271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42120 CN1827121A (zh) 2005-03-02 2005-03-02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42120 CN1827121A (zh) 2005-03-02 2005-03-02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7121A true CN1827121A (zh) 2006-09-06

Family

ID=3694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42120 Pending CN1827121A (zh) 2005-03-02 2005-03-02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271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7208B (zh) * 2008-04-30 2010-04-21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红花黄色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肺损伤药物的应用
CN105616356A (zh) * 2014-11-07 2016-06-01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一种源于桃红四物汤的桃红四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4922A (zh) * 2018-03-21 2018-08-03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溃疡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7208B (zh) * 2008-04-30 2010-04-21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红花黄色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肺损伤药物的应用
CN105616356A (zh) * 2014-11-07 2016-06-01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一种源于桃红四物汤的桃红四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4922A (zh) * 2018-03-21 2018-08-03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溃疡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11921C2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е средства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шем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EP2818173A1 (en) Cell preparation including fat cell
TWI823964B (zh) 幹細胞濾液製劑及其調製方法
Baron et al. Fibula free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osteoradionecrosis
CN1827121A (zh) 红花及其提取物制备和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的医疗保健用途
CN105816513A (zh) 一种治疗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426564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асептического некроза головк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112823799A (zh)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88699A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5206544A (ja) 筋肉再生剤
CN103520498B (zh)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6511462B (zh) 冠心丹参复方制剂在制备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718191A (zh) 人参总次苷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25563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013A (zh) 毛冬青注射剂新的给药途径及其制备工艺
CN104825464B (zh) Cdca在制备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Myshencev et al. A case of successful surgical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lymphedema of lower limbs
CN108498782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367478C1 (ru) Способ внутрикостного введ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препаратов при болезни легга-кальве-пертеса (блкп)
CN115919950B (zh) 一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6462A (zh) 一种防治心肌缺血后心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12773888A (zh) 鸢尾素在制备防治骨折药物中的应用
Franjić The Goal of Abdominal Plastic Surgery is to Correct Abnormalities of the Skin, Fat Tissue and Muscle Wall
WO2023023995A1 (zh) 一种防治心肌缺血后心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806814A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