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9616A - 原稿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稿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9616A
CN1819616A CNA2006100033871A CN200610003387A CN1819616A CN 1819616 A CN1819616 A CN 1819616A CN A2006100033871 A CNA2006100033871 A CN A2006100033871A CN 200610003387 A CN200610003387 A CN 200610003387A CN 1819616 A CN1819616 A CN 1819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unit
described original
tim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33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3101C (zh
Inventor
川路雅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31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31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65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 H04N1/32769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an origin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17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操作开始键就可以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在读取了前面的原稿并经过时间a之后,将原稿插入供纸盘,然后,在从插入开始起算的规定时间b内抽出,之后在一定时间b内再次将原稿插入供纸盘,如果原稿传感器检测出插入的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c,则无需操作开始键,就可以指示原稿读取开始。

Description

原稿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稿读取装置,特别是复印机、FAX、扫描仪等的读取放置在读取面上的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FAX、扫描仪等中内置有用于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将原稿放置于供纸盘或稿台上,当操作开始键时就开始读取原稿。但是,拿着原稿的手和操作开始键的手如果是同一只手时,则要在将原稿放置于供纸盘或稿台上之后,使这只手移动到开始键的位置,进行按键动作,这样就会浪费时间。
此外,也研究了用与拿着原稿的手不同的手操作开始键的装置,但是,当这只手也被占用时,就不得不将原稿放置于供纸盘或稿台上之后,使原先拿原稿的手移动到开始键的位置。为了解决这样的不便,特开2000-34997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当原稿传感器检测出原稿已放置在稿台上时,开始读取原稿的图像形成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49979号公报(段落号0031~0039、图3)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只要检测出原稿放置于稿台上,就开始读取原稿,因此,存在仅仅是放置了原稿就会进行原稿读取动作的问题。即使在读取原稿前想进行确认时,读取也已经进行,这样在确认之前连错误的原稿也会被读取,从而会有无用的读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操作开始键就可以指示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原稿;原稿供给单元,用于将原稿提供给读取单元;通知单元,用于预先通知读取原稿;原稿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出原稿已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通知单元预先通知了读取原稿之后、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已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时,将原稿从原稿供给单元提供给读取单元,并进行读取。
这样,在预先通知了读取原稿之后,将原稿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从而,无需操作开始键等也可以指示原稿读取开始。
优选通知单元也作为原稿检测单元发挥作用,当通过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已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并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原稿时,控制单元判别已经通知了读取原稿。
在通过原稿检测单元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原稿后、并在规定时间内由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原稿已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原稿从原稿供给单元提供给读取单元。
当通过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经过规定时间后且只在预先设置的规定时间内设置有原稿时,控制单元进行由原稿供给单元向读取装置提供原稿的控制。
当通过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且在规定时间内未设置原稿时,控制单元不由原稿供给单元向读取单元提供原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知单元是在检测出插入了原稿之后预先通知读取原稿的传感器,其设置在原稿供给单元的旁边。在其他实施例中,通知单元是通过被操作从而预先通知读取原稿的开关。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预先通知了读取原稿之后,将原稿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从而无需操作开始键等就可以指示原稿读取开始,因此,不需要将手移动至开始键的位置进行按键动作,不会有时间上的浪费。
此外,无需为了操作开始键而将原稿换手,用一只手就可以指示读取开始,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效率。而且,即使是一只手拿原稿,另一只手拿其他物品,也可以在拿着原稿的手执行完用于通知读取原稿的操作之后,通过将原稿设置于原稿供给单元上,从而进行原稿读取指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概略框图。
图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从插入原稿到读取开始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6A是图5所示的读出开始指示传感器的外观图。
图6B是图5所示的读出开始指示传感器的外观图。
图6C是图5所示的读出开始指示传感器的外观图。
图7是使用图5和6A~图6C所示的读出开始指示传感器进行原稿读取指示的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1的侧视图。在图1中原稿读取装置1包括箱体2、压盖3、以及作为原稿供给单元的原稿进给部4。在箱体2中内置有光学读取系统。光学读取系统是在由电动机驱动的移动支架上安装包括灯5和反射镜的光学系统,将聚光透镜和作为用于图像读取的读取单元的摄像元件(CCD)设置于箱体2内,在图1中仅示出了作为光源的灯5。包括灯5的光学系统在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往返运动。
在箱体2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稿台的透明玻璃板6。压盖3包括基板7、供纸盘8以及排出盘9,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铰链结构安装在箱体2的上表面端部,可以自如开合。压盖3作为相对于玻璃板6进行开合动作的开合板发挥作用。
原稿进给部4取入放置于供纸盘8上的原稿(未图示)并使其反转。该原稿被输送到原稿进给部4内,在经过透光板4k上时,由光学读取系统读出原稿的图像,然后排出到排出盘9。在原稿进给部4中设置有用于将供纸盘8上最上部的原稿取入的进给辊4a和分离辊4b。此外,在进给辊4a的一侧(图1的右侧)设置有供纸辅助辊4c,并通过带4d传递来自进给辊4a的驱动力。
伴随着进给辊4a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带4d传递给供纸辅助辊4c,并且供纸辅助辊4c与进给辊4a以相同方向旋转的同时下降,与位于供纸盘8上的最上部的原稿抵接,通过进给辊4a辅助纸张输送。在进给辊4a和分离辊4b的下游侧设置有输送辊4e和从动辊4f、4g。
通过进给辊4a和分离辊4b取入原稿进给部4内的原稿,被夹持在输送辊4e和从动辊4f、4g之间,同时进行输送,并使其反转,之后,经过透光板4k上。通过该透光板4k由光学读取系统读取原稿的图像。由一对排出辊4h、4i输送已经过透光板4k上的原稿,并通过排出口4j排出到排出盘9上。
在供纸盘8的前端部设置有作为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传感器10,该原稿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出已设置有原稿。该原稿传感器10诸如采用光电传感器等。作为原稿检测单元的原稿传感器10也可以作为指示读出原稿的通知单元发挥作用。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出装置的概略框图。控制部11连接有图1所示的灯5和原稿传感器10,而且,连接有操作部12、CCD 13、电动机14以及图像存储器15。操作部12包括开始键,同时还包括用于设置读取时的清晰度或缩小率的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显示部,以便显示所设置的清晰度。
CCD 13读取原稿的图像,原稿传感器10则如图1所示用于检测原稿已设置在供纸盘8上。灯5照射原稿的读取面。电动机14驱动如图1所示的原稿进给部4。图像存储器15存储由CCD 13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计时器20包括计时器A、B、C、D,检测后述的图3A、图3B所示的时间。
将图2所示的原稿读取装置适用于具有复印机、扫描仪、FAX功能的复合机时,还设置有打印机或通信部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原稿读取装置1不进行原稿读取的空闲状态下,当第一次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之后,通过抽出一下原稿,从而预先通知读取原稿,通过再次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从而即使没有开始键的指示也会当作指示了原稿读取开始,开始读取原稿。
参照图3A、图3B,对读取开始进行具体说明。图3A、图3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3A、图3B所示的实线表示原稿传感器10的检测输出。
时间B1是由计时器B规定的从第一次插入原稿到第二次插入原稿的时间。时间C1是由计时器C规定的从第二次插入原稿到判断出原稿开始读取的时间。时间D1是由计时器B和计时器D规定的第一次插入原稿的时间。
时间b~d决定时间范围,用于规定时间B1~D1,时间b是视为原稿第二次插入的时间范围,当在判断出原稿第一次插入后、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检测出原稿的第二次插入时,判断原稿已第二次插入。
时间c是从判断原稿第二次插入到判断读取开始的时间范围。如图3A的实线所示,如果到计数器C计数的时间c计数结束为止持续检测原稿,则指示原稿读取开始。时间d是消除了振鸣的时间范围,通过计时器D进行计数。在时间d的时间范围内,对有无原稿检测进行忽略。
图3B示出了在计时器C计数的时间c计数结束之前如图3A的虚线所示抽出原稿的时间。时间A1是从抽出所述原稿到再次开始原稿检测的时间,由计时器A规定。时间a决定用于规定时间A1的时间范围,到计时器A计数的时间a计数结束为止不进行原稿检测。因此,忽略图3B的E1。
图4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从插入原稿到读取开始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部11在步骤(图示中简称为SP)SP1中,判别原稿传感器10是否检测出了原稿,如果判别供纸盘8中有原稿,则进入第一次原稿检测动作,这时,在步骤SP2中启动计时器B(时间b)、计时器D(时间d)。
在步骤SP3中,为了防止由于原稿传感器10的检测信号的振鸣导致的误检测,在计时器D计数的时间d已到之前,不进行原稿传感器10的信号检测。当计时器D计数结束时,进入步骤SP4,并判断在该计数结束时是否检测出了原稿,如果未检测出原稿(步骤SP4的否),则会被认为原稿已被抽出或者是原稿传感器10的误检测等,从而返回步骤SP1。
如果检测出原稿(步骤SP4的是),则确定为第一次的检测,在步骤SP5中检测出原稿被抽出。这时,在该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检测出原稿被抽出(SP5的否→SP6的否→SP5),但是,如果原稿未被抽出保持原样,在步骤SP6中,当计时器B计数结束(步骤SP6的是)时,判断为一般的原稿设置。即、判断为和以前一样,通过开始键的指示进行读取,从而判断操作了开始键,并进行读取处理。如果未操作开始键,则在之后抽出原稿,返回步骤SP1。
如果在步骤SP6中,在计时器B时间已到之前检测出原稿被抽出(步骤SP5的是),则在步骤9中,开始第二次的原稿检测,但是,当从第一次检测原稿到第二次检测原稿的时间较长时,为了不判断为读取开始,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进行原稿的检测(步骤SP9的否→步骤SP10的否→步骤SP9)。
如果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未进行原稿检测(步骤SP10的是),则判断为中止了原稿的读取,返回步骤SP1。如果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进行了原稿检测(步骤SP9的是),则进入步骤SP11。
计时器D计数的时间d例如被规定为100msec,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例如被规定为1000msec。
在步骤SP11中,通过计时器C开始时间c的计数。时间c优选为1000msec~2000msec。之后,判断到计时器C计数结束为止是否持续检测原稿(步骤SP12的是→步骤SP13的否→步骤SP12),如果在原稿未抽出的状态下计时器C时间已到(步骤SP13的是),则在步骤14中,判别为原稿设置于供纸盘8上、读取的准备结束,并指示读取开始。
即、控制部11输出原稿读取指示,并驱动电动机14,通过原稿进给部4使设置于供纸盘8上的原稿传送,由CCD 13读取传送的原稿。CCD 13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15中。根据需要将存储于图像存储器15中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机进行打印、或者通过通信部进行输出。之后,在SP15中,结束读出后返回步骤SP1。
如果在计时器C计数结束之前抽出原稿(步骤SP12的否),则在步骤SP16中,为了计数用于允许下一次原稿读取指示的时间a,开始计时器A的计数。在步骤SP17中,判别计时器A是否结束了时间a的计数,如果未结束则返回步骤SP17,如果已经结束则返回步骤SP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第一次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之后,将原稿抽出一次,再第二次插入,从而预先通知读取原稿,即使没有开始键的指示,也可以指示原稿读取开始。因此,不需要将手移动至开始键的位置并按下键,不会浪费时间。
此外,操作者无需为了操作开始键而换手拿原稿,可以用同一只手指示读取开始,所以,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当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后,再抽出原稿一次,从而可以进行原稿的确认,不会产生误读取原稿的问题。还有,即使是操作者一只手拿原稿,另一只手拿其他物品时,也可以用拿原稿的手将原稿抽出插入供纸盘8,从而进行原稿读取指示。
图5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的原稿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6A~图6C是图5所示的读出开始指示传感器的外观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从图5的前面所看到的主视图、图6C是右视图。
在图5中,原稿读取装置和图1一样包括压盖3、原稿进给部4和供纸盘8,在原稿进给部4上设置有作为通知单元的开始读出指示传感器30。在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后再抽出从而通知读取原稿,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由开始读出指示传感器30读取原稿50的一部分,在通知了读取该原稿50后,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从而指示读取原稿。
开始读出指示传感器30包括传感器盒31,在传感器盒31中内置有用于检测插入了原稿50的光电断流器32。在传感器盒31上形成有槽33,以使原稿50可以插入光电断流器32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之间。如图6B所示,为了更容易插入原稿50,在槽33的右侧面形成的开口部较大。
图7是使用图5和6A~图6C所示的读出指示传感器进行原稿读取指示的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操作者在使用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50时,将原稿50插入读出指示传感器30的槽33中,通过光电断流器32进行读取之后,将该原稿50插入供纸盘8。
在图7所示的步骤SP21中,图2所示的控制部11判别是否通过读出指示传感器30检测出了原稿50,当判别为检测出了原稿50时,在步骤SP22中,启动计时器B开始计测时间b。
在步骤23中,开始由原稿检测传感器10判别是否将原稿50插入了供纸盘8,但是,当从读出指示传感器30检测出原稿50后到原稿检测传感器10检测出将原稿50插入了供纸盘8的时间较长时,则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进行原稿的检测(步骤SP23的否→步骤SP24的否→步骤SP23),以使不判断为读取开始。如果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未进行原稿的检测(步骤SP24的是),则判断为原稿读取被中止了,返回步骤SP21。如果在计时器B计数的时间b已到之前进行了原稿的检测(步骤SP23的是),则进入步骤SP25。
在步骤SP25中,由计时器C开始计数时间c。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图2所示的计时器20所包含的计时器B和计时器C。时间c优选为1000msec~2000msec。之后,判断到计时器C计数结束为止是否持续检测原稿(步骤SP26的是→步骤SP27的否→步骤SP26),如果在原稿未抽出的状态下计时器C计数结束(步骤SP27的是),则在步骤28中,判别为原稿设置于供纸盘8上、读取的准备结束,并指示读取开始。
在计时器C计数结束之前抽出原稿(步骤SP26的否),则返回步骤SP21。
因此,即使在本实施例中也和图1~图4的实施例一样,可以预先通知读取原稿,即使没有开始键的指示,也能够指示原稿读取开始。
此外,也可以设置通知读取原稿的开关以代替图5所示的读出指示传感器30,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之前,操作该开关通知读取原稿,之后,将原稿插入供纸盘8并读取原稿。在现有技术中,在靠近供纸盘8的插入原稿一侧的位置上设置了开始键以提高操作性,通过采用本实施例,将开始键设置于任何位置上都不会降低操作性。
以上,参照了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对于图示的实施例,在与本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等同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修改或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  原稿读取装置                       2  箱体
3  压盖                               4  原稿进给部
5  灯                                 8  供纸盘
9  排出盘                             10 原稿传感器
11 控制部                             12 操作部
13 CCD                                14 电动机
15 图像存储器                         20 计时器
30 读出指示传感器                     31 传感器盒
32 光电断流器                         33 槽
50 原稿。

Claims (7)

1.一种用于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原稿;
原稿供给单元,用于将所述原稿提供给所述读取单元;
通知单元,用于预先通知读取所述原稿;
原稿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出所述原稿已设置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上;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通知单元预先通知了读取所述原稿之后、所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原稿已设置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上时,将所述原稿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提供给所述读取单元,并进行读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也作为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发挥作用,
所述控制单元,当通过所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原稿已设置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上、并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原稿时,判别已经通知了读取所述原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原稿检测单元在规定时间内未检测出所述原稿后、并在所述规定时间内由所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原稿已设置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原稿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提供到所述读取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当通过所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且只在规定时间内设置有所述原稿时,由所原稿供给单元向所述读取单元提供所述原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当通过所述原稿检测单元检测出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且在规定时间内未设置所述原稿时,不由所述原稿供给单元向所述读取单元提供所述原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设置在所述原稿供给单元的旁边,是在检测出插入了所述原稿之后预先通知读取所述原稿的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是通过被操作从而预先通知读取所述原稿的开关。
CNB2006100033871A 2005-02-08 2006-02-07 原稿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1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1588 2005-02-08
JP2005031588A JP4532301B2 (ja) 2005-02-08 2005-02-08 原稿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616A true CN1819616A (zh) 2006-08-16
CN100473101C CN100473101C (zh) 2009-03-25

Family

ID=3678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338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101C (zh) 2005-02-08 2006-02-07 原稿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29517B2 (zh)
JP (1) JP4532301B2 (zh)
CN (1) CN10047310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3269B2 (ja) * 2016-02-18 2021-01-1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供給装置、読取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8129653A (ja) * 2017-02-08 2018-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1260A (ja) * 1985-09-05 1986-05-29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
JPS6395433A (ja) * 1986-10-13 1988-04-26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のモ−ド選択制御装置
JPH05107842A (ja) * 1991-10-14 1993-04-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96151A (ja) * 1994-04-28 1995-11-10 Nec Eng Ltd 光学的読取装置
CN1217293C (zh) 2001-03-08 2005-08-31 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驱动型影像读取装置
US6567623B2 (en) * 2001-09-10 2003-05-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3348275A (ja) * 2002-05-23 2003-12-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3101C (zh) 2009-03-25
US20060177252A1 (en) 2006-08-10
JP4532301B2 (ja) 2010-08-25
JP2006222517A (ja) 2006-08-24
US7529517B2 (en) 2009-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2845C (zh) 供纸装置及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651255A (zh) 片材进给装置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881263A (zh) 纸币处理器
CN1235750C (zh) 打印机
CN1819616A (zh) 原稿读取装置
CN2881726Y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6144A (zh) 成象装置的给排纸装置
CN1768356A (zh) 纸张类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10052249U (zh) 一种发放模块及其驾驶证自助发放机
CN102158623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127120B (zh) 一种取膜模块及其驾驶证自助发放机
CN110127401B (zh) 一种送纸模块及其驾驶证自助发放机
CN1268108C (zh) 自动底稿传送装置
US7401772B2 (en)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JP459183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893564B2 (ja) 文書廃棄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10102145U (zh) 一种取膜模块及其驾驶证自助发放机
US69234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eeding sheets of media to a media processor
CN1271561C (zh) 用于馈纸式扫描仪以撷取文件影像的扫描方法
JP2009147544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391389A (zh) 原稿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155434A1 (en) Sorting a media stack using a scanning apparatus
JP2005015122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5445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KR200445250Y1 (ko) 이면지 분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