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9539A -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9539A
CN1819539A CNA200610006818XA CN200610006818A CN1819539A CN 1819539 A CN1819539 A CN 1819539A CN A200610006818X A CNA200610006818X A CN A200610006818XA CN 200610006818 A CN200610006818 A CN 200610006818A CN 1819539 A CN1819539 A CN 1819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brid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6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真锅政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Electronics Corp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9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5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rate being modified by the source upon detecting a change of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detecting congestion or overload dur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无线主机,执行主操作;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无线主机通信;以及多个通过有线链路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相连的设备,执行从操作以通过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与无线主机通信,该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根据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与多个设备的传输。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有线/无线桥接装置,其用于通过两个传输路径,有线传输路径和无线传输路径,在无线主机和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背景技术
当前,广泛应用USB(通用串行总线)以取代现有个人计算机的外部接口,例如,如串行端口和并行端口的传统端口。USB1.x标准支持两个总线传输速度,1.5Mbit/s的低速度和12Mbit/s的全速度,并适用于通过总线连接的PC外围设备,该总线允许以相对低速传输数据。近年来,开发并商业化了符合支持480Mbit/s的总线传输速度的USB2.0标准的各种外围设备。
上述USB使得可以通过使用集线器扩展端口而将直至127个设备连接到总线上。此外,在USB中,仅一个设备用作主机,并且主机用作总线主控。USB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形网络拓扑,其中主机位于中心,在每个总线的分支点上设置集线器,以及USB设备在终端相连。
此外,在USB中,主机通过调度(scheduling)经时分复用与每个USB设备通信。USB标准定义下述四个数据传输类型。
(1)受控传输:主要支持主机即插即用用途的非周期性通信。该传输不适宜用作高速或全速数据传输,但用于与其他传输类型相结合控制设备。
(2)成批传输:用于传输大量数据而不必考虑传输延迟的非周期性通信
(3)中断传输:在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由执行周期轮询的主机执行,并用于交换关于在异步模式下主机和设备之间的低频率事件的信息。
(4)同步传输:持续和周期性的通信,更具体的,例如电影和音频数据的需要实时重现的流数据的传输。
对非周期传输类型(1)和(2)几乎没有时间约束,但是对于类型(3)和(4)施以严格的时间约束;所述约束是应该在预设时间周期内完成传输处理。为此,USB2.0标准在全速传输时基于同步传输允许使用直到90%的通信带宽。此外,在全速传输时,对于同步传输达80%的通信带宽是可用的。主机精确地确定设备的数目以及是否可以在其自由带(free band)内采用其它传输类型,并且还决定是否支持额外与USB网络连接的设备。
此外,主机将处理(transaction)调度为与设备通信的单元。对于USB1.x标准,一个帧具有1ms的周期,并使用多个处理而生成。另一方面,在USB2.0标准的高速(480Mbit/s)模式下,基于具有125us的帧周期的所谓微帧来调度处理。
USB电缆总共包括四条线,为双绞线的两条数据线、电源供给线、以及GND线。当设备与主机连接时,执行通过USB电缆的从主机到设备的自动电源供给和自动流控制。
然而,如果在主机、集线器和设备之间连接,出现不可以随意改变设备的位置的问题。与向普遍存在的社会转移同步,当在使用时随意改变设备的位置的需求增加。
为满足这种需求,日本专利翻译公开No.2003-508952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无线地将PC与集线器连接,并且使用USB电缆等将例如鼠标器和扫描仪的外围设备与集线器相连,使外围设备从USB电缆的约束中自由出来的技术。
参照图1,在日本专利翻译公开No.2003-508952公开了传统技术。参考标号811指代由主计算机81构成的处理单元,并且使用红外线无线LAN或例如无线电频率链路的无线电链路85与输入单元82通信。通信协议集线器83使得能够通过适宜的通信协议与多个外围设备例如扫描仪841、操纵杆842以及鼠标器843通信。主计算机81使用无线电链路85与输入单元82通信,并且通信协议集线器83使用USB电缆86或无线电链路与外围设备通信,因此可以相当地减轻对输入单元82和通信协议集线器83的位置约束。
在日本专利翻译公开No.2003-508952公开的技术没有考虑到无线通信带宽的波动。然而,在无线通信中,通信带宽很有可能因为噪声、障碍物或设备自身的移动而改变。例如,还在使用符合近年来经常用作无线电链路的无线LAN的IEEE802.11标准的LAN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上述问题。此外,在使用例如根据距离改变通信带宽的UWB(超宽带)的无线电链路的情况下,可以更频繁的出现带宽的改变。在下文详细说明关于USB集线器的传统问题。
如果无线电链路85是UWB,UWB的通信带宽根据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82之间的距离,即,在将输入单元82与通信协议集线器83集成的情况下,主计算机81和通信协议集线器83之间的距离,而显著的变化。
如果某人或者障碍物横跨在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82之间,尽管不限制于UWB作为无线电链路85,通信带宽暂时的显著变窄。
此外,如果提供多个无线连接85以执行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未示出)之间的无线通信,分配到图1的无线电链路85的通信带宽减小。即,如果在设备间共享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带宽,输入单元和主计算机81之间的通信带宽根据共享该通信带宽的输入单元的数目、最终与输入单元连接的设备的数目、以及设备需要的通信带宽而显著的变化。
此外,如果提供多个输入单元82以执行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之间的同时的通信,多个输入单元的无线电链路彼此干扰。结果,主计算机81和输入单元82之间的有效通信带宽变窄。
如果使用UWB或其他扩展无线电链路,通信带宽根据各种条件显著地变化。接下来,将给出在改变通信带宽的情况下在数据传输中出现的问题的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假设并考虑最大UWB通信带宽是480Mbit/s以及实际通信带宽小于200Mbit/s。
考虑从外围设备84到主计算机81的IN处理。尽管UWB通信带宽小于200Mbit/s,当通信协议集线器83从外围设备84以UWB的最大通信带宽480Mbit/s接收IN分组时,输出单元82不能将IN分组传输到主计算机81,并且通信协议集线器83中的缓冲存储器(在图1中未示出)或存储IN分组的输入单元经受溢出。
结果,出现了在通信路径上响应于来自主计算机81的请求而从外围设备84发送的大量IN分组被丢弃的问题。此时,如果基于中断传输、同步传输、或其他如周期性传输类型而传输IN分组,导致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传输被中断的致命危险。此外,当非周期性地传输IN分组时,传输问题出现为数据传输时序的延迟的结果。
接下来,考虑从主计算机81到外围设备84的OUT处理。尽管UWB通信带宽仅为200Mbit/s,如果通信协议集线器83以UWB的最大通信带宽480Mbit/s将OUT分组发送到外围设备84,没有从主计算机81以480Mbit/s发送OUT数据,因此通信协议集线器83中的缓冲存储器(在图1中未示出)或存储OUT分组的输入单元82经受下溢。
结果,出现了响应于来自主计算机81的请求而向外围设备84发送的OUT不能按照适宜的时序到达外围设备84的问题。此时,如果基于周期传输类型而发送OUT分组,外围设备84不能执行正常处理。此外,当非周期性地传输OUT分组时,传输问题出现为数据传输时序的延迟的结果。
在上述说明中,UWB的最大通信带宽是480Mbit/s,以及实际通信带宽仅为200Mbit/s。即使将通信系统配置为将UWB设计为小于USB2.0的480Mbit/s的最大值200Mbit/s,不可能确保阀值200Mbit/s,因此出现类似于上述的问题。
此外,如果将UWB的通信带宽的最大值设置为例如50Mbit/s那样小的值,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降低。
如上所述,在如日本专利翻译公开No.2003-508952中公开的例如通过无线电链路与主机相连的USB集线器的传统USB集线器中,没有考虑到当控制与设备的通信时无线通信带宽的波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下示意性地实现在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通信系统包括:无线主机,执行主操作;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无线主机通信;以及多个通过有线链路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相连的设备,执行从操作以通过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与无线主机通信,该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根据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与多个设备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可以监控无线主计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之间通信的通信带宽,以参照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从无线主机的OUT处理或者从设备到无线主机的IN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主机,执行主操作;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无线主机通信;以及多个通过有线链路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相连的设备,执行从操作以通过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与无线主机通信。该通信方法包括:检测额外的设备连接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导出包括额外设备的所有设备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之间的通信所需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由无线主机所分配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执行与所有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相连的设备的通信;并且如果确定不能执行与所有设备的通信,请求无线主机增加将分配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由所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执行所述检测、导出、确定和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可以监控无线主机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之间通信的通信带宽,以参照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从无线主机的OUT处理或者从设备到无线主机的IN处理。此外,可以根据所连接设备的数目请求改变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使得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和设备之间的传输有效。因此,可以使分组丢失或分组传输延迟最小。可以防止如果传输要求实时再现的电影或音频数据的周期性分组,电影或音频数据的传输被中断。
附图说明
可以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中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标、优势和特性,其中:
图1是示出传统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的帧控制;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中的帧控制的实例;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说明在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协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此参照说明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教导实现许多其他实施例,以及本发明不限于为示例性目的说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第一改进的通信系统如下所述构造。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无线主机,执行主操作;以及多个执行从操作以与无线主机通信的设备。本发明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无线主机连接,并且通过有线链路与多个设备相连,并且中继无线主机和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根据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与多个设备的传输。更具体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经由无线电链路将分组数据发送到无线主机/从无线主机接收分组数据;以及有线通信单元,经由有线链路将分组数据发送到多个设备/从多个设备接收分组数据。如果有由无线主机分配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小于基于与多个设备的分组数据发送/接收量而设置的阀值,优选的,有线通信单元执行以下的至少一个:(1)控制选择性地停止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该周期分组数据对设备周期性地传输;(2)控制限制传输非周期分组数据,该非周期分组数据将对设备非周期性地传输;以及(3)控制请求无线主机增加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改进的通信系统与第一改进相似的包括无线主机、多个设备、以及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执行下述操作。首先,监测关于无线主机和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信息,以确定当无线主机和多个设备之间的传输错误的数目超过阀值时,时间间隔是否持续预设周期或更多。接下来,如果确定时间间隔持续预设周期或更多,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执行下面的至少一个:(1)选择性地停止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该周期分组数据将对设备周期性地传输;(2)限制传输非周期分组数据,该非周期分组数据将对设备非周期性的传输;以及(3)请求无线主机增加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
将在下文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包括无线主机1、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有线集线器4、以及设备51至5N(N是6或更大的整数)。无线主机1通过天线11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接收数据/将数据发送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无线主机1典型为PC。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通过天线21与无线主机1通信,以及通过USB电缆61至63与设备51至53通信。有线集线器4通过USB电缆6N+1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连接,以扩展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端口。设备54至5N通过USB电缆64至6N与有线集线器4相连接。
设备51至5N典型为例如鼠标器、键盘、打印机、图像扫描仪、以及数据记录器的外围设备。
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无线通信单元31放大发送到无线主机1的信号并将所放大的信号输出到天线21,而且,放大从天线21接收的信号并将所放大信号作为OUT数据以作为单位时间的预设时间间隔T输出到缓冲存储器32。缓冲存储器32存储从无线通信单元31输出的OUT数据,并存储在作为单位时间的预设时间间隔T期间发送到无线主机1的IN数据。
有线通信单元33以小于预设时间间隔T的USB帧周期(高速下125us)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中的OUT数据,并将OUT数据传输到设备51至53或有线集线器4。此外,有线通信单元33以USB帧周期将从设备51至53和有线集线器4传输的IN数据输出到缓冲存储器32。
本发明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还包括通信监测单元34和阀值存储单元35。通信监测单元34监测无线主机1和设备51至5N之间的通信状态,并将监测结果输出到有线通信单元33。阀值存储单元35存储例如通信带宽的允许值的阀值。
通信监测单元34监测以下记载的参数。
(1)在通信路径上从设备51至5N的IN数据被丢弃的次数
(2)从无线主机1发送的OUT数据的分组错误的数目
(3)在预设周期内OUT数据到设备51至5N的传输中的失败数目
(4)在无线主机1和无线通信单元31之间的发送/接收的分组的数目
在阀值存储单元35中存储的通信带宽的允许值是无线主机1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的无线电链路所需的通信带宽的值。期望允许值由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基于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相连接的设备的数目、周期分组传输所需的通信带宽、非周期分组传输的带宽、以及用于监测的带宽来动态地设置。顺便提及,允许值可以是在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中先前存储的固定值。
此外,显示单元36显示对用户的消息,该消息基于例如字符、图形和LED通/断模式。
在通信系统10中,无线主机1是单独的主设备。无线主机1执行对设备51至5N的轮询以允许设备51至5N的每一个作为轮询的结果来发送数据。
接下来,给出在无线主机1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的无线电链路中确保足够的通信带宽,以及执行正常传输的情况下,IN处理的基本操作。
无线主机1执行对设备51至5N的轮询,当数据存储在与设备51至5N合并的端点缓冲器中(未示出)时,设备51至5N将IN数据输出为轮询的结果。当没有数据存储在端点缓冲器中时,设备发送NAK信号。
参照图3,将给出其的详细说明。图3示出用于由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4和非周期分组数据所组成的帧N至N+3的控制方法。水平轴和竖直轴都表示时间轴。顺便提及,周期分组数据是指通过上述的USB传输类型中的中断传输或同步传输所传输的数据。此外,非周期性分组数据是通过受控传输或成批传输而传输的数据。
帧N至N+3是具有125us帧周期的微帧。其中,帧N至N+3由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3和非周期的数据(未示出)所组成。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3分别在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t2和t3之间、以及t3和t4之间设置。非周期分组数据从时间t4开始向前设置。另一方面,帧N至N+3由周期分组数据301,302,以及304和非周期分组数据(未示出)所组成。周期分组数据301,302,以及304分别在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t2和t3之间、以及t3和t5之间设置。非周期分组数据从时间t5开始向前设置。
在每个帧都传输周期分组数据301和302,而每两个帧传输周期分组数据303和304。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4优选地构成微帧,而非周期分组数据设置在微帧的剩余部分中。由有线通信单元33执行这种分组调度。
有线通信单元33执行如图3所示的调度以从设备54至5N接收帧N至N+3,并在缓冲存储器32中按顺序存储所接收的分组数据。
无线通信单元31读取并将在缓冲存储器32中存储的微帧再组合为基于预设时间间隔T的数据。所读取数据经受模拟调制然后输出到天线21。无线主机1解调制通过天线11输入的信号,并在安装在无线主机1中的存储器中将所解调的信号存储为IN数据。还对OUT数据施以同样的处理,但在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参照图2和5,将给出当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不足时所执行操作的说明。首先,在步骤S51中,初始化本发明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然后初始化缓冲存储器32,将阀值存储单元35中所存储的阀值发送到有线通信单元33,并设置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和设备51至5N之间以及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和有线通信单元33之间连接所必需的配置。
在步骤S51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初始化中,确定通信带宽的允许值,并且将所确定的允许值存储在阀值存储单元35中作为阀值。确定允许值的方法如下所述。例如,当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与设备54至5N连接时,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获得存储在设备54至5N中的描述符(descriptor)信息,并获取是否提供需要例如中断传输或同步传输的周期传输的设备以及由该设备要求的传输速率,然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基于这些计算允许值。
接下来,在步骤S52中,计算由无线主机1分配至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通信带宽。无线主机1基于如图8中所示的协议结构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通信。如图8所示,作为物理层的UWB的通信带宽以时分方式在例如TCP/IP的应用1至M中共享。MAC(媒体存取控制)层执行控制,以使得允许这些应用1至M以时分方式共享UWB的通信带宽。无线主机1参考在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所执行的应用1至M中通信带宽的共享(share),以及与在图2中忽略的其他无线主机通信的无线设备的数目,以计算分配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通信带宽。
接下来,在图5中的步骤S53中,将关于在步骤S52中所计算的通信带宽的信息从无线主机1发送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在步骤S54中,有线通信单元33参考从阀值存储单元35中所读取的允许值以确定由无线主机1所通知的通信带宽是否超过允许值。
如果阀值存储单元35确定由无线主机1所通知的通信带宽超过允许值,即,如果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足够,在步骤S55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对设备51至5N执行正常传输控制。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由无线主机1所通知的通信带宽没有超过允许值,即,如果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不够,在步骤S56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通知无线主机1通信带宽低于允许值。因此,在步骤S57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对应于所分配的通信带宽对设备51至5N执行传输控制。
接下来,说明对应于通信带宽的控制传输方法的特定实例。第一种方法是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请求无线主机1增加所分配的通信带宽。如果无线主机1能够分配额外的带宽,无线主机1将更多的通信带宽分配到发送增加通信带宽请求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结果是,无线主机1可以稳定地使用需要的通信带宽与设备51至5N通信。
然后,说明对应于通信带宽控制传输的第二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控制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量,所述非周期分组数据从时间t4开始或从时间t5开始传输,如图3所示。此外,如果无线电波传输状态变得恶化,所分配的通信带宽临时低于允许值,可临时终止(suspend)传输非周期分组数据。因此,可对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设立优先级。通过这种方法,延迟了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然而,原先不对非周期分组数据施加时间约束,所以即使延迟了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无线主机1和设备51至5N之间的数据传输中的分组丢失和错误都不发生。
减少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或者终止非周期分组的传输导致增加在一个帧周期(125us)中可以设置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4的时间区域。因此,在一个帧周期中设置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4的可能性增加,所以即使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低于由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设置的允许值,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可以稳定的传输周期分组数据301至304。
此外,说明对应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与设备51至5N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带宽的控制传输的第三种方法。图4示出当如图3所示的帧控制时,周期分组数据302的传输被终止的情况。例如,如果周期分组数据302是在图2的设备52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传输的数据,终止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和设备52之间的传输。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在设备52的显示部分(未示出)、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显示单元36、或者在图2中未示出的显示设备上显示达到由于不足的通信带宽而终止与设备52的通信的效果的消息。
如上所述,当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变窄,以及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低于存储在阀值存储单元35中的允许值时,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选择性地终止与某些设备51至5N的传输。以使得不在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连接的全部设备51至5N中产生连锁反应。
利用该方法,尽管终止了与某些设备的传输,可以继续与其它设备的通信。相比于持续执行所有设备51至5N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的通信的情况,通信系统10的通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稳定。因此,当尽管基于第二种方法限制或终止了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由无线主机1所通知的通信带宽仍然不足时,该方法是有效的。
可以选择并执行第一至第三方法的任意一个,但是可以结合并执行第一至第三方法。例如,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期望执行第一种方法以请求无线主机1分配更多的通信带宽,并执行第二种方法直到增加了通信带宽以对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设立优先级,或者执行第三种方法以终止与特定设备的通信。此外,如果无线主机1增加通信带宽,不执行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因此,即使当无线主机1增加通信带宽时,整个系统的通信状态可保持稳定。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了当额外设备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连接时所执行的通信方法。如果在步骤S61中,无线主机1检测额外设备5N+1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连接,在步骤S62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由无线主机1分配的通信带宽执行与设备51至5N+1的每一个通信。如果可以使用由无线主机1分配的通信带宽执行通信,处理转移到步骤S65,并且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使用当前通信带宽与现有设备51至5N以及额外设备5N+1通信。
然后,在步骤S62中,如果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不能使用当前所分配的通信带宽与设备51至5N+1的通信,处理转移到步骤S63,并且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计算在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和包括额外设备的所有所连接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传输所需的通信带宽。
接下来,在步骤S64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请求无线主机1分配在步骤S64中导出的通信带宽,随后执行图5中的步骤S52及随后的步骤。上述说明涉及增加了一个设备5N+1的情况,但是对于同时增加多个设备的情况是相同的。
第二实施例
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图2中的通信系统相同,因此如果期望,参照图2说明该结构。图7示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通信带宽的控制流程。在步骤S71中,有线通信单元33参照存储在通信监测单元34中的通信信息计算传输错误的数目,该通信监测单元34监测无线主机1和每个设备51至5N之间的通信。在此,所述通信信息包括列在下面的上述参数。
(1)在通信路径上从设备51至5N的IN数据被丢弃的次数
(2)从无线主机1发送的OUT数据的分组错误的数目
(3)在预设周期内OUT数据到设备51至5N的传输中的失败数目
(4)在无线主机1和无线通信单元31之间的发送/接收的分组的数目
接下来,在步骤S72中,有线通信单元33确定在步骤S71中所计算的传输错误的数目是否大于存储在阀值存储单元35中的传输错误阀值。如果确定传输错误数目小于传输错误阀值,执行图5中的步骤S52和后续步骤。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2中确定传输错误数目大于传输错误阀值,在步骤S73中,有线通信单元33确定当传输错误数目超过传输错误阀值时的时间间隔是否继续预设周期。在此,如果确定当传输错误数目超过传输错误阀值时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周期,执行图5中的步骤S52和后续步骤。如果确定当传输错误数目超过传输错误阀值时的时间间隔继续预设周期,在步骤S74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向无线主机1发送传输错误数目超过传输错误阀值了预设周期或更长的消息,并发送相应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75中,无线主机1参照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发送的通信信息以获得无线电链路的通信状态。此外,在步骤S76中,无线主机1确定基于在步骤S75中获得的通信状态来确定能否增加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通信带宽,该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检测传输错误的连续出现。如果可以增加通信带宽,在步骤S78中,增加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通信带宽。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不能增加通信带宽,在步骤S77中,改变传输条件以执行在图5中的步骤S57所说明的传输方法。
特别的,如上所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选择性地终止与某些设备51至5N的传输,以使得不导致在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连接的设备51至5N上的连锁反应。然后,在设备的显示部分上(未示出)、在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的显示单元36上、以及在未在图2中示出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在预设周期连续出现传输错误的消息以及选择性地终止了与某些设备的传输的消息。该消息的显示对用户给出如何改进通信状态的建议,由于无线通信错误可能来自设备的不适宜的规划。
顺便提及,不仅仅显示上述的消息,除上述的消息之外还可以显示无线主机1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的通信带宽的当前状态以及通信带宽的当前共享。可以由有线通信单元33根据参数导出这些信息,所述参数例如在无线主机1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之间发送/接收的分组的数目,其由通信监测单元34监测,以及由无线主机1分配的通信带宽。此外,可以显示实现通过将有线/无线桥接设备2放置在其它位置上而改进无线电连接的通信状态的消息。
显然,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改进和改变上述实施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21)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主机,执行主操作;
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无线主机通信;以及
至少一个通过有线链路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相连,并执行从操作以通过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与无线主机通信的设备,其中
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根据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与设备的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确定通信带宽是否低于阀值带宽,并且通知无线主机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以向无线主机请求增加通信带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无线主机响应于该请求导出最新分配给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的通信带宽,并且通知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最新分配的通信带宽,以及
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确定最新分配的通信带宽是否高于或低于阀值带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响应于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的确定,有选择地终止与设备的周期分组数据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响应于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的确定,终止与设备以非周期方式传输的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或者减小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响应于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的确定,请求无线主机增加通信带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无线电链路的物理层是UWB(超宽带),MAC(媒体存取控制)对应用执行时分控制,所述应用构成协议层并基于多个协议的相应一个执行,并且为每个应用导出通信带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设备是USB设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包括缓冲存储器,存储在第一周期内从无线主机接收的分组数据以及存储在不同于第一周期的第二周期内从设备传输的分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放大并输出发送到无线主机的信号,并且放大从无线主机接收的信号以将所放大信号作为OUT数据输出到缓冲存储器;以及
有线通信单元,调度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OUT数据并在第二周期将OUT数据发送到设备,并且调度从设备接收的IN信号并在第一周期将IN信号输出到缓冲存储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包括通信监测单元,监测无线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并通知有线通信单元监测结果,该有线通信单元基于监测结果控制设备的传输数据量。
12.一种用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有线/无线桥接设备通过无线电链路与执行主操作的无线主机连接,并经过有线链路与至少一个执行从操作以与无线主机通信的设备连接,并且中继无线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控制与设备的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如果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选择性地终止多个周期地与设备传输的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如果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终止多个非周期地与设备传输的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或者减少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数据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控制包括:
检测额外设备连接到有线/无线桥接设备;
导出包括额外设备的所有设备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之间的通信所必需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
确定使用由无线主机分配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是否可以执行与有线/无线桥接设备连接的所有装置的通信;以及
如果确定不能执行与所有设备的通信,请求无线主机增加将分配的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
由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执行所述检测、导出、确定和请求。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控制包括:
监测关于无线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信息,以确定当无线主机和设备之间的传输错误的数目超过阀值时,时间间隔是否持续预设周期或更多;以及
如果确定时间间隔持续预设周期或更多,执行下面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停止周期分组数据的传输,该周期分组数据对设备周期性地传输;限制传输非周期分组数据,该非周期分组数据对设备非周期性地传输;以及请求无线主机增加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
由有线/无线桥接设备执行所述监测和执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关于通信的信息包括在传输期间从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被丢弃的次数、由无线主机接收的分组数据的分组错误的数目、向设备传输分组数据中的失败数目、以及在无线主机和有线/无线桥接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分组的数目的至少一个。
18.一种有线/无线桥接设备,用于在执行主操作的无线主机和至少一个执行从操作以与无线主机通信的设备之间中继通信数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经由无线电链路将分组数据发送到无线主机/从无线主机接收分组数据;以及
有线通信单元,经由有线链路将分组数据发送到设备/从设备接收分组数据,如果无线电链路的通信带宽低于基于与设备的分组数据发送/接收量而设置的阀值带宽,其限制传送到设备/从设备接收的分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其中如果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选择性地终止与设备周期地传送的周期分组数据的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其中如果通信带宽低于预设通信带宽,限制与设备非周期地传送的非周期分组数据的传送。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线/无线桥接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通信带宽低于阀值带宽的消息。
CNA200610006818XA 2005-02-07 2006-02-07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Pending CN18195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0287A JP2006217476A (ja) 2005-02-07 2005-02-07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有線/無線ブリッジ装置
JP2005030287 2005-0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539A true CN1819539A (zh) 2006-08-16

Family

ID=3691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6818XA Pending CN1819539A (zh) 2005-02-07 2006-02-07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87905A1 (zh)
JP (1) JP2006217476A (zh)
CN (1) CN1819539A (zh)
TW (1) TW20063343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437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数据包发送方法
CN103314341A (zh) * 2010-08-27 2013-09-18 总相位公司 实时usb类级解码
CN103314341B (zh) * 2010-08-27 2016-11-30 总相位公司 实时usb类级解码
CN106569966A (zh) * 2016-10-26 2017-04-19 安徽扬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式系统集成外围连接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8970B2 (ja) 2006-09-01 2010-02-24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80063000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Gadi Shor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Bridge and a Device
US7873873B2 (en) * 2007-03-05 2011-01-18 Acterna Llc Remote access integrated tester
US20080303691A1 (en) * 2007-06-07 2008-12-11 Lincoln Industrial Corporation Hybrid automotive fluid dispensing system
JP2009267818A (ja) * 2008-04-25 2009-11-1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5222763B2 (ja) * 2009-03-23 2013-06-26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JP2010252243A (ja) * 2009-04-20 2010-11-04 Buffalo Inc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574671B2 (ja) * 2009-11-05 2014-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Usbホスト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18550B2 (en) * 2010-08-27 2014-12-23 Total Phase, Inc. Real-time USB class level decoding
US20140016502A1 (en) * 2011-03-24 2014-01-16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882701B2 (ja) * 2011-12-02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0751B2 (ja) * 2013-09-27 2017-03-08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サーバとその制御方法
JP6232604B2 (ja) 2014-02-10 2017-11-22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サーバとその制御方法
TWI551088B (zh) * 2014-11-26 2016-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週期性封包管理方法
CN105337822B (zh) * 2015-11-04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主播放设备的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930490B2 (en) * 2016-03-28 2018-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cation based dynamic bandwidth adjustment
US11815976B2 (en) * 2019-05-22 2023-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based power management for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devices
CN113708893B (zh) * 2021-08-27 2022-07-01 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8654B1 (en) * 1999-07-29 2005-05-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andwidth on a master-slave bus
US6963935B1 (en) * 1999-08-31 2005-11-08 Gateway Inc. Peripheral universal bus hub
AU2001271969A1 (en) * 2000-07-11 2002-01-21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request/grant protoc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04222B1 (en) * 2000-07-14 2004-10-12 At&T Corp. In-band Qos signaling reference model for QoS-driven wireless LANs
JP3798644B2 (ja) * 2001-03-30 2006-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
US6898652B2 (en) * 2001-08-22 2005-05-24 General Atomics Wireless device attachment and detachment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889761B2 (en) * 2002-09-17 2011-02-1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sharing i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341A (zh) * 2010-08-27 2013-09-18 总相位公司 实时usb类级解码
CN103314341B (zh) * 2010-08-27 2016-11-30 总相位公司 实时usb类级解码
CN102457437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以及数据包发送方法
CN106569966A (zh) * 2016-10-26 2017-04-19 安徽扬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式系统集成外围连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17476A (ja) 2006-08-17
TW200633433A (en) 2006-09-16
US20060187905A1 (en) 200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9539A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桥接装置
CN1224230C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利用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
CA234559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the range of the universal serial bus protocol
CN101317476A (zh) 拓扑结构扫描方法和扫描系统
CN1883212A (zh) 在无线mac处理器中提供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85390B (zh) 一种基于fpga实现万兆以太网电口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24787A (zh) 使用方向性天线供wlan上链传输的存取点
CN10103923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程序
CN1946054A (zh) 一种高速数据流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数据交换设备
CN101242284B (zh) 基于spi总线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528094A (zh) 以低于心跳请求的能级进行心跳信号传输
CN1199525A (zh) 数字数据的传输设备和传输方法
CN1258175A (zh) 一种程序更新装置及其方法
CN105050196B (zh) 基于全双工中继缓存的多用户通信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610339A (zh) 传送和恢复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863013A (zh) 无源光网络中的网络终端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73330C (zh) 移动通信系统
Huang et al. Design of gateway for monitoring system in IoT networks
CN102811451B (zh) 一种Capwap隧道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612501A (zh) 利用复帧传送数据
CN1371186A (zh) 光发射/接收方法和系统,及其光通信网络
US7099654B1 (en) High speed wireless sensor, server and storage networks
CN1549627A (zh) 基站及其实现方法和基站测试系统/网络系统
EP1592180A2 (en) Ethernet MAC adaptation for real-time services
CN1878132A (zh) 一种实现变长分组包交换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816