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5187A -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5187A
CN1825187A CN 200610074044 CN200610074044A CN1825187A CN 1825187 A CN1825187 A CN 1825187A CN 200610074044 CN200610074044 CN 200610074044 CN 200610074044 A CN200610074044 A CN 200610074044A CN 1825187 A CN1825187 A CN 1825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reflector plate
reflection horizon
conductive layer
meta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40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2812C (zh
Inventor
蔡宜桦
柯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6100740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2812C/zh
Publication of CN1825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28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28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包括一反射层与一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反射层的一侧,并将导电层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相连接。如此,当本发明应用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或是直下式的背光模块时。通过导电层接地,可防止电磁干扰与静电放电而影响背光模块元件的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片,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已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尤其是数字装置,几乎都能寻觅背光模块的踪迹,像是常见的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MP3(MPEG Audio Layer3,MP3)数字随身听等,这些数字装置的背光模块常常会受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而导致画面抖动等影响。电磁干扰是指含有电子电机零件的仪器、装置,运作时产生的一种电磁波噪声,或装置本身不需要的信号,经由辐射或传导方式影响其它装置,造成其它装置运作不正常。例如:使用吹风机时电视屏幕上出现的雪花。
而且,背光模块也会因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而使背光模块受损。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会有静电产生,静电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磨擦。两个绝缘表面相磨擦分离后会发生静电放电,静电放电会损害背光模块的集成电路(Interrgrated Circuit,IC)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是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失能等破坏。因此,背光模块需要增加许多导电元件,如铁壳、铜箔、铝箔或导电布等材料,使背光模块透过导电材与装置的接地相连接,通过导电材使背光模块免于电磁干扰与静电放电的现象产生。
请参阅图1A,其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现有背光模块其为利用一金属外壳10罩设于背光模块,并且将金属外壳10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相接设,如此,通过设置金属外壳10,可避免电磁干扰影响背光模块的正常运作,并且可将静电传导至背光模块的接地,如此可以保护背光模块的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或是冷阴极灯管等元件因静电放电而受损。而金属外壳10不但可避免电磁干扰或是静电放电,更兼具背光模块的反射板或是反射罩的元件。但是,设置金属外壳10则会增加背光模块的组设厚度,若是以现今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数字装置而言,其装置的体积几乎是小巧轻薄,因此,并无多余的空间容纳金属外壳10,而且设置金属外壳10会增加背光模块的制作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B,其为另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为了防止背光模块受电磁干扰,并防止静电放电而使背光模块无法正常运作,而且不增加背光模块的组设厚度,因此,于背光模块的一线路20包覆一铝箔30,并且于背光模块设置一反射片40,以反射背光模块光源的光线,并将铝箔30与背光模块的接地部份相连接,使线路20的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或是冷阴极灯管受铝箔30保护。利用铝箔30与反射片40以取代金属外壳10,以避免背光模块设置金属外壳10而厚度增加的问题。
当背光模块受到电磁干扰或是静电放电时,通过铝箔30以避免背光模块受到电磁干扰,并将静电传导至系统接地。但是,因为背光模块于组设时需额外再包覆铝箔30,如此增加组设步骤,即增加组设的时间,导致背光模块生产数量降低。若是能使背光模块避免电磁干扰与静电放电而造成的损害,并且可减少背光模块的组设步骤,则可使背光模块生产数量增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可使背光模块的避免电磁干扰与静电放电而造成的损害,并且可减少背光模块的组设步骤,则可使背光模块生产数量增加,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于反射层设置一导电层,并将导电层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线相接设,以防止电磁波干扰背光模块元件的正常运作,并且通过导电层以将静电导引至背光模块的接地线,以避免静电损害背光模块元件。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于反射层设置一导电层,如此可使背光模块的组设步骤减少,增加背光模块的生产数量,以并使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包括一反射层与一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反射层的一侧,如此,当本发明应用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时,该侧面式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至少一光源、一反射层与一导电层,导光板侧边具有一入光面,光源设于入光面,反射层设于导光板的下方,导电层设置于反射层的下方,若,当发明应用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时,该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至少一光源、一反射层与一导电层,光源设于扩散板下方,反射层设于光源的下方,导电层设置于反射层的下方。通过反射层设置导电层可使背光模块的组设步骤减少,使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降低,并将导电层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相连接,如此可防止电磁与静电影响背光模块元件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立体图;
图1B为另一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组设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组设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简单符号说明
1    反射片
10   金属外壳
20   线路
30   铝箔
40   反射片
50   反射层
60   导电层
52   透明保护层
54   金属层
542  基板
544  银蒸着层
56   基层
62   第一接着层
64   第二接着层
72    导光板
73    入光面
74    出光面
75    光源
78    反射罩
82    扩散板
85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优选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包括一反射层50与一导电层60,导电层60设置于反射层50的一侧。如此,当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反射片组设于背光模块时,将导电层60朝向背光模块的外侧,并将导电层60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线相接设,以防止电磁干扰背光模块元件的正常运作,并且通过导电层60以将静电导引至背光模块的接地线,以避免静电损害背光模块元件,而且,通过导电层60设置于反射层50的方式,更可使背光模块的组设步骤减少,进一步使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降低。
反射层50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是其它种类的树脂,并且使反射层50的颜色为白色。因为,光线照射至每一样物体都会有吸收和反射的现象产生,若是照射至黑色物体,则光线大部份会被黑色物体吸收,仅有少部份光线被反射,若是照射至白色物体,则光线大部份会被白色物体反射,仅有少部份光线被吸收。因此,若是使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制作反射层50,其颜色为白色,则可将背光模块光源的大部分光线反射,适合用于不需太高发光亮度的背光模块。导电层60的材料包括铝、铜或是其它金属材料,可用贴合的方式设置于反射层50的下方。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不同于上一实施例在于此实施例的反射层50包括一透明保护层52、一金属层54与一基层56,金属层54设置于透明保护层52的下方,基层56设置于金属层54的下方。如此,可使本发明用于发光亮度较高的背光模块。因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反射片的厚度小,因此金属层54相当的薄,相对的也比较容易受到外力而损害。为了保护金属层54免于被破坏而影响光线的反射效率,因此于金属层54上下分别设置透明保护层52与基层56。透明保护层52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是其它种类的透明树脂,为了让背光模块光源的光线能够自金属层54反射,因此透明保护层52须为透明,才可使光线自金属层54反射。
金属层54的材料包括银,或是其它种类的金属,其中以银作为金属层54的光线反射率较为优良。基层56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是其它种类的树脂,而基层56无须作为光线反射的用途,因此基层56所用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无须为透明。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不同于上一实施例在于此实施例的金属层54包括还包括一基板542与一银蒸着层544,银蒸着层544形成于基板542的上方。为了使本发明的反射片的反光效率较好,因此使用银作为金属层54。然而银的成本较高,使用银制作金属层54,基于成本的考虑下,必须使用少量的银,又要考虑到不影响金属层54的反射效率,因此使用蒸着的方式,使银于基板542的上方形成一厚度极小的银蒸着层544。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不同于上一实施例在于此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还包括一第一接着层62与一第二接着层64,第一接着层62设置于透明保护层52的下方,第二接着层64设置于金属层54的下方,即第二接着层64设置于基板542的下方。本发明的透明保护层52与基层56用于保护金属层54,为了避免透明保护层52与基层56于背光模块长久使用或是其它环境因素而自金属层54剥离,因此于金属层54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置第一接着层62与第二接着层64,使透明保护层52与基层56更紧密的接着于金属层54,以保护金属层54。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组设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发明应用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时,其包括一导光板72、至少一光源75与一反射片1,反射片1包括一反射层50与一导电层60,导光板72侧边具有一入光面73,光源75设于入光面73,反射层50设于导光板72的下方,导电层60设置于反射层50的下方,并且将导电层60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相连接。如此,当光源75所发的光线经由入光面73进入至导光板72,并且通过反射层50将光线反射至导光板72的一出光面74,而为了充分利用光源75所发的光线,此实施例包括还包括一反射罩78,以将大部分光线反射至入光面73。若当侧面式的背光模块受到电磁干扰或是静电放电时,导电层60可将多余电荷传导至背光模块的接地,以防止光源75或背光模块其它元件受损。
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组设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当发明应用于直下式的背光模块时,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82、至少一光源85与一反射片1,反射片1包括一反射层50与一导电层60,光源85设于扩散板82下方,反射层50设于光源85的下方,导电层60设置于反射层50的下方,并且将导电层60与背光模块的接地相连接。如此,光源85所发的一部份光线经由入光面83传播至出光面84,而光源85所发的另一部份的光线经由反射层50反射至入光面。如此,当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受到电磁干扰或是静电放电时,导电层60可将多余电荷传导至背光模块的接地,以保护光源85或背光模块其它元件受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包括一反射层与一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反射层的一侧,其可应用于侧面式的背光模块或直下式的背光模块。通过导电层的设置,并将导电层接地,如此可防止电磁干扰与静电放电而影响背光模块元件的正常运作。
故本发明实为一具有新颖性、进步性及可供产业利用者,应符合我国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要件无疑,爰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希望早日赐准专利,至感为祷。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包括:
反射层;以及
导电层,其设置于该反射层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反射层的颜色为白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反射层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反射层包括:
透明保护层;
金属层,其设置于该透明保护层的下方;以及
基层,其设置于该金属层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透明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金属层包括:
基板;以及
银蒸着层,其形成于该基板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基层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反射层包括还包括:
第一接着层,其设置于该透明保护层的下方;以及
第二接着层,其设置于该金属层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铝。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铜。
12.一种侧面式的背光模块,其包括:
导光板,其侧边具有入光面;
至少一光源,其设于该入光面;以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设于该导光板的下方。
13.一种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其包括:
扩散板;
至少一光源,其设于该扩散板的下方;以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其设于该光源的下方。
CNB2006100740444A 2006-04-04 2006-04-04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8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40444A CN100462812C (zh) 2006-04-04 2006-04-04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40444A CN100462812C (zh) 2006-04-04 2006-04-04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187A true CN1825187A (zh) 2006-08-30
CN100462812C CN100462812C (zh) 2009-02-18

Family

ID=3693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40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812C (zh) 2006-04-04 2006-04-04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281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221A1 (zh) * 2010-10-26 2012-05-03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用多功能反射屏蔽膜
WO2013071566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板以及背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4032B (en) * 1995-01-27 1998-11-01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Light reflective sheet and light reflector using it
KR20010065167A (ko) * 1999-12-29 2001-07-11 구본준, 론 위라하디락사 배광장치와 이를 가진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4009591A (ja) * 2002-06-07 2004-01-15 Mitsui Chemicals Inc 反射体
JP2004012892A (ja) * 2002-06-07 2004-01-15 Mitsui Chemicals Inc 反射体
JP2004213998A (ja) * 2002-12-27 2004-07-29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
CN100368893C (zh) * 2003-04-15 2008-02-13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直下式背光模块
JP4617738B2 (ja) * 2004-06-23 2011-01-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221A1 (zh) * 2010-10-26 2012-05-03 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用多功能反射屏蔽膜
WO2013071566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板以及背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2812C (zh) 2009-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3508C (zh) 触板总成
TWI419953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580889A (zh) 具有噪声屏蔽结构的显示面板
CN1920625A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780550A (zh) 电子装置
US10816850B2 (en) Direct-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034172A (zh) 显示过滤器和包括该显示过滤器的显示装置
CN1991503A (zh) 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206893C (zh) 配有电子电路基板的电子装置
CN110797303B (zh)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1059612A (zh)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622747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825187A (zh) 背光模块的反射片
CN1278166C (zh) 具有凹形反射层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801259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204523C (zh) 使用多层电极的指纹识别传感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25463A (zh) 复合胶带及显示装置
CN1506732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4279527A (zh) 整合背光模块的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3190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908743A (zh) 液晶显示器
CN205037132U (zh) 电子装置
CN1794897A (zh) 电子装置和壳体
CN1845666A (zh) 遮蔽结构
CN110112277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